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无悔九二-第3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莉,咱们买烟花鞭炮去吧。”
他记得,小丫头在去年的这个时候,就很期盼过年能放花炮,因此吴小正带她买了一大堆,让她乐不可支。
可这次他却失望了。
“哥,你多大了啊?怎么还喜欢玩花炮?那是小孩子玩的呢!”
吴小正:“……”
小丫头竟然把自己当初大人了?
这一变化让他有点措手不及。
他这才意识到,小丫头确实懂事了很多。
下半年就会开始上初中的她,已经在潜意识里开始把自己当成大人了。
在以前,吴小正一回家,她就会黏上他。
可现在,她虽然偶尔还会黏一黏,但更多的是自己行动,她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闺蜜。
在说话方面也有较大的变化。
一是语气变得成熟了许多,二是不再跟吴小正无话不谈,三是学会了跟吴小正说不。
这让吴小正很是有些失落。
唉,都说女大不中留,妹大也一样!
吴小正只好把注意力放到最后一件事上,那就是写春联、贴春联。
在去年,家里的春联就是他自己写的,内容他还记得清清楚楚。
上联:日出雾散,晴阴交替天地清
下联:辛至未去,新旧更新万家红
横批:否极泰来
今年过年,春联还得自己来写,这算是他过年的保留节目。
可一提起笔,他却不知该写什么。
想了半天,他才提笔咬牙写了下去:
上联:山变水变风光变,山乡巨变
下联:景新人新思想新,万象更新
横批:欣欣向荣
唉,江郎才尽。
吴小正意犹未尽地搁下了笔。
第881章 春晚
很快就到了大年三十。
也就在这一天,吴小正终于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
先是人齐整了。
按照乡下的风俗,大年三十这一天是不能干活的,寓意为不能从年尾忙到年头。
因此,就算是吴长禾、吴奶奶,在这一天也消停了下来,把精力放到了过年这件事上。
更让吴小正欣慰的是,两位老人似乎选择性地忘记了吴敏青。
他们不再像去年一样因为吴敏青的不在而唉声叹气。
也许,这是因为吴敏青把大家伤到了极致的结果。
少了一位吴敏青,却多了一个庄凝文,此外再加上吴小正和刘志军一大早就接过来的何云从夫妇。
吴家五人再加额外的三人,八人正好围成一大桌。
别的不说,起码够热闹。
不止热闹,菜也很丰盛,吴小正忙碌了一下午,就是为了亲手给大家做一顿丰盛的年夜饭。
吃的也不是佳肴,而是一种气氛,一种心情。
不过最具年味的,还得数晚上。
刚把何云从夫妇送到家,吴小莉就开始催促:“哥,快点,快点,春节联欢晚会就要开始了。”
一整天,小丫头盼的就是这个。
也怪不得她。
从1983年起,春晚就成为了国人大年夜的一道缺不了的特色菜,被誉为中华民族一年一度家庭团聚的文化盛典。
可十年过去了,吴小莉才第一次有条件看春晚,热爱表演、向往舞台的她自然不愿意错过。
还别说,单从年份上来算的话,从前世到今生,这也是吴小正第一次看春晚。
而且还是一届吴小正没看过的春晚。
他也有所期待。
庄凝文也很期待。
就算是在美国长大,她也听说过春晚的大名,而且同样也是第一次有机会看。
晚上八点,春晚准时开始。
一开始就是漫长的开场动画。
非常简单的动画在延续了整整一分钟后,最后演绎成一朵倒映在水面的荷花,接着再出现了“1993春节联欢晚会”这几个很端正的大字。
