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玩转八零年代-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好,叶秋桐经历过这个时代,知道只要能让大家过上更好的生活,现在的失落只是暂时的,于是,她很快宣布,好运来塑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公司拿出一成发行认购股分,每股价一千元,工人们都可以出资认购,而一旦认购成功,则享受公司的盈利分红。
这一招虽然屡用不鲜,但是却屡用屡爽。
此次收购行动中,工人们按着工龄都进行了相应的补偿,每个人拿到了一笔补偿金,于是,便有工人四下打听之后,嗅出股份是个好东西,开始有人大胆购买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一成股份很快被工人们认购一空。
经过这段小插曲,工人们从体制内被抽离的情绪慢慢得到平复,再加上社会上此时开始出现经商的热潮,到处都是头发抹得油亮、穿着西装打着笨拙领带、皮鞋擦得发光的老板,工人们因为认购股份,也产生了我是公司主人的心理,因此,从国营厂到私企,工人们渡过了最大的心理危机。
一切都忙乱完,已经是两个多月之后了。
叶秋桐这天查完账,疲惫地揉了揉眼睛,对身前办公桌的王娟道:
“我的眼睛太酸了,天天这么看账本,我想应该快近视了。”
“叶厂长,我看你还是再请一个会计吧,哪能象你天天这样操劳呢?”
王娟很佩服叶秋桐,一个女人,转眼不到半年,就折腾出一个偌大的家业,说她背景好吧,她似乎也没有什么家庭背景,丈夫只是部队里的副营级干部,而且听说还要天天训练,摸爬滚打在一线。
如果是有家庭背景的人物,丈夫也不至于那么辛苦了。
说她运气好吧,人家又那么努力,每天早上八点上班,夜里八九点下班,简直了……
总而言之,王娟觉得自已跟叶秋桐跟对了,随着叶秋桐公司规模越做越大,她的收益也是水涨船高。
此前跟着叶秋桐出资的那部份工人,领到首次分红,都笑得眼睛快没了。
本来按规矩也不会这么快发第一次分红的,但是叶秋桐为了安抚人心,便提前发了一次,不过言明,以后就是半年发放一次。
工人们看到厂子生意红火,有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自是毫无怨言。
“有会计我也得亲自看账啊,不看心里不踏实。”
叶秋桐晓得,随着生意越做越大,自已早晚有一天会看不懂账本的。所以倒不如现在从简单的账本看起,希望以后更复杂账本,自已也能不被所欺,一目了然。
“叶厂长,账本今晚是看不完了,你不如早点下班吧,不然迟营长该又来接你了。”
迟生来接叶秋桐几次,工人们早就下班了,没有看到,但是王娟可是一直陪叶秋桐加班的,所以迟生来几次,她就撞到几次。
迟营长对叶厂长,那自是没得说,温柔体贴,第一次看到一个这么威武的兵哥哥对女人如此呵护时,王娟还被震到了,甚至暗暗萌生了嫁一个军人的想法。
当然,后来听叶秋桐说迟生忙得连家也很少回,出来接她几次,也就那有限的几次回家,王娟顿时对做一名军嫂吓得退避三舍了。
能做军嫂的真不是一般女人。
王娟每每看到愈发绽放女人美好滋味的叶秋桐,不由替迟生可惜,这是错过了多少花前月下、卿卿我我的机会啊?
