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小丞大界,霸道少将小娇妻-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期间,周筱也写了信给周海正和刘玉凤二人,详细汇报了买房的经过,并在信中提到希望父母二人能在他们处理完黄芪的事情后,最好是赶在都华放寒假后来一趟帝都,一是可以出来玩一玩;二是可以看看新买的宅子,然后再一家四口一同回家过年。
    后来收到周海正的来信,夫妇二人表示了对一双儿女的赞赏,并听从了周筱的建议,让周筱确定了放假的日期后打电话告诉程映秋,程映秋也有可能会和周海正他们一道来帝都。
    对于这个消息,兄妹两人和候双都兴奋了好多天,连周海正、刘玉凤和程映秋来后各自要睡的房间都早早的做好了布置。
    为了感谢几位同学近一个月来的辛苦忙碌,周天和周筱兄妹俩选了十一月上旬的一个周日,请众位帮过忙做过清洁工作的同学到家里正式的做客。
    候双和刘大妮在前一晚就同周天和周筱回到了四合院这边,回来经过附近的菜市场时就把第二天要用到的菜蔬购置了个齐全。
    到了周日这天,四个人早早起床,简单吃过早饭后就摘、洗、切、炖、炸等,开始准备起来。
    周筱这时发现了刘大妮的又一个优点,就是做起厨房里的活计那叫一个麻利,之前在清扫庭院阶段周筱就发现刘大妮干起活儿来非常的干净利落,没想到在做饭方面也毫不逊色。厨房里的准备工作大部分都被她一个人包揽下来,肯下力气又不计较,周筱瞬间甚至有想让她做自己嫂子的冲动,不过又一想:“她好像比哥哥大了四岁呢!哥哥估计会不同意吧……”想着自己都乐了。
    知道来的这些都是正值战斗力最强的年龄阶段的同学,周天让候双帮忙跑腿儿,到烤鸭店打包了四套烤鸭回来,剩下的在家里又准备了糖醋排骨、红烧肘子、软炸虾仁、三杯鸡、水煮鱼、萝卜牛腩、小炒肉、梅菜扣肉、肉沫酸豆角、手撕包菜,又用打包回来的鸭架子熬了一个胡萝卜鸭架汤。准备的所有菜品是以肉多菜少为主,完全可以让这些长期吃食堂的人们变换一下味蕾。
    周天和周筱共同掌勺,刘大妮接着打下手,因为约好大家到来的时间是十一点钟,有了时间上的谱儿,所以相应的也就比较好掌握做菜的时间,到了十一点大家准时上门的时候,所有的菜也都被端上了桌。
    来的人有王子友、吴长峰、张祥、经玉娜、吴立丹,就连朱佑田也不知是因为经玉娜还是自认为和周天同是学生会的成员亦或是其它的什么原因,竟然也跟着大家一起进了门。无论是谁,上门亦是客,周天和周筱都是热情招待。
    餐厅设在南房里,紧挨着西间的厨房。算上周天、周筱共十个人,坐了满满的一张大圆桌。
    听从周筱的建议,周天准备的是红葡萄酒和啤酒,没有准备白酒。

