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独宠农门小娇娘-第1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分的时间都放在了梁氏的身上,也没有去问张镇安在做什么事情了。
反正他喜欢做什么就让他去做吧,他一个大男人,每天闲着也不是事,忙绿一下也好。
春耕秋收,春华秋实,这样的日子也挺不错,她也乐得看他脱下战甲,如同一个普通人一样,种花、种田,驯马,反正他一天也没事情,偶尔去打打猎、或者在驯马场上溜达一圈,便是他如今最大的乐趣了。
他想必曾经也不曾想过,他会有这么悠闲的日子吧,安秀儿偶尔也会抽时间出来陪他,两人在春天的时候赏花,在夏天的时候赏荷,在秋天的时候看落木萧萧,满地落叶金黄一片,或者是在冬天看满地的雪花。
☆、第三百六十八章 女子之利
又是一年秋天,满地的落木萧萧,安秀儿推着梁氏出来晒太阳,秋季的阳光很是温暖,梁氏苍老的面庞上露出笑来,她突然呢喃了一句:“你爹过来接我了。”
这时候她的脑子已经非常不清楚了,甚至连话都说不清楚了,可是这句话却是说的十分的清晰,安秀儿还怀疑自己听错了,她在她的面前蹲下身子,再问了一句,“娘,您刚才说了什么?”
梁氏艰难的转头看了安秀儿一眼,笑了笑,没有说话。
“娘。”安秀儿又叫了她一句,梁氏却没有再回答她,她甚至缓缓的闭上了眼睛。
“娘!”安秀儿大叫了一声,伸手推了推她,可是梁氏却再也没有回答她了,四周的丫鬟围拢了过来,安秀儿颤颤巍巍的伸出手,放到了梁氏的鼻端,她没有感受到的呼吸声。
她的眼泪便瞬间从眼睛里面滚落了下来。
四周的丫鬟吓的面容失色,赶紧去四处叫人。
这一天,安家挂上了白幡,安铁石跟安铁木两人这两年一直都不敢走太远,大都在徐州境内,快马加鞭之下,很快便回到了家中。
因为家中有人去世,安容和也回家奔丧。
一夜之间,所有的人都穿上素缟,安秀儿已经是多次披麻戴孝了,她虽然伤心,但是至少这几年她一直都陪在梁氏的身边,也算是没有什么遗憾。
家中的灵堂设了七天,七天之后,安铁石等人运送着梁氏的馆木回乡。
虽然梁氏是在外乡死的,但是以如今安家的影响力,她要葬到村子里面的祖祠里面来,可没有人敢多说二话,里长也只恭恭敬敬的请梁氏的灵位进来。
梁氏葬在了安老爹的身旁,两个老人在地下,也算是相守相伴。
这一次,安秀儿没有离开,她穿着素净的衣服跟张镇安在清水河住了三个月,一是为了给梁氏以及安老爹守孝,另外一个,也是回顾一下,从前的生活。
他捕鱼,她做饭,简单的日子,却尽是乐与甜。
当年安秀儿曾经出钱,让里长在村子里面设立学堂,请夫子来教书,如今那学堂还在,学堂内外,种满了竹子,郁郁葱葱,和着孩子们的郎朗书声,满是书香。
三个月过后,安秀儿便离开了,她带走了故乡的土,带着梁氏跟安老爹的灵位,想必日后,这个小村庄,她可能不会再来了。
回去以后,便快过年了,翻过一个年之后,安秀儿也开始忙碌了,梁氏去世之后,安秀儿想要做些什么祭奠她,想来想去,她决定建造书院,推广教化,以梁氏跟安老爹的名字命名这书院的名,就叫做梁安书院。
她的主意得到了众人的赞同,很快梁安书院便在大齐推广开来,这个书院免费为贫寒的学子做启蒙课,教孩子们认字,这一举动得到了方元的支持,方元下诏在天人下面前表彰了安秀儿,安秀儿此等做法,受人称道。
不过因为方元的赞赏,安秀儿算是得到了鼓励,她越发的随心随性,只要她自己觉得有意义的,她便愿意去做。
她觉得女人裹脚不太好,便千里迢迢上奏章给方元,方元得到她的奏章,也认同了她的想法,废除女人裹脚令,他颁布诏令,女人也有上街采买、买卖、读书的权利,甚至朝廷还设立了一些女官。
这个诏令在朝廷内外引起了轩然大波,一直以来,女性的地位低下,虽然历来有女人上街采买、买卖,但是那大都是一些贫民妇人,如今,女人却是拥有读书、当官的权利,这怎的不让人感到惊讶呢?
