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泰山特战队-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实王岳峰也想捅他们一下子,问题是敌人的情况没有摸清楚,万一敌人暗中有防备呢。离敌人的车站这么近,万一脱不了身怎么办?他正在犹豫,就听杜大年说:“天快亮了,不如打一下就走,不能让鬼子这么舒舒服服地睡大觉!”
遇事这么犹豫,王岳峰这还是第一次。自从上次解救妇女高强和刘士林牺牲后,他心里一直很后悔没有及时撤下来,以致造成了损失。他的担心不是优柔寡断犹豫不决,而是刚补入了新队员,怕再造成损失。但是,他又不愿意轻易放弃到嘴的肥肉。不管他是什么来路的鬼子,先捅他一下子再说,决不能让他这么舒舒服服地在我们的地面上睡大觉!他立刻把队员分成三组安排任务,要求各组相互掩护策应,动作要快要猛,遇到大队鬼子不要恋战,向东面山上撤退,那边有杨排长接应。
按照分组,杜大年带领侯兆顺、宋秀山和杜子华向鬼子住的院子摸去,张宝乐带梁猛子、孙庆山、侯大虎负责警戒通往村北面的大街,王岳峰带领王金航、张洪泉、胡玉祝、刘四海等队员监视并阻击车站里的鬼子。
杜大年他们悄悄地摸到小院跟前,看到鬼子的岗哨不是两个而是四个,大门口两个,院子里面有两个流动哨,他心里暗暗叫苦,刚才明明只有两个,怎么一下子又蹦出两个来。宋秀山和侯兆顺侧头看了杜大年一眼,意思是敌人有变化怎么办。杜大年抬头向院里看去,不看不知道这一看着实吓了一跳:火堆旁边横七竖八地躺着一大片鬼子,至少也有二十个,房子的门都敞着,看来也都住满了鬼子。他悄声对宋秀山他们说:“准备好手榴弹,子华你负责干掉哨兵,准备——打!”只听轰轰轰四五颗手榴弹同时在鬼子堆里爆炸开花,在手榴弹爆炸的同时也听到叭叭两声枪响,两个哨兵和七八个在院里睡觉的鬼子就再也没有醒来。借着手榴弹爆炸的浓烟,杜大年大喊一声“冲!”四个人八支二十响的驳壳枪,吐出八条火舌,向鬼子堆猛扫,七八个鬼子还没有从睡梦中睁开眼睛,就一起魂归东洋老家了。
就在这时从屋里冲出几个只穿短裤的鬼子,狂叫着毫无目的地打着枪,但是他们连八路军的影子都没有看到,就被打倒在门前。杜大年为了不让敌人冲出门,大喊一声“别让鬼子冲出来。”扔出一颗手榴弹,就向鬼子住的屋子冲去,刚跑了两步就被人抱住了一条腿,一下子把他拽倒在鬼子的死尸堆里。没等他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只见一双血淋淋的手一下子卡住了他的脖子。这时他才明白是没有被炸死的鬼子开始反扑了。他不敢恋战,抬手想打死这个家伙,可是没子弹了。鬼子的双手死死地卡着他的脖子使他喘不上气来,杜大年一着急抡起枪柄狠狠地向鬼子的头上砸去,只听“噗”的一声,鬼子的脑袋就被凿出了一个血窟窿,紧卡他脖子的手也一下子松开了。杜大年摸了摸疼痛的喉咙,摇摇摆摆地站起来,看到侯兆顺正端着一挺机枪对着屋子狂扫着,想叫他赶快撤离,光张嘴却喊不出声来。由于鬼子下手太狠,把他的喉咙卡出了血,使他喊不出声来,急得他直摆手。
侯兆顺打的正起劲,加上天黑,哪里看到他在摆手。他打完一梭子就不顾一切地向屋里冲去。借着院中的火光,发现墙上挂着一个非常精致的公文包,还有几支手枪,心里一阵高兴,向前一步摘下来背在身上,转身冲出屋子,杜大年一把拽住他急急火火地向外跑。
这时南北大街上打的正热闹,宋秀山和杜子华已经冲出院子,与张宝乐他们阻击着从村子北面冲来的敌人,没想到的是这群鬼子这么不经打,一阵排枪就把他们顶了回去,和以往的鬼子完全不一样,没有战斗力。这时车站那边也响起了枪声和手榴弹的爆炸声,杜大年一看情况比预计的要严重的多,鬼子也比估计的多,让人不解的是这么多鬼子没有一个伪军跟随。按常规,鬼子出动都有大批的伪军跟随,为鬼子打前站当炮灰,今天的鬼子真是有点让人琢磨不透。不能跟鬼子纠缠,得赶快撤离。想到这里他就大喊张宝乐撤退,光张嘴却喊不出声,急得他是满头大汗,眼珠子都快蹦出眼眶来了。只见他就地一滚,从街西边滚到街东边,拽住宋秀山指了指张宝乐,又向东边的山上指了指,宋秀山明白让撤退得意思,但不知道他嗓子受伤说不出话来,就大声地问:“老杜,你负伤了?”
