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房价之谜-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投资商提供低地价甚至零地价,实行税收减免等优惠;二是房地产商总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使城市旧貌换新颜,而一些大中城市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增长,在创造一个个GDP增长的政绩中功不可没,“地王”频现,土地出让金和税、费收入又着实让地方政府在“经营城市”中受益非浅;三是房地产老板在相继成为地方“首富”的同时,也戴上了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帽子,积极参政议政。
  政治权力和资本权力的结合,在推动地方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同时,如果不加限制,就会给社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比如政府公共服务的弱化和导致公共政策偏向某些利益群体,对社会弱势群体需求的忽视,甚至演变成对社会公平正义的破坏。前几年经济适用房户型偏大,大量被有钱人购买用于投资,而廉租房建设迟缓就是明证;再如在关于政府该不该干预房价,市场经济要不要住房保障等问题上,一些地方政府和官员认识并不统一,而某些开发商借助政府权力强势拆迁也时有发生。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房价、话语权与政策博弈(2)
然而,随着社会*政治建设的推进,借助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社会权力正在借助媒体和非政府组织的力量,通过不同的方式,影响和打破这种格局,从理论上媒体与非政府组织没有实权,但在实际上他们有权力。因为他们塑造了社会舆论,并通过舆论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世纪之交的头几年,房地产资本主导了媒体和舆论的眼球。他们大量投放广告,开展各种形式的研讨会、政策形势分析会,邀请官员参加开工仪式、开盘仪式,搞各种概念楼盘评比,亦或也搞些公益募捐,而房地产大老板登珠峰、拍电视剧、出书、到名校开讲坛成为时尚。北京某主流报纸也曾创造了月房地产广告收入超3000万元的奇迹。然而,伴随着一场全民的关于“房地产暴利”的大论争,以及越来越多的“保安打人”、“违约交房”、“面积缩水、质量缩水”等负面报导的泛滥,以及各地群众自发的维权活动,房地产开发商一度成为媒体攻击的兴奋点,是媒体抛弃了房地产资本吗?不,是社会权力争夺话语权的强劲反弹。
  当然,政治权力更加关注社会权力的直接原因还在于中国政府自上而下的改革,在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策方针指导下,政府的执政理念、执政方式和政府的职能正在发生变革。强调有限权力,依法行政;关注社会公平,强调公共服务;推行科学决策、*决策;倡导政府信息公开,有序扩大公民对政治生活的广泛参与。比如,2005年北京最大的经济适用房社区天通苑的居民向北京市规划委反映,要求对地铁5号线增加“天通苑”站,当时,天通苑南北站区的主体桥墩已经做好,新增天通苑站需花费7000多万元人民币。对于许多居民来讲,这一结果并不是预料的事情,事情的起因也只是一个业主在天通苑社区网站上的发贴,紧接着是越来越多的跟贴和倡议书,并发展到万人签名和政府对话的群体性事件。民意显然是导致最终结果的决定性因素。
  社会权力和民众话语权的提高,集中体现在通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渠道,反映到代表的议案和政协委员的提案中,以及*党派的参政议政工作中。以北京为例,连续几年代表和委员关于城市建设和住房问题的议案、批评、建议逐年上升,2007年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根据代表议案集中反映的物业管理行业的有关问题组织了执法检查;在市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李贺林等代表提出“关于进一步完善住房政策,加大政府投入,以解决中低收入阶层住房问题的”建议,被列入常委会重点督办工作,常委会主任亲自督办建议的办理;2008年常委会还将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解决中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议案办理暨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的专项工作报告。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政府的工作,促成了一批群众反映集中的共性问题的解决,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而2007年民建中央《把廉租房制度纳入社会保障范畴,推动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提案等,也直接推动了国务院关于廉租房有关政策的出台。
  200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首次通过立法规定了政府信息公开的义务,明确了政府主动公开的范围、程序。公民还可以依法提出申请,要求政府就某些信息公开,这就给社会民众的知情权和话语权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保障。2008年5月国务院还颁布了《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从完善科学决策、*决策的机制,严格依法执政等八个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进一步体现了政府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指导原则。
  汶川大地震中政府对信息的开放、真实、全面的深度报导事实已经给我们了很多启示,也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和赞许。奥运期间,北京奥组委按照中国政府的要求和北京的申办承诺正式实现了奥运媒体采访零拒绝,毫无疑义,政府在依法行政、信息公开等方面的做法实现了让国际社会满意、让运动员满意、让人民群众满意的目标。
