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玩转八零年代-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当时都是一家一户地询问打过去的,所以基本上大人都会配合,把躲到床下、小树丛里、稻田里的孩子抓来打针。
反正,自家孩子什么德性,每个家长都清楚,躲到哪里,基本上一逮一个准。
我妈一进哪村,哪村的孩子就哭声震天,当然,这还不是最好笑的,最好笑的就是物极必反啊。
那次我陪妈到后路村打疫苗,有个小男孩看到我妈进村,顿时怒吼一声,从柴火堆里拔了根粗枝条,对着我妈就冲过来,边大喊:打死你,打死你!看你还给我们打针!”
叶秋桐说起这段时,笑得前俯后仰,眼泪都笑出来了。
迟生想象着那小男孩“置之死地而后生、绝地反击”的场景,也不由觉得一阵好笑,跟着笑出了声,道:
“这小子,若是去当兵,还是一把好手呢!有胆量!”
两个人一路说说笑笑,当看到前方县城的轮廓出现在眼前时,俩人才惊觉,哟,这路程好象挺短的,比往日快多啦!
“秋桐,咱们先到哪里卖罐头?”
迟生这时候,倒是要听自家小女人的主意了。因为做买卖,他一点经验也没有。
“到县医院门口吧,那里人来人往不说,进医院去探望病人的,大家都会买点贵重稀罕的礼物,而且黄桃营养丰富,也适合病人吃,补充营养。”
原来叶秋桐心里早有成算。
她先调查了物资集散最丰富的县城农贸市场,确定现在还没有黄桃罐头后,才拿定主意先制黄桃罐头卖的。
迟生一听,也觉得颇有道理,便脚下不停,踩着车来到了县医院门口。
叶秋桐和迟生把黄桃罐头从车上卸下来,放在地上,这时,叶秋桐跑到附近的商铺里,买了一叠塑料袋回来,这才开始吆喝:
“黄桃罐头,香甜可口,好吃不贵。”
叶秋桐和迟生本来就长着一副正派人物的脸孔,而且颜值都颇高,原本就吸引人的注意,叶秋桐这一吆喝,当下就有人围过来看她卖的商品了。
“哟,这是黄桃做的罐头吗?黄桃很酸啊,做罐头能好吃吗?”
一个胖胖的中年人,手里提着印着“努力工作、建设祖国”字样的公文包,看上去象是个干部似的,问叶秋桐。
“大叔,你可以试试再买。”
叶秋桐大方地打开一罐黄桃罐头,拿出备好的牙签,戳了一块黄桃递给那中年人。
中年人接过来一吃,不由地点点头道:
“味道确实不错,很甜,还有黄桃的鲜香,多少钱一罐?”
“一罐四元。”
叶秋桐毫不犹豫、自信地道。
迟生倒是悬着一颗心,觉得人家正规国营厂卖的罐头也才四元,自家媳妇一下子就卖四元,没有比国营厂的便宜,会不会被嫌贵?
没想到,那中年人道:
“黄桃罐头我以前还没见过,挺好吃的,来两罐吧,正好要到医院看病人!”
第一笔买卖就这么成了,迟生的一颗心放了下来,赶紧拿了两个罐头装在塑料袋里递给对方,对方付了八元钱,掂了掂手上的袋子,笑道:
“你们为顾客想得挺方便的。”
说完,他提着袋子就走进医院去了。
迟生这才明白,为什么秋桐要去买塑料袋,顿时觉得自家的小女人真是心思细密,连为顾客方便的事都想到了。
现在卖货的基本上是不为顾客提供装东西的袋子的,因为大家觉得那样就多了成本,叶秋桐为顾客考虑得周到,其实也有心机在里面。
玻璃罐头易碎,又是溜圆容易打滑的,如果顾客买得多,便不方便携带,所以她买了塑料袋给顾客装货,就解决了顾客的后顾之忧,人家也乐意多买一点。
果然,凡事有人开头后,叶秋桐这边的摊位上,就陆续围了一些人过来,大家尝过样品后,也纷纷掏钱,你一罐,我两罐的,两个多小时,就把五十九罐的黄桃罐头卖光了。
看到叶秋桐这边的生意这么好,边上商铺就有人蠢蠢欲动了,还有人上来试吃了一下。
不过,看到叶秋桐虽然是个弱女子,身边站的男人腰背挺直,身手利落,眼神锋锐,一看就是不好欺负的,倒也没有人敢上前挑衅叶秋桐。
“姑娘,你明天还来这边卖罐头吗?”
