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无悔九二-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还是在这两人罪行不太严重的情况下,否则会被关得更远。
如果是在后世,就算再远一点,也不是问题,因为后世找车很方便,大不了花点时间而已。
而在现在这个年代,要想去探狱,就必须得先坐长途车去隔壁地区,然后再转车去下面的县,再从县里坐车去监狱……真的很费周折。
并且,探监也不是天天能探的。
每个监狱都有规定的开放日,只有在开放日这天才允许探监,而且还得提前预约才行。
这也是为什么吴小正在年后还一直没去探监的原因。
不容易!
吴小正估计,在明天团圆晚餐的时候,他很可能又要面对爷爷奶奶的叹息。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正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到过节的时候,年长的老人更容易想起自己的儿女,哪怕自己的儿女再不堪。
这事吴小正必须得面对。
他甚至在想,做汤圆合适吗?
还是得做!
不管怎么样,节还是要过的,活在外面的人必须得过得开开心心才行!
那就借汤圆来给他们一个交代吧!
第155章 包汤圆,送团圆
汤圆的做法并不复杂。
皮的成分主要是糯米粉,而馅这一块,根据口味的不同,原料也不同。猪板油是必须的,白糖也需要,盐可用可不用,其它的可以用芝麻、花生等。
对吴小正来说,糯米、猪板油、芝麻、花生等这些原料都是现成的,只需要把他们进行加工。
糯米、花生、芝麻等这些都要碾成粉。
这对吴小正来说不是难事。
因为食品加工厂的需要,吴家早就花了一千多元钱买了一台小型的食品碾磨机,碾磨不是问题。
要做就干脆多做一点。
吴小正先用锅把花生、芝麻分别用锅炒熟。
然后,他开动了碾磨机,先把糯米碾磨成粉,接下来就是花生和芝麻,都一一碾磨成粉备用。
接下来是猪板油。
猪油分两种。
一种是用肥肉熬的油,在乡下,这种油叫水油,它冷却后是水糊状的,并不适合用来做汤圆。
另一种就是板油,这是用猪肚里的油脂熬出来的,冷却后会凝固成固态块状。
做汤圆之所以要用板油,需要的就是它这一凝固特性。
比如说芝麻馅的汤圆,其馅的成分大约就是2份芝麻、4份白糖、3份板油、1份水按比例加热搅合成糊状,再放入冰箱冷藏一会就会凝固。
吴家现在没有冰箱,但现在室外气温本来就不高,在室温下很快也会凝固,不影响制作。
因为吴小正同时采用了花生和芝麻,这自然就意味着他要做两种馅的。
这东西做起来对吴小正真的没难度,不过就是费点时间而已。
很快,两种不同的馅就准备好了,糯米粉也拌了少量的面粉,再加水揉成了富有弹性的粉团,接下来就是包汤圆了。
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因此在包之前,吴小正特意去把在外面玩得正欢的吴小莉和杨宗伟抓了回来。
一听说有汤圆吃,两个小家伙兴奋得不行。
在这个年代,因为碾粉对大多数家庭来说并不方便,而后世超市里到处可见的汤圆在这个年代也还很罕见,所以小朋友想吃一次汤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现在一听说可以自己亲手包汤圆,两个小家伙立马就兴奋了。
包的过程也不复杂。
先把一小团糯米粉团捏成小碗状,加入适量的馅,再把碗口捏合,再在手心里揉成圆球状即可。
吴小正进行了分工。
他自己负责包,两个小家伙负责揉。
吴小莉和杨宗伟非常的兴奋,因为他们平时最喜欢玩的游戏就是揉泥巴,他们很擅长把泥巴揉和捏成各种形状。
现在这个跟揉泥巴有什么区别?
