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美食]吾妻甚美-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实像舅舅也还好,就是不能像他的头脑,他从小到大壮得跟头牛一样,连病都没大生过,有一回战场上受了伤回来,那一道刀口从前胸到肚子,几乎见肠子了,养了两三个月就活蹦乱跳了。”
陈若弱说着,脸上露出了些许难过的神情,顾屿回过神,拍了拍她的肩膀,温声安抚道:“这几年不会再有太大的战事了,等舅兄在西军再熬些资历,圣上会调他回京的。”
陈若弱反倒是摇了摇头,“他哪里是安享富贵的人……不说了,耽搁好长时间了,我们还要去寺庙拜佛呢!”
说是拜佛,她的脸上却是笑嘻嘻的,显然只是想去玩,顾屿看了看蜿蜒的青石阶,有些无奈地握紧了她的手,轻声叹道:“今晚的觉有得睡了。”
山上的寺庙其实并没有什么人烟,陈若弱的听说是打十几年前被充军到西北的一个御厨那儿听来的,十几年前还算香火鼎盛的寺庙就像是遭了什么难,看着破破烂烂的,只有个老和尚带着四五个小沙弥住着,寺前寺后种着大片的田,倒也能自给自足。
陈若弱倒也不嫌弃,请了香火,拜了拜正殿的铜制佛像,因着昨日夜里刚刚圆房的缘故,她嘴里十分虚伪地念着家宅平安,眼睛却不住地乱瞟,趁着顾屿不注意,连连拜了好几下,心里默念着求佛祖赐福,让她怀个孩子。
安王把那些淮南道的难民记录了名册,一一安置下来,简直是倒吸了一口凉气,他本来以为只有十来个出来打劫的难民,后头至多百十来个人,不曾想到了地方,见到的却是哀鸿遍野,初步估计了一下人数,大约有两三千之众,被抓的是难民里胆子稍大的青壮,他们才来京城没两天,还没犯过什么事。
元昭帝说把这件事全权交给太子去办,安王没有抢功的意思,人安置下来之后,就把名册送到了东宫,太子已经叫齐了平日得用的人手,让他们先行商议。
淮南道虽然不如江南道,但也是整个大宁最富庶的道之一,又非严冬时节,出现这么大批量的难民,实在是匪夷所思,淮南道去年的收成极佳,也就撇除了天灾的关系,那就只能是人祸。
盘问王贵在内的一些懂官话的难民,这些难民并不都是一个地方的人,口供不一,但都毫无意外和官府有关,太子气得拍裂了桌子,根据难民的口供,列出了一张名单,就准备拿着去见元昭帝,好让他把这些人统统杀头。
黄轻连带着好几个门客死死地把太子的腰抱住了,就这样还被他拖着走了好几步,到底怕伤了人,太子两手张开,脸上的怒火还没散,停住了步子。
“你们拦着我干什么,事情不都查清楚了吗?这些人一个个都饿成了骷髅架子,老五还清理出了百十来具尸体,这些难道还能作假不成!”
黄轻死命地把他往回拽,努力了半晌也无果,喘着气说道:“殿下,您以为圣上要您查的是这些人的名字吗?圣上把这些事情交给殿下,是想让殿下把这些人的罪证查实,到时要杀要剐都是殿下一句话的事情!”
太子眉毛皱了起来,“那不是还要去一趟淮南道?父皇总不会让我离京,而且就是去了,查不出来又怎么办?不是让这些畜生逍遥法外了?”
黄轻生怕他去元昭帝面前全方位展示愚蠢,连忙说道:“明访暗查!殿下明面上派一位大人前去调查,大张旗鼓,周旋其中,暗地里再派人深入,此事必成!”
