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九零,学霸小富妞-第1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黄欣文是老师的事,老家的人也知道,农村人对老师总是有种莫名地敬意,大家都说她的好话。
不管长辈晚辈也统统都跟着叫她老师。
可能黄欣文自己都没想到,她已经做好了到农村来被人说闲话的准备。
“人家黄老师知书达理,和一般人家的儿媳妇自然不一样。”
“就是这肚子啷个还没得动静哟?不准备再生一个呀?”
“对头,你们肯定还要再生一个撒,全贵现在又不是交不起那个罚款。”
“我们黄老师要给娃娃上课,那些事不着急。”
姜秀芳看了一眼黄欣文,见她脸色如常,心里也松了口气。
她是隐隐约约听这个儿媳妇说起过,因为小满的关系,她不打算再生。
就算生,也想等小满高考之后。
老人都是希望家里热热闹闹的,她疼爱小满,但如果再有个小孙子也不错。
所以,打算等小满高考之后再催他们赶紧再生一个。
对于儿媳妇的退让和懂事,姜秀芳是很满意的。
也就是为什么,她跟这个儿媳妇能处得好的原因。
黄欣文处处为林家考虑,待小满视若亲生,她也没道理挑她的刺。
而且,她对自家儿子也上心,不像那个王钰。
“对头,我至少要先把这一届的娃娃带到六年级毕业。”
黄欣文也接收到了婆婆的眼神,笑着回答那个人。
“你们这种老师,就是认真负责,了不起。”
刘奶奶拿着顶草帽一边扇风,一边对黄欣文竖起大拇指。
之前姜秀芳回来就和她摆谈过的,这个儿媳妇确实不错,很会为人处世,也会说话。
“对学生认真负责,是每一个老师该做的。”
黄欣文也只是微微一笑,她其实不怎么会和这些老人聊天。
“老师,我们先回去,买的菜需要先拿出来。”
林小满看出她的不自在,就找了个理由让她先回去。
“放到那里,等下我来弄,你们在灶头把衣服弄脏了。”
姜秀芳没发现儿媳妇想回去,就道。
“妈,你难得回来一趟,和婶婶伯娘们吹牛就行了,我和小满先把东西拿回去。”
“对头,老姜和我们吹一哈儿,等下我们也要回去煮饭了。”
这会儿都是晌午了,差不多都是各家的女人先回家做饭,男人还在外头收谷子。
“你看你儿媳妇多懂事,这下全贵是遇到好人了。”
“……”
各家老太太都很有精神,聊天就算隔着几条田坎,声音都依旧听得清。
黄欣文带着林小满回家,林爸爸是直接回家换一身农村的衣服就出去收谷子了。
虽然在城里待了这么几年,但一回到农村,他做起事来毫不含糊。
“小满,老家这边的人感觉都好热情。”
“幸好你把我拉走了,不然我都不晓得该怎么和他们交流。”
“您多回来得几次就好了。她们其实也不那么可怕,平常看着都挺好的,也热情。”
“就是无聊的时候喜欢东家长李家短的。”
林小满其实对这些老太太也没有那么深的成见,刚重生那会儿,或许反感村里的人到处说她家的事。
但事情过去了,就在她这边没什么痕迹了。
家里的房子已经翻修了,是二层小楼,也是去年回来修的。
还是林爸爸和黄欣文结婚之前,林小满建议把老家的房子修一修,不然人家回去看到你家这么破旧,还以为是骗婚呢。
有了钱,林爸爸也不会固执得那么厉害,就听从了女儿的话。
家里不仅修了房子,还买了一台大彩电,爷爷平时在家一个人看电视,也不觉得那么寂寞。
就是一个老人,还是老头子在家,难免家里收拾得不太干净。
林小满找了个扫帚就开始打扫房间。
“你放下,上楼去休息一会儿,这些我等下来做。”
黄欣文很有做人家媳妇的自觉。
在自己家再怎么娇生惯养,在别人家里都会抢着干活儿。
特别是对小满,她是当后妈的,如果让小满干活,在人家眼里还不知道是她怎么虐待前妻留下的孩子呢。
