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八零:媳妇有点辣-第5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邓昌兴把剩下的汉堡塞进嘴里,拍了拍手上的碎屑:“拖就拖,看谁拖的过!反正考察团其他人开始了下一个行程,我们几个就留在纽约耗着。”

    考察团其他人已经到别的城市去了,留在纽约的,还真的只有周诚、邓昌兴和宋志承,并不耽误考察团的行程计划。

    拖着正好,正好能给他时间联系上琤荣集团那边。

    邓昌兴心想,当儿子的还能不听老子的话?杜琤荣若是发话,杜兆基就不能在这边瞎加价了吧!

    夏晓兰也是这个想法。

    这就是一场拉锯战,杜兆基着急引进生产线,华国考察团也不可能放手。

    那就看谁拖得过谁,哈罗德要还周诚的“救命之恩”,那个埃尔默先生明明很心动杜兆基的报价,却也没答应——只要周诚不说华国考察团不买了,埃尔默先生是不会和杜兆基达成协议的。

    “看来我要多请几天假了。”

    夏晓兰笑着说,邓昌兴想明白了,也不像刚才那么焦急了:“这次真是麻烦小夏了,你的翻译水平也很厉害,我看不输给大使馆安排的专业人士。”

    这就是邓昌兴的无脑夸了。

    夏晓兰的水平是比一般华国人强,毕竟是拿过英语竞赛大奖的。

    但和专业的翻译比是不如的……邓昌兴觉得夏晓兰用起来顺手,是因为夏晓兰更擅长掌握商业谈判的节奏,如何揣摩对方的心态很重要,她感受到了,得通过自己的翻译,让邓昌兴和宋志承等人也能更直观感受到,这对谈判很有帮助!

    “邓司长,等我们和埃尔默先生那边达成了意向,就需要律师介入了把,考察团在这边有没有熟悉的律师,没有的话……”

    没有的话,她也是能介绍下的。

    华国人就不习惯律师这玩意儿,在建国后很多年,大家都没有“律师”这个概念。

    直到1979年提出了改革开放后,慢慢和外资外商接触,有了这方面的需求,在1983年的时候,鹏城司法局才向粤省司法厅呈报了要成立鹏城市蛇口工业区律师事务所的报告。

    粤省司法厅特事特批,“蛇口律师事务处”挂牌成立!

    到如今,也就两三年时间,有事找律师仍然不是华国人的习惯,包括许多能出国的干部和国企领导,找律师要花钱的,大家都不愿意花这个钱——节约小钱,导致了不少恶果,在对外经贸活动中被骗,已经不是个例了!

    外国人也很奸诈的。

    有正规的合同都想找漏洞,何况不那么正规的。

    邓昌兴不知想到了什么惨痛的往事,表情凝重:

    “肯定要找律师,这个钱不能省!”

    听小夏的口气,连律师也认识。

    看,能干的小姑娘就不仅是一方面能干,邓昌兴看着夏晓兰的眼神很欣赏。

    这世道哟,就是这样,能干的小伙子才能找能干的小姑娘,强强联手……不公平吗?哪里不公平了!不管男女,自己不够优秀的话,怎么找优秀的对象?优秀的对象总不可能从天而降,像“扶贫”一样去拯救普通男、女青年呀!

    夏晓兰自然不知道邓司长在开什么脑洞。

    就是吃完午饭再回去取车时,碰见了杜兆基带着人刚到停车场。

    这一次,杜兆基身边跟着的人不少,却不见了叶小琼。

    叶小琼真的被开掉了?

    那杜兆基手脚可真够快的。

    夏晓兰什么都没说,杜兆基也没搭理他们,径自带人上楼。

    双方都想买生产线,既然谈判陷入了僵局,那就要各凭本事了!

    周诚低声道:“叶小琼丢不丢掉工作,不关你的事。”

    “自然不关我的事,我在想姜妍是不是快到美国了……”

    姜妍来了,之后于奶奶和她妈会到,事赶事都凑到一起了,真希望杜兆辉能快点找到花瓶的香港买家,总要给于奶奶支撑下去的新希望嘛!

    ……

    “谈判进入僵局了?”

