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钢铁时代-第2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相对于英法的调兵能力,德国差了一步,公海舰队,目前还被堵在波罗的海,基尔运河还在紧张的抢通之中,即便贯通了,面对着几乎是一倍的主力舰的对比,德国几乎不可能调动公海舰队,那样会彻底的触动英国,全面的战争几乎会瞬间爆发。

    可并不代表德国什么都不做,德国调集了一部分的军舰,还有奥匈帝国的海军,最重要的是德国第七集团军在英法威胁的同时,整装待发,超过18万人的集团军,绝对是德国的精锐部队,会在第一时间通过三b铁路,前往土耳其作战。

    双方都寸步不让,战争爆发几乎是可以预见的,如此的变化,也大大的出乎了杨元钊的预料,欧洲情报部门加大了动作。开始搜集有关欧洲的一切,土耳其得到的部分消息,几乎都很鲜明的表示。如果事情继续恶化下去,双方继续强硬的话,说不定第一次世界大战就会爆发。这不但是西北的观点,而且是世界的观点,大部分国家才如梦初醒,似乎战争怎的距离他们这么的近,还是一场牵扯到几乎欧洲所有强国的战争。

    一战在历史上面。是1914年的8月爆发的,原因是因为萨拉热窝事件。几天之间,就把欧洲的主要国家,都拖入到了战争之中,现在的世界局势跟前世完全不同。先不说德国在一定程度上面被加强,在西北的帮助下,陆军直接就是一战中后期的标准,师一级火炮数量,相对于以前增加了1。5倍,师一级轻机枪重机枪的数目,几乎接近1000挺,这跟之前的几十挺,简直是提升了几十倍。火力增加的同时,战斗力也增加了数倍。

    除了硬件军火上面的提升,土工作业上面。也是重点,完美壕沟战术,提前数年进入到了德国的视野,他们不但主动的学习这种战术,也试图破解,没有太多的成果。却也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壕沟战。只有壕沟才能够对付,正面冲击已经固定下来,完全防护的壕沟的话,简直是攻击者噩梦,除非用人命来推,否则,攻破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清晰的认知,让德国陆军的不少作战计划做出了更改,第七集团军的集结,说是干涉,可是德国陆军有足够的信心,一旦战争爆发,他足以挡住3倍左右的敌人的攻击。

    陆军方面,因为杨元钊的蝴蝶,提升了实力,而海军上面,提升的更多,国王级因为杨元钊的蝴蝶翅膀,在最后的时刻,获得了极大的增强的,14寸炮,动力系统的改进,让国王级实力更上一层楼,最关键的是,1913年初的海军对比,似乎跟英国本土舰队的主力舰比起来,差的不算太大,这种情况之下,德国有底气强硬,

    英法俄更是底气十足,特别是英国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做准备了,现在英国皇家海军舰队,对于德国公海舰队的优势,没有几年前大,却也占据了数量上面的绝对领先,占据海皇三叉戟超过百年的英国,自信在战列舰的这个领域,是世界上最强的,相对于德国有着巨大的优势,不怕德国发难。

    针锋相对,可是双方还是保持了谨慎和克制,第七集团军集结了之后,只是在国境线活动,最多到奥匈帝国溜一圈,根本就没有接近土耳其的疆域,英法的战舰,也只是在达达尼尔海峡之外耀武扬威,别说冲击海峡了,就算是主炮也一炮未发,仿佛只是在旅行一般。

    各种的情报汇总到了一起,杨元钊看了之后,除非发生一些意外,或者不可抗力,这一仗几乎打不起来,事实上的发展,跟杨元钊的预料也不谋而合,双方的对持,坚持了差不多一个月,只是打嘴仗,没有更进一步的动作,这让等待着大战爆发的一些国家有些失望,特别是西北,虽然说一战爆发之后,会让他措手不及,很多准备都没有做好,可是爆发的越早,德国方面就越好,他们根本就拖不起。

    既然打不起来,双方也不可能无休无止的对持下去,土耳其的战火在协约国和同盟国对持之后第十七天,在几个方面的共同的调停之下,慢慢的熄灭了,双方退回到了巴尔干战争爆发前的实际控制线,这对双方都是一个可以接受的结果,德国和奥匈帝国也有了台阶可以下,英国他们也很无奈,毕竟巴尔干联盟干的太差了,如果不是他们接入,或不定就会被土耳其反攻国内,那样的形势更加的糟糕。

