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侯门骄妃-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姜太后手里的名单,郭氏心里也猜个差不多了,不过她给她看,郭氏仍然接过名帖一张张慢慢看,却看到一个小宫人进来,在云嬷嬷耳边低语了几句。
“这人,还是不死心啊,”姜太后听云嬷嬷说郑皇后将自己的侄孙女儿接到自己的宫里了,轻笑一声道,“行了,哀家不急,香馥陪哀家用午膻。”
郭氏也是时常陪姜太后一起吃饭的,现在这个时辰了,姜太后也不叫她走,因此也不推辞,扶了姜太后往偏殿走。“这归德侯府的三姑娘,似乎是小了些,不过却真真是生的美,若是再大几年,只怕当年的阮妃,也比不得,”
在郭氏眼里,归德侯府的马芯娘是杨骄的头号对手,且不论她出色的相貌,就是马家跟周承辉的关系,送个女儿给他,周承辉也不好不接着。
马家那个芯娘,姜太后自然是知道的,而且也知道马家是坚定的太子派,就论这份忠心,太孙妃选了马家,谁也没话说,何况马家姑娘人确实生的好,“那姑娘今年才十一?”
“她生月小,下半年就满十二了,等长开了,必是绝色,”马家的坏话,郭氏一点儿都不会说,含笑道,“听说府里还专门请了大家教导她,我那个孙女儿跟她一比,就跟个憨子一样了,每天就是写写字,做做针线,帮着她娘跟她伯母料理家事,那些才女们喜欢她的事,偏她都没什么兴趣。”
姜太后出身不显。那些才女们做的事,她也都不擅长,而且也不觉得会了那些就真的能抓住男人的心,她不是什么都不会,靠着汤水跟针线,坐稳了贵妃的位子,最后还成了皇太后?“这女人啊,说到底了,还是要相夫教子,等真的嫁人了,成了一家主母,又有几个有闲心去侍弄那些个?”
宫里擅长这些的才女也不是没有,从她那代起,那些才女最终被她踩在了脚下,在建安帝这一代,才女阮星看似最得建安帝的心,偏却是个薄命的,到底没活过郑皇后,而平平无才的顾氏,生的艳丽,听说靠把好嗓子迷住了皇帝,“皇后以前在娘家的时候,也是有先生教的,可现在她是有功夫抚琴呢还是有心情下棋?”
在姜太后看来,写诗做赋还有抚琴画画的,都不是主母必须会的,若是她的儿媳成天弄这些,她第一个就不答应。( )
“马家姑娘年纪还小,若是现在开始教,也来得及,”郭氏是一点儿也不肯说归德侯府坏话的。
“是太小了,”年底才十二,再等上三年成亲,顺利的话,自己四年才能抱玄孙,光想想,姜太后就觉得好漫长,“我看那姑娘的身子,也瘦弱的很。”
“马三姑娘臣妾也见过几次,马家的底子都好,这姑娘可能是平时太用功了,才瘦了些,着意养养,也能好起来,”郭氏见姜太后食欲并不好,忙将膻桌远处摆的一盘脆藕,叫宫人移到她的跟前,“还是宫里头好,这时节,鲜藕也只有娘娘这里能尝到了,脆生生的,娘娘也尝尝。”
雪白的藕片码的整整齐齐,再配上红花绿叶,十分的亮眼,姜太后点点头,“这天一热,哀家的胃口就差些,没什么的,多少年都这样了,”口里说着,还是却不情郭氏的情谊,挟了一片放在嘴里。
“一会儿你往皇后那里去,好好替她那个侄孙女儿瞧一瞧,那姑娘的身子,怕是弱了些,”对于郑皇后到底是将自己娘家姑娘接进宫的做法,姜太后心里是不满意的,但也不会连这点儿面子也不给郑氏,叫郭氏给郑露莹瞧病,也是在间接的告诉郑皇后,自己是绝对不会允许周承辉娶个病秧子媳妇儿的,而郑皇后接侄孙女儿进宫,目的也就是为了方便郭氏帮她诊脉。
见郭氏不语,姜太后也知道她的意思,郭氏这么些年,是轻易不出手为了治病的,能劳她大驾的,也就宫里这几位主子了,若是颇了这个规矩,以后她就有得忙了,“你放心,哀家叫云嬷嬷陪你过去,你是奉了我的懿旨去的。”
今儿见郑皇后,看来是绝对落不着好儿了,自己这么奉旨给郑露莹看病,这郑家姑娘身体不好的名声可就脱不了了,郭氏心里叹了口气,深怪郑皇后多事,两下说好的,姜太后帮了太子一派,郑皇后就不能插手周承辉的婚事,现在好了,皇太孙定下了,你却将侄孙女儿接进了宫,这么出尔反尔的,谁还能再信你?
