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俄国教父-第1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谢廖沙在权衡了利益之后,最终还是采取了收购债券这条路。因为这样做的成本更低。由于英国天然气公司连年亏损,所欠下的银行债务和英国政府的债务已经达到了一个天文数字,总数目接近这家公司资产的两倍。谢廖沙的主要对手plc集团愿意承担这笔债务但是他们向债权人同样提出了新的条件,那就是这家公司所欠下的债务偿还时间必须延长,而且利息也必须降低到百分之一以下。作为英国本土的公司plc自然是接手英国天然气公司最好的归宿,但是这苛刻的条件让连年赤字债台高筑的英国政府以及被英国的低迷的经济所拖累的金融机构无法接受。英国政府需要摆脱掉自己手中这个资金的无底洞,而银行同样希望能用最快的速度来快刀斩乱麻的处置这个烫手的山芋。
就在这时候,总部位于瑞士的一个新的财团组织,哥伦比亚银行也参与了出来,表明了自己对与英国天然气公司的兴趣。而哥伦比亚银行所给出的方案则是,收购英国政府和英国的银行机构手中那些已经毫无希望被偿还的债权,之后在进行债转股。从而达到收购英国天然气公司的目的。这个计划一出,顿时引起了很多金融机构的兴趣。因为哥伦比亚银行可不是plc那样的想要蛇吞象的英国本土小公司,这家公司的业务遍及美洲、欧洲以及亚洲的主要发达国家。他是可以拿得出来真金白银来收购英国天然气公司的。
不过哥伦比亚收购债务自然不可能全款收购了。如果英国天然气公司拥有优秀的偿还能力的话,那么这叫公司的债券价格完全有可能高过其面值和利息的总和。可惜这家公司的短期债务信用是c长期债务信用是ccc,这个评级所给出的信用等级就是这家公司信誉很差,偿债能力不可靠,可能违约。这种级别的债权能在公开市场上一折出售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谢廖沙对这些债务所给出的价格是面值的百分之二十。比市场价格高出一倍,但是相应的谢廖沙要收购这家公司的债务同时还去要求英国天然气公司的母公司英国天然气集团group,英国财政部等公司的大股东同意哥伦比亚银行债转股的方案。
哥伦比亚银行的方案一出,原本以为大局已定的plc公司坐不住了。他们开始游说英国政府和银行机构不要同意哥伦比亚这家外国公司的方案,把英国天然气公司留给英国人。不过plc集团实在是有些幼稚,他们的方案虽然会支付的债务,但是偿还周期高达几十年,每年百分之一的利息连因英国的通货膨胀率都搞不定,而且最关键的是plc集团的收购还要英国政府和金融机构为他们廉价的融资和税收。而哥伦比亚银行则愿意一次性付清的钱款,不需要英国政府和英国本土的银行多掏一个便士来支援哥科伦比亚银行的收购计划,虽然哥伦比亚银行捡了个大便宜,但是两相比较之下,用脚投票都知道选哪边了。
英国的金融机构首先站在了哥伦比亚银行这一边,他们集体表示拒绝向plc贷款来收购英国天然气公司,而英国政府也不愿意本土情怀而掏钱plc,因此哥伦比亚银行的方案最终获得了通过。英国天然气集团同意将英国天然气公司从集团之中剥离出来,出售给哥伦比亚银行。英国天然气集团将保留自己的天然气勘探、生产、运输、配送和供应业务,仅仅将英国本土的天然气销售,供暖,锅炉以及天然气发电的业务出售给了哥伦比亚银行。拥有这些业务的英国天然气公司总资产高达两百亿美元,但是哥伦比亚银行仅仅付出了大约五十多亿美元就拿下了这家公司,为谢廖沙的英国计划赢得了一个开门红。
第六十八章 饥荒真相()
非洲埃塞俄以亚共和国,连续三年的大饥荒已经让这个国家足足饿死了上百万的人口。很难想像在二十世纪的今天地球上还会发生如此严重的人间惨剧。
