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落升-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邓元觉随手一拳打倒一人,抢过他的单刀,朝着雷迪继续杀去。

    吴双这个时候也率军冲到近前和守军厮杀到了一起。

    邓元觉趁机摆脱纠缠,眼睛直盯着雷迪一人,说什么也不能让他逃回城去。

    此时的雷迪早已被吓得心惊胆战,在丹阳城外他可是亲眼目睹过邓元觉的真实武功,知道只要被他近身,自己绝无逃脱的可能。

    岳霖已经被擒,自己不能再有闪失,雷迪决定先回城死守,等大司马大军到了之后,再合力围剿他。

    主意刚刚打定,正准备回城时,雷迪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

    这不看还好,一看就发现邓元觉正施展轻功从空中朝着自己奔来。

    “快放箭,把他射下来。”雷迪大叫道。

    嗖嗖嗖,邓元觉手舞单刀挡下几支箭后,索性跳入军中,一手一个抓了两人挡在自己身前做肉盾。

    “快,挡住他。”雷迪一边大喊,一边朝着凤首城门跑去。

    此时守军都在往前冲,就他一人逆向往回逃,速度就可想而知了。

    邓元觉几个起落就到了近前,手中两个肉盾分别砸向他。

    雷迪出手刚挡下一个,又被第二个砸到在地。刚要爬起身来,邓元觉的单刀已经到了眼前。

    “我是大宋的大将军邓元觉,雷迪犯上作乱,已经被我军法处置,尔等若还执迷不悟,不肯放下武器投降,就休要怪本将军赶尽杀绝了。”邓元觉手高高举着雷迪的头颅,运足内力对场中的众将士喝道。

    凤首守军一看两个主将一人被杀,一个被擒,对方又是货真价实的大将军,哪还有人再敢反抗,纷纷丢下武器选择投降。

    邓元觉带兵进入凤首之后,为了彻底震慑住这五万大军又下令将岳霖斩首示众。

    “大将军,这些降兵怎么处理,是带回荆州吗?”吴双向邓元觉请示道。

    邓元觉摆了摆手:“这五万大军都是燕赤行在吉州郡招募的,我以前没带过他们,如果贸然把他们带回荆州恐怕会出乱子。”

    吴双听罢做了个杀头的手势:“那末将今晚带人把他们全结果了,然后挖个坑全部埋了。”

    “不可,我们拿下楚地不过两年,民心未稳,这么做会激怒楚地的百姓,不利于我们将来的统治。”邓元觉阻止道。

    吴双很是为难:“带走也不行,直接杀了也不行,难道留给大司马用来对付我们吗?这可是五万大军啊。”

    邓元觉想了想:“先把他们都带上,荆州是不能留的,都带去夏*给雷正明和岳守明,让他们去对付田无忌。”

    吴双笑道:“妙啊,借田无忌的手把他们都杀了,这样百姓就不会对我们有意见了。”

    邓元觉又道:“凤首不是留久之地,你去把城内的辎重清空,什么都别给燕赤行留下,我们连夜回荆州。”

第一百九十三章 病危() 
“陛下,大将军上书说三皇子蓄意谋反,私自带兵攻打荆州和夏口,失败后又逃亡齐国,结果被齐军所杀,大将军请陛下。。。。。。”太尉袁成策不敢再往下说了。

    这次计划的这么周密,仍然被邓元觉逃脱,肖道成本就一肚子怒火,现在见袁成策又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怒气更盛:“他请我干嘛?快说。”

    袁成策豁出去了:“大将军说三皇子造反之事,证据确凿,请陛下昭告天下,并将三皇子一脉削除皇籍,贬为平民。”说完袁成策就跪倒在地。

    肖道成听完只觉得眼前一黑,吐出一口黑血。

    “快去请御医来。”袁成策大喊道。

    肖道成痛心疾首,抓起身边的一块玉石狠狠地摔在地上,怒骂道:“邓元觉你太过分了,你杀了朕的彻儿,还要逼朕诋毁他死后的名声吗?你休想。太尉,你去把邓文杰给朕斩了。”

    大司农高义上前劝道:“陛下息怒,邓家的人现在可不能杀啊,大将军安全返回荆州之后,又从寿春调了二十万大军过来,如果陛下不答应他的要求,只怕大司马在丹阳的五万人马也抵挡不住他。”