叶秋桐听了王娟的劝,收拾好东西,便提着包出门了,不过,她也没有马上回家,跨上迟生新买给她的女式凤凰自行车,便到新厂区的工地巡视一番。
正文 第二百二十八章雄心壮志
长庆工业园区就在长庆村尾,原本是一片荒废的空地,现在叶秋桐占了四成股分的好运来塑料股份有限公司就位于这里。
原本只是计划多购置一条生产线,没想到最生在多方因素的推动下,竟然从一条生产线变成了一个股份有限公司,叶秋桐也是大感意外。
按照国内股市发展的趋势,明年一旦股票公司成立,经过李嘉明的策划和推动,她的好运来就极有可能成为首批上市的企业。
当然,这些都是借了长江实业的人脉和资源推动的结果,叶秋桐只不过机缘巧合,和李嘉明在国内的布局有了交集。
以她前世对李嘉明从报刊和新闻上得来的零散信息,知道他在国内发展得极好,或明或暗的在十来家优质的上市公司中拥有若干不同的股份。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一些互联网企业。
想到互联网企业,叶秋桐不禁想到了更远……不论是淘宝还是腾讯、京东,现在都还没有出现呢。
当然,历史的大潮容不得螳螂挡车,叶秋桐决不会去做一个扼杀历史创造者的行为。比如,把某东扼杀于襁褓中这样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在重生过一次的她看来,如果她大面积的改变历史,最终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简直难以想象,这不是她一个普通女子所能掌控的。
做人,对于冥冥中不了解的事物,还是要存有敬畏之心。
那些引领时代潮流的人,是人杰、是英雄,是历史长河中独一无二的星星,她做个捡漏者就好了。
这也是李嘉明参股的企业中,叶秋桐没有谋求进一步控股权的根本原因,在她看来,做人不能太贪,适可而止。
就算她现在维持正常的运转,不思上进就好,好运来塑料股份有限公司一旦觑准时机上市,鲤鱼跃龙门之后,她所拥有的财富也足以让她富足地度过此生了。
当然,在公司还没有上市之前,一切都是纸上富贵。
叶秋桐因此对于新厂区的建设极为上心,因为要为未来上市做准备,所以李嘉明摒弃了林镇长提出来的搭简易棚作为厂区的想法,而是请了香港设计师,计划在半年内建起标准厂房。
光是厂房的投入,就达到了五百多万,这在八十年代,已经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了。当然,这个投资数字,让林镇长乐开了花,这在他的引资政绩上,已经可以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了。
而塑料公司生产的产品,也不局限于塑料花,而是林林总总,所有适应市场的产品,都在他们的考虑范畴内。
几经市场考察,他们瞄准了电视机外壳的生产。
据叶秋桐提供的数据分析,未来电视机将会迅速地点领国内市场,成为国人最重要的家电,家家户户都离不开电视机,电视机成为老少咸宜的娱乐工具。
这种盛况一直要持续到21世纪互联网出现后才会发生必变,届时电脑、手机取代电视机,成为民众娱乐的重要工具。
当然,后面的部份叶秋桐乡是不会提供报告的。因为,现在电脑还被郑重地称为计算机,要使用计算机,必须要懂得basic语言,弄得许多文科生一看到计算机就觉得头痛。计算机现在也只在学校和科研院所内有所使用。
直到九十年代,计算机一台价值在三万到五万元间,这时计算机已经被称为电脑了,稍显平民化。不过,和互联网时代的电脑相比,九十年代的电脑仍是“贵族”。
如果有单位购置了一台电脑,就必须专门拨出一间作为电脑房,装上空调,保持恒温,以免损伤了娇嫩的电脑元件;再安上遮光的窗帘,据说电脑屏幕会怕光……
然后24小时开着空调,由单位领导指定专人负责使用电脑,每次电脑开机的时候,听到悦耳的“滴”一声,虽然只是手指敲打键盘的行为,但却有一种世界尽在我手、我是科技先驱的感觉。
直到21世纪,电脑才普及进入千家万户,成为更新换代最快的电子消费品,前人对于电脑的种种珍视成为一种笑谈。
