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异世帝皇-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连数月,经过一番艰苦的跋涉,韩遂终于抵达了秦国边境。

    边境口,韩遂四下望了望,只见城墙上赫然贴着一道横幅,写道:

    “凡出入秦国士子,一律减免关税!”,

    韩遂心中大惊,沉吟道:想来这位秦国国主也是一位明君,莫非,莫非这爱才之心可以遗传?父亲爱才,所以儿子也爱才?

    想到这,韩遂轻轻的摇了摇头,叹息道:唉,想看看在说吧,既然恩师吩咐我来,其中必有深意,如果虎国国主的父亲真是一代明君,就算留在这里又有何妨?

    记得鬼谷先生曾说过,虎国国主早晚与他父亲有一战,说不定那时投靠或许很比现在好的多。

    多年前,当秦霸天的父亲刚刚打下凤阳郡的时候,鬼谷先生曾跟随于他,二人亲同手足,肝胆相照,不分你我,犹如亲兄弟一般。

    而后,二人不知为何,突然一夜之间闹得天翻地覆、水火不容。

    据鬼谷先生陈述,他们自从那次闹僵之后便再无来往,两人如同路人一般。

    在秦霸天之父的强烈要求下,鬼谷先生不得不勉强答应了他一个请求,那就是——为其培养一名高级人才。

    二人商量好后,秦霸天之父将秦霸天以及一名心腹留下,至于其他人,则能带便带,不能带便杀(或者关进监狱),龙虎卫就是例子。

    韩遂回过神来,猛然发现自己已经到了关口的最前方。

    当下,一名守关士兵拦住了韩遂,高声说道:“先生,入关需要十金,若是奔赴我国的士子,可以进行减免,请问,阁下是?”。

    韩遂露出一丝笑容,说道:“在下乃荆州士子”。

    守关士兵听后,惊疑的看了看韩遂,似乎有些不太相信。

    守关士兵想了想,说道:“请背一下有关孟子篇章”。

    韩遂瞥了对方一眼,为难道:“哪里有当街背诵的,这岂不有辱斯文?”。

    守关士兵漏出一丝轻蔑之色,大吼道:“让你背你就背,要不要不拿十两金来!”。

    韩遂摸了摸口袋,面色通红的看着对方。

    守关士兵见此,不由的哈哈大笑,说道:“小样,没钱吧?现在是背还是不背?要是不背,就趁早滚蛋,省的浪费别人时间!”。

    韩遂无奈,只好当街背诵了起来: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半响,守关士兵好像听迷糊了,急忙插话阻拦:“好了,好了,你可以过关了”。

    韩遂眯着小眼,似乎没有听到,依旧滔滔不绝的背诵: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住口!”,

    守关士兵气急败坏,立即大吼一声。

    韩遂反应过来,急忙鞠躬施礼,问道:“怎么,我能通过了?”。

    守关士兵收起架子,一脸的恭敬说道:“先生博学多才,在下刚刚多有得罪,还请见谅!”,说完,竟一声不响的鞠了一躬。

    韩遂心中大惊,继续问道:“那,那我可以走了吗?”。

    “当然,先生,请!”,

    说着,守关士兵摆出了一个“请”的姿势。

    韩遂惊疑的看了看对方,一边向前走,一边反复嘀咕:这秦国到底怎样?为何连一个小兵都这般尊敬贤才?莫非这个秦国之主比虎国国主还贤明?

    ……

    此刻,随着韩遂的离开,他身后的那些富商、路人个个重新排好队,依次入关。

    进城后,韩遂四处望了望,真乃一片繁华昌盛的景象。

    

    。

第103章 秦霸天之父() 