埃塞俄比亚和相邻的几个国家所发生的严重饥荒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一些国际人权机构,联合国都开始起了非洲大陆人民的生存状况。全世界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同情起了这里的人们所遭遇的不幸。就在今年,筹集善款帮助饱受饥饿折磨的非洲人民,由美国著名歌星迈克尔杰克逊和莱昂纳尔里奇共同谱写,并由美国45位歌星联合演唱的《wearetheworld》震撼了亿万人心全世界都把目光聚焦在了这片被遗忘的大陆上。
随着全球对埃塞俄比亚度的提高,美国国内的新闻和传媒机构也参与了进来。他们纷纷来到了这片苦难的土地上挖掘新闻素材,寻找值得报道的新闻线索。在这些人当中,有不少的记者并非那些大型新闻机构的长期雇员,他们有的仅仅是靠着挖掘和调查有价值的新闻线索来赚取金钱上的回报。纽约时报的政治专栏记者佐伊就是其中的一员。
这几天来佐伊在埃塞俄比亚所看到的事情虽然触目惊心,但是这些东西并不是佐伊最需要的新闻素材。佐伊作为纽约时报的专栏记者,凭借着多年的行业经验知道自己要想在千百篇报道非洲饥荒的文章中脱颖而出,非得具有独特的视角,以及与众不同的观点才可以。
作为纽约大学政治系毕业的高材生,挖掘事件背后的政治原因一直都是佐伊一贯所新闻切入点。能在纽约时报者样的大媒体平台上拥有自己的专栏,佐伊的文章必须赢得纽约时报的那些拥有着良好教育背景的们的共鸣。所以佐伊开始调查这起持续三年的大饥荒的背后到底有什么人为的原因。
在埃塞俄比亚的这段时间里,佐伊发现了很多值得的地方。就在饥荒发生的这段时间里。受到饥荒最严重的国家埃塞俄比亚还和它的邻国索马里进行了一场战争。两国之间的领土纷争让本就已经严重的饥荒雪上加霜。更加让人气愤的是,国际社会运送到非洲的援助粮食还遭到了当地武装人员的洗劫。本应该发放到灾民手中的粮食反而落在了当地部族武装和军阀的手里。这些人在拿到了粮食之后,以此为诱饵招兵买马扩大自己的实力,更有甚者,一些援助粮食被当地的官员倒买倒卖到黑市上牟取暴利。养肥了一大批的**官员。
调查出到底有多少国际社会援助的粮食没有落到东非国家的饥民手中,佐伊翻阅了的粮食出口和贸易资料,希望能够从中获得一个大概的数目。不过当佐伊查阅到了有关美国农场主协会旗下友爱非洲基金会的资料之后,却惊讶的发现这个基金会光是一九八五年已经向东非地区出口了七百万吨的小麦。按照非洲本地人均粮食的平均消费水平每人每年200公斤的粮食来计算。这批小麦足够养活三千五百万人口。
足够养活三千五百万人口的粮食被出口到了非洲,可是光是一个埃塞俄比亚居然还饿死了上百万人。佐伊在得出这个结论之后吓了一跳,不过很快的佐伊就感到了无比的兴奋。他已经嗅到了一个大新闻的味道。
这七百万吨粮食显然不会是被非洲的人民给吃掉了,根据美国海关的出口记录,佐伊可以确认的是,这七百万吨的粮食的确被申报出关,离开了美国。而根据埃塞俄比亚等国的进口记录,佐伊能够找到的有据可查的来自友爱非洲的报关记录,仅仅不到五十万吨,剩下的粮食到什么地方去了。
带着疑问的佐伊开始把调查的方向转移到了粮食离开美国和非洲之间的这段时间上。获得更多的有说服力的证据,佐伊向友爱非洲的美国总部询问他们的运输商的信息。不过友爱非洲的工作人员似乎对此讳莫如深,婉拒了佐伊的要求。随后佐伊又联系了友爱非洲在索马里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就在佐伊提出要登门拜访的时候,电话的那一边几句背景声音当中的阿拉伯语让佐伊引起了注意,他试探性的向对方问道:“你们现在索马里吗?”
