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玩转八零年代-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听说迟副是全军区最年轻的副营级干部,他年轻有为,以后上升的空间很大,这么早生孩子,你难道就没有想过,对他的事业会有拖累吗?
我听说,迟副能破格提拔,是因为在全军区演武大赛上拿了第一名才有机会的。
如果在他的事业上升期,突然多了个孩子,你想,迟副难免会分心,到时候,后起之秀前扑后继,迟副如果没有优秀的表现,想要再获得提拔,那就不一定好说了。”
方芳直接用迟生的前途来敲打叶秋桐了。
这是有多迫不及待啊?
简直恨不得明天就把她赶出迟家门的模样。
叶秋桐心里气得直发抖,但是面上还是保持了冷静,淡淡一笑道:
“我们家生哥的前途自有定数,他也会努力争取,我也会给他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别说生一个,就算生十个八个,也不会拖他的后腿。”
现在国家对生孩子的事还没有以后管得那么严,所以如果叶秋桐想多生几个,还是有机会的,当然,时间上要抓紧了,最好一年一胎,才能至少拼个三四个娃出来。
若是时间上不抓紧,一般也就只够生两个孩子了。
生孩子的时间节点叶秋桐是清楚的,她当然不会真的想生十个八个,说这些话,就是为了气方芳。
果然,方芳被气到了……
正文 第一百六十一章没有硝烟的战争
“嫂子,你是女人,你不是繁殖后代的工具,什么十个八个的,也太可怕了吧?你就不想要有自已的人生吗?”
方芳气急败坏,面红耳赤地道。
一想到十个八个长得象叶秋桐和迟生的孩子在她面前晃,方芳顿时觉就得一阵头大。
这个世界上怎么有叶秋桐这么无耻的女人?一介农村妇女罢了,对丈夫的前途也起不了什么帮助,还妄想和优秀的丈夫生十个八个孩子?
天,如果被这十个八个孩子拖累,那迟生会变成什么样子?
方芳脑补着这些画面,简直是我为卿狂。
以她从小在军区大院长大的资历,方芳自然晓得,迟生这等资质,年纪轻轻就靠自已的努力奋斗到副营长的位置,再加上他本人确实有能力有才华,只要迟生娶了她,前途肯定一片光明。
方芳知道,父亲一直很遗憾,自已的儿子太过文弱,只懂得读书,不想接续他在军队里的事业。
父亲接受了儿子是个书呆子的现实后,一直把希望寄托在她身上,期待她在部队里找到一个如意郎君,他也好继续培养自已的女婿,免得后续无人,白白浪费了一辈子拓展出来的平台。
所以,刘凯亮才进入了父亲的视线。
不过,刘凯亮是父亲授意他接近她的,方芳虽然对刘凯亮不反感,但也不喜欢他。
她尤其看不上刘凯亮对父亲言听计从、然后对她恭良谦让的样子,她觉得,刘凯亮对她好,都是冲着父亲的权势地位来的。
反而是迟生,一直在她面前,树立的是一个真正男人的形象。
在刘凯亮面前,她可以趾高气昂,象个大小姐的模样,刘凯亮亦是唯唯喏喏,二话不敢说,让方芳觉得特别没劲。
而在迟生面前,她却不由自主地想要做个小鸟依人一般的小女人,然后想方设法讨好他、取悦他,担心他会对自已的外貌不满,精心打扮……
看到刘凯亮,她心如止水,不无嫌弃。
看到迟生,她的心跳加剧,局促不安,面红耳赤……
这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方芳完全沉迷于其间了。
她觉得,只有和迟生在一起,这辈子才能过得称心如意。
而她和迟生幸福之路的最大障碍,自然就是叶秋桐了。
方芳嚷嚷的话简直没有经过大脑,叶秋桐见她生气,嘴角不由地挑起一抹笑容:
“我的人生就是和生哥联在一起的,男欢女爱,一起组建家庭,生孩子,这就是我的幸福人生。”
“你,简直是话不投机半句多。听说你也是个高中生,怎么就象一个庸庸碌碌的妇女一样,只懂得生孩子,围着锅台转,象你这样,怎么配得上迟副?”
