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带着写手系统从末世到古代-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晚间镖师们回到落脚的客栈,跟往日一样一无所获,只能明天继续找。
    又过了两日,季宣和都决定启程了,听到客栈外有人吵吵嚷嚷,正待派人去看个究竟,王镖师带着两个陌生人进来。
    其中一人打量了季宣和夫夫良久,最终将视线定在邵云辰身上,一脸激动:“您就是邵家表少爷?想来您不记得奴才了,奴才是轻澜,在大爷书房伺候笔墨,见过您一回,您跟小时候长相差别不是很大,奴才能认出来。”
    “大舅他们还好吗?他们在哪?”邵云辰反应过来后一脸喜色,他认不出轻澜,这个名字却是听过的,确实是在大舅书房伺候的小厮。
    “云辰,进房聊。邱成,去跟掌柜的说下,客房先不退了。”说完,季宣和拉着邵云辰进屋,轻澜随后跟上。
    “老太太和大老爷,人倒是平安,只是情况不是很好,如今在山西荣金镇安家。”轻澜说起这个,欲言又止。
    这些年来,邵云辰不再是当初的小孩子,一看轻澜这样,就知道其中有内情。山西荣金镇并不在直达长安的官道边上,怪不得他们找了一路也没有大舅他们的消息。
    已经确认大舅他们平安,其他的倒是次要的,邵云辰看轻澜神色疲惫,满身风尘,便让他先下去休息,其他消息可以在路上慢慢讲述。
    往日连季宣和都没看出邵云辰的异样,直到他狠狠睡了一觉,季宣和方才发觉邵云辰心里一直搁着事。如今心事已去,邵云辰看起来更加有生气。许是季宣和一直待在邵云辰身边,点滴改变不足以引发他的注意。这从季家其他人也没有感觉出异样,就能知道邵云辰每天的变化有多细微。若换成远在杨家埠的邱伯,几个月不见,估计立马就能察觉出。
    
    ☆、第32章
    
    王镖师带进来的另一人是他们镖局的同门江镖师。轻澜辗转找到杨家埠季宅,那时季宣和夫夫早已出发,两拨人刚好错开。
    邱伯知道后,就去镖局请人。镖师有自己的传信渠道,江镖师带着轻澜,沿着王镖师他们留下的记号一路寻来,紧赶慢赶,直到此时方才追上。
    轻澜睡了一上午,人才精神些。他将潘明杰他们离开云州府之后的行踪娓娓道来。
    邵云辰大舅他们是在他和季宣和成亲前半年走的,行至山西荣金镇时,一行人中病了好几个,潘明杰便打算先在那里落脚,等人病好后再回老家。本来一切如常的话,他们现在应该就在老家待着。
    谁想中途出了岔子,具体情况轻澜不清楚,总之结果就是二老爷三老爷走了,只留下老太太、大老爷一家和三小姐,之后就一直待在荣金镇。
    “我派人去大舅老家百里村找过,并没见着二舅他们,也没有大舅他们的消息。大舅没往老家送消息?”邵云辰有些疑惑。
    “表少爷,一开始是因为要照顾病患,荣金镇只不过是暂时歇脚的地方,就没想着回老家报信。后来家里出了状况,等大爷完全安顿好后,他托人给邵家送了口信。大爷得知口信已送到,想着反正不回老家了,老家里也没有近亲,便没有给老家族人捎消息。当初大爷离开云州府时也没有预先通知老家族人,之后想着已经在荣金镇定居,就不费这个力了。”
    轻澜顿了顿,又开口说道:“老太太和大爷一直没收到表少爷的消息,心里忧心,前年又托人送了信,这回是正经书信,本想着会收到回信,谁想邵府只给了口信,说是表少爷一切安好。大爷没法子,家里老的老,小的小,都需要他照看,他就没多想。去年各地都闹了灾,不少地方还发生了疫情,老太太不放心,本想疫情过去就派人去见表少爷,只是老太太身体不是很好,又染过疫症,虽说治好了,却离不得人,一拖两拖就拖到了现在。”
    邵云辰静静地听着,季宣和陪在一边。轻澜轻飘飘的几句话,邵云辰却能想象他大舅家生活的艰辛。半途落户在荣金镇,人生地不熟的,好不容易日子见好了,又遇上了天灾,外祖母几个还染上了疫症,几年里辛苦攒下的积蓄又花得差不多。就算在那样的景况下,他们都没忘记邵云辰这个外孙,季宣和陪着邵云辰跑这一趟,心血总算没白费。
