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落升-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让原本已经备战两年的太守刘汉盛有些手足无措,他本不想阻止百姓出逃,因为担心会引起更大的混乱。但现在一看不阻止也不行了,百姓自己跑也就算了,还煽动着守城官兵一起跑,再这么下去,徽城就要成空城了。

    刘汉盛让自己几个心腹带着家丁日夜守在四个城门,不准任何人进出。这么做虽然暂时解决了出逃问题,但是城内蔓延的恐慌情绪却越来越盛。

    邓元觉带着大军抵达城下,立即就发现了这个问题,于是让吴腾、邓文豪、荀玉清各带两万人围着东南西三个城门日夜攻打,单单留下北门不攻。

    这样城内的守军和百姓都觉得自己还有一条退路,守城时也不会全力以赴。

    这几天一到晚上就会有百姓偷偷地从北门的城楼上放吊篮逃走,刘汉盛知道后又派人去阻止。

    刚开始还好,后来随着这么做的人越来越多,百姓和守军之间的冲突也越来越大,甚至出现了百姓殴打官兵的情况。

    刘汉盛把城内的属官都召集到了一起,希望他们能想一个好办法,谁知道身旁的陈主簿一开口就试探道:“大人,在这么下去我们恐怕也守不了多久,不如也学陈世铎开城投降吧?”

    要知道在一个月前,刘汉盛知道陈世铎献城投降的事情后,可是当着众人的面大骂过他贪生怕死,辜负圣恩的。现在陈主簿也让他学陈世铎,这面子哪搁的下来。

    刘汉盛心中升起一股怒火,铁青着脸又看了看其他几个属官,指着其中一人问道:“周统领,你是城防军的统领,你来说说看,这徽城还能不能守得住?”

    那周统领一脸无奈,咬了咬牙道:“大人,敌军势大也就算了,现在民心也不在我们这边,就连城防军都一个个士气低落,哪里还守得住,卑职建议还是考虑一下陈主簿的意见吧。”

    周统领话音刚落,其他属官也纷纷附和,大家都心知肚明,楚国算是完了,就算现在能抵挡住宋军,但境内还有二十五万的齐军,他们不得不为自己的将来和家人考虑。

    刘汉盛气结,其他属官要投降他都可以无视,但连城防军统领也想着投降,他就有些众叛亲离的感觉。

    城内除了周统领,其他人都不谙军事,周统领都没信心,那其他士兵就可想而知了。

    刘汉盛叹了口气:“人各有志,既然诸君都决定要投降,那我也不勉强诸君。但我深受陛下大恩,是断不可能投降宋军的。诸君放心,我不会因为我一人的决定而拖累诸君的前程。”说完刘汉盛丢下众人,独自一人回到了后堂。

    陈主簿和周统领等人面面相觑,不知道刘汉盛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等了一炷香的功夫,还不见动静,众人都站起身来,打算离去。

    这时刘汉盛的管家从后堂跑出来大喊道:“各位大人,不好了,老爷他悬梁自尽了。”

    众人皆惊,匆匆赶到后堂一看,刘汉盛已经气绝身亡。

    陈主簿率先回过神来:“太守大人不在了,我们除了要好好安葬大人之外,还要想办法应对城外的宋军。周统领,这里只有你懂军事,不如你来牵个头吧,是战还是降,我们大伙全听你的。”

    陈主簿的话说的很鸡贼,周统领是战是降他们早就知道了,现在把周统领推出来,无非是防止以后楚军卷土重来,他们可以说是周统领决定要投降的,人家手上有兵有权,他们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也阻止不了。

    在场的这些属官一听就明白陈主簿的言下之意,纷纷表示赞同。只有周统领一介武夫,脑子没转过弯来,还以为众人是真心推举自己来牵头,于是道:“既然众位都推举我来牵头,那我也当仁不让了。陈主簿,你现在就派人去宋军大营给邓元觉送信,告诉他刘太守的事情,让他给我们三天时间为刘太守办理后事,三天之后,我们一起献城投降。”

    众人顾不上刘汉盛还尸骨未寒,个个面带喜色,称赞周统领顺应民意。

    继柴桑、舒州失守之后,才不到一个月徽城又失守了,寿春城的熊焕也没力气发火,每天早朝看着朝臣七嘴八舌的争吵,半天也拿不出一个对策,心中更是烦闷。

    “陛下,我们还是迁都吧。”自柴桑失守,高克恭躲到临安城之后,大司马高义就天天躲在家中,不敢在熊焕面前出现,熊焕也顾忌高家的势力,暂时没有动他。现在朝中各大派系只剩下丞相吴世奇一家独大。面对困境,吴世奇首先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熊焕又扫了一眼群臣,原属于高义和项通两派的官员都不敢说话,自然也没人敢提反对意见。

    熊焕有些愠怒:“丞相是要让朕把寿春城拱手让给邓元觉吗?”

