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悠哉人生-第2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布尔什维克党在苏联存在了九十余年,执政七十多年,目前在全国拥有党员一千七百余万,像这样一个政党,其内部的势力纠葛必然是复杂中带有一定的规律性,同样的,其内部的利益分配也是复杂中带着一定的规律性,而从外部来看呢,整个的布尔什维克党,却又一个统一的利益群体,他们通过一系列的章程、组织结构,将这个庞大的利益群体凝合在一起,主导着整个苏联的权力结构和利益分配。因此,从这方面讲,无论是党魁还是党内各方面的负责人,他们所拥有的权威绝不是与生俱来抑或是一成不变的,他们屁股下面的宝座要想继续坐下去,就必须迎合党内大部分人的喜好,否则,他们的座位就坐不稳,手中的权力也得不到保障。
    当政者是有心杀贼却无力回天,他们都在玩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好一点儿把烂摊子传给下一任,戈氏只是倒霉蛋儿,传到手上的是炸弹,‘砰’的一下炸了。

    第469章

    “这么想来戈氏还真是个倒霉蛋儿,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传到了他手里的国家已经是个千疮百孔了,回天乏术了。什么时候都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叶老四轻哆了一口清茶道。
    “苏共是唯一一个在自己的葬礼上致富的政党。” 贺军尧眯起眼睛,慢悠悠地说道。
    “噗……”叶老四笑道,“想想还真是精辟。特权、*使苏共渐失人心。背弃人民必将被人民唾弃。”
    叶老四把玩着手里的白如雪的小瓷杯,背靠着沙发,淡淡地说道,“自1922到今年,苏联在人类历史上存在了整整70年。这70年里,自列宁到戈尔巴乔夫,干部集团的*,始终如附骨之疽,苏联整个一部70年*史。”
    “列宁时代:防范干部特权,可是特权已经泛滥。工资上对干部的限制虽然很严格,但干部工资外*早已泛滥成灾。而斯大林时代:公然将干部的特权*制度化、合法化。最高领袖带头堕落,给高级干部发“钱袋”行贿,整个干部集团特权*泛滥。领导干部们住在世外桃源;普通民众的居住条件反不如沙皇时代。赫鲁晓夫时代:向干部特权*体系发起首次攻击,最后的结果是这些丢掉特权的官僚们下决心要赶走赫鲁晓夫,成了勃列日涅夫的“政治盟友”。勃列日涅夫时代:苏共*干部们最幸福的黄金期,勃列日涅夫的上台,很得力于“在赫鲁晓夫手里失去*特权”的干部们的支持;作为回报,勃列日涅夫为这些干部们创造了苏共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极好的*环境。
    不但恢复了被赫鲁晓夫取消的所有干部特权,还增加了新的特权项目。和斯大林一样,勃列日涅夫也始终冲在*的最前线。整个勃列日涅夫时代,“苏共的许多书记、州委书记、边疆区委书记、中央委员都卷入了肮脏勾当。”高级领导人彼此勾结、滥用权力、贪污受贿的案件层出不穷。除个别案例外。大多数*案件都是勃氏去世后才被揭露出来。勃氏个人的贪婪在这场*盛宴中起到了强烈的“示范”和“带头”作用。勃氏对各种送上门来的贵重礼品几乎照单全收。”
    “嘿嘿……到了戈氏这个倒霉蛋儿上台,全面*下他的经济改革只能是悲剧,对特权*没有采取任何有效措施,经济改革最终沦为贪腐狂欢。戈氏上台后,启动了自由化的经济改革政策,但对干部特权阶层的*问题,却未能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勃列日涅夫时代遗留下来的种种特权,大都被保留了下来。其结果是:随着经济领域自由化改革的深入,官僚特权阶层利用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机会,而且又缺乏有效监督的优势。迅速将自己手中的管理权置换成经营权,使自己从国家财富的管理者,纷纷蜕变为国家财富的占有者。所谓“改革”。实际上成了特权阶层抢夺国家财富的一场竞赛。改革前谁是管理者,改革后谁就成了占有者和所有者。”叶老四说的不胜唏嘘,感慨万千,他抬眼看向贺军尧,无声地说了声。‘咱们呢?’
