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八零:媳妇有点辣-第2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诚并没有否认和潘三的联系。

    他知道部队要查,肯定能查出来。

    现在周诚庆幸自己没有贪图利益,对父亲周国斌的话阳奉阴违,香烟生意到底是违背了纪律,现在他手上的生意已经处理干净,连康伟也从中脱身。

    就算香烟生意查出来了,周诚自己干的事儿,违法说不上,肯定是违纪了,该怎么着周诚都认,他愿意接受处理结果。但是没干过的事,周诚是不可能认的,潘三哥既不是走私犯,周诚也没和对方交换过情报。

    周诚的口风很紧,审查的人是深有体悟。

    周诚说的,也的确对的上,最近一次联系是去年11月,周诚可能知道要去陆军学院进修,却无法知晓陆军学院的安排。这并不能说明周诚没有嫌疑,潘保华的嫌隙洗不清,周诚自然不能安全——可能是周诚在路上,或者到了闽省才设法和潘保华取得了联系,这两个人都是上过前线的,有默契有过命的交情,还有很强的反侦察能力!

    潘保华年年大比都名列前茅,脾气那么臭还能提干,是因为有真本事。

    周诚的综合素质也很强,年纪轻轻就当了营长,晋了少校,总不能是靠长得好看吧?

    这样的两个人凑在一起,破坏力是极强的。

    潘保华已经是自毁前途,周诚年纪轻,还能挽救。

    隔离审查是对周诚的怀疑,也是对周诚的保护,如果这个年轻的军官真的要坠入深渊,在他完全掉下去前,组织上还能将他拉回来。

    “11月,你和潘保华为什么联系?”

    “就是寻常的问候,我在部队不能请假,需要潘保华同志帮忙,就联系了他。”

    联系的原因也说了,是请潘保华帮自己对象的忙。

    军人要服从部队的纪律,假期不够,对象有点事要帮忙,周诚求助已经退伍的战友,逻辑上说得通。如果他求助的战友,本身没有陷入旋涡的话,周诚根本不会有麻烦。

    周诚很配合审查,问什么说什么。

    别人却觉得他在软抵抗。

    涉及到潘保华现在从事什么工作,周诚一问三不知,并说自己在部队,和潘保华不可能长时间接触,不知道对方的具体情况。

    周诚没说假话,他是长时间呆在部队。

    但去年夏天,周诚曾经有过一个长假,长时间不在京城,周诚和谁接触,是不是潘保华?

    “报告——“

    “进来!”

    敬礼立正,双手将一份文件递上。

    “兹查,退伍军人潘保华,未从事走私活动,涉事现役军官周诚未曾泄露情报……综上,针对周诚的隔离审查结束。”

    鲜红的印章还盖着,审查的人也目瞪口呆。

    皱着眉头,似有不情愿:

    “周诚,你的隔离审查结束了,从今天起你可以归队了!”

    审查开始的突然,结束的也突然,好像是上头直接下达的文件,周诚同样一头雾水。他敬了一个礼,将自己的东西收拾好,离开了呆了一段时间的隔离地点。

    在他走后,审查的人将文件重重摔在了桌上:

    “这是在上头走通了什么关系,忽然又不查了!”

    “慎言!不要质疑上头的判断,你对潘保华成见很深,一个曾经的好同志,没有沦落为走私犯当然最好!”

    英雄变成罪犯,谁也不愿意看到。

    特别是昔日的优秀军人,退伍后参与到走私犯罪里,这不是给军队抹黑吗?

    潘保华不是走私犯是最好的结果,这也保全了另一个年轻的军官周诚!

    话说如此,到底心里有疑惑。通知来的是挺突然,之前有很多证据表明潘保华在南边活动诡异,转眼又说潘保华并没有违法,这当中是有古怪。

    到底是谁不让他们查下去?

    不能查的,或许不是周诚,而是潘保华……潘的提前退伍,是不是涉及了另外的机密?

 【第三卷:海阔凭鱼跃】622:你想当明星吗?(加39)

    周诚也是一头雾水。

    这审查,好似雷声大雨点小,虎头蛇尾的,让周诚也捉摸不透。

    他抱着自己的个人物品返回集体的营地,本来在说笑的众学员顿时收声,好像有人按下了暂停键。两三秒后,才重新有人说话,对于周诚,有好奇和探究,也有疏远。

    周诚之前刚刚立了个大功,忽然被隔离审查。

    小道消息满天飞,说周诚判断的那么准,是因为和走私集团做了交易。

    也不知道谁先传出来的,说的有鼻子有眼的。

    周诚也的确太年轻,有些人情愿相信他是“作弊”,不愿意承认他真的很厉害。

    那岂不是把一群比他年纪大的,衬托的像废物一样?

