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小丞大界,霸道少将小娇妻-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十章 捞鱼
周筱前世就特别羡慕那种多才多艺的人,如今自己终于也有可以学习的机会,又岂能错过。
于是在某一天,周筱又同周海正提出要求。
“爸爸,您教我写毛笔字吧!”
“为什么,你是觉得好玩儿呢,还是因为喜欢?”自从觉得女儿有绝对超越同龄孩童的智商后,周海正就开始逐渐的以相对比较成人的方式与周筱进行交流。
“我是因为喜欢!”上辈子就渴望而没能付诸行动的想法,周筱马上给予非常肯定的回答。
“好的,我答应你。不过一旦下了决定,爸爸就希望你能坚持下去,学毛笔字是件非常辛苦的事情,但是爸爸对你有信心!”在幼小的女儿清澈透底的眼神中,作为一名父亲分明又看出了那份多出来的无比热切的渴望,周海正似乎觉得有一股热流在内心涌动,又似乎汹涌澎湃起来!
于是,在除了继续以前的学习内容外,周筱又开始了学习毛笔字的生涯。学毛笔字这一项周筱就不会觉得再那么辛苦,起码不会再像用铅笔写字那样,一定要装出一种稚嫩的手法。软塌塌的毛笔,再加上才三岁大的小细胳膊、小嫩手,而且还得要悬腕,驾驭起来可没那么容易,周筱甚至一度都不忍直视自己这像鸡刨一样的所谓的毛笔字。
当然自尊心极强的周天同学也是不甘落后的,心甘情愿的又加入到学习毛笔字的练习行列。可怜的孩子,几乎已经没时间去找邻居家的红军玩儿了!
红军和小华因为好多天都没见周天和周筱兄妹俩来找自己玩儿,就主动跑来周筱家找他们。看到周天正坐在自己的书桌前念念有词,而周筱正站在摆放在地中间的高度刚过其腰部一个小桌子前(这是周海正亲自动手,临时给周筱拼凑的一个专门用来练毛笔字的小桌子),认真的练着毛笔字。
“周天,都放假了你怎么还在家学习,也不去找我玩儿,我们去西河沿儿抓鱼去吧!”红军一屁股坐到炕沿上。
“小小,小小,你在写什么,好玩儿吗?给我也玩儿玩儿!”小华不由纷说,直接上前抢过周筱手中的毛笔,在周筱正在练字的纸页上胡乱划了起来,只划了几下,就把毛笔往桌上一扔:“一点都不好玩儿,小小,我们还是出去玩儿吧!”
周筱揉着发酸的手臂十分无奈,都说三岁看老,用这个形容小华还真没错,长大后的小华也是一个女汉子,最不爱读书,做什么事也是没三分钟热度,将将混到小学毕业就说什么都不再去念书,后来在十七、八岁时就早早的嫁了人,结果婚后才发现自己嫁了个人渣,吃喝嫖赌打老婆什么都干。多年后周筱在一次回家时看见了小华,那时还不到三十岁的年纪看起来像四五十岁的中年妇女一样,愁眉苦脸,眼神暗淡,一副死气沉沉毫无生气的样子。据说是丈夫因为赌输了钱,就变卖了所有家当去翻本,结果又全部输了进去,于是就去抢劫,结果被抓入了大狱。剩下小华一个人带着三个孩子,守着一个一无所有的家,可见生活有多么的艰难。
这一世,周筱想尽力改变小华不幸的命运。不爱念书的毛病是自己无力帮她改变的,但却可以让她避免那段不幸的婚姻。不为别的,只为儿时的小华,会在每次有糖吃的时候,都不忘要给周筱留上一块;会在周筱被其他邻居家的小孩儿欺负时挺身而出,挥舞着漆黑粗壮的小拳头:“你们谁敢欺负小小,看我不凑她!”
……
现在想来,内心都是满满的温暖。所以,小华这样有些粗鲁的举动,在周筱现在看来,却显得是那么的可爱。
周天兄妹最终挨不住红军兄妹的研磨,四个人叫上红军的大姐小凤、大哥清灵、弟弟小三,一行七人拿着抄网,提着橡皮桶,刚出家门正遇上从外面回来的周海正,问明原因得知几个孩子要去捞鱼,周海正也来了兴趣,要知道,周海正可是会撒网的,周家就有一个专业的捕鱼用的大网。
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个画面——只有一个大人,背着一张大渔网,前面带头,身后跟着一大串儿叽叽喳喳大大小小的孩子,一路浩浩荡荡的奔向离村不远的西河沿儿!
