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七零吃货军嫂-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古老师呢,当然说不用谢,以后大家就是同事了,还要彼此关照才好。
丁小甜爽快地说没问题。
光荣小学的食堂分成学生食堂和教师食堂。
学生食堂打饭打菜需要学校财务室盖章的饭票和菜票。
而这些饭票和菜票也要用粮票和钱去向学校财务室购买。
光荣小学校差不多有一千个学生,还有一两百人家庭条件不错,家长会拿粮票和钱向学校财务室买饭票和菜票,给自己的孩子,让他们拿着饭票和菜票在学校食堂吃饭。
尤其是夏天,有些学生的家离学校远,很多学生中午都会在学校的食堂打饭吃,吃完之后,就跟同学在学校操场扔沙包跳绳打兵乓球等。
总之,玩上一中午,下午继续上课。
教师食堂的饭菜是不要钱的,只要在该校上课的老师都可以进去吃饭,每位老师四两米饭,两个菜。菜都是素菜,只有每周六中午会有个肉菜吃。
对于这样的福利,丁小甜显然是很满意的。
虽然她只能吃中午这一顿。
走进教师食堂,丁小甜看到里面有五张大圆桌,圆桌旁已经坐了不少老师正在吃饭。
食堂里有个胖胖的师傅正在拿勺子给人打饭打菜。
每个老师过去拿两个碗,递给胖厨师,他用木饭勺从装饭的大木桶里舀两勺饭在一个碗里,那就是四两米饭了。又用长柄铁勺从面前的两个装菜的大桶里舀起来两勺菜在另一个碗里,那就是今天中午老师们吃的菜了。
古老师带着丁小甜去把饭菜打回来,两人坐一张桌子上吃饭。
今天中午的菜是青椒炒豆腐干,还有一个红烧茄子。
丁小甜尝了尝,两个菜的味道都很一般,唯一比普通人家炒这两个菜强点儿的是,舍得放油。
对于普遍缺油的那个年代的人来说,这样的伙食真得算不错的,也难怪光荣小学校的老师很被社员们羡慕。
说起来,光荣小学的老师能有这个待遇,跟县里的县委书记赵国诚很有关系。
赵国诚是土生土长的光荣公社的人,他在做宜南县的县委书记之前当过光荣小学的校长。
后来调到县里工作之后,为了回报家乡人,就让县财务局拨款扩建了光荣小学,并且建了学生食堂和教师学堂,还拨下了专款让学校老师享受了免费的一日两餐。
宜南这里本来就是革命老区,尤其是光荣公社,更是出了很多老革命。
因此赵国成用回报革命老区老革命家的家乡为名,让县财政局拨款扩建小学校和为该校的老师提供一日两餐的提议,一提出来就得到了所有县委干部和上面领导的支持,县里的财政局也是迅速审批过后就拨款了。
这是六七年前的事情,光荣小学的老师因此也成为了不少人羡慕的对象。
后来,不少人托关系想成为光荣小学正式编制的老师。
然而,赵国诚似乎早就料到了这一点,他做了硬性规定,凡是要成为光荣小学的正式老师,必须要向县教育局打报告,教育局要拿去给他看过,他认为符合又红又专的规定,才会批准这人成为光荣小学正式编制的老师。
有赵国诚亲自把关,这六七年以来,光荣小学也只进了不到十人,成为正式编制的老师。
至于代课老师,就没那么严格的要求了,由公社的领导和周校长自行选拔。
只不过,光荣小学的正式编制的老师每年生病请假的也不多,不过两三个,能捞着来当代课老师的人也挺少的。
周校长和公社领导挑选的代课老师第一条就是要出身好,最好是军人家属,革命烈士或者老革命后代。
恰巧,丁小甜不仅仅是老革命后代,还是军人家属,再加上一条,还是少有的高中生。
这也是她虽然没有关系,但是顺利成为光荣小学代课老师的原因。
一句话,她条件够好,运气也够好,现在才能够跟古老师这样的正式编制老师一起在教师食堂吃饭。
古老师跟丁小甜边吃边聊。
从丁小甜的嘴巴里,古老师知道了丁小甜的家庭和出身,很羡慕丁小甜有个做军队干部的丈夫。她说自己的丈夫只是公社下面钢铁厂的工人,每个月挣的钱跟自己差不多,家里又有三个孩子,公婆也跟着他们一起住,这经济上挺吃紧的。要不是她在赵书记扩建光荣小学之前进入这个小学当老师,这么好的工作肯定轮不着她。
言下,很庆幸自己运气好,才捞着这么个让当地人羡慕的好福利的工作。
能够在学校吃两顿,一分钱不要,这在当时也真得是好福利的工作了。
丁小甜默默地听着,不时点头附和一两句。
眼看饭要吃完了,古老师忽然凑近一些,低声问丁小甜:“丁老师,你家在农村,家里有没有养鸡?”