太子闷不吭气转身回去,以他的脾气,要是这些人这会儿站在他的面前,他一刀一个砍头了事,可这会儿要查罪证,他满心的怒火被浇了个彻底。
黄轻也苦,他提的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案,可人选是真成问题。
暗地里的人只要够聪明就行,明面上的人几乎不可能有,江淮的水深,派能人去怕打草惊蛇,派庸人去怕被吃得死死,暴露暗线,又不能是品级太高的官员,官场混久了,人脉牵扯,只有把水越搅越浑。
第三十七章 按察
安置难民闹出的动静不小,隔日早朝,元昭帝就当着众臣的面,把淮南道之事交给了太子,黄轻一直担心的事情倒是没有发生,太子手里的折子硬生生地捏成了废纸团,到底还是没有当场发作出来,出列领命。
今日是大朝会,镇国公也在列,昨日顾屿和陈若弱回府之后,事情的前因后果就进了他的耳朵,顾屿其实对此并不觉得奇怪,上一世也有这一遭,不过当时若弱和他的关系还没有现在这么亲近,送走陈青临之后就直接回府了,自然没有撞上元昭帝微服私访这一出,不过这倒也暗和了明年整顿江淮官场的大风浪。
在顾屿的上一世,他当时并没有入仕的打算,除了闭门攻读科考书目,就是一些府中琐碎,这件事情他也只是耳闻而已,后来入了官场,才渐渐了解其中内情。
淮南道的难民逃难上京,误打误撞惊扰天颜,牵扯出官员无数,太子领命办案,查到首尾若干,只可惜周余在押送上京的路上被人灭口,以至牵涉进去的官员名单失却大半,更无法查出背后的人,只能草草搁置。
时隔一年,在幕后之人松了一口气的时候,元昭帝突然发难,将原本就查到的一些讯息整合找到的周余生前的口供,举凡犯事官员一个不落全部斩首示众,连同定国公,成国公,西宁侯在内的三家勋贵被一并除爵抄斩,整整一个月,午门外的鲜血染红了青石砖,满朝文武噤若寒蝉。
天子不轻易杀官,是因为能做官的人太少,雷霆之怒后,面临的就是大片大片的官位空白,难以运转,顾屿原本想的就是借助江淮官场被整顿的时机站稳脚跟,错过了这一遭,等到秩序再起,想要快速掌握权位就会变得非常麻烦。
镇国公心里惦记着事情,冷不防被元昭帝点了名,“顾卿,太子方才所提之事,你可有意见?”
“这……殿下所言极是,老臣没什么意见。”压根不知道太子刚才说了什么,镇国公面上倒也不慌,看了太子一眼,见他面无异色,故而猜想大概是针对淮南道之事提的一些方案,于是非常模棱两可地出列,垂下了眸子答道。
元昭帝点了点头,说道:“既然顾卿也觉得令郎担得起按察特使之职,那就按太子的意思去做吧,年轻人,总是要历练一番才能当用,顾卿,你说是不是?”
镇国公背后立刻起了一身的冷汗,看向一脸正色的太子,听着元昭帝看似不喜不怒的语气,差点没抓稳手里的玉圭,他怎么也没想到太子会举荐自家长子去淮南道查案,不该是宁国公之子,太子妃胞弟,太子冼马黄轻吗?
太子这个提议显然不怎么得元昭帝的支持,只是他素来疼宠太子,当着众臣的面,不好驳斥他,就转了个台阶到他这个做父亲的头上来,若是元昭帝同意太子的话,压根就不用问他!
只是事到如今,也不好再把话收回,顶着几个老友肃然起敬的视线,镇国公退回臣列,玉圭后,眉头深深地拧了起来,他只是无心政事,不是不懂政事,太子的用意他这会儿也回过味来了,淮南道一事可大可小,往大了说,这是太子头一次亲自督办案子,于情于理,必然要出个结果,往小了说,不过就是些乡镇难民胡乱告官,又不是有了直指淮南道御史周余的罪证,太子的身份不尴不尬,派去高品官员才是坏事。
太子能用的人,官不能高,又要有压得过道御史的势,唯有世家子。上一世是黄轻,这一回不过是换成了他的儿子,比起黄轻这个板上钉钉的皇亲国戚,镇国公世子这个身份反倒是更加贴合。
身份清贵,不涉官场,才名在外,正好做个活生生的靶子,把整个淮南道的目光吸引过去,此事若成,镇国公府顺理成章打上太子一脉的烙印,此事不成,太子也没有太多损失。
只是这个方案,绝不可能是太子想得出来的,黄家的小子虽然有些急智,但他至多想到在太子的势力范围内遴选出一个合适的人选,除非是……
镇国公狠狠地瞪向宁国公,宁国公的老脸上一派正气凛然,完全看不出有心虚的样子,其实镇国公这老滑头很有些趋吉避凶的本事,他也没想到这事能成,不过既然成了,那哪还有怪他的道理?