而在电脑大潮未汹汹杀到之前,电视机则是占据了和电脑一样的重要地位。
国人若购置了一台电视机,在城里的话,就是电视机顶上盖上精美的防尘纱布,每次看电视时才取下来,露出电视机屏幕的真容。
而在农村,如果有人买了一台电视机,那更不得了,主人到了晚上,得把电视机放在家门口,如果遇上好看的电视剧,如《射雕英雄传》等,简直是万人空巷,十里八乡的人都会打着手电筒来,盯着小小的屏幕如醉如痴地看。
所以,好运来塑料有限公司,生产的就是这样的高端塑料制品,从电视机开始,可以延续到后面的计算机、电脑……
叶秋桐瞄准的这块,完全是市场空白,目前国内有这种意识的公司并不多,所以她的市场调查方向一出炉,立即受到了李嘉明的好评,而他从香港带过来的调查班底,也十分意外,没想到叶秋桐一个非专业的人士,竟然提出了这么专业的看法。
李嘉明当即拍板决定,好运来的生产方向,就是高端的塑料制品,第一步,生产的就是电视机的塑料壳。
叶秋桐见李嘉明支持自已,心就定了。这个产品只要能拿下国内电视机厂商的订单,可以一直延续地做下去;当然,自已的公司做大之后,还可以生产其它如手机、电脑的塑料配件。
这些都是以后的事了,叶秋桐站在新厂区面前,抚今追昔,真是心潮澎湃,每次看到新厂房天天有进展,她就仿佛看到了厂房里车水马龙的场面。
李嘉明放心地把这里的工厂交给叶秋桐,自已又回香港了,毕竟,内地只是他的实验田,他的主业和重心,目前还在长城实业内部。
如果他不回去坐镇,他的两个异母弟弟便会蠢蠢欲动,他不能有被他们压制的机会。
掐指一算年纪,这两个弟弟,如果真的是父亲亲生的话,那他们生出来时,母亲还活着呢。
一想到这点,李嘉明也不会让这两个弟弟太过于得意。
正文 第二百二十九章不一样的路
由于不小心撬动了投资杠杆,成功地潜入一家未来的上市公司,叶秋桐原来自行投资的生产线,只能另外择地而放了。
王伟倒是十分支持,表示村部后面的那块空地,可以租给叶秋桐,搭起简易的棚架就可以马上作为工厂投入使用。
叶秋桐最终接受了王伟的意见,把村部的围墙拆了,和外面的空地合为一体,重新搭建了工棚,安置了李嘉明手里买来的二手机器。
好运来她只是股东之一,好彩头她却是真正的老板。不过,在可预见的未来,好运来一定会是她巨大的财富来源,这一点叶秋桐很有信心。
而李嘉明愿意在叶秋桐出资不足的情况下给她折成四成股份,主要是看中了她对内地市场的精准预测能力,她的才识值得这四成。
当然,李嘉明也不知道,未来自已只不过是当成内地实验田的公司,会成为上市公司中相关行业的航母龙头企业就是了。
现在投资的几百万,其实不过是从小到大他攒的压岁钱和零花钱,还有到长城实业有限公司就职后,领取的薪水,没有动用到长城实业公家的一分钱。
因此,李嘉明在好运来的事上,有绝对的话语权,他放手大胆地让叶秋桐负责国内的市场。
叶秋桐看完厂房建设进度,便骑上自行车往家里赶。
十二月的南方已经是冬意凛然了,虽然路边的树木还是绿色的,但是寒风吹来,拍打在身上,还是让人如坠冰窟。
叶秋桐拉紧了身上此时显得有些单薄的外套,心想,要是有车开就好了,坐在车里,夏天不怕暴雨和太阳,冬天不怕冷风吹。
这里靠海,夏天经常有台风,而且台风季漫长,遇到台风,人都要被吹走,出行不便;冬天海边风也大,吹得身上就算穿着棉服也觉得薄如纸片。
叶秋桐琢磨着想去报个驾校,但是现在驾校的学习也很复杂,学员必须住校,如果是学大货的,甚至要住校大半年。
叶秋桐一边想着这些有的没有的,一边骑到了家属大院的门口,还好只是一站路的车,很快就到了。
不过,她一路上回了好几次头,总觉得身后似乎有人跟着。但是这一路上都没有路灯,只有她自已自行车头前别了一个充电的照明灯,因此看不清身后的情况。
一路上叶秋桐心里都毛毛的,还好并没有出现任何意外,当远远看到大院上空升着的国旗,叶秋桐似乎就心定了许多。
“老婆,我来接你了。没想到你今天早回来了。”
迟生正从院子里走出来,劈头就看到了脸上带着一些惊惶之色的叶秋桐。
“生哥,吓死我了。”
叶秋桐跳下车,心里还是有点惴惴的。
“怎么?还是觉得有人跟着你吗?”