  11月初,国务院常务会议对当前的宏观经济政策进行调整,国家将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进一步扩大内需。国务院总理*强调,越是在困难和复杂的情况下,越是要坚持科学*决策,越是要增强决策的透明度,越是要加强决策的*监督,以保证“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的要求真正得到落实,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主席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三问于民”,即: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确保中央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不折不扣落实到位,确保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得到全面贯彻。
  保持房地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真正解决住房问题,就必须始终坚持公平正义,提高社会民众的话语权,积极引导公民在房地产决策中有序的参与,是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手段,而只有实现政治权力、资本权力和社会权力的相互制约,才能真正实现公平正义。
   txt小说上传分享

政府调控房价的国际经验与教训(1)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世界上一些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对房地产业的运行和发展无不进行宏观上的调控和管理,其调控经验与教训同样都很值得我们借鉴。“次贷”危机与房价调控的美国样本
  美国的住房市场比较成熟和完善,主要依据市场规律运行。房屋的建设、销售和价格均由市场供求这只“无形之手”操纵,政府并不直接干预。
  在经济遭受周期性衰退和“9?11”恐怖袭击事件打击后,美联储从2001年初开始13次降息,并一度将利率维持在1%这一自1958年以来的最低点长达一年之久,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利率也降到30多年来的最低水平。罕见的低利率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的购房热情,截至2005年底,美国住房销售量连续五年创下历史新高,4年时间累计涨幅达到了,而在过去半个多世纪里,美国全国平均房价的年上涨幅度仅为。这直接导致了美国的房价收入比、房价租金比都达到历史峰值水平。美国房价高涨和全球性的流动性过剩也推动了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房价的一路飙升。
  事实上,美联储就已经意识到要控制通货膨胀和防止住房市场泡沫化,在截至2007年6月的两年里连续17次提息,利率上升增加了新购房者的贷款成本,加重了已购房者的还贷压力,并挤压了房地产开发商的利润空间。受此影响,07年第二季度以来,美国住房销售量下降,价格回落,新房开工减少,建筑开支收缩,住房市场明显降温。
  与此同时,美国政府还采取税收调节等措施,抑制投资性购房。一是美国50个州都已开征房地产税,税率一般为1%至3%。州政府相关部门每年定期对房地产价值进行评估,以此作为征收房地产税的依据。房价上涨既意味着个人房屋资产价值增加,同时也意味着个人必须缴纳的税款增加。二是针对房屋购买和出售时的差价,一些州政府专门征收房地产增值税,并规定自住房住满两年以上出售时可以享受较大幅度增值税减免,而出售投资性房屋则不能享受相应的优惠。三是美国政府还实行差别化贷款政策。根据个人信用评级实行差别化贷款政策。四是政府还有一些规定旨在限制投资性房屋的数量。比如,规定住宅项目中,出售给准备所购房屋作为投资用的客户的比例最大不能超过总量的10%;一个人在同一个小区里只能购买一套住房;自住房居住不满两年就出售,屋主必须缴纳高额罚金。
  总体来看,在美国政府意识到房地产泡沫后,并没有采取严厉有效的调控措施,而寄希望于通过利率和税收的作用,通过市场这只无形的手自我调节。然而次贷危机的爆发终于导致了房地产泡沫的破灭。
  2007年4月,美国第二大次级房贷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的破产就暴露了次级抵押债券的风险。从2007年8月开始,美联储和美国政府采取宏观经济政策对危机进行干预,主要包括:向市场注入数千亿美元流动性,调低基准利率和窗口贴现率,减税刺激经济等。

政府调控房价的国际经验与教训(2)
(1)降低利率。美联储于2007年9月18日决定将保持了14个月的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从下调至,这是美联储自2003年以来首次下调该利率。随着次贷危机影响的扩散,美联储连续降息,到2008年4月30日,美联储连续7次降低联邦基金利率至2%。
  (2)贴现窗口重新启动。美联储于2007年8月17日宣布将贴现利率降低50个基点,即从降到。之前美联储对贴现利率与联邦基金利率的调整基本保持同步,二者之间一般维持100个基点的利差,本次单方面下调贴现利率后二者的利差缩小为50个基点。虽然美联储在信贷危机发生后一再降低贴现率至,但由于再贴现对市场有“告示作用”,许多商业银行大多不愿意通过贴现方式直接向美联储借款。
  (3)短期贷款拍卖工具应运而生。美联储于2007年12月开始启用短期贷款拍卖工具以向面临流动性不足的商业银行提供资金。与公开市场业务相比,可参与短期贷款拍卖工具的金融机构更为广泛,作为贷款担保的债券种类也相对更多,从而有利于更为高效地为机构提供流动性;与贴现窗口相比,由于美联储不对外披露使用短期贷款拍卖工具的机构名称,从而较好地保护了参与机构的商业机密,加之短期贷款拍卖利率略低于贴现利率,因而受到急需短期资金的存款机构的欢迎。
  (4)财政政策。美国国会议院于2008年1月24日公布了由美国政府提出的总成本达150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主要内容是对个人和家庭进行税收减免,以及商业减税计划,允许企业可预支50%的资本性支出费用,并且拥有更长的时间来弥补以前的亏损,期限也由原来的两年提高至五年。
  但这些政策并没有完全阻止危机的进一步发展和恶化。次贷危机逐步发展成为金融危机,并向西方发达国家和世界范围蔓延。