    “难道除了答应他的要求之外,你们就没其他办法了吗?”肖道成怒视着袁成策和高义。

    现在朝中重臣也只有他们两个还在建邺,丞相陈国庆和司空崔毅都被岳霖和雷迪杀了,燕赤行又在丹阳,邓元觉就不用说了。

    肖道成想起了肖彻的两个幼子,如果答应了邓元觉的要求,那就意味着自己的两个孙子也要离开皇宫,从此流落江湖。

    “陛下,三皇子已经不在了,可是大皇子还活着啊,他还在大将军手上呢,您也要为他考虑一下啊。”高义见肖道成迟迟做不出决定,又抛出了一个理由。

    肖道成这才想起了自己还有一个儿子也落在邓元觉手上,当初是想让两位皇子去掣肘他,没想到今天一个被杀,一个成了人质。

    “袁太尉,你按大将军的意思拟旨吧。然后再下一份诏书给寅儿,将他召回建邺。”肖道成最终还是无奈的做了这个决定,将肖寅召回建邺就意味着他彻底放弃了楚地。

    “想将肖寅调回去哪有那么容易,吴腾你给陛下上书,说姜桓楚日夜攻打许昌,许昌正值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我军中也没有合适的将领可以换下大皇子,若陛下执意要调回,就让他把文杰给我派过来。”邓元觉正式和肖道成翻脸后,就无时无刻不想着怎么把自己的幼子接到寿春来。

    吴双有些担忧:“姜桓楚已经一年多没有动过兵了,这么上报可以吗?”

    吴腾双眼一瞪:“怕什么,他都派人来刺杀我们了,还管他欺君不欺君,如果将来开战,文杰在他们手上,我们总有些顾虑,趁这个机会换回来正好。”

    邓元觉又道:“你再给丁掌门写封书信,邀请他把天刀门也迁到寿春来,这次林师弟帮我抵挡神鹰堡,肖道成日后一定会报复他。以后大宋有了神鹰堡,也不需要天刀门了。”

    吴腾喜道:“太好了,我早就有这个想法,就怕掌门不同意,现在局势已经变了,再加上大将军你亲自开口邀请,丁掌门这下不能拒绝了吧。”

    一个月后,邓文杰带着整个邓氏家族来到了荆州,陪同前来的还有天刀门的掌门丁稼轩以及门下所有弟子。

    “文杰,你小子都长这么大了,大将军日日都在为你们担心。文豪也在寿春新建了邓氏宗祠,以后你们就可以在那里开始新的生活。”吴腾已经有十几年没见过邓文杰了,上次见面还是在邓元觉驻守余州的时候,那时邓文杰只是个十二三岁的小毛孩。

    “父亲,我把家里的人全部带过来了,以后我们建邺邓家就要改成寿春邓家。”邓文杰满心欢喜,虽然他早已做好了赴死的打算,但听到肖道成下旨让他去荆州的那一刻,还是忍不住哭了。

    他不过二十出头,虽然官居卫尉,但清楚的知道自己只是一个没有实权的人质,一旦肖道成和父亲开战,自己就要被拖出去祭旗。

    邓元觉满是欣慰,三个儿子都算成器,连最小的也是铮铮铁骨的硬汉子,这七年来,从未听他要求过自己把他救回来。

    “这些年你受委屈了。”邓元觉轻轻拍了拍邓文杰的后背。

    邓文杰鼻子一酸:“不委屈,父亲您说过,家族利益第一,我个人得失不算什么。”

    “好、好,等哪天文英回来,我们就可以一家团聚了。”

    “大哥在郁林城会有危险吗?”邓文杰刚逃离虎口,又开始替自己的大哥担心了。

    “你放心吧,大将军又给了文英五万大军,现在他在郁林城有十万大军,陛下想要动他也得好好掂量一下,再说现在国内除了燕赤行,还有谁会是文英的对手。”吴腾不待邓元觉开口,抢先回答道。

    “好了,先不说这些了,明天你带着族人回寿春安顿好,也和你二哥好好聚聚。现在陛下手上最后一张牌都出完了,我倒要看看他接下来还能耍什么花招。”邓元觉打断了二人。

    邓文杰突然想起来什么:“对了,我离开建邺的时候,听宫内传来消息说陛下病倒了,据说这次特别严重,他会不会就。。。。。。”

    话虽然没有说完,但在场的众人都明白是什么意思。

    邓元觉看着建邺的方向,久久没有说话。

    “钟神医,父皇的病还好吗?”太子肖衍一脸紧张的看着御医。

    钟神医叹了一口气,轻轻摇了摇头道:“陛下年事已高,本就应当好好休息调养,但偏偏不肯,还日夜操劳。最近加上三皇子的事情,又伤心过度,这一病怕是时日无多了。”

