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秦帝国风云录-第3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正月,武烈侯一边恭贺新年,一边请奏,在北方防御体系中,利用农闲时间训练壮勇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项目,考虑到现在是非常时期,军队的数量和质量都急待提高,所以他希望咸阳授权,在农闲时期以征调兵役的方式在代北、燕南和中山三地集结壮勇,按照军队的编制进行集中训练。
武烈侯的这个奏议让咸阳大吃一惊。
训练壮勇是正常的事,以军队编制进行集中训练也很正常,过去关中蓝田大营和晋中太原大营都是以这种方式训练壮勇,这样一旦打起仗来,地方军拉到战场上就是绝对主力,否则如何保持军队的战斗力?
这几年关中和晋中的壮勇全部到了前线,不在北方战场就在中原战场,蓝田大营和太原大营就是一个空架子,大秦本土尤其京畿的防守力量已经削弱到了极致。当然,这和统一进程的快速发展有关,过去出了函谷关、井陉塞和句注塞就是前线,蓝田大营和太原大营的作用至关重要,进可攻退可守。现在不一样了,现在大秦的疆域迅速扩大,北方边疆是代北和燕南,东部前线在中原的大梁也就是鸿沟一线,关中和晋中成了本土腹地,蓝田大营和太原大营的军队当然也就随之远离本土腹地了。
这种新形势导致的结果就是中央空虚。疆域大了,前线远了,而在外征战的军队却还是本土的军队,短时间内被征服土地上的“新国民”忠诚度非常低,不能使用,即便征调也是数量有限,所以中央空虚是必然。正是因为如此,武烈侯才提出了“虚内守外”的国防新策略。
新形势的出现不代表大秦君臣就能随之改变治国理念,改变统治策略,尤其在这个关系到大秦兴衰存亡之刻,顽固的保守思想肯定是主流。从秦王政到中枢大臣,一个个身处历史洪流之中,一个个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对未来的无知导致他们非常恐惧,每走一步都战战兢兢,唯恐一失足成千古恨,所以坚持固有的治国理念,坚持传统的统治策略,在此基础上进行谨慎而微小的调整就成为一种必然。
谁能抓住时代的脉搏大踏步前进?唯有先知先觉的武烈侯而已,唯有那些追随武烈侯、崇拜武烈侯、盲从武烈侯和与武烈侯的利益紧紧捆绑在一起的人。
咸阳的保守派实际上就是以秦王政为首的坚持“法治”、坚持中央集权制的所谓的激进势力。这个“激进”实质上是建立在大秦传承了一百余年的“法治”基础上,激进的“法治”理念就是高度的中央集权制,而固有的传统的“法治”治国理念是否还与新时代的发展相适应?
秦王政和部分中枢大臣坚持“守内虚外”的国防策略,也就是说,统一之后,军权要集中于中央,军队要控制在中央手上,屏卫京畿,而边疆镇戍则交给封国和边郡地方军,一旦有外虏入侵,中央的军队则飞速赶赴边疆战场。
秦王政要修建咸阳到北疆的“直道”,其目的就是控制边疆,其根源则是来自于“守内虚外”的国防策略。
武烈侯妥协了,甚至在“直道”的修筑上拿出了比秦王政更好的方案,但武烈侯显然是“以退为进”,说一套做一套。
武烈侯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构建北方完整的防御体系,这正常;武烈侯要在北疆垦荒屯田,发展农耕畜牧,发展工商业,这也正常;武烈侯要增强北方镇戍力量,抓紧时间训练边郡壮勇,这同样正常。但是,把这三件事放到国策变革的争论上,放到现在的新形势里,放到统一前后中土局势的变化中,再仔细看一看,想一想,不禁让人骇然心惊。
武烈侯这是在抓紧一切时间,抓住一切机会打造自己的独立王国啊。
代北、燕南和中山三地有多少壮勇?其中又有多少北虏诸种的强悍勇士?以军队编制进行训练,实际上就是建设新军队,这个军队数量有多少?北方战场本来就有二十万镇戍军,再加上这支新建的由北方壮勇组成的军队,那么北方镇戍军的规模将达到何等恐怖的地步?