    “ 治国先治吏。”贺军尧手中的茶一口而尽。
    ““治国先治吏”。我国自先秦时期起,所有明智的政治家,都十分重视对各级官吏的严格要求和管理。 查阅历代纪元表,桓公二年,即是公元前710年。屈指算来,距今已然2721年了。在那个遥远的年代。我国古代的政治家,就提出了如此振聋发聩的伟大思想,怎能不让我们这些炎黄子孙感到由衷的钦佩和自豪!这个光辉的思想。影响了由古至今一代代的政治家。从正面来说,这个思想,是所有志存高远、雄才大略的明君贤相,恪守不渝而又行之有效的治国方略;是中华民族文明史上,每一个太平盛世的铺垫基石。
    从反面来看。我国历史上,每一个积贫积弱、乱象丛生、*溃烂的朝代。又无不是违背了这个思想所酿成的苦果。国家之兴衰治乱,原因多种多样,千差万别,但追根溯源,九九归一,根子大都出在“吏治”上。从这个思想共识出发,以治国安民为己任的政治家们,自然就领悟并推导出了“治国先治吏”的治国方略。
    被史家誉为“西汉中兴之帝”的汉宣帝,在总结自己的治国经验时,曾经深有感触地说:“吏不廉平,则治道衰也。”。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政论家,与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并称为“四大著名启蒙思想家”的唐甄,在他的名著《潜书》中写道:“天下难治,人皆以为民难治也,而不知难治者,非民也,官也。”
    这自然是观察了多少个朝代治乱兴衰的经验教训而得出的结论。吏治清廉,则国泰民安;吏治*,则国破家亡。披览史籍,悠悠五千年文明史,正反两方面的实例,俯拾皆是,不胜枚举也。古语云:“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回首历史,我们完全可以说:国家之兴衰治乱,“成也吏治,败也吏治。”叶老四洋洋洒洒一通长篇大论,发泄心中的郁闷之气。“然而人类总是在愚蠢的重复不断的犯同一种错误。”
    贺军尧食指轻轻叩着扶手,不说别的,单单就抚恤金案件,就向南儿说的,贪腐也是积少成多,贪腐时间长达十年,这么长的时间还不是上下沆瀣一气。他们真的都是吃干饭的。
    “不是犯同一种错误,而是人性如此。”贺军尧已有所感道。
    “戈氏上台,引领苏联国家进行所谓民主的、人道的体制改革,改革嘛,既然要“改”那就必定会“动”,而这一个“动”,就势必会打破原有的利益非配结构,从而触动一部分人的利益。而戈氏的改革动作搞得很大,他可以说是从根本上触动了整个国家领导层的根本利益。你想想戈氏面对着庞大纠葛的利益团体,能成功简直就是见鬼了。因此,可以毫不客气地说,戈氏的所谓改革,从一开始就注定要失败,他最终的结果除了引火烧身之外,不会有其他任何收获。”叶老四接着道。
    “未来如何变?”贺军尧道,“戈氏上台后,苏共逐渐分裂成三大派:以利氏为首的“传统派”、以戈氏为首的“中间派”和以叶氏为首的“激进派”。“传统派”主张在苏共的领导下,以马列主义为基本原理,逐步推进苏联的改革。“激进派”则不相信*,打着“反*”旗号吸引群众的支持。这两派尖锐对立,“中间派”则在它们之间摇摆。”
    “传统派尽是民心,已无力回天,但激进派地政治主张是什么吗?说白了他们是要伙同西方的资本主义敌人来颠覆苏维埃政权,他们是要搞分裂,不管他们嘴上说的多么好听,这一点事实他们是永远也无法遮盖的。现在他们的实力扩张很快,那是因为这个国家的绝大多数人,已经被他们那些虚无缥缈的承诺给蒙蔽了,什么他们将会彻底实现民主与自由,什么他们将会从美国人那里得到巨额的国家贷款以恢复经济,什么只有他们才能让俄罗斯人民过上富足的日子,这些在我看来,统统都是狗屎。我可以肯定地说,那些激进派的家伙成功不了也就罢了,而一旦他们的所谓纲领得以实现,那才是这个国家真正灾难的开始,到时这些人的麻烦就会多的不可胜数,他们就是光顾着稳定政权而无暇顾及咱了。”
    叶老四出身政治世家,有着极其敏锐的政治眼光和敏感性,尤其旁观者清,看的更加清楚透彻。
    贺军尧为二人蓄满茶杯,“东方与西方,这一直以来都是宿敌嘛,两边的仇恨从祖上几代的时候就已经凝结出来了,现在这个斗争了将近一百年的老对手,又冷战的几十年,现在却突然站出来说要出钱出力的帮他们摆脱困境。真是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他们也信。”
