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小说巨匠-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晓抿嘴而笑。
“而成组长你,也要用这次酣畅淋漓的胜利向王芊芊证明你的眼光,根据心理学理论,你总是顺从一个人,并不能真正赢得她的心,是这么说吧?”
功臣恩点点头,道:“我,们会努力争取到最多的资源。”
“嗯,剧本的话,不要再动一个字,如果,”柳敬亭表情认真起来,“我是说如果,你们那边还有什么阻碍的话,我们可以换一家电视台试试,可以这么跟他们说。”
宫承恩神色一凛郑重点头,张晓急道:“这……”
柳敬亭忽然笑着说:“开玩笑的,威胁一下嘛。”
宫承恩意味深长地道:“剧本就这么定下来了,不会在做任何更改,下面的工作就是选演员。”
宫承恩一锤定音,三人就此计定,除柳敬亭之外,这个世界没有人知道,一个即将创造各种收视传奇、席卷大江南北、轰动海内外的电视剧就此正式开幕。
第一百四十章 对决
“虽言之灼灼,不免有些夸张,盖因末尾留悬念,挖坑而已,无可厚非,期待胡铁花的故事。”
暑假结束前一天,豆芽读书知名ID“天道有常”发表《大沙漠》评论贴,他认为《雪海飘香》最后悬念的留设有些违和,不符合香帅凡事不留意的风采,不过他并没有揪着这一点不放,对这种悬念的设置表示充分理解。
之后,天道有常大神又公布了一条自己的消息,一条让柳敬亭看了大呼可惜的消息:
“报告一下老常最近的消息吧,前一段时间参加了万象的征文比赛,不过可惜,止步十六强,对于我这种发帖都要打草稿的人来说,现场作文简直就是摧残,当然,征文的失败并不代表我跟万象缘分的结束,不过是换个方式而已,在万象校园走了一圈,已经深深地沦陷其中,此生非万象不读,以为留证。”
“另外,十六强现场赛看到了柳敬亭其人,不过没有说上话,因为他做第一排,我坐最后一排,人长得还不错,书生气比较浓厚,而且,看上去有种超越年龄的成熟和内敛,难得的是气质自然,并不显老气横秋,至于文笔,老常我自愧不如,差距太大,连阿Q心思都动不起来,希望以后能在万象重逢,到时再好好聊聊。”
柳敬亭看到这个帖子,不免觉得可惜,从《七剑下天山》开始,就认识了这个ID,虽然从未有过交流,但是此人评书、断文非常符合自己口味,虽然不一定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正确,但是难得的是,每次都能言之有物,能大致点出每一本书的特色和不足,很有亲切感。
柳敬亭仔细回忆了一下十六强现场赛,试图捕捉到一个气质与“天道有常”相仿的人,结果当然是徒劳的,他甚至不能清晰地记得十六强的各人的模样。
好在那家伙也有可能去万象,所谓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就是这个意思了。
……
截止到开学前一天,《还珠格格》前期的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告一段落,对柳敬亭来说,最叹为观止和大开眼界的自然还是面试演员试镜的经历。
因为时间比较急,星月并没有举行全国性的大规模海选,只是给国内几家比较著名的影视学院发去了邀请函,即便如此,两天内,还是吸引了三四百名选手报名,让柳敬亭不解的是,竞选紫薇的选手竟然比竞选小燕子的选手多了五六十个,至于金锁,报名的人更少了,连二十个人都没有。
柳敬亭叹息着跟宫承恩、张晓说道:“选金锁的人居然这么少,说明大家真是没眼光啊,金锁虽然在这个电视剧里是一个丫鬟,但是后来人家可是要走女王路线的压。”
这个笑话自然只有柳敬亭本人才能懂,宫承恩和张晓听得面面相觑,张晓道:“剧本里没有任何类似的伏笔啊,这个金锁完全就是紫薇的忠实跟班啊。”
柳敬亭嗯嗯啊啊地东拉西扯一通,道:“我们看很多比较火爆的电视剧,最后走红的往往是那个开始大家都不看好的配角。”
宫承恩接了一句:“倒是也有这种情况,不过这个剧我觉得有可能走红的只有紫薇。”
柳敬亭不再辩解,道:“其实不论是影视剧还是小说,除非创作者的功力深厚到一定程度,否则我们常常看到故事到了结尾的地方,主角的光彩反而不如某些配角。”
宫张两人纷纷点头认可,张晓问:“是什么原因呢?明明主角戏份最多。”
“嗯,有时候,一部作品里面,不一定是谁戏多谁就红,关键还是在性格辨识度,那些感情强烈、爱憎分明的角色往往比较讨巧,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而主角,因为要牵动剧情,有时候不得不做一些身不由己的事情,到了一定程度连作者本人都控制不了,更惨的是,由于主角身上承载着作者本人的爱护和无数读者的关注,性格上常常要做一些调整,至少在故事逻辑范围内,他是完美的。”
“你们想一下,一个总是完美的人真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吗?”
