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八零:温香软玉抱满怀-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啊,他们心地真好!应该要表扬。”
  ……
  集市上,大家议论纷纷,都是谴责那些小偷道德败坏,想不劳而获;赞扬两位男孩子见义勇为做好事的。
  罗明友与王娟英等人更是心有余悸,幸亏文芳一再叮嘱他们,让他们把大钞放入里层口袋。要他们谨慎护着腰间的钱包,不要让小偷有机可乘。
  那两小偷,就是发现他们这边不好下手,才走的吧。
  四点多钟,服装档口才收档,大家回到家里,说起这事还直道“好险”!
  第二天上午,罗明友去车站接曾文芳,才回到家呢,就忍不住跟她叙述昨天发生的“抓小偷”这件大事。
  曾文芳听了也不在意,这事情每年都有发生,平常得很。不过,不是派出所的同志抓到小偷,而是两个学生模样的男孩见义勇为,这倒是让她很意外。不过,任她再聪明,也不会想到,那两人竟然是陈文干与陈猛。
  大家忙忙碌碌,除了每天摆服装摊做生意,两家人还要兼顾过年的琐事。
  这不,过了小年这一天,王娟英与朱秋容就带着文雪与罗明友的两个儿子罗小兵、罗小军留在家里做年料了。由于人手不够,两家人的年料也一起做。
  “炒年糕”一天、“炸油果”一天,还各花了一天打扫自家卫生。两位女主人忙得脚不沾地。
  年廿八,罗家要杀猪,按规矩要置办一两桌杀猪菜。罗家就换了罗明友带着两个儿子在家招呼客人。
  早餐店在小年前一天就开始停止营业,这些天,曾国生全天候都在服装摊里帮忙。
  罗明友带着曾文芳在彭山镇与古山镇之间轮流。曾国生带着罗小红与曾文峰扎在青山镇。一直忙到大年三十上午,大家才带着剩下不多的衣服,回到罗家。
  因为每天晚上都会清点结账,大家很快清点好了剰下的衣服鞋子。
  曾文芳看看这些所谓的货脚,嘴角弯起一丝好看的狐度,她笑着道:“就剩下这么点,年后也不必去摆摊了。不如春节当礼物送出去算了。”
  罗明友黝黑的脸皮全是笑意:“怎么送?文芳赚钱了,真大方!”
  曾文芳道:“嘿嘿,同年爷就会取笑我。我觉得吧,主要是剩下不多,再去摆摊麻烦。比如,这些袜子,谁穿都可以,两家分了。我们可以送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还有舅舅他们。比如这件小棉袄,就送我那小表妹。唉呀,总之大家选一选,合适的就送人,不合适的就搁在这儿,明年再卖。”
  朱秋容一听,两眼放光:“我觉得使得,这件外套,拿给我爸穿刚刚好。”
  罗明友与曾国生相视一笑,都点点头,同意了这一主意。他们自己两家人的新衣服早就挑好留出来了,连两家父母的衣服都选好了,准备等会就拿出给老人,让他们也高兴高兴。
  可是,老丈人那边,正好没啥准备,如果能在剰下的衣物中找到合适的,大年初二回娘家时,权当作礼物送出,那是再合适不过了。
  再说,这一个多月的忙碌,除去成本,他们净赚七千多元,两家平分,每家有三千八百多元。这可是一笔大数目,两同年心里那个欢喜啊,都恨不得立刻闲下来,好好喝一杯庆贺一下。只可惜已是年三十晚,他们还有好多活没做,特别是除夕那桌子菜。今年赚了钱,得整像样些。
  罗明友笑道:“同年,年后找个合适的时间,我们好好喝一杯。”
  “好,到时我们不醉不归!”罗明友这话正中曾国生下怀。
  曾文芳听了好笑,她提醒大家道:“我们不可得意忘形,这生意,明年还要继续做呢。所以,财不可外露,别人要问起,就说没什么钱赚,除了赚到几套自家穿的衣服,就剰积压的一些货脚。不过,年前也没什么事可做,摆摊卖卖衣服,能赚到一家人穿的衣服也不错。”
  屋子里的大人都笑起来,至于几个小屁孩,原本就不知道自家赚了多少钱,更是嘿嘿地笑过不停。
  罗小红赞美道:“我比文芳虚长一岁,却没有文芳的智慧。看文芳这话一套一套的,说得多好!”
  “没事,不聪明也不要紧,有文芳带着你,赚钱是迟早的事。”罗明友爽朗地笑着。
  罗小红不依撒娇道:“爸,有你这样说自家女儿的吗?人家也只是谦虚一下下,哪里就真的不聪明了?”
