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八零:温香软玉抱满怀-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文干,你不懂。给你爸妈布置一个最好的房间,是小叔多年来的心愿。如今,这个心愿实现了,我当然要尽最好的布置了。这与住几天没有什么关系。”
“小叔,你自己的房间都没有这么舒服呢。”陈文干不解地道。
“是啊,那是你妈妈多年前给小叔布置的。可是,在当时来说,那就是最舒服、最好的房间。”
陈志光一脸感慨,想起嫂子对自己的好,心里有着暖暖的。他挨过去,抱了抱侄子,道:“你妈对小叔,是真的好。”
陈文干没有接话,他当然知道,母亲为这个家付出了多少。
第八十三章 喜欢
陈文干在柳镇老宅住了三个晚上,过了一个不用从市区与老家之间来来回回的春节。
什么事情都由陈志光指挥,家里的大伯、大伯娘、三叔、三婶配合,他们一家三口就只是吃、玩。
陈文干见母亲笑得舒心,经常主动过去帮忙收拾碗筷,但都被大伯娘与三婶推出来。
“二嫂,今年你就舒舒服服地过一个年。您在省医院学习了大半年,够辛苦的了。这几天,您就歇一歇。”
汪依桐这才依了,没有再去帮忙。
大年初二,汪依桐依例要回娘家。陈志光执意要送他们去,还说要与汪老爷子聊聊公司的事情。
既然是公事,汪依桐也就不阻拦了。
见老婆觉得劳烦小弟如此不好意思的模样,陈志越想着,还是要考张驾驶证。自己可以没有私家车,但弟弟有,自己会开的话,回娘家也就不用弟弟接送了。
有了小轿车,一个小时的时间,一行人就到了青山镇。
开着小轿车回娘家,这在青山镇也是罕见的。叶家闺女也会开车回来,不过,一般要大年初四那天才会回来。
街镇原本就不大,从街头到街尾,没一会儿就传遍了。都知道了汪家闺女开回了小轿车。
罗玉莹在二楼窗台上,望见陈文干一家人进了汪家的大门,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嫁人,是女人的第二次机会。”前几天,罗玉莹在屋外听到奶奶教育小姑,对奶奶说的深以为然。
罗玉莹的小姑处了个对象,对象家里穷,奶奶不同意。然后,奶奶就举了几个例子,叶家闺女的例子,汪家闺女的例子,还有好几个反面例子。总之,说来说去,就是要小姑找一个家境好的对象。
“找一个家境好的对象,就可以像依桐姑姑、叶家姑姑一样,开着小轿车回娘家了。”
罗玉莹暗暗想着,自己长大了,一定也要找一个家境好的对象。那个陈文干看起来家境很不错,成绩又好,看来,倒是一个不错的人选。
刚上楼,表哥汪志坚就把表弟拉进房间,逼问他:“我说文干,你是不是喜欢上文芳了?”
陈文干有些愕然:“表哥,干吗这样问?”
汪志坚道:“上次抓小偷,你不就是因为那两人想偷文芳家的钱袋子吗?”
陈文干白皙的脸上飞上一片红云,梗着脖子反驳:“你想哪里去了?陈猛跟你说什么了?抓小偷不是应该的吗?跟文芳有什么关系?”
“切,敢做还不敢承认!陈猛都跟我说了,说你怕小偷去偷文芳家人的钱袋子,才去抓小偷。”
“那家伙,都在说什么呀,我们是在别的档口抓住那两个小偷的。再说,即使就是在文芳家档口那里抓的,也不能说我喜欢她呀,她是我们同学,不应该帮她吗?”
“哼,说得好听。从开学到现在,你偷偷帮过她多少次忙了?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就是喜欢上她了。”
“我什么时候帮过她?”
“切,开学时不但拉着我去她那里买文具,还忽悠陈猛去她那里买文具。”
“那时不是见她一个小姑娘家家的挺勇敢的嘛!”
“陈雪花说你教文芳跑步、跳远,很尽心。我说文干,你以前不是很骄傲的嘛?听姑姑说,你都不怎么理睬女生。可是,我看你对曾文芳挺好的嘛!”
“表哥,你什么时候这么八卦了?”陈文干被汪志坚那一番分析,说得满脸黑线,一个大男人怎么也这么八卦?