“这您就别跟我争了,我不做,等下我爸回来看见了也要骂人。”
林小满从小就被教导,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打扫房间。
“那行,你如果热,就把风扇打开。”
堂屋,也就是客厅,安装了一个大的三叶吊扇。
“您去厨房忙吧,肉和鱼这些赶紧抹上盐,天气热了放不得。”
“要得。”
这母女俩一个在厨房忙,一个在收拾房间,姜秀芳回来的时候,饭都要煮好了。
她也去厨房帮忙,让林小满去田里喊那父子俩回来吃饭。
【483】劝大姑买房(二更)
菜是黄欣文炒的,姜秀芳给烧火。
幸好是重新起的房子,要是那个老房子,又不敞亮,灶房里又脏,还不知道做个饭人家敢不敢吃呢。
爷爷看起来没有前几年那么精干了,可能是因为一个人在家,确实生活太过无趣。
今天大家都回来了,他倒是挺高兴。
“林蓉和杨思文明天也要回来,我们加把劲,两天都能把谷子收完。”
“这次谷子收了,爸你就把屋头的猪这些卖了,跟我们一起去嘉市。”
既然都打算好了买房子,父母分开住也有地方住,林爸爸昨晚就跟林奶奶商量好了。
这次也不是征求林爷爷的意见,而是直接要把他接到城里去住。
一个老头子在老家,确实也寂寞。
“去啥子去,屋头还有鸡鸭都养起的,坡上的庄稼也还在种。我走了哪个在屋头守屋?”
说是这样说,但林绪清的目光还是看向了是姜秀芳。
他一直坚持不跟儿子去嘉市,之前是觉得不习惯,后来是因为,老太婆不太想要他去。
虽然没明到起说,但每次都是横眉冷眼的,谁还看不出来?
“爸,我和全贵都觉得你一个人在老家种地太辛苦了。我们又不缺这点吃的。”
“何况,如果你是想吃老家的东西,我们也可以开车回来买,逢年过节也可以回老家来过。”
当然,这基本都是说安慰他的话,过年是要回来,但过节,如果不是哪家亲戚做事,还回来做什么?
耽误时间。
“你看你现在一个人在家,我们还要担心,倒不如跟我们进城。”
“而且,跟我们住在一起也热闹些嘛,都说养儿防老,未必到了老来,还要你自己照顾自己啊?”
“……”
黄欣文显然是个很会说话的女人,字字句句都戳在林绪清的心窝上。
让他有些意动的同时,又想起老婆子这些年的别扭。
她没开口,他都不敢答应了。
“您别看咱妈,她难道就不担心你吗?”
“您一个人在老家,我们都在城里,要是出点什么事,我们都不能及时知道。”
“我去城里也没得啥子用,你妈还可以照顾你们,我能干啥子嘛?”
一个老人,特别是一个农村里习惯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人,他其实不是那么愿意丢下手里的活计去过清闲的日子的。
清闲的日子,容易让老人认为自己没用,在儿子媳妇面前抬不起头来,在家里也没有话语权。
虽然现在也没有,但他每年种庄稼,儿子回来还要拿些米呀蛋的,过年杀了猪也一大半拿到城里去吃了。
这让他心里有种满足感,还特别希望他们多回来拿。
可能这就是老父亲那种,就算掏空自己,也要养子孙后代的心情吧。
“怎么会没得用啊?你一天早上可以跟妈一起去买菜,在家看看电影,和小区里面的老头老太太一起打打牌,我们家还要几平米的花园,平常可以种点菜。”
黄欣文说到这里,特别心虚地看了林小满一眼。
花坛里被小姑娘种满了花,一年四季家里都能闻到花香,如果被林爷爷挖了种菜,估计能气死。
她现在在想,新买的房子要不要买在顶层,这样,就可以去顶楼上面种菜了。
“只要去了城里,还怕您没事干呢?”
“奶奶每天都过得挺充实的,我想您肯定也行。”
“要是实在无聊,给您点钱,去做小生意?”