第22章
这不是废话吗?
农村哪家不养鸡啊; 鸡能生鸡蛋,鸡蛋既能上缴给集体得到一部分钱; 也能自己吃。
在少油少肉的情况下,鸡蛋可是绝大多数老百姓唯一的补充营养的食品。
古老师这么问; 肯定是套话,或者说,她还有底下的话没说?
丁小甜想,自己只要顺着她的话往下说就行了。
于是,她说:“养啊,不但我自己养,我妈; 我大哥大嫂都养。”
古老师停了停; 果然压低声说:“那你们养的鸡生的蛋多吗?”
丁小甜明白了,古老师多半是想要换鸡蛋,就是不知道用什么换了。
“我养的鸡还没生蛋,我妈养的鸡倒是在生蛋。”
“哦; 那你妈妈养的鸡生的蛋多吗?”
“还行; 一天总要捡七八个鸡蛋,一月有两百多个吧。”
“呀,这么多!”
古老师有些兴奋地说。
丁小甜没坑声了,静静等着古老师说出她的意图,她绕着弯儿的说了这么多,目的大概是想要买鸡蛋吧。
当时,鸡蛋也是属于紧俏物资; 城里的副食品商店,买鸡蛋也要凭副食品票购买的。
绝大多数家庭,一个月凭票就只能买十几二十个鸡蛋,显然是不够吃的。
当时鸡蛋的供应渠道全靠市场,小县城和公社的供销社只收不卖,收购后统一调拨城市的副食品商店。普通人家要买鸡蛋,就需要拿着副食品票去副食品商店买。
鸡蛋论个不论斤卖,根据大小,一般十个鸡蛋五毛到六毛钱。
很多家庭为了给家里的老人孩子补充营养,都要想办法,从其他的途径买到一些鸡蛋。
最经常的途径就是在黑市购买。
黑市购买价格翻倍,但即使是这样,也不好买到。
毕竟那时候的鸡蛋都是农村的土鸡生的,不会象后面的养鸡场大规模的养鸡生蛋,鸡蛋的数量极其有限。
古老师也没在食堂里跟丁小甜提换鸡蛋的事情,而是在吃过午饭之后,两人走出了食堂。
她把丁小甜拉到学校的一个花坛后面,这才压低声说:“那个……丁老师,你看,你回去问问你妈妈,愿不愿意换点儿鸡蛋给我,我也不多要,五十个就行,每个鸡蛋给你八分钱,五十个四块钱。我们家吧,有老人,孩子也多,一个月十几个鸡蛋根本不够吃的……”
就知道这位古老师会说换鸡蛋的事情。
虽然她说出来的价格比黑市上的鸡蛋每个便宜两分,五十个就少了一块钱,可她毕竟是丁小甜到公社之后,第一个向她买东西的人。
更何况,刚才人家也帮了自己不少,丁小甜也就没犹豫,直接说:“那我回去跟我妈说一下,让她便宜点儿换给你。”
“太好了,谢谢你,丁老师,你可算是帮了我大忙了。”
“没什么。对了,古老师,你什么时候要?”
“明天吧,明天你给我拿来就行。不要直接拿到学校来,要不,你明天早点儿来,咱们就在前面街角的副食品商店后面的巷子见。”
“行,那我七点半左右到那里。”
两人说定了,并肩走出学校,丁小甜骑车回前进村,古老师步行会钢铁厂分给职工的家属房。
丁小甜没忘记买个泡菜坛子带回去。
她买了泡菜坛子扔进空间里,轻松骑车回家。
到了前进村,她先去新屋那边接女儿秀琳。
秀琳平常都是丁小甜带,今天唐玉香带她一上午,她就一直在找妈妈。
后来唐玉香去抱了一只小奶狗来陪着她玩儿,她才没闹了。
丁小甜见到女儿的时候,她正坐在一张小板凳上,一边打哈欠,一边搓眼睛,看起来很想睡觉,可就是不去睡。
“幺女,妈妈回来了!”丁小甜看到女儿也是非常开心,停好自行车,就走过去朝着她拍手,喊她。
秀琳一看到丁小甜,就高兴地站起来了,小脸上满是激动,伸出小手,迈着小短腿向她跑过去。
“妈妈,妈妈……”她一边跑一边软糯地喊着。
丁小甜跑过去把女儿抱起来,狠狠地在她脸上亲了两口。
秀琳抱着她的脖子,头紧紧地挨着她。
唐玉香走过了,把秀琳今天上午一直在找妈妈的事情对丁小甜说了,并说幸好自己去找了只奶狗来,才哄着她了。不过,到中午午睡的时候,她就是不肯去睡。
丁小甜轻轻摸着女儿的头,对唐玉香说:“妈,多两天就好了。我明天拿点儿水果糖给你,拿糖哄她,她以后就会粘着你了。”
唐玉香点头:“好,那我每天给她一颗糖。你今天去小学代课,怎么样?能适应吗?”
