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八零:媳妇有点辣-第2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天气还不热,带一兜子茶叶蛋能放两天,夏晓兰自己在家就能做,豫南省本来就产茶,家里三个女同志没人喝茶,夏晓兰就把茶叶用来煮鸡蛋了。
她妈去了羊城进货,家里就只有一个于奶奶在,晚上虽然不在家里睡觉,没课的时候她还是要回去转转。
店员还在培训,夏晓兰每天都要和她们讲一个小时,加上宁雪给布置的课外作业,夏晓兰晚上休息的时间被压缩到了极致。晚上她差不多是最晚回寝室的,大二才刚开学,夏晓兰拼命成这样,让307寝室的人都很紧张。
谁也不想下学期把寝室卫生给承包了啊!
周二的时候,让全校同学都很关注的琤荣奖学金名单公布了。
84届建筑系有三个人拿‘琤荣奖学金’的一等奖,一学期240元,其中就有夏晓兰!
当然也有宁雪,算上宁雪发表的论文,她的综合评分比夏晓兰还高,不拿一奖实在没天理,除了夏晓兰和宁雪,另一个是一班的男生。
307寝室,土木系的杨永红也拿了琤荣的一奖,杨永红专业成绩好,对所有人都很热情,操行分很高,还加入了学校好几个社团,各种加分凑在一起,再加上杨永红她班主任的拼命争取……307寝室出了两个拿琤荣一奖的。
杨永红是最高兴的,这240元钱,能解决她这一整个学期的所有花费!
还有学校每个月发的生活补助和尚未公布的国家奖学金,以杨永红节约的程度,她能攒下不少钱反哺回家。
夏晓兰松了口气,她本人不缺这200多块钱,显然其他学生很需要。
不管杜兆辉出于什么考虑向华清大学捐款几百万,这个做法的确是惠及了一些学生,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真的很需要这笔钱,这的确是在做好事!
“晓兰,你不用再往寝室带茶叶单了,你每天往家跑,多累啊。”
琤荣奖学金的资金充裕,钱发到拿奖的学生手上很快,杨永红年纪也不是白长两岁,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她知道夏晓兰一直往寝室带鸡蛋的用意。
砸吧下嘴巴,杨永红有点回味:“……虽然还挺好吃的,那也不能每天吃两个鸡蛋啊,由奢入俭难,不能动摇军心!”
享受过好日子,再过差的日子就难熬了。
都去看过夏晓兰家的房子,谁不知道夏晓兰家有钱?对比杨永红家,那还不是一般的有钱。
越是这样,杨永红越是不想占夏晓兰太多便宜。
夏晓兰敬佩自尊自强的女孩儿,使劲点头:“那我过段时间再给你们带别的,于奶奶做的包子可好吃,可她难得下厨,我妈也会蒸,等她回京城了,我请大家尝尝。”
这个杨永红倒是没拒绝,高高兴兴答应下来。
她手里宽裕了,夏晓兰照顾大家,她也能给适当的回报,不像前几天去夏晓兰家做客,买了冀北到京城的火车票,杨永红全部家当还剩不到10元钱,一块钱她舍得花,就是身上的钱花完了,说不定就要断粮了……幸好学校很快把琤荣奖学金发了,杨永红拿着240块钱,接下来一学期都能安心学习!
307寝室,还有个拿琤荣二奖的,是平时话不多的陈依一。
夏晓兰和杨永红有多拼,大家是看在眼里的,陈依一这个真是不声不响的拿了奖学金,寝室里的人看她的眼神都有点敬畏——这才真是人狠话不多的典范啊!
【第三卷:海阔凭鱼跃】761:羊城巧遇(4更)
琤荣一奖是240元,一个系只有3个名额。
琤荣二奖是100元,这个名额要多几个。
还有个琤荣三奖,是60元。
307寝室也有个拿三奖的,是年纪最小,整天挂着耳机背单词的吕燕。
这奖学金发的,让苏静挺受打击。
虽说还有国家奖学金还没公布发放,按两个奖学金能重复领取的尿性,苏静觉得自己多半还是没戏。大一上学期,她的确是蹦跶的有点欢,摆脱了辛苦的高三,考上华清大学后苏静需要放松下自己……她加入的社团也不少,都是些花架子,不像杨永红目的明确,就是为了拿奖学金才加入的。
苏静能考上华清当然是聪明的,稍微一放松在别的地方没毛病,在华清这种强人辈出的地方,这一放松,就争不过别的同学了。
吕燕年纪最小,反而比苏静沉得住气,英语竞赛失利了,人家在别的地方没放松,拿了个三奖。
苏静不是缺那60块钱,她是心理不舒服。
同一个寝室八个人,四个拿奖的,四个不拿奖的,没拿奖的肯定不好意思。
一时间,307寝室的气氛还有点怪,夏晓兰问苏静:
“大家约定的规矩还贴在墙上呢,你下学期想承包寝室卫生打扫吗?”
