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在十八世纪欧陆-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想开战也得顾忌到伯克哈德的存在。既然伯克哈德不能来,那么彼得到南边的作用也就大打折扣了,在瑞典的战例证明了,这位老兄要么赢就会赢得畅快淋漓,但输也会输得伤筋动骨。而且作为新崛起的军事新贵,他一直被瓦西里那老头猜忌,后者生怕前者会总有一日取代他的地位。既然彼得不能跟伯克哈德做搭档,自然更不能会把他配去跟瓦西里在一起。两人除了在宫廷里不合,在指挥上又是各自有主见的人,很难保不会出现分歧,然后各做各的,导致战局崩盘。”
齐米斯齐亚大叔眯起眼睛笑道:“听上去,瓦西里将会是这次俄罗斯人南征的统帅。”
“瓦西里·弗拉基米罗维奇·多尔戈鲁基,他出身显赫的多尔戈鲁基家族,这个家族蒙古人来之前血脉遍布在东欧平原那块罗斯各大公国,几百年下来,那些罗斯公国都灭亡了,但那些遗族遗民仍有不少,可以说瓦西里在这块土地上依旧非常有人望,是这里的地头蛇,派来他比彼得、伯克哈德都有优势,再加上,他有过多次断后和逼平、拖垮敌军的战例,就算打不赢,也不会输的太惨,更重要的是,哪怕瓦西里是输了,这对俄罗斯人都有好处!”
打输了都有好处的隐藏剧情,整个世界也就俄罗斯能够触发。
为什么呀?
俄罗斯的伊丽莎白没做女王前,还在修道院做修女,她在国内一点根基都没有。后来夺权完全靠着国内权臣。瓦西里不但是权臣里的权臣,更是当年一举扶伊丽莎白上台,有着从龙之功的大功臣,虽说看不出瓦西里有反叛的迹象,可是他的权力太大了。如果瓦西里战败,这可是一个伊丽莎白踢开掣肘她的俄罗斯大贵族好时机。
“殿下的想法跟督军大人不谋而合。”齐米斯齐亚大叔在离开前给了我一个赞许的评价。
第五天中午,十月上旬,我们抵达帝**港,敖德萨。
战争,我来了!-------------------------------------eu4真的很不错,我上个月撸过,当时就沉迷了两天。撸的是拜占庭。。。
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第五十八章 军前会议上()
大批的战船停靠在港湾,港口里人山人海。
齐米斯齐亚大叔带我们走下船。
“荣耀罗马!”
“为罗马服务!”
早就等候多时的帝国基辅方面集团军的几位军团长和他们的将官们非常热情。地方总督赶紧让侍从们搬运行李,然后向齐米斯齐亚大叔汇报准备的情况。
我们一起骑马向城内的市政大厅走去。
齐米斯齐亚大叔在市政大厅第一时间询问了俄罗斯人的动态。
东北方向,哈尔科夫的俄罗斯人没有太大的动静。不但没有动静,就连经常来打劫的哥萨克都没了踪影。基辅方面的俄罗斯人在俄罗斯大使返回的第一天便带兵杀向了南边,他们的指挥官是卢基奇,一个无名之辈,现在还沿着直线向下劫掠。那里的贵族、大地主,三天两头都在嚷嚷着要帝国派兵去保护他们。
距离俄罗斯人离开君士坦丁堡有二十多天,十月十七日,如今在敖德萨附近,帝国已经屯集了第二拜占庭军团、第三斯巴达军团、第八莫格莱尼军团,这三个军团一共21300的军队,第五瑞恩希安军团和第十斯巴达军团,还在赶来的路上。一个,预计会在十一天内赶到敖德萨,另一个预计会在十三天内赶到敖德萨。如果汇合,他们,帝国基辅方面集团军将有五个军团,总计32500士兵。
根据命令,齐米斯齐亚大叔并不能等待他们,他当天就召开了军议,向大家道出了老布林加斯公爵的战略,进攻基辅!
