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龙之大醉侠-第1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下锅一煮十有散了架让燕千寻好笑话了一回。

刚将煮好的粽子端上桌忽闻院门“砰砰”数响。却是这么早便有人来敲门沈醉心下奇怪出厅去看燕千寻、木婉清、阿碧三女与武松也都一并跟出。那边下人已经前去开了门沈醉等人刚出厅门便见一名仆人领着张勇转过了屏风走进院落。

张勇手中提着一个精致的食盒身后还跟着一人用扁担挑着两坛酒。见得沈醉等人出来立马上前见礼。礼毕双手捧着食盒道:“今日端午我家公子特意着我为沈爷送来一盒粽子还有两坛雄黄菖蒲酒还请沈爷笑纳!”

沈醉着仆人上前接了食盒、解了酒坛走下厅前台阶向张勇笑道:“我这徒儿倒是有心我收下了你回去代我向他谢过祝他端午节愉快!”最后这一句却是不自觉地用上了现代的“节日祝福”模式凡是节日便是祝什么节快乐。说出来了才觉着此时用到这里颇有些不合时宜。他觉着有些不合适张勇却反倒觉着新鲜有趣当下含笑说道定会转告随即告辞离去。

沈醉亲自送了他出门转回厅来却见三女与武松已将赵煦所送的那盒粽子打了开来。只见盒中的粽子也是做的十分精致且形状各有不同有的是三角形有的是锥形还有的是菱形。连粽叶也不尽相同有的是芦苇叶有的却是竹叶。食盒共有三层每一层皆自形状各异。

这盒粽子即是赵煦所送那十有必是宫中御膳房所做。沈醉心想自己今日竟能吃上一回皇宫御膳房出品的粽子心中感觉甚是良好。当即上前与众人分享食用每样皆尝了一个现不同形状的口味便也不一样。这上中下三层九个形状便也有九种口味每一种皆都十分美味众人吃的赞不绝口。

只是吃了赵煦所送的这盒燕千寻、木婉清、阿碧三女亲手所包的便就丢到了一边。沈醉不忍白费了三女的一番心意便把她们每人所包的皆吃了两个。

吃罢略作休息五人便即又出门上街到州桥处看汴河上的赛龙舟。众人争相呐喊为各自看中的龙舟助威增势。旁边还有人设摊搏采下了注的尤其喊的大声。另有各色摊位借着此处人多吆喝叫卖。但见人头攒动、摩肩擦踵当真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在现代时人们已渐渐不太重视传统的民俗节日尤其是年轻人。端午节除了知道吃个粽子便不知有什么习俗了。沈醉自己也是不过他还多知道个赛龙舟。若不是这一回亲身经历哪会知道这许多哪会见识到这时代端午节时的热闹与乐趣。思及自己以前的想法不由心中暗叫惭愧。

逛到中午时分他们寻了处酒楼吃过午饭便即回返。三女今日起的早又逛了半日再加天气炎热觉着没精神回了家中便各到自己房中去睡午觉。沈醉与武松却是没睡在厅中闲坐喝茶聊天休息了小半个时辰找了名婢女为燕千寻三女留了话便即又动身出门。这一回沈醉却是带着武松前去拜访周侗还在街上买了些粽子作礼物。

到得周侗家后正好他们师徒三人也是上徒逛了一番刚回来不久。当即将二人请进盛了些瓜果吃食在厅中摆了酒喝酒谈笑。席间卢俊义、林冲二人各演了一番拳脚还对打了一回。又邀了武松也下去演了一番又与他二人各自对斗了一回。三个少年相互切磋比斗沈醉与周侗二人便在一旁借机指点三人再又相互印证皆是受益匪浅。

演完了拳脚三人便又演了番刀枪。周侗虽十八般兵器皆会却是独忠于枪乃是用枪的大行家他的两个徒弟便也都随了他学枪。沈醉是因材施教武松喜欢用刀沈醉便即教了他刀法。

这一番下来不知不觉竟是已到了傍晚时分。周侗便即命家中仆人到附近的酒楼叫了桌酒席前来设宴招待沈醉。席间又是一番谈论等到沈醉再一次灌倒了周侗后这才带着武松向卢俊义与林冲两个告辞离去。

如此三日端午节过了赵煦却是依旧没能前来。端午过后便是赵煦下诏所开制科的开考之时。这其间赵煦理应是更忙了不能来却也是在沈醉意料之中的。

这一回赵煦临时下诏开科取士将日子定于端午节过后可是高兴坏了东京城内卖粽子的大小商家。因此事而赶来东京的各地学子端午节时吃粽子自是为他们凭添了一股庞大的消费群。而端午过后正式开考生意又是推上了一个。尤其“枣粽”卖的甚快只因这“枣粽”的谐音乃是“早中”意思是早中状元参考的学子们为取一个好彩头考试的当天早晨便都吃枣粽。而考试之时费时却是甚长考生们一般都要自带干粮而在这端午节刚过吃粽子的热潮还未过时许多考生们便都买了粽子当干粮。

