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无悔九二-第1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吴小正一听就火了。
她很清楚张绣花的心理,她这并不是真为蒋丽华着想,而是想多要点工资,她自己好多分点钱。
实际上,蒋丽华上个月的工资有350多,只是吴小正叮嘱过她,要她不要把具体数字告诉张绣花,也只让她给张绣花150元。
这150元,在乡下养活一大家子都绰绰有余,而张绣花现在竟然还不满足。
这就叫贪心不足。
吴小正毫不客气地回道:“怎么,你不满意?正好,我们刚从供销公司分来了一些人,大学生、中专生都有,要不你把蒋丽华领回去吧。”
张绣花立即就变得尴尬起来,喏喏地说:“别啊,我就是提那么一下。”
吴小正还是有点担心。
担心张绣花转身又去找蒋丽华麻烦,先从她那里多弄钱,毕竟她肯定知道,蒋丽华现在一个月的工资肯定不止200元。
“你就知足吧,一个月150元还不够你花的?人家自己吃喝总得花点钱吧,自己家里的父母也该孝敬一下吧!我可警告你,你要是再去找蒋丽华麻烦,让她无心做事的话,我就立即把她给辞退。”
“不会的,不会的。”张绣花赶紧表态。
她在想,真要是把这份工作给弄丢了,那就糟了。
这叫恶人须用恶人磨。
对待张绣花这种人,吴小正不硬一点还真不行。
好不容易打发了张绣花,吴小正赶紧和家人统一了口径。
他母亲出狱这事,肯定是不符合规范的,如果有人去告的话,很容易就出麻烦。
占了便宜也不能太得意、太张扬,还是低调一点为妙。
来探视的人还在络绎不绝。
晚饭过后,蒋丽华也来了。
来得正好。
吴小正正好有事想跟她聊。
“丽华姐,你跟我出来一下。”
“哦,好。”
蒋丽华还以为吴小正要跟她说工厂的事,顺从地跟着吴小正走到了屋外。
“小正,怎么啦?”
相处久了之后,蒋丽华对吴小正已没了最开始的畏惧,而变成了绝对的信任。
“我这次去监狱,听到了一点点刘建刚的消息,你想知道吗?”
蒋丽华稍微楞了一下,然后波澜不惊地问道:“他没事吧?”
这反应有点像一个路人漠不关心的一句,看不到任何情绪波动。
吴小正放心了。
看来,蒋丽华对刘建刚早已死心,谈不上还有任何感情可言。
“他没事,只不过在里面经常被人欺负一下而已。”
“哦。”
蒋丽华沉默了下来,还是看不出任何情绪波动。
“要不你起诉离婚吧。”
吴小正终于说出了他找蒋丽华的真正目的,说得非常直接。
这事在他心里已经搁了很久了,一直还没下定决心去处理,或者说还没想到妥善解决的办法。
可继续拖下去也不是个事。
现在既然知道了刘建刚就是一个欺软怕硬的怂货,那就该有所行动了。
而行动的第一步,就是得让蒋丽华跟刘建刚脱离关系,免得以后的事牵连到她。
“啊?可是……”
对于早就认命了的蒋丽华来说,吴小正的这句话实在是太突兀。
“你不用担心,刘建刚就是一个欺软怕硬的怂货。他出来了要是敢乱来,依我现在的本事,公和私、黑和白我都可以轻松搞定他。”
吴小正又开始大包大揽,把话说得很满,也很自信。
这下蒋丽华真的心动了。
换做是以前,这事她绝对想都不敢想,哪怕吴小正愿意真心帮她。
可现在她确实感受到了吴小正的能耐。
论私底下的实力,现在整个响水村的人都知道,以前跟刘志军的那帮人,现在全都在跟吴小正做事。
并且,现在整个城关镇都传遍了,城关镇这条线上之所以没扒手,是吴小正带人把扒手帮给弄了,还放话了,谁再敢在这条线上下手就弄谁。
这事在整个城关镇都已传为美谈。
在台面上,吴小正的能耐更是不弱。
现在工厂的人都知道,工厂的开业仪式,连地委书记都来了。
而在县里,吴小正更是县委书记的座上宾,连县委书记都有求于他,这次工厂进了很多供销公司的人都是证明。
如果吴小正真心帮自己,那这确实是个机会!