苏静瞪她一眼:“少用激将法,我不吃这套!”
不吃这套?
寝室里其他人还是吃的。
周丽敏也没拿奖啊,她看得开:
“努不努力,骗的了别人骗不了自己,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的耕耘不够,要想拿奖,今年就认真点。”
考进华清是很优秀,但进了华清,大家起点又一样了,大家都聪明又努力,要想脱颖而出,那就只有比其他人更努力!
苏静可以不在乎奖学金那钱,但奖学金本身她是在乎的。
大家都是华清毕业的,毕业分配时谁去好单位?学校只能根据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来,拿了几次奖学金,得了几次先进,评优有没有……这些都刷满了,那就是好的学生。最好的学生,肯定得往好单位分配,单位也愿意要。
全寝室,恐怕只有拿一奖的夏晓兰不在乎工作分配了。
她对自己的未来规划很清晰,就算分配了工作也干不了两年。
她这么努力,不是为了拿奖学金,是喜欢挑战,不想辜负这大好的光阴,希望能多学点知识。
但拿了奖学金,夏晓兰也没矫情到不要。
寝室的气氛调解好了,夏晓兰想着兜里的240元钱,心情真不错。这钱她要上缴的,等她妈从羊城回来后,知道她拿奖学金肯定很高兴。
她妈到了羊城,给她打过个电话,也和李凤梅成功汇合,现在应该在选货?
……
刘芬这一回羊城,的确算比较顺利。
一上车她就谁也不理,别人和她搭讪,刘芬本来就不是话多的性格,她也不嫌无聊,火车哐当哐当的慢慢开,她自己带了书看。
要一个人管两家店,管理上有晓兰帮她,像这次去选货,刘芬就比较紧张。
衣服要没选好,那是七八万的货,压在手里咋办?
还有两家店的装修,加起来十来万,两家店差不多投资了20万!
退出商都的服装店经营,她大哥和嫂子补偿了十来万,还有钱却是夏晓兰向银行贷的款。欠银行的钱就是欠国家的钱,钱要是还不上,刘芬夜里都睡不踏实。
刘芬这年纪的人,脑子里根本没有当“老赖”的想法,就知道不能欠国家的钱,这是非常不对的行为。就为了银行的欠款,刘芬也不敢松懈,她自己要不学,还真的全指望店员对服装店的生意上心么。
这也是刘芬当时听了汤宏恩的‘表白’,手足无措,却没说被吓坏的原因。
包括离开豫南省到京城的这些天,刘芬也太去想这件事,人的精力有限,生意占据了刘芬大部分精力,她哪有空去想汤市长说的话……可到了羊城火车站,她不想也得想,因为司机小王在站台上等她。
刘芬给夏晓兰打的电话第一次没说实话。
她要咋说?
到了京城,再出门进货,没有商都那么方便。
介绍信就不能用陈旺达开的,汤宏恩早替她们母女考虑过这个问题,是让鹏城驻京办给刘芬开的。这还用说嘛,刘芬只要一用这个介绍信买票,汤宏恩这边肯定能得到消息。
汤宏恩掐着时间,在羊城火车站这边等。
汤宏恩要是在站台上,刘芬能臊的满脸通红,换了小王要稍微好点,却也有限。
“刘阿姨,领导在车里等您呢。”
小王这小伙子,积攒多年的聪明劲儿都用在了此时,刘芬还发愣呢,他就把行李从刘芬手里接过,塞到了车上。
还把车门给刘芬打开,刘芬随身带着点钱,但她换洗的衣服和介绍信都在行李袋里,她能继续在站台傻站着?