  2008年8月,美国房贷两大巨头——房利美和房地美股价暴跌,持有“两房”债券的金融机构大面积亏损。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被迫接管“两房”,以表明政府应对危机的决心。但接踵而来的是:总资产高达万亿美元的世界两大顶级投行雷曼兄弟和美林相继爆出问题,拥有158年历史的华尔街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9月15日向法庭提交破产保护申请,美国银行则宣布收购同样陷入困境的第三大投行美林公司。加上半年前卖给摩根大通的贝尔斯登公司,曾经的华尔街五大投行仅剩高盛集团和摩根士丹利公司。AIG告急等一系列突如其来的“变故”使得世界各国都为美国金融危机而震惊。
  此后,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货币政策,包括对贝尔斯登并购案的官方支持和担保,托管“两房”,联合国际十大金融机构推出平准基金,对AIG施以援手,暂时禁止卖空金融股。接着,美国动用了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向国会提交了700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政府还同意向中产阶级提供高达1000亿的税项宽减,并将联邦存款保险的上限从原来的10万美元提高到25万美元,这令救市所涉金额提升至约合8500亿美元。至此,次贷危机的干预,逐渐演变成为对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全面救援。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政府调控房价的国际经验与教训(3)
总结后一阶段的政府行为,政府已经从简单的信贷和税收调节转变为全面的深刻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全面调整。第一,美联储向陷入危机的金融机构直接注入资金。第二,直接干预、重组乃至接管濒临倒闭的金融机构。第三,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放松的货币政策。
  2008年12月16日美联储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降到历史最低点,从目前的1%下调到了零至,将贴现率即商业银行向联邦储备银行举借短期贷款时支付的利率下调个百分点,从下调到,并表示将通过一切可以利用的途径来应对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而针对实体经济的扩大内需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扩张性政策也在逐步实施。新任总统奥巴马上台后立即活动议会通过了超过8100亿美元的新的刺激经济的方案。09年3月美国政府还通过了2750亿美元房地产刺激计划,包括750亿救900万房奴。
  关于此次金融危机根源何在,对美国及其他国家的影响又是怎样?中国从此次危机得到哪些启示?社会各界说法不一,但有几个基本的共识。
  (1)长期执行低利率的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引发以次贷危机为起点的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这种宽松的货币政策还溢出美国,使得世界流动性过剩,引起世界大量国家出现资产泡沫,石油和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美国的金融危机,本质上是房地产泡沫的破灭,而这引起了美国流动性的紧缩,信贷紧张,又导致其他国家也受到影响。
  (2)政府主动推动房地产市场的过度繁荣,是引起危机在房地产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两房”的设立和运作,有效地降低了抵押贷款利率,推动房地产市场的过度繁荣,而政府并没有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消除房地产泡沫。
  (3)美国监管的放松和过于复杂衍生工具的过度使用,加剧了危机的程度和危害。监管的放松,使得金融机构的竞争过于激烈,使根本不具备能力的消费者获得了住房,杠杆率大幅提高,金融资产过度膨胀,信息披露不充分。过于复杂的衍生工具,尤其是资产证券化的发展,使得风险评估变得困难,过于依赖于评级机构,也使得风险承担者与控制者严重分离,不利于风险的有效控制。当基础资产出现问题时,金融机构多倍收缩金融资产,引起连锁反应,产生巨大的系统风险。
  应该看到,美国面对这么大的金融危机,还能够把危机的影响控制在目前的水平,确实让各国见识到美国金融体系的灵活性,以及美国在处理危机时表现出的务实,既体现出原则性,也体现了艺术性。但危机远没有结束,现在谈危机对中国房地产业的启示为时过早。但不仅仅美国,世界各国都会从各方面进行深刻的反省,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监管政策、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发展等方面。
   txt小说上传分享

房价调控的德国样本(1)
在过去十年全球房价飞涨、房地产成为各国经济增长“支柱”的同时,德国房价却一直保持较低水平。在过去十年里,德国物价水平平均每年涨幅2%,而名义房价每年仅上涨1%,也就是说扣除掉物价因素,德国的房价实际上在以每年1%的速度缩水。实际上自1977年至今的30年中,德国的平均房价仅上涨了60%,而同期个人名义收入额已经增长了三倍。与德国房价“不升反降”形成明显对比的是,在过去10年内大多数欧洲国家的房价已经上涨了两倍,特别是英国、西班牙和爱尔兰等国家,房价更是以每年两位数的速度飞涨,十年内已将涨了三倍多。
  与中国相比,德国普通住宅的每平米均价在1000到2000欧元(如柏林为1700欧元左右),即使按汇率算甚至低于我国许多大城市的水平,但德国人的平均工资水平却相当于我国的10倍到20倍。同时,目前德国家庭的住房自有率仅有42%,低房价也并没有在德国带来“买房热”。
  新华社记者郇公弟分析德国房价十年不涨的内在原因,认为政府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不容忽视。总结为以下八个方面:
  (1)确保房屋供求平衡,稳定房价。无论在联邦还是州、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