  ☆、第七十一章 参加艺术比赛

下箸之前,周天站起来举杯,对各位同学前段时间的帮忙表示感谢,同时也欢迎大家的到来,并表示以后的周末大家可以经常来做客和改善伙食。话音才落,只见一堆筷子同时进攻,素了太久又早就吃腻了食堂的众人,暂时也顾不得什么酒不酒的,全都毫不顾及形象的做风卷残云状。一桌份量十足的饭菜很快就被席卷一空,就连熬得还不够火候的胡萝卜鸭架汤也被喝得一干二净,弄得兄妹二人以为大家都没吃饱,心里颇觉过意不去。周筱要再去下些面条给大家吃,这时朱佑田说了话:“下次别再做这么多肉、也别再整的这么丰富,哥们儿的胃受不了呀!”
    周天、周筱皆是一个踉跄……
    “是呀……是呀!刚才光顾着抢,没顾得上关心肚子的感受,现在才觉得弯不下腰了!”
    “真没想到你们兄妹的厨艺竟然这么好,都已经吃完了,有的菜现在我还不知道是什么名堂,不过,嗯……满足!”
    “这是我到帝都这么长时间以来第一次吃到烤鸭,而且是正宗的老帝都烤鸭,真正的人间美味呀!不虚此行……不虚此行啊!”
    “哎……周天,你刚才说我们以后周日可以经常过来,不是客套的话吧?我可是当真啦!以后只要一有机会,我肯定还会过来!”
    ………
    众人七嘴八舌发表着评论。
    “当然不是客套,只要我在,大家随时都可以过来,别的不敢说,肉肯定能管够!”周天诚恳的向大家保证。
    “好,够哥们儿!”
    “讲究!”
    “够局器!”
    ………
    又是一片七嘴八舌的声音。
    好在这六个人在吃过饭后,喝了点茶就善解人意的告辞离去,不然按着这么大的食量再来顿晚饭,周筱觉得不说别人,起码自己就非累趴下不可!
    接下来的日子,就是周筱在期盼寒假的来临中继续着自己紧张的学业,并会在每个周日同周天和候双,有时还会有刘大妮、也偶尔会有其他关系比较亲密的同学,一起回到四合院去——或安静的休息上一日,或给大家做些好吃的改善一下伙食………偶尔仍会上街去淘淘宝。
    因经常性的对这些同学给予款待,让大家对兄妹俩除了感谢外,也多了份感激的情怀。这些学生大部分是从外地甚至是非常偏远的山村考到的都华,有些人的家庭非常的贫困,虽然现在的都华不收学费,每个学生按月还会有相应的补贴,每年对于优秀学生的奖学金发放的也很是优厚,可即便这样,每次开学和放假来往所需的车费,对他们来说都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这些懂事的孩子们平常在学校时,有的甚至连个炒菜都舍不得吃,通常就是白开水就馒头,像刘大妮就是这样的一种情况。
    有过前世曾被贫穷折磨得刻骨的周筱非常能理解这类同学的不易,所以对于这些比较要好而经济状况不太好的同学都会予以更多的照顾,最常用的方式就是经常在周日把他们请到家里来,给他们改善一下伙食……
    都华要准备进行一场全校大一级学生的艺术比赛,这个所谓的“艺术”,其实只包括书法、绘画、和文学三方面的内容。
    书法被分为了硬笔书法和毛笔书法的比赛;绘画因为涉及类型比较繁杂,所以就没有进行细分;文学方面也没细分,无论诗歌、散文还是小说等都和绘画一样,要进行统一的评比。
    本来周筱没想要参加任何一项比赛,结果周天特意为此郑重的和周筱谈话,让周筱必须参加这场比赛。原话是这样的:“小小,你必需要参加这个比赛,我知道你对这些不感兴趣,但我想让我妹妹这块金子到了哪里都能够发光,而且比赛取了名次还会进入毕业的总成绩,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听说这次一等奖的奖金很优厚呦!”