杜大年点了点头。看到张宝乐他们撤下来,他挥手示意宝乐集合人员马上撤退。他带着宋秀山、侯兆顺和杜子华边打边向车站方向去接应王岳峰他们。
这时,车站那边打的正激烈,鬼子连重机枪和小钢炮都用上了,因为他们一时搞不清情况,也可能是怕误伤自己人,炮打得漫无目标。王岳峰看透了鬼子的心思,带着队员沿着田埂悄悄地向车站摸去,想看个究竟。摸到跟前一看,鬼子伪军已经列队向村子冲来,王岳峰悄声地说:“准备好手榴弹,等鬼子出门就打,打完就撤。”
说着三十几个鬼子、伪军齐刷刷跑出车站,王岳峰一声“打”,轰轰轰一排手榴弹在敌群里爆炸,七、八敌人就被炸倒在路边,紧接着哒哒哒一阵排枪又打倒了几个。趁敌人混乱,王岳峰一挥手指挥队员向村子北面跑去。
杜大年、宋秀山、侯兆顺和杜子华边打边向村西跑去。跑着跑着忽然听到车站方向传来手榴弹得爆炸声,知道是队长他们和车站里的敌人干上了,就迅速地向队长他们靠拢。此时杜大年的心里非常着急,没想到村里有这么多的鬼子,他自责情况没有摸清就建议队长打,现在子弹不多了,手榴弹也已打光,多亏侯兆顺搞了几支手枪,不然就更麻烦了。
这时车站的鬼子、伪军已经冲到村子旁边,又没有看到队长他们的影子,知道他们已经转移,他们心里稍有放松。听到两边的鬼子打的这么猛烈,他心生一计,拽着宋秀山指了指东边又指了指西边,侯兆顺和杜子华也明白了他的意思,会心地笑了笑。侯兆顺将机枪里剩余的子弹向从车站冲出来的鬼子扫了一下,转身又向村里追出来的鬼子扫了一下,他们这边打一下那边打一下,引得两边的鬼子不停地朝着他们拼命射击,他们则利用庄稼的掩护悄悄地向村子南边爬去,巧妙地躲开了敌人,到一边去看热闹去了。只见两边的鬼子打的那个欢啊,直打到天色微明方才结束…… 。 想看书来
第二十二章 二
第二十二章(2)
迎着东方初升的太阳,特战队在县大队杨排长的带领下,来到一个叫大王坟的小山村。这个村子对王岳峰等原县大队的战士来说并不陌生,那时县大队经常来这里,村子小人又少,彼此都很熟悉。他们一进村,很自然地受到了村民的热情接待,朴实的村民们对他们问寒问暖,使他们感到像回到家一样那么亲切。杨排长和杜大年在一个村民的带领下找到村长安排饭,其他队员和战士都集中在村外一个小平地休息。他们喝着村民们送来的热水,谈论着这次战斗的经过和趣事,战斗的胜利使他们忘记了疲劳和饥饿。张宝乐喝着水面带疑惑地问王岳峰:“队长,我不明白这个村名怎么用‘坟’字起名?”
王岳峰放下碗,用手抹了一下嘴笑了笑说:“这大王坟的南面还有一个用‘坟’字当村名的村子叫小王坟。在泰莱山区用‘坟’字作村名的村子并不多。你可别觉得这村名不太吉利,其实这两个村子的人都以此为荣。传说在明朝年间,在山西一带由于遭遇天旱粮食歉收,官府要求农民还是按原来数量纳粮,激起农民造反。有一个农民挑头把农民组织起来抗粮抗税,打死前去征粮的官军举行起义,后被官军*。有一部分起义军冲破官军的围剿逃到这里,起义军首领得病死了,士兵用帽子运土将他埋在这里,留下士兵守坟,其余的人跟随另一个首领向南继续逃亡,结果这个首领由于箭伤复发也死了,士兵们将其埋掉后又留下士兵为其守坟。后来守坟的士兵在这里娶妻生子繁衍后代,逐渐形成了村子,为了纪念这段历史,就给村子起名了这样的名字。”
张宝乐听得正在兴头上,侯兆顺急火火地跑过来激动地说:“队长,你猜我们夜里打的这群鬼子是些什么人?”王岳峰立刻收拢了笑脸,从侯兆顺的表情来看,今天又有很大的意外收获,刚要问,只听张宝乐说:“鬼子就是鬼子呗,还能是什么人?”