提到这事儿,丁小甜笑得合不拢嘴:“不错,学校的校长和老师都挺好的,今天上午我还给两个班上了课。那个周校长说,可能我要代课到年底,另外,暑假不上课,也有工资。”
唐玉香一下子睁大了眼,惊喜不已:“这么好啊!哎,小甜,这次你的运气来了!”
“嗯,就是,我也觉得我运气好。”丁小甜笑道,接着又凑过去一些,压低声把学校里的古老师想要买鸡蛋的事情对她妈说了。
唐玉香听到古老师出八分钱一个买鸡蛋,虽然这价格比黑市上低点儿,她跟女儿想的一样,古老师毕竟是女儿的同事,也该给人家一个优惠价。还有就是卖鸡蛋给古老师比较安全,这也是价格稍低一些都可以接受的原因。
丁小甜又说:“妈,你这就去捡五十个鸡蛋给我,大小差不多的就行,明天一早我好带去给古老师。”
唐玉香便带着女儿进她的屋里去从床下的竹筐子里捡了五十个鸡蛋出来,放到一个篮子里,鸡蛋用一块旧布包上,让丁小甜提走。
好在,这个时候,丁建军等人都去上工了,不然,让李珍月看到,会认为自己的婆婆拿鸡蛋给已经出嫁的小姑吃,估计她又不爽了。
唐玉香自己养了八个鸡,生的鸡蛋都自己捡起来,有时候她会给孙子和孙女蒸鸡蛋羹吃,有时候也会在早上煮鸡蛋给他们吃。剩下的鸡蛋,有一部分拿出来炒鸡蛋一家人吃,有一部分会在去光荣合社赶集的时候,偷偷卖给一些想要买鸡蛋的人。
有一次差点儿被人发现在卖鸡蛋,人家找了公安来抓她,说她搞资本主义那一套。
唐玉香被吓坏了,慌乱之中逃走了,连半篮子鸡蛋也没拿。
从此以后,她就没有再拿鸡蛋去光荣公社卖过,养的鸡,生的鸡蛋都拿来自家吃了。
丁小甜抱着女儿,提着这篮子鸡蛋回老屋去,先哄着女儿午睡,等女儿睡着了,她去给自己养的小鸡仔喂水喂食。那些小鸡仔看起来比昨天又大了一圈儿,个顶个地长得很精神。
喂了鸡,她又去看了看瓦罐里养的蚯蚓,忙完这些,她才去老屋那边骑着自行车去了队部,把自行车交给夏队长,
夏跃进问了问她第一天去光荣公社小学代课的情况,丁小甜说周校长和老师们都很热情,很关照她,她今天还上了两节课。
“那就好,小甜,你好好干。”
“多谢夏队长关心,我一定不让你们失望。“
“好,你吃完晚饭再来队部把车骑走。”
“行。”
丁小甜从队部回去,用随身空间里的温水洗了脸和脚,也上床去陪着女儿睡了一会儿午觉。
她今天比平日更累,也需要休息。
母女两人一觉睡到下午五点才醒,丁小甜还是被村子里下工的锣声给惊醒的,睁开眼时,看到枕边躺着的女儿也在搓眼睛,一头的汗。
“哎,要是现在有个电扇就好了。”她忍不住叹气道。
现在的城镇里,就有电灯电扇,在这种酷热的夏天,有电扇就要好过得多。
丁小甜不羡慕城里人的吃喝,就羡慕城里有电,可以用上电灯电扇。
不过,她也明白自己羡慕也没用,要想进城,在城里住下来,享受到电灯和电扇,除非是城市户口,还要有正规的工作单位。
丁小甜拿起蒲扇,给女儿扇了一会儿,这才起来给她穿上小裙子和小布鞋,让她下地去玩儿去。
她随后起来开了门,去厨房准备做晚饭。
今天她的心情比较好,用猪油做了个南瓜焖饭,烧了个丝瓜汤。
接着她去把女儿找回来,母女两人一起把晚饭吃了。
吃完晚饭,秀琳又跑出去了,在院坝里跟邻居的小孩一起玩藏猫猫。
丁小甜洗碗刷锅,然后把自己今天从光荣公社集上买的泡菜坛子拿出来洗刷干净,再倒扣过来晾着。
