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新流氓丁逸-第2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花中的翘楚,花中的极品,只可惜由于送花的人的过错,而被连累导致被摔进了公厕,这些玫瑰如果是有感情的话,一定是兴致勃勃而来,满身臭气而去,真是“我本将心向明月,无奈明月照沟渠”,要怪只能怪自己的命不好,被丁逸安排送给了薛宝钗,导致了投身公厕的悲惨命运。

    可见,无论什么事,能否跟对人是关键中的关键,同样的一个人,如果跟对了人,可能就飞黄腾达,鸡犬升天,而如果跟错了人,可能就命运悲惨,永无出头之日;就像丁逸送的这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朵玫瑰,这些玫瑰就跟错了人,如果是其他男人将这些玫瑰送给的其他的女人,如此浪/漫,极有可能是俘获芳心,成为一段佳话,但这些玫瑰错就错在是由丁逸送给了薛宝钗,再加上贺卡上那颗灰溜溜的黑心,和祝薛宝钗一路走好的贺词,如果不被投身公厕,那反而奇怪了。这些玫瑰无法选择自己的命运,它们的命运在丁逸委托人写下了那张贺卡之后就已经被决定了,属于没有跟对人,只得凄惨地栖身公厕,死不瞑目。

    丁逸的第一次送花行动宣告悲惨地失败了。

    眼看被砸烂的花车,被打成了熊猫眼的送花人员,被撕得粉碎的贺卡,丁逸又实地到公厕考察了葬身于此的那些玫瑰,丁逸心情沉痛,慨然不语。

    这是他泡妞过程中的一次重大失利,尤如诸葛亮的失街亭一样,足以让当事人刻骨铭心。

    痛定思痛,丁逸对这次的失利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发现了此次活动中的一些重大失误,并指定专人对该次活动撰写了总结报告,一二三四地写出了第一次送花活动的欠考虑之处,为下一次送花行动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结报告总结出来的失误之处有以下几点:

    1、找错了画贺卡的人,本应该是卡通化的一颗红通通的爱心,由于选错了人,使用了专攻水墨的国画大师来绘制,导致红心变成了黑心,一是不好看,二是不吉利,三是寓意丁逸长着一颗黑心,捧着一颗黑心前来求爱,不是找扁吗?总之就是失败;

    2、找错了给贺卡写贺词的人,虽然该书法家极有特色,是书法家中的拳王,但是丁逸并不是选保镖而是选择字写得好的人,所以这个书法家中的拳王他的这一优势在丁逸的这一委托中并没有得到体现,并且经对被撕碎的贺卡进行还原后发现,该书法家的字水平很差,歪歪扭扭,不如小学生的水平,后来听说,这个书法家中的拳王只要听说有人的字写得比他好,就上门将对方揍一顿,直至打得对方心服口服地承认“你的字比我好”为止,在维护他在书法界的地位方面,他的拳王这一优势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久而久之,在打遍了全市书法界之后,他就凭借他的拳头成了本市书法界的第一人,但其实际书写水平,实在是不敢恭维,丁逸选择这个一个名气很大水平很差的人来写贺词,字写得尤如狗/爬,一看,薛宝钗就觉得丁逸抱着戏耍的态度来送花的,“简直是戏弄本姑娘”,不把这些人打一顿才怪,所以在选择书法家方面,这又是一个失败之处;

    3、在确定贺词方面,那是失败中的失败,失败之尤,失败之极,不能找出比这一失败更加失败的案例了。丁逸向薛宝钗求爱,本应写上“爱你一万年,爱你经得起考验”之类肉麻无聊但是女生爱听的话,但由于在这方面缺乏耐心细致的工作,想当然地让书法家中的拳王自由发挥,导致他写出了“早生贵子,驾鹤仙去,一路走好,您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之类的屁话,“早生贵子”本已狗屁不通,想她薛宝钗还是个黄花大闺女,尚未婚配,如何早生贵子?这摆明了是暗示薛宝钗私生活不检点,这倒也罢了,但“驾鹤仙去,一路走好,您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就是祝愿薛宝钗早死早托生,不是咒人早死吗?这样的贺词要不被人打,那天下之人皆无被人打的理由了,这样的贺词是整个事件的导火索,导致了整件事的爆炸性后果,是不可原谅的。