    秦国,威武城。

    韩遂入城后,一边跟随着接引兵卒前行,一边将鬼谷先生交于自己的令牌递给了他。

    说起这块令牌,乃是秦国最宝贵的士子信物,持有者可享有“秦国贵族”的待遇,此物是秦霸天之父专门为鬼谷先生打造的,独一无二。

    拿着此块令牌,可以毫不顾忌的出入秦国皇宫。

    接引士卒脸色大惊,仔细的看了看令牌,急忙拱手道:“阁下请稍等!”,说完,只见他二话不说,立即朝秦国皇宫奔去。

    不久,一名将军打扮的人物缓缓走进了韩遂视线。

    将军扫了扫令牌,脸色一变,不由长舒一口气,叹道:“唉,国主想要的人终于来了”。

    随后,这位将军恭敬的对着韩遂说道;“在下林冲,拜见阁下”。

    韩遂神色一惊,连忙将对方扶起,说道:“将军弄错了,我我只是那人的学生,那人有事在身,并并没有到来”。

    林冲微微一愣,看了看对方,说道:“阁下在次稍等,容我去禀报国主”。

    说完,林冲便消失于韩遂的视线中了。

    看着林冲离去的背影,韩遂长舒一口气,转头便在这个城市中闲逛了起来。

    经过一番观察,韩遂对秦国的当前状况有了一定了解:秦国与虎国比起来,虽说国土面积庞大、经济发达、人才济济、兵马强壮等,但是,要从“爱民”、“仁德”的角度来看,秦国远远不能与虎国相比。

    以士族问题为例,在秦国,几乎到处都是士族的身影,国家的每一寸土地都要归于士族管理;相比之下,虎国却好得多,既没有士族独占土地事件,也没有那种动摇国家根本的强大士族,最要紧的,就是虎国的土地已经牢牢地把握在了国家手中。

    总体来讲,秦国就是依靠士族的支持,离开士族,必将动摇国之根本;至于虎国,则是讲究众生平等,完全受不到士族制约;当然,缺少士族支持,也并非是十全十美的,功过参半嘛!

    士族,就是一把双刃剑,用的好如鱼得水,用的不好,则是灭顶之灾。

    不久后,韩遂一路返回了驿站,洗洗澡,换了一身衣服。

    当一切打理整齐后,林冲正好赶到。

    林冲说道:“韩先生,我家国主有请!”。

    韩遂拱了拱手,急忙跟随林冲朝秦国的皇宫走去。

    ……

    路途中,韩遂遇见一个人,只见对方身穿大红袍,眉宇之间透着一股犀利之气,煞是威风。

    韩遂扫了扫对方,赶紧跟上林冲的脚步。

    这人好像注意到了韩遂,上下仔细的打量一番,随即大袖一甩,顿时便不知所踪。

    韩遂轻轻的摇摇头,长舒一口气。

    二十分钟后

    韩遂在林冲的带领下,终于抵达了秦国皇宫。

    走进后,韩遂上下打量了一番这位秦国的国主,只见他大约三十五、六岁,一脸严肃,身穿一件深黄色的大长袍,远远望去,颇具帝王之姿。

    “咦,此人怎么与虎国国主一点不相像?难,难道虎国国主随他母亲?”,

    韩遂心中一惊,小声的嘀咕道。

    “怎么,看好了?”,

    看到韩遂这幅表情,秦王不由露出一丝笑容,风趣的问道。

    韩遂身形一震,急忙朝秦王拱了拱手,脸色平静的说道:“在下荆州士子韩遂,见过国主,刚刚多有失礼之处,还请国主见谅!”。

    秦王看了看韩遂,一边细细的打量,一边惊奇的问道:“怎么,你就是那鬼谷小子培养出的弟子?”。

    韩遂点点头,说道:“正是,在下奉家师之命,特来送信”。

    秦王应了一声,随即便沉默了下来。

    三分钟后,韩遂想了想,赶紧从怀中取出皮囊,将里面的信件完好无缺的拿出,二话不说,立即递到了秦王面前,说道:“国主,这便是恩师托我送的信,请您过目”。

    秦王接过信件,慢慢的将之打开,急忙读了起来:

    “秦王:

    近来可好?

    二十年一别,诩时常想念,如今君身登高位,可曾还记得臣诩?诩感念当年之约,故派弟子来此,以效忠国主只不过虎公,因此望您海涵!

    ——王诩”,

    秦王看完信件,在次撇了撇韩遂,暗道:这算怎么一回事啊?明明是送人才,为何变成了一本孙子兵法?咦,不对,虎公,莫不是?