“抱歉,女士!我们人在阿联酋,如果你非要采访我们的话,我们只接受电话采访!”对方并没有意识到和记者通话想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佐伊很快就意识到接电话的人是个毫无警惕性的白痴。
“你们友爱非洲在阿联酋也有办事处吗?”佐伊再次问道。
“我们是在度假,这是员工福利……”对方略带炫耀的开始在电话里大说特说自己在迪拜的奢靡生活。佐伊从这一点上就大致的估计到了这个蠢货的背景如何,典型的一副小人得志的嘴脸。佐伊估计这个家伙因该没有见过什么大世面,所以才会将带游泳池的酒店说的像皇宫一样。
“好的先生,我在摩加迪沙还有几个采访,等我忙完了您也差不多应该从迪拜回来了,我们到时候再准备一个专访。对了,先生,你们友爱非洲慈善基金会还在什么地方有分支机构,如果方便的话我想同时也采访一下他们?“佐伊假装不经意的问道。
“啊!让我想想啊,对了我们在巴勒莫有另外的一批工作人员。不过他们平时也就是处理一下航运服务的事宜,你可能不明白,如果要把粮食运送到索马里来,最经济的办法就是在地中海的港口里,把大船上的货物卸载到苏伊士级的货轮上,要不然船舶无法通过苏伊士运河,就得从非洲最南边绕过来了……”电话的那一头,对方显示自己的博学,努力的在记者佐伊的耳边似懂非懂的解释着。
好不容易挂断了电话的佐伊赶紧坐在了电脑旁,一蹴而就的写下来有关埃塞俄比亚饥荒背后真相的第一篇报道《饥荒真相》
第六十九章 达科他州候选人()
达科他州面食种植者公司前ceo格里菲斯头戴着印有自己名字的棒球帽,面对台下的数千者,发表着自己的第一场竞选演说。作为北达科他州最具影响力的粮食加工企业的高管,格里菲斯在北达科他州这样的农业产区拥有良好的口碑和人脉。几年之前来自英国的一家财团收购了他所供职的达科塔面食种植者公司之后,格里菲斯凭借着自己的表现获得了信任,在新东家那里担任了这家历史悠久的粮食加工企业的分公司。
认真的讲,在这一两年之中,美国的粮食产业已经翻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来自欧洲的投资者控制了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的大部分的小麦生产,随后她们将触手伸进了南达科他州和北达科他州,格里菲斯的对于自己的老板知道的并不多,他只知道自己的老板是一位美丽而又年轻的女性,常年居住在瑞士,在欧洲还经营着画廊和艺术品生意。而现在老板手中庞大的粮食生意被来自瑞士的另一家公司嘉能可所接管。就在不久之前,格里菲斯被邀请前往瑞士去面见已经是嘉能可公司副总裁的上司卡莉姆,两人之间为公司的未来发展谈论了很久,就在这次的谈话之中,卡莉姆询问格里菲斯是否愿意离开公司投身政界。
刚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格里菲斯以为自己要被排挤出奋斗多年的公司了,好在经过卡莉姆的一番耐心的解释之后,格里菲斯才最终明白了对方提出这个建议的真实目的。
“格里菲斯,你在南北达科塔州的农场主当中拥有良好的口碑,这也是达科塔面食种植者公司能够在这两个州保持霸主地位的根本原因所在。但是无论是从公司来说,还是从你个人的角度,放着这么优秀的人脉不好好的利用起来实在是有些可惜!明年就是美国的中期选举了,我希望你能站出来投身政界,当然了,竞选的费用我会在暗中帮你准备妥当的!”卡莉姆按照谢廖沙的指示开门见山地说道。
“可是,卡莉姆女的!我从来没有从政的经验,再说了我一个商人去跨界当政客,又能为公司带来什么呢?”格里菲斯虽然对从政有些心动,但是他可不想离开嘉能可的这棵大树,这家公司的待遇不是一般的丰厚,格里菲斯之所以忠心耿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家公司的待遇优厚。不过除此之外,嘉能可公司出色的营销能力也是格里菲斯看中的原因之一。在卡莉姆受够了达科塔面食种植者公司之后,他们公司收购的小麦和其他农产品就很少会出现积压,几乎都不会产生什么库存上的问题,在格里菲斯看来这真是一份钱多事少离家近的理想工作。
“格里菲斯,你的顾虑我们很清楚,不过我觉得你先看看这个?”卡莉姆说完,从桌子上拿出了一份厚厚的文件放在了格里菲斯的面前。格里菲斯翻开这份文件,这是一份还未公开的收购意向书。而收购的标的则是格里菲斯名下所经营的一家小型的种子销售公司,在交易金额那一栏里,格里菲斯看到居然是空缺的。他看向卡莉姆,想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不要误会,格里菲斯。公司对你接住达科塔面食种植者公司的来扶植自家的种子销售公司并没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不过现在公司准备引进美国本土的另外一家制种公司成为新的供应商,所以我们准备收购你名下的这家种子销售公司!价钱吗,你自己填,公司绝不会还价,同时我们还回赠送一些新的种子公司的股份给你的家人!不过我希望你今后如果当选州议员或者州长的话,能够在南北达科塔州帮助公司推广我们的种子产品?”卡莉姆不再绕弯子了,她选择直截了当,开门见山的向格里菲斯说明其中的利害关系。
格里菲斯完全被卡莉姆的大手笔给惊呆了,他多年来的经商经验从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但是格里菲斯还是有些不放心的问道:“是什么种子制品,哪家公司生产的?”