“还有,沈氏如今不是在长春宫侍疾么?她家的有个堂妹,因为昌王府主母不在,她一个未出阁的姑娘不好久住,沈氏便将人也带进了宫里,没准儿一会儿你也能见着,”姜太后眼皮也不抬,慢条斯理道。
沈骊君的堂妹?又是哪一位?郭氏迅速想着江南沈氏的各房,笑道,“都说水乡美人跟咱们北地胭脂不同,沈氏是跟着沈大人在咱们北边长的,臣妾瞧着还有咱们盛京女子的爽利,这位沈姑娘,想来颇为不同了。”
“可不是么,一会儿你一见就知道了,”姜太后掀唇笑的意味深长,却不肯直接告诉郭氏缘故。
陪着姜太后用完了午膻,又服侍她歇了午觉,郭氏并没有急着出慈宁宫,而是跟着云嬷嬷在一处配殿歇下,她也是有年纪的人了,姜太后体恤她奔波辛苦,特意自己宫里给她指了处歇息之所。
“这是你外头侄子给你捎来的,”待小宫人上过茶,郭氏将一封信从袖里拿出来,递给云嬷嬷。
云嬷嬷服侍了姜太后一辈子,也一辈子未嫁,姜太后也是个念旧情的,特意叫她在家里寻了个侄子记在名下,算是以后给她养老。
可惜那人命不好,前些年偏偏得了重病,云嬷嬷虽然颇有积蓄,奈何手里银子再多,也不可能拿银子请动太医为个平民诊病,最终还是郭氏知道了,安排了自己的侄子,破例为云嬷嬷的侄子看病,而云家,也算是欠郭家了救命之恩。
“奴婢给老夫人磕头,”云嬷嬷看完信,提裙就要下拜,现在不仅她侄子病好了,连侄儿媳妇都是郭氏亲自帮着选的,如今上两口帮着郭氏打理铺子,日子过的安稳富足,还给云嬷嬷添了孙子,虽然云嬷嬷一年才能见到他们两面,可到底有亲人跟没有亲人是两样的心情。
“瞧你,还跟我客气,咱们算起来,都是几十年的老交情了,我伸伸手,有什么不应该的?”郭氏哪里会真的叫她拜下去,一手托了她笑道,“你可别真的跪实喽,我这把老骨头可是拽不动你,要是闪了腰,可没法帮娘娘跑腿儿了。”
郭氏这么一说,云嬷嬷还哪里敢再地上跪,反手扶了郭氏,“老夫人说的,奴婢一家都承了老夫人的恩情,也不是这一跪能还完的,有什么吩咐只要奴婢能做到的,一定尽全力按老夫人您的意思办。”
“唉,你这么一说,就生分了,我就算是有事儿想托给你,也不好张口了,”郭氏见云嬷嬷又要说话,摆了摆手,“刚才我跟娘娘说的话,你也都听到了,我告诉你,我说的都是实话,靖国公是个好孩子,我也有心叫骄娘争一争这太孙妃之位。”
郭氏在云嬷嬷面前,也不绕弯子,“我也不求你帮着做什么,只是这些年你也看见了,哪一次选妃,是太太平平的?我啊,只求你能多留心一些,莫要叫骄娘被人害了,也就是了。”
“老夫人的话奴婢记住了,有奴婢在,一准儿能保得了姑娘的平安,若是老夫人再有什么吩咐,您也只管说,奴婢在这慈宁宫也几十年了,差个人办个事儿,还是能做好的,”既然要谋太孙妃的位子,只保平安可不成,云嬷嬷还以为郭氏是不好开口。
“那些下三滥的手段我不耐烦用,这世上哪有不透风的墙?国公爷你还没有看清楚么?那可是个眼里不揉沙子的,咱们不去害人,只要不被人害,我的骄娘又比那些人差到哪里去了?”郭氏摇摇头,这宫里盯着太孙妃位子的不少,万一有个纰漏,害的可是自己的孙女儿。
见郭氏并不叫自己做违背良心的事,云嬷嬷应的就更爽快了,“老夫人您只管放心,姑娘只要一进宫,奴婢就安排最伶俐的小丫头眼着,绝不会叫她吃了亏去。”
☆、第128章 一百二十八都在参一脚
一百二十八、
跟云嬷嬷聊完,郭氏又在竹榻上歪了一会儿,有小宫人来报,那头郑皇后已经起身了,郭氏才跟云嬷嬷一起,乘了两顶竹丝凉轿,悠悠的往郑皇后这里来。
“本宫原想着,叫你陪本宫一道用午膻呢,没想到母后将你留下了,”郑皇后久候郭氏不至,心里颇有些不满,待郭氏给她行完礼,忍不住发作出来。