  ☆、第七十二章 名人的烦恼

周筱脚下一个踉跄:“大哥,您让我参加比赛是为了奖金呢还是为了奖金呢!”
    周天的脸红了:“总之,你至少得参加一项!”
    “遵命,那您老让我参加哪项比赛呢?”
    “毛笔吧!最好还有文学,我参加硬笔的比赛。”
    “我只参加毛笔好了,因为我还有两个语言课要上,时间比较紧张,你来参加文学和硬笔的吧!”
    “好吧……那就这么定了!”周天一锤定音。
    周筱狂汗,幸亏兄妹俩的对话没有外人在场,不然得说这哥俩是有多么狂妄自大和目中无人呀!好像还没去比赛就已确定一等奖一定会是自己的一样。周筱觉得这样的行径有些违背自己一直以来都秉持的“低调才是王道”的宗旨……
    比赛一周后出来的结果证明了一点——周天和周筱绝对有狂妄自大和目中无人的资本。周天以一手漂亮的钢笔楷书和一篇感人至深的短篇小说,狂揽了硬笔书法和文学两个项目的一等奖;而周筱则凭借着一副用评委们的话说就是——“行云流水和狂放不羁”的狂草毛笔字体,而毫无争议的获得了毛笔书法项目的第一名。每项一等奖的奖金都是两百元,被周天和周筱兄妹两人一下就得去了六百元,又被众人逼迫着找了一个周日,在周筱家的四合院狠狠搓了一顿。
    值得一提的是,刘大妮也凭借一篇用朴实的语言描述的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获得了文学组的二等奖,得到了一百元的奖金。
    因着这次的得奖,兄妹二人在都华的名声更加的响亮起来。本来大家对周筱考到都华就是以“神童”的一种认知,而周天这个也不过才只有十七岁的理科状元大部分的光芒,却相对的被自己妹妹的卓尔不群掩盖了下去,后来之所以也能混得风声水起,还真如周筱调侃的那般,部分是颜值和素养的功劳。然而通过这场比赛的优秀表现,让全校的师生终于意识到,那个已然妖孽般存在的周筱,其实还有一个同样优秀到令人感到“发指”的哥哥——周天!
    不禁都以四十五度角仰头望天:这是多变态的家庭,才教育出这么一对变态的兄妹呀!
    接下来又有书法社和文学社的学长、学姐们轮番前来狂轰乱炸,热情无比的动员两人加入各个社团。
    在那一段时间里,周天、周筱两兄妹也终于体会了一把当“名人”的烦恼,被这些热情的校友到处围追堵截的都有些苦不堪言。兄妹二人无数次解释说已经各自加入了两个社团,实在没办法挤出更多时间再参加其它社团的活动,恨不得磨穿了嘴唇,陪着笑脸谦逊得口干舌燥了好久,才算渐渐平息下来。
    也因为这件事得体的处理方式,使得兄妹二人又圈粉儿无数,校园内的生活过得越发顺风顺水起来。但不论礼遇如何,周天和周筱两人深知一点的是,自己到都华来的最主要的目的只有两个字,那就是——学习!
    为了能更加的对得起身上的这个“名声”,兄妹二人不懈的努力,不给自己任何一丝松懈的理由,好让自己在这个人才济济的校园内能够真正优秀得名副其实。
    十二月份帝都的气温,与同时段的如M省这一类的北方省份冷冽的气候相比较起来,总会有那么十几度的温差,让自小生活在北方的学生们感觉到惬意无比。就连重生回了M省又生活了八年多的周筱,也一度认为帝都温吞的脚步还没走进真正的冬季!以至于当看到像经玉娜这一类的南方同学,穿着厚厚的棉服还抱着双臂瑟瑟发抖的样子时,都忍不住狂笑不已。
    直到一连阴沉了多日后,终于在一个夜间,一场像模像样的大雪覆盖了视线所及的世界每个角落。出生在南方的同学在一早起床后,看到只在书上和梦里领略过的满幕银白后,呆愣片刻瞬间满血复活。

  ☆、第七十三章 史上最大规模战役

整个校内充斥着欢快叫喊的声音,各式各样的雪人被堆放的随处可见。也有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儿组合在一起打雪仗的队伍,也不知是因何而起,或是也没必要究其原因,原本三五个人的雪仗逐渐变成了几十个人,又逐渐增加至上百人……更逐渐的变为了不分组织、数不清有多少人参加的一场混战。就见大大小小的雪球漫天呼啸着飞舞,无论敌我,见人就打!一时间,男同学粗犷的大笑声、女同学声波长短不一的尖叫声,间或夹杂着被攥得紧实的雪团被撞击后的爆碎声……
    这个早晨,有大多数的同学没有顾得上吃早饭,让食堂按常量准备的早餐剩下了一大半,致使第二天去吃早饭的同学直报怨食堂越来越不人道,竟然给大家吃剩粥!
    此役过后,经一位资深人士给出点评:这是都华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声势最为浩大的一场雪战!
    周筱因着弱小、可爱的外表,没受此役的波及,却让她得以很好的欣赏了一番都华美不胜收的壮观雪景。
    漫步在飘荡着无比清新气息的清晨都华园内静静的湖畔,湖面因着结了冰,白雪便全部覆盖在了冰面上。厚厚的积雪把各处都铺盖的严严实实,即使地面上有些高低错落,也很难让人分辨出哪里是湖、哪里才是岸边,只凭借着湖岸静默的垂柳才能大致分得清楚。
    那顽强的残存在垂柳枝条上的零星叶片上,挂着一串串冰雪相融的树挂,像是一株株经过精心装饰好的圣诞树,在晨曦中闪着光。
    远一些的假山、树木、小筑、凉亭……身上的白色的厚被也蕴着淡淡的金光,好似清冷孤傲、不屑于世俗;又似暖意融融,俯瞰着众生。
    这冬的美景、雪的意境,令周筱不由的想起前世曾读过的一段优美的散文诗:
    我借了一艘暖和的渔船
    于湖心
    独居一个雪来的黄昏
    昏黄的云朵纷至沓来
    你的脚步轻轻
    想了好久
    要在雪来的时候
    吹一首练习好久的长笛
    远处的岸边
    寒鸦,枯树,老翁
    站成一线
    这样的风景
    我失魂落魄
    ……
    这场大雪过后,气温骤然低了起来,周天和周筱都穿上了厚厚的羽绒服。只要是在室外,周筱仍是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像个棉球儿一般,只露出两只咕碌碌、水润润的大眼睛来,可爱的样子让看到她的众人心里柔软的似乎要滴出水来,恨不得拐回家去才好。
    与寒冷的气温相反的是,这几日身处教室、宿舍以及校园内的各个角落的同学们,正热烈的讨论着即将要到来的元旦时全校的文艺汇演。汇演是以每个系、或是每个班、或是每个社团为单位,分别选送出编排好的节目,元旦那日在学校的大礼堂内进行现场的表演,演出结束后也会由校领导和有关人员评出优秀的团体和个人,并给予颁发奖状和奖品。
    班长祝向国召集全班同学在一天晚上开了个会,动员大家纷纷贡献力量,展示一下自己的才艺。动员了大半天也没什么人响应,祝向国开始有些着急。
    其实周筱非常能够理解,不是大家对此事不配合,而是这个时期,多半又是外地考来的学生,没几个人有机会学过什么特长,最多不过是凭借着先天的好嗓子,跟着广播和电视学唱几首时下流行的歌曲而已。能拥有专业些水准的人是少之又少,而大家也都知道都华里人才济济,没有一定的水准谁都不想在几千人面前去丢人现眼。
    “请各位同学为了我们集体的荣誉考虑一下,每个系都被分配了任务,因为我们专业只有这一个班,而且又是学校比较有名气又重点的专业,所以让我们至少得出上两个节目才行。大家也不要考虑的太多,只是校内的一个汇演,大家都不是专业的表演人员,表演的好与不好都没关系,最主要的是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气氛。”祝向国才当了三个多月的班长,已经练就的一张好口才。

