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世慈光-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让他独自在冷宫习惯孤独和寂寞。
  天授帝更知道,这孩子还习惯了痛苦。
  他看见朝阳射向他的带着谴责的目光,竟不敢与之对视,别开了脸。
  
  第32章 江山继承人
  
  冷场
  沐慈的脸色平静到荒芜,继续按自己的步调做健体术,不时变化的动作,缓慢却行云流水,赏心悦目。
  动作做完,沐慈已经一身的冷汗,很痛,却有舒展轻松,还活着的感觉。
  和顺取了棉巾,沐慈自己擦了汗,脸色很白,却还记挂着问和顺:“今天的邸报呢?”
  和顺取了,手熟地将邸报直接呈给了天授帝。
  天授帝感觉自己心力交瘁,摆摆手交给朝阳。上面的信息,虽然是他下发的,但他也实在不愿意再念一遍。
  朝阳接过邸报,很懂业务,自动转成大白话,念给了沐慈听。天授帝下意识观察沐慈的表情,见他不论听到封王还是申饬太子的消息,都无悲无喜,似乎听到的不过是平常信息。
  看样子,是真的什么都不在意,不放心上。
  ……
  的确,沐慈上辈子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即便是生死大关也经历了,已经少有什么能触动他的情绪。再说,不过是申饬而已,还没到最后的输赢,沐慈也不想知道天授帝到底有什么打算。
  他针对邸报上一则在春季种下种粮,缺粮的当口,敦促各地平抑粮价的讯息。问询了皇帝:“平抑粮价就是一道政令吗,还有没有别的具体措施?”
  还真就如他自己所言,不懂的就直接问皇帝,而非暗搓搓收买人心,向人打探……反正最后天授帝都会知道。沐慈五感敏锐,早就发现了暗中隐藏的许多道气息,应该是这个皇帝派来监控他的。
  与其暗中行事惹人生疑——这个皇帝本就多疑,倒不如光明正大。再说,就沐慈本身而言,凭智商就可以在不动声色间搜集、整合他需要的信息,压倒性碾压,根本无需行那魍魉手段。
  这么坦然直白,略有涉政的问题,让朝阳郡主暗暗为沐慈提了心。要知道经历了三十年前的“五王之乱”,未免子孙也重蹈覆辙,天授帝出了让太子涉政,其他儿子都没让接触过政务的,问一句都是犯忌讳,要被天授帝教训的。
  天授帝听了也是一愣,帝王对政治只有更敏感的,看向沐慈的目光带着审视。却见沐慈神色平淡,目光明澈,只是单纯的“我不懂,所以问”的坦然。
  天授帝果然放下心防,十分大度地回答:“各郡县都设有常平仓,丰年高价收购粮食以备不虞,荒年再低价抛售储粮以压低粮价。”
  “能保证各地常平仓都发挥功用吗?”
  “应该能,每年春耕后,朕会派出巡查御史,汇报各地情况。”天授帝道,而且各地的夜行卫也不是吃素的。
  “除了平抑粮价,常平仓还有助于灾年赈济,战时充作军粮,对吗?”沐慈道。
  天授帝点头:“的确如此。”
  沐慈道:“是个不错的政策。”之后便不再问,继续听朝阳郡主念邸报,遇到不懂的也立即开口问天授帝,从不知道什么忌讳,坦然地反让天授帝放了心。
  更有些在朝阳和天授帝眼里都是常识性的东西,沐慈也不懂。天授帝知道是缺失了十六年的教育造成的,又为在没人教的情况下小儿子也有如此灵秀感到骄傲,更多是愧疚心疼,于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态度堪称温和,让朝阳郡主都有些侧目。
  ……
  最后,朝阳陪沐慈和皇帝陛下一起用午膳。
  “不喝药”事件能看出沐慈的胆大和坦白,他直接对天授帝说:“我不要和你一起用膳,御膳不好吃。”
  朝阳暗暗点赞:说得好,这是所有参加宫宴,吃过御膳的人共同的心声。端过来都冷了,外表看着漂亮,可口味根本就不对,基本都属于“看碟”。天下闻名的皇家御膳,还不如普通世家吃得好。
  不过她有点担心这么诚实的沐慈会不会惹恼天授帝啊?