并且还不会弄脏衣服挨大人骂,因此两个小家伙立即就喜欢上了。
吴小莉有点皮。
明明把汤圆揉成圆球状就可以了,她还非要弄点粉团搓细,给汤圆粘上眉毛、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等,说要弄成小人脸。
杨宗伟有样学样,也跟着玩了起来。
吴小正无奈地摇了摇头。
他并没有去干涉这两个小家伙。
在他们这个年龄,只要他们玩得开心,那就任由他们玩去吧,他原本就没指望两个小家伙帮太多的忙。
开心最重要。
吴小正准备得有点多,因此这一包就是一个下午,差不多快到晚饭时分。
然后他开始将汤圆分包。
他是有意包这么多的。
汤圆这东西,糯米、猪油、花生、芝麻、白糖等,都是高脂高热的东西,对身体健康无益,在现在这个油水不足的年代还算好,要是到了后世,是属于不宜多吃的东西。
既然要过节了,吴小正先把这种喜庆分享给大家。
自家当然得备上一份,吴敏霞一家明晚肯定是在这边团圆,但她婆婆不愿意过来,那也得带一小份过去。
杨贵平也得给他一小份应个景。
还有蒋丽华,她现在可是搬出来住村小学那边了,肯定得有她一份。
军哥家也得来一份。
还有村支书刘石泉,为工厂的事帮了不少忙,最好也来一份表示一下谢意。
对了,还有师父师娘。
老两口虽然住在城里,离得有点远,但一想起他们的孤独,吴小正觉得再远也得送一份过去!
吴小正开始跑腿。
他先跑了一趟军哥家,然后又去了村支书家,然后到了村小学。
给蒋丽华送的时候,吴小正又有一点感触。
在明天那个合家团圆的日子,这个可怜的女子却有家也不能回,应该说是不想回,只能单独一个人过,想想就凄凉。
一想到这,吴小正干脆就说道:“要不你明天干脆就早点下班,拎着这些汤圆,再称点肉,干脆回一趟娘家。”
按照吴小正的想法,既然她在婆家没温暖,回娘家总会有温暖吧?
蒋丽华有所心动。
确实,她人虽然搬出来了,但一想到过节是一个人过,心里确实不是滋味。
再说,她也确实想娘家了。
不过她有顾忌,她弱弱地说道:“我怕我婆婆知道。”
“没事,你明天跟吴敏霞说一声,就说我让你出去办事,然后中午吃完饭就走,吃完晚饭就赶回来,别告诉其他任何人。”
一说到这,吴小正突然想起来,蒋丽华此时身上恐怕没有太多的余钱,于是他干脆从兜里掏出了50元钱,塞到了蒋丽华手里。
“算我借你的,给你父母买点东西。”
然后他转身就跑。
蒋丽华一手拎着一袋汤圆,一手握着一张钞票,眼泪刷地一下就流出来了。
自嫁人后,她从来没有感觉到如此幸福过。
她真的想父母了。
因为刘建刚出事,今年在过年的时候,原本回娘家的她,因为两手空空没脸回去,再加上张绣花也不情愿,因此虽然近在咫尺,她也还是没有回家。
她真的想念父母和弟弟了。
现在,那个暖心的少年又为她考虑好了一切,这真的让她无比的感动。
她已经不知道该怎样去感谢那个少年了。
吴小正倒是没想那么多,在他心里,这辈子的蒋丽华已经像是他的一个家人,他会维护到底的。
接下来,就剩下师父师娘家了。
第155章 藏私的老头
当吴小正带着吴小莉,又拎着一堆东西出现在何云从家时,何云从真的有点感动了。
老头子从小习武,到如今已近60年。
这一辈子下来,徒弟收得不多,那也有好些个。
但到了晚年,他却不怎么想收徒了,原因就在于对人情世故有点心灰意冷。
在他的那个年代,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句话是做不得假的。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当徒弟的对师父比对父亲还要敬重,逢年过节登门见礼是必须的,他自己就是这么过来的。
但回国以后他发现,这些年来,国内的经济条件是越变越好了,但人情世故却慢慢变得淡薄,跟他那一代人已完全没法比。
包括他的那些徒弟们,敬重是有的,但稍稍有点敷衍,弄得他老两口经常是单独过节,想起来很不是滋味。
但按照何云从的性格,有些事情他就算有所不满,他也不会多说,因为他觉得对师父的敬重应该是发自内心的。
现在这小子应该算是个意外。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这小子前天刚来过,没想到才隔了一天,他又来了!