尽管蒋丽华不知道吴小正为啥对自己的事这么上心,但她真的心动了。
也许他就是一个很有正义感的人!
可是蒋丽华还是有所担心的:“要是他妈来厂里闹怎么办?”
这确实是个大问题。
依张绣花的泼辣德性,如果蒋丽华离了婚的话,她绝对会天天来闹的。
因为那样一来,不仅使得她儿子没了媳妇,还断了她的经济来源。
对啊!她不是很爱钱吗?
那就继续用钱牵着她鼻子走!
吴小正很快就有了主意。
“离了婚,你愿不愿意再养张绣花几年?”
还是那句话,能用钱来解决的都不是问题。
第390章 麻烦又上门了
离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与犯人离婚。
按照我国的法律规定,离婚的方式有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两种。
协议离婚是指夫妻对是否离婚、子女抚养和财产分割达成一致后,在民政局登记离婚领取离婚证。
诉讼离婚则是夫妻无法就是否离婚、子女抚养和财产分割达成一致,向法院起诉离婚,由法院进行判决。
而刘建刚现在的身份是犯人,是被限制人身自由,导致他无法亲自去民政部门办理离婚手续,所以只能通过诉讼的方式来解决双方之间的婚姻关系。
事实上,就算他不是犯人,依他的德性,协议离婚基本也是不可能。
因此,蒋丽华想要离婚,那就只剩下向法院起诉离婚这一途径,并且到时还需要去刘建刚所在的监狱去开庭。
离婚肯定是需要理由的。
其它方面倒是简单,蒋丽华和刘建刚之间不存在子女,蒋丽华对于共同财产也没任何要求,甚至她还愿意按照吴小正的意思,在刘建刚出狱前,继续按150元每月的标准供养张绣花。
其它方面就有些麻烦了。
理由倒是好办,被胁迫结婚、家暴、夫妻双方无感情等,一找就是一大堆。
可蒋丽华肯定不愿意再去监狱跟刘建刚面对面,这就需要找一个代理律师。
并且,为了让这个婚离得顺利,也需要律师去收集一些证据。
因此,请律师就成为了必然。
麻烦一点就麻烦一点吧,吴小正又把请律师的事包揽了下来。
喜欢揽事是会有麻烦的,而且是麻烦不断。
吴小正刚把蒋丽华送走,家里又来人了,而且是带着大麻烦来的。
来的是杨贵平。
“小正,先给我点水喝,还有没有吃的,给我弄点。”
吴小正非常惊讶。
他不明白,到底是啥事把一向精神焕发的杨镇长弄得如此疲惫。
他不是干啥都精神抖擞的吗?
“咋啦,让人给煮了?”吴小正把一杯水递到了杨贵平手里。
至于吴奶奶,则赶紧给杨贵平下面条去了。
“唉,别提了,今天累死我了,玻璃厂一帮工人集体上访,安抚他们到现在,都还没完全搞定,估计此事还没完。”
玻璃厂的工人集体上诉?
吴小正心里咯噔了一下。
一个不好的念头顿时冒了出来:这不会是李新国那老头干的好事吧?
还真有这个可能!
吴小正一想起那既认死理、又很较真、还喜欢多管闲事的老头就头疼。
他知道,这样的人一干起事情来,能量绝对比马德贵拿着老油条要有能量得多。
看到吴小正的反应似乎有些异常,杨贵平警惕地问:“不会这事又跟你有关系吧?”
由不得杨贵平不多疑。
还在他没当国资办这个专职副主任时,他就见识了吴小正去唆使马德贵去闹事的能耐,而现在玻璃厂那帮工人闹事的模式,跟吴小正当初唆使马德贵的主意如出一辙。
“怎么可能!我跟玻璃厂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哪会去管他们的破事!”吴小正矢口否认。
吴小正很心虚。
如果真是李新国弄出来的事,那还真跟他有点关系,是因为他管刘志军的闲事、和李新国的那一席谈话引发的。
杨贵平可不是这么好糊弄的。
“谁说跟你没关系?祝文儿子不是跟你有仇,你们还干了一架吗?”