方芳脱口而出,她被叶秋桐的话气晕了头脑。
“配得上配不上,我们夫妻俩自已知道,用不着让外人来论,你若觉得我配不上,那你说谁配得上呢?”
叶秋桐话语一转,眼眸牢牢锁定了方芳。
眼神里,某种意味特别分明,似乎象一柄利箭,直刺方芳的心思。
方芳原本就做贼心虚,她是一步一步被叶秋桐的话挑起了情绪,许多话不经大脑就脱口而出,现在冷静一下细想,其实她是逾越了。
方芳顿时狼狈起来,她讪讪地道:
“是我多嘴了,嫂子,看来,每个人的人生要怎么过,都是自已的选择,好吧,我有事我先走了,下次再聊。”
方芳起身,简直狼狈不堪,叶秋桐起身送走她,脸上虽然带着淡淡的微笑,但是心里却没有战胜她的喜悦。
这一役,叶秋桐只是落了个嘴上痛快。
但是,却戳破了方芳心内的那块隐秘真相。
叶秋桐已经没有退路了,她只能披甲而上,象一个一往无前、无所畏惧的勇士一样,去迎接自已婚姻的最大挑战。
前一世,是她自已无知放弃,这一世,她已经看得分明,而且占据了主场的优势,她相信,如果迟生能和她一起经受住这场考验,他们一定能幸福地白头偕老。
但是,除了是已婚的主场优势,今天的战斗中,叶秋桐深刻地感受到了方芳自上而下的蔑视,高人一等的轻视。
她是孤独的,因为这一场战斗只有她自已一个人。
方芳虽然暂时失利,但是她的身后裹挟的是家族几十年积累的丰厚资源优势。不管是人脉还是权势,叶秋桐在方芳面前,简直比一根羽毛还要轻。
这样的她和方芳,在迟生心里,孰重孰轻?
叶秋桐有点不敢想象了。
看着方芳买来的早餐,叶秋桐一点胃口也没有,她提起那份早餐,扔到了垃圾桶里。
虽说浪费食物可耻,但是一个窥觑自已的丈夫的女人打来的早餐,叶秋桐肯定吃不下去,也不想让迟生吃。
叶秋桐静静地坐了好一会儿,收拾了心绪,自已随便摊了个饼吃后,便起身到长庆村,准备雇一些人手,帮忙收拾处理一番,以便机器一进来,就可以开始生产。
只有忙起来,有了自已的事业,她才有底气、有实力和方芳抗体衡。
在村长王伟的热心帮助下,叶秋桐很快在村子里雇到了水泥匠等工匠,依着她的设想,这些人开始在村部忙碌起来。
至于房租,叶秋桐也终于和这个糊涂却又大气的村长说好了,一个月五十块钱,一年六百块钱,一次性交齐,准备最少租三年。
当然,这都是口头协议,王村长不屑于写合同,现在的人做生意也大都没有写合同的习惯,如果非逼着他们签合同,反而让他们觉得信用受到轻视一般。
所以,当叶秋桐提了两次写租房合同的事,王伟都不搭理后,叶秋桐也不敢再提了,她算是慢慢摸清现在人的心理了,如果再提,怕是王伟就要骂人了。
无奈,虽然没有法律保障,但是王伟在村里颇有影响力,既然他答应了,应该会罩得住。
看着工匠们陆续进场,叶秋桐便又到市里,找了一家印刷厂,印了几百份招工的小广告,自已去发传单。
重点发传单的区域就在国营塑料厂什么的附近,她倒是没指望能让国营的职工被吸引来,这就象哈佛的大学教授不可能来向阳大学任教一般,国营职工绝不会跳槽到私人小厂,只是指望能不能找到学徒工,也就是临时工。
正文 第一百六十二章小广告满天飞
随着工厂中午下班的铃声打响,叶秋桐看到工人们陆续从工厂里走出来,她赶紧快步上前,把手里的传单发给工人们。
叶秋桐收拾打扮得利落整齐,人长得又好看,一脸温熙的笑容,工人们第一次被人往手里塞小广告,虽然有点莫名其妙,但是看在叶秋桐的份上,都拿着端详了起来。
这种发广告的方式现如今还没有人用过,不象后世小广告满天飞,里面上至幼儿各种补习班、下至滋阴补肾的中成药,应有尽有,不管你是站在学校门口接孩子、还是坐在车里在路口等红绿灯,“叭几”总有一张突如其来的小广告飞到你手里……
叶秋桐的小广告自然不可能印得精彩象海报,她只是简单地写明了自已的厂名,要招的工人类型、人数,待遇写上保底工资二十元,按业绩提成等字眼。
叶秋桐能说自已前世最讨厌防不胜防的小广告吗?然而,如今她自已也打起了小广告。真是风水轮流转啊……
不过,这样的招工广告是大家第一次看到,不由地有些新鲜,再加上这好歹也是一张挺厚实的纸,工人们就算觉得上面的信息没有用,但是还是会珍惜地拿回家,引个火什么的也可以用上啊!