    唯有周诚之前拼着自己大腿挨了一枪救下的那个学员,石凯站了出来,嗓门儿喊的老大声:

    “周队长,你腿上的伤好点没?”

    周诚隔离审查的时候,大腿的伤才刚刚结痂。

    别人说啥都行,周诚这一枪可是因为他才挨的,石凯记着这个恩情呢!

    周诚都一怔,石凯还喊他队长,又当着众人的面提起他受伤的事,是想重新把他纳入学员的圈子里,不让大家疏远周诚。

    如果是从前的周诚,会高傲的拒绝,认为真相早晚会水落石出,他也不屑于解释!

    现在的周诚有了长进,这是石凯的关心。

    “连疤都掉了,能有什么事,谢谢关心啊!”

    周诚精神奕奕的回答,仿佛一点也没受隔离审查的影响。他自己都不当一回事儿,学员们才又和他说起话来。

    周诚是真不在意,还问他们又参加了几次任务。

    在周诚隔离审查的时间,学员们又出过一次任务,不过这次有海军配合:

    “抓到的都是些小鱼虾,没有上次那种大鱼。”

    “还是要看周队长出马……”

    “周队长,下次的任务你要参加吗?”

    学员里有人终于把最重要的问题抛出来,是啊,周诚会不会参加下次的任务——换句话说,上面认为周诚还值得信任吗?隔离审查到底审查出了什么结果?

    “那当然要看学院的安排,周队长怎么知道?”

    又是石凯跳出来维护周诚。

    周诚很感激石凯,但看着别人探究的眼神,他知道只有自己面对这一切。

    周诚没有避重就轻,他正式了这个问题:

    “隔离审查结束了,我当然想尽快归队和大家一起战斗,但像石凯同志说的一样,我们军人都要服从命令,我听从学院的安排!”

    坐冷板凳也没办法。

    这次隔离审查来的莫名其妙,结束的潦草,周诚只能表明自己的态度。

    他这话倒是让其他学员点头。

    隔离审查结束,周诚也没被处分,那和走私犯勾结就是假消息。

    好端端的本来是有功劳的,摊上这个无妄之灾,也幸亏周诚的心理承受能力不错,现在看着还开朗,没有郁郁寡欢!

    放下高傲,周诚很容易又和这些人打成一片。

    隔离审查不能和别人交流,每天和书本为伴,锻炼了周诚的耐心。他不着急,该是他的就是他的,不管是出任务的机会,还是应有的功劳……可能花的时间要长一点,却一定会有,他答应了晓兰会变得更优秀。

    两年的时间而已,很快就能过去。

    不知道为什么,理智告诉他晓兰不可能知道他被隔离审查的事儿,就算去陆军学院看他,也会被学院随便找个理由搪塞,哦,可能连借口都不用找,直接说是纪律!

    理智归理智,周诚就有个感觉,他不能联系任何人的时候,并不是孤单的。

    书本上冷冰冰的文字和符号,就像是晓兰陪着他。

    呸呸呸,这话有点不吉利,他一定是隔离审查被关傻了。

    最麻烦的是,哪怕已经结束审查,周诚依然不能和京城联系。这条纪律倒不是针对他,每个学员都得遵守。

    周诚把一本书压在枕头下,晓兰这时候不知道在干嘛。

    开期末了,是不是在复习?

    ……

    夏晓兰没有在复习。

    她被杜兆辉给堵了。

    这个阔少以一种审视的目光打量她,好像在掂量她价值几乎。

    “夏晓兰,你不愿意接受琤荣集团的工作,那你有没有想过去香港当明星?香港的女明星和内地的女演员不一样,她们不是拿死工资吃饭,你学建筑有什么用,世界闻名的女建筑师有几个?你是在浪费自己的天赋——”

    杜兆辉对夏晓兰学的专业瞧不起。

    这个集团阔少,骨子里可能对很多东西都瞧不起。

    夏晓兰本来不想理会他,瞧在杜兆辉刚捐了500万给华清大学的份儿上,她能原谅这个人自大轻佻。但劝夏晓兰去香港当女明星,这个人不安好心啊!