    哈罗德自己这边有一堆烂摊子要处理,就没去管华国考察团买生产线的事,他都已经打过招呼了,想来也是一件很容易办的事。

    不料横生枝节,另一个买家死活不愿放手,竟然一口气加价百万美元。

    “是的,先生,谈判进入了僵局,如果您不加大帮忙的力度,mr。zhou所在的华国考察团可能就买不到生产线了。”

    艾伦管家指出这一事实。

    哈罗德不置可否,“买不到,那就是他们实力不够,我能让他们有这个机会,已经是在还人情。”

    还想获得更多?

    可以呀!

    那个周诚自己来求他嘛。

    毛头小子态度高傲的很,百万支票都不收下,现在谈判进入僵局了,估计很很后悔没有收下支票吧?

    另一个买家继续加价的可能性不大,华国考察团要是能多个100万美元,顺顺利利就买下生产线了!

 【第四卷:美国梦】1454:请认清现实,这是美国(4更)

    周诚和夏晓兰并不知道哈罗德当时给的感谢支票金额是多大。

    就算知道是上百万美元,也没啥好后悔的。

    有赚钱的本事就不用担心将来没钱花。

    现在是资产远不如哈罗德威尔逊,毕竟人家掌握的是威尔逊家族多年积累的财富。

    但抓住华国改革开放的机会,夏晓兰也不觉得自己永远只能小打小闹!

    哈罗德在暗搓搓的等着周诚和夏晓兰上门求他出手相助,两人压根儿没有这个打算,注定要让哈罗德失望。

    夏晓兰向学校请了假,考试周即将来临,也没什么课要上,大部分学生都自要自己复习了。

    只要等8号回学校参加考试就行。

    这边是跟着周诚他们去美方公司日常打卡,看看埃尔默拖时间,看着杜兆基一天天焦虑,时间过得非常快。

    5月3号,姜妍到达了美国。

    姜家人真是说到做到,没有人管姜妍,她是自己来美国的。

    也不知道中途转机时,她连手臂都不太能抬起,是怎么搞定了两大箱行李的托运……也只能求助于机场服务了吧?

    夏晓兰觉得惨,却没把这点同情表现出来。

    因为姜妍自己不觉得需要被同情,她表现的十分刚强,看见周诚和夏晓兰来接机,她依旧还是从前的态度。

    “夏晓兰,谢谢你,替我联系医生。”

    “不客气,举手之劳,你是推开周诚才受的伤,这是我应该做的。”

    两个女人就这么说过一句,彼此都没再提这件事儿。

    周诚说给姜妍安排了住处,让她先到住处休息,姜妍摇头:“我不累,什么时候能见到贝尔曼医生?”

    不亲自和医生见面,确认她的情况能治疗,姜妍不放心。

    夏晓兰忍不住插话:“美国这边的有名气的医生行程都很满,确定了你3号能到,我们替你预约了贝尔曼医生最快的会面时间是5号。周诚说的没错,你先到住处把行李放下,休息一天倒倒时差,5号就能见到贝尔曼医生了。”

    人在国外就老实点,都说了人离乡贱,看人家邓昌兴一个司长,在国内也是级别不低的对外经贸部的干部,到美国后为了买到生产线,还不是求爷爷告奶奶要去美方公司赖着。

    克劳斯能帮忙找到贝尔曼医生,是因为克劳斯本身就小有名气,同在医学圈子里。

    难道克劳斯还能命令贝尔曼医生把手头上所有事放下,姜妍哪天到,就要哪天第一个给姜妍诊治?

    克劳斯有脸说这个话,贝尔曼医生也不会听的,大概率会让克劳斯有多远滚多远,没有姜妍这个病人,人家也不会缺业务!夏晓兰希望姜妍早点认清现实,这里不是华国,在美国他们这些华国人都没有特权!

    周诚说话,姜妍不同意。

    夏晓兰一开口,姜妍就无话可说了。

    车上的气氛瞬间很尴尬,姜妍偏着头望着窗外,从机场一路往市区开,自然是越开越繁华。

    姜妍也是第一次来美国。

    以前对美国的印象来源于一些资料,真正看到了纽约的高楼大厦,她才感觉到差距。

    也不知她在想什么,被夏晓兰说了几句,总算是老老实实听从安排了。到了住处放好行李,说带她吃饭,她也跟着去。

    自然是夏晓兰和周诚吃什么,姜妍就吃什么。

    不过为了照顾姜妍,她这刚到美国的第一餐,夏晓兰和周诚还是刻意找了家中餐馆……不是华人街的那种小馆子,店面很讲究,进门一个大玻璃橱窗里挂着一件黄色的大龙袍,随随便便点几道点心都不便宜。

    一叠春卷4小块,居然就要5美元!