这一来自是高兴坏了东京城内卖粽子的大小商家心中皆道当今的这位皇帝陛下英明。要是他能把每次的科举考试都像这次一样定在端午节后那他简直就是英明无比了。不过这只能说他们想得美了。幻想是美好嘀但现实向来都是残酷嘀今次只是算他们好运。

五月初六礼部举行省试花费了整整一天时间结束。接下来是为期三日的阅卷批示选取一部分入殿试剩余者淘汰。

五月初十殿试榜单正式公布。众学子云集礼部大门前挤破了头去往里看那榜单有高兴者满脸兴奋欣欣然而去也有失意者满脸落寞黯然而去。今次进士及第进士出身赐同进士出身这三等进士共录取一百二十多人。上榜者便已是进士等同于一条腿已迈进了官场仕途。两日后的殿试则是为了排定名次确定三甲榜单其中得分最高者便会成为头名状元。

这一日时迁前来找武松出去玩耍。说是来时路过礼部大门也凑热闹挤进去看了眼皇榜说是还在上面看到了沈醉的名字。众人或说他眼花看错或说只是有同名同姓者巧合而已。

五月十二殿试已通过礼部省试录取获得进士资格的众学子们入皇宫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仍是一日时光随后阅卷批示期。殿试后的阅卷批示工作理论上都是应由皇帝一人进行由他来做出评定与裁决决定谁是状元。一百多人的考卷由皇帝一个人来看那是快不来的因此这次的阅卷批示期便比之前的省试要长。具体多久得由皇帝看完并做出决定没有来判断。

五月二十下午申时事隔二十二天后赵煦终于出现在了沈醉面前再次来向沈醉习武练剑。这一回却是比上次大有提高显是他这些日子来都有练习对剑也有所了解。先前学的那七式他现在已使得十分到位招式之间连贯紧密圆转如意毫无生涩之感。

从申时到傍晚赵煦这一回学了十二招连着先前的七招总共十九招。临走告辞之时赵煦有些神秘地向沈醉道:“师父徒儿还有件礼物要送您还请您明日哪儿也别去在家中安候徒儿会着人送上门来的!”沈醉想不到他会送什么东西却还是点头答应了。

次日皇宫宣德楼外放殿试三甲榜。时迁因上次在礼部省试的三等进士榜上看到过沈醉的名字心下好奇这一回殿试放榜便又去看了结果一眼便看到沈醉的大名正写在三甲第一名的位置。

匆匆到得沈醉家中还未进院便听得院内呼喝劈砍的风声进得院内便感到劲风锐气逼人一眼便瞧见院当中武松正在练刀。沈醉则坐在院中石桌旁一边喝着酒一边看他演练。

时迁避过武松刀上出的阵阵刀风走到沈醉跟前见了礼笑道:“师公你还记得我上次跟你说在省试进士榜上看到的那个跟你同名同姓的吗?今天皇城殿试放榜我又去看了。你猜怎么着那个跟你同名同姓的家伙竟然中了头名状元。你说这事儿巧是不巧?”顿了下嘿嘿笑道:“难不成叫您这名儿的都能成了大人物!”

沈醉闻言笑道:“是吗确是巧了点儿!”他却是没往别处多想。随意答了一句一边招呼时迁坐下一边仍注意着武松练刀。

“呼呼”声中武松一套刀法演练完毕正要出口让沈醉指点之时忽闻院外胡同口处传来一阵儿“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也不知是谁家在过喜事鞭炮声中还夹杂着“咣咣咣”的响亮锣响正在由远及近。不多时便已到得了院门口外却是停在了此处不走门外还有众多喧哗声。

沈醉也早已听到此时听这声音到了院门口外不由得心中奇怪站起身来。刚站起身来忽听门外“啪啪”有人敲门有仆人快跑上前开了门。当先有人问道:“这里是沈醉沈相公家吗?”

仆人答道:“正是!不知诸位有何贵干?”

那人呵呵笑道:“恭喜恭喜你家相公中了今次殿试的头名状元咱们是来报喜的!”说罢“咣”的敲了一声锣响那人又问道:“不知沈相公却是在不在家中?”

“在在在!”仆人连声答道一边转身向里高叫道:“相公!”

