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世慈光-第1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乐守和凤落护着沐慈回去,牟渔留了两步,对方善悟、吕秉辰道声辛苦,并说:“我忽然想起一事,可巧得很,前段时间我有个部下救了一个擅长仿照笔迹之人,不如传他来问问,许能得到一些线索。”
  方、吕两人对视一眼,心道:巧什么巧,必定是夜行卫所为。能在京中做官,屹立不倒的都是人精,两人脸上还做个真巧的表情,从善如流答应了。
  ……
  救人真是巧合,擅长模仿笔迹的人因技术敏感,之前一直是天授帝授意夜行卫重点监控的对象,可巧的很么,差点被灭口的恰是模仿这封信的人。
  问一问,当然问出了一些有意思的东西。
  第二日庭审,德光帝没空过来,说是小公主不好了。德光帝脱不开身,心里也难受,便只让李海代表他监审。李海不敢坐主位的,只站在主位边上。
  那善模仿字迹的人作证,指认出委托他模仿的人来,一根藤牵出无数瓜,牟渔有夜行卫,又有嵠丘军助力,有备而来,很快把相关人等都控制住了。因着许多都是灭口未遂的,险些被杀自然心中有怨,犯不着为主谋隐瞒,便很快找出了真正主谋。
  不是齐王嫡五子沐恒遣,却是齐王的长子沐恒过。
  沐恒过很快被抓捕归案,面对确凿的证人证词证据,沐恒过并不能顽抗,不招也可以给他定罪了。
  齐王气得说不出话,千防万防,家贼难防,竟然是沐恒过给家里招祸,还试图陷害兄弟。
  有此不孝子,齐王气得啊……
  面对证据,忠义会大当家扛不住,说出了真相。
  沐恒过有刺杀楚王的动机。
  他身为庶长子,高娶了三朝老臣林有德(天授帝颇为倚重的丞相)的嫡孙女。庶子娶嫡妻本就不容易,两个妻舅又因他的指使,贪墨河工银子,一个被查后流放,一个因沐慈建议派兵镇压主官上堤,直接死在了洪水决口,垮塌的堤防上。
  林家最有出息就是这两个孙辈,这下全完了,哪里肯依,一直要嫡女与沐恒过和离。
  沐恒过一腔愁苦,醉酒的时候就和忠义会的大当家吐露。大当家因楚王府送还内库财物回宫一事,眼红楚王府大财,可是曾对沐恒遣提议过劫楚王一次,却被否决。
  常言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忠义会大当家一直没死心过——内库是什么?那可是大幸朝好几年的国库总收入啊,有多少钱啊!!
  大当家与沐恒过两人便合谋,策划了这一场刺杀。他们认定楚王小小年纪,刚出府没站稳脚跟,可欺;他又并不与任何人交好,得罪人的事没少干,不会有人帮忙。定王府日薄西山,自身都一堆麻烦,也不会帮他。
  两人便觉得若取了楚王性命,只怕叫好的,趁机踩一脚的人居多,绝不会有人认真追究。便是新帝,嘴上定会追究,说不定心里还会赞他们,并不会大力辑凶。
  如此,他们就可以趁局势混乱,树倒猢狲散,攻入还没建好的楚王府,劫取财物,便是不能独吞,没肉吃喝个汤也足够饱了。
  ……
  两人也想好退路,找人伪造一封书信,待朝廷来查案,便将黑锅推给沐恒遣,叫他来背这个罪名,而忠义会则把罪名推给旁人,算是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如此一来,一箭三雕。
  沐恒过报了仇,得了大财,又除了自家唯一嫡子,以齐王对他的宠爱,爵位必会落在他头上。
  简直是人生赢家。
  于是,沐恒过提供武器,忠义会出精锐人手,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打听了沐慈行动路线,趁着牟渔不在,觉得天时地利人和,便发动了刺杀。
  ……
  至此,真相大白。
  沐慈面上不露一丝情绪,无波无澜看着招供的大当家和沐恒过……
  任何人说谎,隐瞒,都不能逃过沐慈的眼睛。沐慈的精神力便是最好的测谎仪,自然知道大当家的交代,并未说谎隐瞒。
  但沐恒过却是藏了许多事不肯说的,比如刺杀用的军中制式武器,是禁止外流的,他一个没多少实权的王府庶子,再受宠爱,也不可能弄到那么许多。
  谁给他提供的武器?
