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带着写手系统从末世到古代-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各郡王爷官员迁居锦城,不过是这两个月的事,有人打前哨的还好,一到锦城,自有人安排,和季宣和一样举家搬迁的,多半都和他家一个待遇。季家车队看着马车很多,实则多数都是家什,人员并没有想象中的多。
    季家不过五个主子,就看似浩浩荡荡一大群人,其他真正的大户人家那就更不用说了。
    五郡官府统一设置在中城,一路行来,主干道两旁房舍已经建好,差的就是填补其他地方的空白。外城最大,原先生活在锦城中的百姓悉数安置完毕。锦朝新的国库刚建立,新王城的建设花费颇大,不可能承担起所有房屋的建设费用,想要无偿获得新房子,显然不大现实。
    外城是完全的新城,要让百姓迁出中城,不给点好处,他们岂能爽快答应?家都没了,性子再软和的人为了家人也会躁动不安,不想百姓暴动,最低要求是让他们有房住。为了安置这些人,朝廷给了他们两种选择。
    一种是费用朝廷出,房子就由不得他们挑剔了。这样的房子自是好不到哪去,朝廷提供的房舍,和客栈的大通铺类似,每家根据丁口多少,给予一到三间,再多就没了。
    第二种方案就是根据人数划给他们一块宅地,房子自己出钱建造,朝廷给予少量银钱的补助。要是家有余钱,想住宽敞一些的,就加钱买宅基地。现在锦城有的是空地,宅地都是统一规划,根据规格不同,划分成一个一个住坊,只要看中的宅地周围还是空地,随时都可以用银子买下。
    季宣和看着热闹喧嚣的场面,连带着自己的兴致也高昂起来。来到锦朝那么多年,他还从没见过这么热火朝天一起搞建设的场面,能亲眼看着一个新王城的诞生,也不枉他来这世上走一遭。
    主干道很宽,至少四辆马车并驾齐驱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甚至还有空余的地方。锦城很大,目测可能比京城还要大上一些,随着人流往前行,问好路后,季宣和花了不少时间才赶到官府。
    季宣和想过很多种情况,就是没想到五郡官衙居然紧挨在一起。最中间是锦朝中央官衙,左边挨着的是锦安郡官府,紧接着是锦阳郡,右边紧邻的是锦文郡官府,之后是锦山郡,最后是锦岚郡。五郡官府和中央官衙一字排开,乍一眼看去,颇能震慑人心。
    
    ☆、第106章
    
    每一个郡的官衙都很大,季宣和在锦安郡衙门前步下马车,望着宏伟的建筑,让他这个见惯官衙的人都不禁有些心潮起伏。
    看来各郡王爷们是下了不少本钱,官衙修建的不仅庄严肃穆,还仿照了皇宫小型殿宇的布局,让人踏入其间,自豪感油然而生,就连季宣和这样见过高楼大厦、各色华屋的人都不由赞叹。
    让人通报后,很快就有差役将季宣和领进官衙。调任文书上只写了让他去锦城锦安郡官衙报到,至于任何职位,文书上没写。在锦安郡官衙报到,而不是去中央官府报到,季宣和想着他应该是属于锦安郡中央官员,并不隶属锦朝中央官员。
    结果没出季宣和预料,从吏部官员手中接过就职文书,他的新官职是锦安郡世子少师(术科),要是去掉括号,这官职就高了,正宗的正二品,有了后面括号的加注,呵呵,官职高低弹性就非常大,从从二品到正六品,都有可能。季宣和就职文书上明确写了他的品级是从四品,和之前的官阶相同。
    作为世子的先生,季宣和分到了一大块宅地,差役将他带到目的地后就走了,徒留季宣和望着空荡荡的宅地发愣。他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好歹外城原来锦城的百姓还能得些补偿,怎么到他这里就什么都没有了。
    这倒是季宣和误会了,官府现在需要忙碌的事情太多,有些步骤就岔开了,一时没能及时跟上,官员是有补贴的,不多,那也总比什么都没有要好。