“切,如果不是喜欢她,那你心虚什么?上次,你还想让爷爷收文芳做徒弟,爷爷都跟我说了。不过嘛……我不会把这事告诉姑姑,你喜欢就喜欢吧。反正我看她也挺喜欢你的。”
汪志坚在班上虽然不怎么活跃,但对情感之事还挺敏感的。他早看出了陈文干与曾文芳之间暗含的情素。
说起来也怪不得汪志坚起疑,曾文芳虽说如今还是个小丫头,但小小的身体里却装着成熟的灵魂。除了亲人,陈文干算得上是曾文芳这一世最关心的人。
只是,陈文干生活幸福,学习拔尖,她并帮不上陈文干什么忙。忙帮不上是另一回事,情却骗不了人。曾文芳与陈文干之间相处起来特别自然,与他说话也不会跟其他同学那样保持距离。想说就说,想笑就笑,随意中透出一种亲昵。
“你说文芳喜欢我?我觉得她对谁都是一样的态度。”陈文干狐疑道。
“差别远着呢!你看她对我,虽然经常向我借医书、问问题,却礼貌有加,总让人感觉有一些疏离。对其他男同学也一样,无论是成绩好的还是调皮捣蛋的,都是一样的态度。所以,班上许多男同学都偷偷说她高傲呢!”
陈文干当然知道这一点,女同学常传文芳的流言蜚语,而班上哪个男同学,不是心里盼着有人说自己与文芳好的呢!
黄家诚那个家伙,就经常制造这种偶遇,弄得班上同学老把他与文芳凑成一对。陈文干才不屑于做这种事情,太没格调了。
陈文干自己也没注意到,其实自己非常享受与曾文芳的这种相处模式。自从把文芳当作学习上的竞争对手后,就会下意识地留意她的一举一动。
说来也奇怪,陈文干对曾文芳有一种天生的亲切感,有时,他会觉得自己特别懂她,有时,他又觉得看不透这位姑娘。
“呃、呃,你在想什么呢!”
汪志坚拿手在陈文干的眼前晃,让这位发呆的表弟回神。然后又鄙视道:“哼,还说不喜欢文芳,看你这神情,分明是早喜欢上她了。”
“无聊,我们才读初一呢,喜欢也只是普通的喜欢而已。表哥,你可不要跟我爸妈乱说啊。”
“嘿嘿,那你得老实告诉我,是不是喜欢文芳。说了实话,我才能决定要不要告诉姑姑姑父。”
“表哥,都说喜欢了!不过是同学间的喜欢,与爱情无关。”
“哈哈,都想到爱情这个词了!还狡辩!”
“师弟、师弟,你回来了吗?” 楼下,陈家的菜园子里,陈猛朝着汪家宅子喊。
“呃,我回来了,这就去找你!”
陈文干应了一声,下楼之前又叮嘱汪志坚:“可别在我妈面前乱说话啊,你知道外婆还让我们少与文芳来往。如果你说我的事,我就告诉外婆,你在教文芳医术。”
汪志坚调皮地眨眨眼,道:“知道了,谁叫你不单是我表弟,还是我同学呢!”
晚上,陈文干与小叔住一个房间,陈文干想起上次曾文芳说不想报考中师中专,要读高中的事情。就想让小叔帮忙分析曾文芳的想法。
“你是说一个农村的小姑娘,她想上高中、考大学?”
陈志光也有些惊讶,当年,他自己报考了中师,却差了几分入围。按说,没考上,就只能去打工了,可是,二嫂却坚持要他读高中。
这个时代,能考上中专或中师就意味着拥有了铁饭碗,就是家庭环境好的人家,也盼着“割早禾”,尽快拿到这个铁饭碗。
“按未来的发展趋势,大学生才是天之骄子,中师或中专的学历,在未来的社会里,远远不够。这些我早与你说过,并且也让你一定要读高中。不过,你这个同学,她家在农村,怎么会有这种远见呢?”
