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七嘴八舌侯家事-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1976年全国曲艺调演,侯先生和郭全宝先生代表中国广播说唱团、我代表沈阳军区文工团参加演出。看见侯先生在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中,又一次神采奕奕地登上舞台,我心情激动。只是此时的侯先生已经不再年轻,他已是59岁满头华发的老人了,本应属于他的,作为一个艺术家的“黄金时段”完全被“文化大革命”葬送了。
2007年9月26日
附录:让人感动的侯家人(1)
岳春生
想起和侯宝林先生一家接触和交往的事,心里总是暖暖的,让人感动不已。
侯老说,咱们都一样!
1959年,在建国十周年的大庆活动中,作为中学生的我,有幸和侯先生同为文艺大军的成员。那时,侯先生和郭启儒先生的任务是,站在一辆装饰成舞台的彩车上,定塑成正在为工农兵演出的造型,来展现新中国曲艺工作者的风采。我拉二胡,和民族管弦乐队方阵的成员一起,为好几百人跳的《洛子舞》伴奏。
一次深夜彩排休息时,侯先生的这辆彩车停靠在北京饭店前面的路上,离我们方阵不远。这下可好了,大家不由自主地涌向这辆彩车,想近距离地看看侯先生和郭先生。一时间,彩车前面和两侧都围满了人,人们兴奋地仰望着、呼喊着。两位先生见此情景,不时地从一侧走到另一侧,微笑着招着手,回应着大家。时值9月仲秋,夜风吹来,有些凉意。这时,也不知是谁,看到他们二人身着单薄的大褂,站在高高的彩车上,关切地高喊着:“天凉,您别冻着!注意点儿!”侯先生显然是听到了,用京味十足的腔调,高声地说:“没事儿,咱们都一样!”下面的我们被感动了,呼喊着:“您还是注意点儿好!”一时间,彩车上下,大家的心仿佛融在一起了。
侯先生平时爱说的一句话是“观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近五十年,每当我听侯先生相声时,这句话和“咱们都一样”这话语,老是时不时重叠般地在我脑海里出现着。我甚至有时揣想,它就是促进侯老攀登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艺术之巅的精神支柱吧!
侯感谢我
我喜爱相声,听了五十多年,还收集了大量相声资料;因为偏爱,有关侯老的自然多一些。1993年,为了纪念毛主席百年诞辰,侯老之女侯女士遵侯老遗愿,整理出版了《毛主席听我说相声》一书,内收侯老曾给毛主席说过的相声,共70多段。见到此书,我即刻买下,还习惯性地对着录音一段一段听起来。边听边看的过程中,我发现书中文字和标点符号方面的错误不少,一路标划下来,竟有200多处!我想,这可能是有关编辑对相声语言不够熟悉的缘故。出于对侯老的热爱,我想把此事告知侯。她得知这个情况后,非常重视。除在电话中向我表示感谢外,还希望我把书寄给她,她要逐字逐句逐标点地对照着修改一遍。不久,她就完成这个工作,把书寄还给我。让我兴奋的是,随书她还赠我一本《侯宝林相声精选》。要知道,这本书当时尚未面市。翻开书,她在扉页上题写了“岳老师存念 侯1994年6月”字样。书中还夹着一封短信。信中写道:岳老师,您好!感谢您的指教!在此,谨代表我全家向您致以真诚的谢意!并祝您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信,我反复读了几遍,感动良久—为她的真诚、周到和细致。作为回赠,我给她寄去了我编的中学生作文选《春芽集》。她收到后,马上回电给我,又是一通感谢……
耀文说:我哪敢往上面签呢
一口气读罢《精选》后,我突然冒出一个想法:让当今的相声名家们在该书的扉页上签名,让它象征着相声面对严峻的挑战,中国相声人直面困难,表现出的团结和信心!
机会来了!这机会便是2003年10月成立的北京周末相声俱乐部!
四年来,我在俱乐部除了欣赏到了100多场高水平的演出外,还高兴地得到了近30位相声名家的签名。这其中,就有耀文的!