    季宣和让人去将邵云辰他们都带过来,他自己则在宅地周围四处看看。五郡王府都设在内城,各王世子自也在内城中。中城是各郡官宦富户的住处,分为四个区,东北区为王公贵族,西北区为有爵位的人家,东南区为官宦,西南区为富户。
    大致是这么分,却不绝对,就像季宣和一家,季宁悠身上有个虚爵,想要住到西北区也未尝不可。他分配到的宅子却在东南区中,靠近内城,那里不少都是锦安郡的官员。
    不知道各郡王爷怎么想的,各郡官宦富户都是混居,并没有泾渭分明的区别开。虽说每个郡的人员住的比较靠近,并不是各郡间杂着居住,但是这也融合的太彻底了,好似锦朝还是之前那样,这只能骗骗小孩子,明眼人谁不清楚锦朝此时的状况。
    季宣和看了看四周的住户,颇有些无语。前后左右,就只有他家所在地方是空的。邻居们有两家已经全部建设完毕,另两家主要院落也已落成,差的只是配院之类。空地很大,至少建个五进院落绰绰有余,和周围其中一家相比,就相形见绌了。那家占地面积至少是季家的两倍,看来该是个大户,不然要那么大地方也没多大用处。
    季宣和来的太晚,想要换地方只能选其他还空着的宅地,那些地方多半都靠近外城。越靠近内城地段就越好,好地段自是人人想要,一早就被人挑完了,季宣和想选都没的选。他能分到这么一块地方,显然是上面有人给他安排的,不然这么好的地方哪里轮得到他。
    季家主子少,之前三进院子都没能住满,比五进还大的院落,他还有什么可挑剔的。他正愁怎么设计才好,不然全建成房子纯粹就是浪费,闲置的院落只能充当摆设。
    内城中城和外城之间,白天是通行的,只晚上到点才会关闭各自的城门。内城排查最是严格,中城就宽松许多,外城更次之。
    由于中城、外城还在加紧建设中,只各条主街道上建设了一些客栈酒楼之类,目前锦城人流庞大,客栈几乎都客满,来晚没地住的人只能各自想办法。不怎么介意住房环境的就住进寻常百姓家中,讲究点的就租富户们暂时闲置的临街院落。
    考虑到大户人家家大业大,容易造成垄断,除了各家自住的宅地外,想再购买其他的宅地,价格可不低,如非必要,一般人都不愿意花这个冤枉钱。
    锦城到处都在搞建设,泥瓦匠急缺,想请到好的匠师,在锦城当地几乎不大可能。季宣和已经做好最坏的打算——借宿民居,有需求就有市场,稍微宽裕些的百姓,挤一挤总能余出几间屋子出来,青砖瓦房不一定住的上,泥瓦房总能有他们的份。
    季宣和等了好一会,季家车队才驶进他家宅地。
    “云辰,房子一时半会建不起来,你看是分散住到客栈民户中,还是先凑合找人随便搭建几间简易房子?”季宣和对此无可无不可,他将选择权交给邵云辰。
    这些年季宣和也称得上是锦衣玉食,苦日子他却照样能过。再说凭借季家的条件,最多就是住宿条件暂时差点,吃穿行是不会委屈的。
    邵云辰望着占地好几亩的空地,他斟酌着开口:“能找到地方住那是最好,找不到地方,就在这里划块地方建泥房或木房,能请到人的话,最多两三天就能入住。”
    邵云辰他们到没多久,邱成几个去寻找落脚地的仆役就陆续返回,在留守人员的指示下,纷纷赶往季家人所在地。
    和季宣和料想的大差不差,稍微好一些的客栈都已客满,还有些空余铺位的只剩那些大通铺。显然,这不在季宣和夫夫的选择范围内,去住这样的客栈,那还不如直接住在马车上算了。好歹马车内干净整洁,主子们所在的马车就更加舒适了。
    客栈明晃晃的摆在那,邱成他们很容易找,要找外租的民房就有点难度了。民房数目繁多,靠邱成他们几个人,完全顾不过来。邱成能独当一面已有好几年,这点小事还难不倒他,见客栈客满之后,他就去找中人,这些人都是地头蛇,对本地行情最为了解不过。
    出门在外,最注重的就是安全问题,邱成请来的伍中人,要价是高了点,耐不住他口碑好,加之交际广,在外城这一片很有些人脉,中城也有不少熟客。既然能被请来,自然是伍中人手中有房源,邱成不能替主子做主,只好请他过来。
    “这是我家主子,你称呼他为季老爷就是。”邱成为伍中人引见。