感动归感动,何云从嘴上却是不会客气的,他板着个脸说道:“你小子怎么又来了?”
这是一副不欢迎的语气。
不过吴小正对他的脾性太熟了一点,于是嘴上也没客气:“过节了,我给师娘送点汤圆。至于你,跟着师娘沾点光,心里偷着乐去吧!”
以他现在的年龄,正适合说一些没大没小的话,反正老头子也不会介意。
心思被吴小正揭破了,但何云从反而很开心,他喜欢这种率真的性格。
于是他又故作生气道:“把东西放进去,把小丫头交给师娘,滚出来陪我喝茶。”
何云从早年一生在外奔波,最不喜欢的就是闷在屋里,但他现在又不喜欢出去走动,因此他的乐子就是坐在院子上面的台阶上喝茶,兴致来了就在院子里活动一下筋骨。
这是一种怪癖,很多人难以理解。
吴小正依言先带着吴小莉进了屋。
师娘果然在屋里,正在看着电视,一见到这两兄妹开心不已。
吴小正没有猜错,师娘确实是过得很孤独。
她跟何云从不同,何云从一个人坐上一整天都没事,但师娘却是不同的。
可因为跟了何云从回国,做做饭、搞搞卫生、看看电视,偶尔上街买点东西,就成了她生活的全部。
再加上何云从话又不多,她想找个人说说话都很难。
真的是苦了她了!
“小莉,你跟奶奶好好玩一下。”
吴小正苦笑了一下,又走出了屋外。
“坐。”何云从还是那么惜字如金。
吴小正坐了下来,自顾自地给自己倒上了一杯茶,也不说话。
他知道,老头子还有一个怪癖,就是不喜欢多话,也不喜欢别人多话,尤其不喜欢别人在他面前说话太主动。
这老头子不是一般的难打交道,好在吴小正熟悉。
何云从对他的表现又很满意,于是开口了:“你不是前天刚来过吗?为什么今天又来了?”
考究又开了!
吴小正很清楚这一点,于是认认真真地回道:“昨天动手包汤圆,想到你们老俩口肯定不会包,所以就多包了一点,给你们送过来。”
“你怎么会想到的?”
“我爷爷奶奶年纪只比你们少几岁,每到过节,他们就唉声叹气的,我就想到了你们。”
跟老头子说话其实挺费劲的。
不能说得太浮夸,那样他会认为假,也不能说得太有感情,那样他认为是在装。
所以吴小正只能用很随便的口气点到为止。
这个回答又让何云从很满意,他开始对吴小正的家世感到好奇:“你父母进去了?怎么进去的?”
“打牌赌博,没钱了就去偷了村里水电站的废弃设备,就这样被一起抓进去了。”
“这事你怎么想的?”
吴小正稍稍沉默了片刻,然后回道:“种下什么因,得什么果吧。”
何云从的考究还在继续:“你就不感到怨恨或者抬不起头什么的?”
“怨恨有过,不过现在想通了。抬不起头倒不至于,他们犯下的错,有他们自己承担,并不妨碍我堂堂正正做人,堂堂正正赚钱,平平和和地过日子。”
何云从终于满意地点了点头。
对于他这个小徒弟,虽然总共也才打过三次交道,但他对于他的心性却非常满意,满意程度超过他所收的其他任何弟子。
他还是那个观点,胸怀坦荡、心胸开阔,又知恩图报的人,本性一定不会坏,再加上他又很满意这小子的天赋和学识、头脑,于是他说道:“马上就要开学了对吧?你学校离这里不算远,你有空就过来,我亲自传授你一些东西。”
“啊?”
老家伙竟然藏私了!