  天授帝居然都不生气,好像很高兴孩子无理取闹一样,笑眯眯说:“父皇让人在重华宫小厨房做,是热的。”
  “热的也不好吃,我想吃炒菜。”沐慈这几天要么喝点粥,要么尝两口蒸煮的东西,嘴里淡出了鸟,肚子也好饿,无比想念炒菜。
  他是不会委屈自己的……或者说,于味蕾上,是不怎么都不肯委屈的。
  但大幸朝根本没炒菜,之前只偶尔有人用韭菜炒过鸡蛋,但由于还没有开始种植油菜,油产量不丰,百姓也少有余粮养猪,所以民间一年都难得吃上几回油,自然还没有出现炒菜。
  天授帝是见多识广的,知道啥叫炒菜,立即叫御膳司的人进来,问什么人做过。
  “回陛下,小人秦山,曾做过几道炒菜。”立即有一个四十岁的中年人出列,胖乎乎圆滚滚的身材,是个做厨师的专业体格。
  天授帝纵容地看向沐慈:“九郎想吃什么炒菜?”
  沐慈指示秦山:“所有的菜色都试着炒一炒,用一口薄胎铁锅,倒上油,将油烧得热热的,先入荤,再入素,进行翻炒,加入盐椒蒜姜末调味,最后浇上浓浓的鸡汁提鲜。”
  秦山点头,双眼晶亮。
  沐慈又说:“素炒用猪油,豆油;荤菜可用茶籽油,但不要用羊油,膻气重。”
  宫里各种油还是有的,秦山去小厨房折腾……很快呈上新做出的炒菜,虽然没有后世大酒店做的色香味俱全,却热气腾腾的,比蒸煮的冷掉了的御膳好吃多了。
  沐慈的嘴巴挑剔,对着面前的菜色,逐一指点了秦山掌握火候和技巧,让他再去炒,一直炒了好几次,午膳快要变成下午膳,才勉强几样还能入口。沐慈才吃了一些,并不多,可总算没有继续饿肚子。
  天授帝和朝阳吃得很新鲜。
  朝阳赞问:“阿慈,你很厉害,炒菜都会,谁教的啊?”
  天授帝也用探究的目光看向沐慈,他早有点怀疑了——小九郎太聪明,简直有些妖孽。
  沐慈不动声色,看向朝阳时,目光才略微柔软:“姐姐,你想听我编个谎,给你一个看似合理的解释吗?”
  朝阳听这语气,才知道自己大概又问错了问题,太不应该。
  沐慈并不介意,视线又平平对准天授帝,幽深目光凝结成冰,一片冷寂,一字一字清晰道:“我不屑于编谎,也不会对任何人走出解释。”
  沐慈的语气很平缓,却有不容置疑的力量,就好像翻江倒海于他不过是翻掌之间,沧海桑田于他不过是白驹过隙,一切尽在掌控,一切却又渺如微尘。
  所以……
  他说:
  “有些事,我做了有做的道理,不做也有不做的道理,不需要给谁一个交代。”
  “你们不要发问,也不需要知道太多!”
  朝阳双目圆睁,很努力才压下心底的惊疑,幼时的阿慈只是个聪明一点的娃娃,到底发生了什么才叫他变得如此强硬,有了这等威势?
  天授帝的面色不变,但内心惊涛骇浪。
  你们不要发问,也不需要知道太多!= 天机不可泄露?
  难道!那紫毛老道说九郎是天龙下凡……都是真的?所以一个什么都没学过的冷宫皇子,不知道许多常识性的东西……都属于凡间。却知道很多别人都不知道的东西……也许都属于上界。
  每天九郎除了做健体术,还会花很长时间静坐修炼(冥想)。
  所以,在面对他这个人间帝王时,一点都不曾畏惧,甚至说出“无需给谁一个交代”这种强硬至极的话,有毫不逊色于他的强大气势。
  他身为皇帝,威势深重,最能看出面前的人是真正强大,还是强装镇定。沐慈显然是前者,已经到了无需色戾声疾来武装自己,只轻描淡写的一眼,平淡坦然的一语,就足以震慑众人。
  这种坦然无惧,淡定从容的姿态,这种轻轻的一个眼神,一句话就让人无法忤逆的气势,必须是一个人身处上位多年,手握权柄,生杀予夺,拥有真正强大的能够顷刻间翻云覆雨的力量,才能培养出来的。
  绝不是冷宫可养成。
  而且,这种强大气势,从不是无根的,是需要支撑的底气的。
  九郎的底气,是他的头脑?还是因为他本不是个凡人?
  天授帝一瞬间涌上一股杀意。
  皇权是至高无上的,此时他的绝对领域——皇权,被“怪力乱神的天龙”挑战了,天授帝无法克制自己“清除掉一切对皇权的威胁”的本能。
  沐慈……不,他不是龙,他如今是肉体凡胎,很脆弱。
  “你想杀我!”沐慈说,他聪明又极其敏锐,少有人的想法能瞒过他,更因上辈子也过了在生死边缘游走的日子,对杀意更加敏感。不过沐慈能理解,一山都不容二虎,更何况容下两条“龙”。那紫毛老道的天龙说法,不知是害他还是帮他?
