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政治高压下人性的扭曲:古庄纪事-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成后,县里和公社的干部们都来参观过,大队荣获了一面挖地道的锦旗。
月儿弯弯,像爷爷磨亮了的那把镰刀,挂在西南方向的天空。
我们前前后后地钻进了黑洞洞的地道口。
地道内黑得伸手不见五指,一开始钻给人的感觉是十分紧张的,就像进入了地狱,钻得次数多了后也就习以为常了。在地道里我们常玩捉迷藏的游戏,比在棒子秸和秫秸攒里捉起来还有意思,一捉就是大半宿;我们曾经模仿过电影《地道战》里的情景,把人分成两拨,一拨是八路,一拨是日本鬼子,装八路的在地道里周旋,装鬼子的主要把守洞口,被抓到或者是从地道里出不来为输……也曾经偷了棒子秸在里面点火,记得有一次我们点着火把从东西两个洞口同时进入,把里面正在搞对象的一对男女堵在中间……
我们从东头的洞口钻进去,从南面的洞口钻出来,然后从南面的洞口又钻了回去。
月牙落下去了,满天都是眨着眼的星星。
路灯下只剩十来个人,记工的桌子也没有了。
疯子还坐在门口里面的阴影里。
我们一起钻地道的孩子,有的依偎在大人的怀里,有的看大人不在,就蔫蔫地溜了。
蚂蚱,担担钩在路灯下飞过来飞过去,我也无心去捉了,有些困了,就依偎在奶奶的跟前。奶奶拍打着我身上的土说:“看你快成土猴了。”
爷爷说:“你光知道瞎跑,哪如背几段语录好。”
“对。”闻明他妈对闻明说:“你先给大伙背两段听听。”
我所经历的小学阶段,几乎没正儿八经学过几篇课文,都是学毛主席语录,除了红皮的语录本,每人还有一本《毛主席语录一百条》,老师除了要求学生会背诵,还要求学生们教家长也会背诵。因为那时家长不会背诵语录,有时商店里的售货员就不卖给东西。
在场的孩子只剩了闻明、王墩和我。
闻明站起来,一连气背诵了五段语录,只是每段语录都非常短,多则才几句话,少则是“斗私批修”四个字。
闻明妈为儿子能背诵多条语录而感到自豪。
王墩背诵了一段“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我来了精气神儿,一点都不困了。在一个班级里,我背诵语录得过第一名,怎么能甘心败在闻明和王墩的手下。于是,我就开始背诵起老三篇中《愚公移山》里的一段话:“中国古代有个寓言,叫做‘愚公移山’,说的是古代有一位老人,住在华北,名叫北山愚公。他的家门南面有两座大山挡住他家的出路,一座叫做太行山,一座叫做王屋山。愚公下决心率领他的儿子们要用锄头挖去这两座大山。有个老头子名叫智叟的看了发笑,说是你们这样干未免太愚蠢了,你们父子要挖掉这两座大山是完全不可能的。愚公回答说,我死了以后有我的儿子,儿子死了,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这两座山虽然很高,却是不会再增高了,挖一点就会少一点,为什么挖不平呢?愚公批驳了智叟的错误思想,毫不动摇,每天挖山不止。这件事感动了上帝,他就派了两个神仙下凡,把两座山背走了……有什么挖不平呢?”