据我们所知,俄罗斯在明斯克部署超过三万人的军队以便随时抵御瑞典人的进攻,不过考虑到俄罗斯人又有了南下的心思,明斯克的俄罗斯驻军会更多,至少会多于我们基辅方面集团军,因为那里是北上进攻瑞典,南下侵犯帝国,又左进德意志平原的交通枢纽。
齐米斯齐亚大叔随身携带展开地图,向三个军团的将官解析本次集团军的战略。
基辅跟哈尔科夫,这两座城市既是俄罗斯人向南部进攻的前进基地,也是攻入俄罗斯人地盘中腹的桥头堡,不过基辅这个横跨第聂伯中游的城市比起隔着一条第聂伯河的哈尔科夫对南方的地盘更具威胁性。因此,想要保证南方诸省的安全,基辅首当其冲,若被俄罗斯人继续掌握这个城市,帝国将会非常被动。
几十个人讨论了下本次会战的关键,随后大家在行进的道路上出现了分歧,是选择走陆路沿直线向基辅进发,还是沿着第聂伯河向基辅行进?
走陆路的优势是时间短,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从敖德萨到基辅,500公里的距离,我们按照加快点的行军速度只用走24天,如果强行军可以提高到18天。坏处也很明显,从敖德萨到基辅的距离那么长,后勤补给非常吃力!曾经在大马士革作战过的第二拜占庭军团和第三斯巴达军团的将官都认为选择沿着附近河道北上最好。
“我们一共有多少辆四轮马车?”齐米斯齐亚大叔忽然在议论中问题了这个问题。
四轮马车,我前任模仿胡斯战争里乡民起义军车阵弄出来的东西。这种四轮马车前车桥与双辕杆制作在一起的,通过旋转的枢轴与底盘连结起来,非常方便转向。在敌人来袭的时候,车子可以构成方阵或圆形阵掩护步兵。在最初一百多年里是帝国对抗蒙古人、西欧猪突的利器,也是继古典罗马军团,拜占庭骑兵军团,纵横百年的军队系统。
但现在,由于火炮的普及,帝国昔日的大杀器沦为帝**团后勤主力。
三个军团的军团长将他们的军需官把他们军团里面的马车给报了出来。从北部边境出来的第八莫格莱尼军团马车最多,重型四轮马车415辆,轻型马车110辆,其他两个军团重型马车都不过300,三个军团一共有重型四轮马车1071辆,轻型马车333辆用于补给。
每辆重型马车能载重1。5吨补给,轻型马车的载重更为不如,总载重量才1900吨出头,扣除掉帐篷、杂物、弹药、火药和炮弹,能够用以搭载粮食、饲料、不过1600吨左右,也就是说除掉随行装载弹药和火药,能够运输粮食、饲料马车又少了一部分,又把一半的粮草随军携带,往返在前线和补给基地中的马车只剩下一半,即800吨左右。
根据帝国后勤系统给出的换算,假如我们一支军队为2万人,那每天就需要3万日份面包。现在的焙制率为3:4,则生产1磅面包需要12盎司面粉,1磅=16盎司。设每个日份的面包为2磅,则10天期间所需面粉总量为30;000x2x10x34=45万,200吨。
基辅距离敖德萨大约500公里,根据帝国境内每日行军速度25公里,敌境行军15公里的速度,两万人得走四个星期。这样的随军携带量,用于野战都不够,更别提那漫长的后勤补给线,这得派多少人去保护?对了,还没算路上的损耗,还有就是,人家瓦西里和另外几位俄军名将最擅长干的事情就是断粮道,逼退敌人。
那么沿着河道走?
