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那些人那些事-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迥抢铮众家恢笔且桓鏊祷肮苡玫慕嵌<众际且桓稣「鋈死孀畲蠡娜恕K荒苋繁T诓懿倌抢锊换岜慌偶反蜓梗筒蝗ネ侗疾懿佟
先等等看吧,过一天算一天,有时是最安全的。贾诩等来了曹操,也等来了机会。197年,为扫清夺取荆州的拦路虎,曹操攻打张绣。贾诩马上劝说张绣投降曹操,全然忘了自己就在前两天,作为张绣的特使,在刘表面前拍着胸脯说与他合力抗曹。现在能劝说张绣投降,在曹操面前也是大功一件,这样一来,曹操就会重用贾诩了。贾诩的智慧,在于总是利用别人成就自己。
遗憾的是,曹操对贾诩根本不感兴趣,曹操感兴趣的是张绣的漂亮寡婶。于是张绣反了,曹操兵败宛城。《三国演义》里
第十六回,贾诩策划了宛城之战,并亲自出马宴请典韦并将其灌醉,然后奇袭曹操营寨,大获全胜。典韦是曹操近卫,身负重任,不是说请就能请到的。再就是,当时张绣才投降十几天,贾诩就不宴请曹操,单单宴请曹操身边近卫,又怎么能过生性多疑的曹操一关?最善于自保的贾诩肯定引火烧身,愚蠢到宴请典韦的地步。不过,说贾诩策划了宛城之战倒是合情合理的。
一直最善于出卖的贾诩怎么这一次没跑到曹操那里告密?这可是一次绝好的立功机会啊!太阳从西边出来了?贾诩不是不想出卖,而是人家不买。张绣投降,曹操不战而胜,没有任何史料表明贾诩在接下来的十几天里受到曹操的赏识。
姓曹的,狗眼看人低!不让你疼,你不知道我的指甲有力气!贾诩的运气总是那么好,恰好张绣想反,贾诩轻轻一点,就把曹操杀得狼狈不堪,扔下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将典韦的尸体,仓皇北逃。
“贾诩!”曹操那几天天天重复这个恐怖的名字。
不追与追之间———
198年3月,曹操再次南征张绣,包围张绣据守的穰城(今河南邓县)。张绣在贾叔叔的指点下不慌不忙地布防。
贾诩正在屋里喝大茶,听到外面人仰马翻,曹操打进来了?出去一看,贾诩放心了,原来是张绣在调集军队。转念一想,贾诩皱起了眉头:平白无故的,这小子调兵干什么?张绣一脸喜色地告诉贾叔叔,曹操退兵了,他要带兵追击。贾诩急忙大手一摆,严肃地说:“不能追,若追必败。”
张绣这一次没听贾叔叔的,一边策马前驱,一边想:贾叔叔的计谋确实管用,但是上了年纪的人,头脑难免会拎不清。半天后,张绣灰头土脸地回来了。真是邪门了,撤退的曹兵比进攻的曹兵还难打。贾诩远远走来,张绣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唉,姜还是老的辣啊!
贾诩说:“你快整理队伍去追曹军,这一次准赢!”张绣红着脸,说:“你就别挖苦我了,做人要厚道嘛!”贾诩却执意要他追击,张绣发现贾叔叔似乎不是在挖苦他,就问:“上一次没听您的,才到了这地步。现在已经失败了,怎么又去追呢?”贾诩说:“兵势有变,赶快去追准能取胜。”张绣是个乖孩子,这次听了贾叔叔的话,收集散兵,再行追击,果然凯旋。张绣崇拜贾叔叔了,贾叔叔酷毙了!