比起镇国公的怒火,顾屿虽然意外,不过细想了一番,倒觉得这没什么坏处,虽然如今时机有些不对,可按察使的品阶不低,又有皇命在身,只要能把事情顺利解决,他入仕的起点会比他一开始预想得要高得多,后期整顿江淮之时,能笼络到的势力也会更大。
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这世上的事是好是坏,从来没什么定论,总不过是人走出来的路而已。
圣旨是早朝过后两个时辰到的,除了顾屿这个正使,同行的还有一位副使,是周相长子,顾峻的好兄弟周仪的兄长,叫做周仁,顾屿心下有数,这是太子身边的人不放心他,留了个钉子跟着他。
虽然同姓周,周相的周却和周余的周没有半分关联,顾家自开国始便数代为相,到了镇国公这一辈激流勇退,明哲保身,老顾相曾为天子师,另有一弟子名周肇源,年少入仕,平步青云,也就是如今的周相了。
周相府和镇国公府的关系亲近,算起来周仁还要唤他一声兄长,不过镇国公府历经数代辅国之势,如今势隐,并没有参与皇子斗争的意思,周家却是太子一脉的中流砥柱。
圣旨里夸赞了一下顾屿的品行才识,又简单地叙述了淮南道难民之事,御批三品按察特权,赐特使金印一枚,着即日启程,彻查案情。
送走宫里来的传旨太监,陈若弱都还有些难以相信,“圣上怎么会把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文卿?三品的官……”
“没事。”顾屿对她摇了摇头,星辰般的眸子里却带上了些许笑意,“之所以是三品,是因为这案子交给了太子督办,我是太子定的人选,而非这案子有多重要,圣上是为抬举太子。”
更何况……定下钦差品级,本身就是不信任的表现,若非为太子的面子,这一趟他也去不成。
元昭帝已经不再年轻了,到了他这个年纪的帝王,毫无疑问是很看重储君的,假如太子十分优秀,他会担心自己的权柄旁落,会担心太子等不了他百年之后,历朝历代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很多曾经饱受期待的太子因为帝王的猜忌横死。
可偏偏太子是个莽撞又蠢笨的年轻人,稍稍有些心眼的人就能把他看透,武夫之勇,平常之心,平庸到让人完全无法升起猜忌之心的地步,很好的满足了元昭帝的掌控欲,却又不得不忧心自己百年之后,太子压不住群臣,这份忧心掩盖在三十多年的父子之情下,连带着元昭帝自己都快分不清了。
顾屿没有再深想下去,如今太子还不是废太子,宁国公的设计正是他想要的,这一世的局面,已经比上一世好太多。
他记得自己曾经对舅兄说过,太子愚钝,又失圣心,被废之后,原本就是胡乱堆砌起来的势力十不存一,与其雕琢一块废掉的玉石,不如转投其他更为聪慧的皇子,舅兄却反问道:“除了太子,还有哪位皇子能容得下像你这样聪明的人?”
他不觉得自己聪明,但细想过后,确实认同了舅兄的话,太子能力平庸,但平庸的人有一个好处,就是有自知之明,能容得下他人废力雕琢,聪明人总是刚愎自用的,比如瑞王,他不信任何人,明明是自己一步步拓展出的势力,却只要这些人敬他畏他,尊他所思所想,但凡让人摸清了性格手段,等待他的就是被人步步瓦解。
太子或许不是这世上最好的君主,但绝对是他能找到的最合适的君主,他愚钝,但只要能容得下聪明人依附生存,他莽撞,但只要听得进去谏言,何况,这一世的太子比上一世还有一点好处,他还未经废立。
没有经过挫折,也就不会有后来的那些无谓的疑心病,怀疑所有能怀疑的,忌惮所有能忌惮的,没有与之相应的手段,却还保留着一点就着的莽撞性情,就像是一把悬在所有官员头上的利剑,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落下。
不过这些事情,是他日后才需要去担心的了,如今眼下,淮南道的案子,才是他该去做的事情。
顾屿展开圣旨,逆着光细看,眉眼微微地眯了起来,陈若弱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可忽然就觉得,眼前的这个人好像离她有些远了,她心里没来由地起了一阵惶恐,猛然抓住了他的手。
