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俗眼看红楼-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雨村的正妻,是在他中举之后娶的,不比娇杏故人情深。在娇杏产子半年之后,她忽然染病去世,雨村便将娇杏扶作正室。
二百年后,南京古城,一个不知名的高等院校里,男孩爱上了邻校的女孩云。爱得魂牵梦萦,食不甘味。他正想着要怎么接近她,却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她与同系的女孩桃是中学时代的同学。于是他开始跟桃套近乎,希望桃可以把云介绍给他相识。桃微笑不语,仿佛并不了解他的本意。周末,桃对他说约了云到公园打网球,正好大家一起玩。他欣喜若狂,一晚上也没睡踏实。
第二天上午,春风和煦,山水温柔,云比他们早到,正坐在秋千上与相交三年的男朋友谈笑风生。
那一天他们玩得很快乐,真的快乐,虽然男孩心里有种白雾茫茫的惆怅。
两年后,他和桃都留在南京,工作,结婚。在这许多年里,他们从不曾说破与云相关的往事,时间久了,它不比明天买沙发是真皮呢还是布艺呢更重要。
我喜欢这两个故事,两个与爱无关的爱情故事。
两个远古典故里的女人
金陵十二钗正册,对薛、林二人的判词是“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不知曹公是否有意,但我每想起这典故中两个女子的情怀命运,都不免心生感慨。
“停机德”之说出于《后汉书》中《乐羊子妻》,我们中学时代,这是一篇课文,所以至今印象深刻。当时老师告诉我文章的两层意思是做人要廉洁,学习要有恒心,接下来我们朗朗上口背熟了,分清那些实词虚词的意义,这一页就可以翻过去了。现在想来,那乐羊子何其不幸,竟娶了个如此不解风情的妻子!“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柄,还以与妻。”那羊子出门捡了一块金子,又不去换酒喝,又不给情人买花戴,巴巴儿拿回家去献给老婆大人,那女子却不领情,批评他拾遗求利,离圣人志士们清廉境界差得远了。这也罢了,乐羊子求学一年多回来,她不扑上去拥吻,反正色地问他回家的缘故,羊子还很深情地说:“久行怀思,无它异也。”上学的时候老师译为“出去久了思念家乡,没有什么别的缘故。”按我的理解,简直可以直接说成“想你,不必理由。”但她还是不领情,费劲巴啦地拿自己织布作比喻,说明了男人求学,不可半途而废的道理,逼着乐羊子又满面羞愧地走了。
大观园里,宝钗以爱素淡著称,连住的屋子都雪洞似的,不见一丝绮靡柔软之气。这样的女子,永远不会儿女情长,把丈夫的身心牵绊在闺房里。他出去干治国安邦的大事,她在家里安心乐业,井井有条。她嫁的那个人,若是感情平淡的男子倒也不错,这样的女人,又是拿得出去的美妻,又是无需挂心的家中宝,忌不一举两得?但若遇到个情怀敏锐的才子,那真是他一生的不幸。男人本占尽了世上的便宜,但止此一项就让他有苦说不出,那女子又温柔美丽,又宜室宜家,即使一腔热情被泼了雪水也只得自己干忍着,实在不足向外人道也。只有在终老一生的时候,把“纵然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刻在墓碑上吧。
而“咏絮才”里的谢道韫,文思绮丽,东晋时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成了咏雪的典范,连苏东坡都跟着学了一句“飞雪似杨花”。她嫁了王家的子弟王凝之,据说她婚后回门,伯父谢安相问,谢道韫怅然道:“一门叔父,有阿大中郎,群从兄弟,有封胡羯末,不意天壤中乃有王郎。”她是说丈夫与谢氏的一门彦秀相比,有着云泥之别,这话自伤自恋,自矜自嘲,其中有千般滋味无以言说。那王凝之在这千古才女眼中言语无味,面目可憎,似乎是很提不起来的人。其实王家在东普是与谢氏并称的世族,王凝之是王羲之次子,先后出任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家学渊源,书工草隶。让谢道韫一世抑郁的,可能还是因为他的性情为人,史称王凝之“笃信道教,禀性忠厚,行止端方”。这样一个人,对世间大多数女子来说,就是个无可挑剔的好夫婿了,可惜他遇到了谢道韫。就像一个朴拙的陶罐和一个玲珑剔透的水晶盏放在一起,他不当她的意,也得不到她的风韵柔情,对谁,都是不可改变的悲剧。