    都已经到了这个时候,也不在乎一天半天的,季宣和一行人于第二天一早才上路。有了明确的目标,又不用时常停下来找人,行程要比来时快上不少。
    山西就在陕西隔壁,行了将近十天,众人于午时赶到荣金镇。到了这里,就是轻澜的地盘,他在前头带路,季宣和夫夫跟在后面。
    荣金镇不大,也没有康平县繁华,这里只有镇中心一条街上开着各色铺子,除此之外就一个小市场,摆地摊赶集都在那里。
    轻澜拐进一个小巷子,在一扇门前停下来,上前敲了敲门。
    “谁啊?”还没等人回话,门就吱呀一声打开。
    “爹,您看谁来了?是邵家表少爷哦。爹,您让让,老太太老念着表少爷,我得赶紧带他们进去。”说完一马当先引着季宣和夫夫往老太太屋子而去,连季宣和的身份都忘了交代。
    这么大的动静,在家的潘家人早就被惊动,纷纷出屋查看。
    潘明杰妻子田氏扶着老太太,邵云辰一眼就认出来,忙上前行礼问好。
    “你是云辰?”老太太眼神不是很好,等认出是自己唯一嫡亲的外孙,激动地上前拉着邵云辰,一直不肯松手。
    “外祖母,这是我丈夫,季宣和,云州府季府,季临威季老太爷的二孙子,长房大老爷的嫡长子。”等老太太心绪平缓下来,邵云辰拉过杵在一边的季宣和,为双方介绍。
    “你成亲了,还是嫁人?邵府怎么没派人通知我们?”老太太刚平复心情,听了这个消息立马又情绪激动。
    大舅妈田氏赶紧扶老太太到堂屋坐下,邵云辰拉着季宣和坐在老太太边上。
    “外祖母,你们走后半年我就和宣和成亲了,之后一直住在康平县杨家埠村。您不用担心,我过得很好。对了,外祖母,大舅呢?”邵云辰概略地讲了他这几年来的生活,随后问起潘明杰的去处。
    “他啊,在店里忙着,屋里只剩我们几个。对了,彩芝,你过来,这是你邵家表哥。云辰,这是你大舅的小女儿,彩芝。”老太太看着邵云辰虽然很轻减,人却精神,刚悬起的心遂放了下来,“你三姨在屋子里,一会去见见她。”
    三姨刚嫁人没多久,邵云辰外家就败落了,还在新婚期便被夫家给休了。由于身份尴尬,一般她都不出来见客。
    几人没说一会,大舅就风风火火回了家。轻澜一把人带到家,就去铺子里通知潘明杰。
    “娘,听轻澜说云辰来了?”潘明杰脚还未踏进大门,声音倒是先传进众人耳内。
    邵云辰和季宣和忙起身问安。
    潘明杰视线在两人之间来回转悠:“云辰,这就是你丈夫季宣和?还是个小不点啊。”
    邵云辰知道大舅的性子大大咧咧的,不然外祖父没了后,潘家也不会这么快就散了。对大舅的话,他没放在心上。
    “云辰,你们晌午饭用了没?”刚才光顾着高兴了,老太太此时才想起这事。
    “还没用。”
    “大媳妇,你让翠华挑快的做,份量多些,赶紧的,午时都快过了,云辰他们怕是饿狠了。”老太太看着段妈妈几人,又补充道,“再给他们做几份吃食,大媳妇,你也去帮忙,她一个人忙不过来。”
    邵云辰听了忙制止:“外祖母,大舅妈就不用下厨了,段妈妈会厨艺,让她和即墨邱成去帮忙就成。”
    老太太听了微微颔首,没有拒绝外甥的提议。
    段妈妈他们领命而去。
    季宣和请的十几个镖师和二舅给的护院,被他安排在镇上的客栈,等他们启程时再护送他们回康平县城。
    段妈妈进厨房没多久,轻澜他爹程砚就提着菜肉进门。贵客到来,自是要好生招待,潘家好久没这么热闹了,花银子也让人舒坦。
    没让邵云辰他们多等,简单的肉丝汤面就端了上来。
    看着两人吃得开心,老太太脸上笑意直达眼底。
    还好,大女儿留下的唯一外孙日子过得不错。再想想自己这一大家子,老太太不由感叹:真是家门不幸啊!她生了两儿两女,大女儿没了,小女儿被休,三儿子扔下她去投奔媳妇娘家。至于二女儿、二儿子,不是她亲生的,她也管不了。
