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八零:媳妇有点辣-第3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有人会听她解释。
来参加研讨会的,都是华国建筑界的中坚力量,夏晓兰还想将自己的专业和事业版图相结合,这一刚亮相就把自己名声糟蹋到底了,以后的事业肯定有掣肘。
聂卫国有句话还真没说错,如果她在研讨会上被证实是滥竽充数,那真是连带着华清建筑系一块儿丢脸。
提起夏晓兰,就会说华清建筑系的学生弄虚作假。
夏晓兰学业上没建树,还有做生意的退路,也不是说指望着上大学是唯一出路。
但聂卫国不知道啊。
他不安好心,换了一个普通学生在夏晓兰的位置上,不死也要脱层皮。
所以夏晓兰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也让聂卫国尝尝这滋味。
周诚的眉头就没舒展开,“这件事,我要是不过来,你是不是就当没发生过,不会告诉我?发传单就像贴大字报整人,被抓住后不会很轻松,是谁替你做的。”
虽是傍晚,江城大学仍是人来人往的,说到聂卫国的事,两人声音都低。
夏晓兰说了个名字,周诚摇头:“没听清,你靠近一点,再说一遍。”
夏晓兰压根儿不信。
但周诚就那样静静瞧着她,眼睛里全是笑意,一副有恃无恐的,就是在睁眼说瞎话。
这人咋这样无赖?
好像周诚一直就是痞痞的,夏晓兰恍惚间,仿佛又瞧见那个跟着她跑前跑后,去商都卖鸡蛋、鳝鱼的周诚。
情侣之间,难道真得吵吵架,才能重新找回当初的懵懂甜蜜?
夏晓兰附在他耳边,嘴巴对着他耳朵说话,呼出来的热气吹在周诚耳朵里,周诚耳朵一下子就红了。
一点点火苗,把他整个人都点燃。
他还没脸说,脑子嗡嗡带着眩晕,这回他是真没听见夏晓兰说了啥。
夏晓兰恶作剧得逞,一下从椅子上站起来:
“走吧,先回招待所再说,太阳都下山了,我俩不能一直呆在江城大学喂蚊子吧?”
夏晓兰要拽周诚起来,周诚的屁股就像黏在长椅上。
“等一等……”
等什么?
等他那股劲儿缓和过去啊,现在站起来就藏不住要丢丑。周诚不太自然弓着腰,他自己先撩干啥,明明是受不了晓兰的反撩。
所以他和自己媳妇,啥时候才能持证上岗?
……
刘芬瞧见周诚,不知道多高兴。
刘芬都好久没见周诚了,要不是周诚还往家里打电话,关慧蛾也是不是出现在服装店里,刘芬都怀疑周诚和她闺女是不是分手了。周诚这一出现,刘芬才算放心。
她也没觉得家里现在日子好了,夏晓兰就该换更好的对象。
那家里日子很窘迫时,也没见周诚挑剔晓兰家境啊!
两个年轻人相互喜欢比什么都强。
刘芬以前怕自己成为闺女的拖累,现在她服装店的生意上手了,人也变得有自信。
她虽然和关慧蛾、周国斌不能比,给不了女儿好家世。
但在经济上,她是能帮上忙的。
服装店的生意,晓兰总说要请个人管理,叫她不要那么辛苦。可刘芬哪里放心把生意交给别人打理,请的人再用心,那也不会当成自家的生意经营,服装店能多赚点钱,晓兰那边贷款的压力就小点。
这一次,要不是要想陪晓兰过20岁的生日,刘芬是绝对不肯在外面玩这么些天的。
想到晓兰的生日,刘芬一下子明白过来:
“你是赶来陪晓兰过生日的吧?”
小年轻才有的惊喜和浪漫,刘芬是不懂,但周诚能跑这么一趟,刘芬心里也舒坦。
再怎么忙,处对象还能一直不见面?
写一百封信,打一百个电话,可能都比不上面对面相处一个小时。
周诚很是不好意思:“阿姨,我也想多陪陪晓兰,这次请了几天假,陪她过完生日,她要想去哪里玩,我都陪着。”
好几天假?