陈志光在省城这么多年,也不是白呆的。特别与黄茜相识相恋后,认识了一群知识分子。知道那些书香世家中成绩好的孩子一般都不愿意读中师中专,他们的目标大多是考名牌大学,有的还立志出国留学。
陈志光与侄子分析了他这几年在省城的所见所闻,最后下了一个结论:“你这个同学不同寻常。”
陈文干腹诽,就是不同寻常才会让你分析嘛。
“小叔,她本来就不同寻常。你想,她的成绩比我还要好,能是普通人吗?害得我都不敢跟我爸妈说,我只考了第二名。唉,忒没面子。”
陈志光笑道:“幸亏有她做你的对手。我还不知道你?如果没对手,你就会得过且过。到时候,基础没打好,读高中就会很吃力。我原本还担心着,想让你小婶帮忙,看看下学期能不能把你带到省城去读书,哈哈,看来,好像没什么必要了。”
陈文干想了想,道:“我在青山镇读完初二吧,等我妈回到市区,我就考虑去省城或市区读。跟一个小姑娘比,我感觉还是有点胜之不武。”
“切,你连一个小姑娘都考不赢,还说大话。”
陈文干心想:那是因为我还有更重要的东西要学习,没有全力以赴,能考出这个成绩,已经很不错了。
不过,陈文干还是没跟小叔说自己习武的事情。
第八十四章 表姐王丽青
大年初二,陈志光嘴里这个不同寻常的小姑娘,却做着小孩子的寻常之事——跟着母亲回娘家(客家俗语称为“跟背探外家”)。
“妈,我们都去外婆家吧,爸,您不去吗?”曾文芳帮母亲收拾东西,问站在屋内的父亲。
客家人春节回娘家,新姑爷是一定要跟着妻子回的。但结婚四五年后,姑爷就不再每年都去了。
曾国生也有两三个春节没去岳父家了。听女儿这么一说,想了想,道:“那我们都去吧。”
王娟英听了一喜,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结婚十几年了,丈夫还能与她一起回娘家探亲,无疑会让她在娘家兄弟姐妹中更有面子。曾文芳当然知道这一点,她偷偷打量父母,心里说不出的愉悦。
外公在离青山街镇五里开外的水口村,从寨下村走路去,要一个多钟。
曾文芳想,古代农村还有牛车,马车。现代有了汽车、摩托车,身在贫穷农村,反而要走路,想想也是苦逼。
今年,一定要给父亲买部自行车,不,还是直接买摩托车好了。或者,两种都买?自行车他们姐弟也可以用。曾文芳一路走一路想,路边偶尔闪过一两株桃树,叶子还没绽放,就已开满了花,看着特别喜人。
年礼母亲挑了一些(客家人称为“担罗格”),父亲提了一些。文芳姐弟都空着手,一路拈花惹草,把手都弄脏了。外婆家门前,有一小溪流,三人蹲在小溪边洗干净手,才一蹦一跳往外婆家跑。
“外公,外婆,我们来了。”曾文峰这个小奶娃跑得最快,一路跑还一路喊。
“峰儿,别跑那么快,小心点儿。”屋里走出一个五十多岁的娇小妇人,有些着急地朝曾文峰喊。
那就是曾文芳的外婆罗小玉,曾文芳重生之后,还没有见过外婆。上一世这一年的春节,曾文芳并没有跟着母亲来看外婆,这一世,曾文芳不但来了,还给外婆一家带来了惊喜。
外婆还是那般慈爱地看着他们,外婆还是那般亲热地拥抱他们,“峰儿,芳儿,还有雪儿也来了。峰儿雪儿都长高了,呀,我的芳儿长成大姑娘了?”
上一世,外婆比母亲走得还早。是年前打扫屋子时摔了一跤,导致中风,在床上躺了一年多就离世了。
曾文芳眼眶湿润,上一世,疼爱她的亲人,大多命运多舛。曾文芳没敢多想,再想,心情就会沉重,这还在过年呢。她展开笑脸,亲热地跟外公、舅舅打招呼。
两个舅妈都带着小孩回娘家了,家里除了长辈,还有表哥表姐,因为已经外出打工了,没好意思跟着母亲去走亲戚,也留在家里帮忙招待客人。
大家落座喝了一会茶水,小姨也带着两个儿女来了,家里就更热闹了。
王娟英与妹妹得去厨房里帮忙,曾国生就坐在厅堂里与岳父,大舅子、小舅子聊天。曾文芳的年龄大些,表姐王丽青带着她去了闺房,说有东西要送她。而曾文峰就带一群小奶娃出门玩了。
王丽青拿出一个蓝色的小背包,道:“这是表姐给你买的礼物,外出的时候可以用。”
“谢谢青姐。”曾文芳笑盈盈地接过背包,这个挺实用,可以背着去学校。放钥匙、放文具、放雨伞都可以。
“文芳变漂亮了。”王丽青只比文芳大了三岁,出去外面闯了一两年,装扮比原来时尚了不少。她打量了一会虽然有些稚嫩,但也已婷婷玉立的表妹,笑着说。
“表姐又取笑我,表姐,你进的是什么厂啊?”曾文芳记得表姐做的是没有技术含量的电子厂,上一世,做了六七年后,厂里就把她们这批老员工辞退了,重新招了一批新人。表姐再去找工,却因没有技术,很难找到好工作。
“我在一新电子厂上班,工作时间长,但都是手上活,轻松。”王丽青果然如此说。
曾文芳想了想,道:“表姐,你有没有小姐妹做毛织厂或制衣厂?”