一时之间众说纷纭,有支持的,有谩骂的,但不管他们怎样说,方元的诏令就在这里,不会更改。
安秀儿更是在各大州郡设立女子书院,改革,就从安秀儿的佣户之中开始。
她作为两朝郡主、战神袁大帅的妻子、富可敌国的木石商队主事人,地位极高,受尽众人赞誉,是人民口中的传奇人物,她早就在她的木石商队之中,在她的土地之中设立了女子书院,只是那会儿,她只说是让姑娘家学认两个字、学些针线活。
如今,方元下了诏令,一时之间,有些女子开始怦然心动,有些女子依旧是固守己见,不可改变。
安秀儿也没有多想,她只是做了她认为她该做的,她只是给了她们鞥多一种的选择,至于她们怎样选择,与她无关,别人怎么看她,她根本就不在乎。
反正,这天下的人口,一些是木石商队的人,都是为她干活的人,一些是佣种她田地的佣户,也不敢多说她的坏话,剩余的一些是跟他们木石商队有过来往的商客,这些人也不敢当面说她的坏话。
剩余的一小撮人,一些是支持她的人、羡慕她的人,这些人以她为表率,当然还有一些则是反对她的人,骂她的人。
她不知道她兴办女学,兴办书院怎么就碍着他们的事了,她上奏让方元废除女人裹脚,她更是觉得没有错,那种所谓的裹脚,是禁锢了女人的行动,是将女人变成了男人身边的宠物,而不是与他并驾齐驱的人。
在她的眼里,男人顶天立地,在外拼搏,但是女人主内,亦是在为这个家,在为这个国家做贡献,同样是人,女人不应该仅仅是男人的附庸,她们应该有自己的权利。
安秀儿这般看,方元却是看得更多了一些,比如说行医的大夫这一行业,历来都是男的,女人只是打打下手的医女,但是因为他的妻子水清芜是医女,她告诉他,很多的夫人因为是男大夫,男女授受不亲,男大夫给女人看病,女人未免会有许多难以启齿的地方,因为不肯直言,难免耽误了病症。
所以,水清芜觉得大夫这一行业就应该有女大夫,方元非常的认同,举一反三之下,他才在朝廷设立了女官。
一些宫廷事物就交由女官打理,而减少太监的数量,这算是存天理,理应是值得称道的事情。
而宫中的太医也应该有女医,这方便给后宫的妃嫔、公主们看病,亦可以给一些宫外的贵妇治病,这是极好的事情。
所以方元也不知道众人为什么反对,他觉得反对的人都是老古董,那几天他怒气冲冲,甚至后悔当初怎么没有将这些他们也给削了。
还是后来水清芜劝说他,道:“皇上,现在他们反对,等他们的妻子生病了的时候,他们就知道苦恼了,您将他们的名字都给记着,等日后我们的女太医就位了,他们若是想要来请女太医为他们的妻女制病,您到时候再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
方元点点头,觉得水清芜说的有道理。
实际上,如今天下太平,为了政事,方元时不时的就会跟朝中的大臣起冲突,每天他都气冲冲的,但是气过之后,他的心情又平复了下来。
有时候水清芜也会安慰一下他,总的来说,他的日子还算是好过。
他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听到各地的捷报,但是他怕别人蒙骗他,便常常会写信给安秀儿问百姓们的情况,安秀儿也都如实的告诉他,每次安秀儿跟他说好的事情,夸他做的好,他会很开心,说他哪里做的不好,他会觉得沮丧。
别人都说当了皇帝之后,身边的人就变少了,所以他如今还能够跟安秀儿写写信,这让他觉得很开心。
他将朝堂之中发生的事情都告诉安秀儿,前些天水清芜给他生了一个孩子,他很开心,当即将他封为了太子,安秀儿为他祝贺,千里迢迢的让人送了礼物过来。
只是他们两夫妻都很沮丧,因为安秀儿跟张镇安没有到场。
时间过得很快,又是一年秋天,张镇安鼓捣的事情,也终于在安秀儿的面前露出了一个大概,原来张镇安觉得时下的耕种的效率有些太慢了,所以就一直在设计一套对农人有好处的耕种之法,也一直都在培育新的种子。