如今针头线脑、一个铁钉大家捡到都会拿回家,别说一张挺实用的纸了。
向阳国营塑料厂的赵师傅看着手里的广告,忽然想到了自家的儿子。
儿子是知青,从云南乡下返城后,一直无所事事地呆在家里,年纪老大不小了,最近一直在闹腾,要他早退,好让他接替他上班。
可是赵师傅自已才四十五岁,如果早退了,还算壮年的他要坐等到死还得几十年呐,这几十年他自已咋办?何况早退还没有退休金。
赵师傅看着这小广告,觉得生产塑料花还是挺有前途的,不如让自已的儿子小赵云应聘,没准也是条出路。保底二十元的工资也不低了……
至于小广告上要求的技术,赵师傅自已是二十多年的技术工了,如果儿子不会,他还可以教儿子嘛。
而且,如果老板愿意,他晚上还可以去指点一二。
象这样私营的小厂,现在最缺的就是技术和人才了。就曾经有外地的小厂要挖他过去,还出了高价,可是他手里捧的是铁饭碗,怎么可能舍得放弃呢?
现在可好了,这个厂在向阳,如果儿子能上班,他也不用愁了,父子俩都有工作,吃苦攒一两年的,就能把娶媳妇的钱攒出来了。
除了赵师傅,还有些拿到广告的工人也想到了自家的家人……
叶秋桐发完小广告也没算完,第二天,她就搬了个小马扎和一张移动小方桌,在离塑料厂不远的空地上,摆了个“好彩头”塑料厂招工处的牌子。
这算是撬国营塑料厂的墙角吧?叶秋桐自嘲。
她开始还担心国营塑料厂的政工科或者人事部会不会来找她麻烦,但是竟然没有。
倒是在她刚摆出摊子时,有几个中年男人走出厂房,朝她那瞅了几眼,后来又走了。
看来,人家根本就没有把她一个简陋的招工摊放在心上。
也是,向阳国营塑料厂有工人一千多人,是个大厂,工人们捧的是时下的铁饭碗,走到大街上,胸口别个厂牌,腰杆不知道挺得多直。
大家哪里会意料到,不出几年,这么大的厂子会消失,工人们会失业……
叶秋桐坐在招工摊后,真是“霸气侧漏”,前后左右都漏风,头上还有太阳,她身兼总裁、人事部CEO、面试官数职,听着挺威风的,其实就是一个光杆司令。
好不容易,等到塑料厂的工人下班,叶秋桐以为总会有人来问点啥吧?结果,还是冷冷清清,一个人也没有。
叶秋桐心里失望极了,心想,难道招不到工人了?或许是自已的条件不够诱人?没有单列出技术工人的工资?可是过于优厚的待遇是不能列在明面给大家看的呀,不然会形成攀比。
要嘛私下和工人师傅单独接触,可是这么大一个厂子,自已一个熟人也没有,哪里找工人师傅谈?
待塑料厂的工人都走干净了,也没有一个人主动上来和叶秋桐攀谈。
叶秋桐叹了口气,心想今天大半天的算是浪费了,不行的话还是另行他计吧。
她失望地收起马扎和小桌子,绑在借来的自行车上,准备回去做饭吃。
谁知道她走到小巷子的时候,突然冒出一个男人来,那人穿着塑料厂的制服,看到她,有点紧张地道:
“你是在招工人吗?”
叶秋桐一看到他的制服,再看他的年纪,估计是个有经验的师傅,顿时眼睛一亮,按捺着激动的心情,故作镇定地道:
“是啊,师傅你想来?”