“女子无才便是德”几个字,很有一番天机造化在里面,敏感的,才情超逸的女子,是享受不了那最普遍最庸常的幸福的。如果她遇到端庄迂腐的人,一段缠绵婉转之情无人相和,难免常常临风嗟叹;如果两个至情之人相逢也不一定好,因为相知,不免责备求全,一波三折,身心疲惫。德是厚重的,能承载起人间的风云变幻,兰质惠心却当不起似水流年。
二十一世纪的冬天,塞外纷飞的大雪里,想起《红楼梦》中两个异样的女子,一时,天近正午,收拾了书籍纸笔,洗手做羹汤。。 最好的txt下载网
培养好男人
王熙凤是世家大族的小姐,既有杀伐果断的才干,人又生得齐整,走到哪里都是风光一派的。贾链偷娶尤二姐,那是往她眼里揉沙子,凤姐儿如何容得?若只是小小的争风吃醋倒也罢了,可凤姐软语欺哄在前,赶尽杀绝在后,招数太过于狠毒,有伤阴骘。所以在她走向末路的时候,疑心生暗鬼,尤二姐的阴灵徘徊不去,想睡个安稳觉也难了。
听人说男人在老婆面前规规矩矩的毫无把柄,只有两种可能:一是他已做了亏心事,而你还没发现;二是他也想做点什么,却受时机与条件的限制还没有实质性进展。贾母说:“什么要紧的事!小孩们年轻,馋嘴猫儿似的,那里保住不这么着?从小儿是人都打这么过的。”男人们有点儿花花肠子也算是司空见惯的,以至于有柳下惠坐怀不乱,反被人讥为生理机能成问题。
所以如何清理战场,对女人来说并非屠龙之术——是很容易就可以学以致用的平常技艺。
林语堂的《京华烟云》中,有姚木兰如何面对饱暖思淫欲的丈夫曾荪亚的一章,颇为引人入胜。
荪亚与艺专的女学生曹丽华有私情,对其大弹出轨男人Vs纯情女子的老调:“我怕说出来你就不理我了。我和你在一起好快乐。但是,你知道,我太太是个……乡下人——旧式妇女。她只是给我做饭洗衣裳,她什么事情都做,有时去外头捡柴。你知道,我们不幸娶了那样旧式妇女的男人,都想要一个像你这样的时髦儿的妻子。我原本不想告诉你的。”
木兰知道后,暗中请教老父。她父亲问她是否想离婚,木兰说:“离婚?我就是怕离婚。那对不起孩子。”然后又说:“我想没有那么严重。”
这等事可大可小,关键取决于当事者的态度。你首先要作出一个选择,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还是只当微风吹绉了一池春水?这里面没什么道理好讲,婚姻这双鞋子是否舒服,真正是只有脚才知道的。
于是木兰约见曹小姐,二人在西泠印社最高处的亭子里相见。木兰穿的是一件鲜艳的海蓝色旗袍儿,是用皇族穿的贡缎做的。这料子原是她的嫁妆,如今按最新式样剪裁了。她的腰细,头发漆黑而浓厚,两眼秋水般明丽,双眉画入两鬓。
丽华本已为木兰信上潇洒豪迈的字体所折服,再目睹她的风姿气度,大有不胜惶惑之意。其后,木兰又把她约到家里,与荪亚三人坦诚相对,关系挑明之后,那种私下里偷欢的珍异反而归于平淡了。姚木兰如此形容她丈夫的这段感情:“曹小姐,我比你大,你不了解我这个丈夫。因为他是你的朋友,我愿告诉你,他是个好人。可是世界上没有丈夫觉得自己的妻子美的,尤其他娶了一个漂亮的太太。你知道那句俗语吧?‘文章是自己的好,太太是人家的好。’这是北平的一句新谚语。”这段话让今天的女人说来应该是这样的:“妹妹,别把爱看得比天大,这只是男人们平静的幸福生活过腻了,一时跑偏而已。”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一件小事可以掀起淘天大浪来,和风细雨也可以消弥一场纷争。此事过后,木兰很可以对荪亚说:“天下有这种事的丈夫也不只你一个人,但是别人的不见得这么有趣,也不见得有这么幸福的收场。”