  沐恒过不说,大概心知自己不得善终,心中恨极,还想着让逍遥法外的合谋之人在将来为他报仇。
  不过沐慈不是不懂人情世故的,这件事抓到沐恒过便可告一段落。再追究,就不容易了。
  他的敌人也太多,有一部分是因自己不讲情面,行事狠绝而来;更多一部分是已故天授帝的遗留问题,一天半天的,根本清除不完。
  沐慈的耐心十足,最沉得住气。而且,没有敌人的日子,很寂寞的。
  ……
  方善悟、吕秉辰商定,孟志抗议无效,便定下了沐恒过的死罪。
  至于株连九族,因齐王和皇族一脉同宗,不好株连,且有寿王谋逆的先例在,并不随意株连无辜。齐王真不知情,他知情不会允许长子犯傻,便只定个齐王一个纵子之罪,罚俸降品,从超品成了一品亲王。
  沐恒过见父王没有伤筋动骨,便嚎哭着道:“父王,儿子不想死,儿子只是一时糊涂……”
  齐亲王动容,还想找办法给儿子脱罪,至少不定死罪,定个流放也好。牟渔冷笑着,取了多年前夜行卫的密档的抄录本,给齐王看。
  齐王看过,颤抖的手指着长子:“老二……老三……是不是你害死的?”
  沐恒过自然不肯认。
  牟渔道:“您那庶长子行事不密,当年两位世子的意外,还有几个证人在,要不要我给您找出来?”
  齐王眼珠一阵乱动,这个年老亲王非常机敏,立即想到牟渔所为必是天授帝指示,明知道他的庶长子害了两个嫡子,不仅不告诉他,反而帮着隐藏证人,可见天授帝对他并非全然信任,甚至没多少善意……
  齐王瞬间冷汗淋漓,不知道死去的天授帝是否留了后招来整治他,战战兢兢不敢再有任何异动。
  且庶长子的确该死,齐王便不再求情,任由三法司将终审判决提交廷议。
  ……
  德光帝因小公主离世,正伤心愤怒无处发泄,便只改了死罪的执行,定个“千刀万剐”,其他维持原判,不大肆株连。
  齐王听说,已经没了力气抗辩,只在府里哭了两声,还得跪地朝着皇宫方向叩谢圣恩。
  ……
  沐恒遣这两天很受惊吓,虽然脱罪,可心里更加难过——来自至亲之人的背叛,比任何人的杀伤力更大。这会儿他有些心灰意冷,见父王还在哭沐恒过,想着自己病死的二哥,惨死的三哥,竟然都是被兄弟……不得好死,只觉得悲从中来。
  一个大男人的,捂着脸,跪在地上,对齐王磕头:“儿不孝,请容儿剃发出家……”
  这个家,从小便不是乐土。
  齐王见唯一的嫡子如此,再看王府已呈衰败之相,一口气提不上来,眼一黑便晕了过去……
  又是一场纷乱!
  ……
  沐慈冷淡看齐王府真实伦理剧的消息,淡淡点评:“嫡庶不分,祸乱之源。”三妻四妾,更是纷争之始。
  因沐慈是维护嫡长制度的金字招牌,连皇位都辞了呢,他说出这句话来,底气十足,叫人不能反驳。
  而且,道理也的确是这样的,庶子心大,不是一件美事。
  ……
  沐慈看事情尘埃落定,便问牟渔:“我建议增加对死难百姓的赔偿,廷议怎么说?”
  给死难者抚恤,是应有之义,方善悟根据大幸律法规定,已经罗列出来,并提交了相关判决。但沐慈对判决上的数额不满意,便提议增加。
  牟渔摇头:“决议不下,说是您要求的数额又太大。”
  沐慈不为所动,让牟渔招了方善悟过来。
  方善悟自然很快面见楚王。
  沐慈从不寒暄,直入主题:“律法中所定额度,还是六十年前定的,现在生活水平提高太多,早应该更改。”
  方善悟是刑法专家,闻言点头:“殿下所言极是,只是……您定的数额太高。”
  “高吗?人命是无价的,我看过死难者的资料,有一个是入京预备恩科的举子,在将来许能贤明宰相,或能成为惊世大儒,却忽然天降人祸,将一切希望扼杀在还未开始的时候……这不仅是死难者本人的劫难,他家庭的悲剧,更是整个国家的损失。就算死难者都是一文不名之人,谁知道他们是否能孕育出优秀子嗣,在将来万世传颂?可惜……现在都被扼杀了。”
  方善悟还是第一次听说这种理论,就好比杀死一只无价的小鸡,将来这只小鸡可能会生金蛋,就算不生金蛋,也能生子,子又生孙,无穷尽也……的确不能一口咬定人家,或是子孙生不出金蛋来。
  可偏偏这种理论,该死的正确,饶是方善悟有善辩之才,也找不到语言反驳。
  人命,的确是无价的。
  沐慈又道:“杀死无辜者,虽要偿命,赔偿足够钱财也是必须的。一是让家中老父稚子得以生存,不能让人家遭遇失去亲人的痛楚,还要因此陷入经济困境。再者,高额赔偿也是为了警示后人。若只赔偿这么几个小钱,不痛不痒的,并不利于惩前毖后。”
  方善悟不得不承认,传言中楚王有极为强大的说服能力,果然是真的。不过他更清楚,这种说服能力,是建立在公理正义的基础上的,让人无从辩驳。
  方善悟便问:“殿下以为如何?”