终于,就在叶秋桐和迟生收拾木箱要走的时候,有一个瘦干的中年男人上前问道。
叶秋桐一看,这男人方才也挤在人群里,还试吃了她的黄桃,然后便一直留连不去,但也没有出钱买罐头,叶秋桐心里有了数,笑道:
“来啊,生意挺好的,怎么不来呢?”
“姑娘,你来卖一次半次可以,如果长期在这卖,可就坏了这边的规矩了。”
中年男人这么说着,虽然言语里带着警告的意味,但是语气并不是特别狠,估计是看到边上站着迟生的缘故。
正文 第三十五章合作生意
迟生皱了下眉头,不过看那中年男人说话还算客气,他就暂时按捺下来,没有说话。
长期的军伍生涯,让迟生明白,有时候话说得太快,反而泄了自已的底气,有的场合,说得慢比说得快效果要好。
“哦?大叔,我们是第一天来卖,不太清楚这里的规矩,有什么可以指点一二的?”
叶秋桐客气地道。
说话不打笑脸人,做生意的最大原则就是“顾客就是上帝”,这一条,同样适用于眼前这位莫名跳出来的中年男人。
果然,看到叶秋桐一个俏丽的姑娘,说话对他还这么般客气,而站在姑娘身边那个小伙子,不怒自威,颇有一番气势,并不象一般的农村小伙子,那中年男人便笑了下,指了一下四周,道:
“你看到没有,最靠近医院周围这些店铺,不管是卖水果的、奶粉的,还是杂货店,都是咱们清河县医院的产业,他们每年从这里收的租金就有好几万。
所以,这些店铺就指着医院相关的顾客过活呢,你的黄桃罐头的确不错,但是你在这里摆摊,一不交租金,二抢了这些店铺的生意,所以我才说了,你来这卖一次半次还好,多了,怕就会引起公愤了。”
原来是这么回事,迟生听了不由地咋舌,从中年男人的话里,他分析出来,原来医院四周这些铺面竟然租金这么贵?这边统共也就十间店面左右吧,如果交给医院的租金好几万,那么这些店铺可谓寸土寸金,一个月都好几百的租金吧?
叶秋桐其实心里想的和迟生差不多,她快速估算了一下,但是从中得出的结论和迟生不同,她看到了一个巨大的商机。
叶秋桐笑了下,稳稳地道:
“大叔,你也是在这里开店的吧?我看到你刚才是从那里走出来的。”
叶秋桐指了一下最靠近医院边上的店铺,这家店铺是家杂货店,人来人往,十分热闹,买毛巾的、买卫生纸的,都是住院病人的家属。
“嗯,姑娘眼睛挺尖的,呵呵,我是这间环宇杂货铺的店主。”
中年男人见被叶秋桐识破身份,便也不否认。
呃,还环宇呢?叶秋桐差点没吐血,征服清河县还不够,整个宇宙都想霸占了啊?
不过,他开的是杂货铺,自已卖黄桃和他的生意并不冲突,他这么站出来自不是光叉着腰教她规矩这么简单了。
叶秋桐略一思忖,放缓了声调,笑道:
“大叔,我看,你是有生意要和我谈吧?咱们明人不说暗话,你就把真实目的一一道来吧。”
那中年男人没想到叶秋桐脑子这么好使,几句话下来就判断出他的真实目的,便笑道:
“没错,姑娘挺聪明的,不知道怎么称呼?你们是小夫妻俩吧?我叫赵全友,在这里开店好几年了。”
叶秋桐和迟生见他并没有恶意,便说了自已的名字。
赵全友见叶秋桐挺上道的,便热情地邀请他们到他店里坐,说边喝点茶再谈。
叶秋桐有迟生在侧,自是不怕赵全友会怎么样,便跟着他到了环宇杂货店。
别说,人家的杂货店商品还挺齐全的,从女人生产后要垫身的粗草纸、到发热病人需要的冰块,基本上能想到的,他这里都有卖,而且货架也不凌乱,整理得井井有条。
叶秋桐一看,就觉得难怪赵全友能在这里站稳脚跟,果然有一手,看他店里的客流量,肯定早就是个万元户了,不过人家挺低调的。
赵全友店里还有一个胖胖的中年妇人,是他老婆,在帮忙看店,赵全友便把叶秋桐和迟生带到店后面的天井里,这里摆着一套泡茶的家什。
三人坐定,赵全友泡了壶茶,叶秋桐一喝,是正味上好的老铁,便品出了赵全友的诚意。
一般来说,不是挺看中的客人,谁也舍不得拿这么好的老铁来招待人家啊!