周筱的小短腿因跟不上大家的速度而被嫌弃了,周天立即发扬好哥哥的风格,背起了妹妹。
在一望无际的青草地间,一条清澈的河水弯弯曲曲的流淌着,两岸大片的青草因着有了河水的滋润而显得郁郁葱葱。快到傍晚的时间里,太阳已不显得那么毒辣,潮湿的空气中散发着不浓不淡的河水的腥气,有的青蛙趴在岸边鸣叫,发现有人靠近,立即“扑通”一声跳入河里。
一到河边,不等周海正的安全事项叮嘱完毕,孩子们就已欢呼着散开。只有周天紧紧的拉着周筱的手碎碎念:“妹妹,要跟紧哥哥哟,不要太靠近河边,当心掉到水里去!”
周天拎着一个橡皮桶,和周筱两人紧跟着周海正,看周海正从下游开始,一路往上游撒网,周海正撒出去的网几乎每网都抛得又高又圆。不断有鱼被网上来,两兄妹手忙脚乱的把倒在岸上活蹦乱跳的鱼捡到桶里,同时又很默契的把长度两寸以内的小鱼扔回到河里。期间也不断能听到张家的孩子们惊呼的声音,周海正也要不时的去看看他们,再叮嘱上一番,以防发生什么意外。
当夕阳散尽最后一缕余晖的时候,周海正开始招呼着孩子们回家了。大大小小的鱼已装满了周天带着的小桶,其中有一条足有三斤重的大鲶鱼,有两条一斤多的鲢鱼,还有一条一斤左右的草鱼,剩下的就是三寸以上的小鲫鱼、小草鱼一类的各种杂鱼。张家的孩子一看周海正网了这么多的鱼,再看自己家的桶里除了有两条巴掌大的鲢鱼外,剩下的就都是些只有一两寸长的小鱼,全都焉儿了起来。
周海正笑了笑,把自家桶里的两条大的鲢鱼抓出来,放进了他们的桶里;“这两条大点的鱼给你们,回家让你们的妈妈给你们炖汤喝去吧!”
张家的孩子这下高兴了起来,又都跟在周海正的身后,蹦跳着往家跑。老大清灵更是直接:“周叔,你哪天还来捞鱼,告诉我们,我们还跟您一起来!”
周海正笑呵呵的答应下来。
待父子三人回到家里,天已经擦了黑儿,刘玉凤早已做好饭正等着大家回来,把饭桌放到院子里,一家人简单的用了晚饭。刘玉凤点起煤油灯把鱼都收拾了出来,除了留下最大的鲶鱼明天拿来炖了吃,剩下的都抹上盐,用麻绳串起来挂到院子的晾衣杆上,晾干了留着用来招待客人。
第二天中午,刘玉凤用大豆在做豆腐的人家换来了两块豆腐,和着那条大鲶鱼一起,做了一大锅鲶鱼炖豆腐,炖好了以后叫周天给毕大叔家送了一大碗,剩下的一家人吃了个肚儿歪,让周筱吃的觉得幸福无比!
隔了一个多星期,周海正禁不住张家那些孩子的央求,又扮了一次孩子王去捞了一次鱼,不过这次没能继续前次的好运,只网到三条最大仅有半斤多重的小草鱼,剩下的都是些更小的了,拿回来都被刘玉凤都做成了鱼干儿。
暑期一晃过了大半,周筱已经被周海正“教导”着复习完了全部三年级的课程,唐诗背到了一百五十多首,汉字也认到了一千五百多字,只是毛笔字周筱自认为进步不大,但周海正给出的评语是:三岁的孩子能写到这种程度已是实属不易。
周天三年级的课程也基本复习完毕,在八月二十号的时候,周海正给周天做了一次测试,周天拿了个双百。刘玉凤为此特意包了一顿鸡蛋黄瓜馅儿的饺子,做为对儿子的奖励。周筱也对自己哥哥的高智商惊叹不已,要知道,自已前世虽然学习也一直很优秀,但要比起哥哥的实力来还是自愧不如的。没想到因为自己的命运小翅膀一挥,把哥哥的潜力给发掘了出来,而此时看来,这种可发掘的空间还是非常大的!