    一场紧张的局势,因为双方的妥协,算是暂时熄灭了,可是双方的矛盾,在这一次对持之中,彻底冒了出来,巴尔干联盟也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土耳其在舔舐着伤口,准备寻找机会,再战巴尔干,致命的导火索,彻底被埋下去了,战争几乎不可避免的要在未来爆发了。(未完待续)

第七百零七章 船只订单() 
调停终于起到了效果,巴尔干局势稳定下来了,土耳其和巴尔干联盟,都重新回到了战争之前的实际控制线上面,接下来是复杂的外交过程,可能要在4。5月间,在伦敦,重新举行和谈,以条约的形势,把这种态势给稳定下来。√∟小,。。o

    说起来容易,可是做起来难,谁都知道,强行的调停巴尔干战争,不过是让沸水简单的降温,会产生多大的效果,谁也不知道,土耳其跟巴尔干联盟之间的矛盾,不但没有最终的解决,反倒因为这样的降温,暂时压下去了,可是内部却不断的炙热了起来,和平不会持续太久的,欧洲火药桶的巴尔干,注定会被引爆。

    欧洲局势平静了,西北达成了战略意图,让一部分神枪手走上实战,稳定了土耳其的局势,并且把生意做到土耳其这边,前后一共27个师武装,平均每一个师超过35万美元,加上部分的弹药补给,差不多就是1000多万美元,土耳其用十吨黄金和大量的外汇,这才完成了交易,不过效果是很强的,土耳其一下子恢复了原来的战斗力,甚至压着巴尔干联盟打。

    强行的调停,让土耳其憋屈的要命,却也没办法,好在德国和奥匈帝国的支持,让土耳其缓过来,大量物资过境,加上本身的出产,慢慢的积蓄着力量。

    欧洲平静了下来,军事观察员们,也都回到了巴士拉,一部分继续的驻扎,其中以王二牛为首的。则被紧急抽调回国,他们需要根据作战的实际。评估出巴尔干联盟和土耳其军的实力,从中间找出中国要发展的方向。

    这一次突发状况。促进了情报部门在欧洲的发展,本身以亚洲,特别是中国发展为主的情报部门,开始强势的进入到欧洲,这一次战争,让杨元钊意识到了,他的蝴蝶翅膀,已经足够的猛烈了,不但在亚洲这边。把历史改的面目全非,欧洲也是如此,协约国和同盟国这两大势力,相互之间的对抗逐步的升级,随时都有可能擦枪走火,一战在未来的一年半之中,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从来到包头开始,杨元钊所做的一切,基本上。是放在一战爆发这个前提之下的,如果一战提前爆发,西北没有准备的话,不但经济上会受到损失。恐怕战略上也是一样。好在这一次没有打起来,估计巴尔干局势会稍稍稳定几个月,但是下一次。就不敢保证了。

    上海,江南造船厂。进入到1913年的江南造船厂,已经不是原来那样的老旧船厂了。大量船坞的抵达,在西北施工队强大的施工之下,一座座船坞竣工并且交付使用的,聂云台的心中是充满了激动,特别是西北的大量基数工人的补充,让江南造船厂成为了永远船坞总量43。7万吨,年生产能力百万吨的庞大造船厂,短短的一年时间之中,完成了从一个末流的造船厂,向着世界一流的民用造船厂迈进。

    并行工程,科学管理,出色的机床,焊接,一个接着一个的技术革新,让江南造船厂的技术储备是之前的数倍以上,最关键的是,成功的攻克了一系列的难关,获得了生产民用船舶的一切技术。

    太古洋行得到的两艘4500吨级的货船,非常满意,哪怕付出巨大,却货有所值,东亚这边的洋行都把目光投向了这边,5000吨级左右的货轮订单一直都没有停下来,订单可以排到一年以后。

    真正的造船高峰,却是当十几个万吨级的船坞建设成功,江南造船厂拥有了生产万吨级货轮的能力的时候出现的,在没有宣传的情况之下订单激增,在这个时代,世界航运之中,万吨级货轮才是主流,船主们也需要的是这个。