    看到了这一总结报告,丁逸沉思良久,久久不能平静,一个看似简单的事,竟然闹出个这样难以收拾的后果,这是他未曾料到的,这说明凡事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次的送花被打事件,充分地说明了充分准备的重要性,今后做任何事,都要充分准备,以应变各种可能的后果,为自己所做的事都能成功完成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丁逸下定了决心——下次再有找人写字的事,永远不再找书法家中的拳王来完成了,尤其是在丁逸得知书法家中的拳王利用其拳王身份,以暴力手段占据了本市的写挽联市场,丁逸恍然大悟,这才知道为什么这位拳王会对“驾鹤仙去,一路走好,您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这样的贺词情有独衷,原来这是他在日常工作中接触到最多的文字,写得多了,就习惯成自然,想当然地就把这段话写在了丁逸的求爱贺卡上,虽说有些文不对题,但至少说明他是一个敬业的好拳王,哦不,敬业的书法家,在敬业方面,还是值得夸赞的,不过丁逸并不能因为他的敬业而原谅他,正是因为他的敬业,导致了丁逸的这次求爱行动的彻底失败,这说明有时候过于敬业并不是一件好事,所以丁逸决定对他永不录用,这也是正常的。

    既然总结了以上的经验教训,丁逸就要针对第一次送花行动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大方向是不会变的,他已经开办了一家花店,其目的就是以此花店为根据地,完成他的送花泡妞行动,怎能有这么一个小小的挫折就放弃了他这一伟大的构想呢?所以要改变的不是送花行动本身,而是送花行动的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只要把细节处理好了,水滴石穿,薛宝钗即使是铁石心肠,也能把这铁石心肠融化,使她最终倒向丁逸的怀抱,丁逸有这个信心,所以他对今后的送花行动进行了一些改进。

    改进之一,首先是向薛宝钗说明情况,讲述第一次的送花行动所产生的误会并不是他丁逸的本意,而是负责执行的手下办事能力太差,把一件好好的浪/漫的事,变成了对薛宝钗的侮辱和诅咒,这是不可原谅的,为了表示诚意,丁逸已将该名送花员撤职查办,开除了公职,即开除了该名送花员在丁逸公司的一切职务,简称开除公职,并将处理情况向薛宝钗进行了通报。

    由于薛宝钗不接听丁逸的电话,所以丁逸万不得已,只好写了一封信给薛宝钗,又通过电子邮件、短信的方式与她沟通,在这多管齐下之下,薛宝钗终于了解了丁逸的本意,知道前面那些情况都是误会,心里的气这才消了一些。

    在消除误会的情况下,丁逸又开始了他的每日一送活动,继续每天要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朵玫瑰,送到薛府,只不过这次对送花行动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首先更换了送花员,换了个机灵的,能说会道的,并且抗击打能力特别强的——因为丁逸做了充分的准备,生怕薛宝钗余怒未消,仍然把气撒在新来的送花员身上,导致这新的送花员受到身体的暴力摧残,所以为了防范身体的伤害事故,丁逸选择了一个抗击打能力特别强的人当新任送花员,思维果然是很缜密。

    选择了新任送花员,丁逸又以海选的方式,选中了画贺卡的画师,题写贺卡的书法家以及为题写贺卡创作贺卡内容的文案,经过了海选的人才选拔,人才纷纷而来,丁逸选择了其中的佼佼者,成立了专职送花小组,画爱心、编文案、写贺卡、送鲜花一气呵成,成了流水化作业,成为了史上最专业的送花小组。

    第二次的送花行动也并不顺利,正如丁逸所料,薛宝钗余怒未消,虽然没有再让薛府的工作人员做出对送花小组的暴力伤害活动,但是却拒绝送花小组进入到薛府,对他们采取了拒不接见的态度。无论送花员怎样说,薛府的看门人就是不让他们踏进薛府半步,送花人磨破了嘴皮,但轻伤不下火线,在嘴唇上搽了点药膏,继续劝说、引导、循循善诱、威逼利诱,使尽了各种方式,却无法说动薛府的看门人,无奈之下,只得向丁逸进行了汇报。

    其实除了送花小组,丁逸还搞了一个送花行动监督小组,对送花小组的行动进行监控,以避免上次的送花行动的惨痛失败,监督的这些工作就交/给了张坚强负责,张坚强是调查行业的专职从业者,又在之前和丁逸建立了紧密的业务联系,丁逸用他们用得顺手了,也就不打算换人,于是把送花监督的工作交/给了张坚强来办,张坚强的手下于是采用了高科技手段对送花小组的行动进行了监控。