而周筱最近也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重生后,自己的记忆力增强了许多,几乎快达到了过目不忘的程度。例如,周筱把整本的《论语》仔细看过了两遍后,某一天突然想到其中的“述而第七”中第十六节,立即想到其内容为: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马上把《论语》找出来,翻到那页一对,果然一字没差。闭上眼睛,再随意想一段再对,还是没错。
周筱内心狂喜,有了这个优势,就能在有限的时间里读更多的书来丰富自己,将来还可以多读几门外语,同时自己再努力一些,以后做起事情来就会更加事半功倍了。
☆、第十一章 挖黄芪喽
进入了八月份后,周海正不时的要到山上看一看,终于在距离开学的前一周,周海正宣布有些黄芪已经落完了种,可以采挖了!
在天还带着几颗星星的时候,周海正和刘玉凤就早早起床做准备——周海正负责喂猪喂鸡,并给它们多加了可以吃到中午的食料;刘玉凤负责做早饭,并连同一家人的午饭也做出来。
在薄雾濛濛中,一家人锁好门,兴冲冲的带齐刘玉凤早已准备好的工具,依然赶着借来的小毛驴车出了家门。因为不是农忙季,这么早还没什么人往山上去,所以一路上只有小毛驴四蹄的嘚嗒、嘚嗒声和车辙发出的咯吱声。
周筱偎在刘玉凤的怀里,还显的睡意朦胧,周天却显得精神十足。
“小小和哥哥在家玩儿多好,非要跟着一起来,要起这么个大早能不困才怪!”刘玉凤搂着周筱心疼的嗔怪着。
“你看她一副小大人的样子,从前两天就开始惦记着,非要上山帮着找药材,你要不让她来还不定怎么闹别扭呢,来就来吧,来一次后可能下次她自己就不想再来了,让周天带着点她就行!”周海正想让女儿能多睡一会儿,一边赶车一边和刘玉凤小声的交谈着。
周海正特意选的是离村和村里的田地较远的南面的山坡,也是他前面多次考察过的地方,这边的黄芪长得相对的也比较密集。将毛驴安置在山脚下一个青草比较茂盛的地方,便带领着一家人,拿着工具直奔目的地。
很快发现可以采挖的黄芪,刘玉凤手执工具,一刻也不耽误,马上开挖。周天、周筱先被周海正指点了一番,就去先找一部分能挖的,然后由周天先用小锄头在旁边挖一点土做上记号,等到周海正或刘玉凤每挖出一棵,周天和周筱就负责把挖出来的土填回去,并把它踩实。由于周海正要求所选的黄芪都是生长了两三年的,大的几乎已经长到有一米长,所以挖一棵所用的时间并不短。而每挖到一棵大的,周天和周筱都会跑过来惊呼一下。
因为这个地方称之为“山”的其实不过是一些高高低低丘陵,山上没什么石头,土质也比较松软,周海正和刘玉凤都正当年,挖起来还比较容易,加上一家人配合默契,刚到中午时分,挖了就得有七八十棵的样子。
为了节省时间和避免被村里人看见,刘玉凤把午饭也带到了山上。她在前一天晚上破例蒸了玉米面夹白面两掺的馒头,把它们装在一个干净的布袋里,外面再用一个小棉被裹起来。八月底的天,早晚气温已经低起来,这样包裹着,馒头还有那么一丝热气儿。焖的扁豆装在一个铝制的饭盒里,是和馒头一起包在被子里的,另外还带了一暖瓶的开水。
各自用刘玉凤带的另外一个大白桶里的水简单的冲了冲手,刘玉凤把一条麻袋铺在地上,把吃的都放在上面,一家人围坐开来,就着白开水,吃得津津有味。
“这就是实实在在的野炊呀,天高、云淡、风轻,迎着暖阳,呼吸着最清新的空气,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幸福又温暖!当然,如果忽略周天的一张花猫脸的话!”周筱在心里感叹着,却又觉得自己有些煞风景。
毕竟还是一副小孩子的身体,午饭一过,周筱就已经困的睁不开眼睛,被刘玉凤安排和周天一道在车厢上睡了一觉,醒来大概已是下午三点多钟的样子,周天不知什么时候已经不在了身边。因为车是放在山脚下的,一抬头就能看见周海正他们所在的位置,周筱揉了揉眼睛,又觉得神清气爽。
傍晚选择在天擦黑时才回来,把挖到的黄芪都抖干净土,装到大麻袋里,足足装了有两麻袋。麻袋上面覆盖上一层周天扯来的猪草,遇到村里的人很容易就搪塞过去。
一到家,刘玉凤就先忙着做饭,周海正赶紧喂已经饿得嗷嗷叫的猪鸡。简单吃过晚饭,周海正就开始一边给家人讲解并作着示范怎样清理黄芪:“要趁着黄芪还新鲜,用刀切去芦头,修去须根。要等它晒至半干,再堆放上一到两天,使其回潮,然后再摊开晾晒……如此需要反复晾晒几次,直到完全干了为止,再将根理顺理直,扎成小捆就可以了!”
