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八零:温香软玉抱满怀-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文干两人应了一声,拿着新木棍回了陈茂良家。
  陈茂良已经等在院子里,见俩孩子回来,手里还拿着木棒,跨步迎出去,有些迫不及待问:“怎么样?”
  陈猛圆圆的脸上露出憨憨的笑:“外公,曾外公教了我们一套棍法。我们演一遍给您看看。”
  “好、好!你们俩各演一遍给我看。”陈茂良大喜。
  这时,老太太出来了,瞥了一眼老伴,道:“猛儿,干儿,别理你们外公,都饿坏了吧?我们吃饭。”
  不说这话还好,这一说,两人都感觉饥肠辘辘。
  陈猛有些抱歉地朝外公笑:“外公,我饿了,能不能吃饱饭再练给您看?”
  陈茂良无奈,拿眼斜了老伴一下:“你就会跟我抢人。”
  又故作洒脱地挥挥手:“去吧,去吧,老婆子就会跟我作对。唉,等阿艺那混小子回来,她就没空理我们了。”
  阿艺,大名陈学艺,陈茂良唯一的儿子。只可惜,名字取得好,艺却没有学成。如今,与村里几个青年在渔港市的一家电子厂打工。前几天,村里有在外打工的人先回了家,说陈学艺所在的厂要农历廿三才放假。
  “外婆,那位曾外公叫什么名字啊?”陈猛吃着热呼呼的饭菜,问谢老太太。
  “你是说三叔?村里没有人叫他的名字,我也不知道他叫什么。”
  谢老太太回忆这些年来别人对这位老人的称呼,不好意思地道。
  “啊?连外婆也不知道啊?那我师傅知道吗?”陈文干问。
  “你外公大概是知道的。”
  “那他有儿女吗?”
  “儿女?好像没有吧?不过,我听村里老人说,三叔以前有个媳妇,但她媳妇嫌弃陈家村偏僻,嫌三叔穷。嫁给三叔不到两年,就走了。两人也没有离婚,不过,以前也不用登记,媳妇走了就走了,也不用去政府那里办离婚。后来,家里的老人要帮他再寻一门亲事,他却拒绝了。”
  “哦!原来如此。”陈文干想,这位曾外公原来是受了情伤,这才变得这么古怪啊。
  “一辈子不结婚,如今就成了‘孤老头子’了。唉,也是可惜了!三叔年轻时长得一表人才,比起你外公要俊得多呢。”谢老太太有些遗憾的样子。
  “外婆,您可别提这茬,等会外公听到了,他又该不高兴了。”
  陈猛嘻嘻笑着,提醒谢老太太。老太太连忙看了看周围,没见陈茂良,才拍拍胸脯一脸庆幸的样子道:“幸亏他已经吃了早饭。”


第七十九章 曾外公(3)
  陈文干两人每天早上在老人那里学,早饭后就演练一遍给陈茂良看,然后才回房里休息,下午三点左右就开始练,一直到吃晚饭。
  第三天早上,老人看了他们演练了一遍棍法,道:“干娃子跟着我学第二套棍法,猛娃子把这套棍法再练一天,明天再学习新的棍法。”
  陈猛没敢反对,只好羡慕地看了一眼陈文干,默默地到另一边继续练习了。
  回到陈茂良家,陈猛与外公一起站在一边看陈文干演练,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跟上师弟的脚步。自己可是师兄,不能被师弟比下去。
  第四天,陈猛学得很认真,再加上他已经跟着陈文干学过,上手就快了。
  第六天,老人又教给他们一套刀法。没有合用的刀,老人就拿出那两把柴刀。
  或许是不习惯用刀,学习这套刀法足足花去四天。后面,老人又教了他们一套棍法。这套棍法足有24招,比起前面两套多了12个招式,相当于两套棍法。
  老人看他们把所有棍法、刀法演练一遍,才颔首道:“如今,你们只是学会了这些招式,并不能运用自如。这些棍法,不练个三年五载,也没有威力。以后,你们只需努力练习,不用再学其他招式了。吃多了嚼不烂,这个道理你们应该明白。拳法也得继续练,因为棍法是在拳法的基础上的,就是你们师傅,当年也因为拳法没学好,爷爷才没教他棍法。”
  说完这番话,老人仰头看看天色,转身往屋子里走,走的时候还喃喃自语:“唉,也是凑巧!你们两个娃儿天赋不错,老头子我活够啰,不想再等了。”
  “曾外公!”陈文干与陈猛喊道,两人面面相觑,心里有些慌乱,不知道老人这话是什么意思。
  “回去吧,记住陈家祖训,不可用这武术欺人。”
  “曾外公,我们知道了。”陈文干与陈猛异口同声地答。
  老人回过头来,面容有些松动,道:“我叫陈正纯,是你们师公。如果,如果以后遇到……”
  老人的话没说完就止住了,他脸色沉了沉,挥挥手道:“算了,我都活到这把年纪了,都等不来。你们小娃子,又能知道什么呢?算了,回去吧。回去过年吧,以后不用来了。”
  “曾外公!”