    所以,当送花小组的送花员被堵在薛府的门口不能进入的时候,丁逸在第一时间就得知了这一状况,通过送花行动监督小组提供的画面,丁逸也观察到了送花员的表现,对他的口才和应变能力也表示了赞赏,知道这位送花员虽然口才超人,应变迅速,但是大王易见小鬼难缠,他的这套口才用在看门人的身上,属于资源浪/费,看门人只要得到一个简单的指令:“不让他们进来”,送花员的滔滔不绝的口才就没有了用武之地,就只能徒唤奈何了。

    眼见送花员无法突破薛府的第一道防线,已在门口纠缠了几个小时,仍然无法进入,丁逸知道强攻是没有用的了,此时送花员也知道强攻无法奏效,于是打电话给丁逸请求下一步的行动,丁逸考虑之后,对他下达了一个命令:“撤。”

449

    但这只是丁逸的战术撤退,他让送花员撤出薛府大门之外,再将一花车的鲜花卸了下来,整整齐齐地摆放在薛府的门口,然后再让送花小组的工作人员进行了有序的撤离。

    丁逸以这种行动表明了一个态度,花即使没有送到,但他是不会带走的,薛府不让进门,他就让人把花摆在了门口,以表达自己对薛宝钗的爱慕之心。

    薛宝钗也没有理他,让那些花摆在门口自生自灭。

    没料到第二日,丁逸又让送花小组开着花车送来了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朵玫瑰,仍然坚持要进薛府的大门,看门人早已得到了命令,三个字:“不给进”,于是仍然坚持不让他们进薛府的大门,送花员坚持要进薛府的大门,看门人坚持不让送花员进薛府的大门,送花员坚持让看门人疏通一下让他走进薛府的大门,看门人坚持原则坚决不疏通还是不让送花人进薛府的大门,送花员让看门人看在作者大人的面子上让他走进薛府的大门,看门人说谁的面子都不给括号作者大人的面子也包含在内收括号所以仍然不让送花人进薛府的大门,送花员说你不给作者大人的面子后果很严重还是从了老衲吧让老衲进去吧要求看门人放他走进薛府的大门,看门人说我一个群众演员怕个鸟作者大人要是把我开除了我去其他剧组混饭吃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仍然坚持原则不让送花人进薛府的大门……

    双方大战七千个回合,不分胜负,送花人未能走进薛府的大门,看门人也未能将送花员赶出薛府的大门,双方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

    丁逸对这看门人坚持原则的作法在内心里表示了赞许,一看,送花员与看门人七千个回合的交/锋已经宣告结束,双方都已斗得口干舌燥,伸出舌头双手撑地蹲在地上喘着粗气,丁逸心想这样斗将下去,难免斗个两败俱伤,如果本方的送花员产生了伤亡,自己还要另外去找送花员,自己的送花行动就要产生中断,不符合自己打持久战的原则,本着留得青山在哪怕没柴烧的原则,丁逸又向送花员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这次撤退,仍然是人走花不走,送花员按照丁逸的指令,将那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朵玫瑰端端正正地从花车上卸了下来,整整齐齐地摆放在薛府的门口,送花小组这才全身而退。

    这样,坚持了一个礼拜,送花员始终没有突破薛府的第一道防线,看门人也没有成功地杜绝送花员再次送花的行动,但每一天看门人都将送花员“御敌于家门之外”,看样子是看门人所代表的薛府这一方获得了暂时的胜利,薛宝钗很是高兴。

    但只高兴了几天,由于丁逸送的这些花都摆在了薛府的门口,初时很壮观,搞得好像花神庙一般,引起了薛宝钗左邻右舍的指指点点,极大地满足了薛宝钗的虚荣心,但过了几天,花儿衰败了,门口的成堆的玫瑰都成了残花败柳,看起来给人一种衰败颓废的感觉,惹来围观群众的非议,又引来众多的苍蝇蚊子,极大地破坏了环境卫生,薛宝钗没有办法,只得指令家人开展了为期三天的爱国卫生工作,将门口的残花败柳打扫干净,花费了众人的大把力气,并为此向他们支付了一定的加班费,在这一次交/锋中,明显是薛宝钗占了下风,损兵折将,受到了一定的打击。