侯兆顺兴奋得脸都红了。他把缴获的公文包向王岳峰的怀里一塞,高兴的手舞足蹈。“队长,这次我们又把鬼子搞苦了!今天我们干掉的是鬼子的一个‘巡视团’,全是一些鬼子军官,还有很多鬼子专家呢。”侯兆顺只会说日语,他怎么能认识日文,能看懂鬼子的文件呢?这要从侯兆顺在东北说起,侯兆顺十岁跟着叔叔到了东北,为了生存叔叔送他到一家日本人开的商店当学徒。这个日本老板有个八岁的男孩,很和侯兆顺投脾气,侯兆顺脑子非常聪明,又非常会玩,所有玩具都是自己做,什么弹弓啦陀螺啦铁环啦风筝啦等等一些小玩意,他都能做,并且做的还非常不错,日本老板看他聪明,又和自己的儿子能玩到一起,也很喜欢他。就这样他在这家日本人的商店里干了五年,在与商店老板的儿子朝夕相处的五年里,他偷偷地学会了日语,不但能说,而且还会写。后来日本老板搬到大连,想带他一块去,他叔叔不愿意就把他带到煤矿跟着叔叔给日本人挖煤去了。
王岳峰高兴的翻看着这些在他来说像天书一样的东西,虽然他看不懂但他还是急促地翻着。侯兆顺依然抑制不住自己的兴奋:“队长,这里面不但有鬼子名单,还有日程安排和课题计划。”
王岳峰高兴地一拍大腿说:“真是太好了!小杜说搂草打兔子捎盘下酒菜,没想到这盘下酒菜不光有兔子还有大鱼啊!”
杜子华躺在一块石头上似睡非睡。一天一夜的行军打仗非常的疲劳,王岳峰的一声大喊把睡觉的队员和战士惊得一愣都坐了起来。张宝乐跑过来一下子拧着杜子华的耳朵:“肚子你的下酒菜都端上来了,快起来吃。”王岳峰和侯兆顺都被逗笑了。
杜子华不满地说:“去去去,一边闹去。什么下酒菜有窝窝头吃就行。”
侯兆顺把鬼子的公文包往他怀里一扔说:“这就是你的下酒菜。”
杜子华把公文包扔给侯兆顺:“侯疯子你小子还没疯够,里面是有吃的还是有喝的?”
王岳峰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小杜,里面既没有吃也没有喝,但是它可有我们最最重要的东西!”
张宝乐拍了杜子华的头一下说:“傻小子,里面净是些鬼子专家。”
“什么专家?我看是专吃手榴弹的专家!”杜子华的一句话,引得大家都笑了。
正说笑着,杜大年与村长带着十几个挑着热汤提着煎饼和窝窝头的村民送饭来了。王岳峰赶紧迎上去握着村长的手说:“谢谢乡亲们,给您添麻烦了。”村长个子不高但很结实,说话也很痛快。他笑着说:“看你大队长说的,咱大王坟就佩服你们这样的。没什么好招待的,同志们就凑合着吃点垫垫肚子吧,真是对不住啊!村子小人又少,一时也搞不到什么吃的,请同志们原谅。”
队员和战士是真饿了,大口大口地吃着。王岳峰边吃边说:“这就很好了,乡亲们也很苦,不能再给他们添麻烦了。”
村长边抽烟边和认识的同志聊着家常,送饭的村民也向战士问这问那。王岳峰悄声地问杜大年“打条了吗?”杜大年点了点头。接着他把这次行动的收获简单地向杜大年说了一下,杜大年也感到惊奇,真是意外收获,这一刀捅得敌人可是够疼的。吃完饭他们与杨排长分手后,直奔狼窝村而去。
第二十二章 三
第二十二章(3)
特战队已经有近两个多月没有来狼窝村了,队员们特别想念狼窝村的乡亲们,特别是张大娘。在特战队成立近两年的时间里,他们有大半年是在狼窝村度过的,与乡亲们朝夕相处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特别是张大娘,她像母亲一样时时关心和照顾着他们,看到她就像看到自己慈祥的母亲一样。队员们听说要到狼窝村,个个像离家多年的孩子,急切地盼望早日见到自己的亲人,见到张大娘。特别是杜子华,这个从小就没有爹妈的苦孩子,早就把张大娘当作自己的亲娘看待,听说回狼窝,心里特别高兴,一路上又是蹦又是跳又是笑又是闹,欢快的像个孩子,几天来战斗的疲劳一下子就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宋秀山、侯兆顺故意逗他。侯兆顺背着他缴获的公文包洋洋得意地说:“小肚子,见了张大娘你是叫娘呢还是叫大娘?”侯兆顺是话里有话,山杏和杜子华之间有一种非常微妙的关系,这是大伙儿都看出来的事情,张大娘又对他特别的疼爱,大家也都觉得他和山杏特别的般配,就连王岳峰也觉得他俩比较合适。侯兆顺这一逗,大家都笑,七嘴八舌地嚷嚷开了,有的说还是叫大娘好,有的说叫娘比较恰当。宋秀山粗声粗气地说:“小肚子,反正早晚也得改口,干脆现在就改口叫娘算了。”又是一阵大笑。
杜子华被他们说的脸红得像猴子腚,急得话也说不成个了。“疯猴子,你又乱咬人!还有你这个臭大个儿,狗嘴里吐不出象牙。你们没有一个好东西!”