    “我去香港拍戏,当明星,成为黑帮份子胁迫拍戏的小可怜,成为富商阔少的玩物,才不算入错行?”

    夏晓兰的语气中充满嘲弄。

    80年代的香港娱乐圈又哪里是什么好去处!

    她就算是重生在香港,也不会选择靠脸吃饭进入娱乐圈,最好的选择仍然是靠脑子。

    80年代的香港,也就比70年代的治安稍好吧,但也仍然黑帮纵横,就连后世天王级的人物都被黑帮强迫拍戏,夏晓兰不觉得自己能幸免。

    女明星比男星更惨,除了强迫拍戏,动辄还有什么性侵、绑架和拍不雅照在等着,除非有强横的背景,任谁都逃不过的遭遇……最好的,竟是沦为富豪的玩物,当个高级交际花。

    杜兆辉这个提议,简直是诛心!

    杜兆辉也没想到夏晓兰对香港的情况这么了解,堵的他说不出话来,可有杜家当靠山,谁敢胁迫夏晓兰拍戏?

    他终于确定了,夏晓兰是真的对香港不感兴趣,更无意要接受他杜大少的帮助,也不想和夏大军有任何牵连。

    杜大少爷觉得有点意思,有捷径还不走,她觉得自己能奋斗成什么样?

    看上去挺聪明的,就是硬邦邦的,有着不合时宜的“骨气”,这是内地大学生的通病,还是夏晓兰是个特例——一个堪称尤物的女孩儿,总是要叫杜大少爷多关注几分的,但杜大少爷的关注,绝对不是男人对女人的一见钟情。

    瞧见个长得挺精神的小猫小狗,杜大少爷兴致来了想逗逗,没想到性子还挺烈,这不一下从众多宠物中脱颖而出了吗?

    杜兆辉不是什么好人,而是个恶劣的混球。

    有人不顺他心意,总会叫他暴躁无比。

 【第三卷:海阔凭鱼跃】623:有钱还阴损(1更)

    杜兆辉提议夏晓兰去香港拍戏,夏晓兰知道80年代香港娱乐圈的黑暗,可被他这个提议给恶心坏了!

    “晓兰,干什么去了,瞧你气呼呼的?”

    周丽敏叫住她,夏晓兰摆摆手:“快别说了,又碰见那位港商大少爷,他问我要不要去香港拍戏!”

    说给别人听可能还没啥,说给周丽敏听,她的反应也很大——周丽敏就是羊城人,那些港台的女明星怎么样,羊城能看见香港的杂志和报纸,周丽敏涨红了脸,气的声音都发颤:

    “晓兰你可千万别信他,当女明星不是什么好工作。”

    今天这个女明星傍上已婚的富商,明天另一个女明星又抢,娱乐报纸整天都是这种乱七八糟的花边新闻。周丽敏觉得那是最差的选择,晓兰都考上华清了,又不是活不下去,干嘛要去香港拍戏……呸,那个琤荣集团的杜兆辉,瞧着人模狗样的,原来不是个好东西!

    “我肯定不去,就是这人挺烦的。”

    夏晓兰发现了,有钱有势的人都喜欢自说自话,不管是丁爱珍、梁家人,还是季雅,乃至杜兆辉。

    这些人都是特权阶级,不顾及别人的感受,总觉得自己决定的事是对的,哪怕夏晓兰再三拒绝,他们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

    尊重? 是不存在的。

    这些人都只会尊重比他们强,至少也要和他们平级的人!

    就比如小姨刘芳一家人,觉得夏晓兰没靠山,就能肆无忌惮的算计她。要是如今的夏晓兰,梁家忍想必也不敢强迫她嫁给樊镇川。

    再后来就是季雅,夏晓兰虽然有了“靠山”,到底不是自己的真本事,季家态度可敷衍了。

    香港杜家在华国虽然没有权,却是金光闪闪的投资商,杜大少爷当然也不用把夏晓兰一个女大学生放在眼里。

    大少爷为何要尊重一个保镖的女儿?

    杜兆辉没其他人过分的是,没通过学校给她施压。要不然,刚刚捐了500万给学校,杜兆辉只要和学校一说,让夏晓兰去香港看一眼亲生父亲也不是什么过分的要求……呵呵,旁人还最容易同情弱者,夏大军现在受伤,就是弱者!