  “哈哈哈……”屋子里笑成一片。


第七十章 军大衣
  曾国生一家人回到曾家。文峰、文雪忙着烧洗澡水;曾国生忙着贴对联;王娟英忙着加入到几妯娌做年夜饭的行列中;而曾文芳则被指派负责给两位老人送礼物。
  曾文芳提着两个袋子去到上厅。曾老爷子夫妻正在布置厅里摆设。
  “老婆子,帮我看看摆得正不正气。”曾老爷子回头瞅了一眼正埋头抹着桌子的老伴,喊道。
  老太太急忙站起来,走到厅堂正中,手里还拿着抹布,东瞧西瞧,点头道:“我觉得行!”
  “爷爷,还得往右手边移一移。”
  曾文芳却瞧着有些偏,走过去笑着说。
  “哦,是吗?”曾老爷子回头见是文芳,漫不经心地应了一声,但手还是把桌子往右移动了一点。
  “怎么,舍得从罗家回来了?”
  曾老爷子拍了拍弄脏的衣服,坐在旁边的大班椅上,神情严肃。
  “爷爷,这是给您老的新衣服、新鞋子与新袜子。”曾文芳没有回答,而是先给老爷子递过一个袋子。伸手不打笑脸人嘛,大年三十,能不被骂当然最好。
  “爷爷奶奶,这是我们从同年爷那里得来的衣服鞋子,我们一家子的衣服,都从工钱里扣,算起来还是挺划算的。爷爷奶奶快试试,看看合不合穿。”
  曾老爷子见曾国生一家迟迟末回,原本很想发火的,见曾文芳这般作态,脸色才略略好转。
  老太太却不依不饶地道:“就你爷爷有?其他人的呢?”
  曾文芳又把另一个袋子递过去,讨好道:“奶奶,您老也有,从头到脚的新衣服,我妈妈都给您老准备好了。您看看,这衣服可暖和了,您老穿出去,保管让村里人羡慕。”
  老太太接过袋子,提了提,有些重。再朝里面看了看,第一件是她喜欢的紫红色,脸色略缓。
  “其他人的呢?”老太太把抹布塞在曾文芳手里,又问。
  “其他人?”曾文芳故作不明所以的样子。
  老太太提高了嗓音:“就是你弟妹他们。”
  曾文芳很想翻白眼,心想恐怕你问的不是我弟妹,而是另有其人吧。心里“呵呵”冷笑,脸上却不显,而是夸张地一拍脑袋,笑道:“奶奶,都有,我与爸妈都有。文雪与文峰还是两套新衣服呢。”
  “我是问文波他们!”老太太终于有些不耐烦地说了一句。
  曾文芳急忙道:“有,有,都有。我从同年爷那里给文波与文兰堂姐、文静妹妹各挑了一双白球鞋,那可是今年最流行的款式。还有好些袜子,如果大伯他们要,每人都可以分到两双呢。奶奶,我同年爷很好吧?”
  曾文芳说得兴奋,手脚比划着,黑亮的眼眸闪着自豪的光芒。老太太想说什么,被老爷子用眼光止住了。
  老爷子咳嗽了两声,正色道:“按你这样说,你同年爷今年倒是赚到钱了?”曾文芳心里翻了个白眼:老头子真狡猾,都给你送礼了,还记挂着这事。
  曾文芳一脸天真、满足的神情,道:“爷爷,有没有赚到钱,我还真不知道。不过,我们一家去帮忙,全都赚到了衣服,还给爷奶赚了衣服。能这样,我们就心满意足了。”
  曾老爷子嫌弃地瞥了她一眼,语含讥讽:“真没志气,你就不羡慕人家赚钱?别人吃饭,你们喝点粥就开心成这样?”
  曾文芳装着听不懂他的一话,仍然开开心心:“爷爷,有粥喝总比什么也没有强啊。奶奶,您说是吧。”
  曾文芳转向老太太,似乎想要得到老太太的肯定。老太太点点头,没说什么。
  “爷爷奶奶,我去给文波他们送鞋子。”
  “你小姑呢?没给她准备点东西吗?”
  曾文芳告辞要走的时候,老太太突然想起了什么,急急地问了一句。
  这回,曾文芳真愣住了,她确实忘了这一茬。这些日子她一直在忙,已经好久没见过那个极品小姑曾梅花了。因此,礼物也就没有她的份。
  “有,我给小表妹准备了礼物。奶奶,我本来想等小姑来了再给她的。不过,如果小姑大年初二过来,说不定那天我刚巧去了外婆家。要不,我拿给奶奶,您帮我送给小姑?”