迟生也开始上心了。
前几天,叶秋桐就有这种感觉,晚上下班老觉得有人跟着,但是回头又看不到。
如果是一次两次或许还能说是幻觉,但是屡屡出现,迟生作为侦察营长,如果还没有觉察到其中的异样,他就白当这个营长了。
只是他最近特训的任务又加码了,不能每天晚上接叶秋桐回家。
但是只要有空,他就会迫不及待地去接叶秋桐。
今晚上他出来迟了,没想到叶秋桐回来了,不过,却又出现了前几次被人跟踪的感觉。
迟生恼了,对叶秋桐道:
“老婆,你在这里等着,我去看看。”
说完,迟生就往叶秋桐来的方向追去。
“你小心点。”
叶秋桐喊道。
过了十几分钟,迟生一头汗水回来了,这种天气,能跑出一头汗,说明迟生跑得很快。
“没发现异常。”
迟生摇摇头,安慰叶秋桐。
天黑了,路边到处都是可以藏身的小树林,一个人只要猫在小树林里,不出声息,他也轻易找不到踪迹。
“嗯,可能是我的错觉吧,一个人走胆子小,风声鹤唳的,也许把风吹草动听成了其它。”
叶秋桐笑道。
“以后你早点回家吧?要不就乘公交好了。”
迟生建议道。
“公交不方便啊,有时候出来,人到站,公交才开走了,又要等好久。”
由于这里属于郊外,因此公交的班次到了夜里就少了,半小时才来一班。
“要不买辆车吧?”
迟生建议。
这个建议倒是正合叶秋桐的心意,现在钱不成问题,成问题的是驾照。
“我怕没时间考驾照。”
叶秋桐和迟生边走边说,迟生推着车,走在叶秋桐边上,两个人此时倒是一派悠闲。
“开车我可以教你,就算我没空,也能帮你打个师傅,有空开到空地上练练,等你学会开了,自然有驾照了。”
迟生一脸笃定地道。
“真的?我不用去驾校吗?”
叶秋桐听了,喜出望外。
“这点小事,我负责帮你搞定。”
迟生最近在替一个人做事,以那个人的能力,迟生知道,搞到一本驾照并不难。
如果叶秋桐的驾驶技术是他监督下亲自教出来的,他自然放心,所以不介意通过其它特殊渠道为老婆搞到一张驾照。
“嗯,那就太好了。我早想买辆车了,只是怕没时间考驾照,便一直拖了下来。”
叶秋桐高兴地笑起来,眼睛弯弯的,象一对小月亮。
迟生也觉得有车的话,叶秋桐也不用怕后面是不是有人盯梢了。虽然不知道盯梢的人是谁,但是迟生还是决定排查一番。
为了钓出那条鱼来,迟生不打算告诉叶秋桐,免得她露出马脚,打草惊蛇。
夫妻俩到家,迟生便撸起袖子到厨房,下了一碗面,面汤是筒骨高汤,高汤熬得白如奶汁一般,面汤里再放上一些绿叶青菜,上面铺上几大片卤牛肉,色香味俱全。
叶秋桐身上正冷,吃了一碗牛肉面,全身都热呼起来。
“生哥,咱们在市里买套房子吧?这样也能改善一下居住条件。”
叶秋桐环视了一下简陋而又温馨的套房,对迟生道。
“这个可以有。不过再等一段时间吧,我最近在做一件事,事成后会有一笔收入,咱们到时候就可以买房了。”
迟生晓得买房至少要上万元,如果没赚到钱,光靠老婆的钱也是可以的,但是他却不想做一个吃软饭的男人。
因此,最近他也转变了思路,选择了去走一条不一样的路。
正文 第二百三十章学车
叶秋桐一听,便明白了迟生的心思。
不过,叶秋桐晓得,迟生赚钱的渠道不多,怎么可能一下子拥有大笔的收入呢?
叶秋桐抓着迟生的手,看着迟生的双眸,担心地道:
“生哥,咱们的钱一定要来路清楚。我们是夫妻,两位一体,你保家卫国,我在家安心赚钱,何必分什么你我呢?”
“老婆,这个道理我懂。不过你放心,我的报酬绝对是明面上的,说得清来路。
最近,我在帮一个人做事,稳妥可靠,放心吧。”
迟生身为侦察员,自然有被人看中的技能,当然,这些技能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