张绣是一个不懂就问的好孩子,他问:“我以精兵追退兵,你说我必败,结果我真的败了;回来后,我以败卒追击胜兵,你说我必胜。结果证明你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对的,为什么你反着常理的预言都应证了呢?”贾诩说:“将军虽然善于用兵(客套话),但是还不是曹公的对手(真心话)。曹军突然撤退,曹公必定亲自断后;追兵虽精,但是你敌不过曹操,他的士兵也都精锐,你不失败就怪了;曹公攻打你,没有失误,未尽全力,必定是后方有事;待将军败走,曹公因急着赶路,就留下诸将断路,诸将虽勇,但也不是你的对手,所以,你用败兵追击,也必然能战而胜之。”张绣听得眼都发直了,他要重新打量一番,以确定贾叔叔他是人还是鬼。
追与不追之间,即使是鬼,也难有贾诩如此精妙的把握。因为鬼不用想着保命,精通保命哲学的贾诩一看曹操的那个架势,就知道有人在背后捅他的刀子。
事实确实如此,当时田丰劝袁绍乘虚袭取许都,欲迎献帝号令天下,袁绍紧急调集兵马,准备动手。老巢有危险,曹操顾不上张绣这个小角色了,急忙退兵。
《三国演义》里写到此处加上了另一个欣赏贾诩妙计的人:刘表。《三国演义》里说张绣一开始是在刘表怂恿下冒失追敌的,刘表一开始也读不懂贾诩妙计的玄机,最后又佩服得五体投地。这是刻画刘表无能的需要。身为荆州牧,刘表不会轻易来穰城的,即使来,他也不会孤身犯险,出现在张绣军中。
一年之后,官渡之战的大戏上演了。谁也想不到的是,在这场袁绍和曹操的终极对抗里,贾诩竟然伸出了一只拨弄乾坤的手。
三 妙计频频
降袁与降曹之间———
张绣那里来了客人,袁绍派来的特使,贾诩自然作陪。特使带来了袁绍的想法:与张绣联合,南北夹击,让曹操左支右绌,疲于应付。诸侯争霸,狂沙吹尽,形势已经明朗:袁绍和曹操成为两只巨蟹,别人只是小鱼小虾,例如张绣。
当时的刘备正为找一个立足之地而奔波,孙权才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大男孩。历来,出来混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跟谁的问题。曹操?袁绍?现实中的二选一仿佛一直比高考中的四选一要难。袁强曹弱,又与曹操有杀子之仇,答案顺理成章地出来了:降袁。
主意已定,张绣恨不得立刻跪下,向袁绍的特使表忠。可是,谁知道贾诩陡然立起,以疾言厉色之态,对袁绍使者痛加训斥:“替我谢谢袁绍的好意,再转达这样一句话,一个连自家兄弟都不能相容的人,不可能成就大事。张将军敬谢不敏!”张绣差点儿没被吓死:坏了,天塌了,这不是摆明了得罪袁绍吗!张绣定定神,强打精神,也不拿贾诩做叔叔了,质问道:“你怎么这样做呢?”贾诩娓娓道来,为张绣解疑释惑:降袁,锦上添花,人家看不上眼;降曹,雪中送炭,曹操感激涕零。张绣犹疑地说:“可是,我杀了他的儿子啊!”贾诩微微一笑,说了一句大而空的话:“将军虽与曹操有过节,但依我看来,曹操有雄杰之气,肚量宽宏,肯定不会为难将军。”
这话不久就传到曹操耳朵里去了,当时已经被中原第一写手陈琳的《为袁绍檄豫州文》骂得体无完肤的曹操,顿觉扬眉吐气,美美地喝了半斤杜康。人都是喜欢戴高帽子的,曹操也不例外。这里就有一个疑问产生了:贾诩此前连连献计,一次次地让曹操惨败而归,那时曹操没有“雄杰之气”?难道曹操在官渡之战前服用了专家代言的某某口服液,变出息了?贾诩当时准备跟着曹操了,不能随便说曹操坏话了,张绣这个年轻人嘴不严。与人有杀子之仇,还敢大摇大摆地与之结盟,三国之大,也就是贾诩能有如此匪夷所思的想法。深谙保命哲学的贾诩,抓住了曹操的软肋,如果张绣真的投奔袁绍,对曹操形成南北夹击之势,官渡之战的胜家可能就要易位。曹操自身难保,哪里还顾得上杀子之仇。
曹昂、曹安民、典韦三人在地下经常相聚,毕竟是在同一天到阴间报到的,何况他们本来就是熟人。曹安民说:“我怎么看到伯伯带人出城了?”曹昂定睛一看,说:“爹爹看样子是去迎接一位重要人物,看看那仪仗,高规格啊!”典韦揉揉眼睛,发现新大陆一般的说:“啊,贾诩这鬼东西来了!”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典韦看不出其中蹊跷之处,兴奋地说:“哈哈,贾诩自己找上门了,主公非得把他大卸八块不可!呵呵,看来贾诩马上就要来和我们相聚了!”
曹昂和曹安民睁大鬼眼,不相信曹操以最高规格迎接的居然是张绣和贾诩。
曹昂看到老爹三步并作两步,来到贾诩面前,一把抓住贾诩的手,脸上居然还有讨好的神色。曹安民虽然成了鬼,可是依然鄙视地上的曹操:贱!曹操说:“使曹某信义著于天下,正是阁下呀!”握着贾诩的手,曹操似乎浑然忘记了正是眼前这双手,曾经轻轻一指,曹昂、曹安民、典韦便都死于非命。
世上芸芸众生为名为利为权而背叛自己,这是鬼也不能理解的啊!武林邪教有绝招,名曰“吸星大法”,总是把对手的内力吸为己用,着实恐怖;贾诩自保有绝招,名曰“借壳大法”,总是栖身在别人的壳里,借别人来拯救自己。
贾诩说服张绣投降,彻底粉碎了袁绍南北夹击曹操的幻想。官渡之战,还未揭幕,曹操就赢得一分。欣喜若狂的曹操,上表推荐贾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迁冀州牧。张绣再次自愧弗如,说:“怪不得你不愿意投降袁绍,原来你是相中了他的冀州牧位子啊!”