  陈文干拉着陈猛跪下,磕了三个响头,道:“谢谢师公教导之恩。师公有什么末了之事,尽管吩咐晚辈。”
  老人摇摇头,一声叹息:“如果以后遇到会这几套棍法的人,有机会,你们就指点一二吧。”
  陈文干不知道老人为什么会这样说,但还是与陈猛点头应下。
  从老人家里出来,陈文干与陈猛心绪有些不定。陈文干总感觉老人有心事,老人也许觉得他们太小,没办法帮忙,所以还是没有说出来。
  至于老人口中所说“会使这几套棍法的人”,会不会是老人以前教的弟子,而老人担心这些弟子学艺不精?
  当然,这些事情都只是在心里想想,两人毕竟还是孩子,能静下心来学习这么多天,已实属不易。
  陈猛的小舅昨天才回到家,他听说陈猛与陈文干两人竟然能去老叔公那里学艺,特别好奇。
  “老叔公肯教你们棍法?”
  陈学艺记得村里有两个小伙子也学了三招两式,听大人说老叔公才是陈家武术的真正传人,就去找老人拜师。老人让他们演练一套拳法后,摇摇头,道:“你们把拳法练好再来。”
  可是,这么多年来,好些年轻人练熟了拳法,去找老人。
  老人仍旧摇头:“没练好!”
  至于怎么样才算练好,大家也不知道。渐渐地再也没人去找老人,后来,还有人说,老人根本不会武术。
  “老叔公看你们练拳了吗?”陈学艺打量面前两个小奶娃,哦,不,陈猛那臭小子已经长得比他还要高了。幸亏,陈文干个子也不高,陈学艺才找回了一丁点的自信。
  不过,嘿嘿,若干年后,他再见陈文干时,不由瞪大眼睛:“这就是那个个子不高的小奶娃?怎么可能?”
  “曾外公在我们院子里看我们练拳,然后就让我们第二天早上去他家。小舅,你知道吗,每天四点钟就被外公叫醒了。我们都来不及刷牙洗脸,唉,这些天,可累死我了。”
  陈猛前面憋着一股劲,天天起早习武,也没觉得累。如今一口气松下来,倒觉得浑身都没劲了。
  “啊?他来看你们练拳?你们没求着他教,他主动说要教你们?”
  陈学艺好像只听到了前面一句,丝毫没理外甥撒娇说累。
  “是啊,不信你问外公,当时外公也在。”陈猛道。
  陈学艺没去找老头子,而是看向陈文干,陈文干老实地点点头,道:“小舅,真是这样。”
  陈学艺一边感慨世事难料,一边打量着这两个不起眼的小少年。
  “演练一套棍法小舅看看?”
  “这有什么好看的?你又不习武!”陈猛鄙视地看着陈学艺,他可还没忘记以前被外公逼着习武的情形。如果不是这位小舅不靠谱,他会这么苦哈哈的吗?
  “你这臭小子,如果不是我不肯习武,轮得到你?”
  “哼,应该是你自知没有习武天赋,才不肯学吧?”陈猛再次鄙视这位小舅。
  陈学艺看向陈文干,道:“文干,咱不理他,你练一遍给小舅看看,我要看看大家一直想学的棍法,是不是真的很厉害。”
  陈文干笑了笑,他特别感谢这位小舅不肯学武,这才有他拜师学艺的机会。他二话不说,拿起自己练顺手了的棍子,去了院子。
  陈猛提了张凳子坐在那里观摩,陈学艺却一脸兴奋地站着。往常长途奔波回到家,他都赖在床上不肯起来,今年见两位小少年在家里,又有了老叔公教棍法一事,竟然让他没有一丝倦意。
  陈文干练了一遍第一套棍法,陈学艺看后不由点头赞许:“确实不一般。村里那些年轻人肯定不是你对手。”
  陈猛翻了个白眼,又鄙视地看了小舅一眼:“小舅,你就不想想为什么曾外公不肯教他们棍法吗?”