    想到这,秦王长舒一口气,瞬间进入了回忆当中:

    二十几年前,在自己刚刚离开的时,鬼谷先生曾建议留下一个孩子由他辅导,或许将来可以成为自己的帮手(或继承人);面对这样一个请求,秦王毫无犹豫的答应了。

    但是,为了更好的掌控虎国,秦王还留下了一位忠实的属下(即秦霸天的叔叔),以及两千龙虎卫充当暗棋,一旦发生不测,则立即将孩子(秦霸天)带回

    直到现在,秦王家大业大,不仅生下了八、九个儿子,而且还外带十多个女儿,对于秦霸天一事,早已经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

    此刻,秦王又扫了一眼信件,低声叹道:由此看来,我的天儿应该混的不错,若是加以培养,说不定可以继承我的王位。

    秦王脑中一闪,突然问道:“哦,对了,我记得当时凤阳郡可是被不少人惦记着,现在如何了?”。

    韩遂微微一愣,毫无隐瞒,当即讲道:“启禀国主,自从您走后,凤阳郡一败在败,历经数次迁都,竟只剩下了三县之地可悲,可叹!”,

    “去年,当虎真宗继承大统时,不仅数月扫平凤阳郡,而且还外加统一了仙鹤郡,因此获得仙国邀请,参加了数年一次的襄阳会盟而后,又过了一段时间,攻下桂阳八县到了现在居然一统零灵郡,打得孙浩哭爹喊娘、跪地求饶”,

    “总而言之,真宗已经一统了凤阳郡、仙鹤郡、桂阳郡,以及零灵郡等三十四县,麾下人才济济,有名仕萧何、关羽、陈庆之等众,国家强盛,有精兵两万余人”,

    话音未落,秦王“噗嗤”一声笑出声来,疑惑道:“不可能吧,难道荆州各国都是纸老虎?”。

    看到秦王如此表情,韩遂没有解释,依旧笑道:“若是国主不信,可派人前去打探”。

    秦王愣了一愣,随手吩咐下人将韩遂带出,等到韩遂退出后,只见脸色一变,急忙冲手下大喊:“来人,速速将虎国的近年发展呈上来”。

    十一月,八日。

    秦王看着虎国的近年发展状况,不由愣住了,喃喃自语道:不可能啊?天儿刚刚登基一、二年,怎会突然一统凤阳、仙鹤等郡,莫非、莫非天儿身边有大才?还是天儿生来就是一代明君?

    记得我当初攻下凤阳郡的时候,可是用了整整半年时间,这,这到底为什么?

    数日后,经过数个通宵,秦王终于将全部资料吃进肚中,心中莫名产生一种别样感觉,惊喜?意外?嫉妒?或者是其他?

    十一月十二日,韩遂在一次被召唤入宫。

    韩遂看了看秦王,拱手说道:“国主,在下要马上返回了,您有没有回信要送?”。

    秦王仔细的想了想,开口讲道:“回去告诉我儿,如果他想回来,我可以马上立他为太子,至于他手下的那些贤才,我也会给予重用,对于虎国就放弃吧!我国有两州之地,不缺那点土地”。

    韩遂听此,不由哈哈大笑,讥讽道:“让他回来?立为太子?放弃虎国?你未免太小看他了,以我对真宗的了解,他不仅可以统一荆州,而且还能统一天下,根本不稀罕你的位置”。

    听着韩遂如此傲慢的语气,秦王眼中闪过一丝阴冷,冷哼道:“我的信写好了,你回去告诉他,并传话给秦舞阳、钟离春,让他们带队回归”。

    说完,秦王大手一挥,示意手下送客。

    韩遂鞠了一躬,接过信件,急忙原路返回。

    ……

    虎国,凤阳郡的一个小山坡上。

    秦霸天听着韩遂滔滔不绝的讲述,不由漏出一丝笑容,挤眉弄眼的看着韩遂。

    “看来这位父亲并不是很友好啊!”,

    秦霸天小声的嘀咕一句,随后便哈哈大笑道。

    (到此,韩遂的讲述已经结束了,接下来我们可以回归正题,秦霸天听到他父亲的传话会有怎样反应呢?秦舞阳、钟离春会不会回归呢?请各位继续关注吧!)。

    