“叶姑娘,我想在店里售卖你的黄桃罐头,你给我个批发价吧,你有多少货,我就吃多少,这样,也省得你们风里来雨里去的卖货。”
茶过三巡,赵全友主动点破了自已的心思。
原来如此,叶秋桐虽然已经估计到了,但还是吃了一惊,没想到这个赵全友还挺有实力的,他竟然要一个人吃下她所有的货。
如果真的象他说的,有多少吃多少,那后山村往日贱价出售的黄桃,就有市场了。
“赵大哥,你一家店卖不了这么多黄桃罐头吧?”
叶秋桐没有马上答应,反而沉稳地问道。
赵全友一楞,万万没有想到,叶秋桐听到这么好的消息,并没有表现出迫不及待的兴奋来,反而还懂得打探市场。
叶秋桐虽然年轻,但是竟然还挺沉得住气的。赵全友不由地对她刮目相看,笑道:
“实不相瞒,我自有销售的渠道。你只管批发卖我,咱们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其它的事情,你就不必考虑了。”
叶秋桐想了下,道:
“我现在一瓶罐头按市场价卖四元,如果批发给你,就按两块五吧。”
叶秋桐当然晓得,市场要做大,靠她这样推着自行车来卖肯定是不行的,而且迟生早晚要回部队,她一个女人,单身卖货,说起来,整个市场其实到处都有规矩的,如果生意太好,走到哪都会招来嫉恨,早晚会被人家收拾。
这么一想,还不如把货批发给赵全友,就象他说的,她只管发货,他只管吃货,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不过,这样做也有一个缺点,等于出货的渠道被赵全友一个人掌握了,万一哪天赵全友翻脸了,她又把水果罐头做多了,那货就全砸在自已手里。
但是,如果现在黄桃罐头有市场,赵全友应该不会那么快翻脸,再说,黄桃罐头也是季节性的产品,过了这个季节,就没有原材料,她也不会一年四季都做黄桃罐头,综合考虑起来,风险不大。
叶秋桐便打算和赵全友合作。
“可是这样一来,我只有一块五的利润,还有积货的风险,这样吧,你批发我算两块,我拿现钱给你,怎么样?”
赵全友也挺精明的,两个人就价格问题出现了分歧。
正文 第三十六章应酬
“如果两块五的话,我连本也不怎么够。”
叶秋桐寸土不让。
一番你来我往的还价后,最后,双方以一瓶两块两毛五的价格成交了。
生意谈成,双方都放松下来,于是赵全友便热情地留饭,叶秋桐一想,做生意要应酬,吃饭什么的是必须的,于是略客气地推辞一番后,便和迟生用眼神交流了意见,便遂了赵全友的心愿。
赵全友谈成生意,心情也大好,让老婆到菜馆了点了几样菜,什么酥炸鱼卷、肥肠煲、炸醋肉等,色香味俱全地摆了一桌,地点就设在他家阴凉的天井里。
赵全友还热情地开了两瓶珠江啤酒,和迟生一人一瓶,对饮起来。
现在的啤酒还是个新鲜的东西,一瓶啤酒一块二,一般人也舍不得喝,算是高档的酒类。而且,第一次喝的人通常还喝不习惯,说象马尿一样的味道。
不过,小孩子却特别喜欢家长喝啤酒,因为喝过后的啤酒瓶拿去退的话,一个能退两毛钱的瓶子钱,这笔收入经常就被他们纳入囊中。
赵全友直到这时候,才听叶秋桐说原来迟生是军官,还是个副营长,顿时对迟生肃然起敬,笑道:
“我果然没有看错,就觉得迟兄弟不象是一般人,身上带着军人特有的威严。”
叶秋桐打出这张牌,也是觉得这样至少赵全友不敢乱来。当然,她的分寸拿捏得很好,在生意谈成后才说出迟生的身份,否则,如果在事前说,难免让人有仗势欺人之嫌。
赵全友见迟生同是个军官,对他愈发热情,又开了一瓶啤酒。
迟生的酒量挺好的,毕竟他常年大强度的训练,身体的解酒功能本来就比较强,喝了两瓶啤酒他什么事也没有,倒是赵全友,舌头开始有些大了。
于是,迟生见好就收,喝完最后一口啤酒,便假说有事,拉着叶秋桐先行告辞了。
“以后我不在的时候,你一个人做生意,可不能在人家那里留饭!”