武烈侯要稳固北疆,要在代北战场与匈奴人作战,还要远征辽东,还要承担戍守中土之责,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再加上北疆强悍的武力,足以让咸阳屈服,不得不在财赋上和政策上给予全方位的支持。
如此一来,武烈侯的北方力量越来越强大,反之,咸阳受到威胁,中枢的权威摇摇欲坠,而更严重的是,中原决战结束后,咸阳所能控制的军队还剩下多少?粮食几个月就熟了,而人需要十几年才能长大,关中和晋中在短时间内不可能给咸阳提供足够的壮勇了,失去了武力保护的咸阳,失去了军队支持的中央,还能对地方形成多大的威慑力?还能实际控制地方尤其那些远在数千里之外的边郡和封国吗?
咸阳看到了来自北方的威胁,但无计可施。
武烈侯击败匈奴人稳固了北方防线,正因为如此咸阳才条件进行中原决战。随后他提出构建北方防御体系,这是利国利民的大事,没有拒绝的理由,中央在财赋上暂时不能支持,政策上就要给予大尺度的倾斜。接着武烈侯就是公开组建军队增加自己的武力了。
北方镇戍要不要一支庞大的军队?你从北方战场调走了二十万大军,而匈奴人就在塞外虎视眈眈,我是不是应该马上增加北方武力?如果你拒绝,那北方形势骤然恶化,由此导致中原决战失败,责任就要由你中央承担了。
面对武烈侯赤-裸-裸的威胁,咸阳一筹莫展,只有答应,痛痛快快的答应,而唯一的指望就是中原决战了。只要把中原决战打赢了,秦王政和中枢获得了功勋,赢得了威望,那再遏制和打击武烈侯也为时不晚。
=
二十万北疆壮勇,这是武烈侯报奏给咸阳的数字,一个让咸阳既恐惧又愤怒的数字。
咸阳好不容易借助兵制变革,借助中原决战,从北方战场上调走了二十万军队,谁知转眼之间,武烈侯又重建了二十万大军,虽然这二十万大军散布在乡野之间,但这二十万人是北方壮勇,战斗力强悍,其中就包括赵国和燕国的降卒,还有北虏诸种部落的猛士。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凭借代北、燕南和中山三地的诸种部落,武烈侯只要吹响号角,马上就能集结一支十万人规模的骑军。
中土骑军主要存在于秦、赵、燕三国,但三国骑军的规模受制于各种原因,自始至终就没有突破过十万人,十万骑军对于三国来说根本就是一个梦想,但这个梦想给武烈侯实现了,因为他把秦、赵、燕三国北疆的武力集中到了一起。
武烈侯率军与匈奴人作战,垦荒屯田,保护代北,发展代北,赢得了代北人心,而他在征服中山和燕南之后实施了一系列的宽松政策,竭尽全力保护中山人和燕人的利益,又为他赢得了中山和燕南两地的人心。武烈侯赢得了北方人的人心,赢得了他们的拥戴和信任,那么以镇戍北疆守护家园为名征调兵役、建军训练就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了,而尤为关键的是,这支军队只有武烈侯能控制,咸阳却控制不了,这才是让咸阳最为恐惧的地方。
咸阳敢把他们调到中原战场上吗?咸阳敢把武烈侯调离北方,任由这支军队成为北疆隐患吗?咸阳当然不敢,那么只能留在北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武烈侯的实力突飞猛进,一日千里。
不知道这一切是机缘巧合还是武烈侯的精心谋划,总而言之,武烈侯在过去的一年里,利用与中央妥协后换来的一系列财赋和政策上的支持,利用中原决战给咸阳造成的重压,甩开膀子全力经营北方,竟然让自己在北方牢牢站稳了脚跟,手中掌控的武力更是获得了一个“质”的飞跃。
=
中原决战失利,咸阳从沉重打击中迅速振作起来,这时候他们把目光转向了北方,把注意力转向了北方,蓦然,他们发现武烈侯已经成长为一只可怕的猛兽。
咸阳从一开始就犯了错误,他们一直以为只要赢得了中原决战,就能把武烈侯及其所属势力彻底压制,现在他们才发现自己大错特错了。
咸阳在算计武烈侯,武烈侯何尝不是在算计咸阳?你打你的中原决战,我低头经略北方,你强大了,我更强大,而现在的结果是,咸阳因为中原决战的失利而遭到重创,武烈侯却更加强大,两者的实力对比已经发生了变化,咸阳现在竟然要求助于武烈侯,要看武烈侯的脸色了。
武烈侯顾全大局,在决战失利后,第一时间高姿态支持秦王政和中枢,维护了秦王政和中枢的威信,维护了大秦内部的团结,稳定了咸阳暗流涌动的局势,同时也向咸阳传递了一个明确的讯息,你用什么办法进行第二次决战我不管,我只保证北方局势的稳定,我给你提供决战的有利条件。