侯兆顺立刻变得“一本正经”。“说真格的小肚子,什么时候请我们吃喜糖啊?”
“是呀是呀,什么时候吃喜糖?哈哈哈……”又是一阵哄笑。
杜子华一看一张嘴无论如何也说不过他们,他不得不求助王岳峰。“队长,他们这可是违反纪律胡说八道破坏军民关系啊。”
王岳峰、杜大年、张宝乐都笑了。王岳峰笑着说:“你先说有没有这回事吧。”
杜子华急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这可是冤枉人,哪有这回事。”
杜大年看杜子华急成那个样子,也笑着说:“大家说说你别当真。再说又不是什么坏事。”
大家又一起起哄:“是呀,这又不是坏事,我们想还无处找去呢。”
杜子华没有办法,越描越黑,越说越说不清楚,挥挥手说:“去去去,夜猫子抓老鸹,都不是什么好鸟儿。”其实他心里清楚,他和山杏确实有一种无法用语言说清楚的微妙关系。他比山杏大两岁,自从跟着队长认识了张大娘后,张大娘确实对他特别照顾,没有别的原因,只因为特战队里他最小,又从小没有爹妈,就拿他当自己的孩子对待。他和山杏又特别投脾气,两个人到了一块有说不完的话语。这一切当然躲不过张大娘和王岳峰的眼睛,就连姜文秀也曾对王岳峰说,两个孩子很投缘,到一块就说个没完没了。时间长了一天不见就有六神无主的感觉。在杜子华受伤后,山杏的心里不知有多着急,不停地向王岳峰打听他受伤的情况,又捎信让王岳峰把杜子华送到军分区医院,或接到狼窝让她娘照顾治疗。这一举动显然已经超出了对一般同志的关心和热爱,张大娘当然明白女儿的心思,她也特别喜欢小杜这孩子,能有小杜这样的孩子做女婿,也是前世修来的福。王岳峰也希望这件事能成为事实,小杜从小失去了家庭的关爱,在张大娘这里得到补偿,也是他的福气。
杜子华看看队长和杜大年、张宝乐都拿他取乐,心里想:好啊,你们都拿我开涮取笑,我也拾掇拾掇你!他主意一定就大声地说:“还不知道吃谁的喜糖呢,反正姜副政委早就对我说要请我吃她的喜糖了。”
王岳峰笑了笑,心里想这小子真是人小鬼大,还真会转移目标呢。杜子华这一嚷嚷,还真把话题转移到王岳峰的身上了。侯兆顺紧跑一步对王岳峰说:“是呀队长,什么时候吃姜副政委……的喜糖啊?”
杜子华对自己的“聪明决定”感到非常的得意,还没等大伙儿起哄,他又扔出一颗重量级炸弹:“还有呢,宝乐和吴凡的喜糖早该吃了吧。”
侯兆顺站住等张宝乐走过来就拉住他的胳膊说:“哎老张,听说吴凡嫂子早就等急了是吗?”
一直沉默不语只管看热闹的杜大年也笑着说:“我看一块办最好,既省事又热闹。”
对于杜大年的提议有的赞成有的反对,但是反对的人多。原因很简单,就是应该吃三次的喜糖改成吃一次,感到吃亏不划算。
对于大家的玩笑,王岳峰虽然有些难为情,但是心里很高兴。队员们这种不怕苦不怕累的乐观主义精神,使他深受感动,因此他没有制止他们的这种有些不太适合,或者说有点过分的玩笑话。在这个战斗集体里,同志、战友之间的感情相当融洽,互相帮助互想爱护,有了这样一种氛围,就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打不胜的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