第二章 疯子(7)
我背诵的这一段比闻明和王墩背得加起来都长,难度也大得多。爷爷看我背得滚瓜烂熟,露出得意的神色。
一位上年岁的爷爷对我说:“好好上学,将来准能上个大学的。”
听了这话,我心里美滋滋的。
“天不早了,回家睡觉去吧。”奶奶说。
人们站起来开始回家了。
我朝疯子的家门口望了一眼,他还呆呆地坐在那里呢。
5
孙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是《记一位老愚公》。
太阳尽管不像中午那么强烈,可晒得人还是冒汗。史丑子坐在树阴下,喝着茶水给全校的师生们做报告,报告的题目是《我是如何发扬老愚公的精神挖地道的》。史丑子瘦了吧唧的,两只眼睛像刀子划开的两道缝儿,一副尖嘴猴腮的样子。他是贫下中农管校代表,校长都没他权力大。以前常给我们做忆苦思甜报告,做起来总是没完没了。
史丑子不紧不慢地说道:“……我是今年被评为出席全公社挖地道的先进典型的,咱这身子骨虽然不结实,不能用大锨挖,不能用肩挑,我就用铲子挖,用簸萁端土,有工夫就干上一点,总是以老愚公为榜样……”老师们也嫌太阳底下晒得慌,一会儿去趟厕所,一会儿去办公室喝水,反正都没有老老实实地听报告。我坐在学生们中间,只听了几句,就在下面搞起小动作,没想到史丑子做完报告,老师就给出了这样一个作文题目。
一节课都快过去了,我只在本子上写了作文的题目。周围的同学们有的已经开了头,有的写到一半,有的快完成了,他们都是写的史丑子。写史丑子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挖地道,称赞他是当代的活愚公。我不想写他,我讨厌他的尖嘴猴腮,讨厌他的油嘴滑舌,讨厌他的自我标榜。我要写疯子,写疯子从井里把一个碌碡挖上来,写疯子重新挖成一口井。可疯子并不老,我就把作文的题目中的老字给省略了,成了《记一位愚公》。
每个生产队都有十多亩地大的一片场,场里都放着四五个碌碡。麦熟轧麦子,大秋轧高粱谷子豆子糜黍。疯子也有两间房子大小的一片场,场跟他家的地连着,场边有一口水井,井口上面还镶了几层青砖。疯子用水斗子打上水来浇菜浇庄稼,也打上水来泼场。他家的碌碡就放在水井旁边。
十多天以前,疯子家的碌碡不知让什么人给推进井里。
“穷私孩子操的——王八蛋操的,碌碡耐着你们蛋根子疼了,招惹你们了——吃他妈饱了撑的……是汉子做的是汉子当,敢跟我明来,我就敢废了你……”疯子拿着一把锃亮的铁锨,围着村子骂大街,骂街时的样子特别凶,两眼好像冒火,一副跟人拼命的架式。不管街坊邻居,还是村干部,没人敢上前去劝说疯子,更没人敢出来承认推下了碌碡。
孩子们吓得几乎不敢出家门。
夜深了,疯子声嘶力竭的叫骂声还在村里回荡,只是那叫骂声没了第一天的洪亮,嗓子有些沙哑了。
叔叔脱衣服准备睡觉时,对爷爷和奶奶说:“真是个疯子,骂起街来总没完没了,骂几句让人们知道就完了呗!”
爷爷坐在下面的板凳上说:“不知什么人做的孽,惹他干什么?本来他就怪可怜的。准是有人看疯子日子好过红眼,要不就是坏小子们发嘎。”
“疯子真是一根筋,”叔叔躺下后说:“我要是他,就从队里的场里推个碌碡用,要不就开口向别人要一个。”。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二章 疯子(8)
“唉——”爷爷长叹一声,站起身来朝外走了。他是生产队的饲养员,每天晚上都睡在牲口棚里的。
不知是看疯子可怜,还是怕他误伤了人。爷爷在第二天的夜里,指使叔叔和本家族中的几个小伙子,将我家闲置了多年的碌碡偷偷地放在疯子家的场里。单干时家家都有碌碡,入社之后,生产队用不了那么多碌碡,一大部分人家的碌碡就放在临街的墙角,或者是挡了猪圈。我家的碌碡一直就在大门旁边放着,自家用不着轧场,放在那里白占个地方。
第二天疯子发现碌碡不是他家的那一个,抱起来就扔在路边。
人们把碌碡推进井里,几乎费不了多大劲,可疯子一个人要把碌碡从井里弄上来,就要费老鼻子事了。
疯子从井旁挖了一道一弓多宽的斜沟。沟一天天地加深,扔到上面的土一天天地增多。上面的土还松软一些,越往下面挖,下面的黄胶泥和黑胶泥就越硬。父亲没少挖沟,挖沟总是从集市上买一双旧胶鞋穿,主要是嫌布鞋底子不经磨,胶鞋底子尽管耐磨,可挖上半月的沟,鞋底子也要破的。疯子挖沟不穿鞋,也是光个大脚丫子蹬锨挖土。几天下来,那只脚就被铁锨咯破了,满是一道道的血口子。人们都预料疯子挖不下去了,想把碌碡从井里挖出来是根本不可能的。可人们看到,疯子一瘸一拐地照样挖沟……沟终于挖到了水面。疯子用水斗子把水淘出来,然后又继续往深处挖……疯子最后把在井里的碌碡顺着沟坡搬上了地面。
疯子的水井做了废。
疯子又在原来水井的旁边挖成了另一口井。
作文的结尾我是这样写的:“我觉得疯子就是当代的一位愚公,最值得人佩服和尊敬。他的事迹将永远激励我战胜一切困难。”
万没有想到,我自认为最为满意的一篇作文,交给孙老师以后,第二天就被叫到办公室。
孙老师也就是二十多岁的样子,是本村挣工分的民办教师,街上贴的大字报,好多都是他写的,召开批判“四类分子”大会,他总是踊跃上台发言。办公室里只有孙老师一个人,他先关好门,又关严窗户,神色有些紧张,压低声音问我:“你怎么写了疯子?”