  “行,你拿过来,到时候我拿给她就行。”老太太语气好了不少。
  曾文芳转身往自己屋子里走,不由庆幸自己多挑了一些衣服回来。特别是三四岁的小宝宝穿的,有好几件挺可爱,她就拿了,本来想送给小舅舅的女儿,等会正好挑一套送小姑的女儿。
  待曾文芳出去后,老太太瞅了一眼曾老爷子,问:“老头子,干嘛不让我说她?”
  曾老爷子瞪了老伴一眼:“你想说什么,我还不知道?这都什么日子了,你还想找人吵一架怎的?”
  老太太神情讪讪,然后又撇了撇嘴:“他们一家忙碌了这许久,难不成还不兴我说几句?”
  曾老爷子气道:“还说什么?人家都给咱送新衣服了,你再说,就不占理了。”
  “对哦,我们看看这衣服就怎么样,提着还挺重。”老太太想起放在桌子上的那袋子衣服,急忙拿出来看。
  “里面有绒的,摸着还挺软和,穿起来应该很暖。裤子也挺厚,还有袜子、棉鞋。”
  老太太把东西一件件从袋子里拿出来,摆放在桌子上。有惊喜,也有意外,她没想到曾文芳会给她挑这么好的衣物。
  “这可能有些贵,我看街镇那些有钱的老太太穿的衣服就是这样的。”
  “老头子,看看你的。”
  老太太把曾老爷子那个袋子里的衣服拿出来,一看吓了一跳:“军大衣?”
  曾老爷子也很意外,他曾见过叶家老爷子穿过军大衣,又厚实又暖和,还特别威风。心里老早就想着,如果经济好点,自己也弄一件军大衣穿穿。不过,去年他在服装市场逛了逛,也没见哪个档口有这种大衣卖。没想到,今天,孙女却给他送来一件。
  “唉呀,抱着都觉得暖和。”老太太把衣服抱在身上,舒服得直叹。
  “来,老头子,你穿穿看,看看是不是很威风。”老太太把衣服摊在凳子上,解开那一个个大纽扣。
  曾老爷子伸出手,把衣服穿上,一下子觉得人精神了不少。
  “好看,真好看,你穿起来比叶家老爷子还威风。”
  曾老爷子扯了扯嘴角,本想训斥老伴几句,但知道老伴说的是实话,就没再说什么。他比叶家老头子高出不少,军大衣又长又厚实,他穿起来肯定要比个子矮的叶家老头威风。
  “老头子,袋子里还有棉裤、棉鞋,袜子也厚得很。”老太太又从袋子里掏出些东西来。
  曾老爷子眉头舒展,堵了许久的心清明了不少。


第七十一章 过新年
  “真要过年了呢。”
  曾文芳手里搭着一套粉色童装,懒洋洋地靠坐在门墩上,目光扫过穿着新衣满村乱窜的小奶娃,看向打扫得干干净净的余坪、贴着凶恶门神的大门,还有那一副副充满喜庆的对联。
  然后,她的目光定在了走廊那边,那是一个上穿红色夹克,下着蓝色牛仔裤,脚踏白色球鞋的少年。他头发斜分,梳得溜顺,双手插在牛仔裤袋里,神态悠闲、双眸黑亮,脸上那抹喜悦之情怎么也压制不住。这就是她的弟弟,怎么看都帅气得不得了的弟弟。
  多好啊,她弟弟还生龙活虎的!她忙忙碌碌,辛辛苦苦,不就是为改变她一家子的命运轨迹吗?看,这个春节,在以后的记忆里,肯定是鲜活的,不再是以往记忆里的灰色。
  春节,就该是这样鲜艳华美、充满喜气、充满快乐的。大人脚步轻快地忙活吃食;孩子快乐地显摆新衣;老人乐呵呵地享受天伦;青年兴致勃勃地畅谈人生。
  新年的钟声、迎新除旧的鞭炮声、满屋子的欢笑声,听在耳里,犹如天籁之音。曾文芳写的《新年》广播稿,就是这样描述的。
  只是,曾文芳上一世所过的几十个新年,都没听感受到这些美好。迈入十五岁的那个新年给她的印象太深,这个新年是灰色的,连带着她记忆中之前所有的新年都是灰色暗沉的。
  而叶家的新年,是喜庆而喧闹的。楼上、楼下、院子都是欢声笑语,唯有厨房显得冷清而寂寞。
  正如《荷塘月色》里所说“热闹是别人,我什么也没有”。厨房里永远都只有她一个人。做几桌人的饭菜,洗几桌人的碗筷,甚至洗所有人的衣服。在叶家,新年于曾文芳来说,痛苦多于快乐,她在叶家服的是苦役。
  “不过,这一切都过去了呢,如今的曾文芳不是某某的老婆、不是某某的儿媳妇,更不是那个磨人老太婆的孙媳妇。她只是曾文芳——一个即将跨入15岁的大小孩。”
  想到这里,曾文芳忍不住“扑哧”笑出声来。她的心情太美,不可言说,却又抑制不住。
  曾文峰听见笑声,回过头来,见是姐姐,急忙凑过来拉曾文芳的手:“姐,你偷偷笑什么?是我的新衣服不好看吗?”