“不是我,是我儿子。”
赵师傅看清了眼前的老板是个年轻漂亮的女子,不禁心里惴惴,她看着比儿子还小,能成事吗?再一想,反正都说开了,不如先边走边瞧吧。
叶秋桐一听不是他,不禁有些失望,她犹豫了一下道:
“我要的是技术熟练工,不知道你儿子他……”
“我儿子不懂技术,可是其实要学会也不难,都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其实,如果师傅全心全意地教,哪要自已修行呢!”赵师傅自嘲地笑了下道,“我可以把全套技术教给我儿子,也可以到你们厂里做技术指导,只要你相信我的话。”
一听赵师傅这话,叶秋桐眼睛就亮了,在很难招到技术工人的情况下,这不失为一个代偿的好办法。
“我看行。这样吧,等我机器运到厂里,你让你儿子来试试,请问师傅您大名?”
于是,叶秋桐和赵师傅互相自我介绍了一番。
两个人边走边聊,赵师傅这才说道,叶秋桐方才在塑料厂大门招工,虽然厂里不管,但是工人们明面上哪敢过去啊,让工厂里的领导看了,岂不是会觉得他们不安心生产?
现在国营塑料厂的铁饭碗不知道多少人羡慕,工人们也不想给领导留下不好的印象,所以虽然有些人家里也有家属想过来试试,但是却不敢动弹。
正文 第一百六十三章突破心理底线
叶秋桐一听才恍然大悟,自已招工这件事直接摆到工厂门口是欠妥了,虽然工厂的负责人不管,但并不意味着工人敢主动突破界限,大家心里还是有所顾忌的。
不过这也说明,赵师傅会躲在小巷子里等自已,的确是有诚意的,他拿出这个主意,估计也是考虑成熟了才会抛出来。
这么想着,叶秋桐心里对赵师傅的信任就加了几成,她道:
“赵师傅,你问问你们厂里其它家属,还有没有人愿意让子女来我这上班的?有的话,我也可以一并接收。当然,名额有限,我现在最多接收十来个人。”
“行,我问问,周围和我相同情况的人还是有几个的,下乡返城后,大家都在家里蹲着呢,最多做点零散小工,哎。”
赵师傅颇为感概地道。
“如果有技术熟练的师傅愿意到我厂里来,我给他开双倍的工资,一个月四十元,如果业绩做得好,还可以提成。”
叶秋桐大气地道。
现在技术熟练的好工人都被国营厂垄断,大家也认为手里捧的是铁饭碗,即便工资不高,但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大家心里还是挺满足的。
如果不下重金,挖不来技术工人。
果然,赵师傅听了,便笑道:
“哎,工资这么高啊?我都有点心动了,哈哈。回头我问问几个差不多到退休年龄的老工人,他们差不了两三年就能退休,如果退下来,正好给子女顶岗,不吃亏。这样的师傅你要吗?”
“要啊,太好了,有多少要多少。”
叶秋桐现在想要打造的是一个产业,并不是一个小作坊,技术工人正是这项产业里的核心部份,所以真的是技术熟练工的话,有多少她要多少。
当然,所有的梦想都是从作坊起步的。
“好,那我回去就帮你问问。什么时候带我仔去你厂里?咱们要怎么联系?”
赵师傅一问到联系方式,叶秋桐就为难了,没手机真是不方便。如果有手机,给个号码就成了,一点沟通难度也没有。
电话倒是可以打,不过电话机是在迟生的营部里,她的私人电话根本不敢用那的号,叶秋桐只好为难地道:
“我的厂在长庆村的村部,你到村里随便的找人一问就知道了,再过五天,我的机器就到了,你到时候直接带小赵过去吧!找师傅的事,也多麻烦你了。
平时要找我的话,我一般会在长庆村的工厂里,最近都在筹备呢!”
“好。”
赵师傅具有这个时代工人阶级简单利落的特色,说完正事,他就告辞走了。
叶秋桐大有所获,心情顿时美美哒,也跨上自行车,“咣当咣当”地往回踩。
“哎哟,怎么回事?我的车也被人划了?这可是崭新的二八凤凰啊!太心疼了!”
叶秋桐经过一个小巷口时,看到前面挤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