接着她去老屋菜地里面摘了不少豇豆和菜椒回来,把豇豆和菜椒洗了,放到一个筲箕里面滴水晾干。
她从空间里面又取了水出来,在灶房的大铁锅里烧开,倒进去不少盐,再盖上锅盖,等着晾凉。
明天早晨起来,她就可以把晾凉的盐水倒进泡菜坛子里面,再把晾干水分的豇豆和菜椒泡进去,过上五六天,就可以吃上泡菜了。
丁小甜买的这个泡菜坛子只有一尺来高,并不算大,是专门泡菜夏天吃的。
她大哥那边的泡菜坛子很大,据她妈妈说,个坛子在丁家有几十年的历史了,泡的辣椒和青菜还有姜,是做鱼和烧菜必不可少的调料。
本地的农家,家家户户都有泡菜坛子,甚至有好几个,大的分别泡青菜,泡辣椒,泡姜和白萝卜。
小的泡菜坛子就泡一些当季的菜,每次泡得不多,几天后就吃,吃完再泡。
这样可以保证泡的菜口味清新,吃起来相当脆爽。
本来这些活儿都是白天做的,可是现在丁小甜要去光荣公社小学代课,明天早晨一早起来就要去学校,下午才能回来。
下午回来又因为上课,骑车来回五十多里而感到疲倦,肯定要休息一下。
所以晚饭后她才需要抓紧时间干家务。
泡菜的准备工作做好了,丁小甜还要去队部一趟,把属于队部的自行车推回家去,明天早晨好骑车去学校代课。
那个时候太阳都快落山了,她走着去队部,几分钟就到了。
夏跃进把家安在队部的房子里,他家的老房子由他爸妈和兄弟住着。
看到丁小甜进来,他放下碗筷,去把自行车推来,让丁小甜推走。
把自行车推回家的路上,碰到好几个前进村的村民,他们纷纷跟丁小甜打招呼,问她一些关于自行车的事情,他们问得最多的是这车是不是丁小甜自己买的。
丁小甜摆手说这不是自己的车,是队部的车,借给她用的。
村民们还要打听她借了自行车去干嘛,丁小甜以自己还要回去看女儿为由,匆匆忙忙地离开了。
不是她为人冷淡,而是这些人都喜欢八卦,她越说得多,以后他们越会去传一些莫名其妙的话。
推着自行车回到老屋,丁小兰和丁建国在新屋那边吃了饭,正巧一起走进院子。
看到丁小甜推着的自行车,两姐弟立马跑过来了,让丁小甜把车给他们骑一骑。
丁小甜犹豫了一下,答应他们可以上去骑,但是自己要在旁边扶着自行车龙头,就怕他们不会骑,让自行车被摔坏。如果坏了,肯定是要赔钱的。
现在的这辆凤凰牌自行车,最起码要值一百五十元,损坏了的话,丁小甜根本赔不起,就算赔得起也不好买。
于是丁小甜扶着车,丁小兰和丁建国分别上去骑车,在院子里骑了几圈后,丁小甜就不让他们骑了,说自己明天还要早起,这就要洗洗睡了。
丁小兰和丁建国尽管还想骑,可是也不敢不听丁小甜的,两人只能各自回屋。
丁小甜把自行车推回屋,再去喂了鸡,然后把秀琳找回来,给她洗了澡,自己也用水洗了,再把门打开,把脏水泼到院子里。
关门,上床给秀琳讲故事,哄着孩子睡觉。
等秀琳睡了,她这才进了随身空间去看自己栽种的蔬菜,还有稻种的出苗情况。
一看之下,她也是吃惊不小。
原来她种下的南瓜丝瓜等都开花了,丁小甜就去找出雌花和雄花,给它们授粉。
这是她挺小的时候就跟她妈妈学习的技术,老房子附近的菜地里每年南瓜开花了,如果没有蜜蜂蝴蝶授粉的话,就需要自己给花授粉。
随身空间里显然是没有蜜蜂和蝴蝶的,丁小甜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