  “为什么?”
  “这还不明白?曾外公说,棍法得在拳法的基础上才能练。肯定是你那些同伴拳法练得不好,他才不肯教。”
  “哦,有道理。”
  “可是,你们的拳法不也是我爸教的吗?”
  “是啊,可我们用功了呀。我可是练了好几年拳法了。”
  “好几年?你不是说你这个师弟才练了几个月吗?”
  “我以前不用功,后来,师弟与我一起学,我就开始用功了。再说,我师弟是天才,怎么能跟他比?”
  “天才?”
  “嗯,学习的天才,是我们学校全级第二名哦!”
  “切,第二名也叫天才?那第一名呢?要叫什么?”
  “第一名?第一名是个女娃子,叫曾文芳。”
  陈学艺愕然:女娃子?全级第一名?真了不起!
  陈学艺也是青山中学毕业的,成绩不上不下。他那一届倒是有六七位同学考上了中师中专,还有四五个考上了阳光一中。他本来也可以去阳光二中读书,但终是没忍住想到外面闯闯的欲望。
  能在青山中学取得第一、二名,还真不错,如果这成绩能保持到初三,中师中专肯定能考上。
  “文干学习真有这么厉害?”
  “嗯,学习厉害,习武也厉害。他是我在这个世界上最佩服的人。虽然,他是我师弟。”
  陈猛一脸与有荣焉。陈学艺看了不由摇头,道:“你小子,习武要向师弟学习,学文化也得向成绩好的同学学习。”
  “切,小舅说我还不如说自己。”
  陈猛才不怕这个只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小舅呢。


第八十章 归家
  陈文干对春节并没有其他孩子那样的期待,私心里,除了想见一见父母与叔叔,其实他更想留在青山镇。不过,既然长辈们把春节看得那么重要,他也不好拂了大家的心意。
  从陈家村这座深山里出来的第二天,他就回了市区家里。
  “儿子,你妈明天下午才能到家,我们是不是要打扫卫生啊。”
  陈文干见到家里除了穿戴还算整洁的爸爸,一切都乱糟糟,不由苦笑:平时爸爸也算爱干净的人,怎么妈妈不在家就变得这么邋遢了呢?一个家,还是要有女主人才行。
  幸亏年前天气晴好,当陈文干父子总算把家里收拾得干净整洁的时候,陈志光开着崭新的桑塔纳载着他家二嫂回到了东湖市区。
  “哇,小叔,不错啊!”陈文干正在整理小院子枯萎的花草,听见外面的汽车鸣笛声,放下手里的工具走出去。刚好见到小叔陈志光从轿车上出来,不由眼睛一亮,兴奋地喊,“小叔,你买车了!”
  “干儿!”车的另一边,传来熟悉的声音,陈文干定睛一看,是一位时尚女郎。
  “呀,妈,去了省城,打扮得这么漂亮,我都认不出来了。爸刚才还说你怎么这么晚还没回到呢,原来是坐小叔的新车一起回。”
  “哈哈,今年是我坐你小叔的新车回,明年就是你小婶子坐你小叔的车回啰!”
  汪依桐穿着一件米白色的妮子大衣,还围了一条粉色围巾,看起来优雅大方。她语调轻快,看得出来心情不是一般的好。
  “小叔结婚了?”
  “快了,快了!明年春节就可以带回家过年啰。”
  “哈哈,那感情好。”
  陈志光满脸含笑地看着容光焕发的二嫂与越长越帅气的侄子,心里充满了感激。
  人的一生,能够遇到一个贵人,是多么幸运。当年二哥读书发奋,中专毕业,拥有了铁饭碗,这是开始。
  二哥出来工作之后,得遇二嫂,从此,仕途顺利,家里家外,都有二嫂扶持。而自己,何尝不是沾了二哥的光。从他夫妻二人支持自己读高中考大学,到支持自己下海经商,创出一番事业,再到自己如今的姻缘,哪样离得开二嫂呢。
  陈志光朝陈文干喊:“快点过来提东西,你未来的小婶子可给你买了不少礼物。”
  “啊?还没见过面呢,就给我送礼物?”陈文干有些惊讶。
  汪依桐笑道:“你小婶子可是省城的教师,她选的礼物你肯定喜欢。”
  陈文干提着大包小包进了客厅,也顾不上帮母亲提行李,只喊了声:“爸,你媳妇回来了,快点出去帮忙提行李。”
  陈志越在厕所里洗刷刷,听儿子喊,有些哭笑不得:“你这孩子,什么叫我媳妇,那是你妈。”
  “难道我妈不是你媳妇?”陈文干反问道,又指了指外面:“爸,快点出去拿哦,外面有惊喜。”
  再稳重的孩子都喜欢玩具,陈文干也不例外。何况这还是未来小婶子买的呢,陈文干对这几袋东西充满了期待。
  他解开袋子把东西一样一样地往外掏。
  首先掏出的是一个小盒子,拿在手里挺沉,盒子上面写着“军旗”二字。
  一把仿真机关枪,陈文干拿起放在肩膀上对着厅里的花瓶描了描,心想:这礼物不错。
  再掏,是一部汽车模型,有一个鞋盒那么大。陈文干摸摸这个,摸摸那个,连车门都能打开,真像!