夏晓兰还以为周诚最多过了明天就要走。
说不高兴是假,连刘芬都高兴:
“那正好,京城的店要有人看着,我明天就要回去,你陪着晓兰我也放心。”
刘芬想在招待所做顿饭给女儿吃,不过这里极为不方便,招待所食堂要准备住客的饭菜,不可能把厨房借给刘芬折腾。
夏晓兰摇了摇她妈的手臂:
“那就给我下碗面条吧,碗底卧一个荷包蛋,我就想吃面条。”
大张旗鼓的做饭,夏晓兰还怕她妈热坏了,江城的天气热,厨房里更是像蒸笼一样。
煮面条就好办了,招待所不借厨房,接个小炉子一口锅就能煮面条。
刘芬问那今晚呢?
“今晚我们就出去吃吧,阿姨您看我难得请到假,您得给我个表现的机会。晓兰对我家里人好,我连请您吃顿饭都不行吗?”
反正今晚是不能独处了。
周诚没有那么不懂事,嫌刘芬碍事把她撇开,那样干像什么话。
龚洋再三推辞,周诚也把他叫上了:
“都不是外人,我还要感谢你,帮着晓兰和舅舅做了不少事。“
周诚这话说的多敞亮,龚洋就是个打工的,拿钱做事不是应该吗?但听周诚这样说,心里舒坦呀!
“那聂卫国那边,不用管了?”
说这个真破坏气氛,但下午时派出所公安要来带走夏晓兰,龚洋就怕正吃着饭呢,公安忽然又窜出来,一顿饭吃的才真是闹心。
周诚嘴角一歪:
“不用管,他一个设计院的副院长,太把自己当一盘菜了。我不是建筑圈子的人,不需要给谁面子。”
【第三卷:海阔凭鱼跃】945:您没证据啊!(4更)
下午在江城大学发生的事,龚洋已经讲给刘芬听了。
此刻听周诚提起来,刘芬欲言又止。
但她也没吱声。
亲疏远近刘芬是能分清的。
不帮着自己闺女,难道帮聂卫国说话吗?
聂卫国仗着资历比晓兰老,专门盯着晓兰欺负,刘芬心里也恼的很。
传单她也瞅见了,如果聂卫国真干了传单上那些事,被晓兰揭露了也活该。别和刘芬讲道理,她就和别的父母一样,不是博爱,她的爱狭隘的很,就算闺女干坏事第一个想的都是包庇,良心会受谴责,那是刘芬自己的事,让她把夏晓兰主动交出去肯定不行。甚至当父母的会忍不住替孩子顶罪……
所以刘芬什么也没问。
鸵鸟大法,不问就是不知道,公安要问她啥,她也不会说错话!
夏晓兰要知道刘芬的想法,肯定会吃惊。
老实人的人生智慧也不容小觑啊。
周诚说不用管聂卫国的事,夏晓兰就真的高高兴兴出去吃饭。
江城的美食,除了像热干面、面窝等小吃,还有非常有名的“武昌鱼”。
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一句词句,让武昌鱼声名在外。
油焖、红烧、花酿和清蒸,做法多种多样。
龚洋开始还不好意思动筷子,很快就忘乎所以,吃的嘴角流油。
龚洋同志又找到了个在远辉干下去的动力,全国各地有太多好吃的,填饱肚子是第一追求,在满足这个追求后,他还可以带自己家人出来见见世面。
吃好玩好,这目标不难实现,就是得多赚钱!
……
周诚对着未来丈母娘大献殷勤,吃个武昌鱼都能把丈母娘和媳妇哄高兴,连龚洋都放开了拘束。
在省建筑设计院的家属楼里,聂卫国却食不下咽。
聂卫国真的要疯了。
茅康山说得对,岂止是江城大学,整个江城的大街小巷都在发同一份传单。
瞧那规模,怕不是有几万份!
现在的印刷制品不便宜啊,印几万份传单得花多少钱,花了这么大功夫整他,只怕是要整死他的。
比以前他给人贴大字报还厉害。
大字报就贴在单位里,传单却是满江城都散。
聂卫国自己没法把传单收回,当下就报了案,他大小也算个领导,在江城还是有些熟人的,何况这种大规模的“造谣”,派出所于情于理都要管。
结果派出所抓了两个发传单的人,两个人的口径都很统一:
“别人给我们钱让我们发,我们又不认字,不知道传单上写什么啊!”