    “哈!这种许诺真是怎么听怎么觉得虚伪,可是他们却当真,真不知道脑袋抽什么风。”叶老四端起茶杯一口而尽,接着道。“看着那些在街边马路上,高举条幅、呼喊口号的示威平民,压根就是脑子里积水偏偏还自以为是的白痴,他们指责自己面前的军警是布尔什维克的走狗,是独裁者手中的刀剑,可他们自己是什么呢?他们不同样也是激进派的走狗,是*势力手中的刀剑。而且同有薪水可拿的军警相比,他们这种注定得不到任何好处的“走狗”、“刀剑”似乎更加廉价,以至于廉价到一钱不值。真是傻得可爱又可悲。
    任何的政治纷争都不可能是简单的权力争夺,权力说到底都是经济利益的分配工具,它就像是一个算盘,谁能够握住的算珠,谁就能够博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因此,政治的纷争归根结底还是经济利益的争夺,这一点到任何时候都不会发生变化。”

    第470章

    “啊哈!不管是什么中间派还是什么传统派,亦或是嘴里整天叫喊着要给俄罗斯人民民主自由权利的激进派,他们的政治观点虽然不尽相同甚至彼此矛盾对立,但是在面对金钱的时候,他们却几乎是同样的一副可笑嘴脸。”叶老四言语中充满了讽刺,想想他所见所闻,眼神充满了不屑。
    “即便激进派得到了政权,也是个烂摊子,你等着,美国人真的会承诺大笔贷款,帮助他们恢复经济,相信他们的话,不如相信母猪会上树。”叶老四揉揉眉心,“在我看来,这个国家在经过了近一个世纪的一党专政政体的统治之后,根本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就催发出所谓的民主来,而那种所谓全民性的选举,更是不可能有效实现,这个国家需要*的集权政府,这一点至少在今后二十年内不可能改变。所以无论激进派那些人们怎么闹,无论他们做得多么成功,这个国家的权力变革,充其量也就是从原来的一党专政变成一人*而已。”
    叶老四顿了一下接着道,“我认为,激进派有朝一日夺取了国家政权,他们也只能控制住莫斯科、列宁格勒等几个较为重要的地区,而在全国范围内,他们要想把地方的权力也把握住,那至少需要十年甚至是更长的时间。而在这一段时间里,他们必须忙着巩固其在克里姆林宫的地位,至于地方上的庞大实权,则将会继续由原来苏维埃政府的各个地方大员们把握,他们所倡导的那些民主选举根本改变不了这一趋势。随着激进派上台,地方大权的旁落,国内的*现象将会比现在更加严重,普通人的生活将会更加无以为继,到那时。没有从激进派改革中得到任何好处的国民就会造反了,他们会自发的调转矛头,将现在这些备受支持与赞誉的激进派头面人物赶下台,甚至将他们贬为卖国贼、野心家。真的是时势造英雄,这时候也许会有一个强势的人物站出来,力挽狂澜,稳定大局。”
    如果方默南在一定会瞠目结舌,肯定会竖起大拇指,叶老四说的太对了。
    作为一个从二十一世纪走过的人,方默南却非常清楚。叶老四的眼光有多么准确,她所知的那段历史,几乎就是按照这位叶老四的构想来排演的。
    这之后发生的一切。几乎就完全同叶老四的推测所吻合,各种各样的反对声音,以及日渐趋向极端的民族主义情绪,各个方面的势力开始向原本已经被打压至一竭不振的传统派势力靠拢,并迅即发动了对叶氏亲西方政府的炮击。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力。已经陷入极度困境的叶氏,被迫向国内那些极端*、大肆窃取国家资财的这些金融寡头们妥协,并同实力大涨的传统派势力达成了一系列的协议。
    就这样,在经过了一番暗中的交易之后,叶氏在暂时保住自己地位的同时,将俄罗斯国内的*贪恶现象推到了极端。再之后。叶氏两任下台,有特工出身背景,并对苏联旧情难忘的普氏上台。这位年轻而干练的俄罗斯领导人在上任之初就大肆提拔原苏联时期的传统派人物,并以这些人为班底,迎合国内日趋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一举荡平了国内激进派的残余。那些昔日所谓的激进派精英们,在普氏的高压手段打击下。不是惨淡的退出政坛,就是躲进角落里芶延残喘。至于那些不听话的,则不是被投进监狱,就是被迫流亡国外,整个俄罗斯的政权正式从苏联时期的一党专政转变为一人*。俄罗斯的新沙皇诞生了。