第三十八章 周仁
顾屿看向陈若弱,他的视线落在陈若弱身上的那一刻,化成了全然的温和,见她面露些许茫然之色,眉头微微地挑了一下,似乎有些不解。
一见他的眼神,陈若弱不知道为什么心就安定下来了,发觉自己还握着顾屿的手,顿时放开,她飞快地瞥了一眼镇国公,轻咳一声以作掩饰,“夫君去多久回来?要是一两个月的话,我就……”
按照规矩,媳妇是要侍候公婆的,高堂在上,并没有跟着夫君远行的道理,可是新婚燕尔,昨夜又将将圆房,她实在说不出那几个到了喉咙边上的字。
顾屿看出了她的想法,看了一眼镇国公,镇国公失笑,对陈若弱说道:“他这一去,怕是年底都回不来,新婚燕尔的,府里有阿凝照料,若弱,你也跟着他去罢。”
“多谢父亲。”见陈若弱还愣着,顾屿忍不住发笑,随即似乎想起了什么,说道:“阿凝归家已有两日,父亲的病也该起了,我不在的日子,若是瑞王上门来,还请父亲务必不要让他再见阿凝。”
镇国公并不是不清楚自家女儿的性子,可到底慈父之心,难保不会对阿凝心软,虽说交易已经达成,可顾屿知道,瑞王一贯精明,不把一切能利用的东西榨尽最后一滴水分,不会善罢甘休。
闻言,镇国公叹了一口气,点头。
圣旨让即日启程,不过一般情况下,被派去外地的钦差特使都会顺延上一日半日,好打点行囊,除非紧急的大事,朝廷不会追究这些,这次去淮南道,一非平乱,二非赈灾,故而也可以顺延些时候。
顾屿却没有这个意思,请了圣旨和特使金印,着人收拾了几身常穿衣物并被褥之类的日用品,临到傍晚就启程出发,只带了十来个丫鬟仆役,周虎周豹两兄弟随行,从京城到淮南道有水路陆路两条路线可走,陆路多曲折,水路直达,有专门的官船以便各地官员往来。
官船不与民船共用码头,顾屿的车驾到的时候,码头上的小吏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接连确认了两遍,才在周虎周豹两兄弟虎视眈眈的视线里艰难地挤出了一个笑容,飞快地给顾屿安排了对应的船队,召集人手都比平日快了许多。
陈若弱不知道顾屿是刻意赶着时间启程,还以为圣旨就是这样要求的,到了船舱里,把官船里随侍的人员都遣出去,才呼出了一口气,小声地抱怨道:“这圣旨未免也太不近人情了,中午才到,晚上就让人出发,还好是水路有船坐的,要是陆路,那不是要睡到荒郊野外去了!”
“陆路也有官驿,不过官船更加舒适,还好夫人不晕船,否则……”
顾屿的话还没说完,陈若弱倒是奇怪了,“我从小到大也没坐过船,你怎么知道我晕不晕船的?”
顾屿铺床的动作一顿,背对着陈若弱,语气里却还带着好似稀松平常的笑意,“从我们上船到现在,已经过去了整整两刻钟,夫人要是晕船,早就该晕了。”
陈若弱果然被带偏了注意力,有些新奇地动了动手脚,还跑到窗边朝着底下看,好半晌才略有些得意地说道:“应该是我会骑马的缘故,我哥说会骑马的人不晕马车,晕船和晕马车是一个道理。”
明明是一副得意的样子,竟然也不让人觉得讨厌,就像是一只翘着脑袋等表扬的猫,顾屿忍不住弯了弯唇角,在陈若弱的头上拍了拍。
这下倒轮到陈若弱不自在了,她摸了摸鼻子,小声地说道:“我去问问这里厨下在什么地方,折腾好久了,我去做几个菜……”
顾屿的手落在了她的肩膀上,脸庞靠得有些近了,陈若弱的脸霎时发红起来,然后就听顾屿状似无奈地叹了一口气,“夫人怎么就闲不下来呢,过了今晚,明日周仁赶上来,这一路上我和夫人就没什么独处的时间了。”
陈若弱这才反应过来顾屿这个正使都上路了,副使还没见人影子,只是她的思绪很快就被唇上的热度给拨乱了,唇瓣厮磨,陈若弱想要别开脸,却又忍不住闭上了眼。
一吻过后,陈若弱的脸更红了,几乎不敢去看顾屿,顾屿的脸庞上也晕染开了缱绻的潮红之色,整个人仿佛入了红尘的谪仙,一身沾染来的人间烟火越烧越烈,几乎要把眼前的人完全烧灼干净。
“还,还是白天……”陈若弱气息不稳,想要推开顾屿,只是一个微小的动作,却数度在顾屿的美色里溃不成军。
顾屿低声笑道:“无妨,很快就入夜了,还是说夫人想就这样……等到天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