    要是在七、八年前肖衍听到这个消息说不定还会心中窃喜,可是现在真的喜不出来,这十几年宋国由衰转盛,但转眼之间又可能要由盛转衰。而且这次的衰败可能会比十几年的那个落后的宋国处境还要差。

    在百姓看来宋国现在是国力强盛,无论是军队数量还是国土面积都直追齐国,甚至经济实力也在全面复苏。

    但只有他们自己人才知道,宋国的强是强在楚地,而对楚地,皇室已经完全失去了控制权。一旦邓元觉决定造反,那他的六十万大军就可以如摧枯拉朽一般,给这个外强中干的宋国致命一击。

    “钟神医,不管你用什么办法一定要把父皇治好。”肖衍情绪有些失控。

    躺在床榻上的肖道成睁开了眼睛:“衍儿,你就不要为难钟神医了,朕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趁着现在头脑还清醒,我们父子俩好好的说说悄悄话。”

    钟神医一听,连忙告辞。

    肖道成看着肖衍有些歉意的道:“本来朕还想在把江山交给你之前,先替你把世家问题都解决掉,可惜最后功亏一篑,五大世家,解决掉了四个,剩下的最后一个,朕是没能力解决了。”

    肖衍眼眶有些湿润:“父皇您放心,大将军的问题我会解决掉的。”

    肖道成叹了一口气:“难啊,你告诉朕,朕死之后,你打算怎么对待大将军?”

    这个问题肖衍独自一人在深夜无数次想过,但都没有答案。

    看着肖衍没有说话,肖道成接着道:“四大世家倒台之后,现在朝中你能用的人不多,太尉袁成策虽然忠心,但能力有限,不可大用。大司农高义,在前楚的时候就位居大司马,倒是一个治世能臣,只是私心太重了。好在我们大宋不像前楚,高义带着一大家子来建邺,根基还浅,对于他你可以重用,但不能同时重用其他高家的人,不然高家会成为新的世家。”

    “那大司马呢?”肖衍最关心的就是燕赤行,他是宋国现在唯一能抵御邓元觉的人。

    肖道成面露杀气:“如果不是这次刺杀邓元觉失败,朕一定会在临死之前,赐死燕赤行。”

    肖衍大惊失色:“为什么?大司马并非世家出身,而且自身能力又足以和大将军以及田无忌匹敌。”

    肖道成冷笑道:“就是因为他能力太大了,朕才要杀他。这样的人,你觉得你能驾驭得了吗?”

    肖衍一怔,随即摇了摇头。

    肖道成又道:“燕赤行和邓元觉一样,都是野心勃勃的阴谋家。他对朕恨之入骨,当朕看不出来吗?如果没有他,说不定朕还能多活几年。”

    肖衍被肖道成的话吓到了:“你是说大司马对你下毒手了?”

    肖道成微微点了点头:“朕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虽然没有证据,但朕敢肯定就是他对朕下手了,他一定是想报当年肖道源的仇。”

    肖衍大怒:“这老匹夫居然如此大胆,我这就派人召他回来。”

    肖道成瞪了他一眼:“你性子如此急躁,让朕如何放心把江山交给你?如果彻儿现在还在就好了,朕以前打压他是为了让你顺利接位扫清障碍,但眼下这个局面,如果他还活着,朕一定会废了你的太子之位,把江山交给他。”

第一百九十四章 宋国新帝() 
肖衍听了心中十分不悦,如果不是肖彻已经死了,就凭肖道成这句话,就要为将来埋下一场祸乱。

    “衍儿自知不如三哥,如果三哥还在世,衍儿情愿让出太子之位,并尽心辅佐三哥匡扶社稷。”肖衍这话说的有些违心。

    肖道成也知道再说这些已经没有意义,于是转开话题:“大司马这人狼子野心,但现在除了他之外,你也没其他人可用。要是石落升和刘子玄还在就好了,他们两人的才能足以匹敌邓元觉和燕赤行,我们也不至于像今天这样被动。”

    直到现在肖道成仍不知石落升还活着的事情,他虽然知道楚地的西南地区已经被一股势力整合,但只知道这股势力是属于一个叫天罗教的帮派,领头的人叫石预。

    “对于燕赤行,你要像朕当年对邓元觉一样,军事方面可以完全放手交给他,不要有任何干预。但政治方面绝不允许他插手,朝堂也好,地方也罢,不能提拔一个他的人。”肖道成叮嘱道。

