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医卫-第3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报……”又是一骑流星探马,急如星火的禀道:“秦钦差以锦衣卫都指挥使专断之权,强令虎峪口启关,已出关奔了!”

天哪郑洛只觉胸口一闷,浑身的力气被抽得精光,捂着胸口瘫坐在太师椅上两只眼睛发直。

关外是凶悍无比的蒙古铁骑,秦林铁定有去无回他这一死不打紧,宣抚钦差大臣在宣大防线的虎峪口英勇战死,守土有责的宣大总督却畏敌不前、措置失据,以致敌军从容叩关击破敌台若干、阵亡将士若干、掳去百姓若干,试问该当何罪?

有秦林这一死做参照除非郑洛也跟着跑出去战死,或者立下直捣归化城、擒获黄台吉那么大的功劳,否则他宦海沉浮二十余年的一世英名,就彻底付诸流水啦!

王师爷还在尽力安慰郑洛,只是脸色比哭也好看不了多少,众位幕僚则各自盘算,郑都堂怕是没戏了,咱们树倒猢狲散,各奔前程吧。

正当宾主各怀鬼胎之时,又是一骑流星快报飞骑而来。

不用说这一定是秦钦差浴血沙场英勇战死的消息了!郑洛手肘撑着桌子手掌扶着额头,连眼睛都懒得抬起来。

“大喜、大喜呀!”那铺兵大声道:“秦钦差勇不可挡,于千军之前横枪立马,一枪便取了蒙古监军使者性命余众惊惶溃走,我军大获全胜!”

“啊?!”众人听得呆住了明军有数的勇将是俞龙戚虎、东李西麻。

邓神枪刘大刀,俞大猷戚继光不但武艺绝伦,更是统带十万大军横行天下的帅才,东李是李成粱、李如松父子,西麻是麻贵麻家将,邓子龙号神枪,刘艇使一百二十斤大关刀,正说病死了俞大猷,名将榜上缺一人,莫不是要新添这位秦一枪?

王师爷直着眼睛愣了半晌,忽然把大腿重重一拍:“哎呀呀,刚才怎么忘了秦将军的出身履历?该死,学生实在该死!”

“什么履历?”郑洛和众幕僚都把他看着。

王师爷眉飞色舞地道:“这位秦将军屡破大案,又善于抚夷,所以积功升为锦衣卫都指挥使,但他老兄真正简在帝心,乃是那次救驾之功,话说缅甸莽应里进贡一头白象,竟在御前发起狂来,朝陛下直冲过去,幸得这位秦将军力能格象,赤手空拳降服疯象,从此便名动天听、圣眷优隆。”

哎哟妈呀,众人听得舌头齐齐吐,那李如松能举五百斤石锁,又有刘艇用一百二十斤大关刀盘旋如飞,就已是骇人听闻了,秦钦差赤手可敌疯象,两臂怕不有上千斤的力气?

“果然是真人不露相啊,刚才见他也不过寻常身材,本都堂竟忘了这一遭!”郑洛啧啧赞叹着,眼神又活泛起来,还端着茶碗喝了。水,稍微安心,又问快报铺兵:“那么,秦钦差这会儿已经回转来了?”

铺兵道:“启禀都堂大老爷,秦钦差领着众将官,直接从关外杀奔白羊口去了。”

“噗……”郑洛一口茶喷了那铺兵满脸,眼睛瞪得快要凸出来:“什、什么,从关外杀奔白羊。?现而今蒙古大军南下,他知不知道关外有多少敌骑?!”

千里边塞处处烽烟,如果土默特部二十万控弦之士尽数南下叩关,就算秦林浑身是铁,又能打几根钉?

众人心中再次惴惴不安起来,只好自我开解。

王师爷劝道:“东翁,我看秦将军神勇无敌,什么俞龙戚虎、东李西麻、邓神枪刘大刀,全都不如赤手格象秦一枪!他定能率军大破蒙古,平安归来!”

众人也齐声称是,将秦林说成关云长再世、李元霸重生,吹得越厉害,也就越觉得心安。

“但愿如此吧!”郑洛稍微打起点精神,勉强在地图上查看形势,翻看各处过来告急的飞报文书,发下命令叫各军务必坚守不出,以防中了鞋虏的诡计,又要关内各城池准备滚石檑木金汁等物,预备万一被打破关卡,便要据城固守……

鼓点般的蹄声从东边飞速过来,那是白羊口的方向!郑洛顾不得什么封疆大吏的沉稳气派,竟率众迎到了官厅外面。

那铺兵跑得急了,气喘吁吁的滚鞍落马,一个劲儿的喘气就是说不出话,郑洛急得要命,亏得铺兵脸露喜色,晓得不是什么坏消息,否则郑洛真得急出毛病来。

偏偏这铺兵胸口喘气像拉风箱,呼哧呼哧地道:“秦……秦、秦钦差……”

“不必说啦!”郑洛没好气的摆摆手让他滚蛋,因为东面众将士踊跃而来,高高兴兴的掌着得胜鼓,当头一位年轻的将军骑着踏雪乌睢耀武扬威,不是秦林还是哪个?