这是咸阳最乐意看到的局面,我不插手你北方事务,你也不要干涉咸阳朝政,更不要去干涉中原战场。事实上,以北方目前的形势,武烈侯也没有能力干涉中原,他能把北方镇戍任务顺利完成就已经是了不起的成就了。
然而,当秦王政亲自去频阳看望王翦之后,秦王政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他要向武烈侯求助,否则无法进行第二次决战。这不是王翦故意为难秦王政,而是齐楚两国的实力已经证明了大秦若想击败它们,必须在兵力上取得一定程度的优势。
秦王政回到咸阳,先在内廷召集近侍大臣们商议,然后召集中枢大臣们商议,看看有没有办法在大秦本土征调二十万大军。
秦王政的提议遭到了否决。京畿安全要不要?关中、晋中、巴蜀和东南的农耕、工商要不要维持?无限制地征发兵役,把有限的人力全部投到统一战场上,拼命地透支国力,大秦将陷入崩溃的边缘,所以,不能在本土继续征发兵役,不能进一步压榨本土国民。这是维护大秦国祚的底线,绝不能逾越这个底线。
既然不能征发本土兵役,压榨本土国民,那么只有去征发被征服土地上的兵役,去压榨被征服国的国民了。
这几年大秦征服了中原、江南、河北、代北和燕南。中原是统一大战的中心,江南已经被两次拖进战争,而河北虽然连遭大灾尚未恢复元气,但已经在人财物上给予了北方战场和中原战场力所能及的支持。至于代北和燕南,承担了数千里边疆的镇戍重任,让咸阳背上了一个沉重的包袱,它们只会拼命地压榨咸阳,而咸阳想压榨它们纯粹就是笑话了。
难道说大秦在近期内没有能力发动第二次中原决战了?
秦王政和中枢的目光都盯上了北疆二十万镇戍军和二十万地方壮勇。咸阳若想在不损害本土实力的基础上发动第二次中原决战,那么就必须从北疆“压榨”出二十万军队。
秦王政急书代北,征询武烈侯的意见。
武烈侯断然拒绝,一个字,“否”
=
=
=
'w w w 。bxwx b o o k 。c o m'
第381章 世袭
第381章 世袭
北方形势的稳固靠什么?就是靠二十万镇戍军的武力。
这二十万镇戍军是北疆防御的基础,这个基础不能有丝毫损毁,这是底线,这个底线不能逾越,否则北疆防御将陷入岌岌可危之境,北方局势随时都有可能崩溃。
边疆镇戍是常态,二十万镇戍军如果全部改为常备军,由职业军人承担戍守之责,中央财赋承担不起,所以从实际情况出发,边疆镇戍还是采用轮换更戍制度。
轮换更戍制度其实就是征发兵役,适龄男子定期到军队服兵役,以确保军队的基本数量和战斗力。适龄男子在服兵役期间,大部分开支用度都要自掏腰包,无论贵族还是普通国人,一视同仁,这就大大减轻了中央财赋的支出。中土诸侯国包括大秦在边疆镇戍上一直都是采用这种制度,而常备军的数量之所以严格控制,说到底就是养不起。
武烈侯在农闲时征发边郡壮勇进行训练,其目的就是为了重新实施这一镇戍制度。
自己守自己的家园,这是理所当然的事。但北方边郡人口有限,不可能长期维持二十万镇戍军的数量。过度征发兵役是在战争状态下,不打仗的时候如果过度征发兵役损害的不仅仅是国民利益,也损害了自身国力,所以一**队的数量和一国人口的总量始终要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比例上,超过这个比例必然损害国力。
现在是非常时期,只能采用非常手段,北方边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肯定要过度征发兵役。等到统一了,中土稳定了,可征发兵役的对象大大增加,比如中原人也要定期到北疆服兵役,那么这一问题才能得以解决。
武烈侯为了北疆镇戍可谓殚精竭虑,把北方边郡所有潜力都给“压榨”出来了,从转徙人口、垦荒屯田、构建防御体系到今天的全民军训,能想出来的办法都用上了,但秦王政和中枢为了马上发动第二次中原决战,为了尽快完成中土的统一大业,竟然不顾北疆安危,试图从北疆“压榨”二十万军队南下,这不是“竭泽而渔”的短视之举,而是成心要打击武烈侯。
武烈侯断然拒绝。他在信中详细呈述了北方局势和边疆镇戍的困难。如果调二十万主力南下,北疆防御怎么办?北方民风粗悍,诸种部落更是桀骜不驯,现在之所以能镇制他们,完全靠武力,假如主力南下,让这些人承担镇戍之责,后果可想而知。反之,如果要征发二十万边民南下作战,谁来保证他们对大秦的忠诚?谁敢保证他们会遵从号令?当年李牧之所以能够带着代北军南下河北作战,是因为李牧在代北有着崇高的威望,但现在谁在代北有崇高的威望?谁敢保证可以如臂指使地指挥他们?