姚木兰是通达的女子,所以才有这平和的结局。要说为人妻也不是好做的,妻子是丈夫配偶,是公婆的媳妇,是孩子们的母亲,要注意方方面面的平衡,不像情人,只演好一个角色就够了。
在野史中,有关于蒋介石与宋美龄的一个插曲。抗战胜利不久,有一天,蒋介石带着军统头子戴笠去看望陈立夫,一位漂亮大方的少女殷勤地为他们献茶。经陈立夫介绍,才知道这是他的侄女陈颖,刚从美国留学回来。蒋对陈颖很感兴趣,询问学业,表示关怀。戴笠最善投机逢迎,过后不久,他就向蒋推荐陈颖来蒋的官邸作英文秘书。陈颖上任不久,就和蒋介石打得火热,她名义上是英文秘书,实际是蒋的情人。
过了一段时间,这事被宋美龄发现了,宋一度曾想亲自捉奸,大闹一场,但考虑到身分、地位和家族利害等等,认为家丑不可外扬,需要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两全之策。
一天深夜,宋美龄突然来到陈颖房中,陈惊慌失措,以为大祸将至,但宋美龄却显得若无其事,坐下来温和地对她说:“孩子,你还小啊!才20多岁,风华正茂。记得《诗经》里的几句话吗?‘吁嗟鸠兮,无食桑萁;吁嗟女兮,无与士耽。’女子的青春短暂,所以我们更应珍惜自己。孩子,不要只顾眼前,要想想漫长的一生啊!”陈颖深为感动,一边抽泣,一边说:“我错了,夫人,给我指一条路吧!”宋美龄从包中抽出一张支票,递给陈颖,就道:“这里不是你安身之所。你去美国吧!这50万美金送给你,算是我的一点心意。你的护照和机票我已代你办好,明天一早就走吧!”
卧榻之侧,当然不容他人酣睡。如王熙凤机关算尽的女子,可以让侵犯者死无葬身之地;如姚木兰通达美丽的女子,可以让丈夫的情人自己心甘情愿地退出;如宋美龄有权威地位的女子,可以直接釜底抽薪,让她的蒋委员长再也摸不着人影。如果没有这些资本呢?又该如何?
使用怀柔政策,哄着他,捧着他,使其不作他想罢了。对此,台湾柏杨先生自有妙论:
丈夫使妻子痛苦,漂亮的妻子则开溜,平庸的妻子则流泪。妻子使丈夫痛苦,再窝囊的男人都会变得天天在多外面乱跑,另觅寄托和温存。
听听,男人之所以往外跑,是家里少了温存与寄托,然则说得具体些,哪里才是天下男人最具普遍意义的罩门?老先生代表男性发言:
实际上男人比女人好摆布,女人如果肯动脑筋,摸清臭男人那股劲,就能把他捉个结实。
接着他举了一位雕刻家朋友的例子给女人开蒙,这家伙娶了个美妻,而且治家则井井有条,社交则雍容华贵,外人看了都称羡不已。天长地久地好好过日子吧,可是他们终于仳离。第二任太太,既不会理家,又不会带孩子,把屋子弄得一塌糊涂,但其夫妇间感情却笃得要命。其间的奥秘,在于这第二任太太对丈夫另有一套功夫。丈夫雕刻时,她常常沐浴更衣,洒上香水,穿着睡袍,歪倒在沙发上,使长发垂地。而她口衔香烟,斜目以望,不时叫曰:“那一刀好极了,对啦,往下再来一点呀,哎哟!妙哉妙哉,这个人像栩栩如生,叫人看了连汗毛都舒服。”
男人就是喜欢这个调调儿,作妻子的能欣赏他的优点,他便爱若至宝,一天打他两个耳光都干。
说了这一大篇,也不外是要包容丈夫的异心,或者以一些小花样增加自己的吸引力。女人一定要这样生活吗?当然不。世上尽有些黑白分明,决不拖泥带水的女子。她们宁愿以伤痛对伤痛,也不愿面对爱情分崩离析的难堪。要么全部,要么放弃。这种至情至性的女人,我喜欢;那种能兼顾情爱之外,天长日久的生活的女人,我佩服。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年幼时看红楼,不知什么是闲愁暗恨,只是羡慕林黛玉有那么好的一个哥哥。但凡两人拌了嘴,不管谁对谁错,宝玉统统认作自己的不是,千好妹妹万好妹妹地陪小心。我们家的表兄弟,分只苹果都要抢大个儿的。
后来仔细看起来,黛玉也有让步的时候,只是女孩子含蓄,话不曾明说罢了。