他结合《齐民要术》、《天工开物》、《四民月令》以及其它的一些古书籍,派人在江南富庶之地取来种子,派了大量的人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种子耕种,经过了三年的研究,终于取的成效。
首先在耕种上,他发明了抛秧法,就是在耕种的时候,不用均匀的放种子,而是将已经发芽的种子随意的洒在绵软的秧床里面,这样不但节约了时间,而且增加了种子的成活率,这样随意洒出来的种子,反而比认真播种的秧苗成活率更高,长势更好。
其二,在插秧的时候,将水田耙一遍,保证水量充沛,并且插秧插整齐,成一行行、一排排,这样比歪七八扭无规律的要。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一点,便是种子的问题,对于这种子的培育,张镇安花了三年的时间,这三年,他经过了无数的实验,他手下就有十亩田,除此之外,还有别的地方,他也有专门的试验田,专门派了人去耕种。
☆、第三百六十九章 百姓之福
这三年间,他几乎将所有的之稻谷都两两培育了一个遍,终于发明了一种新型的种子,经过一年的实验,农田大丰收,比从前的稻田的产量提升了一倍,并且,缩短了周期,每年可以耕种两季。
这个新型种子一出,天下百姓都沸腾了起来,又经过一年的佣户耕种,这个种子产量的确很高,朝廷沸腾,方元大喜,又发诏令,可是前去下诏表彰张镇安的人却没有找到人。
下人们告诉前来下诏的人,他们的袁大元帅已经携妻儿子女去外游历去了,下诏的人扑了一个空。
方元也有些沮丧,找不到张镇安,没有办法,他只能够亲自前去泰山,感谢上天,不拘一格降人才,赐予他袁元帅这种为天下万民造福的人。
从此之后,每次方元在朝堂上骂人就有了理由了,每次有官员聒噪的时候,当念叨他觉得烦的时候,他就开始骂人了:“你们这些人,天天就知道说,能不能像袁元帅学习?人家打仗厉害,辞官回家之后,还能够为民造福,你们呢?可曾为百姓做了一些什么,整天就知道用嘴巴说,十分聒噪!”
每次方元将张镇安拿出来当例子说的时候,众官员就不敢再说话了,别人可能不知道内幕,但是他们知道的清清楚楚,说起来,当初这天下平定,跟张镇安脱不了关系,若不是他对着皇位没有兴趣,否则这天下恐怕都要换一个姓氏做主人了。
狡兔死、走狗烹,这是全天下人都知道的道理,所以众人其实一开始都等着看张镇安的下场,谁知道,人家倒是好,直接辞官了,甚至主动将天下的兵马权利给交了出来,这下,就连皇上都没有一句话说了。
在众人的眼中,张镇安是真的是一个圣人,男子汉大丈夫,谁能够对权利没有兴趣呢?可是偏偏就是有一个这样的人,对这权利没有兴趣,甚至将自己一手打造的天秀军也交给了皇上。
这样一个人,谁能够不信任呢?皇上当然信任他了。
尤其是,他辞官之后,直接就远离了朝廷,跟京城鼎鼎有名的大长公主的女人安宁郡主去经商去了。
这安宁郡主可是一个寡妇,哎,可是人家就是喜欢,当初京中有多少豪门世家想要将女儿嫁给他呀,其中甚至有倾国倾城的丞相女儿云出岫,可是人家偏偏就是看不上,偏偏就是喜欢一个寡妇,还是一个经商的,这就让人琢磨不透了。
不过各人自有的各人的缘法,在京城众人都笑话他是一个傻瓜,谁知道人家直接下地种田了,还在不知不觉之中发明这种稻谷,从此农田每年都可以耕种两季,不仅如此,而且产量还比以前的稻谷要多三分之一甚至是一半。
这就让人感到可怕了,如今,在圣上天天拿袁元帅跟他们做比的时候,他们是没有半句话可说的。
打仗比不过他,种田也比不过他,想要在学问上打败他,好像也比较难。
还听说这位袁元帅当年在边关打仗的时候也写了一首诗歌,内容是这样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画外音:本诗辛弃疾所写,借用一下,本书架空】
这样的文采,这样的打仗水平,这样的豪情,谁还能够比的上?