我有些不以为然:“你又没不让写疯子。”
孙老师板起一副冷面孔:“你是不是没好好听报告?”
“听了。”我撒谎道。
“听了报告,为什么不按葫芦画瓢地写史丑子?写他挖地道,写他是老愚公。他是老贫农,是先进典型,别人都是写的他,你为什么偏偏不写他?”
“我不愿意写他。“
“不写他?你写谁不行,偏偏写了疯子。多亏没让别的老师看见,假如让别人看见,一上纲上线,你吃不了就要兜着走,连我这个老师也要受你的连累。”
我真有些搞不明白,平时不怕事的孙老师为什么这般胆小如鼠?
“为什么?”我问孙老师。
“为什么?”孙老师的脸阴沉得更加厉害:“疯子是单干户,他搞个人发家致富,走的是资本主义道路。你不歌颂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先进典型,偏偏写疯子,写疯子是愚公。你这是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人涂脂抹粉,歌功颂德,你要是被打成一个小现行反革命,我这当老师的也要跟着你受牵连,就要跟着你挨批斗……这个你懂不懂?”
我看老师胆战心惊的样子有些可怜,就点了点头。实际上,我什么也不懂。
孙老师把作文摔在我跟前说:“你把作文拿回去,偷偷地烧掉,千万别惹出麻烦来。”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二章 疯子(9)
我把作文装了起来,垂头丧气地离开办公室。
《记一位愚公》的作文我没舍得烧掉,带回家放在哑巴窗户上的红宝书里,隔一段时间就拿出来看看,总觉得那是小学时最为满意的一篇作文。
6
我小时候最喜欢哼唱这样的两句歌谣:“沙吆沙大虫吆——七月里的枣吆——八月里红吆——”。沙大虫是蚂蚱的一种,红红的翅膀,一飞起来就发出沙沙的响声,非常难逮,炒着吃比别的蚂蚱要香。七月的枣是指到了农历七月,枣就都长成个了,八月里就全红了。
一进七月,疯子家的树上就挂满青枣,一串串的压弯了枝头。我就不由自主地朝那棵菱枣树上张望,数一个枝头上长了多少串,每串上又挂了多少个枣,哪个枣第一天还青着,第二天就有了粉红色,再过上几天就全红了,哪个枣被风吹落了……我把树上枣的变化观察得特别仔细。
疯子家树上的菱枣太让人眼馋了。疯子没在家时,我曾经爬上墙头想去偷枣,却被父亲逮住了,挨了两个脖掴子,从此,我断绝了偷枣的念头。
奶奶曾经扭着我的脖子,指点着我的额头说:“小馋猫,别看了,等来了卖枣的,我就给你买。”
每年到了枣成熟的季节,街上偶尔就来个卖红枣的。一些人家树上结的枣舍不得吃,就一手提个盘子秤,一手挎个篮子,在大街上吆喝起来:“卖枣来——又脆又甜的大红枣——”奶奶先问好价钱,才撩起大襟褂子,从里面的兜里摸出一张皱巴巴的毛票,或者摸出脏兮兮的两个钢镚,多则买上半斤,少则买上四两,先是给我四五个,然后就全都藏起来,等我撅着嘴冲着她哼哼,她就分别给我和弟弟几个,直到让我们吃完了为止。
疯子家树上的菱枣眼见就要红了,可街上再也见不到挎着篮子卖枣的妇女,再也听不到那悦耳动听的叫卖声。房前屋后和院子里的枣树在春天就都砍光了,说是砍的资本主义的尾巴,全村惟独疯子家的枣树保留下来。
奶奶坐在大门外照看着弟弟,弟弟小我四岁,正趴在土堆上玩。
放学后我背着书包走进院子。
“啪啦啦——啪啦啦——”隔壁的疯子正在用竹竿打枣。
树上剩了不多的几个枣,叶子也稀少了。我看见疯子打枣,完全是一副眼馋的样子,口水几乎都要流出来。
一个红枣飞到我家的门楼上,真让人喜出望外。
我把书包放进屋里就跑了出来。