一出赵全友的环宇杂货店,迟生就板着脸教训道。
叶秋桐连忙象小鸡啄米般地点头称是道:
“我明白,一定不在人家里留饭,今天不是有你在吗?而且赵全友的老婆也在,否则,我哪能答应了。”
“唔,明白就好。”
迟生心满意足地摸了下媳妇的脑袋,把停在医院门外树荫下的自行车解了锁,把装罐头的木箱叠在后座右侧绑好,腾出车座的位置给叶秋桐坐。
虽然坐在前面横杠迟生舒服了,可是秋桐肯定坐得不舒服,能让她坐得舒服点,迟生宁愿放弃自已的享受。
叶秋桐上了车,迟生这才蹬起自行车徐徐离开,嘴上问道:
“还要去哪逛吗?”
“去农贸市场买些肉吧,咱们赚钱了,就该让家里人吃好点。”
叶秋桐捏着手里今天赚的两百多块钱,美滋滋的,这下不光够还吴宝福的钱了,连村头吴瘸子店里赊的账也能还上。
“对,还得买明天回娘家的礼盒,你不说我差点就忘了。妈临出门前还特别交待我呢。”
迟生拍了下脑袋乐呵呵地道。
叶秋桐这才明白,原来吴月桂出门前和迟生嘀咕什么。一发现明天是出嫁女三天回门的日子,叶秋桐顿时格外想念起父母来。
虽然同在一个村子里,但是新婚三天之内女儿是不能回娘家的。三天回门后,以后就可以自由往来了。
当然,如果嫁到外村的女儿,一年也难得回来几次,一来各有生活,万般忙碌;二来娘家跑多了,难免会被人议论是布袋老鼠,回去挖娘家的墙角。
两个人到了农贸市场,叶秋桐割了两斤五花肉,一斤五花肉一块一,纯瘦肉反而只要八毛钱。因为这时候人肚子里都没什么油水,吃肉便觉得吃五花肉香,所以五花肉反而比纯瘦肉要贵一些。
迟生则买了一瓶礼盒装的茅台酒十二元钱,两条群英烟九块八,想着要请烟,还买了几盒散装的的群英,再加上四色糖果礼盒五块钱。
花了近三十多元钱买的回门礼,在这时候算是顶有面子了,更别说十二元一盒的茅台酒,如果有外汇券,八元就能买到,没有外券汇,就得十二元,迟生没有犹豫,知道岳父喜欢喝酒,还是咬咬牙买了下来。
叶秋桐见迟生给自已父母买东西很舍得花钱,心里无由就欢喜了一下。
万万没有想到,迟生在结婚后还能做到这样。多少男人婚前婚后就变了一个人。
所以,付钱时叶秋桐也没有心疼,直接从今天卖水果罐头赚的钱里支付。
迟生不让,叶秋桐生气地道:
“难道我赚的钱就我自已花了吗?这是咱们一起赚的钱,自然是一起花了。”
迟生暗暗感动,看叶秋桐坚持,他也就没再客气。早上快出门时,母亲塞了三十元给他,这是早就留好准备买回门礼的。没想到,叶秋桐却自已付了账。
客气来客气去,就生份了,不象一家人。
迟生在心里暗下决心,这一辈子,都要好好对叶秋桐,让老婆过上幸福的好日子。
至于冰糖,秋桐倒是看到农贸市场上卖的比村口吴瘸子小卖部要便宜一些,但是一想吴瘸子那么仗义,让自已赊账,就把赚钱的机会留给吴瘸子,便没有在农贸市场买冰糖。
因为想着还要上山摘黄桃,做罐头等事,小俩口便无心留连,骑上自行车匆匆回家了。
吴月桂说不担心是假的,从迟生他们走后,她就提着一颗心,担心那么多罐头若是卖不出去怎么办。
结果,到中午吃饭也没见迟生回来,她就觉得肯定坏事了,好不容易捱到院子里“咣当”一声,然后是小夫妻俩回家的动静声响起,吴月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