张晓赞同地点头,道:“观众和读者喜欢的角色并不一定要高大全,有点瑕不掩瑜的小缺点反而会更好。”
“问题就在这里,这个瑕不掩瑜中的瑕到底要瑕到什么程度?”
宫承恩想了会,接道:“可以举例子就形象一点了,比如《白发魔女传》中的练霓裳。”
柳敬亭咳了一下,点点头,道:“嗯,这个例子很典型,练霓裳的个性从头至尾一以贯之,没有转折性的变化,”自嘲一笑,“所以尽管她一夜白头,仍不是特别讨巧,但就故事来说,无论是情节的自洽还是整体氛围都是没问题的。”
柳敬亭没办法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进行深入夸赞,比如,这部小说中的作者并没有屈服于读者的呼声,而是坚持己见,比如这个故事总体设计达到了前后呼应,甚至与系列书籍都进行了完美的连接,柳敬亭不好多说只能言尽于此。
宫承恩微微耸肩,一脸“你说的肯定没错”的表情。
“总之,作者为了维护主角,反而要磨掉他身上的某些闪过点,追求人人都满意的结果就是人人都不能真正的满意,而配角就不会有这个问题,可以尽情发挥。”张晓总结道。
……
演员试镜的时候,除了柳敬亭宫承恩之外,接手这个电视剧的导演李坦也到了现场。
李坦今年四十三岁,做话剧导演出身,五年前转行做电视导演,可能是因为观念的冲突或者是因为至今没有碰到好机会,五年来,李导演始终没能推出什么有影响力的作品,能拿得出手的履历,还是全国话剧节铜奖。
这也是他被派过来接手《还珠格格》的原因之一,尽管他有十二个不同意。
所以,柳敬亭见到李坦的时候,只觉一股浓浓的郁郁不得志的气息扑面而来。
“李导,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就是《还珠格格》的故事原创者、编剧兼艺术总监柳敬亭。”
宫承恩心知肚明李坦的想法,他担心这位人到中年,却无法达到不惑境界的导演说出什么不得体的话,所以李坦刚一出现,他就用意味深长的眼光盯住李坦,郑重其事地介绍了柳敬亭,试图用宫二少的身份进行临时压制。
结果李坦很不给面子,听完介绍之后,道:“这算不上什么艺术,所以也就无所谓艺术总监,儿戏之作罢了。”
宫承恩、张晓脸色齐变,纷纷看向柳敬亭,不料柳敬亭却是洒然一笑,问道:“李导可有子女?”
宫张两人一脸疑惑,李坦皱了皱眉,道:“有话直说,不必跟我玩这种高深莫测。”
“好,那我就直说了啊,”柳敬亭稳稳和和地说道:“李导拥有星月这个平台五年,却始终做不出耀眼的成绩,在我看来,并不是能力不足,而是观念顽固,而且这种顽固没有任何原则性,纯粹是自己跟自己较劲,就比如说,一部儿戏之作倘若能做出让人信服的结果,也是一种本事。”
李坦不屑道:“我合同明年五月份就会到期。”
“我们这个电视剧大概十一月份就可以拍摄结束,时间卡的上。”宫承恩淡淡接了一句,“李导只需要按照合约完成自己的任务就行,到时候要走估计没人会为难你。”
宫承恩对李坦的态度十分不满,说了这么一句近似威胁的话。
柳敬亭迅速接道:“反正可能也是李导最后一部作品,不妨抛开一切思想包袱,好好耍一场,也不枉你当初做的那个转行决定,万一有意外收获呢,最不济,也能当做生活中的一个异样经历,李导总不希望最后一年就那么硬熬过去吧?也太浪费生命了。”
李坦听到最后一句话,脸色微微一变,重新打量了一遍柳敬亭,道:“我看了剧本,太闹了,需要大改。”
“一个字都不能改,”柳敬亭笑得很谦虚,话却很坚定,“李导就当做命题作文吧,之前的路既然被证明是走不通的,为什么不尝试着改变呢?哪怕就当自己堕落一回呢?”