“噢!是孟山都公司生产的转基因大豆,这种大豆最大的不同就是它不会被草甘膦除草剂杀死,如果使用这种大豆的话,农场主就可以随意的喷洒孟山都公司生产的草甘膦除草剂,而不会对大豆作物有的影响,你是内行人,知道如果没有杂草侵蚀农田的话,农作物的产量会有多么大的提高!”卡莉姆向格里菲斯解释道。
“转基因?孟山都是不是就是生产二战时期的ddt和越战时期的落叶剂的那家公司?他们不是一家化工公司吗?什么时候制种行业了?”格里菲斯不解的问道。孟山都的草甘膦他是知道的,这种除草剂可以杀死几乎田野里的农作物,不过有效期很短,而且据说毒性很低,不会对农作物产生什么副作用。在草甘膦出现之前,美国的农民主要使用同样由孟山都生产的橙剂作为除草剂,但是从1975年越战结束之后,媒体陆续爆出了橙剂对于新生儿和人体的伤害,使得草甘膦成除草剂市场几乎唯一的选择。但是草甘膦能杀死杂草,也能杀死农作物,所以除草剂只能在播钟之前的一个月里使用。可是现在新生产的大豆种子居然不怕草甘膦,这简直是太神奇了。这是不是意味着,以后农田里除了农作物,再也不会有的植物可以生存下去了。
格里菲斯惊讶于自己的老板手段,居然不动声色的将孟山都这家化学公司都拉拢了过来。有了这种种子,以后达科塔地区的大豆产量和成本恐怕在全世界都难遇敌手了。格里菲斯又想起了卡莉姆还答应给他一部分种子销售公司的股份,这种种子有人会不喜欢吗。格里菲斯没有在犹豫什么,大大方方的在金额那一栏里填上了一亿美元,然后就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这笔交易格里菲斯兼职赚大发了,他的那家种子销售公司顶多也就值个几百万美元。
卡莉姆看到这个金额没有的不满,他已经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格里菲斯站出来为孟山都新近研发成功的转基因大豆站台。虽然这几年来孟山都的生命科学部们一直都在试图攻克玉米的难关,没想到最先收获的却是大豆。而格里菲斯在农业州拥有的影响力绝对是孟山都推广自家产品的第一人选。
第七十章 关塔那摩事件听证会()
佐伊的文章发表在了纽约时报之后,并没有引起广泛的反响。一来是因为埃塞俄比亚距离美国太远了,美国人甚至都不知道这个地方在那里。除此之外,美国人距离忍饥挨饿的年代已然久远。就算佐伊的文笔再好,大部分的也没办法感同身受。
但是佐伊的文章并非没有引起重视。一些慈善团体和国际援助组织经过这篇文章的介绍,终于注意到了友爱非洲这家低调的慈善机构,以及他们大手笔出口粮食强大实力。友爱非洲是一家成立了没几年的新兴慈善机构,不过这个机构并不接受普通大众的善款,也很少组织志愿者来参加他们的活动。这家机构甚至都不愿意在媒体上宣传一下自己所从事的失业。这简直就是慈善界的一朵奇葩。
不过这些事情并不是身在非洲的佐伊所关心的,因为佐伊还在挖掘友爱非洲更深的黑幕。作为美国最的媒体,纽约时报的总编辑凭着多年的经验感到这一次佐伊确实碰到了一个大新闻。七百万吨粮食是什么概念,这已经是美国1984年粮食产量的三分之一了。什么样的人有这么大的能量可以出口这么多的粮食,那买家又是谁呢?种种的疑问让纽约时报政治专栏的编辑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