秦林打马直到总督府前,一记漂亮的偏腿下马,笑嘻嘻地拱拱手:“秦某拜上郑都堂!”

郑洛真是喜从天降,立即降阶相迎,双手把臂将秦林请进总督府,口中不停地道:“好,好,了不起,秦将军勇于熊罴!单枪匹马耀威于蒙古大军之前,于鞋虏南下叩关之际,率两千兵马横行塞外,岂不是长坂坡杀个七进七出的赵子龙?说什么俞龙戚虎,夸什么东李西麻,以本官看哪,冲锋陷阵、所向无敌,军中唯有秦一枪!”

陆远志和牛大力押着额礼图,闻言笑得肚子痛,哪怕你郑总督在官场上混成了油浸琉璃蛋,咱们秦长官不按套路出牌,照样把丫的耍得团团转。

额礼图诧异,不晓得这两个笑什么,倒是格外后悔:“唉,原来秦将军竟这般了得,老家伙看走了眼!早知道有这位勇猛无敌的将军在,老家伙就是再怎么胆大,也不敢来捋虎须啊!”

郑洛闻声才看到这老东西,他做宣大总督也不全是吃饭拉屎,倒也常借开关通商与蒙古各部贵族会晤,因此认得额礼图,一下子吃惊非小,眼睛往秦林脸上望,心道:秦将军果真了得,把这老狐狸都捉了来。

秦林大声道:“此次蒙古人大举叩关,其实别有内情,方才额礼同率部请降,本官看他还算恭顺,前来捣乱是被胁迫,便放他部族众人回去,将黄台吉的使者捉来送给咱们。老东西则被本官押到这里,教他亲其向郑都堂请罪!”

话音未落,本城锦衣百户蒋万全押着几个客商打扮的人走过来,老远就弯腰小步快跑,呼啦一下跪在地上:“见过钦差秦将军、郑都堂,秦将军果真慧眼如炬,这几个客商就是黄台吉派到关内散布谣言的探子,三娘子不肯下嫁、草原各部失去约束的谣言,就是他们嘴里传出来的。”

郑洛先是惊喜交加,这就证明秦林说的佯攻是正确的,那么他这个守土有责的宣大总督总算可以松口气了:接着就十二分的惭愧,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白净的面皮羞红了半边,讷讷地低声道:“秦钦差,本官、本官实在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郑洛虽然多谋少断又一副官场上混久了的迂腐气,但还算得上尽职尽责。这时候官场上时兴的就是推诿扯皮那套……

否则张居正也不必搞考成法来鞭策这群官吏了,郑洛的所作所为,其实绝大部分官员如果坐到宣大总督位置上,差不多都会这么做。

崔献策利用大明官场的这套弯弯绕,定下的毒计实在很巧妙,只可惜遇到了秦林这么个“愣头青”!

第658章 麻家将

既然郑洛肯认错,秦林就不为已甚,笑道:“郑都堂说哪里话?本官正要和你通力合作,将这场兵祸乃至今后的边患,消解于无形呢!”

郑洛先是面上一怔,接着就心头大喜。

老实说最开始他两榜进士出身、封疆大吏,还有点瞧不起秦林这样一位又年轻又是锦衣武官出身的钦差,后来等到秦林证明了判断的准确,郑总督未免又担心起来:秦将军性如烈火,动不动就要冲到关外去杀贼,可见是个愣头青,他要是不管不顾,把宣大的事情全都捅上朝廷,那乐子就大啦。

没想到秦林年纪轻轻,竟深谙官场三味,说出话来滴水不漏,郑洛就知道自己担心的事情并不会发生,顿时心情变得一片晴朗。

“秦将军,老哥身为宣大总督,正是守土有责,老弟有什么妙计只管吩咐下来,老哥照办就是!”郑洛满脸堆笑,这一番话那就客气得很了,透着听秦林调度指挥的意思。

秦林就在郑洛耳边低低地说了一番。

郑洛听完,眼睛越来越亮,忽然神色微有不安:“不瞒将军,本官督率三巡抚、两总兵,有临机专断之权,但宣府巡抚、大同巡抚、镇朔将军、征西前将军等处在战时也不一定听我的话,这么大的事情,等文牍往来、协调一致,只怕早就错过了时机。”

“郑都堂请看看这是什么?”秦林笑眯眯地取出一片纸递给郑洛。

只扫了那八行书两眼,郑洛喜笑颜开,一迭声的埋怨:“既有这件东西,何不早说?哎呀,难道另外几处也都……”

郑都堂吓了一跳,惊疑不定的瞧着秦林。

秦林笑容可掬地点点头,心说要拿出来早了,你肯信?就你这多疑少断的性子,不知道要想歪到哪里去呢!