车门动了一下,坐后面的汤宏恩好像要下来,刘芬只能硬着头皮上了车。
“汤先生,您好。”
除了这话,刘芬实在不晓得该说啥。
幸好汤宏恩这次没有再说一些奇怪的话,“我来羊城开个会,想到你今天差不多该到了,就来火车站碰碰运气,现在看来运气不错。你这次来羊城进货应该耽误的挺久,有没有相熟的招待所?”
刘芬松了口气。
“晓兰她舅妈也来了,她比我先到,我和她住一块儿。”
汤宏恩也就没有多说,让小王按照刘芬给的地址开。
车子行驶在羊城的街道上,迎面有几辆车开过来,小王眼神好,小声说了句:“领导,好像是小杜先生的车队。”
杜兆辉的车?
“不用理他,直接开过去。”
汤宏恩这车不是他日常坐的那辆,杜兆辉那边也不可能认出来,双方错身而过,杜兆辉果然没有注意到。
杜大少爷有心事。
这个心事还是姓夏的带给他的,夏子毓搞了个预言成真,的确有点将杜大少爷唬住。
但杜大少爷也不是一般人,让他屁颠颠去找夏子毓是不可能的。退而求其次,他决定先把夏家人给赎回来。
【第三卷:海阔凭鱼跃】762:阔少见流氓(1更)
车子很稳。
车祸事件后,杜兆辉还是有教训的。
倒不是说他一下子就懂重视普通人了,而是他发现路上走的普通人,可能不普通!
内地不像香港,有钱人都恨不得在脸上写着有钱,没有豪车豪宅,小报都写某富豪要破产,比富豪次一等的生意人要不炫富,合伙人都觉得你资金链是不是有问题……内地就不同了,别说高级定制的西装、皮鞋,连穿品牌成衣系列的都没有,领导都是老干部风格,在杜兆辉看来土的要命。
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这话在85年的内地行不通,杜兆辉已经吃过一次亏,不愿意再惹新的麻烦,现在车速降低了很多,因为不知道康廉明在憋着什么招,杜兆辉现在的策略是少惹麻烦!
他手里拿着一张字条,颇为玩味。
字条是前两天有人送到夏大军手上的,丢下字条,那人就跑的不见了人。
夏大军按照那人说的地址找过去,是一个小发廊。
要杜兆辉说,就是变相的红灯区嘛!
不过地方是找到了,夏大军却没有找到人,夏大军一个坐轮椅的,要没有人帮忙,谁理会他?
现在,夏大军也在车上,坐在杜兆辉身边惴惴不安。
杜兆辉扫他一眼,“拿到字条就该告诉我,你自己去找,自己去找到了?”
夏大军被杜兆辉说的抬不起头,他的确是高估了自己。
“大少爷,对、对不起……”
“大军,这不是麻烦,你替我挡了两次灾,我说过要照顾你的嘛!”
杜兆辉随便两句话,夏大军个大男人感动的要命。
夏大军是看杜兆辉忙着公司的事,就想自己把事情解决了,哪知道最后还是要麻烦大少爷。开始还说让人陪他来羊城,后来大少爷还亲自来了,夏大军能说啥,就是一条命给杜兆辉都还嫌不够。
杜兆辉把字条递给坐在前座的保镖,白珍珠在这里一定能认出来,这就是和她交过手的那个。
“阿华,你看看。”
阿华把字条翻来覆去的看,“大少爷,求救是真的,至于字条怎么带出来的有点奇怪,我们就当她真的遇到个好心的客人吧,现在人明显是被转移了,我们和小发廊计较没意思,就算把小发廊的人抓了,他们也不会说……这种事,还要找羊城的地头蛇帮忙,把人给赎出来,既然是一起被拐骗的,肯定是同一个卖家。”
阿华的意思很明白,找到了夏红霞,基本上就找到了王金桂和夏红兵,这三人是一起被拐卖的,都在一条线上。
他们要是去逼小发廊的人,就算把夏红霞找回来,线却扯断了,剩下的两个人就找不到。
能干这种事的,必然是个不小的团伙,怕被暴露,一旦打草惊蛇,这些人到山里挖个坑把王金桂和夏红兵埋掉一了百了,上哪儿找人去?