因为只有后园的墙高,又不会有什么外人进去,周海正选择把处理好的黄芪都晾晒到后园的房沿底下。
一家人一直忙碌到八月三十一号,明天周海正和周天就到了开学的日子,今天一家人干了大半天就收了工。虽然只有将近一个星期的忙碌,但由于一直都是起早贪晚的要避开众人的视线,而且劳动强度又比较大,就连周天周筱兄妹俩一天都没落下,一家人不仅黑了一层,也都瘦了一圈儿,周筱叹息的却是这一个多月的淘米水洗脸算是白费了!只是看到已经晾晒好,并被整齐的码到杂物间的整整十大麻袋的黄芪,当然这还不算后园还在晾晒着的两麻袋,每个人都觉得无限的满足。
周筱算了一下,如果一麻袋按八十斤来算的话,十二麻袋加起来就是近一千斤的重量,虽然还不知道黄芪现在的收购价格,但肯定不会太低就是了,这应该算是改变这个家庭的第一桶金了!
周天在开学后经过测试果然跳级到了四年级,这件事成为整个学校甚至整个村里的大新闻。封闭的村落实在缺少谈资,有这么个可以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大家肯定不会放过,于是周天在村里人的眼中就成了神童,甚至上升到文曲星下凡的范畴,周海正和刘玉凤也被誉为了全村最会教育子女的典范。
一时之间,周家在村里几乎夸张的成为了万众瞩目的明星家庭。刘玉凤却有些苦不堪言,因为她还要每天去挖黄芪,不想时刻被大家注意好不好!这件事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只得每天起得更早,而回来的又得更晚才行。周筱也是被折磨得直发蔫儿,本来周海正是要带周筱一起去学校的,可是周筱实在是心疼母亲,想着虽然自己人小,但多少还能帮到一些小忙,就坚持着每天还是陪着刘玉凤一起上山。刘玉凤虽舍不得女儿跟着受苦,但已经慢慢领悟到女儿的执拗,也只好随了她去,心中却因女儿的懂事感动不已,于是在车上多加了一个小被子,给女儿中午补眠时盖上。
秋季马上来临,周筱不忘自家种果树的事。周海正也没有令女儿失望,托人在县城买到了十一棵苹果树苗、两棵梨树苗、甚至还有两棵葡萄秧苗,这在当时是多么的难得可想而知,周筱高兴的几乎要跳起来。苹果树和梨树两三年内是没什么指望的,但是葡萄苗如果养的好的话,明年就有可能会结果,周筱感觉似乎要有口水淌下来!
周海正利用午休和下午放学的时间,用心的把苹果树和梨树的苗都栽到了后园,把葡萄秧苗栽到了前园向阳的墙根底下,周天负责把周海正事先打好的水浇上,然后就每天放学跑到果树苗前查看一番,眼巴巴的盼着它生根发芽儿。
这一年的中秋,因为刘玉凤忙着挖黄芪根本顾不上其它的事情,只是嘱咐周海正买了几斤月饼,让周天放学后,给平常对周家有过帮助的人家送了去。而周海正就在下午下班后,烙了油饼,煎了一盘小鱼干,作了一个鸡蛋炒韭菜,算是简单的过了一个中秋节。
到了九月底要秋收的时候,周家的杂物间里已被多达三十三麻袋的黄芪堆得满满当当。
周海正和周天的学校都开始了为期半个月的秋天的农忙假期,刘玉凤这时停止了采挖。秋收是检查一年劳动成果最重要的时刻,也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刻,全村基本上每家只要是有点劳动能力的成员就会全部出动,争取赶到秋雨来临之前把粮食收到仓里。
周家又开始了全家早出晚归的生活。没有机械化的帮助,一切都要靠人力来完成。周筱上一世就深知秋收的辛苦,看到父母累的连话都要说不出来的样子,就更坚定了劝说母亲将田包出去的决心。
周家的十五亩田在村里的人家算是少的,而周海正和刘玉凤也算是干活比较麻利的人,用了十天的时间,终于把粮食装进仓里,只等交完公粮,一年的农活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结束。全家好好的休息了两天,剩下的三天假期,又是避着人挖黄芪。这时大部分的草基本都已枯黄,这为寻找黄芪也增加了难度。至多还能挖上十天左右,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