都是不认字的。
一天给20块钱工钱,就站在路口发传单,这个活儿有的是人抢着干。
再问给钱的人长啥样?
那还真说不好,“戴个帽子,把脸都遮了大半,太阳那么大,谁看的清啊?”
派出所都头疼,只能把这俩人先关起来。
还关不了太久,因为他们确实不知道,大字不识的也意识不到这是犯法的,关两天批评教育一番,还得放人。关两天他们也没意见,工钱早就挣了,派出所关两天还得管他们吃饭,挺好的。
聂卫国在家里暴跳如雷。
“一定是那个夏晓兰,是她在整我,你们把她抓起来问一问,就什么都清楚了!”
“聂院长,你这没有证据,我们不可能乱抓人的。她又不是什么胆小的女工,拿话吓几句,就像倒豆子一样全交待清楚,她是华清大学的学生,抓错人会很麻烦。”
名校大学生,是很麻烦。
动谁都别动学生,除非有确切的证据。
还有那么多人看着,第一次没把夏晓兰带走,第二次就更难了。
聂卫国脸色涨紫:
“就她是华清学生?谁不是华清毕业的,我也是!”
唉,您都毕业多少年了,还能扯着学生身份唬人呢?
也不知道聂院长为何这样激动,一说起这话题,就像被踩中尾巴的猫。
派出所的人理解不了聂卫国敏感的自尊心。
聂卫国呼呼喘着粗气,“她来参加研讨会,身边跟着的男人一直在会场,你们不是说又冒出个对象吗?说不定印传单、拿钱请人发传单的,就是她对象!”
派出所的公安面面相觑。
聂院长这思维,简直能去写小说。
对方是个年轻的营长,反正他们就没见过这么年轻的营长,这大好的前程别人放着不要,跑来干这种无聊的事?
没有证据,随随便便抓周诚,得捅出多大的乱子。
“聂院长,您还是仔细想一想,有没有得罪什么人,我们那边会继续查下去,希望您能提供帮助我们破案的线索,您不能单凭想象就胡乱怀疑人啊!”
几万份传单,到底在江城哪里印刷的,总会有痕迹呢,这需要时间排查。
事情干得利落干净,公安觉得是个反侦察能力很强的人做的,聂卫国得罪的不是简单人,要是只为泄愤,不会做的这样缜密。
会是夏晓兰吗?
现在高考竞争这么激烈,不是以前工农兵学员靠推荐的年代了,能考上华清大学的脑子肯定不笨。
如果说是夏晓兰策划,倒也有可能。
然而还是那句话,现在没有证据。
夏晓兰有完美的不在场证明,她在招待所打过的电话,的确是打去鹏城的,公安也查过。
退一步说,有人花了这么多钱要整聂卫国……多大的怨恨啊。派出所的人其实怀疑这是蓄谋已久的报复,忍耐了很久才等到研讨会在江城召开,让聂卫国在业内同行面前声名扫地。
聂卫国一屁股坐在沙发上,目光阴沉。
得罪了谁?
会是设计院的小崔?
不,小崔要结婚了,日子图个安稳,哪有这胆子。
会不会是那个小张,当年一直不服气,叫嚣着要让他好看。
也不可能啊,小张都变成老张了,这几年也被自己整治的服服帖帖,再说哪有这人力和财力,设计院不受待见的人,干得活多拿的钱少,老张兜里有几个钱,聂卫国这个副院长再清楚不过。
叮铃铃——
聂卫国家的电话响了。
“喂!哪……不好意思,没听出来您的声音,是是是,出了点麻烦,您也听说了?没问题的,绝对可以解决,您说影响不好,事情解决了我也升不了,暂时不要联系?您听我解释——”
嘟嘟嘟。
听筒里一阵忙音。
聂卫国捏着话筒,大热天的一阵冷一阵热,浑身打颤。
【第三卷:海阔凭鱼跃】946:谢你拔掉一颗毒瘤(1更)
平时的风言风语,聂卫国都能压下。
偏偏这次,是研讨会在江城召开的当口,参会的业界同行,哪个没有收到写着聂卫国“英雄事迹”的传单?
传单上写的,也不能说完全正确。
说他又抢别人作品,还撬别人对象这种事,后半截就是子虚乌有啊!
作品没了还能再画,撬别人对象,还不得和他拼命?