    想起小女儿,老太太真是一把辛酸泪,实在是时运不济。三个女儿中,居然是庶出的二女儿混得最好,也不知道她是遭的什么孽。
    好在生活不至于太过绝望,大女儿还给她留了个外孙,让她有了个念想。老太太看着邵云辰进膳,她是由衷地高兴,从他的一举一动中,能看出来他的教养不错。不到十岁就嫁人,还能有如此修养,看来他夫家待他不错,这样她就放心了。
    饭后,季宣和带着段妈妈他们出门溜达,留下邵云辰几人围在桌边畅谈。
    “外祖母,荣金镇不是久留之地,跟我去康平县城吧。那里我有自己的铺子,给你们找个小宅子住着,大舅做生意也好,买庄子也罢,都比留在荣金镇更有发展。”邵云辰一早就打算好了,见了外祖母之后,就更加坚定了他的想法。
    “这不太好吧!季小子能同意?”潘明杰头一个质疑,外甥有自己的小日子要过,他不能给他增添负担。
    “大舅,放心吧,宣和不至于这么小气。再说,我用的是自己的嫁妆,他不会介意的。”
    “云辰,你可不能乱来。除非你离开季家,不然嫁妆最终也是属于你们夫夫后代的。女子还好说,若没有后代,等她过身之后娘家还能将嫁妆要回来。你是出嫁男,除非过继的子嗣都亡故,不然嫁妆就得留给他们。你这样的情况,嫁妆虽任由你自行支配,动用时最好还是跟宣和说一声。”老太太一听邵云辰处置嫁妆如此随心所欲,她不得不开口提醒。
    “至于你的提议,我得好好想想,待在荣金镇确实对以后不利,宏力和彩芝都大了,在这里嫁娶,连结亲对象都不好找。”老太太得为自己的孙子孙女考虑,光她自己的话,她是不想拖累外孙的。听起来外孙似乎有这个能力安置他们,这样就好,等他们安定下来后,老大有手有脚的,赚钱养活一家子人问题不大。
    这是大事,老太太心里有了主意,却也不能独断专行,她叫上大儿子和大媳妇,回屋商量。
    轻澜则带着邵云辰去潘家铺子,那里有潘宏力在,表兄弟凑一块,年龄相仿,应当有话题聊。男女七岁不同席,大姑娘不好单独招待邵云辰,轻澜这么做,是最为妥当的方法。
    荣金镇比康平县城小很多,潘家离自家铺子不远,轻澜带着邵云辰不过几步路就到了。
    潘宏力正在铺子中忙活,两人五六年没见过面,在轻澜介绍下方才和印象中的人对上号。
    这是个吃食铺子,上午卖早点,中午之后卖各种面食,赚的是辛苦钱。铺子不大,后院只有一个厨房和一间仓房。
    鉴于潘家银钱不是很凑手,铺子人手都是自家下人。潘明杰父子充当掌柜兼帐房,偶尔还得下厨,田氏和潘彩芝在家里帮忙,有时候忙不过来,作为主子的大舅他们都得亲自动手。
    午时将过,这个时候还不算太晚,铺子里三三两两坐着几位食客。
    后厨掌勺者通常是翠华和程砚,两人轮着来。翠华厨艺更加精湛,她原本在后厨里忙活,老太太见着外孙心里高兴着,就将她喊回来,替邵云辰他们做午饭。
    铺子里大多数吃食都可以在家里做好了,再送到铺子里卖。面食也是,浇头是一早就做好的,只需要下面条就成,这样简单的活计,潘家人人都会。只是有时食客会点些小菜,铺子里必须有厨子坐镇才行。
    潘家主子六人,仆妇七人,对比起当初,实在是有够寒碜的。他们离开云州府前,就遣散了大部分仆役,后来在荣金镇发生了变故,就只剩这么些人了。这样也好,省事多了。
    潘宏力将邵云辰让进柜台内,铺子小,没什么下脚的地方,刚好他得负责收钱找钱,在柜台内招待表弟倒也不算太过怠慢。
    轻澜沏好热茶,又开始张罗瓜果点心。邵云辰和潘宏力则有一搭没一搭闲聊着,主要述说着两人这些年来的经历。潘宏力时不时还要为顾客结账,这个时候,邵云辰就静静地在一旁看着。他自己也有铺子,只是从未像潘宏力那样亲力亲为,这样的感觉还蛮新奇的。
    荣金镇实在是不大,季宣和从街头逛到街尾,统共也没花多少时间。这里远离京城,时新玩意要好久才能传到这边,铺子里卖的不少已经过时。季宣和对这些不敢兴趣,反而露天摊子上的小玩意对他还有些吸引力。