“切,我是赢家好吧,每次都是我在欺负他。我这种赢家犯得着跟那种小猫小狗去计较?”
吴小正继续矢口否认,而且说得很是振振有词。
杨贵平终于不那么确定了:“说得也是,这事要是你干的,那你就是在给自己找麻烦。”
“这话什么意思?”
吴小正顿时有点坐不住了。
杨贵平这么晚到访,而且连饭都没吃,肯定不是来找自己闲聊的。
现在听他话里的意思,好像有麻烦?
“工人们提出的条件之一,就是要求县委县政府促成玻璃厂跟吴大厨之间的生意。”
……
麻烦果然来了。
吴小正确实低估李新国的能量了。
李新国在玻璃厂可是一个名人。
自进玻璃厂以来,他不仅为人正直,还是个技术能手,并且还当过车间主任,获得过的荣誉也有一大堆。
因此,就算他脾气臭一点,可还是有很多拥护他,尤其是那些底层的工人。
在这一点上,供销公司的马德贵这种老油子,是完全没法跟他比的。
那天听了吴小正的话之后,喜欢多管闲事、以厂为家的李新国上心了。
既然供销公司闹一闹之后,立马就有了大动作,那玻璃厂为啥就不可以闹呢?
而且,李新国原本就很是看不惯祝文这个厂长,跟他闹了矛盾才提前病退的,再加上他已退休,又没什么好顾忌的,于是便立即行动起来。
不愧是当过车间主任的人。
在组织能力方面,李新国可是比马德贵强多了,号召力也要大得多。
最为关键的是,玻璃厂的情况比供销公司还要严重得多。
所以李新国一花心思串联,还真被他弄起了一帮人来。
李新国也没有急于搞事,而是先和大家商量起对策来。
玻璃厂和供销公司有所不同。
供销公司那边,肖荣华玩的猫腻虽然隐蔽,但毕竟根基不稳,得罪的人又太多,因此在很多事情上面还是留下了太多蛛丝马迹,让人有了告的证据。
而玻璃厂这边不同。
祝文在玻璃厂是老人了,他是从玻璃厂一步步爬起来的,在这里可谓是根深蒂固。
因此大家虽然知道他肯定有问题,但没人能提供可靠的证据。
因此,学供销公司那一套、向县委县政府实名举报是行不通的。
举报不行那就直接上访。
反正玻璃厂被祝文弄垮了是事实。
李新国带头罗列起祝文的罪行来。
第一条就是任人唯亲,用自家外甥当销售科长,导致销售科长期不作为,让订单全部被外县的竞争对手抢了,这是实情。
吴大厨的生意流失就是实证。
很快,祝文的一条条罪状被罗列了出来。
为了玻璃厂的生死存亡,必须干。
于是就在今天,大家行动了,一起聚集到了市民广场,堵住了县委县政府的大门。
事情就这么闹起来了。
第391章 难以解决的麻烦
集体上访这种事,不管在任何年代,都是让官员们最为头疼的事。
对待这种事情,稍稍处理不慎,很容易就引发更大的**。
在九十年代,因为**处理不当而引发的游行示威活动并不罕见,如果真到了那个程度的话,影响就大了。
因此,玻璃厂的集体上访事件一出现,就引起了县委县政府的重视。
又是一件因国企效益不佳而引发的事。
既然跟国企有关,那刚刚上任没多久的杨贵平自然得参与此事的处理,而且还得担当主力。
杨贵平这才发现,这个位置并不是那么好坐的。
处理集体上访事件是有一套成熟流程的。
首先自然是调派公安干警到现场为此秩序。
这一点很关键。
碰到这种情况,公安干警明里的态度一定要温和,一定不能激发矛盾。
但暗里却是要做一番工作的。
那就是要暗中调查有没有社会人员暗中煽风点火。
在这个年代,正是国内外矛盾冲突严重,国内思想也很不统一的时候,一旦出现群体时间,就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
比如说曾经很有名气的**,就最喜欢报道国内的**,以在国际上丑化中国的形象。