  “我定下的赔偿金基准,也并非胡言,是以区域年总收入为一个基数。再按百岁计算,若杀死三十岁人,则赔偿剩余七十年,七十倍。”沐慈能知道天京城的年总收入,也不是临时调查计算的,而是他在宫里就把户部尚书卢定国折腾得够呛,逼着人家把全国各种数据都算出来过的。
  方善悟恍然,有疑惑:“好似……”他想到楚王不喜欢模糊用词,便肯定道:“定下的数额也高了。”
  “的确,这只是错失杀人者的赔偿,而故意杀死无辜者,要在此基础上翻五倍至十倍。若自身赔不出,则由家族承担!若家族还不出,则由户籍所在地方承担!”
  大幸朝还处于宗法制,就是以家族、村落为一个整体的,若是族中出了杀人犯,则属于家族教养不力,监管不力,当然要承担责任。
  至于落到地方,是因为罪犯赔偿不出,死难者的家人不能没着落,便只能本着人文精神,由地方财政负担。这样做也有好处,便是各地方为了不赔的倾家荡产,也会加强教化、监管,出杀人犯的几率会相应降低。
  方善悟瞬间就领悟了楚王定下高额赔偿的用意,却是深谋远虑,高瞻远瞩,非他这个常人能及。
  方善悟站起身,鞠躬道:“殿下仁爱世人,乃我民,我国之福。”
  沐慈心境空明,不为毁怒,也不为赞喜,目光平静,声调不高不低,却铿锵有力,振聋发聩:“我要让所有人都知道,犯罪成本会高到令人望而却步;我要让所有恶者都害怕,害怕杀人的后果。从此大幸,再有灭绝人性,胆敢随意伤害无辜者的恶人,便让他付出百倍千倍的代价!”
  这句话,通过案情实时报道的邸报,传遍大江南北。百姓无不对楚王交口称赞,让沐慈的民间声望进一步猛增。
  
  第253章 杀人·死神的仁慈
  
  方善悟将楚王言论,在朝堂上一番解说。朝堂上大多是正直官员,纷纷附议。且德光帝也对九弟的任何决定都无条件支持,便让户部卢定国核准,高票通过了新的赔偿数额。
  同时方善悟也恳请德光帝修改律法。
  上一次大修律法,还是六十年前永和帝的德政,之后天授帝只做了一些小修改,有许多条款已经不适合现在使用。
  律法若修得好,不吝于一次开疆拓土的功绩,德光帝自然是赞同的。不过修改律法是一个浩大工程,一不小心造成的影响很大的,并不能心急。
  ……
  死难赔偿定得高,相应伤者获赔医药费,营养及赔偿,总额也定得极高。加上死难百姓十二名,因刺客用意是驱赶百姓冲散楚王锦衣卫,便挑年少青壮下手,另有个八岁小孩,躲避不及被踩踏。
  从前小孩的命不值钱,现在楚王颠覆了传统观念,言道:“一个国家的希望和未来,就是孩子,必是最值钱的。”堵了所有人的嘴,让这个孩子的家庭获赔了最高额度。
  同时,有人提议给楚王这名受伤者,赔偿翻百倍,毕竟他是个有封地,有实权的藩王。却被沐慈拒绝,又再次颠覆传统观念:“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同样道理,受害被赔偿,天子与庶民也不用有区别。”
  这话说得……
  是这个理,却不是这个情……
  谢太妃立即在德光帝耳边挑唆:“瞧瞧你这兄弟,在他眼里,你的性命身价,只怕和泰和楼卖酒烧菜的,一般无二呢。”
  德光帝心里虽清楚自己九弟眼里,只有道理,不讲人情。可他心里还是不舒服,因为人人都想做VIP,觉得自己是人间最特别、最神奇的存在,一旦与普通人等值, 便不开心,更何况德光帝已经做了帝王。
  德光帝远没到“不为物喜不为己悲”的心境,他本就为小女儿意外夭折而伤心,阴郁的心境被扩大,只觉得自己在九弟眼里竟然没有什么特别的,愤怒倒没有,伤心却是真的。