那是2003年12月20日的晚上,耀文和富宽受邀来参加俱乐部第8期的演出。开场前,他和同行们在一间宽大的休息室候场,边吃点心边和金斗等人亲切地调侃着。待他用完点心,我走到跟前,把《侯宝林相声精选》一书放在他面前的长桌上,客气地请他签上名。他欠了欠身,面带微笑,亮着嗓子连说“好、好”。当我请他在扉页的显要位置上签名时,他攥着笔犹豫着,待他一眼看到侯的题字后,压了压嗓音,好像和我商量似的说:“啊哟,连我妹妹侯都这么尊敬您,我哪敢往上面签呢!”我说:“那您就随意吧。”只见他思忖片刻,提笔一挥而就,写下了“侯耀文”三个字,且落上年月日。
。 最好的txt下载网
附录:让人感动的侯家人(2)
没有名人架子的耀华
我家成员中有六位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被人称为“教师之家”。为庆祝建国55周年,2004年9月首都生活广播举办了“家和国兴”专题节目,形式是进入被访者家庭搞大型直播。这是一种新的尝试。我家光荣地以“教师之家”之名入选。
让我惊喜的是,作为嘉宾主持,那天耀华来到了我的家,而且是整整一个下午。
在做节目时,他态度诚恳、平和,充分地尊重你,适时地激励你,使我们一家很快地融入节目中。在不知不觉中,顺利地完成了一个多小时的直播节目。
节目做完后,他和我们热聊家事国情,异趣见闻,一聊就半个多小时,而且一直站着。
我请他题字,他二话不说,欣然命笔,写下了“尊师重教”四字。
送他出大门口时,恰遇我的一位做锅炉工的朋友,我又把已走出十多步远的耀华唤请回来,做一引见。他热情地走过去,握手,问好,道辛苦,祝健康,不敷衍,不做作……这位锅炉工朋友不知说什么好了,只是憨厚地笑着……
和侯老一家的接触和交往,给我留下了永久的感动,让这些感动化为我的祝愿吧:祝愿侯老和耀文在天国安宁、顺达!祝耀华和侯保重再保重,让身子骨硬硬朗朗的,因为,家人需要你们,大家需要你们!
难以沉默的悲哀(1)
—忆侯耀文老弟
李燕
悲极而泣,泣极而无言。几天来,我和夫人孙燕华都不约而同地相与沉默、沉默,似乎要说什么,又都沉默了,是为一位艺苑挚友—侯老弟耀文的突然离去。
曾几何时?不久前,在评书艺术家连丽如收徒的盛宴上,耀文还赶来祝贺,我们问他:“孩子还好吧?”“好! 好!”这竟是我们同耀文老弟的最后一次见面啊!
当我提笔欲寄哀思之际,几次欲写不能,不写也不能……成千上万热爱他的普通群众都在烈日之下奔赴八宝山,要看耀文最后一面,更何况我们同侯家是世交之谊啊!
忆当年,“文革”中家父李苦禅,已被“四人帮”批为“黑画家”。侯宝林大师在杜澎兄、蓝天野兄的陪同下秘密来到月坛南街看望苦禅老人,侃谈甚洽。苦禅老人为侯老画鹰一幅,侯老说:“父一辈子一辈,得了您老的墨宝,我还得请李燕画个猴儿,别忘了,我是:‘一户侯’。”
拨乱反正后,侯大师特来拜年,我们全家和满屋的友人、弟子都喜出望外,连说:“大年初一,大笑星临门,一年大吉大利呀!”然而,不久之后,两位老人相继离去,相会于异域矣。
我去侯老家吊唁那天,耀文拢着我肩膀,沉音泣语地说:“您到我父亲屋里瞅瞅吧!”到侯老床前,耀文指着床边墙上的两个镜框说:“我父亲从龙头井搬到这儿,您父子这一鹰一猴一直都挂在床边儿,不让挪动……”
而后自然轮上了我们这一辈儿的交住了,是两代人的艺术缘分把我们连到了一起。十二年前在数十位曲坛艺友的帮助下,我同燕华编拍了11集涵盖京津地区弹唱曲艺的电视系列片《胡同古韵》,在北京电视台、中国教育台播出后,反响甚大,曲友们认为这是为抢救传统曲艺而成就的第一部电视片。于是,以北京电视台和《北京日报·文艺版》的名义联合召集了一些艺术界人士座谈评论此片。
耀文接到通知后立马驱车前来,与在场的于是之、杜澎、马泰、周桓、许多、王决、王铁成、马岐……一起,对抢救继承评价曲艺文化遗产尽倾肺腑之言,对我们这部电视片给予了热情洋溢的支持。耀文说:“本来应当由我们曲艺界的人做的事,让两位听众先做了!”至今言犹在耳,录像犹在,几番回放,欲看不忍,欲罢又不能,恍如梦中……
耀文不光有笑脸儿,我有一次当嘉宾上镜,在电视台走廊见他一副苦脸儿。我问:“耀文,你要哭啊!排什么节目弄的?”“排练春晚相声。”“那该乐啊!”“乐不起来!抖一个包袱儿给毙一个,这不许,那不许,我都快不会乐啦!”他的苦闷我是理解的,同情的,然而也是无奈的呀!