武烈侯的态度在咸阳的预料之中,这也是秦王政去信征询的原因,就是想探探武烈侯的底,看看武烈侯有没有讨价还价的意思。
从武烈侯的回复来看,武烈侯有讨价还价的意思。
=
过去一年里武烈侯在北疆的所作所为明显就是增强自身实力,实力增强了并不代表武烈侯就能直接与咸阳抗衡,相反,他在北疆的实力越强,越是受制于咸阳,原因很简单,北疆太过贫瘠,无论是军队建设还是改善民生,都需要咸阳给予长期的全方位的支持,否则就会出现另外一种情况,那就是武力越强对北疆的“压榨”就越严重,最终因为经济上的“坍塌”而导致武力的崩溃。
武烈侯向来喜欢行险一搏,常常都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现在他在北疆的做法看上去对咸阳的威胁非常大,事实上他把自己放在了绝境之中。他所要构建的那个庞大的北疆防御体系,包括“直道”建设,完全依赖于咸阳的支持,只要咸阳釜底抽薪,他就完了。
从蒙恬写给秦王政的书信里也可以证明中枢的猜测。武烈侯早就预料到中原决战要败,所以他在击败匈奴稳固了北疆防线后,马上就开始构建北疆防御体系,其目的就是要在主力大军南下中原作战的时候,可以确保北疆的安全。
武烈侯的条件是什么?一目了然啊。他现在在北疆站稳了脚跟,武力是足够强大了,但武力必须建立在更为强大的政治实力上才能发挥其威力,武烈侯急需寻找一个契机扩张自己的政治实力。
武烈侯的政治实力不够强大吗?当然不够强大,他不过是朝堂上的一股势力而已,虽然他有两大盟友,但老秦人的主要影响力始终局限在军队,而熊氏外戚在昌平君熊启、魏起等人全面隐退之后,实力再遭重创,楚系迅速分裂,以巴蜀隗氏外戚为首的新楚系正在成为秦王政手里最强大的政治势力。
更严重的是,随着熊氏外戚的衰落,同样与公子扶苏有着血缘关系的隗氏外戚必将在王统之争中成为主导力量,秦王政和公子扶苏这两代君王势必都要大力扶植隗氏外戚,以此来对抗武烈侯。任何君王都不会让一股势力控制朝政,尤其在中央集权制是基础国策的情况下,君王对权力的攫取根本没有节制,绝不会允许某个势力主宰君王本人和王国的命运。
楚系是庞大,盘根错节,深入到大秦的任何一个角落,既然不能抹杀,也抹杀不掉,那就取为己用,把楚系变成自己的力量。秦王政谋划了很多年,终于让隗氏外戚代替熊氏外戚控制了楚系。这其中武烈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隗氏外戚和武烈侯的崛起其实都得益于秦王政的这个谋划。
秦王政是想利用隗氏外戚来控制楚系,而武烈侯则想借助熊氏外戚的力量来控制楚系,两者针锋相对地斗了好几年,结果秦王政赢了,武烈侯输了。
从目前的形势来分析,熊氏外戚的东山再起只能寄希望于公子扶苏。然而,秦王政岂能不知?他才三十多岁,他有足够的时间扶植隗氏外戚和关东系,而公子扶苏若想顺利地继承王统,必须紧紧跟随秦王政,继承秦王政的政治遗产,包括秦王政的政治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