    吴世奇感受到了熊焕的怒意:“臣当然不是这个意思,现在寿春还有五万守军,粮草也很充足,坚守个三五年问题不大。只是陛下不能留下来亲自守城,一旦城池被宋军围住,那我大楚其他地方可就与陛下失去了联系。”

    熊焕心中更怒,要不是两年前听了吴世奇的建议,何至于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最近半年,熊焕下了无数命令让其他郡县去救援柴桑、襄阳和晋城,可是各地都阳奉阴违,找各种借口推辞。就算有答应出兵的,也是雷声大雨点小,派出五百、一千的兵力走个形式。

    熊焕强压着怒火:“那依丞相之见留谁下来镇守寿春,朕又该迁都何处?”

    吴世奇见熊焕虽怒,但已经心动:“虽然要迁都,但寿春城也至关重要,不能丢失。臣建议在皇室宗亲中选择一位留守,太子殿下就是最合适的人选,陛下可任命太子为监国,替陛下镇守寿春。至于迁都何处,臣觉得江都是个不错的选择,那里远离战火,百姓生活富足,去那边蛰伏几年,以后未尝不能卷土重来。”

第一百五十八章 襄阳遇刺() 
吴世奇的话虽然让熊焕很恼怒,但仔细一想他说的也有几分道理,自己留下来守城是不现实的,一旦城破那整个楚国就彻底完了。只要自己还在,楚国的政权就能继续延续下去。

    把太子熊心留下来守城也是最适合的人选,若是留下别人,万一像舒州和徽城一样也向宋军投降,那楚国就白白丢失了一座重镇。同时太子留下来,也能激励守城将士的士气。

    熊焕又扫了一眼站在下面的群臣,见没人有其他更好的意见,只好道:“事到如今只能听丞相的了,这几天大伙都准备一下,三日之后启程去江都。至于留下来守城的人选,除了太子之外,大司马高义久经战阵,他也留下来协助太子守城。”

    高义可是熊焕心中的一根刺,要不是他侄子高克恭临阵脱逃,宋军哪有这么快攻到寿春城下。把高义留在寿春,既避免了去江都之后还要看见他,还能向城内的百姓表明,朝廷并没有放弃寿春,太子和大司马都留下来了。

    见熊焕把高义也留在了寿春,吴世奇心中更是窃喜,这样一来迁都江都之后,整个朝堂再也不会有谁敢和自己唱反调。

    三日之后,熊焕带着群臣奔赴江都,走了没几天,邓元觉带着宋军也杀到了城下。

    守城的楚国太子熊心本来还踌躇满志想要大干一场,这时看见城下黑压压的一片宋军,心中不免有些慌乱,毕竟他从来没有领兵上过战场。

    “大司马,敌军三倍于我,现在该如何是好?”熊心说话的声音有些颤抖。

    高义略带鄙视的看了他一眼:“殿下不用慌张,寿春是天下一等一的大城,这邓元觉虽然厉害,但我们也有大军五万,城内存粮足够支撑五年之用,只要我们坚守不出,他奈何不了我们。”

    熊心这才稍稍放下心来,嘴上却不肯认输:“我哪里慌张了,别人怕他邓元觉,我可不怕。要不是父皇不准我出城迎战,我非得让宋兵知道我的厉害不可。”

    高义没有说话,心中的鄙视却更盛。

    城外的邓元觉知道熊焕已经逃走,也没有急着攻城,依然是让人把城池团团围住。

    “看这架势熊心是打算做缩头乌龟,不敢出城迎战了,这仗恐怕是有的打了。”吴腾看了看城头上的熊心,心中不免有些抱怨。

    邓元觉却微微一笑,反问道:“这样难道不好吗?熊心要真敢出来和我决战,反而会把我的计划都打乱的。”

    吴腾不解:“啊?大将军您的计划是?”

    邓元觉笑着反问道:“等田无忌打下襄阳,项楚退守随州之后,三皇子肖彻就会离开柴桑去夏口驻守。只要他能守住夏口就算立了军功,那时和三皇子一起来的大皇子他心中会怎么想?”