  然后再掏,是一个用绿色粗麻布做的沙包,陈文干提起来放在茶几上,心想:师傅说自己力量不够,正好可以用沙包练拳。
  陈文干见袋子终于瘪了下来了,以为里面已经没有东西了,把袋子翻过来,一样东西掉在地上,陈文干一看,竟然是一柄仿真大砍刀,提起来还挺重。
  陈文干不由挥手演练了几招刀法,“呵呵,不错,练功的时候可以用!”陈文干对未来的小婶子崇拜得不得了,没见面就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真是大厉害了!
  陈志光提着行李走进厅门的时候,恰好见到陈文干拿着玩具刀舞得虎虎生威,还有那干脆利落的收刀动作,怎么看,都觉得这动作洒脱如行云流水,很有武学宗师的派头,不由讶然。
  “文干,你会武术?”
  “小叔,我只是玩一玩,哪里会武术?”
  陈文干并没有同父母与小叔说起对习武的事情。毕竟才练了三个多月,师傅说他如今只会招式,力量还跟不上,效果不佳。至少得一年后,才会有小成。
  所以,陈文干决定先不告诉家人,还一再叮嘱外公外婆他们,说保证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但不能透露他习武一事。因为他想练成之后,给父母一个惊喜,外公一家都乐呵呵地应下了。
  这会儿,陈文干没想到自己见到刀会一时兴起,舞了几招,差点儿暴露了。
  “小叔,肯定是您告诉小婶子我喜欢这些,谢谢小叔,小叔要代替我谢谢小婶子哦。”陈文干眨眨眼,转移话题。
  陈志光按下内心的疑惑,扬眉笑道:“你自己写信感谢你小婶子,我还告诉她,说我们文干写的字可是一家人中最好的。你可得认真写好这信,别让我丢面子。”
  “好哩,小叔,您拿这事显摆肯定有谱。您不知道,我们班主任黄老师写的字可漂亮了。我得他指点了一个学期,大字小字都大有进步。不信,您看看我写的对联,今年,这里的对联、老家的对联我都包了。”
  “哦?没想到青山镇那个偏僻乡镇还有名师。”
  “小叔,您可别小看青山镇,那可是一块风水宝地,是藏龙卧虎之地。”
  陈文干想起教他武术的两位老人,无比庆幸母亲去省城学习,让自己能到青山镇上学。
  陈志光则想起自己找汪老爷子研制的护肤品,点头赞同:“确实如此,青山镇不愧是文化之乡,很有底蕴。人杰地灵,文干可是沾光了。”
  “那是!”陈文干得意洋洋,心想,明年我把所学武术练一遍给您们看,保证让您们目瞪口呆。
  这时,陈志越与汪依桐夫妻扛着一个大箱子进来。
  “这是什么呀,这么重。”陈志越把东西放在地上,拍了拍手上沾的灰尘。
  “二哥,您猜猜。”
  陈文干见箱子侧面写的字,笑了:“爸,那是乐声牌电视机。”
  “家里不是有电视机了吗?怎么又买?浪费钱!”
  “哥,那是彩色电视机,家里这部十四寸的黑白电视机正好拿回老家。”陈志光笑道。
  “彩色电视机?这很贵吧?”
  可不是吗?这个年代,农村要万元户才用得起黑白电视机,彩色电视机,起码要一千元以上。
  “嘿嘿,二哥,再贵也贵不过小汽车吧。”陈志光却满不在乎地道。
  陈志越想想也是,就道:“那把纸箱拆开,搬出彩电,再把那部黑白电视机放进箱子里。”
  兄弟俩加上陈文干忙碌半天,才把这些东西摆弄好。
  汪依桐提回行李就进了厨房,担心家里父子二人没准备菜,她在省城就买好了菜。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