阿华说的,杜兆辉能理解。
杜家的生意本来就半黑半百的,杜兆辉自己在香港时没少接触。
他觉得人命不值钱就是这原因,干走私的,内讧的有,黑吃黑也有,还有和条子火拼,填多少条命都不够的。
夏大军似懂非懂,他就晓得,大少爷为了他家的事儿专门跑了一趟羊城,费心又费力,现在还要和羊城道上的人见面。
阿华见杜兆辉有听的意思,就继续往下讲:
“上次和我在医院交手那个,我们下来也查到了她的背景,她姓白,是羊城人,家里以前是开武馆的,在羊城很有名,教出了不少弟子。不过后来武馆没落了,现在她就是在鹏城做生意。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白家武馆的牌子还是能招到一批人……我们这次找的,是羊城道上这几年冒头很快的新人,这个人手下聚集了一批三教九流的人,从火车站延伸到外面,问他找人,肯定错不了。”
阿华心想,夏大军的家人下了火车就被人骗,人就相当于在火车站丢的,要说那个姓柯的不知道也有可能,这种事可能他们经常干,也不是每一桩买卖都要汇报给老大。
但问姓柯的要人,肯定没有要错。
这些话阿华就没说了,他就只是个保镖,把自己知道的情况说了,要怎么分析,那是老板的事。
保镖和老板当然有界限,保镖是被雇佣的,老板是发薪水的。
阿华觉得夏大军和老板就超过了这条界限,夏大军看不清自己的位置……阿华也不会说啥,或许夏大军和老板经历过不止一次生死,老板真的待夏大军不一样。
杜兆辉听了阿华的话想了挺多,他之前发的那个悬赏令,赏金高达百万,对内地的吸引力应该很大。
至今没有消息,有消息越是假消息想骗钱的。
有钱不想赚?
只能说道上的人赚不下这钱,杜兆辉要找的人,要不就已经离开了大陆,要不就被人灭口了。
杜兆辉亲自去找柯一雄,给足了这个混混头子面子,一到地方,柯一雄已经在等着了。
年轻,两个人都很年轻,杜兆辉打扮张扬,柯一雄朴朴实实的,长了一张和气的脸,脸型的轮廓不够分明,显得人畜无害。
就这样一个人,是羊城道上的新秀?
杜兆辉觉得这人有点意思,也感觉内地对涉黑势力的打击是真的狠,要不怎么就让一个年轻的冒头了,肯定是老一辈的都被收拾的服服帖帖,老老实实窝着不敢动弹了呗。
柯一雄也在打量杜兆辉。
一见面,他就觉得香港的阔少不好对付,想要从对方手里骗钱不容易,有人精明外露,有人的精明是藏在骨子里的,柯一雄认为杜兆辉是后一种。
然而他也并不是想骗钱,让香港佬出几万块钱,不是柯一雄的目的。
“杜老板,道上早就听闻大名了,能和杜老板见面真是三生有幸。”
杜兆辉让阿华把字条给柯一雄,“柯老大是吧,我登门是有事相求,让柯老大帮忙找三个人,事成之后,自会按规矩送上酬金。”
柯一雄装模作样的仔细看字条:
“杜老板请坐,情况我先了解下,只要人还在羊城,一定帮杜老板找到!”
【第三卷:海阔凭鱼跃】763:汤式安慰(2更)
超出羊城范围呢?
超出羊城范围,要帮忙的代价自然不一样。
柯一雄好歹是个混混头子,本人就住在一个普通的平房里,外面的巷子窄到杜兆辉的车都开不进来,房子外面破,里面也没有多豪华,柯一雄还邀请杜兆辉坐下喝茶。
喝什么茶,中老年人爱的东西,杜兆辉从来不喝茶!
他都怕掉漆的木凳子会挂坏自己的裤子,杜兆辉忍着不舒服坐到椅子上,要不是为钱为权,谁会到道上混?真他妈以为江湖好混啊?讲义气都是做给下面的人看的,要不这样搞,谁还替老大卖命。
杜兆辉自认看透了这些道上人,毕竟杜家也一直是涉黑的。
柯一雄过得这样“清贫”,是事业还在草创期,故意做给手下们看的。
年纪轻轻能忍得住不享受,杜兆辉难免会高看柯一雄三分。
就是这三分高看,让杜大少爷坐在破凳子上等消息,一旁的夏大军搓着手,满脸都写着焦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