说实在的,在见过世面的吴小正眼里,这个开场动画简直土得掉渣。
这很是让吴小正担心这届春晚的质量。
不过还好,第一个开场节目就吸引了吴小正的注意。
“正月里,正月正,打花巴掌点花灯……”
稚嫩的童声从电视里传了出来。
这个由小朋友所表演的《挂红灯》节目,立即就给大家带来了浓浓的年味。
“什么灯,鲤鱼灯,连年有余五谷丰……”
“你点灯,我点灯,家家户户挂红灯,挂红灯,喜洋洋,一年更比一年强,更富强,更兴旺……”
别的不说,单是这些朗朗上口的童谣歌词,就给了吴小正很大的感触。
这也许是一场很有年代感的春晚。
吴小正记得,后世曾对三十多年的春晚进行过总结,说八十年代的春晚,主旋律就是歌曲,适当地加上一些小品、相声、舞蹈、杂技等。
到了九十年代,春晚的主旋律就更加关注家庭、关注人性、关注人情,反应改革开放。
现在看来,这是很有道理的。
一首简单的《挂红灯》,就把市场经济形势下家家户户喜洋洋这种面目,以及一年更比一年强这种发展趋势很好地体现了出来。
接着,几个主持人的登场,又勾起了吴小正满满的回忆。
来自香港的梁雁翎,让吴小正立即就想起了她的那首《像雾像雨又像风》,这应该是几年最流行的一首歌之一,遗憾的是,好像她红了两年之后就慢慢淡出了歌坛。
接着是来自台湾的李庆安和来自新加坡的张永权。
吴小正对这两人倒是没什么印象。
接下来这几位就厉害了,真的是满满的回忆。
首先是赵老师。
吴小正对他印象最深的,除了无数届春晚的第一主持之外,就是他所解说的动物世界。
很可惜的是,后来所发生的一件事却让他的人设崩塌了。
接下来的这一位连吴小莉都耳熟能详。
她指着电视屏幕开心地叫道:“倪萍阿姨。”
是的,有名的倪大妈。
大名鼎鼎的催泪弹。
据说,一件挺没劲的事,从她嘴里说出来,也能让你两眼含泪。
在这方面,吴小正是有领教的,在接下来的很多年里,她确实主持过很多很感人的节目。
这是一位德艺双馨、真正值得尊敬的主持人。
后世的倪大妈此时还很年轻,笑得也非常灿烂,给人非常温暖的感觉,吴小正最喜欢的就是她招牌式的大嘴。
最后一位现在还很是青春稚嫩,不过后世也是鼎鼎大名。
“小莉,这个阿姨你认识吗?”
吴小正跟小丫头玩起了考考你的游戏。
因为字幕还没跟上,吴小莉只能摇摇头。
“这是杨澜姐姐。”吴小正公布了答案。
这也是他最喜欢的主持人之一。
他知道,在不久的将来,美丽、智慧、优雅、知性等词都会集中到这个青春稚嫩的主持人头上。
除此之外,她头上还会冠上“福布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100位女性之一”、“中国妇女时代人物之一”、“亚洲二十位社会与文化领袖之一”、“企业家”、“慈善家”等无数光环。
而吴小正最喜欢的,还是她所主持的深度高端访谈节目《杨澜访谈录》。
那是一个在全球都很具影响力的节目。
……
光是这几个有名的主持人,就勾起了吴小正无数的回忆。
在这个电视才开始慢慢进入老百姓生活、还没大规模普及的年代,可能很多人都还无法想象得到,在未来几年,中国的电视及娱乐产业的发展将会多么迅猛。
电视机的快速普及,无数省级卫视台的上星,无数节目的冒出,众多娱乐公司的发展壮大,将迅速扩充为一个巨大无比的产业。
盛世投娱乐!
吴小正不禁想起了张颖的那个演艺公司。
这个公司的成立,他的初衷只不过是给张颖找点事干,好让她能去做她所喜欢的事。
现在他却在想,要不要稍微花点精力,把它稍稍玩大一点?
似乎很有必要!