“回娘娘的话,今儿太后胃口不好,奴婢便太着胆子求了郭老夫人在在一旁指点奴婢们一二,”云嬷嬷是姜太后最信任的老人儿,在郑皇后跟前,还是能说几句话的。
姜太后不舒服?这下郑皇后也顾不上发作郭氏了,这个时候,自己这个婆婆可是万万不能有事的,要知道立周承辉为皇太孙的圣旨还没有下呢,“母后怎么样了?本宫这就过去。”
“回皇后娘娘,太后没什么太碍,胃口不好,一来是天儿热,娘娘又有了年纪,二来是心里存着事儿,难免想的多些,”郭氏上前一步,笑着跟郑皇后解释。
“啊,本宫说么,早上过去请安的时候,母后还好好的,”听郭氏这么一说,郑皇后一颗心落了地,她示意郭氏坐了,一指自己身边一个小姑娘道,“露娘,过来给郭老夫人请安。”
魏国公府的嫡小姐郑露莹,郭氏还是头一次见,只见是个娇怯怯的姑娘,想来是胎里带了宿疾,气色虽然还看得过去,可身子却不怎么健康,弱弱的很有些浑欲不胜衣的意思,郭氏不待她福下去,忙一手将她扶住了,拉到自己身边,“到底是国公府出来的,气度不是不一样,臣妾自己瞧着,真有些娘娘年轻时的品格儿。”
“可不是么?本宫也瞧着露娘,竟比她那几个姑姑还像本宫,所以才特意针她接到宫里来陪陪本宫,”郑皇后看上去十分喜欢自己这个侄孙女儿,笑容满面道。
“娘娘,奴婢是奉了太后娘娘的懿旨来的,”云嬷嬷待郑皇后话音儿落了,一躬身道。
“懿旨?”还有旨意?郑皇后讶然的看看郭氏,迟疑道,“母后可有什么吩咐?”
云嬷嬷自然不会叫郭氏做恶人,“太后娘娘知道郑姑娘的身子不好,今儿特意下了懿旨,叫郭老夫人为郑姑娘扶扶脉,若是要用什么药材,太后娘娘也说了,皇后这里没有的话,只管往慈宁宫里去寻,一定得把郑姑娘的身子给调理好了。”
云嬷嬷话一说完,也不看郑皇后的脸色,直接将头低了下去,就等着郑皇后谢恩了。
郑皇后已经叫自己这个婆婆气的浑身哆嗦了,早些年她怎么不特意下了懿旨叫郭氏往魏国公府给自己的侄孙女儿看病?
现在巴巴的叫云嬷嬷跟着过来,还给郭氏下了旨意,这不是在告诉别人,自己侄孙女儿身子不好么?不但是不好,还是很不好,可姜太后是她的婆婆,她再不满,又能如何?“云嬷嬷回去替本宫还有露娘给太后娘娘道声谢,等露娘身子好了,本宫一定带她到慈宁宫谢恩。”
“是,”云嬷嬷似乎没有听出来郑皇后话里的怒气,转头向郭氏道,“还请郭老夫人给郑姑娘扶扶脉息,太后娘娘也很担心郑姑娘的病情,还等着奴婢回话儿呢。”
这是非要将人给钉死了不可,郭氏现在也很同情郑露莹了,好好的姑娘,就凭是魏国公府的嫡女,还怕寻不到好人家儿?现在好了,就因为郑皇后的一意孤行,毁了终身。
郑露莹胎里积弱,又有心疾,后天只要慢慢调养,有魏国公府在,各种补品每天调理着,不操心,不生气,也能平平安安活个几十岁,可若是进到这后/宫里,就成天这勾心斗角提心吊胆,只怕二十她都活不到,郭氏微微摇摇头,福兮祸兮,就看怎么看了,“郑姑娘这身子,只怕也没少请太医诊治,若是我那两个侄儿也给扶过脉的话,只管照着他们开的方子缓缓调理便是了,”
说到这儿她看了脸上隐有喜色的郑皇后道,“只是郑姑娘这身子,万万操不得心,生不得气,也劳累不得,”
郭氏又为难的看了看郑露莹,没再说话。
不能生气,不能劳累,不能操心,这样的人如何坐得了中宫?摆供桌上敬着好了,云嬷嬷已经有了答案,也不多留,一福身,告退出了坤德宫。
“郭老夫人只怕话还没有说完吧,有什么话,直接跟本宫一次说完,只是说完了,到外头,本宫可不想听到任何风声,”郑皇后叫人带了郑露莹下去,她娘家姑娘里,跟周承辉年纪身份匹配也只有这个了,不然,也不会硬下了懿旨将这个侄孙女儿接进宫了。
这个郑露莹郭氏完全没有放在心里了,这样的身子,只怕照顾不好,生孩子这关她都过不去,“郑姑娘的身子,依臣妾看,静养为好,至于将来子嗣上……”