第二拜占庭军团和第三斯巴达军团的将官在这里又出现了分歧。第二拜占庭的将官建议走第聂伯河。第聂伯河在十二月前不会封冻,河道又宽,最狭窄的地方也有百米,水位虽说在秋冬时节很低,但仍能容纳船只进出。就拿他们往日出入河流的单层划桨船来说,一艘单层划桨船长不过三十米,宽不过三米,载重量达250吨,十艘划桨船的载重量可以媲美千辆马车。二十艘划桨船,5000吨,足以让基辅方面集团军征战两百五十天。有着这么多的物资,好处就是一年半载之内,我们不需要考虑补给线!当然,敖德萨有没有那么多资源,但二十艘划桨船可以搭载士兵,逆河流直上。
然后在基辅下方建筑要塞,就算拿不下来基辅,还有大量的物资和坚固的要塞钳制住来自驻扎在明斯克方向的俄罗斯人。
第三斯巴达军团的将官则认为,沿着第聂伯河道走明显不符合我们基辅方面集团军快速突击基辅的战略。因为从第聂伯河出海口到基辅,路程几多了一半,从地图上测量的距离得出,一共是七百八十多公里。比从敖德萨沿直线走多了两百八十多公里。还有就是几个军团的马车已经塞好了补给,随时可以出发,但是把这些物资从马车搬到船只上就又要耗时,而要填满随队出征的划桨船,还得从其他地方调集物资过来。前前后后做完这些,至少需要二十天的时间,这时候再出来,就完全违背了我们的战略指示,并且搭船容易在突袭中没有还手之力。
他们觉得,我们可以从南布格河运输补给,哪怕南布格河的河道不如第聂伯河宽,最宽也不过百米不能一次性大量地投入运输船,五艘已是极限,11月前又会封冻,但是因为是在投靠到了帝国的波兰诸城市之内,属于内线运输,比较安全。军队可以在基辅下方的南布格河左岸设置一个补给点。通过不断运输的船只,然后用马车向围攻基辅的军队输入粮食。不过这样一来,我们也暴露了运输线,从补给基地到基辅有一百多公里,四周虽有不少丘陵,却不能阻挡俄罗斯人,这给予了俄罗斯人切断我们运输线,迫使我们无粮可用,然后撤退的可能。而且设置补给点,必然要修葺补给点的防御工事,这样又要花去不少的时间,分去不少兵力。
还有就是,作为军港,敖德萨没有内陆河使用的划桨船,距离南布格河也不算近,我们只能把粮食装到大船上运到南布格河出海口。
但不管怎么说,两位军团长从驻防的地区赶到人生地不熟的波兰,在听到了战略的指示后立刻根据地图,讲得头头是道,也算是多少做了功课,是个敬业的军人。
“我们大老远地从各地赶到这里帮他们打俄罗斯人,他们还要我们自己给自己找吃的?别浪费时间了,我都无聊了七年时间,让咱们一路吃过去!好好揍俄罗斯人一顿!哈哈哈,真怀念以前在阿勒颇,没事就出去揍人的日子!”
第八莫格莱尼军团的军团长,这是一个典型的斯巴达,吃货的斯巴达,也是他在会议最开始时挑起大家的争论并建议走陆路。
齐米斯齐亚大叔眼睛一眯,眸子冷冷转向了那个第八莫格莱尼军团的军团长:“一群连自己国家都保护不好的贵族,你会妄想他们保护其他人国家的人?我们不能把命脉交给波兰人。”
“将军,我有话说!”自觉地站在我背后的瓦伦斯走出来,作为一个毛头小子,几十个大叔都用炯炯地眼神看着他,“我们可以让一个人留下来,让总督配合,由他负责调度敖德萨的粮食运输事宜,并在南布格河的左岸,用征用建立起一个据点。这个据点不用太靠近基辅,却必须处于当地城市之中,随后通过这个据点,我们再将几个城市作为中转,利用外围的波兰城市做保护,向基辅延伸。再考虑到我们不能把在路上把马车原先搭载的粮食都吃掉,我认为我们可以派一群骑兵先行,让沿路的城镇提前做好食物,我们边走边向波兰人购买马车和食物。然后用当地的食物装到多出来的马车上,这样,本来紧巴巴的马车不但没有损失,反而增加。而后面赶路来的两个军团可以从坐船抵达我们的建立的补给点,再出发汇合主力。”
——————————————————————————————————
我明明已经上传了,可是起点没撸出来,真是悲剧。。。。
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第五十九章 军前会议 下()
“咦,这不是我们刚才几个计划的综合么?”
“剔除了一些,又加了点东西进去。听上去好像有实行的可能性。”
几个将官在底下窃窃私语,其实把大量的信息综合起来再给出最具可行性的建议,这就是瓦伦斯这货最擅长的事。
“为什么是买,而不是征用?”一个站在第二拜占庭军团长背后的年老将官走出来问道。
瓦伦斯淡淡地解释道:“考虑到波兰人的积极性,我认为用买比较合适,征用,会让他们感觉凭白损失了东西得不到任何好处。”
齐米斯齐亚大叔不给予任何评价,反而直接顺着话问了下来:“谁认为他能胜任这个任务?”