吴小正忍不住看了一眼正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在看的小丫头。
这个还有一个有着超强明星梦的人。
这很是让他头疼。
第882章 满满的回忆
因为对娱乐这一块又动了心思,吴小正更加认真看起节目来。
娱乐这东西,讲究的是“流行”二字。
他就算有前世的经验,体验过二十一世纪高度发达的娱乐业,也不敢保证,就算他把后世的一些东西照搬到这个年代来,就一定能获得成功。
年代不同,社会背景不同,审美观也会有所区别,潮流也会不一样。
第二个节目是一个叫《除夕三喜》的歌舞节目。
可是一看表演者,吴小正又乐了。
这不是大名鼎鼎的宋奶奶吗?
这可是春晚的常客啊!
不过这个年代的宋奶奶,似乎也才刚出道,一身白色丝绸古装、扎着两条麻花辫、笑容甜美的她,在今年的春晚竟然还得和另外三个吴小正根本就没印象的歌手来合唱。
换做是在后世,她绝对是独唱的角,而且节目还得安排在黄金时段。
吴小正忍不住又想,不知现在的宋奶奶会不会走穴,有没有可能把她请到大世界歌厅来唱一唱呢?
他忍不住哑然失笑。
他被自己这个想法给雷到了。
一想起关于宋奶奶的那个传说,他觉得自己还是少打主意为妙。
接下来,他总算把注意力集中到了节目上来。
还别说,他原本以为,以他的标准来说,这个年代的节目应该对他没太大吸引力,可让他没想到的是,他却看得津津有味。
比看后世的春晚有意思多了!
他竟然产生了这样的感觉。
还别说,今年的春晚,既有很强的趣味性,又有强烈的年代感,还紧贴老百姓生活的变化,显得特别接地气。
比如说在黄宏和魏积安所演的小品《擦皮鞋》。
还没上场,黄宏就跟全国人民介绍自己行头的来历:“生活现在讲情调,不穿睡衣睡不着觉。”
睡衣这种比较西式、代表着高雅的生活着装,现在却穿到了一个擦皮鞋的身上。
这让吴小正想起了一个词:装逼。
黄宏饰演的这个角色,在外是个擦鞋匠,在家偏偏装成高档人,吃的用的、言行举止,都带着九十年代的潮流气息。
衬衫领结,套粉色浴袍,看起来骚潮骚潮。
红酒、高脚杯、餐巾、刀叉,一样不落。
用的也是高级词汇,“用餐”、“更衣”、“下榻”……
这看起来确实很装逼,可真的很贴近生活。
随着经济的发展,那些腰包开始鼓起来的老百姓,确实在追赶潮流、学习高雅。
就好比李伟,之前是个穿厂服穿圆领t恤的社会小青年,现在却成天西装革履的,就很有小品里面的这种味道。
接地气的节目还远不止这一个。
又好比说牛群和冯巩的小品《拍卖》。
这个高级黑的节目,黑的是一众名人,而且还黑得很有水平。
关于这一点,看看那些拍卖品就知道:赵本山的帽子、施拉普纳的白头发、巩俐骑过的小毛驴……
这些都是这个年代最有名的人,冯巩却在拿他们逗乐子。
“赵本山帽子的价值就在于,买回来二十多年了就没洗过。”
“放心吧,白头发我们就留了一根,因为您脑袋上也不富裕。”
“巩俐是我奶奶。”
……
不过整台春晚,让吴小正印象最深的却是三个唱歌节目。
之所以印象深,一个是歌本身。
吴小正记得,在这一年的春节过后,有三首歌立即就在校园流行起来了,人人都在传唱。
一首就是梁雁翎的《像雾像雨又像风》。
他这才知道,原来这首歌就是在这次春晚进入大陆观众耳中的。
另一首叫《众人划桨开大船》。
“一支竹篙耶,难渡汪洋海,众人划桨哟,开动大帆船……”
这首歌的歌词,吴小正到现在还记得。
他还记得,在开学后的第一节音乐课,音乐老师最先在课堂上教的就是这首励志歌曲,然后很快就在学校流传开来。
最后一首就更牛了,毛宁的《涛声依旧》。
若问93年那首歌最红,《涛声依旧》当红不让。
也正是因为这一首歌,让全国人民都认识了时年24岁的毛宁,并称之为围巾王子。
“这一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
歌中的这一句经典歌词,连大名鼎鼎的本山大叔也中了毒,还在六年后,将其引进了他的小品《实话实说》。
但这首歌,让吴小正回忆满满的确实毛宁所围的那条毛线编织的白围巾。
“哥,毛宁哥哥的这条白围巾好帅哦,你也去买一条吧!”