    这边摊子收得早,半下午小商小贩就收拾摊子回家了,只铺子还开着。
    将荣金镇都逛了个遍,季宣和估算着云辰他们应该说得差不多,便带着段妈妈他们返回潘家。
    季宣和一进大门,便看到邵云辰和老太太几人相谈甚欢,看来事情已经商量妥了。
    “宣和,家里房间不是很足,段妈妈睡我们外间,沈清你们四人一间。”邵云辰在铺子里坐了坐,便回了大舅家,比季宣和还早一步。
    季宣和没有意见,他一时没想到这茬事,按他的想法,是让沈清他们去住客栈,只是既然邵云辰做了这样的安排,他就没再提。
    晚间,季宣和靠在炕头,听着邵云辰讲述。
    老太太和大舅妈几个先跟他们走,大舅则留下来,等将潘家在荣金镇的宅子铺子处理了再动身。
    既然有了决定,第二天老太太就开始着手准备行囊。这回有镖师随行,安全性有保障,家里能带走的都带走,尽量给大舅减少些负担。
    季家就两辆马车,大舅家的马车要留给大舅使用,老太太一行人的行礼不少,算上人在内,足足租了好几架马车才装下所有人和物。
    荣金镇上并没有大型车马行,不能直达康平县城,到下一个大城得换乘。
    如今已是六月,气温渐高,正适合出行。
    山西比较缺水,荣金镇就有专门卖水为生的。
    季宣和夫夫是第一次出行,这些自然考虑不到。还是常年行走在外的镖师老道,水囊之类早有准备。季宣和夫夫这趟寻人之旅,与其说是长途跋涉,其实跟游山玩水也没多少差别。
    回程时有老太太在,行程安排得更慢。老人家身体不是很好,一切以舒缓为主,省得将人给累出毛病。
    收拾了好几天,总算将行礼整装完毕。当初回老家时,老太太就将带不走的笨重家具或卖或送,他们现在用的都是到了荣金镇之后重新置办的,与潘家兴盛时不能相比,不值几个钱。这次去投奔外孙,这些自是不要了,到时候让大儿子一并处理掉。
    到了出发那日,天刚蒙蒙亮,潘家就灯火通明,出摊的出摊,送行的送行,闹腾了好一阵子,才重新归于平静。望着车队缓缓前行,潘明杰忽然觉得让他一个人留在荣金镇,真是好寂寞啊,他巴不得现在就身处车队之中。
    这也只是想想罢了,他还有事情要做,哪能放手不管?潘家的大部分银钱都投在铺子宅子上,贱卖他肯定是不肯的,所以才会将开铺子的人手都留下,只让潘宏力陪着老太太。
    铺子宅子已经上了中人的册子,他只要等着买主来看就成。平日里铺子还是照样开,直到将店铺兑出去为止。荣金镇是个小镇子,想找个好买主并不是那么容易,指不定他还得在这里待上个把月。
    每天什么时候出发,走多少路都是提前算好的,只要做到这点,就不会错过投宿时间。第一天目标就是赶到最近的大城,老太太他们要在这里换马车。东西搬上搬下都花了半天,一切弄好时,以是月上柳梢头,以至于第二天半上午才出发。
    本身行程安排就比较有弹性,这个时辰出发,马车稍微走快点,还是能在城门关闭前赶到下一个投宿点。
    古时出行真是个体力活,身体不好又没钱的,还是老老实实待在家中吧。像老太太这样的身体,亏得有马车可坐,吃食也好,不然还不知道得折腾成什么样。这还是在马车防震性能好,官道被维护得相当平整的情况下,若不然的话,晕马车也不是不可能的。
    天干地燥,马匹奔腾而过,那是尘土飞扬。如此情况,季宣和是一点赏景的兴致都没了。漫漫长日,不做点事情实在太过难熬。季宣和拿出围棋,和邵云辰在十九路纵横上,杀得昏天暗地。
    棋盘和棋子都是特制的,马车的颠簸丝毫影响不到两人下棋的雅兴。
    除了围棋之外,邵云辰还准备了其他方便在马车上打发时间的玩乐用品,尤以各种棋为主。季宣和看着手中的扑克牌,神色莫名。穿越前辈真是将能挖掘的都挖掘了,剩下的多为技术难度比较大的,若没有专业知识,不知道要钻研多少年,花费多少银钱,才能将这些东西研究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