    就在今年年底,一夜之间,一艘居大的社会主义航空母舰瞬间倒塌——苏联解体,由列宁创建的、拥有1900万党员的苏联*,就像是后世豆腐渣大桥似的,瞬间崩溃,毁于一旦。一个曾经和美国争霸,强盛一时的苏联帝国就这么分裂成了15个国家。想当初,作为社会主义的领头兵,苏联是唯一可以跟美国抗衡,敢对西方势力说不的代表,如今却瞬间土崩瓦解。
    当时这些独立出来的国家是那么的向往资本主义社会,做梦都期待能过上资本主义的生活,如今,真的,不用做梦了,几乎一觉醒来,俄罗斯人民就从曾经隔着万丈铁栅栏的围墙里进入了资本主义。但看看,资本主义给他们带来了什么,财富的流失,经济的衰落,民不聊生,从皇帝到乞丐的巨变,从超级大国到三流国家。
    这也许是叶老四不为人知的一面,心思之细密,政治眼光之毒辣,堪称是无人能及。也许方默南就会稍微放心些,起码叶老四不会站错队了。这就是政治的眼界格局的差异,她是拍马都赶不上的。人家可是从小就耳濡目染,浸淫其中。
    苏联是同华夏接壤的一个超级大国,在这个世界上。如果说还有一个国家能够从军力上与“美洲鹰”抗衡,那毫无疑问,非“北极熊”莫属,自二战结束之后的半个世纪时间里,苏、美之间地霸权争夺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就在这半个世纪的霸权争夺中,东西方的分化对立也显得是泾渭分明。而夹在这两个超级大国所各自组构起来的阵营中间,而华夏作为一个东方大国,要想独立自主地发展国家力量。那就显得困难重重了。 幸好的是,一项实用主义外交政策的出台,令华夏在两强对抗的国际环境中,找到了在艰难中游刃的良机:北极熊势大,进攻势态咄咄逼人。没关系,咱朝美洲鹰那边站一站。打压一下北极熊的嚣张气焰。美洲鹰开始张牙舞爪,同样没关系,咱朝北极熊那边挪一挪,灭一灭老鹰的威风。这种在两强间挪舞腾移的外交思路。令中国打破了五六十年代时期美国人地外交封锁,度过了中苏交恶甚至是军事紧张的困难时期。同时呢。也是这一外交政策的准确实施。才使的华夏在过去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大幅地提升了国际地位和政治影响力。 可就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苏联戈氏政府突然转变立场,从过去历任苏联政府与美国对抗地立场,转变到一味的亲西路线上去了,而这也给华夏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有叶老四送上的第一手的资料,国家该知道如何的抉择,从容应对。这也是他此次回来的主要目的。
    “目前这个紧要关头,手里要牢牢的控制住军权,才能保障你的人身安全。”贺军尧难得地提醒道。
    “这点儿道理我懂!咱本来就是奔着军方去的,咱现在可是他们的财神爷,他们巴结还来不及呢!在经过了戈氏对军队的两年所谓改革之后,如今苏军的将领已经不再像当初那么激情四射、热血了,尤其是二线的将领,信仰的丧失令他们的思想早已陷入混乱,所以说,除非真正的“死忠党员”,谁不想着多为自己捞点好处啊。
    我可不是傻子只是当一个单纯为军队提供钱财的商人,万一发生事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我拎的清。我培养了几个代理人,将实实在在的军权抓在手里,我们现在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而且由不得他们不转风向了,我想现在他们至少明白了一个道理,如今这个时代。仅仅是手里掌握着那么一点兵权是没用的。钱势,钱势,只有有了钱才能有势。没有足够的金钱做后盾,单只是兵权有什么用?武器也只是一堆破铜烂铁。你不知道看着那崭新崭新的装甲坦克,在冷冰冰雨里淋着可真心疼。还有太平洋舰队的核潜艇没有维修费这要是核泄漏了可真是灾难。士兵们没有饷钱更是军心涣散,真的是有奶就是娘。”叶老四起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