大约四年前,耀文在东华门儿童剧院—我少年时听曲艺的地方,举办了一个相声专场演出,颇有尊古探新之意,由张国立穿皇袍主持。当场耀文嘱咐安排了两位“相声的忠诚听众老朋友”上场讲几句,很荣幸,一位是老漫画家、侯宝林大师老友方成先生;一位是本人。我谈了一段儿对 “侯老与小侯”相声中语言艺术的浅见,以此助兴。掌声“翻四角”—当然是给侯氏两代人鼓的了!
不久前,我崇敬的相声艺术家“京城二赵”的赵世忠先生去世了(赵振铎前些年早逝),悲切不已,我听耀文对孟凡贵说:“咱相声界可再也死不起人啦!”其实,自“文革”人文大劫之后,我传统文化各行各界,真正能立得住、可传承的人物究竟还剩多少位呢?这样的人才又岂是七年八载能“恶补”而成的啊?为中华文明不断档儿,哪界哪行又“死得起人”啊?
我知耀文的心,他的担忧岂止于相声?这是一种对于民族文化艺术传承的忧患意识啊!是一种天职的责任感啊!
真是“不幸而言中”,未及花甲之年,耀文弟正在大力提携新秀,又奔波于一系列急着该做的事,却突然离去了!酷暑骄阳之下,万千群众和众弟子号啕悲声之中送走的固然是这位可亲可爱可敬可惜的侯耀文,但大家的泪眼之中模糊的则是耀文走后留下的一大片空白……
难以沉默的悲哀(2)
2007年7月7日于清华课间
后记:侯錱
2007年年初,中华书局与我签约此书,用以纪念先父侯宝林90冥诞。原定由我主笔,再精选一些家人的回忆文章,汇集成册,自说自事,因而取名“侯家事儿”,计划于“十一”前出版。不料,家兄耀文6月末突发“心病”去世,致使我两月有余不成一文,眼看交稿日期已过,心急如焚。不得已求助众位至爱亲朋,方成此书。因此又于书名前缀“七嘴八舌”,以求名副其实。
转眼已是父亲的90冥诞,而我也在“知天命”间徘徊了五个年头。细细一想,人生原本就是“悲喜”之间的漫游。乐极或许生悲,否极也会泰来。
回想当年陪着父亲打麻将,父亲坐在我的下家。我上家打出一张牌,我伸手要和牌,父亲说:“你和自摸多好。”我于是选择放弃。轮到父亲抓牌,他和了“自摸”。我假装气得瞪大了眼,他却真的乐得合不上嘴。后来不论是谁,不论何时何地,只要提及此事,父亲都开心地像个得了压岁钱的孩子。父亲走了,他留给我许多快乐的回忆。
我三哥耀文走了,他让我体验了一句成语—肝肠寸断。记得2001年我患乳癌手术前,他知道我惟一放心不下的就是我14岁的儿子—介行。他说:“你放心吧,万一有什么事,介行归我。”我看了他一眼说:“我还怕我儿子跟你学坏了呢!”
耀文去世后,我和侄女侯瓒提起此事,告诉她,我担心当初说的那句话可能让她父亲误会了。我只想要我儿子过普通人的生活,不要他从小住别墅、坐高级轿车。侄女说:“我听我爸和别人说起过这句话。”我的心里一阵刺痛,我知道,我曾经严重地伤害了他。可我再也没有机会为我的话向他解释和道歉了。他走了,留给我的是心痛。当然,不止为这一件事。他去世百日时,侯瓒从网上发给我一封她写给父亲的信,让我的心又痛了好几日。我把这封信和几位世交的缅怀文章收在附录里。因为我还没有清理好我的伤口,我还不能为他写点什么……
感谢中华书局为我提供纪念亲人的机会!感谢助我完成此书的各位师长、亲朋!感谢薛宝琨老师提出的诸多修改意见和建议!并向该书提供照片而无法署名的各位摄影师致以真诚的歉意!
侯 錱
2007年11月12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