    。

第104章 官制改革() 


    傍晚,七点。

    秦霸天冲冲的用过晚膳,急忙朝小郭子大喊道:“小郭子,速速将秦舞阳、钟离春给孤召来”。

    不久,当秦舞阳走进大殿后,立即开始抱怨:“国主,我们什么时候打仗啊?在下已经等得不耐烦,自从那次杀了子路后,我就一直手痒”。

    秦霸天微微一笑,随后严肃的说道:“我父亲想让你们回去”。

    此话一出,秦舞阳、钟离春当场愣住了,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似乎在想着什么。

    半响,秦舞阳恢复了神色,冷笑道:“我们都是罪人,何以回去?”,说完,秦舞阳看了看钟离春,二人互视一笑,当即走出大殿。

    看着二人离去的背影,秦霸天满意的点了点头,在次喊道:“去,叫韩遂过来”。

    话音刚落,韩遂便已走进了大殿。

    “国主,找在下前来所谓何事?”,

    秦霸天面目表情,阴冷的问道:“怎么,现在可以告诉我,我父亲是谁了吧?”。

    韩遂摇摇头,叹息道:“还不到时候,就算现在告诉您,恐怕也没什么用,依照鬼谷先生吩咐,您应该一步步努力,当达到与他一样的实力后,自会知晓”。

    秦霸天意味深长的看了看韩遂,似乎想到了他们师徒的目的。

    韩遂拱了拱手,当即告辞而出。

    看着韩遂离去的身影,秦霸天“呵呵”一笑,暗道:就算你们在聪明,进入孤的朝堂,也必须听从孤的指令,一旦你们心有不轨,孤定会将你们五马分尸!

    韩遂登上了天门山,鬼谷先生王诩、鲁肃,老管家,都已在山顶等候。

    看着数月不见的恩师、同门,韩遂发出一声感慨,眼角有些湿润,说道:“恩师在下,清受学生一拜!”。

    鬼谷先生将其扶起,问道:“事情办得如何?”。

    韩遂漏出一丝笑容,点头道:“禀恩师,学生不辱使命”。

    王诩欣慰的看了看韩遂,笑问:“有何感觉?”。

    韩遂擦擦泪水,笑道:“恩师设此局,国主果然对我信任倍加”。

    鲁肃听此,羡慕的附和道:“经此一事,韩兄定能在虎国大展宏图,甚至”。

    王诩挥了挥手,示意鲁肃闭嘴,急忙说道:“此话不可说,你们还是认真学习吧!只要时间一到,我们定能在虎国大有作为!”。

    鲁肃惊奇的看了看王诩,没有答话。

    王诩望了望远处的晚霞,不由漏出一丝诡异的笑容,朝鲁肃、韩遂笑道:“半个月后,霞光万照,便是你我师徒出仕虎国之时,你们可愿意否?”。

    鲁肃、韩遂刚要开口,只见老管家快速的点了点头。

    韩遂心中一惊,问道:“怎么,老管家?”。

    王诩瞥了韩遂一眼,冷哼道:“切记,不可小看任何人!”。

    老管家一听,大声笑道:“老夫姓王,名不超,早年乃一代沙场名将,闻名”。

    韩遂、鲁肃面色大变,呆呆的站在原地。

    ……

    十二月三十日,早朝。

    秦霸天端坐在乾清宫大殿,开始进行了一系列的官员改革事宜,具体如下:

    1三省官职:分为中书省、御史台、枢密院。

    (1)中书省,执政中枢部门,萧何担任丞相(正一品),辅助国君,统领百官;张昭担任秘书令(正二品),辅助丞相;张勋担任尚书令(正五品),掌管招贤馆,招贤纳士。

    (2)枢密院,国家最高军事部门,王诩担任枢密使(从一品,军职);陈庆之、徐茂公担任枢密副使(正二品,军职),掌管全国兵马。

    (3)御史台,监察机构,张伯担任御史大夫(正二品),监察百官,掌管锦衣卫;张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