    强敌在外,手握兵权的燕赤行如果敢造反,那就会背上一个乱臣贼子的罪名,也会因此失去民心。到时邓元觉就会打着为肖衍报仇的旗号,立刻出兵灭了他。

    肖道成还想到了江湖势力:“听说天刀门已经全部搬迁到寿春去了,他们走了也好,留下来将来也会是邓元觉的内应。天刀门虽然不在了,但江湖不能乱,侠以武犯禁,一定要扶持一个亲近我们皇室的大门派,利用他们来震慑江湖宵小,不然这些零散的江湖势力,也会成为民间动乱的隐患,燕赤行的神鹰堡倒是可以暂时接替天刀门的位置。”

    肖衍默默地倾听着,时不时的点点头,他知道这可能就是最后一次聆听父皇的教诲了。

    一个时辰后,肖道成看上去有些疲惫:“好了,朕该说的都已经说了,剩下的就看你自己的了。去把寅儿、袁太尉和大司农他们喊来,可惜宇儿现在不在朕身边。”

    二皇子肖宇自从田裕隆死后,就请命调去最偏远的龙川郡任太守,已经快有十年没回过建邺了。

    袁成策三人知道肖道成病入膏肓,所以早就在门外候着,听到肖衍传唤,立即走了进来。

    三人进来时,发现肖道成并没有躺在床榻上,而是穿戴整齐的坐在书桌前,面色虽然憔悴,但威严却是不减。

    袁成策担心肖道成的身体:“陛下您怎么起来了,钟神医说您需要多休息。。。”

    话未说完,肖道成伸手阻止了他:“朕的时间不多了,以后大宋和太子就要托付给你们。二位都是国之栋梁,现在国家到了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能不能帮助新帝渡过难关就看你们的本事了。”

    袁成策三人跪在地上痛哭:“陛下放心,臣等一定竭尽所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肖道成又慈祥的看着肖寅:“朕知道这么多年来你心里一直都怪朕,朕马上就走了,你还怪朕吗?”

    肖寅早已泣不成声:“儿臣不敢怪父皇,是儿臣不懂事,不理解父皇的苦心,以后儿臣一定会好好的辅佐新君,绝不会允许任何人侵犯我大宋的江山。”

    眼见肖道成就要驾崩,肖衍即将即位,自己曾经为了争夺储位可是没少对他下手,现在再不表态,只怕将来肖衍登基之后,第一个就要拿自己开刀。

    肖道成满意的点了点头,又满怀期待的看了一眼肖衍,就此撒手归西。

    三天之后,太子肖衍在太尉袁成策和大司农高义的拥立下成为新的宋国皇帝。

    肖衍登基后按肖道成的指示封了大皇子肖寅为梁王,加封大将军邓元觉为魏王,大司马燕赤行为护国公,太尉袁成策晋升为丞相,加封安乡侯,大司农高义晋升为太尉,加封西乡侯。就连远来奔丧的二皇子肖宇也被加封了祁王。

    肖道成驾崩,邓元觉虽然没有亲自前往建邺吊唁,但也派了吴世奇代自己前去,他现在已经被封了魏王,在自己的诸侯国内可以有自己的属官,所以不用担心吴世奇会被肖衍扣下。如果肖衍真敢这么做,那反而给了他一个出兵的理由。

    一生之敌肖道成去世了,邓元觉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样高兴,反而内心是唏嘘不已。对手很多时候对自己的帮助比朋友还要大,如果没有肖道成,今天的邓元觉也不会坐拥大半个楚地,南面称王。

    远在蓉城的石落升、刘子玄等人收到消息也是感慨万分,这段时间肖彻和肖道成相继离世,让他想起了以前很多和这两人在一起的时光,肖道成虽然是利用他对付邓元觉,但也不可否认,没有肖道成就没有石落升的今天。

    至于肖彻,两人除了相识之初有过一些对世家和皇权之间的争议外,其他大部分时间都是私人友谊。特别是在九龙瀑布,两人可以说是生死之交。

    对于肖彻的死,石落升虽然不清楚具体过程,但从结果来看,八成就是邓元觉的阴谋。肖彻好端端的怎么可能会造反,而且还是死在田无忌手上?

    “肖道成死了,齐宋之间新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