林小满对林爷爷虽然心存芥蒂,但到底是亲爷爷,不可能真一辈子把他分出去单过,不给照顾的。
好说歹说,林绪清终于同意,等今年过年之后,再去嘉市。
家里的猪,倒大不小的,他舍不得卖,鸡鸭也还没有养大。
达成了统一的意见之后,一家子都松了口气。
林小满还特地看了一眼自家奶奶,见她没什么特别的反应,才放下心来。
第二天,林家大姑大姑父带着儿子果然来帮忙了。
林小满的表哥杨淮比她四岁,目前在读高中。
成绩一般,但胜在人很踏实,以后考个大专是不成问题的。
姑父的厂在2000年之后就开始逐步走下坡路了。
林小满当时和他说,他自己还不信,差点就把钱拿去给买了厂里的股份。
幸好,最后还是被劝住了。
他们在里面又做了两年,去年的时候才彻底下定决心从里面搬出来。
林大姑从林爸爸这里借了点钱,也在嘉市买了个门面,打算做饭馆的生意。
林小满知道自家大姑厨艺好,特别是熬的那种高汤臊子,做出来的米粉和面条超级香。
也赞同她从这个开始做。
也别太累,就做个早餐,中午可以歇业。
但大姑这人吃苦耐劳,倒是中午和晚上也开着营业,只不过请了一个厨子,做些大排档一样的菜品,配上啤酒,晚上还格外受欢迎。
现在差不多做了一年的生意了,把当初在林爸爸这里借的钱都还上了。
“大姑,你们现在存钱也该买套房子了。”
“在城里面,还是要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才安心。”
在田间,林小满和大姑并排一起割水稻,一边割,一边跟她扯闲篇儿。
“我还不是想先把你爸爸的钱还上,不然早就可以买了。”
最初他们从厂里退出来的时候,那些人说不完的酸话,也笃定他们两口子进城赚不到钱。
结果现在看他们生意好,而厂里效益早就不景气入不敷出,工人的工资都发不起了,又开始捧他们,说他们的好话了。
甚至还有人想从厂子里出来,到他们店里来帮忙。
可惜两口子没有松口,只说店里小本生意,现在不招人,等以后扩张了再说。
想来想去,还是她家小满好。
那么小就知道给大人出谋划策了。
如果不是小满,他们家的钱只怕如今也陷在厂里出不来,而人也要在厂里继续耽搁下去了。
“你还了我爸爸的钱,还剩下好多?如果差一点,就给我说,我给您。”
她是悄声跟大姑说的话,但旁边还有一个黄欣文在跟老太太学割水稻呢。
这会儿也听见了姑侄二人的谈话,顿时觉得哭笑不得。
【484】改变小伙伴们的未来(三更)
这小姑娘,不仅自己喜欢买房,还喜欢劝人买房呢?
不过,她和她大姑的感情是真的好,这又让黄欣文不禁有些羡慕。
“你有好多钱,还给我?”
林大姑笑,显然没把侄女的话放在心上。
“您别管我有多少钱,但房子得先买,再不济,我帮您凑个首付,月供你们每个月还下来也没有什么经济压力。”
林大姑的生意,能做的这么顺利,其实这里面少不了林小满的功劳。
但她从来也不邀功,这会子劝着林大姑买房,也是因为再等几年,房价飙升,没买的人,就只能望洋兴叹了。
“你这娃儿是不是背到我们藏私房钱了?还凑首付。”
“姐,小满说得也没错,你们要是暂时缺钱,就还是把还给全贵的钱拿回去,有了再还就行了。”
“都是一家人,不要计较那么多。”
林小满都这样说了,黄欣文也跟着表态。
不管她是真心还是假意,林大姑听了这话其实都觉得心里熨帖。
再次证明,弟弟这次是真的娶了个不错的媳妇儿。
“要得,我们到时候去看看房子。”
“我们准备再买一套,就买在隔现在两条街的那边,是个新小区,大姐你如果有兴趣,可以回去了跟我一起去看。”
“到时候买到一起,来往也方便。”
黄欣文是真心邀请她一起去的,老人都接下去了,两家人隔得近,经常走动才好。
她不仅让大姑子在小区买房,还想动员她弟媳妇也在附近买。
不用住在同一栋楼,但同一个小区就很方便了。
“你们又要买房啊?”