李坦无言以对,很多年后,他回忆这个场景,还能清晰地记得柳敬亭说这些话时的模样:
少年老成。自信爆棚。不容置疑。千真万确。
李坦果真如柳敬亭所说,抱着一副破罐子破摔的心态,投入到了这个看上去很草率和胡闹的剧组。
在整个选演员的过程中,导演李坦倔强地一言不发,这反而给柳敬亭提供了方便,他完全按照彼世的那几个演员进行挑选,小燕子的大眼睛、紫薇的温柔尔雅、福尔康的大鼻孔、五阿哥的娃娃脸……
不出所料或者出乎意料,柳敬亭和宫承恩果真遇到几个年轻的女演员提出“单独深入探讨剧本的请求”,宫承恩见怪不怪,柳敬亭一时半会有些没能招架,倒是通过这次亲身体会,弄明白了一件事,原来网上那么多女孩子被假导演们骗财骗色的新闻是真的。
因为有柳敬亭给出的明确要求,演员筛选的很顺利,只是在几个老演员的选择上出现了一些周折,最后不知是李坦良心发现,还是每天打酱油渐渐打出了代入感,居然主动动用了关系,请了几位话剧社的老演员。
这一举动,正和柳敬亭的意,兴奋地差点在李坦脸上亲了一口。
归根结底,李坦终究是位有怨气有不忿,但也一直有着职业操守的导演。
9月15号,《还珠格格》正式低调开机。
……
与此同时,海洋电视放出引进韩剧的第二支长片花,姿态各异的俊男靓女、美轮美奂的场景布置、浪漫温馨凄美搞笑的故事剧情,和以前每一部火爆韩剧一样,这一部同样凝聚了各种大卖元素,看得星月电视和其他各家卫视十分绝望。
绝望不代表束手就擒,特别是宫氏星月电视,而且经过上一次宫承恩的砸车事件之后,双方进行了多番交涉,交涉的过程中海洋难免会借机热嘲冷讽几句,认为这次砸车纯属星月方面气急败坏的报复,然后这个消息很快传到某八卦杂志和网络上。
一时间,大家又是议论纷纷。
接着,星月突然毫无征兆地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宫承品在发布会上对这件事进行了简单的解释,然后宣布:“星月电视原班人马,正在热拍《宫中计2》,预计今年寒假可以上映!”
第一百四十一章 亭穿三年的收视神话(上)
在中华地区,星月和海洋的情况有点类似世界两大知名速食餐饮店,肯德基和麦当劳,是所谓对立统一的存在关系,也是一种心照不宣的营销策略。
不停地竞争才能不停地进步,不停的竞争才能不停地制造话题,而层出不穷的话题无疑又是吸引观众的重要筹码。
另外,人们一般会有这种心态,被星月惹恼的话,会本能地支持海洋,以表示自己决定和海洋并肩对抗星月,表达不满,给予警告,反之同理。
非A即B的结果,让C们很受伤。
所以,当海洋和星月眼见要掀起新一轮的竞争,大家的兴奋点再次被挑拨而起,开始乐此不疲的围观和煽风点火。
大家一边赞叹宋东风以敌人之姿,勇闯龙潭虎穴追女朋友的气魄,一边向往宫家少爷抡椅砸名车的风采。
其实星月和龙传都明白,他们放出的这些消息,对舆论风向根本不可能造成什么决定性的影响,大家关注的并不是是非问题,而是八卦问题。
关于宋东风和宫家某位少爷的恩怨,无关对错,只关拉风。
“GTV和STV斗了这么多年,总体来说并没有分出胜负,这次‘砸车门’事件,归根结底也是这对老冤家明争暗斗的一个缩影,也是个平局。”
“每年贺岁档都是兵家必争之时,今年事件刚刚过半,海洋好星月的开年大戏之争已然拉开帷幕,不过看情形,这次争锋,海洋的胜算要大一些,毕竟他们在争夺引进韩剧《大尚宫》的战争中开了一个好局,我赌海洋赢。”
“星月用《宫中计2》对抗《大尚宫》是非常漂亮的一招,同题材对同题材,可谓以己之坚,阻其之锐,我建议星月可以打民族牌,口号是,不能让别国的宫战争我们自己的宫。”
“其实,我觉得星月提早推出《白发魔女传》或《楚留香传奇》的话,胜算可能还大些,古庸生留给全国观众的那个惊艳背影,余威至今犹存,可以好好利用。”