这是吴小正的第一本能反应。
因为在前世,老头子并没有亲自传授过他什么,所有的功夫都是刘志军在代劳。
他这次来送汤圆,确实是发自内心的,但没想到竟然会有这种意外的收获。
“怎么?不乐意?我这可是连军子都没学过的看家本事。”
老头子的话证实了他的猜测。
“愿意,愿意。”吴小正连忙说道。
然后他又摸了摸头,说道:“一会师兄干完活后,也会过来的。”
吴小正之所以这么说,是觉得好处一人独占似乎有点不太好。
而昨晚他确实跟军哥说了,让他中午过来一起陪师父师娘过个节。
“来就来,我乐意教谁他还敢有意见?没我的允许,你不许把我教你的教他!”
老头子又开始甩脸子了。
吴小正所不知道的是,在何云从看来,刘志军这个徒弟虽然也还让他满意,但也仅仅是满意而已,还做不了他的衣钵传人。
按照何云从的老观点,有些东西如果找不到合适的传人,那就还不如带进坟墓去。
吴小正没想到,他因为重生,以一种中年人的心态多了几分感慨,多了几分感恩之心,竟然就有这种意外的收获。
能学到什么他倒不是特别看重,因为这已经不是一个用武力征服世界的时代。
他所感慨的是,做人还是厚道一点好。
第156章 元宵(五更)
刘志军没有想到,自己一来就会挨批。
这叫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老头子原本不计较那么多的,可因为吴小正做得太好,这让他对刘志军这个之前的徒弟也有所不满了。
“你还知道来陪师父师娘过个节啊?要不是你小师弟叫你,你还知道来吗?”
刘志军真的有点冤。
他并不是不尊敬这个师父,只不过他性格就是大大咧咧的,而老头子以前在这方面又没什么特别的要求,他哪能像重生的吴小正那样,敏感地察觉到师父师娘的孤单?
这种体贴之心,真不是这个年代的年轻人所懂的,尤其是本来就比较粗矿的男人。
没办法,刘志军只好低头:“我错了,以后向小师弟学习。”
何云从这才放过他。
吴小正有点尴尬。
军哥因为自己受了无妄之灾,他真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只好歉意地笑了笑。
还有一点,因为自己的殷勤,老头子竟然要教他私货,这事他也不知道向军哥解释。
刘志军还以为他是因为自己挨批的事情而尴尬,大度地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他不必在意。
关键时候还是何云从帮吴小正解围了:“以后我要教小正一些东西,你别找他瞎打听。”
这下刘志军愣住了。
他立马笑着说道:“老头子,你这样很不厚道啊,有点厚此薄彼啊。”
刘志军跟老头子开惯了玩笑,他有什么想法干脆就大大方方地说出来。
在习武方面,其实他比吴小正更执着、更痴迷,他知道老头子私下传授的肯定是好东西,所以很心痒。
“怎么?你不服?”何云从毫不客气地回道。
“不敢,不过既然你把私货都亮出来了,顺便也教教我呗。”
军哥没办法,只好嬉皮笑脸地哀求。
“看看你的表现,以后再说吧。”
事情就这么定了,老头子说话从不讨价还价的。
军哥倒也不是太介意。
对他来说,只要老头子还没说死,就表示还有机会,他也并不会因此而去妒忌小师弟。
要是非要跟那个变态去比的话,自己早就郁闷死了。
吴小正松了一口气。
既然军哥来了,他就可以去做饭了,准备中午跟师父师娘好好过个节。
菜好吧,做几个精致家常菜就可以满足师父师娘的胃口,他们吃得也不多,也不怎么挑。
然后汤圆是必须煮上一些的,这叫应节。
一听说哥要煮汤圆了,吴小莉又开始表现起来:“哥,把我那个笑脸汤圆煮上,那是我给何奶奶包的。”
然后,她还炫耀着先把那个笑脸汤圆先拿给了师娘看了一下,才小心翼翼地丢进了汤锅里。
吴小莉真的有点喜欢师娘。
因为来这里,师娘很宠她,比吴奶奶还宠她,不仅给她各种好吃的,还有电视给她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