    好一个薛宝钗,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于是改变了斗争策略,指令看门人允许送花员将鲜花送到薛府的大门里面,但是只能进到大门里面,把花放下来立即就走,不能有片刻停留,如有片刻停留,则取消丁逸的送花资格,今后再也不允许丁逸的送花员踏进薛府半步。

    送花员将花卷进了薛府的大门,之后立即将这一喜讯报告给了丁逸,丁逸得到了这一喜讯,受到了深切的鼓舞,心想“只要功夫深,铁杵也能吞”,薛宝钗从开始的砸车伤人,到最近的拒花于门,到现在的纳花而入,已经发生了明显的转变,说明自己的工作还是卓有成效的,再这样下去坚持几个月,就不信薛宝钗不被自己感动,女人只要一被感动,那么将她彻底拿下,就是举手之劳的事了,所以丁逸对自己的成功毫不怀疑,当日心情大好,不由得多喝了几杯。

    但丁逸的心情只是大好了几天就戛然而止了。因为据线报汇报,薛宝钗将他送的玫瑰并没有摆放在家里,而是直接开了一个花店,专卖玫瑰,并且是专门卖丁逸为她送的玫瑰,由于她的玫瑰几乎没有成本,所以她能够大打价格战,她的花店出售的玫瑰价格极低,严重损害了鲜花市场的正常发展,造成了价格竞争,丁逸所开的花店几乎没有了生意,丁逸以开花店赚的钱来承担送薛宝钗玫瑰的支出这一如意算盘落了空,丁逸的花店成了丁氏集团里惟一赔钱的买卖,使丁逸这一自诩为经营天才的人的心情极为不爽,极其郁闷,小小的一个花店,破坏了丁逸经营不败的神话,丁逸的心情岂能好得了?

    不过丁逸不愧是帅才,对一城一地的得失并不放在心上,花店亏损那也罢了,对他来说,那一点亏损还不在话下,丁逸仍然用这个花店作为给薛宝钗送花的根据地,仍然每天给薛宝钗送花,坚持不懈,乐此不疲。

    就这样又过了几个月,丁逸天天送花,薛宝钗天天将丁逸送的花运送到自己所花的花店去卖,丁逸的花店天天亏损,薛宝钗的花店天天盈利,丁氏集团的财产一点点地被侵蚀,而薛宝钗的财产一点点地增长,此消彼长,薛宝钗集团和财产正在越来越接近丁氏集团。

    丁氏集团的财务总监首先发现了这一问题,所以在向丁逸汇报财务状况的时候,提出了集团里的运营情况,汇报说集团里所有的实体都是赚钱的,惟一赔钱的实体,就是最近几个月前才开的这一个花店了,成天亏损,从来没有盈利过,并且在可预见的将来,也看不出它盈利的可能性。虽然亏损的数额占到丁氏集团经营规模的比例极低,九牛一毛,沧海一粟,微不足道,何足挂齿,但是,所有的实体都是赚钱,只要出现了一个赔钱的实体,那么就要找出原因,并予以解决,否则开了这么一个坏头,将起到一个不良的示范作用,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第一张倒下了,连带着将第二张也推倒,第二张倒下,又将第三张推倒,长此以往,丁将不丁,氏将不氏,集将不集,团将不团,合起来说,就是“丁氏集团将不丁氏集团”,就像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样,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如果不认真对待花店的亏损,那么,以后所有现在盈利的企业都可能沦为亏损的状态,所以必须要对花店的情况予以足够的重视,并找出亏损的原因,进行认真的解决。

    丁逸焉有不知花店的亏损原因?花店是他追求薛宝钗的工具,他曾经下定了决心,送花送到薛宝钗理睬他为止,但现在花送了几个月,薛宝钗虽然将花照单全收,却从来不让送花人进薛府的二门,只能在进了大门之后将花放下立即就走,连二层门都不给进,对待丁逸的手下尚且如此,别说对待送花的主使人丁逸了,只要是丁逸打给薛宝钗的电话,薛宝钗直接挂断,从来不跟丁逸说一句话;丁逸高薪聘请的情书专家写的情书,无论是通过寄信、短信或是电子邮件的方式,发了出去,总是泥牛入海,毫无回音,看来丁逸的这次送花求爱行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