    一句“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就能把夏晓兰堵的哑口无言。

    夏晓兰不爽的原因就那点,不被尊重,一个人想获得所有人的尊重本来就不容易,夏晓兰自认还有几分本事,她能比现在做的更出色。但时间太短了,不允许她把事业版图完全展开,这些人就一个接一个的跳出来。

    夏晓兰和杜兆辉不是深仇大恨,杜兆辉让她心情不爽,没有像季雅那样给她带来麻烦。

    这种不爽,除了针对杜兆辉的混账,更多是针对她自己的。

    混的还不够好啊!

    周丽敏都替夏晓兰抱不平,夏晓兰反而没那么气了。

    “算了,我不和这种人计较,他要是再听不懂拒绝,我就把事情告诉学校。”

    捐钱了不起啊,就能骚扰女学生啊?

    夏晓兰从来不怕把事闹大,杜兆辉要再不死心,夏晓兰不仅要告诉学校,还要去派出所报案,说杜兆辉哄骗她去香港,可能是拐卖人口,可能是要把她发展成间谍?反正怎么恶心杜兆辉,她就怎么说呗。

    周丽敏听的瞠目结舌,半晌后才竖起大拇指:

    “我白担心你啦,别管是谁,都不能轻易欺负咱家小六!”

    夏晓兰简单粗暴的做法启迪了周丽敏,有解决不了的麻烦就去派出所找公安,杜大少爷应该庆幸现在是85年1月了,他要早的半年来,去年夏天那会儿严打都还没结束,晓兰去派出所妥妥能告他一个流氓罪!

    港商又咋啦?

    严打的时候,就算是干部子弟犯了事也是从严处置!

    周丽敏拽着夏晓兰在校园里走出了雄赳赳气昂昂的感觉,自信打哪儿来,是因为她们意气风发的大学生身份,是因为无所求,不会对金钱弯腰,港商阔少算什么,80年代的大学生就能鄙视对方,能不在乎!

    杜大少爷不尊重人,也不是个例。

    不在乎夏晓兰意见,也不把王副司长放在眼里。

    王副司长马上给了杜大少一点颜色看,杜兆辉接到通知,说这笔捐款的手续不正规。

    杜大少和华清一起,被王广平这黏糊糊的招呼给弄懵了。

    捐款还能有错?

    杜兆辉第一次遇到这种事,冲着向导冷笑:

    “这是开天辟地头一遭,掏钱还被人嫌弃。”

    说的向导又羞有愧。

    怎么看都是好事,高教司说不符合程序,没有组织没有纪律,华清这边还没办法反驳。

    那港商要给华清捐款,不给别的学校捐,华清有什么办法?

    把500万拿出来分一分,全国的大学都分三瓜两枣,华清同意,港商同意吗?

    向导觉得,这是得罪了王副司长。

    有人真的帮忙不行,添堵却是高手,王广平的锱铢必较是比较有名的,特别是返城后工作落实的不满意,王广平心里也窝着火。

    从前和他职务一样的,现在比他厉害。

    一直瞧不起的蠢货,占了他以前的职务。

    蠢材得重用,他这样有能力的人却要被打压。王广平回京城后,心态本来就有点失衡,处处不顺利,连一个港商的儿子都瞧不起他,年轻人不会做人,王广平就教教对方做人!

    杜兆辉哪里是经得起激的,年轻气盛,哪里会忍?

    这两人就隔空掐起来了,杜兆辉马上又掏了300万出来,给京大、人大、京师大各捐了100万,三次都不通过高教司……无组织无纪律,可杜大少爷有钱啊!

    他真的很阴损,给华清捐500万,给京大和人大等捐100万,捐完了还要一脸为难,琤荣集团是有一腔助学的心,没想到内地的纪律性这么严。捐的100万也不需要成立“琤荣奖学金”,三所学校想怎么用都行。

    言谈间,竟有怕被高教司挑刺为难,所以舍弃奖学金计划,只捐100万的意思。

    京大第一个不服气。

    谁是后娘养的?

    华清就500万,京大只有100万,高教司找这麻烦,是存心想和谁过不去吧——京大就该排在华清屁股后头?

 【第三卷:海阔凭鱼跃】624:招虽损,还挺爽的(2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