    吴腾眼珠子一转,突然明白了:“两位皇子来楚地都是为了要立军功以便于将来争储,如果两人都没有军功,二人还可以和平相处。要是三皇子立了军功,而大皇子寸功未立,心中不免会有些嫉妒。”

    邓元觉点了点头:“正是如此,到时我再给大皇子一个机会,让他来攻打寿春,明眼人都知道,寿春迟早都会被我们拿下,只是时间长短罢了。大皇子肯定会欣然接受,到时徽城和柴桑不又全部回到我手里了吗?”

    吴腾连声称赞:“岂止如此,那时他们两支大军的补给也反掐在我们手上了。”

    襄阳城下,田无忌刚刚下令发动了最后的总攻。项楚已经整整坚守了三年,本来他还能再支撑一段时间,但宋军攻到寿春城下,熊焕迁都江都的消息成了压倒襄阳守军的最后一根稻草,又加上最近齐军不惜代价的攻城,项楚再也守不住了。

    “项将军,东门失守了。”

    项楚有些不甘,抬头看了一眼城外的田无忌,大声喊道:“打开西门,我们突围出去。”

    田无忌立刻分兵拦截,但依然抵挡不住项楚的骁勇,被他带着剩下的三万大军撤回了随州。

    襄阳城虽然拿了下来,但邓元觉已经领先自己太多,再不加快进程,只怕大半个楚国都要落入宋人之手。

    田无忌若有所思,一边朝着城内走去,一边盘算着下一步是应该继续和项楚死磕,还是先分兵去占领楚国城池。

    就在田无忌刚踏入城门的时候,两边突然窜出六道人影,一起朝着田无忌偷袭而去。

    刚刚打下的襄阳城本就一片混乱,心不在焉的田无忌一时也没想到项楚撤退之后,城内居然还有刺客留下。

    身边的几个亲兵急忙拔刀迎战,六名刺客被拦下了四个,剩下两人在同伴的掩护下,瞬间冲到田无忌身前。

    田无忌身为齐国大将军,一身武艺也是不凡,慌乱中抽出腰间长剑,一连刺出六剑想要迫开面前的一人。

    谁知那人早已研究过田无忌的剑法,身体毫不避让,迎着长剑冲去,剑尖“噗呲”一声,直接没入那人的肩胛骨,但同时长剑也被那人手上的双钩卡住。

    另一名刺客则趁机一剑刺向了田无忌的后心,田无忌长剑拔不出来,只得撒手,勉强扭动身体避过要害,但长剑还是在偏离心脏一寸的地方刺了进去。

    田无忌强忍着疼痛,运起内力折断剑身,随后迎面一掌拍向了偷袭自己的刺客。

    刺客举掌相迎,双掌相碰,“砰”的一声巨响,受伤的田无忌借着对方的掌力飞出了战圈,重重跌倒在地。

    这时随军出征的天齐教高手也赶到现场,十几人把场中的六名刺客团团围住。

    为首的一人跑到田无忌身边,只见他已经昏了过去,剑伤处仍然血流不止,刚才的那一掌也伤到了经脉。

    “朱法王,你快看看大将军,他伤的很重。”田无忌的亲兵队长十分紧张,出了这种事情,他作为队长难辞其咎。

    朱法王名叫朱亥,和候赢一样,也是天齐教四大护教法王之一。

    此时朱亥满脸忧虑,先是出手封住了剑伤处的几个大穴,又拿出天齐教的外伤灵药天齐断续膏抹在伤口处,暂时替田无忌止住了血。

    “快把大将军抬回去找军医医治,这里有瓶药丸,大将军醒后先给他服下。”说完朱亥从腰间摸出一个药瓶丢给了亲兵队长。

    “隐星教的陈磊陈长老,朱某应该还没认错吧?既然来了,那今天你们都留下吧。”朱亥转过身就朝着刚才刺中田无忌的那人走去。

    “陈长老你先去和雷堂主会和,我们拖住朱亥,以后我的家人就拜托你了。”陈长老身旁的一人挡住了朱亥的去路。

    “李长老放心,你们的家人我都会照顾好的。”留下的人必死无疑,陈长老心里也清楚的很。

    “想走,没那么容易。”朱亥纵身一跃,想要跳过李长老,直接去拦下陈磊。

    李长老不慌不忙,从衣袖中掏出两根跗骨钉朝着朱亥打去。

    半空中的朱亥见两道青光一闪,一眼就认出了这是隐星教鼎鼎大名的暗器,只得向后翻身躲闪,避开了跗骨钉的攻击。

    而陈磊则趁机跳出城外,朝着项楚撤走的方向追去。