  天授帝被沐慈的敏锐震了一下,他看向沐慈,直直撞进了那一双美到妖异,却无光无尘,剔透沉凝,似能看透一切的眼睛里。
  这双眼的眼角微挑,天生含有三分婉转的风流,七分惊心动魄的艳丽,可却从来都冷冷淡淡,红尘不侵。那双瞳极黑极深,犹如潭底有一个神秘的黑色空间,将一切汹涌都藏在了至深处,无论谁好奇地望进去,都无法看出一丝端倪,反而自己沉沦其中,无法解脱。
  此刻,这双拥有一种魔性力量的眼睛,平静与天授帝对视,在那庞大的杀意和皇者的威势面前,不落下风,没有丝毫闪避,气息也没有丝毫紊乱。
  天授帝越看越可疑,这不是一个十六七岁少年该有的单纯、灵动的眼睛;这不是一个备受折磨的少年该有的悲伤、绝望的眼睛。
  更像一个经历千万年时光旅程的智者,拥有囊括宇宙天地奥秘的智慧,所以对这一隅一地的风云变迁视若等闲。又似汇集天地灵气产生的妖物,拥有魅惑人心的外表和可怖的力量,却敛藏气息,不动声色诱惑于人,静待时机致命一击。
  天授帝杀意更盛。
  他是智者?还是妖孽?
  朝阳被天授帝的杀意激得简直心惊肉跳,不理解自己随口一个问题为什么会引发一场“血案”,努力“呵呵”一声,意有所指劝道:“阿慈,皇伯父是你的亲生父亲(重音),不会伤害你的。你别总和皇伯父犟着来。”
  提到一句“亲生父亲”,天授帝的杀意顿时锐减……
  沐慈却浑不在意,道:“姐姐,别担心,我无所谓的。若不能顺心而活,现在死了,倒也不错。”沐慈从不想死,能活下去谁都会活着,但沐慈早已看淡生死,不会强求,更不会为了活着,违背自己的心意。
  上辈子的沐慈,脑域进化灵术突破,心智早过了开悟、空明的境界,不会囿于外物外因。且按自然规律,他本就是个苍老的亡魂,如今多活一世,更不必执念,所以沐慈一直平心静气,清润的嗓音似春日流水般和缓,神色更是坦然旷达,衬得他那张本就不平凡的面孔,更有几分飘渺离尘的味道。
  是了,这少年是如此灵透毓秀,圣洁清华,流落在这红尘浊世本就是一种委屈,如今能得解脱,便会放下一切,欣然而往。
  是他辜负了这孩子太多太多,让这孩子生来只感受过苦痛折辱,从而封闭了内心,不再把任何人,任何事放在心上,对这尘世也从未有过一丝留恋。
  又有什么资格指责这孩子不将自己放在眼里?
  ……
  伤害了这天地的灵物,我一定会受天道清算的,天授帝心想。
  天授帝更想到……
  即使他不肯面对,也必须承认——他老了,快死了。
  他原先的继承人,太子的资质从未令他满意过,现在更是陷入疯狂,居心叵测。
  他急迫地需要一个继承人,这时候,有一个天龙下凡的儿子,拥妖孽的头脑,不属于这个世间的非凡见识,强大的气势,不是更完美吗?
  天授帝心头巨震。他最终发现——不是沐慈不舍得死,其实是他自己,不舍得让沐慈去死。这个孩子,不管是什么来历,终归是他最爱的女人给他孕育的骨血。这孩子更是天龙下凡,是上天赐给他的最好的礼物。
  他有什么资格忌惮?