因为宝玉去宝钗那里玩,黛玉心里不熨贴,一言不合,两人就又拌起嘴来。宝玉被宝钗劝走之后,没一会功夫,仍然回来了。黛玉见了,越发抽抽噎噎的哭个不停。不等宝玉开口,就先说道:“你又来作什么?横竖如今有人和你玩,比我又会念,又会作,又会写,又会说笑,又怕你生气拉了你去,你又来做什么呢?”宝玉听了,忙上来悄悄的说道:“你这么个明白人,难道‘亲不间疏’、‘先不僭后’也不知道?我虽糊涂,却明白这两句话。头一件,咱们是姑舅姊妹,宝姐姐是两姨姊妹,论亲戚,他比你疏。第二件,你先来,咱们两个一桌吃一床睡,长的这么大了,他是才来的,岂有个为他疏了你的呢?”林黛玉啐道:“我难道叫你疏他?我成了个什么人了呢!我为的是我的心。”宝玉道:“我也为的是我的心。难道你就知道你的心,不知道我的心不成?”黛玉听了,低头不语,半天才说道:“你只怨人家嗔怪你,你再不知道自己怄的人难受。就拿今日天气比,分明冷些,你怎么倒脱了青肷披风呢?”宝玉笑道:“何尝没穿,见你一恼,我一暴燥就脱了。”黛玉叹道:“回来伤了风,又该饿着吵吃的了。”
薛宝钗到荣国府不多时,就得了个行为豁达,随分从时的评价,而且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之所不及。对于大家的眼光,黛玉或许还能超脱些,只是在宝玉身上的心肠就更重了。对这一点,宝玉是深知的,所以他先把三人关系的远近亲疏分说明白。至“难道你就知道你的心,不知道我的心不成”,一语惊醒梦中人,林妹妹心灵之花开放,由悒郁不忿,到柔情蜜意,一件披风作了中间的转折。三言两语,宝、黛之间的关系还了原,黛玉真是才女,不知不觉中就偷换了概念。
水作的女孩儿,即便在使小性子的时候,也有一派的天真温柔作底子,难怪宝二爷甘之如饴:
却说宝黛二人因情生怨,又拌起嘴来,宝玉脱口说道:“你死了,我作和尚。”话一出口,宝玉就知道说得造次了,后悔不迭,登时脸上红胀,低着头不敢作声。黛玉见他憋的脸上紫胀,便咬着牙,用指头狠命在他额头上戳了一下,“哼”了一声,说道:“你这个——”刚说了三个字,便又叹了一口气,仍拿起绢子来擦眼泪。宝玉心里原有无限的心事,又兼说错了话,正在后悔,又见黛玉戳他一下子,要说也说不出来,自叹自泣,因此自己也有所感,不觉滚下泪来。要用绢子揩拭,不想又忘了带来,便用衫袖去檫。黛玉虽然哭着,却一眼看见他穿着簇新藕合纱衫,竟去拭泪,便一面自己拭着泪,一面回身,将枕边搭的一方绢帕拿起来,向宝玉怀里一摔,一语不发,仍掩面自泣。
林妹妹自己哭得满面泪痕,却还关注着宝玉簇新的藕合纱衫,把一方绢子扔给他,两个人再一起哭。这不像是拌嘴,倒像共同伤悼一件什么事物似的。对林妹妹,这已是最到家的贴心下意了,宝玉夫复何求!
当我们年幼的时候,都是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性子,凡事定要争出个是非因果来。多少次,那一方小小的免战牌悄悄挂出来的时候,却被任性的人忽略了,于是言语相激,又生出新的波澜来。其实相顾无言之时,一个小动作或一支花都是温暖和歉意,请你留心。
一生只做一件事
体贴入微是一句现成的话,本来,我以为这总是有些夸张的,至看到宝玉对林妹妹的体贴,才知道世上真有一心一意只为对方着想的。
宝玉听黛玉的丫头雪雁说姑娘让传些瓜果,又收拾了桌子摆上了龙文鼎。他不由的低头细想道:“据雪雁说,必有原故。要是同那一位姐妹们闲坐,亦不必如此先设馔具。或者是姑爷姑妈的忌辰?但我记得每年到此日期,老太太都吩咐另外整理肴馔送去,给林妹妹私祭,此时已过。大约必是七月因为瓜果之节,家家都上秋季的坟,林妹妹有感于心,所以在私室自己奠祭,取《礼记》‘春秋荐其时食’之意,也未可定。但我此刻走去,见他伤感,必极力劝解,又怕他烦恼郁结于心;若竟不去,又恐他过于伤感,无人劝止:两件皆足致疾。莫若先到凤姐姐处一看,到彼稍坐即回。如若见林妹妹伤感,再设法开解。既不至使其过悲,哀痛稍伸,亦不至抑郁致病。”
宝玉也不愧为天生的情种,在第二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