吴小莉看到的这个节目时,就是这么说的。
吴小正忍不住苦笑了一下。
他知道,到了开学后,大街小巷立即就会开始流行这种编织围巾。
在校园里,只要是家境稍微好点的,基本上是人手一条,男同学的是白色的,女同学的是粉色的。
他还记得,班上第一个围的,就是当时的班长谢东青。
而第二个围的,就是姜涵。
姜涵围的就是粉色的。
这条围巾,曾经让当年的吴小正羡慕不已。
不过那时的他,连吃饭的钱都紧巴巴的,哪有闲钱去买这样一条围巾?
这导致他在很多年后,再次看到这样一款围巾时,还忍不住买了一条,当成了收藏品。
他现在就忍不住想,过几天马上就要聚会了,要不要买上一些来送给同学们当礼物呢?
最起码得送姜涵一条啊!
可是他立即又放弃了这个想法。
现在还不是二十多年后,什么东西一出现,立即就能在某宝买到同款。
在这个年代,一样东西从出现到广泛流传开来,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唉,满满的回忆。
吴小正不得不承认,在这个年代,多媒体技术还很弱,舞台设计也一般般,服装更是有点土,可这台春晚,却让他看得眼睛一眨不眨,并且还坚持到了最后。
这是一台用心的春晚。
这也是一台很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的春晚。
吴小正不知道,这样精彩的春晚他还可以看到几场。
随着零点的钟声敲响,春晚也接近尾声。
鸡年来了。
大年初一了。
接下来的这一天,吴家会很热闹。
第883章 大拜年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居深山有远亲。
这话真的很有道理。
按照中国的习俗,春节从大年初一开始,就得大拜年,拜长辈、拜亲友、拜同事、拜领导。
而在大年初一这一天,拜的应该是长辈。
在去年的这个时候,吴家还没发达,因此初一到吴家来拜年的,也仅有吴长禾的几位本家后辈。
今年就大不一样了,吴家完全可以用门庭若市来形容。
连接待都接待不过来!
来拜糖粑年的小朋友就不用说了。
没多久,全村的小朋友都知道了,今年的吴家,不仅给小朋友们发据说是从国外带回来的好糖,每人还有一个十块钱的红包。
这使得全村的小朋友都来了个遍,有的小朋友甚至偷偷地跟着来了两趟。
接着就是全村的青壮。
对于响水村的青壮们来说,这个大年初一,给自家长辈拜完年后,哪里都可以不去,吴家必须得去一趟,哪怕是空手过去,那也得给吴长禾摆个年,坐一坐,喝杯茶再走。
这既是一种礼节,更是一种尊重。
这也使得吴长禾、吴奶奶脸上笑开了花。
人活着,就是图个面子。
对于两位老人来说,几十年下来,没有哪个年过得比今年更有面子。
接下来就是吴氏企业的中高层。
对于他们来说,也是拜完自家长辈之后,立即就来吴家。
名义上是给吴长禾吴奶奶拜年,实际上却是要在吴小正面前摆出一副姿态。
这是必须的。
因此,这一天,吴家就成为了吴氏企业所有在湘水的中高层的临时聚会。
第一个赶到的是刘石泉。
没办法,论辈分,他是最小的,谁让他是吴小正的徒弟呢?
他也知道,这一天的吴家肯定忙不过来,因此他一到,先给大家拜过年后,就立即进了厨房,开始忙碌起来。
他忙得很开心,也很情愿。
刘总厨很明白,若不是吴小正给了他一个机会,他不会像今天这样,有着丰厚的收入,还活得这么有面子。
这比他过去开小饭店勉强养家糊口实在是强太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