  我应该留下他,培养他,补……不,不是补偿,而该……疼爱他的。
  天授帝看向沐慈的眼光,慢慢的,有了一点微妙的不同。
  
  第33章 五王之乱(番外)
  
  崔院使名叫崔忠年,出身太医世家,因有“吃货”属性又家学渊源,喜欢研究药膳,颇有成果。他作为特殊性人才,三十岁不到就被点入了太医院。
  那时还是光启元年,也就是35年前,还是如今天授帝的二哥——大幸五代皇帝,元宗沐暻在位。
  元宗年号光启。
  光启二年,崔忠年就凭一手好药膳调理太皇太后卫氏的身体,竟然让快80岁的卫氏重生乌发,精神健朗。
  被太皇太后卫氏一手带大的光启帝,对卫氏一贯诚厚敦孝,大大赞扬了崔忠年,破格简拔年纪轻轻的他做了太医院副院使,在一群胡子头发花白的老头中,他的一头黑发十分醒目。
  光启帝也被温补药膳调理得身体康健,他又爱骑射运动,而且他继位时正值“昌和盛世”,国家稳定繁荣,他不需要像父祖那样头疼国家,与政务死磕。所以他完全有望打破大幸皇帝太勤政,年不过五十的传统。
  谁知老天爷偏不配合。
  光启三年,不满三十,正值青春壮年的光启帝突然坠马伤了脊椎,瘫痪在床不能理政。
  国不可一日无君啊。
  光启帝出事,朝政谁处理呢?作为唯一性的最高职位,又不可能有什么“代理”“权”这种临时性任命出现。
  太子?
  光启帝的两个幼子都夭折了,根本无子。
  怎么办?
  光启帝的亲母李太后生他时就难产去世,被奉为太后的寇氏是第四代皇帝永和帝的第三任继后,生有两个亲儿子在当闲王,她必须避嫌,日常生活都是以“吃斋念佛生生病”为主题的,这种敏感时期,她哪里敢对朝政发表意见?
  寇太后“生生病”的业务已经很熟练了,果断病了,痊愈无期……总之,为了两个亲子的安全,病死也不出头。
  快80高龄的太皇太后卫氏只好挺身而出,视朝理政。大家竟然都没异议,因为卫氏这不是第一次视理朝政。
  说到卫氏,她作为后宫女子,是一个很传奇的女性,在大幸威望极高。
  她的政治生涯要追溯到她的夫君,元宗的祖父,第三任被称为世宗的昌平帝。
  昌平帝登基那会儿,大幸朝才立国不足三十年,前两任皇帝都忙着北战南征,一个驱逐北方外族,一个打击南方的无数违法小朝廷。统一全国后,大幸太宗伤痛难以为政,飞快溜……呃,禅位了,把一个战后需要重建的国家丢给了太子。
  国家百废待兴,问题多多。有武将需要解兵权荣养;管理型的文臣和地方能吏匮乏;百姓吃不饱穿不暖,简直一穷二白,还时不时有违法小朝廷残余的零星叛乱。
  昌平帝从小身体就不是很好,偏接手了这么个烂摊子,他又想有所建树,让战乱的中原恢复生机,因太过劳心劳力,常导致病痛,拖着病体处理理政。皇后卫氏与昌平帝感情甚笃,十分心疼昌平帝,就时常帮着他处理奏折,慢慢也摸出一些门道,显露出在政治上的天赋。昌平帝囿于身体,便慢慢开始倚重卫氏。
  后来昌平帝35岁就在朝堂上猝死,一句交代都没有,还是卫氏撑起了朝纲。
  皇后卫氏所生嫡长子已经夭折,只有一女。昌平帝猝死后,她悲痛欲绝又生子无望,就将才7岁的庶二子沐乫认到自己名下,就是第四代皇帝,称为兴宗的永和帝。
  卫氏作为太后垂帘听政。
  卫太后一个女人理政,竟然没有人反对。不仅因为她是太后,名正言顺的国母,更因为她有政治才华和治国经略,不仅体弱的昌平帝对她多有倚重,连朝臣都信服她。
  卫氏用高爵厚禄荣养武将,封妻荫子,不至于功臣寒心,也不会尾大不掉;又不拘一格选拔贤臣,知人善任。鼓励农商,休养生息……她做出许多利国利民的好决策,使得昌平年间时局渐渐稳定,战后的南北大地很快恢复生机。
  因世宗年号昌平,便是史称“昌和盛世”的开篇。
  卫氏作为一个女性,在政治上能如此出彩,稳定国家局势,繁荣南北,是因为她背后还有个娘家在支撑。卫氏出身于号称大幸“钱袋子”的开国五大异姓王的东兴王系,传了三代降爵至国公。
  俗话说的好嘛——有钱能使磨推鬼。东兴国公府对卫氏鼎力支持,才有卫氏稳坐太后宝座,垂帘视政。
  卫氏治理国家有一套,更将永和帝当亲子,尽心尽力教导。又不贪恋权势,永和帝一满十八岁大婚,卫氏就立即撤帘让永和帝亲政,平时只指点永和帝,不再亲自插手朝政,其道德之高尚,精神之高洁,为万民敬仰。
  让许多以为会出现第二个凤天女帝,社稷倾颓的人都大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