只隔了道屏风站在院内不远的沈醉早已是听了个一清二楚武松、时迁以及闻声出来的燕千寻、木婉清、阿碧三女也是听了个一清二楚此时都拿十分奇怪加疑惑的眼光看着沈醉。

时迁道:“他们不会是把地方找错了吧!本来是要找跟您同名的那个状元谁知却找到咱们这儿了!”

“嗯很有可能!”沈醉点头道。他可不信自己连考场都没进过就能莫名其妙地得个状元。

说话间前来报喜的一名礼部衙役已绕过屏风走了进来在仆人的指点下找到了沈醉快步跑上前来抱拳道:“沈相公小的给您报喜了恭喜您成了状元公。请您这便换了衣服跟咱们上马游街去!”后面紧跟上来的一人双手端着托盘里面是一件大红的外袍与一顶插翎的双翅纱帽。

沈醉正要开口解释忽然间屏风后又转过一人竟是张勇他也上前来抱拳笑道:“沈爷恭喜您了!”

沈醉一看到张勇便立马想及昨日傍晚赵煦离去时颇为神秘地说还要送自己件礼物要自己在家安候的事情来。心中思念电转将这前因后果联系起来已是想出了个大概不由得心中骂道:“靠当真是皇帝要作弊谁也挡不住。老子连考场都没进过竟也能让他给整成状元。小子让老子当状元你这是玩儿我吧?这也叫礼物?我靠!”心中虽十分不愤当下却是不能作出来。稍平息了下心中怒气转想燕千寻等人道:“我回来再跟你们解释!”

说罢从那端着衣物的衙役手中拿过帽子戴上将那红色外袍穿上。然后从怀中摸出锭十两的银子来递到当先那人手里作喜钱。那人笑咪咪接过领着沈醉出门上了马敲着锣打着鼓拥着莫明其妙的状元公游街去也。



正文 第169章 竟是故人

沈醉莫明其妙成了状元虽已明白了是赵煦搞的鬼但这事实却还是让他觉着难以想象且有点儿难以接受。随着礼部众衙役乘马游街他心中仍是在想着这事不明白赵煦把他弄成状元是什么意思。

他记得在现代时不知是在中学历史课上学过还是从哪里看到过知道宋代的科举为防止徇私舞弊实行了糊名和誉录制度。所谓糊名即是把考生考卷上的姓名、籍贯等密封起来。但是糊名之后还可以从字迹辨认。于是又有人想出了办法那就是将考生的试卷另行抄录一份副本给考官评阅这就是誉录。考官评阅试卷时不仅不知道考生的姓名连考生的字迹也无从辨认。这种制度对于防止主考官徇情取舍的确生了很大的效力。但对于赵煦找个人替他代考却也是层极好的掩护。更何况皇帝帮忙作弊那真的是想不中都难。

街道两旁百姓围聚都争相观看他这新科状元。沈醉虽心底里十分无奈不愤但却也不能老冷着个脸抛开想不明白的问题当即含笑向两旁观众拱手致谢。过得一会儿却也觉着十分有意思心想自己当年考大学时没日没夜的复习背资料也没见得个高考状元现下却是连考场都没进过便成了正宗的新科状元。甭管这状元是怎么得来的又能当得长时间当下先过把瘾再说。

没逛了几条街便与第二名的榜眼与第三名的探花游行队会合合作一队又一起逛了一回。这一回却是直逛到了午后时分。沈醉在路上得知了榜眼与探花的名字一个叫杨东辉一个叫王荣林也都是二十来岁。游街完毕便一起同至礼部衙门报道。在由礼部官员教晓一些入宫见驾的基本礼节后便会随礼部官员一起入宫晋见皇帝。介时皇帝会当着文武百官之面为三人赐官职朝会后则会为三人赐宴文武百官相陪同庆。

这便是三人今日的行程安排也是大宋进士科历来一甲前三名高中者后的程序是由一名礼部衙役告知的。当下三人先往礼部礼部上下一众官员竟自出外迎接。

当先一人身着红色朝服五十来岁面貌清雅颔下却是蓄着一把大胡子。沈醉远远看见这人相貌便是不由心下一惊想不到竟是一熟人这人便是他第一次去大相国寺时见到的那位与观心和尚下棋的酒中大家苏先生。他还是在丰乐楼听了苏先生对宫廷内中酒的评价后才起意去皇宫盗酒的。想不到这家伙竟然是当朝大员看他于礼部大门当前正中而立显然是礼部最大的官礼部尚书无疑了。心道难怪他那日会评宫廷御酒他身为当朝大员那御酒自是常喝的。