    西北的一通扫货,把世界航运的大部分老旧船只都给网罗一空的情况之下,航运领域的缺口极大,船主们挥洒着钞票,得到不到什么船,船舶生产需要时间,更何况现在的大部分的船台之上,都被海军战舰所战局了,英国,法国,德国,俄国和美国,这些国家无一不是如此,只有部分的产能,可以提供给民用船舶。

    顿时,这些船主着急了,英国和德国给杨元钊寻找旧船,给的价格不低,比不上新出厂的价格,也在接受的范围之中,按照他们的想法,两艘5000吨的,卖了之后,最多再加20%…30%左右,就可以更换一艘1万吨的,吨位不变的情况之下,还可以完成更新换代,性能指标和运营成本上面,都会出现变化的,对船主而言是好事情,故而纷纷把旧船淘汰,甚至一些还在营运范围之中,有不少的收益的船,也是如此。

    这些船主们财大气粗,却没有国际视野,没想到,现在正是战争到来的时刻,英法德俄进行着军备竞赛,战舰,战列舰,巡洋舰,这些东西,充斥在船台之上,占据了民用的空间,也就是美国好一dian,可是好的有限,为了追赶欧洲列强的脚步,他们也有大量的战舰建设计划,真正空下来船台不多。

    钱在某些时候,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特别是在生产力紧张的时刻,商船制造的缺口是200万吨的时候,哪怕是正常的船台,也无法全部生产出来,蜂拥而上之下,无数的船主挥舞着钞票,却找不到可以生产船的船坞。

    这一次,让世界航运业,真正认识到了时间等于效率的真谛的,从20世纪开始,特别是进入到了20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世界航运业蓬勃发展,商船的吨位越来越大,却也追不上世界贸易的提升,运费在不停的上升,船只的安全却提升到了一个可以接受的方面,买船入海成为了最佳的投资方向,一个接一个的航运公司成立了。

    看着眼前的钱,却赚不到,对任何一个船主而言的,都是无法接受的,他们想尽方法,寻找可以生产船的船坞,甚至为了提前获得生产,推高了商船的价格,价格的上涨,不是正常的规律,甚至对于一些小船东而言,当价格上升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再提升对于大部分的船主而言,是无法接受的,他们只好另辟蹊径,看世界上,还有别的新建船坞没有。

    这时候,中国的江南造船厂,增加百万吨生产规模,特别是十几座万吨级的船坞,立刻引起了船主们的主意,在咨询了价格和生产速度之后,这些船主们坐不住了,挥舞着钞票过来了。

    得益于并行工程和一些新技术的使用,江南造船厂的生产速度,大概比最快的英国快三分之一,价格上略微高一dian,差不多是英国造船价格的1。15倍,价格虽然高,可对比时间,在短时间拿到船的可能性上面,他们还是接受了,早一天拿到船,就可以早一天的赚钱,衡量时间效果,他们也没有多付出多好。

    就这样,短短一个月的时间,47艘万吨级的货船,在江南造船厂下达了订单,平均的价格每吨170美元左右的价格,首付20%的定金,只是定金方面,就让江南造船厂一下子收获了数以千万计的资金,远洋货轮,特别是万吨级的,几乎是170万美元来计算。

    红红火火的造船厂,在大量资金注入之下,运营顺利,一部分作为运营费用,大幅度的招募工人,把西北技工全部的消化掉,还招聘了大量的人手,另外一部分,放在了船坞上面,江南造船厂继续扩充船坞。

    船坞只要被杨元钊的一体机复制,图纸什么的,就会出现在图纸区域,这些早已经发给研究所研究,加上实地考察上海,青岛的船坞,一些比较有西北特色的船坞设计,迅速的出现,相对于德国原装进口的船坞来说,性能上没有下降多少,可是价格上面,却下降了40%以上。工业品,本就有成本,德国的成本还稍稍的高了一dian,毕竟船坞会占据钢铁,德国的钢产量,基本上都被军队和战舰所吞掉的,能够配比出来的很少,价格自然也高了。

    西北别的什么都缺,唯独不缺港铁,2000万吨产量突破之后,最近没有做整体上面扩充,可是以武钢,唐钢为代表的一批钢铁项目 ,陆续开启,一个在北洋的区域之内,一个在革命党的区域内,几乎都是双方合股,各自战局一定的股份。