王师爷在旁边目光一扫,看到那信函落款有“江陵张居正”五个字,顿时吓得不轻,心脏像鼓点似的咚咚咚直跳:难道张太师的亲笔信。秦钦差手上竟有一大叠吗?了不得,敢情太师爷替他做文案老夫子啊!

额礼图招供之后放回草原,老家伙朝着秦林和郑洛千恩万谢,发誓今后无论如何,再不敢到边境滋扰。并且要向关外各部传扬朝廷的深仁厚泽、秦将军和郑都堂的宽宏大量,叫他们心存敬畏,永为大明番臣。

秦林安排妥当,也率众官校告辞离开,郑洛一直送到了大街上才回转来,口中吁了口气,长长一声叹息。

王师爷也点点头:“秦将军英雄无敌,竟是个当世的李元霸,难怪东翁慨然长叹。”

你以为我是叹他勇猛?郑洛不以为然的笑笑:“王先生,本官是后头才发觉,原来秦将军算无遗策,咱们都落入他彀中啦!你想想他手上有谁的书信?江陵相公的钧旨,会给一介莽夫?”

王师爷浑身一震,他也是官场上的老油条,立时被郑洛点醒,瞧着秦林策马远去的背影惊得合不拢嘴:原来秦钦差故作莽撞、像个愣头青似的出关杀贼。说什么战死沙场,其实都是做戏给咱们看的,咱们枉自在官场上混这么些年,今日之事,居然一步一步都被他牵着鼻子走呢!

“罢罢罢,什么时候年轻人都有这么妖孽了?好在都是为国效命哪!”郑洛意兴阑珊的走回府邸,想想不妥。又把嘴边那句“治世能臣、乱世奸雄”的考语吞了回去。

鼓点般的马蹄声响,一骑骑流星快马携带着总督府的公文,以最快的速度的驰往大同、驰往宣府……

宣大总督驻地阳和卫以西五十里,便是西北重镇大同城,文官大同巡抚和武将征西前将军大同总兵同驻本城。

西教场。本镇的万余精兵顶盔掼甲,人人手握着雪亮的刀枪,乌压压一大片肃立于烈烈西风之下,众参将、游击、守备、把总抖擞精神,火红的盔缨子在风中欢快地跳跃。

点将台上,总兵麻锦脸色苍白没有血色,两只眼睛却亮得吓人,所有的将士都知道麻总兵已经身染重病,连续好多天卧床不起,没想到他仍然支撑着来到了点将台上。

副总兵麻贵代替兄长点兵,他是个豹头环眼猛张飞般的大汉,声如洪钟:“左营参将洪德恩!”

“有!”一名将官越众而出,把胸膛挺得老高。

“右营参将马天宝!”

“有!”又一名将官大声应答着,神情彪悍。

很满意手下这群骄兵悍将的表现,麻锦微微点了点头,麻贵用目光示意亲兵给兄长端了碗热水,扶他在将台上坐下,然后又回过头,冲着将士们大声叫道:“蒙古鞑子大举南下,却是处处佯攻,呸,鞑子装模作样,不把咱们大同镇放在眼里!儿郎们做好准备,只待总督一声令下,便杀出关去,叫鞑子晓得咱们的厉害!”

“杀胡虏,报国家!”将士们举起刀枪,战意浓烈。

等待良久,远远的马背上一点红缨跳跃不定,便是宣大总督从阳和派来的流星快马。

麻锦面露喜色,正想要说点什么,喉咙里突然大咳起来,只好用目光示意兄弟。

麻贵很有把握地道:“不消说,咱们大同这边只是佯攻,胡虏一定是以批亢捣虚之计,主力去打东边的白羊口、虎峪口了,这封火急文书,定是叫咱们出兵救援的……承勋,快去催请贾大老爷。”

麻承勋是麻锦之子、麻贵的侄儿,是员雄赳赳的年轻武将,听了叔叔的吩咐,他立刻乘上快马去请大同巡抚贾应元……朝廷制度是大小相制、互相平衡以拱卫皇权,宣大总督节制宣府大同山西三巡抚、三总兵,临机专断、权柄甚大,但到了具体出兵的时候,还得由巡抚与总兵会商。

铺兵举着流星火牌,一路跑到了点将台前,滚鞍下马双手将命令呈给麻贵。

麻贵和麻锦互相看了一眼,都有点好笑,之前就猜测宣大总督郑洛是个优柔寡断之人、又生性最求稳妥,只要虎峪口、白羊口的战事稍微紧点,他必定调大同镇兵马过去救援。

这不,文书都来了。

将火漆揭开,抽出,麻贵顿时就张大了嘴巴,愣了一晌才转给兄长,然后麻锦也吃惊不小。

郑洛这家伙,竟然命令咱出塞杀贼?他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当机立断了?也好,咱这万余精兵,也该出塞练练了!