这可冤枉了贾诩,贾诩至少有一个优点:从来不在乎官大官小,当年李傕封他做尚书仆射,他眼皮都不眨一下。再说,曹操给贾诩冀州牧之位,当时也是画饼充饥。冀州还未打下来,你怎么去做冀州牧?曹操也没打算让贾诩去冀州上班,而是把他留在军中,让他做司空军事的活儿,放在今天就是军事顾问。天下之人,听说贾诩成了曹操的谋士,无不胆战心惊。奸雄配毒士,早已荼蘼的天下,又会怎样地风云变色呢?
同而不和———
官渡之战进行了半年多,战争处于相持阶段。曹操拎着一只空米袋子,愁眉苦脸地对贾诩说:“军粮将尽,奈何?”贾诩早就看出来了,曹操这样问,其实心里已经是做好退兵回许都的打算了。这还了得!要是让袁绍打到许都,万一被他俘虏,还有活路吗?贾诩一边想,一边动员曹操不放弃、不抛弃。贾诩说:“主公明识胜过袁绍,勇武胜过袁绍,用人胜于袁绍,把握战机也胜于袁绍,有此‘四胜’而半年不能决出胜负,那只是从万全之策考虑罢了。而要决胜负于一役,只是顷刻间的事。”
在官渡之战还未开打时,荀彧就提出了著名的“四胜”:度胜、谋胜、武胜、德胜(详见
第十章),和贾诩这时的“四胜”何其相似!真正是英雄所见略同。不过,荀彧的“四胜”在官渡战前,是宏观把握的战前动员,是导师的谆谆告诫;贾诩的“四胜”在官渡战中,是微观处理的具体措施,是谋士的机关运算。
曹操就咨询贾诩的问题再写信咨询许都的荀彧时,二人竟然又做出了几乎一样的分析,都说曹操过于保守,打不开局面。荀彧直言不讳地批评曹操是“画地为牢”,是肝胆相照的坦诚;贾诩却曲言曹操“顾万全”,闪烁其词,是明哲保身的戒备。最让人感到惊奇的是,二人为曹操指的路也几乎是一样的。荀彧直接建议用奇,贾诩则拐弯抹角地说:“抓住机会,便能很快取胜。”抓住什么机会,贾诩没有说,但是他相信曹操会明白的,坚持了半年没有机会,那只能是用奇了。出奇制胜,但是剑走偏锋也有风险。
荀彧忠心耿耿,心里有啥说啥,直截了当地献计,败了,逃脱不了干系;贾诩不直接说用什么计策,让曹操自己去领会,胜了,功劳有贾诩的,败了,责任没有贾诩的。荀彧的原则很单纯:如何帮助曹操,把自己当作一块煤,投进火炉,以牺牲为光荣;贾诩的原则却多了一个:自保,他第一个考虑的永远是先让自己远离危险。荀彧的献计是中心辅佐,贾诩的献计则是敷衍塞责。荀彧和贾诩献计相同,但是二人的肝肠却是两般颜色。想来,经过处三日留香的荀令君,和这样的贾诩是万万不“和”的。这也算是“同而不和”吧。智慧的高度是一样的,可是,人性的高度却天壤之别。
有荀彧与贾诩相助,何愁不胜?官渡之战以后,曹操奠定了北方霸主的地位。贾诩找对了老大,人生航道进入了另一片相对平静的海域。可是,有一天,一直以来自保为上的贾诩却自己打破了这份他渴望已久的平静。
赤壁之战本来可以没有的———
208年,曹操占领了荆州,降服了刘表水军,大张旗鼓,想顺江东下。
旌旗蔽江,甲光盖日,曹操踌躇满志地站在甲板上,遥望对岸,他仿佛看到写有自己姓氏的大旗,插遍了江东。贾诩走了过来,向曹操拱手请安,曹操兴致很好,问:“先生莫非有破江东之计?”贾诩笑着说:“当然有啦!”曹操来了精神:“请不吝赐教!”贾诩说:“明公您昔破袁绍,今收汉南,威名远扬,军威盛大……”贾诩不吝恭维之语,曹操皱起了眉,他已经习惯于“贾诩式语言”:若提反对意见,一定是把意见掩藏在恭维里的。现在,贾诩又开始恭维了,也就是说贾诩要对这次行动说不了。果然,贾诩说现在安抚百姓,使他们安土乐业,那么就可以不用兴军而江东稽服。
贾诩的意思很明确,现在不能去打江东,必须要等待时机。依然是“贾诩式语言”:从来不直接表明态度,而是让听话人自己揣摩。曹操皱起了眉头,他没想到一贯明哲保身的贾诩居然会反对他。结果大家都知道了,我们不知道的是一向重视谋士意见的曹操为什么没听贾诩的。见曹操听到自己的意见后皱起了眉头,贾诩便乖觉地闭上了嘴。忤逆曹操是没有好果子吃的,他不听就让他失败好了,和我什么关系呢?