  曾文芳从那些纷乱的思绪中回过神来,打量了仰头一脸期待的弟弟几眼,笑道:“怎么会?这一身装扮很帅气、特别酷!”
  然后把手里的衣服递给文峰:“对了,你把这套衣服给奶奶送去,就说送给青丫,就是小姑女儿。”
  “诶,好哩。”曾文峰接过衣服,转身往上厅走。这小奶娃边走还边嘀咕着:“很酷?什么意思?姐姐怎么尽说我听不懂的话?”
  曾文芳并不知道弟弟在嘀咕什么,回房里拿了自己的新衣服去厨房。
  厨房里没有人,只有一锅冒着热气的水,她哼着小曲把热水倒入桶里,“要不,洗两桶热水?”她起了这个念头,也便这样做了。水不值钱、柴火也不值钱,就让她洗一个舒舒服服的澡吧。
  “对了,还要去河边洗衣服呢,别弄脏新衣服了,还是先换一套旧的吧。”
  这个时候,曾文芳特别想念上一世的洗衣机。这个时代,虽然有洗衣机了。但农村人用不起,就是用得起,大家也不会花钱买这个,村民的想法纯粹得很。洗衣服到江河、水井里去,洗衣机这稀罕玩意,是给懒婆娘偷懒用的。
  寨下村穷,还没有一户人家有电视机,更别说洗衣机了。
  曾文芳想,再努力一把,明年春节,她家就可以买电视机了。石阶村却有好几户人家有电视机了。她们村的人想看,还得提着凳子,跑别村去看。
  前几晚,罗小兵带着文峰去邻居家看电视。曾文峰回家时告诉曾文芳:“姐,他们说电视里播放的叫《京华春梦》,不过,电视里的人说话我听不懂。”
  曾文芳知道《京华春梦》是粤语片,里面说的粤语,弟弟没接触过,当然听不懂。
  同年爷罗明友想着年后买一部十七寸的电视机,还怂恿她爸一起买。不过她爸摇头,没敢答应。
  曾文芳也觉得如今时机还不成熟,家里穷亲戚太多,爷爷奶奶又是偏心之人。如果自己家买了电视机,不知他们又会生出什么事来,钱财还是别外露好。
  曾文芳左手提着一桶脏衣服,右手提着一个篮子,去了村外的小河边。这时,河边已是热闹一片了。
  “文芳来了啊!”
  村长的小儿媳妇芬嫂子眼尖,见到曾文芳过来,笑着打招呼。
  曾文芳笑盈盈地回应:“是啊,芬嫂子来得真早。”
  “我家那两个臭小子皮得很,换下一大堆的脏衣服,不早来不行啊!”
  芬嫂子眼里话里都是笑,生了两个娃的芬嫂子只有二十七八岁,大概是家里条件好,身材微胖,在这个时代的人看来,很有福相。
  曾文芳也觉得芬嫂子长得好,性感丰满,比村里那些瘦弱的妇女好看多了。
  “哟,我们村的小秀才来了。”
  华婶子撇了一眼就曾文芳,见她仍旧穿着一套旧衣服,不由嘲讽道,“怎么?我说文芳丫头啊,你爸妈没给你买新衣服吗?难不成猪卖早了,买新衣服的钱也没了?”
  曾文芳心情好得很,也不跟华婶子计较。她笑盈盈地回道:“可不是吗?我们家没有人外出打工赚钱,爸爸开的早餐店又赚不了几个钱。一家老小指望的猪,又早早卖掉了。唉,让各位大娘、婶子、嫂子见笑了。”
  这落落大方的一番话,把华婶子的话推了回去。华婶子“哼”了一声,悻悻地扭回头,拿起手里的木棒把衣服打得啪啪作响,好像衣服跟她有仇似的。
  “文芳,你们一家不是帮你同年爷卖衣服吗?婷婷还去你们那个服装档口买了一套衣服,你同年爷怎么……”
  曾婷婷的妈妈优婶子凑过来,轻声而又疑惑地问。
  放假前,曾婷婷每天晚上都到曾文芳家补习。补习的效果特别好,期考的时候,婷婷成绩从原来的倒数第十几名跃居到前十几名。
  优婶子对曾文芳改观不少。说起话来,也多了些委婉。
  “优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