王丽青道:“有啊,我们村的阿花就是做毛织厂的?怎么了?文芳想进毛织厂?”
“表姐,我还要读书呢。不过,我听同学说,进厂最好能学技术,有了技术,即使年龄大了,找工作也很容易。如果技术好,还能被提为师傅或者技术指导,工资要高得多。”
王丽青一愣,没想到这个小表妹会说出这番话来。她这几天,听家里人说了这个小表妹不少事,每件好像都是好事,再看娟姑姑这次带来的年礼,确实让她有些意外。
“电子厂就不用学技术吗?”王丽青问。
曾文芳点点头,道:“你想一想,这两年里,你在厂里学到了什么?学的东西以后出来是否实用?你们厂招人的时候,是不是不分生手熟手?”
王丽青被曾文芳这一连串的问题问倒了。她认真地想了想,点点头。
曾文芳见表姐点头,又接着道:“电子厂的工作没有技术含量,只要眼力好,没有熟手生手之分。如果你继续在电子厂做,以后年龄大了,视力不好,厂里就会辞退你们,重新再招一批年轻人。”
王丽青问:“你听谁说的?你又没有去打过工,怎么会知道这些?”
曾文芳脸上带着一股子认真,说话挺有说服力:“丽青姐,我是听同学说的,我很多同学都有姐姐在外面打工,她们经常议论这些事情。我还有个同学的姑姑是一家毛织厂的师傅,工资比普通员工高出不少。再说,说不定以后我们镇也有人开毛织厂,到时候,青姐即使结婚了,也可以在镇上工作,这不是更好吗?”
王丽青听说渔港、荔园都有不少小型毛织厂,说明开这种厂难度确实不大,以后镇上有人开,也不奇怪。
“文芳说得有道理,阿花说年后她们厂里招人,那我今年就进她们厂学技术好了。”
曾文芳点头如捣蒜:“嗯嗯,青姐,最好能把技术学精、学透,以后回青山镇的毛织厂做师傅。”
王丽青笑了:“你这丫头,你怎么就能肯定青山镇以后一定会开毛织厂?”
曾文芳咧开嘴笑,心想:呵呵,老板就在这里呢,当然可以百分百地肯定了。
“我哥哥如今进的是模具厂,你觉得这厂有没有发展?”曾文芳记得,模具厂还能红上十多年,到了21世纪,模具基本是电脑设计。设计者大多是理工毕业的大学生,而以前的那批手工制作师傅自然被淘汰了。
曾文芳道:“如果能与时俱进,就会有前途。如果表哥对这个有兴趣,就可以继续做。”
曾文芳想,以后也可以让表哥去参加电脑培训。只要学会了电脑绘图,说不定以后还可以做模具师傅呢。
“与时俱进?”王丽青对这个新词不理解。
“就是社会有了新技术的时候,要善于学习。古人云,‘活到老,学到老’。如果学了一点东西,就止步不前,就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被社会淘汰。”
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若干年后,王丽青一直没有忘记这个春节小表妹对她说的一番话,并且不断地鞭策自己,让自己不会被社会淘汰。而曾文芳也因此收获了一位事业上的左膀右臂。
第八十五章 大堂姐曾文秀
吃过午饭,又在外婆家玩了一会,曾文芳一行人才回到曾家。
“哟,赚了钱果然不一样,连三哥也一起回娘家显摆了?”
语带嘲讽,声音尖利,不用说就是那个极品小姑了。曾文芳真不想搭理她,但她倚在门楼的大门旁边,回自己房间还得从她身边经过。
“好久没去了,今年恰好有时间,去年冬又是岳父那边帮忙备的柴火,所以得去感谢他们。”曾国生装着听不出妹妹的冷嘲热讽,也不生气,只是笑呵呵地道。
“梅花来了。”王娟英笑着打招呼。
“小姑。”曾文芳姐弟三人喊。
曾梅花见面前三哥这一家子,不但孩子个个都穿着新衣,连三哥三嫂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并且,这些衣服好像还挺贵的,心里很不是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