麻家兄弟便仰着头看东边巡抚府的方向,等着巡抚贾大老爷过来,好会同出兵。

贾应元来得很快,只是脸色不好看,一路上还在和麻承勋抱怨:“贤侄,不是我说你那爷叔两个,做咱大明的官儿,讲的是守土有责,有余力去救郑某人,何不把咱们大同这边守得更牢靠些?”

麻承勋赔着笑脸:“大老爷说的是,不过我们这边守得很牢,各敌台、各关城互相救护……而且,郑都堂总是咱们上司嘛。”

贾应元鼻子里哼了一声,不置可否。

也难怪大明朝的官儿们不肯主动出援,关键是朝廷制度有点操蛋,把守土有责搞得太刻板,好比大同和阳和这种情况,明明阳和更靠近东面的京师,战略位置更重要,可要是贾应元出兵救援阳和,自己兵力不足丢掉了大同,失了防地就得掉脑袋,并不管他救援阳和这一桩。

等见了麻锦麻贵兄弟,贾应元打着官腔淡淡地道:“本官看哪,郑都堂那边也不见得有多吃紧,两位派一员参将,率三千精兵赴援也就差不多了,咱们守好自己防地才是正经……啊!”

贾应元说不下去了,因为他已经看清总督府发来的文书,立马眼珠子都凸得快掉下来。

“乱命,这是乱命!”贾应元唾沫星子直飞,气急败坏地道:“全线吃紧,郑某人还敢将生力军朝塞外乱填,他不要命,我还要命!”

麻锦甚为无奈,麻贵则禀道:“贾大老爷勿忧,方才末将已经问过阳和过来的铺兵了,原来是钦差大臣锦衣秦将军查明敌情,此次实乃黄台吉制造声势,并无真正南下的实力,所以只要咱们出塞……”

“胡扯淡!什么狗屁钦差?一介武夫,他懂什么?”贾应元气咻咻的把袖子一甩,他是响当当的两榜进士,而且属于正牌江陵党,朝中自有奥援,根本不把什么锦衣钦差放在眼里。

麻贵哭笑不得,又劝了几句,贾应元非但不听,反而翻翻白眼:“本官只知道守土有责,这等乱命,就算是圣旨亦要抗旨不遵,何况郑某人?你二位放心,只要牢牢守好大同,本官替你们请功,至于郑某人嘛,本官一定狠狠参他一本!”

麻锦、麻贵、麻承勋这三爷子在旁边干瞪眼,又好气又好笑,却又拿贾应元半点办法都没有,人家是响当当的文官,就抗旨也做得出来,你个武将试试看?

万余将士在校场上站了许久,身体依然纹丝不动,心中却焦急万分,像贾巡抚这么搞,将士们心头都有点发凉啊!

正在僵持,一员身材格外高大、穿飞鱼服的锦衣官校,从东面茶棚里转出来,健步如飞跑到点将台,笑眯眯地朝着贾应元招招手:“这位是大同巡抚贾大老爷么,我家主人有封书信给你。”

第659章 四路出塞

听来人说有书信,贾应元也不晓得是哪家亲友故旧,可是能使动锦衣校尉来送这封信的,必定权势不小。

所以尽管暂时充作信差的牛大力很不客气,贾巡抚也不敢怠慢,没好气地叫亲兵去拿过来,心说什么人这么大模大样啊,派个送信的亲兵嘛一点儿不懂礼貌,都不晓得要给本大老爷下跪行礼么?居然当着众人朝本大老爷招手。

那书信既不是大红封套,也不是尺牍式样,而是装在一个牛皮纸封套里面,外面什么也没写。

贾应元越发不耐烦,拆开封套看看,原来里面还有个小小的信封,慢慢拿出来,已看见右边竖排的第一行字:书致大同贾仁辅。

“你家主人口气挺大的,连个阁下台鉴都懒得写么?”贾应元觉得来信实在太不客气了,瞧着牛大力冷笑一声。

牛大力什么也不说,只是憨厚的笑着,很忠厚老实的样子。

忽然贾应元想起什么,觉得不对味儿就揉了揉眼睛,咦,这字迹有点熟悉啊……他脸色刷的一下就变了,手忙脚乱的展开信纸,先不急着看内容而是直接看最后落款。

不谷江陵张居正。

馆阁体的字迹中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