“《宫中计》第一部就是跟风海洋电视,虽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终究连《宫谋》都没能赶得上,所以大家懂得,至于有人提出的《白发魔女传》,我认为更加不可能,一则,这个剧显然是用来对付《七侠五义》,一则他们之前那部武侠剧《越女剑》的收视中规中矩,说明武侠剧能量有限。”
……
这些话题云的形成对星月和海洋来说,都是好事,实际上,这也是星月突然公布他们再拍《宫中计2》的一个目的。
“跟风和炒剩饭没有什么,我们也这么做过,比如我们搞《七侠五义》的选美,就是学习GTV的‘海选西施’,做电视就是这样,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可是如今他们企图用跟风作品来扭转局面,这就是典型的昏招了,《宫中计》的成绩是不错,可是第一部的成功已经基本涵盖了它几乎所有的观众群,即便第二部能有所进步,也是《七侠五义》的级别,还能有什么大作为么?”
龙传集团大会,宋泉踊跃发言,尖锐地指出了星月的自不量力。
“他们应该是不想输得太难看。”一个高管模样的青年接了一句话,大半人都表示赞同。
“小安,我看你一直不说话,可有什么想法,可以当着诸位前辈的面说说。”
坐在会议桌左侧第一位的一个五六十岁的胖子,温和地看着会议室角落里坐着的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说道。
那位少年闻言,面露羞涩之情,忙起身道:“徐爷爷,爷爷只是让我来旁听学习,怎么敢当着诸位前辈的面放肆。”
“但说无妨,只有说出来才能知对错,才能有进步啊,徐爷爷支持你说。”
作为集团三把手,徐长年有这个资本为任何人在大会上破次例,更何况那位少年还是未到场的董事会主席王奇森的孙子,船王王船山的儿子呢。
众董事见徐长年这么说,立即转头邀请王少为大家讲两句,王少见众情难却,微微躬身,然后认真地说道:“我觉得星月拍《宫中计2》应对《大尚宫》是一招很妙的棋。”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为之一怔,宋泉皱眉道:“不知小安有什么依据?”
“两个依据,一,他们用国产剧迎战我们引进的韩剧,立场首先就相对高大一些——”
“小安还是相得不够透彻啊,”宋泉不等王航安说完,半途打断,“要知道,他们星月之所以要拍新剧,是因为他们在争夺这部韩剧的时候输掉了,他们并不是不想啊,而是不能,另外,早有人说过,艺术无国界,观众现在要看得是好看的剧集,广告商看得是节节走高收视率统计,除了他们的水军,没有几个观众会在这上面做文章的。”
尽管大家不想得罪未来的董事会主席,但是他们不得不赞同宋泉的话。
王航安谦虚地受教点头,然后道:“这一点不成立的话,我说第二点,就是,我们是否能保证《大尚宫》一定火呢?”
这个问题还是让在座的董事们犹豫了一下,这么久以来,无论是海洋上下还是各路网友,大家评论GS之争,默认的是《大尚宫》必然火,却很少有人提出“万一没火”的质疑。
“这个的话,航安,你可能还是多虑了,”一个三十多岁的、西装革履的青年接过话头,“在引进这部剧之前,我们首先做了市场调查,实际上后来事实证明,不仅我们这么做,其他电视包括星月也这么做了,所以才会出现群起而争的局面,其次,我们先后放出去的一个短预告片和一个片花,点击量都在以几何数字上涨,其中预告片的点击已经破千万,观众期待度很高。”
王航安依旧点头,道:“谢谢赵总监的解答,我没问题了。”
徐长年挥挥手示意他坐下,然后点评了一句道:“虽然有些稚嫩,但是可以看出是动了脑子的。”
大家自然又是一阵附和,什么“思虑周密,果然是虎祖父无犬孙”,什么“占据明显优势,仍旧能如此冷静,不简单”,什么“面对一众前辈,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