    “伍中人是吧,你看这些人可有办法安置?”季宣和也不墨迹,快到中午了,再不安顿好,今晚可真要在马车当中度过了。在荒郊野外还能忍受,都到锦城了,有选择的情况下,谁都不喜欢住在狭窄的车厢内。
    伍中人四下一望,已经心中有数,估算一下后直言说道:“季老爷,你是要一个院子还是两个院子?我手上的院落都不算大,勉强能安置所有人,只是那样一来,每间房就要住四五人,这……”
    “两个院子吧,环境好一些的,一个院子可以小些,住十来人就成,另一个院子不用多好,稍大一些,最好两个院子能近一些。”见季宣和看着他,邵云辰随即报上条件。
    伍中人一听就明白,他掏出一个本子,上面全是房源,标注了地方、大小等等,很多都已经租出去,留给季宣和夫夫选择的余地并不大。
    伍中人将符合条件的几处小院落一一指出来,然后就不再多言,等候雇主的决定。物美价廉的宅子早就被租一空,能留到现在的,要么房屋建造的不大好,要么就是价格过高,再不就是租期过长。
    季宣和同邵云辰综合各种情况,挑了两处临近的两个院落,提议先去这两个地方看看。
    中城住的不是达官贵人就是家业颇丰的商户,照理该没多少人愿意往外租房子,实际上这有点想当然了。谁家也不会嫌钱多,再说其中还有一些庶务打理不当的人家,能赚一点是一点,总比闲置好。更甚者有些不那么在乎脸面的人家,建造这些独门独院的房舍,就是拿来租赁赚钱的。
    这些往外租的院落,大多分布在靠近外城处,越靠近内城,官职越高家产越丰,天然就将人给分了等级。
    季宣和夫夫挑中的两处,都位于中城,一处在东南区,一处在西南区。两人看了后,虽觉得西南区的房子更好,在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季宣和夫夫还是选择了东南区的宅子。西南区多是腰缠万贯的商户,人员杂了些,不比东南区这边清静。
    这边靠近外城,都是小官的住所,季宣和落脚的那家姓王,满打满算只有三进,还租了一进出去,估计银钱上不会太过宽裕。这家的房舍还不错,就是性价比不高,价格贵了些,从上一户租户搬走后,空置了好些天。这在遍地都是外来人员的情况下,可不多见。
    别看伍中人本子上还有好些个房舍没租出去,那都是刚空出来的,用不了两天,这些房源就会被消化掉,再有房源,那也是租客搬走之后才重新入册的。
    跟着季家主子们一块住在王家宅院的,多为贴身婢仆和灶上人员,其他仆妇就住在和王家只隔两户的冯家。
    季家自有的马车也就那么几辆,其他马车都是从车行租的,现在有了落脚地,这些马车当天便被送回车行。
    王家宅子虽说是新建的房子,用料却很一般,只是收拾的干净整洁,看着还算凑合。不过是短期居住的房子,没什么好挑剔的,要想住的舒服,就将自家的住所往好了建就是。
    宅子确定下来时,已是午时,绉妈妈紧赶慢赶,总算在午末时将主子们的膳食准备妥当,下人们的午食只能靠后。
    午饭很简单,长时间赶路,就没上口味重的吃食,都是一些鲜食,三荤两素一汤就是全部的膳食,供三大两小吃尽够了。
    季宣和同邵云辰正值壮年,又常锻炼身体,饭量都很大,桌上大多数菜色都进了两人的肚子,两孩子只是添头,凑人数的。
    季府的建造已经迫在眉睫,一事不烦二主,季宣和托伍中人物色泥瓦匠,邱伯父子俩跟进。
    上面人颇有人情味,没让季宣和立马上任,给了他一旬时间缓冲。季家初来乍到,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季宣和同邵云辰两人都很忙。
    
    ☆、第107章
    
    季宣和要去拜访顶头上司,同僚可以暂缓一缓,直属上峰是必须拜见的,不然就会留给人不通俗事,不知变通的坏印象。
    邵云辰则要处理诸多家事,重新购置田铺,更是忙的脚不沾地。
    季宣和夫夫都很忙,反倒是部分下人有了空闲时间。邱伯就打发他们满锦城瞎逛,将谁家住在哪里,哪条街上开了多少铺子,每个铺子做什么营生,都归拢清楚,为季家储备资料,方便季宣和夫夫快速做出选择。