    武钢的设计产能是年产350万,唐钢则是250万,加上外蒙那边,正在规划之中的,年产640万吨的钢铁基地,中国的钢铁总产量,估计要马上突破2500万,奔3000万去了。

    少了运费,自主生产之下,船坞的价格比德国进口的少了一半,1000万美元之中的六成,变成了5座新的万吨级船坞,甚至江南造船厂还打算贷款,继续扩大船坞的规模。

    一战之中,船永远都不会落伍,造船业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价格翻着跟头的上涨,现在江南造船厂170美元的价格,比日常的价格涨了七分之一,可是接下来,会涨到190,甚至200,利润率大增。

    相对于万吨级巨轮的生产,千吨以下船只,就不那么的引人注目了,可是江南造船厂一刻都没有停歇,哪怕是47艘的庞大订单压着,也没有放松对小船的生产,几乎每天都有船只下水。(未完待续。。)

第七百零八章 宁波船政() 
并行工程,从江南造船厂扩充开始,就已经融入到了江南造船厂的骨子里面,单独对一艘船来说,并行工程提升的并不多,可能一艘船建造所需要的时间,不但没少,反而还增加了,可是对于整个船厂的效率而言,却是极大的提升,8个万吨船坞,一年12…13艘船,这已经是大部分船厂的生产效率了,可是对于并行工程而言,却是可以生产27艘,几乎提升了一倍以上,在生产这些的同时,还生产了大量的小船,这也是江南造船厂效率惊人的根本原因。+◆,x。

    差不多43。7万吨的船坞总额,年生产能力爆发到极限的话,效率几乎达到了船坞的4。5倍,也就是说,每年造船能力全开的话,几乎是200万吨,这样的商船生产能力,在全世界的船坞之中,也算是难得的佼佼者。

    目前,就这些小型船坞,一方面是作为并行工程对于大型船坞的补充,另外一方面,就是实行渔民海军的战略,相对于江南造船厂的盈利能力,渔船的生产,更加被杨元钊看重。

    从上海下船,确定渔船设计之后,杨元钊这已经知会技术人员,在并行设计之中,兼顾生产速度的同时,让渔船的生产效率提升到最佳的程度,故而在年产27艘万吨级货轮的可怕效率之下,小船坞的利用率更高,几乎达到了7倍,这还是船坞大部分生产小船的前提之下,没有最大效果使用的结果。

    三龙渔船在之前就已经确定定型,这段时间。累计生产出2500吨和1000吨以上的远洋渔船,800吨近海脱网渔船。陆陆续续的在江南造船厂下水,这样小型的。不超过1000吨的渔船,全部采用焊接的技术,特别是300吨以下的,甚至可以不用,或者少用船坞,架起来就可以施工了,只要人员够,生产起来速度快多了。

    从年前开始,江南造船厂累计生产。1000吨以上的渔船17艘,800吨拖网式渔船32艘,500吨125艘,300吨以下的343艘,生产速度极为惊人,几乎平均下来,一天都好几艘。

    庞大的生产能力,在小渔船上面尽显无疑,可是生产出来的东西。迟迟不见有人领走,全部资料和加工费,都是由西北银行负责的,原料直接从西北运来。需要多少,就运来多少,工钱也是由西北银行拨付的。从来都不见减少,这么多船堆在这里。总不是一个办法。

    在1913年的正月刚过,3月多的时候。西北银行终于有了动静,一直都静静的放在泊位之上的快600艘船,被一次性的提走了,甚至为了开走这些船,江南造船厂还临时的聘请了一部分的船老大帮忙,这其中还有部分的外国人。

    拖网式渔船,基本上都是机帆船,依靠机器运作,经过了西北的改进,使用的都是燃油,要开行他,很简单,可也不是随随便便一个人上来就可以的,上海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是整个东方的大都会了,会开汽船的,还是少数。

    跟随这些船只一起的,是西北银行的一个经理,名叫郑伯勤,百万渔民,十万渔船的计划,他是负责人之一,敏锐的感觉到,是应该培养一批的渔船司机,否则的话,空有渔船,却没有司机驾驶,渔船也是白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