    也就一口一个那种大小吧,三个人怎么也要上几盘点心再要几道热菜吧?

    精致有档次,一顿吃个100多美元轻轻松松,在纽约也算高消费!

    夏晓兰和周诚作为先到纽约的半个东道主,请刚到纽约的姜妍吃这样一餐,真的是一点都不失礼——像邓昌兴那样带团出国考察的干部,还没混到这个招待标准呢,姜妍确实不可能挑出什么毛病。

    事实上,姜妍也就吃了这一顿,自己都觉得太贵,主动要求入乡随俗,周诚和夏晓兰平时如何解决吃饭问题,姜妍也依样画葫芦。

    夏晓兰并不是给姜妍下马威,她有意如此,是想让姜妍尽快适应美国生活。

    平时在哪里吃饭,哪里坐车,消费如何,姜妍要做到心中有数。

    毕竟姜妍在美国的治疗,陆陆续续的也要花一年时间,姜家无人照顾她,护工是在医院照顾的,日常生活还需要姜妍自己适应!

    这样“教学”了一天,还没见到贝尔曼医生,姜妍已经过得十分充实了。

    终于到了3号,夏晓兰和周诚,载着姜妍去见贝尔曼医生。

    到了之后想让姜妍填表,接下来是一系列检查,贝尔曼医生要准确掌握姜妍的身体状况。

    “初步来看,她的身体素质非常不错,应该能承受接连的手术,这个病人我愿意收下。”

    “太好了,贝尔曼医生,谢谢您!”

    夏晓兰都怕贝尔曼医生见过检查报告后说不能治,那姜妍的伤就比较麻烦了,贝尔曼医生已经是挺有名的专科医生,再往上找,只剩那种贵到吐血的私立诊所!

    周诚忍不住强调了一下,“贝尔曼医生,她的职业是军人,她希望经过您的治疗后仍然能继续自己的职业,请您一定要尽力医治。”

    姜妍自己听到贝尔曼医生肯收下她,也是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谁想当半个废人呀,能治好伤比什么都强!

    “这边我一个人能应付,你和夏晓兰是不是还有自己的事,你们就忙去吧。”

    贝尔曼医生在几天后会替姜妍做第一手术,她倒不是关心夏晓兰忙不忙,而是知道周诚跟着考察团出国,一直守着她等着做手术不太现实。

    周诚和夏晓兰还真的不轻松。

    生产线的谈判拖了好几天了,邓昌兴终于找人联系到了杜琤荣。

    杜琤荣会不会帮忙?

    杜兆基又是否听从吩咐。

    很快,僵局就要被打破,不是考察团胜出,就是杜兆基赢。

    想到8号的期末考试,夏晓兰也对周诚说:“谁赢谁输,是该有个结果了!”

 【第四卷:美国梦】1455:一物降一物(1更)

    “杜兆基那个扑街,买什么生产线,吃屎还差不多。”

    杜兆基能掏出970万美元买生产线?

    杜兆辉想不骂娘都忍不住,按照现在美元和港币的汇率,这是7000多万港币啊!

    杜兆辉之前把家底掏干净都凑不齐这么多钱,杜兆基说买就买,到底是杜家三房姨太凑的钱,还是老头子私下给的……反正杜兆辉很不爽。

    夏晓兰能把杜兆基买生产线的事搅黄了最好,不能搅黄也要让杜兆基那个扑街多在美国呆些日子。

    杜兆辉现在一天跑三趟深南大道,像地主老财巡视自己田地一样,去看正在兴建中的电子广场。

    地基打好了就很快。

    地基难在哪里里,不是地下四层的稳固性,而是鹏城特殊的地理位置,每年夏天容易受到台风暴雨的影响,外旱没关系,内涝呢?

    一到夏季台风过境、暴雨频发,电子广场地下停车场,正好能汇聚这一片区域的雨水,成为深南大道最大的人工蓄水池!

    这池子又不能用来养鱼发财,只会把整个广场泡在***水域中,想想在地下停车场游泳的画面也好刺激。

    这是夏晓兰的设计,唯一没有考虑完全的。

    地下四层的车库,她已经把排水系统设计的非常高标准,然而在1986年,整个城市的排水系统都不完善,电子广场的排水,不能有城市排水系统的配合,十分功夫瞬间就自废七分!