弟弟这套房子是怎么来的,林大姑当然知道。
装修得那么好,一百多平也宽敞,但没想到他们还想换房子。
这都还没住几年嘛。
“我们……”黄欣文都不知道怎么解释,难道说你家侄女嫌弃房子太小了。
想住跃层?
林小满心说:我还想二楼一整楼都是我的呢。
“大姑,是我想买房,我觉得家里房子不够住,我的书房应该和爸爸老师的书房分开,还有爷爷年后也要跟我们回嘉市。”
“再加上,家里没有客房,来人来客都住书房不是很方便。”
“现在手上不缺钱,我们再买一套,等以后通货膨胀,钱就不值钱了,现在买十套的钱,到时候都不一定能买上一套。”
“……”
听了侄女的话,原本觉得买个两室一厅就够了的林大姑,瞬间不敢开口了。
还是买个三室吧,不然侄女来家里都没客房住。
儿子平时读书不在家,只有他们两口子,他们觉得两室一厅足够。
但侄女说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
“小满,哪里有你说的那么夸张哦,现在买十套的钱都不够以后买一套啊?”
“对,要不到几年,这房价就会往上涨的。”
“现在农村进城打工的越来越多,谁不想在城里安个家,以后给孩子更好的教育?”
听了她的话,姑父和大姑都陷入了沉思。
“那我们确实应该早点买一套。”
之前如果说还是考虑的话现在大姑是下定决心要买一套了。
林小满见她被自己说动,也很开心。
中午的时候,她的小伙伴余阳就来找林小满玩了,还有林婷婷。
她原本都是要去省城在她爸爸妈妈打工的地方过暑假的,但今年没这么早过去。
三个小伙伴再次聚在一起,都很开心。
余阳暑假一到就黑成一坨乌云了。
林婷婷每天帮着她爷爷收谷子,却没怎么晒黑,不愧是天生的美人坯子。
“小满,我觉得我这次考得这么好,真的是托了你的福。”
好朋友读高中了,林婷婷才小学毕业,林婷婷的心里落差虽然大,但也得到了好朋友的帮助。
她的那些资料书全部都是林小满带回来的。
包括余阳,现在被押着做的练习题,也是林小满给他找的。
“我们镇上,就两个人考进嘉市,我就是其中之一。”
“虽然不是第一名,但我还是被一中录取了。”
“那就太棒了,以后可以在嘉市读书,我们就可以经常见面了。”
林小满很为好朋友感到开心,虽然两人没有和前世一样朝夕相处。
但这一世,提早分开,每次回来却都是如同老友一般,反而比之前更为亲密。
“有什么好的,我考去嘉市,你都跑到省城去读书了。”
她有些想不通,林小满在嘉市读高中不也挺好的吗?
一中也有高中部,怎么就非要跑去省城呢?
“青城高中是我们省最好的学校,那里不仅是环境好,老师的一些教学理念和其他地方也有不一样的。”
“我在青城能够学到更多,最主要的是,地方大,眼界就宽,还有你的朋友,就会更多。”
说是会给你提供更多的资源这样的话,林婷婷可能还听不大明白。
但多个朋友多条路,这是谁都知道的。
“你想想,如果我留在嘉市,我的高中同学至少有一半是和我初中同学相重合的,是不是就会少了很多朋友?”
“你这么讲也没错。”
林婷婷点头,表示赞同。
然后小姐妹两个一致把目光对准余阳。
“你好好读书,最后一年努把力,争取将来跟我读一个学校。”
“我也想跟你们读一个学校,但你们看我那个成绩,我啷个可能跟你们考一样的学校嘛?”
“我觉得我天生就不是读书的命。”
余阳很难保持语文和数学都是九十分的状态,一般也就语文七十多,数学八十多的样子。
“我也不晓得你是啷个回事,考得这么差,上课是不是没认真听讲?”
林婷婷去扯余阳的耳朵,余阳一边嗷嗷叫一边解释。
“我怎么可能不认真听讲,我就是认真听了也听不进去啊,没那个天分,你们还是不要难为我了。”
“我在想是不是有啥子捷径可以走,就是不用考很好,也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