  当然,德光帝却不想一想,沐慈连自己都没当成VIP,不开特例呢。
  ……
  如此赔偿,把总数加一加,自然是一个天文数字。
  不过因这次刺杀影响十分恶劣,全国上下都盯着事态发展。现在判决下达,个个拍手称快。且不论是为了公理正义,还是见高高在上者终于跌下而幸灾乐祸。总之,判决必须执行,否则就是一纸空文,影响国家信誉。
  三法司便派人,天天上齐王府逼债。
  齐王气晕过去,诊断是中风,一直昏迷不醒。
  沐恒遣没办法丢了病重的老父出家,便留下主持事宜。他一贯能干,更认得清时势,否则也不会在齐王偏爱庶长子的情况下还重用他。
  他清楚这次只能认打认罚,便爽快赔钱,赔了个倾家荡产。除了御赐宅邸良田不能变卖,齐王劳碌了半个世纪的积累,一朝化为乌有。
  ……
  同时,沐慈建议赔偿款实行分期给付。
  若一下子把赔款给了死难者家属,这么一注大财,必会引得贼人觊觎,反而不美。于是三法司便与广陵王旗下,天京城最大的钱庄“天宝银号”合作,按年发放赔偿款。
  因楚王深谋远虑,自此后,但凡有作恶者,行凶多少有了顾忌,并不敢随意杀伤无辜,此为后话。
  ……
  在沐慈以为事情尘埃落定之时,戚风十万火急从西山大营回来,找上他求情。
  “忠义会有个人称火狼的分坛主,本名戚焱,是我的堂弟。”戚风双膝跪地,恳求道,“我叔婶早亡,就留下他一脉单传,如今他还没成亲,没有子息。若杀了他,就绝了我叔婶一脉,我实在不忍……”
  沐慈对戚风摆手:“你不忍无用,求我也无用,他虽没参与刺杀,但忠义会私下里作奸犯科做了不少,他被收押,正接受调查。若有涉案,该怎么审理判决,都由三法司依据刑律判决处置。我不会去请托人情。”
  戚风却是笑了:“我虽多年不见这堂弟,可对他本质还算了解,若说他一点过错没有,是我夸了海口,否则他也不会与忠义会有牵连。但若说他大奸大恶,却一定不会有,我了解他的为人。”
  “既然如此,你就安心吧,”沐慈道,“我会派人问一问,必不会冤枉他,让人推了他出来背黑锅。”
  戚风作为心腹之一,十分了解沐慈,沐慈能做到这样,戚风已经感激不尽。也知道沐慈说到做到,一定会关注戚焱,算是最大的保障,便高高兴兴回了西山大营。
  结果因走得急没及时请假,被冷面玉将军(侍卫六军给铁面无私沐若松取的绰号)给重重罚了。
  ……
  险些天牢挤爆的忠义会众人被沐慈一关注,便发现了一个论调——脑袋掉了碗大个疤,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沐慈:“……”好耳熟,有华国电视剧的既视感。
  不过,这是真实的——古人相信轮回,并不觉得死亡就是终结,便也不太惧怕死亡。但这明显难不住沐慈,他招了卫终过来,说:“给我把宫里的和尚道士请来。”
  ……
  皇宫大供奉之一的济恩大法师,在超度了淹水夭折的小公主的亡魂后,便遵从德光帝吩咐,应了楚王之邀出宫。
  卫终奉命接他。
  济恩双掌合十:“阿弥陀佛,卫施主近日可好?”
  “托福,极好!”卫终也做了个鞠,道,“有些事要麻烦供奉了,请跟我走吧。”便领着济恩上车,往皇城门丽景门方向赶。
  济恩须发皆白,一把年纪了并不浮躁,很是沉得住气。坐车上一路和卫终套近乎,只聊些日常话题,顺便遥想当年混点情义值,并没有问楚王叫他做什么之类的问题。反正到了地方自然知晓。
  等到车停下车,济恩下车,才发现他的老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