    幸好夏晓兰还有个好老师。

    有名的臭脾气茅大炮,哦不,茅康山老同志,捡了个关门弟子回家,被关门弟子反过来一步步的套深了。

    要面子,能给茅康山挣面子。

    要里子,是送钱又送房。

    茅康山只能榨干自己一把老骨头里的油水,才能对得住小徒弟的孝顺。

    夏晓兰的设计有缺憾,没关系,老茅同志咬牙给补救!

    给霍沉舟设计写字楼的时候,夏晓兰就爱整地下车库,好像十分笃定将来华国的小汽车会暴增,连宽敞的大马路牙子都不够停放,非要和地下停车场较真……茅康山不能说服她,又怕将来地下停车场变成蓄水池,提起设计者的名字全是骂声,一边让夏晓兰搞好排水,一边给鹏城市政府写信。

    写的是对市政规划的建议。

    数据详实严谨,让鹏城市政府赶紧规划全市地下排水系统,说什么地下搞得不好,地面修的再风光都没用。

    城市规划,是一门很高深的学科。

    市政基础设施要听规划局的,规划局却要听专家的。

    茅康山就是这样的专家。

    他写了一封怕不能引起重视,接二连三给市政去信,一封接一封的,终于把他自己写成了鹏城市政规划的顾问——茅康山还不爽呢,他哪有那个空呀,还干这个活。

    还是宋大娘劝他,“你当这个顾问还能让别人听你意见,不当这个顾问,人家想先建哪里的排水就先建哪里的,暴雨把电子广场淹了晓兰多难受?”

    金沙池的房子要等6月底才交付。

    但送给茅康山的那一套,夏晓兰特意嘱咐过让舅舅刘勇给装修好了,家具家电都要配上,不让二老费心那种程度。

    所以金沙池小区一边在收尾,茅康山的那套房已经叮叮哐哐开始装修……茅康山都被夏晓兰的贴心孝顺给收服了,更何况是宋大娘。

    一起生活的大半辈子的老夫妻,宋大娘还不知道怎么治茅康山?

    既然在意晓兰这徒弟,那拿晓兰出来压茅康山准没错儿!

    就这样,茅康山捏着鼻子去当顾问,第一个要确保深南大道这边不会被淹——有这样的好事,杜兆辉嘴巴都笑歪了,看着地基打牢靠后,地面的建筑以几天一层的速度在往上窜,心里有种莫名其妙的感觉。

    毫无疑问,电子广场是杜兆辉自己的第一个事业。

    以前做的活儿都是替琤荣集团在做,电子广场是完完全全属于他的,这样奇妙的感受,促使杜兆辉每天衣着光鲜往灰尘漫天的工地跑。

    最不爽的只有一点,帅气的发型都需要啫喱来打理,涂了啫喱去工地特别吸灰尘,逛一圈整个人都是灰头土脸,精心打造的帅气荡然无存!

    今天杜兆辉没去巡视工地,他要回香港。

    现在回香港简单了,不用坐飞机,直接从罗湖出关就行,唐元越帮他约到了邱爷,杜兆辉就回港见一见。

    夏晓兰把这种互相帮忙叫做“等价交换”,杜大少显然不这么想。

    能叫他放下土老财巡视工地爱好的,最近也就这么一件事。

    顺利过关,杜兆辉很快到了唐元越说的地址。

    邱爷好大的排场,别墅里养了二三十个马仔,个个都精悍的很,看样子很不好惹。

    “果然和杜家半斤八两,还装文化人。”

    杜兆辉在心里吐槽。

    一个中年人现身,穿着黑色唐装,穿一双黑布鞋。

    “邱爷,久仰久仰!”

    杜兆辉抱拳打招呼,用的还是道上那一套。

    唐装中年男人笑了笑,“久闻杜少大名,幸不得一见,鄙人是替邱爷办事的柴海,杜少有什么吩咐对我说也行。”

    杜兆辉脸色不太好了。

    他还以为自己多少算一号人物呢,最近在鹏城也经常被人捧,跑来见一个古董贩子,居然只配和对方手下说话?

    什么邱爷邱孙子,摆谱也过了头吧!

    柴海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儿,这些豪门大少个个都傲气的很。

    “杜少见谅,邱爷最近并不在香港,您也知道做我们这一行的要天南地北的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