    用现代学校老师职位做比较,世子太傅、少师等一干先生就相当于各科教师,只是太傅级别最高,属特级教师,兼有校长的职能,少师稍低一级,相当于高级教师,同时行使班主任的职责,季宣和这样的只能是最低级别的普通教师,只负责教学,其他一概不用他们管。只不过普通教师也有级别高下之分,季宣和在普通教师当中处于中上水平。
    世子地位等同先前的太子,给他配备的人员规模却没有太子那么庞大。陈煜的太傅少师只各设了一个,余下就是品级不一的各科先生。
    “老爷,这是下午季家让人送来的帖子。”
    殷琪瀚少师接过来一看,啧啧出声,这个可是未曾谋面便先闻其声的神人,还没正式任职,就惹了好几人不快。
    世子先生的阵容早就确定,唯独术数、格物和化学三科重新开立后,就虚位以待,虽有先生在教,却只相当于助教,想要正式成为某科先生,看来只有等季宣和上任选择专攻一科后才能决定。有这么一人挡在前面,殷琪瀚可以想象,负责教导世子这三科的先生在背后怎么诅咒季宣和都不为过。
    世子先生都是跟随世子一同从昌宁府城搬迁至锦城,彼此皆很熟悉,早就形成了各自的圈子,突然插一人进来,平衡被打破,不起~点波澜难以重新恢复平静。殷少师轻触下巴,好整以暇准备看热闹。这事跟他没多大关系,他不准备介入,别看季宣和背后没有家族支持,能让安王注意到,那就不能轻易招惹,免得徒惹一身骚。
    “找人把这回帖送到季府。”殷少师没有为难人的意思,笔走龙蛇,很快就回好了帖子,定的几天后休沐的日子。
    只是寻常的拜访上峰,季宣和没有准备厚礼,让邵云辰包了些应州府特产,就提留着上了门。
    季家有自己的织坊,包括主子在内,从上到下,大部分衣物都出自自家织坊。夏天气温高,为图凉快,季宣和出门穿的是云底暗纹青竹花样的绸缎衫,没有刺绣,看起来清清爽爽的。自家产的,不算什么名贵品,胜在新奇。
    世子先生的职务没多少油水,光靠俸禄也就那么回事。若家底丰厚,那日子自是能过得逍遥,若出身寒微,那不好意思,你就慢慢攒家底吧,有头脑的,日子自是越过越好,否则,能维持一家人的体面就不错了。
    殷府一看就比较显赫,显然有着足够的家族底蕴。这样的人家,季宣和送的那点子礼,很难入他们的眼。季宣和也没想着用礼开路,不过就是没带礼品不好上门。
    门房还算守礼,没有眼高于顶,斜眼看人。领路的小厮一点不耽搁,将季宣和引进待客的厅堂,就很自觉地退了下去。
    殷少师三十许人,保养的不错,面白留须,见到季宣和,他很是随意地说道:“坐。”
    季宣和倒没有怯场,只是颇为不习惯。他已经当了十来年知县、知府,压根就没在谁手底下讨过生活,一下子难免觉得有些不真实。
    锦城达官贵人众多,他早晚得习惯。季宣和甩去毫无缘由的不适感,尽力去适应现在的生活。人生在世总有不尽人意的时候,就把眼前的人当boss来通关,这么一想就容易接受多了。
    陌生人之间,能聊的不多,一说两说,就说到了他们的本职相关。有了共同的话题,交谈就变得轻松随意。
    锦朝更为注重的还是文科方面,术科在太~祖时候兴起,几代之后就开始没落。到了安王世子这,又重新被看重,到底不能同文学相提并论,学者们精研术科的不多。术科都是如此,工科就更不看在这群上层人士的眼中,那是平民百姓的专属。
    士族阶层最多拿工科当爱好,要是谁家子弟一门心思耗在这上面,长辈们可要说道了。说不通,很可能就成为家族的弃子,能顶住巨大压力的,哪个不是大毅力者。
    季宣和同殷琪瀚所长不同,好在季宣和也是经过科考的人,他就尽量往文这方面靠,聊天倒没冷场。
    季宣和此行不过是例行拜访,这点不光季宣和明白,连殷琪瀚也清楚得很。两人聊了会,见差不多,季宣和很快就告退。殷琪瀚没留人,又不是什么至交好友,这么做反倒落了下乘。
    将人送出门,没过多久,殷琪瀚换了套衣衫,也跟着出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