  ☆、第七十四章 确定表演的节目

为了支持祝向国同学的工作,也是为了能摘掉一直被外界扣着的“抬头只会谈金融,低头只懂扒饭碗的一群不懂生活情趣与艺术的呆头鹅”的这顶难听的大帽子,站在一旁的辅导员佟国维也承诺大家,参加这场文艺汇演的同学,会在毕业总成绩的记录里予以相应的加分。当然,如果表现得足够优秀,记入总成绩的分数就会更多。
    “小小,你的二胡拉的那么好,为什么不报名?”自从听过周天叫周筱的小名儿后,现在熟悉的人都这么来称呼周筱,而这个时候这么称呼周筱的是刘大妮。
    开学来的时候由于行李太多,就只有周天带了一只竹笛来,二胡之类的就没带。周筱前一段在逛街时看到一家乐器店里有很多比较名贵的乐器在售卖,在试了音后就买了一架小叶紫檀木的古筝和两把老紫檀木配上等蟒蛇皮的二胡。回来把古筝放到了四合院那边,二胡给了周天一把,把自己的那把带到了宿舍,没事的时候就会经常在宿舍内拉上几曲,吴立丹她们听后觉得上瘾,所以没事时就会让周筱给几人表演上一段。
    今天由于刘大妮提了出来,更为了毕业能得到那高一点的学分,周筱也就没再矫情,为应景就报了一曲《良宵》。虽然自己目前拉琴的技巧上还欠着火候,但因为多了前世今生几十年的阅历,拉出的曲子在感情上却还是非常饱满的。
    祝向国对周筱千恩万谢,可还差着一个节目,别说,这个班里除去周筱,还真没什么有特长的人。后来还是周筱突然间想到了刘大妮的身上,刘大妮虽没经过专业的训练,却天生有副连她自己都没当回事的属于西北人特有的好嗓子,于是就推荐让刘大妮唱一首她们地方上的民歌。起初刘大妮羞怯的怎么也不肯答应,最后终是在佟国维的学分诱惑下,开嗓唱了几句她们家乡的小调儿,没想到地地道道原生态的唱腔立即轰动全场。
    于是两个节目就这样被敲定了下来——一个是周筱的二胡独奏《良宵》;另一个节目就是刘大妮的轻唱《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社团那边也不能推脱,周筱不得又多了一个集体蒙古舞的节目。由于相对的基本功比较突出一些,更多的是因着身高的原因(与其他要表演舞蹈的演员比起来,周筱的身高表现实在有些为难,而艺术社的社长曾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