远隔二十来步下了马沈醉目不斜视望着前方却是向旁边王荣林问道:“王兄你可识当中站着的那位是谁?”那边苏先生瞧见他时也是面上一惊随即对他微微一笑显是也认出了他来。苏先生冲他微笑他说罢了话便也向苏先生回了一笑。

“沈兄你不是连他也不识吧!”这边王荣林听了沈醉的问话却是满脸的惊诧之色看他的眼神像看怪物一般另一边的杨东辉也听见了他的问话与王荣林面色一般无二仿似沈醉不识眼前这位苏先生是天大的罪过一般。好在他们二人还知是当着礼部众官员的面儿面色稍现即逝。见得沈醉略摇了摇头王荣林一边目不斜视往前走着口中压低声音道:“沈兄你面前这位便是当今的大文豪、大词人、大书法家当朝礼部尚书、翰林学士加龙图阁学士苏轼苏东坡。这名字沈兄总听过吧?”苏轼可说是这时文人中的偶像作为状元连现任的礼部尚书是苏轼也不知也难怪王、杨二人奇怪了。

“不是吧苏轼?我晕!”沈醉听罢了王荣林的话不由得心中大叫瞧着苏轼的双眼也不由得睁大了一圈紧盯着这位千古名人。

到得近前沈醉仍是有点儿头脑愣。竟也忘了先行见礼反倒是苏轼先上前一步拱手笑道:“沈公子那日一叙别来已是三月有余。多日未见公子无恙否?”

沈醉连忙抱拳回礼顺口笑答道:“无恙无恙!苏先生也别来无恙否?”话说出了口才学不妥讪然一笑道:“抱歉该称苏大人才是!”

苏轼笑道:“无妨!无妨!”

杨东辉与王荣林二人听罢了沈醉与苏轼这番对话面上又现惊诧之色皆是斜眼瞧着沈醉心道:“你明明便认得苏学士怎地却还来问人当真是奇怪至极!”觉着沈醉是在耍他们却又觉着这对沈醉全没好处除了表现他的无知外对他们两人实是并无半点坏处当真是想不明白。

奇怪地看了眼沈醉当下未再多想连忙上前与苏轼这心中偶像见礼。苏轼含笑应答随即为三人一一介绍了身后的礼部众官员然后请他三人入内。

宋代最重进士科进士一等多数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进士科为宰相科。因此礼部众官员出外迎接其实也算是为各自以后打算说不得这三人今后便会做了什么大官需得他们帮助因着今日这一点情面总是好办事。他们不是第一批这样做的礼部官员出门迎接游街而至的三鼎甲(状元、榜眼、探花的合称)由来已久传承下来已算作是一种礼制了。

沈醉、杨东辉、王荣林三人皆是一早便被拉来游街至现在都没吃午饭。礼部也早知这种情况却是已备下午饭相候当即便先入内用饭说道饭后再做入宫的基本礼节教晓。

下午接见新科三鼎甲的朝会安排在申时中三人用过午饭后未时还未过。由一名礼部官员教晓了进宫见驾的一些基本礼节与注意事项后便在礼部略作休息已有官员为他们各自安排了房间。

路上杨东辉与王荣林向沈醉问及苏轼之事沈醉这才有机会答道说是自己虽与苏轼有过一面之缘却是只知他姓苏。当时苏轼又未相告因此虽与苏轼相识却是并不知他便是闻名天下的东坡居士。杨、王二人恍然皆道“原来如此!”

三人一路笑谈在一名礼部官员带领下各自到得临时安排休息的房中。

朝会虽是安排在申时中但赶到皇宫却是还需时间因此申时刚至三人便随同苏轼与礼部侍郎乘轿前往皇宫。到得皇宫正门宣德楼前下轿步行入内。

从正门而入过大庆殿至文德殿于殿外旁边一座院落内候指待皇帝召见。这座院落乃是专供上朝官员等候休息之所此时朝会尚未开大部分人便都在这座院内待命。苏轼带着三人入内众官员俱都上前来见礼。今日非正常时间开朝会是为的什么众人自都知晓一见苏轼带着三人入内自知是便是这次科考的三鼎甲。

苏轼见着众官员上前来见礼便为三人一一介绍院内的官员。沈醉对这古代的繁文缛节十分不奈但当下却也只能耐着性子维持着笑脸与众人见礼。

见礼毕稍过得片刻便听净鞭三响文华殿阶上有一名太监尖细的嗓音高声喊道:“升朝!”

众官员闻声又整肃了一番仪表然后按官员大小排名鱼贯而出往文德殿而去。苏轼交待沈醉、杨东辉、王荣林三人在此稍待后便与礼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