没人吱声,群情汹涌的三个军团的将官都缩了缩脖子。
我想这些人都清楚,留下来的人就意味着在这次战役基本没可能上前线了,将会有很大的可能性被任命为补给据点的责任人。而且,我也不觉得他们能够胜任这样工作,毕竟他们不是专门文职出身的贵族,很难做好这充斥了大量复杂计算的工作。
依然是瓦伦斯,这家伙面不红心不跳地说道:“我想我可以试试。”
齐米斯齐亚大叔双眼有翻白的趋势,本来一群鸦雀无声的将官立时沸腾起来,说的话不外乎一个意思,瓦伦斯经验不足,不足以胜任这个工作。
经过讨论,第八莫格莱尼军团的一个军需官被派出来当做主要负责人,而瓦伦斯则被派去做副手,但谁都看得出这货被扔出练资历了。
接着齐米斯齐亚大叔嘱咐了将官们一系列北上的细节,又在军中任命了随行的一系列军官,把见习生分配到军队里面。
我以一个营指挥的身份又兼职了下他的见习参谋官和副军务官。
最后,齐米斯齐亚大叔说出了出征的次序,第二拜占庭军团的主力步兵团将作为首发,随接下来是该军团的两个炮兵连和三个步兵团,第三斯巴达军团的四个步兵团和六个炮兵连紧随其后,在军团的主力步兵团跟第八莫格莱尼军团的主力步兵团,剩下的两个第八莫格莱尼军团步兵团和两个炮兵连保护辎重前行。
第二拜占庭军团军力布置均衡,步兵、骑兵、炮兵都有,第三斯巴达军团的步兵和炮兵较多,骑兵只有一个猎骑兵营和一个重骑兵,所以两个军团除侦察用的猎骑兵外将全部被剥离出来统一指挥,第八莫格莱尼军团的炮兵团有两个,步兵团有三个,骑兵团里大多数骑兵都是猎骑兵,所以他们将游弋在军团大队前进的路上,配合第二、第三军团的猎骑兵侦察敌情。
一共12个步兵团15150人,10个炮兵连1520人,60门大炮,3个重骑兵营1640人,7个猎骑兵营2750人,这边是这次基辅方面集团军北上的力量。当然实际人数要比这个多,像我一个人就带了80个骑兵护卫,再加上一些文职人员和后勤杂役,所以全军的实际数量将在23000上下,而不是21300人。军队将在第三天早上立即出发,粮草由敖德萨调集,将在出击队伍抵达南布格河右岸前调集完毕。
军事会议在下午结束。然后齐米斯齐亚大叔把我们和几个负责粮食补给运转的贵族留在市政大厅继续讨论。我在他们讨论的时候想到了一些其他的事情,随后便让瓦伦斯在调集我们集团军的物资的时候,顺便让他准备一下斯维亚托斯老头、亚历山大那边的东西。因为我觉得他们会在第聂伯河转向的弯道建立一个补给据点。到时候瓦伦斯把斯维亚托斯老头需要的东西都准备好了,他一定得到很好的评价。
稍后,我到第二拜占庭军团里去看了那只属于我的重骑兵营。
凤凰涅盘的罗马,现在多喜欢以斯巴达、拜占庭、尼西亚、莫莱格尼、凯尔萨斯、卡巴斯基、瓦格良、亚历山大等前任遗留下军团名字来命名。别以为我那个前任就只有这点想象力,根据文稿,在他那个时代还有军团起名为斯大林、希特勒、罗斯福、墨索里尼的。不过后来这些名字都被抛弃了。因为,能让现在的罗马人继续使用的军团名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这些军团没有遭到过大败,全歼。
根据记载,希特勒、斯大林和墨索里尼在公元1323年损失惨重,后来1324年斯大林与墨索里尼一起在小亚细亚阵亡,之后在1335年以后就没有再出现过新的斯大林。接下来是罗斯福,最后一个提及罗斯福在1354年出现。至于希特勒,希特勒在1361年以后也跟着挂了。
不过比起乱七八糟的大军团命名,军团旗下的营部还保留着古老的传统,以组建的地域来命名,像我现在服役的这个重骑兵营来自安纳托利亚,名为阿塔兰迪。
正如同我好奇这个骑兵营是什么样子一样,骑兵营里的手下们同样也很好奇我是个什么样的人。
经过盘查进入大营以后,一路策马过来,我看到许多人都停下手上的活计,好奇地打量我。而在营指挥帐篷外面的,骑兵营的一众尉官更是伸长了脖子。
无数条手臂升起,举手礼之后,是响亮的叫喊:“参见长官!!”
“荣耀归于帝国!”
一大群三、四十多岁的大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