如果,贾诩有荀彧的殉道精神,坚持己见,以死相谏,曹操也许能领会他的苦心,赤壁之战也许就没有了。遗憾的是,赤壁的大火还是烧了起来,因为贾诩不是荀彧。赤壁大败,贾诩等人在侧,曹操大哭去年已经辞世的郭嘉,哭声里,有对实际上已经与自己分道扬镳的荀彧的绝望,也有对贾诩明哲保身的失望。事未发而见先机,贾诩总是在第一时间里嗅到危险。《三国演义》并未写及贾诩劝阻曹操的赤壁之行,淡化了贾诩的智慧。
祸从口出,病从口入。多吃菜,少说话,话到嘴边留三分,深谙自保哲学的贾诩此时已经61岁,更是看透了世事,知道曹操谋求的是权力,而且是国家权力,比当年抢掠三分碎银便欢呼雀跃的西凉小贼,要险恶何止百倍千倍!
这不由得让人心生疑惑:既如此,贾诩为何又劝阻曹操?也许,年过花甲的贾诩,对人世,对苍生,多了一份悯恤之心吧。都说老年人喜欢回忆,也许他回忆起自己曾经一语乱长安,陷天下于万劫不复中,心生愧疚,开始赎罪了吧。
这时的贾诩,能不说话就坚决不开口,不说话不可,就把话放在舌头下面转悠至少三圈再说。《三国演义》虚构了贾诩多次直谏曹操,这实在是“小看”了贾诩:他会“蠢”到直言相谏的地步吗?
第七十四回,庞德抬棺决战,贾诩就曾有“庞德恃血气之勇,欲与关某决死战,臣窃虑之”的预言,直叫人叹为观止,可是,这一预言既得罪了庞德,又否定了曹操的用人,还灭己志气长人他威风,贾诩断然不会充当如此“乌鸦嘴”;第七十八回,曹操患头风,请华佗医治,华佗说要利斧砍开脑袋取出风涎方可根除,曹操以为华佗欲为关羽报仇杀害他,因而大怒,要杀华佗,贾诩谏阻曰:“似此良医,世罕其匹,未可废也。”当时曹操在气头上,你和他对着干,他把你也砍了咋办?贾诩会冒死为别人出头说话?宁可相信世上有鬼,也不要相信贾诩会为别人张嘴。
只有在确保自己安然无恙时,才有可能开口说出只言片语。而这只言片语,往往是毒蛇蛇信轻轻拂动,被它击中的人,无不立马毙命,例如马超,例如韩遂。
史上最简洁离间计———
古人善用离间计,《三国演义》开篇王允用貂蝉施展离间计,让吕布杀了董卓。虽然史上并无貂蝉此人,美人计一说当为虚构。但是王允为了不惜矫情曲意讨好于董卓,又极尽奉承取信于吕布,并最终离间二人,可谓是煞费苦心。而贾诩,只写了一封信,制造“涂改门”,便成功离间马超、韩遂,让二人反目,技术含量极高,可谓是四两拨千斤。
211年冬,正在征讨张鲁的钟繇八百里紧急公文到达许都:马超、韩遂联合关中将领侯选、程银、杨秋、李堪、张横、梁兴、成宜、马玩十部反叛,部众十万,屯据潼关。曹操说:“好家伙,造反也凑热闹呢!”
钟繇征讨张鲁,马超、韩遂顿生唇亡齿寒之感,兴兵自卫也是很自然的。和同样是来自西凉的贾诩一样,西凉诸将总是能在第一时间里嗅出危险的味道。曹操亲率大军征讨,马超理所当然不是对手。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投降,马超又是送地,又是送儿子来做人质,态度很诚恳。投桃报李,曹操的态度同样诚恳,接受了马超的投降。双方化干戈为玉帛,虽然是表面上,但是马超还是松了一口气。
人在放松的时候,容易发现问题。马超无意中听说,曹操给韩遂写了一封信。坏了!曹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