    朱亥大怒,单手一挥,十几名天齐教众一起出手围杀李长老等人。

    剩下的五名刺客寡不敌众,半柱香功夫全部命丧当场。

    “大将军醒了没有?”回到太守府,朱亥立马就问起了田无忌的情况。

    亲兵队长怯生生的道:“大将军还在昏迷中,我刚把军医请过来了,他正在后堂治疗,情况不是很乐观。”

    朱亥怒道:“胡说八道,大将军的外伤我已经止住了,虽然还有些内伤,但以大将军的内力也算不了什么,哪有那么严重。”

    亲兵队长小声解释道:“军医也说本来伤的不重,但是大将军的剑伤正好洞穿了经脉,而刺客的那一掌又伤在经脉上,加上失血过多,才会这么严重的。”

    朱亥皱了皱眉头,转身走进后堂,看见军医劈头问道:“大将军现在情况如何?你打算怎么治疗?”

    军医叹了口气:“我建议还是把大将军送回上京吧,战场上的医疗条件太差了。”

    “不行,现在伐楚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这个时候要是大将军不在,所有的成果都会被宋军抢去,这会给我们将来伐宋带来不可估量的难度。”朱亥还没有开口,知道整个战略计划的副将田无恒率先反对道。

    朱亥武艺虽高,但只是江湖人士,对于军国大事一窍不通。见田无恒反对,也不好发表意见,想了想道:“不如让大将军自己来决定吧,军医你有没有办法让大将军先短暂醒过来?”

    军医点了点头,从医箱中取出几支银针,轻轻地插入田无忌头顶的几处穴位,片刻之后,田无忌慢慢的睁开了双眼。

    军医轻舒了一口气:“有什么话现在可以问了,但时间不要太长,大将军现在还很虚弱。”

    田无恒凑到近前把当前的情况和田无忌说了一遍,田无忌听完思量再三,还是决定留下。

    军医还想再劝,田无忌伸手阻止:“不用再说了,我现在如果离开,之后要是面对宋军,无恒不是邓元觉的对手,一旦战败,四皇子那边也会有危险,所以我暂时还是留在襄阳治疗。无恒你明日先带着大军去取随州,我养伤期间,军中大小事务都由你负责。”

第一百五十九章 贪官与清官() 
就在田无忌打下襄阳的五日后,晋城也在姜桓楚和田康友的强攻下失陷了。周云景虽然也冲出了重围,但没有项楚那么幸运,在逃跑时候,接连中姜桓楚的一记天罗独孤掌和候赢的一记大须弥掌,身受重伤,还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回到开封。

    在姜桓楚踏入晋城的时候,同样受到了来自隐星教六名刺客的偷袭,不同的是,姜桓楚的武艺远远超出了隐星教的预估,一交手,上来夹击的两人就被姜桓楚打成重伤,剩下的四人也在候赢和十几名天齐教众的联手围攻下,全军覆没了。

    “什么?大将军也遇刺了?”田无忌在自己遇刺后,还特意派人去叮嘱姜桓楚要小心隐星教。

    “现在情况有些不妙,本来我们的进度就落后于宋军,现在大将军这么一受伤,楚国要有大半被宋国瓜分掉了。”田康友知道田无忌性命无忧,才刚刚放下悬着的心,又开始担心伐楚的进度。

    姜桓楚拍了拍额头:“那只能我们这边加快进度了,周云景虽然逃了出去,但他身负重伤,就算是活着回到开封也不能指挥守城,明日我们就带着大军去取开封。”

    田康友默默地点了点头:“也只能如此了,如果宋军再拿下寿春,那我们就彻底被动了。”

    一旁的许策也神情严峻:“田将军说的没错,邓元觉拿下寿春之后只需要派两支部队,一支守住夏口,一支守住许昌就可以彻底把我们挡在楚国的大门外,剩下的楚地他可以留下慢慢消化。”

    姜桓楚带着大军继续攻打开封,而邓元觉则把军队交给了荀玉清和邓文豪,让他们打着自己的帅旗继续围住寿春城。他自己则和吴腾偷偷带了三万人绕过颍川和周口去偷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