“郭氏!你知道你在说什么?!”虽然心里并不看好郑露莹,但郭氏话一出口,郑皇后还是大怒。
“臣妾自然知道臣妾在说什么?皇后娘娘下问,臣妾也没有胆子有所隐瞒,”郭氏站起身,垂头道。
只是须臾间,郑皇后已经调整好了情绪,一抬手道,“是本宫失态了,只是露娘是我的侄孙女儿,血脉连心,乍一听你这么说,心里发慌罢了。”
郭氏可不相信郑皇后对郑露莹的身体不清楚,就算不清楚,郑家人也会跟她说清楚的,可她依然将郑露莹接到了宫中,看来这个太孙妃的位子,是要一争的了。
“娘娘疼郑姑娘的心情臣妾明白,”郭氏只当相信了郑皇后的话,端起桌上的茶抿了一口。
等郑皇后收拾好了心情,便又问起梅氏的情况,郭氏将在姜太后那里的一番话又说了一遍,郑皇后叹了口气道,“她这个人,向来心思重,生怕哪一点儿做的不好了,落人埋怨,可她这么强撑着,外头人还以为我这个做婆婆的不知道体恤她呢,现在好了,等太后的人过去了,她也就消停了,这样吧,来人,叫玲琴也去挑些药材,跟云嬷嬷一道儿,过去看看吧。”
郑皇后跟郭氏的关系,远不如姜太后跟郭氏,因此也没有多留她,郭氏也没有跟郑皇后经营关系的意思,不是她看不上郑皇后,而是有些人,你对她再好,她也只会觉得是理所应当的,并不会回以半分回报,甚至还会在不顺的时候迁怒于你。
从坤德宫出来,郭氏没走几步,就远远看到一群人过来,虽然一眼就看到走在最前的昌王妃沈氏,可是郭氏还是被她身旁的女子给吸引了。
与郭氏见过的江南女子不同,这个姑娘确实是如水做一般,可又不是常见的弱柳扶风的模样,这个姑娘确实长的是眉眼如画,傅米分则白施朱则赤,更叫人惊心的是,她眉目灵动,气韵天成,只安静的站在那里,便会叫人觉得她周身盈香自有一种引人侧目的风华,叫自负阅人无数的郭氏也生出了世上竟有这般人物的感慨来。
“臣妾见过昌王妃娘娘,”郭氏并没有去收敛脸上的惊艳之色,而是笑道,“娘娘从哪里寻来的如此佳人,叫臣妾都看住了。”
郭氏终于明白姜太后说起沈氏堂妹的神气了,这样的姑娘,连女人都看呆了眼,何况男人?现在连她,都不那么笃定,周承辉看到沈家姑娘会有什么决定了,现在唯一能叫郭氏略感安慰的,就是这姑娘姓沈了。
“这是我娘家妹妹,闺名苾芬,前阵子她母亲进京探亲,我便将她接过来小住几日,”沈骊君对自己这个堂妹的容色信心满满,“我跟她也是好几年没见了,舍不得将她一人留在王府,便禀了皇后娘娘,将她带进宫来了,也好跟我做个伴儿。”
这样的容色,确实“舍不得”留在王府,郭氏抿嘴一笑,“沈姑娘花容月貌,顾娘娘见了,病也能轻省许多。”
“母妃也确实极喜欢她,这丫头啊,比我伶俐会说话,有她在啊,我也安心不少,”沈骊君今天并不是有意来“堵”郭氏的,而是她的儿子周承浩还在郑皇后这里,沈氏每天都会过来看儿子,而她对迟迟不肯“好转”的婆婆,也是满心的怨怼。
沈苾芬对盛京城里这位“传奇”人物也是最有耳闻,没想到今天见到了,发现并不如想像一般,也不过是个慈眉善目的老太太罢了,不过她已经从堂姐那里打听清楚了,这位老夫人的话在姜太后那里颇有份量,因此心里也不敢有丝毫的轻视,只是安静的站在沈骊君身边,垂眸含笑听她们说话。
“这日头还没有落呢,我也不耽误老夫人了,”沈氏无心跟郭氏多寒暄,她的儿子还在里头等着她呢。
“那臣妾告辞了,”郭氏也着急着回去,沈家还有这么位姑娘,郭氏居然一点儿信儿都没听到,这个得查查了,沈家在这节骨眼儿上,弄这么个姑娘出来,没有所图,她是不信的。
郭氏猜的不错,沈家将族中最美的姑娘送到沈骊君这里,自然是有所图的。
自沈骊君如愿嫁给昌王周琛之后,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