聂卫国倒是想这样干,但不是没干么,这事完全是冤枉他了!
可普通老百姓都有颗八卦心,特别是男女关系上的新闻,他们津津乐道,传播的速度比聂卫国抢设计院新人们的作品快多了。
全城派发的传单,让聂卫国狠狠栽了个跟头。
聂卫国的靠山给他来电话,就是告诉他不要再想院长的位置,顺便提醒他,传单事件影响恶劣,上头会派出调查组对他进行调查。
靠山都说了两人不要再联系,聂卫国疑心大势已去。
以前也有人匿名举报他,都没能动摇聂卫国的位置。
这次……这次不一样啊!
“夏晓兰!宁彦凡!”
聂卫国咬牙切齿的。
公安说没有证据,他偏偏就是怀疑这两人。
夏晓兰一个人干不了,不还有宁彦凡吗?
聂卫国瘫倒在沙发上,身上冷热交替,这症状分明是民间俗称的“打摆子”。
不不不,他还没完蛋,调查组那边,还有活动的空间!
聂卫国叫老婆把家里的存折都找出来,暗暗发狠,这回不管是谁整他,他一定不能让对方如愿!
……
“聂卫国要完了。”
招待所里,宁雪在收拾行李,宁彦凡下了这个定语。
聂卫国怀疑是宁彦凡找人发的传单,有没有干过,宁彦凡自己还不清楚么?
排除了自己,那就只剩下一个人可能办这件事,是夏晓兰!
虽然不知道她是怎么做到的,发传单这招数,用聂卫国以前批斗别人的方式报复到聂卫国身上,简直是神来一笔。
许跃进还迷瞪着:
“聂卫国这人的报应,来的真是巧啊!不过这种卑鄙小人,早该下台了,有他在鄂省建筑设计院里,多少新人出不了头。有才华也没用,聂卫国简直是个毒瘤,是趴在鄂省设计院的吸血蚂蟥!”
现在工作包分配,毕业进了哪个单位,如果没意外就会呆一辈子。
又不是人人都有本事调动工作,聂卫国也看人下碟,都挑没有背景的新人下手。
这些年,隐隐有风声传出来,却也只是风声,设计院内部的调查马马虎虎,聂卫国也越发嚣张。这回不同了,传单发遍了整个江城,上面要成立调查组,传单上的事就算有一半是真的,聂卫国也吃不了兜着走。
许跃进倒没往夏晓兰身上想,他就是觉得聂卫国倒霉的时机恰到好处,简直大快人心嘛。
宁彦凡和宁雪认为是夏晓兰做的,却也不会告诉许跃进。
许跃进这人本来就老实,告诉他后,他可能藏不住心事。
“人在做,天在看,也是大家都被动荡年月折腾怕了,现在活的还战战兢兢,没人想主动惹麻烦,否则聂卫国怎么会嚣张到今天。”
宁彦凡感叹。
动荡那些年,能保全自己和家人就不错了,还讲什么真理正义。
自身难保,当然没有替别人出头的心思。
像茅康山,以前嗓门多大,脾气火爆人称“茅大炮”,在牛棚里关了几年,火爆的脾气没了,现在就是个昏昏欲睡的糟老头!
怕事,怕麻烦粘身,都眼不见心不烦。
可夏晓兰初生牛犊不怕虎啊,动荡年月的记忆,夏晓兰的年龄和出身可能感触不深,动不动就敢把天捅出个窟窿……有勇有谋,胆子和脑子都不缺,宁彦凡不服都不行。
晚上时候,夏晓兰和周诚从外面吃饭回招待所,走廊上碰见宁彦凡。
“宁老师,我还得向您郑重道谢,要没有推荐,我参加不了这次研讨会,虽然只有三天时间,我真的收获很多。”
宁彦凡点头,“研讨会也要谢谢你,你带来了新的启发和变化。”
一切都在不言中。
夏晓兰的确收获很大,在建筑圈子里亮相了,收获了一些大佬的好感,就说联系方式,她都用请教专业知识的借口要到了不少。
宁彦凡感谢她,是谢她拔掉了一颗毒瘤。
周诚也跟着叫宁老师,感谢宁彦凡对晓兰的照顾。
周诚站着像标枪一样直,宁彦凡不由颔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