门楼上的红枣好像朝我招手,又像是冲着我笑。我想上门楼去捡枣,又怕疯子发现后不让捡;不马上去捡吧,又怕过一会儿疯子捡回去。疯子已经放下了竹竿,是不是想捡门楼上的枣?犹豫了一会儿,看疯子没有爬上门楼捡枣,我终于鼓足勇气,从猪圈上了墙头,小心翼翼地朝门楼那边移动。
疯子在自家院子里哼起乡间小调:
“不睁眼的老天爷刮起了东北风,
刮得那碌碡轱辘轱辘地转,
刮得那磨扇贴呀嘛贴烧饼。
刮风不如下点小雨好,
……”
我捡起门楼上的一个红枣放进嘴里,一咬嘎嘣嘣,好脆好甜呀!吐出细长的枣核儿,在嘴里反复咀嚼半天才咽下去。我把捡到的几个枣都装进衣兜里,按说我该下去了,可两腿不听使唤,两眼也不由自主朝疯子家的院子里望。地上的黄叶中满是一层红红的枣,疯子正蹲在地上,把一个个的红枣拾进篮子里。
疯子一抬头,发现门楼上眼馋的我,也不唱小调了,开口问我:“你想吃枣?” 。。
第二章 疯子(10)
我下意识地点点头。
疯子站起来,那样子一点都不凶,态度和蔼地说:“叫我一声叔叔,我就给你一把枣。”
我从心里不想往疯子叫叔叔,可那一大把红枣实在是太诱人了。上嘴唇一碰下嘴唇,我就叫了一声“叔叔”,声音小的自己刚刚听到,反正旁边又没人,也费不了力气,这样的美事,何乐而不为呢。
疯子从篮子里抓了一把枣,放进我并拢在一起的两个小手里,朝我嘿嘿地笑。
我把枣赶紧装进兜里,生怕他变卦。
疯子又开口说道:“再叫一个,我还给你一把。”
“叔叔。”我又叫了一声。
疯子又抓给我一把枣。
疯子说还叫就还给我,看自己的两个衣兜都盛不下,我不想要也就不叫了,按照原路返回,从墙头上慢慢地出溜下来。
我怕家里的大人看见,也就没舍得给弟弟吃,一个衣兜的枣藏在柜子下面,上面还盖了一层老鼠刨出的土,自认为是最保险最牢靠的好地方,为的是省着吃个长时候;另一个衣兜的枣一顿就让我都吃了,吐出的枣核扔在猪圈里,上面还盖了两锨土。我要是吃了人家的东西,父母知道了准会说我死没出息,要是吃了疯子的枣,兴许还会挨父亲的一顿揍。我吃枣吃得肚子难受,晚上连饭也没吃,大人根本不知道我是怎么回事。
第二天趁着家里没人时,我想把藏在柜子下面的枣扒拉出几个来解解馋,万没想到,那些枣全让老鼠偷着吃了,心疼得我一宿都没睡好觉,看来家里的老鼠比我还馋。
7
叔叔给我娶家来一个新婶子。
闹洞房的人们都走了以后,夜已经很深了,然而,我新鲜得一点都不困。要是在平时里,我的两眼就会睁不开,早已上了呼呼山睡觉了。
婶子清扫着炕上和地下的瓜子皮子。她长得非常好看,像一朵盛开的鲜花。没过门时,叔叔曾经在过年和中秋节接婶子来过几趟。婶子来时总要带一些好吃的东西,什么点心呀蛋糕呀糖块的,奶奶就把那些好东西分给我一点。婶子正月里来时还给了我一块压岁钱,还给我讲过《牛郎和织女》的美丽传说呢。
我很是喜欢新婶子。
叔叔的洞房用白灰粉刷了一遍,窗台下面的墙壁还糊上一层花纸,挂上一个绣着鸳鸯的红门帘,柜子和迎门桌都是翻新的,用油漆漆得十分光亮,一张张的大红喜字十分醒目,一切都那么新鲜。长那么大,我还没住过那么漂亮的屋子呢。
“快跟奶奶睡觉去。”妈妈进来后对我说,然后上炕开始给叔叔和婶子铺被窝。
我坐在迎门桌旁没动,边嗑瓜子,边看上面摆放的东西,一盆白面馒头罩上一个剪纸的红喜字,盆两边放着粘在一起的两个粘糕,一盘枣掺栗子,一盘花生,还有半碗发面。奶奶说摆放两个年糕的意思是两口子会更粘糊,枣和栗子放一起会早得贵子,花生象征着既生小子也生闺女。
叔叔把婶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