他好像身上都没有什么能够让人诟病的地方了,唯一让人诟病的就是他是一个傻的,这么有才学,却偏偏栽在了一个安宁郡主身上,当然,这点就不说了,反正这安宁郡主的丈夫也早就死了。
可是,众所周知的是,这个安宁郡主原先不过就是普通的农女而已,她自小在农家长大,听说非常的粗鄙无礼,平日里倒是看不出来,但是听说她这人非常的善妒,就是一个河东狮啊。
她善妒到什么地步呢,不准袁元帅纳妾,也不准他有通房丫头,听说,这袁元帅的身边,如今连一个丫头都没有。
这就算了,这个安宁郡主还不准他上妓院,你说,自古风流人物,哪有不上妓院的道理?而且在徐州那个地方,本来又是有名的风月之地,那秦楼楚馆的楼阁之上,不知道有多少姑娘等着只为见他一面呢。
可是他倒是好,唯一的一次去逛妓院,竟然把这个安宁郡主都带上了,只是因为他听说这妓院里面的花魁非常会跳舞,所以带自己的妻子过来看她跳舞而已。
你说这天底下,哪有男人来妓院只是为了看花魁跳舞的呀?说来就是可笑。
除此之外,这个袁元帅自从辞官之后,听说天天都得给他的妻子描眉呢,除此之外,晚上就是出去跟从前的兄弟们喝酒,一到时辰就得回去,不然安宁郡主就会在家里面发脾气。
想想,可真是可怕呀,乡里人家长大的姑娘,果然就是心眼小,就是不大气。
不止这京城里面的人,这天下的人说起这事来,谁不笑啊,可是偏偏回家之后,一些不知趣的妇人却还有些羡慕这个安宁郡主,甚至有些夫人还缠着自己的夫君,让自己的夫君给她们画眉,你说,男人的要么拿枪、要么拿刀、要么拿笔杆子,哪里是拿这种女儿家的眉笔的?
可是却不知道,有多少的男儿,私下里却偷偷的为自己的妻子画眉呢,偏偏画完之后,当有人说起袁天成的时候,又唏嘘一声,说他空有一身本事却是白瞎了,被一个女人给毁了。
但是真正明白的人,却都知道,他这是一种聪明,他这是保全,新皇虽然前些年势微,没什么自己的势力,凡事都要仰仗袁元帅,可是如今不同了,等新皇真正的掌控了朝纲之后,他还愿意听别人的吗?
当然不愿意了,人都不喜欢有人压在自己的头上,尤其是这个九五之尊的人,更是希望这天下唯我独尊。
袁天成这是有大聪明的人,他早就料到了这种情况,所以早早的脱身而去,反而全了一番脸面。
这几年,听说他跟他的妻子一起经营生意,将生意打理的井井有条,如今俨然是大齐首富,富可敌国,如今又研制出了产量很高的稻谷,这是要让万民膜拜的节奏啊。
他这样搞,人气这样高,人家皇上肯定得不高兴了,表面上派人去家中找他,是要奖赏他,私底下,谁知道是不是想要对他做些什么呢?谁知道是不是想要监督他呢?
可是人家倒是好,明确表示,对什么名呀利呀的是一点兴趣都没有,直接就带着自己的妻儿失踪了,去山水之间去了,你说这样一个陶冶山水之间的隐士雅人,能不受人尊敬吗?
他是真的对这些没有一点兴趣,任凭是一个嫉妒心再重的皇帝,对这样的人,也要宽容的一些的,更何况,方元还不是什么昏君,他这个时候,只能够大肆的帮张镇安扬这个名声。
而张镇安呢,这会儿,也得到了清静,他同安秀儿、长公主、张子规以及一些仆人游山玩水呢。
安秀儿以前说想要看漫山遍野的红叶,他带她过来看了,他还在红叶中为安秀儿舞剑,安秀儿心中也非常的高兴。
一家人请了大齐最好的几个画师跟着,但凡走到了一个地方,都会请画师画像,有单人的,有一家人一起的,算是留了一个纪念。
看了漫山遍野红如火的枫叶,又去看了五彩池,虽然这五彩池跟安秀儿想象中的有些不一样,不过五颜六色的水池,组成了一副瑰丽的画卷了,也是非常美丽的了。
长公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