另外,还有一些唯恐天下不乱的混混,也喜欢在**中浑水摸鱼,想把事情搞大,以发泄对政府的不满。
还好,有李新国这种很具正义感、又很有党性的老党员牵头,在这方面他们还是做得很好的。
被人利用的嫌疑首先被排除。
接下来就是谈判、安抚。
几位职工代表被请进了县委会议室。
为表示政府的重视,县委书记戴博艺亲自主持了会谈。
玻璃厂职工们的要求很明确,那就是求县委县政府给玻璃厂职工一条活路。
具体的要求就多了。
第一条,就是严惩造成玻璃厂亏损严重的罪魁祸首,让厂长祝文下台。
第二条,要求县委县政府帮玻璃厂要债,弄钱来发拖欠了半年多之久的职工工资。
第三条,要求县委县政府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来整改玻璃厂,给其一条活路。
……
一些很有建设性的方案也被提了出来,比如说要求县委县政府牵线搭桥,帮忙弄到吴大厨的订单。
吴大厨就这么被牵扯进来了。
对此,戴博艺很是头疼。
职工们的情绪要安抚,要求也要重视,但不能没原则。
比如说严惩祝文、让其下台这一条,既得讲组织原则,又要有真凭实据。
一个厂长,不是说弄下去就弄下去的。
还有,帮忙要债也是个难题。
比如说,玻璃厂的几个主要大债主,一家酒厂,几家罐头厂,都是湘水县效益不佳、亏损严重的国企,这些企业账上都没钱,状况跟玻璃厂一样糟糕,这让县委县政府怎么帮忙去要债?
还有第三条,县委县政府倒是想对玻璃厂进行深化改革,看看能不能重新盘活玻璃厂,可这是需要时间的。
现在供销公司的深化改革都还没处理完,还没形成行之有效的成熟方案,那么多亏损国企,这让政府如何去动?
唯一好办一点的就是牵线搭桥的事。
杨贵平不是跟吴小正关系很好吗?那就再让他来当说客呗。
这正是杨贵平这么晚又出现在吴家的原因。
这下吴小正难办了。
正如他跟李新国所说的那样,因为对玻璃厂的前景并不看好,也因为对祝文父子的憎恶,吴小正真的不想跟玻璃厂来做生意。
可问题是,现在找上门来的是杨贵平,吴小正该如何是好呢?
还好,杨贵平并没有急于要吴小正表态,而是问起了另外一个问题:“小正,依你看,玻璃厂还有没有救?要救又该怎么救?”
靠,又把我当成救世主了!
吴小正气得直想骂娘。
他虽然是重生之人,但对很多国企的生死真的没太多办法。
一来,他最熟悉的还是食品行业。
二来,就算他有重生的优势,那他也没那么多闲心去操那么多的心,他自己的事都忙不过来呢。
再说,体制内的企业毛病一大堆,并不是他一个体制外的人能轻易改变的。
可杨贵平既然问了,他能不回答吗?
既然要回答,那是不是又可以干点什么呢?
吴小正真的是很看祝文父子不爽啊!
那就再次上眼药吧。
“我不知道有没有救,就算要想救,那也得先把祝文这个厂长给撤了,把问题查一查,这样才能让玻璃厂的职工归心。”
“至于原因,你是知道的,一个任人唯亲、敢把工厂生意不当一回事的领导,我就不信没问题,我也不信这事不处理,就能平职工们的民愤。”
话没有说太明,可杨贵平却知道吴小正的意思。
当初吴小正找玻璃厂下订单被拒的事他是一清二楚的,并且湘南市那家玻璃厂还是他牵的线。
唉,自己种下的苦果啊!
杨贵平没想到,当初自己抱着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想法,没有顾玻璃厂的死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