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落升-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打开城门石落升、刘子玄领着五千骑兵从城内冲杀了出来,城外的陈鹏程还不知道郁林城新来了援军,正要下令迎战,又见邓文英、肖宇、肖彻各带着五千人从左右两边包抄了过来,陈鹏程见势不妙,赶紧下令撤退,石落升也不追赶。
晚上众人聚在一起,肖彻问起田裕隆的事情,石落升有些尴尬的看了肖宇一眼。肖宇淡淡的道:“太傅不必在意我的感受,当时我处在昏迷之中,不然我一定会阻止他的。”
邓文英、肖彻虽然猜到了一定是田裕隆出卖了石落升,但是此刻听到肖宇亲口说出来还是感到震惊。
肖彻怒道:“堂堂当朝太尉,居然为了报私仇,置国家安危于不顾,在战场上把自己的战友出卖给敌军,这真是丧心病狂,田裕隆论罪当诛。”
肖宇叹了口气道:“田太尉倒也不全是为了报私仇,他和大将军各领一军出来,大将军那边势如破竹,而太尉这边却节节败退。他太需要有一个人出来承担责任,正好太傅又和他有私仇,所以就找太傅下手了。”
肖宇说出此话的这一刻,在他心底已经彻底退出了储位之争。从这次的大败,他已经认清了自己确实不是当皇帝的料,就算宋国交到自己手里,对全国百姓来说也不会是一件好事。
肖彻听了不解的道:“这田裕隆是什么逻辑,他可是当朝太尉,难道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连国家安危都可以不顾吗?如果大宋亡了,他还是太尉吗?如果朝廷其他官员也像田裕隆一样,那大宋会成什么样?”
看到肖彻越说越来气,邓文英怕他口无遮拦说出点不该说的,于是打断了肖彻的话:“落升,你给陛下上书说明这些情况吧,该怎么处理请陛下拿个主意就行了。田太尉现在还在苍梧城中,父亲暂时把他软禁了,这两天苍梧城的事情处理完了,父亲也会来郁林城的。”
就在众人聊着肖道成会如何处置田裕隆的时候,苍梧城中发生了一件大家都没想到的事情。“大将军不好了,田太尉悬梁自尽了。”负责看守田裕隆的侍卫慌张的向邓元觉汇报道。
邓元觉顾不上斥责他,立即赶往田裕隆房间。田裕隆可是当朝太尉,自己下令把他软禁已是不该,如果因为这个他就自杀了,那自己也脱不了干系。
走进田裕隆房内,只见他还悬挂在房梁上面,桌上留有一封书信。邓元觉打开一看,上面写着寥寥几行字:“陛下,罪臣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犯下无法回头的大错,现在事情败露,罪臣已经无颜再面对陛下,唯有用死来洗刷自己的罪行。”
邓元觉看完摇了摇头,让人把田裕隆放了下来,又给肖道成修书一封,把田裕隆的这封也附里面一并让人送到建邺。
看着面前这个和自己斗了几十年的对手就这么倒下了,邓元觉并没有觉得自己有多么兴奋,相反还有一丝的悲凉。这就是政治,世家大族看上去高高在上,但是只要有一步走错就会万劫不复,犯错的可能只有自己一个人,但是受到牵连的却是整个家族,所以他们做事很多时候外人都不能理解,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为了自己,也为了整个家族,他们必须这么做。
当田裕隆知道石落升还活着的那一刻,他就知道自己要完了,为了不牵连整个家族,他把看守在外门的侍卫支开,自己选择了悬梁自尽。因为田裕隆知道只有用这样的方式,才能让肖道成不去追究他家族的其他成员,甚至都不会把他的罪行公开。
因为田裕隆所犯下的是在战场上通敌卖国,陷害忠良。堂堂的大宋的太尉干出这样的事,如果传到民间老百姓的耳朵里,他们还会对大宋朝廷有信任感吗?他们还会对大宋的官员有信任感吗?大宋朝廷培养出来的高官是不是都是田裕隆这样的?百姓和下级官吏甚至还会质疑肖氏家族的统治到底是不是正确的?
可以说这事一旦传了出去,影响就太大了,以至于田裕隆在给肖道成的遗书中,对于自己的罪行也只是一笔带过。
现在田裕隆死了,石落升的气也出了,只需要肖道成出面再做做工作,让石落升不要把这件事宣扬出去就行了。至于秦国那边,李沛孚也死了,他们就是传出去,肖道成也可以指责他们是造谣,毕竟秦国也没有实质的证据。
第九十九章 卫将军()
几天之后,正如邓元觉所料,肖道成派了太子肖衍亲自来到郁林城安抚石落升,那一天肖衍和石落升单独聊了很久,之后就从苍梧城传来消息说太尉田裕隆突发重病,经过抢救无效后病逝。肖道成听到消息后追封田裕隆为山阳公,加封其长孙田腾杰为苍梧候。
田家在大宋五大世家中排名第二,看似风光无限,其实内部也是人丁凋敝,第一代的田裕隆、田裕丰如今已经全部不在了。在第二代中,田裕隆本来有二个儿子,但是早年在与楚国的战争中都战死了。而田裕丰也只有一个独女,平时就把女婿張祁玉当做自己的儿子来看,前不久張祁玉也因为替田裕丰报仇而被燕帝朱庭训给杀死了。第三代只留下两个孙子和一个孙女婿,长孙田腾杰是大司徒李元庆的女婿,次孙田腾飞在刚成年的时候就因为仗势欺人而死在了凌振的弟弟凌鹏手上,最后一个孙女婿就是二皇子肖宇。
田腾杰虽然刚刚被封了侯爵,但是爵位只是一个封号而已,并没有实权,原本担任的中郎将职位也被肖道成以让他回家守孝为由而罢免了,田家自此算是彻底退出了宋国的政治舞台。
为了补偿石落升二人,肖道成封石落升为卫将军,刘子玄为领军将军。卫将军是三公级将军之一,官居二品,是防卫部队的统帅。领军将军官居三品,是禁卫军的统帅。
由于大宋大司马一职的空缺,石落升被提升为卫将军,实际上也成了军方仅次于邓元觉的第二号人物。
对于封石落升为卫将军,朝中以丞相陈国庆为首的一批官员强烈反对过,他们认为大宋的军权本来就掌握在大将军邓元觉的手上,现在再封邓元觉的义子石落升为军方的二号人物,不利于王朝的统治,但是最终肖道成还是力排众议,把这件事给定了下来。
至于田裕隆空缺出来的太尉一职,肖道成提拔了另一位太子太傅,也就是肖衍的课业老师袁成策来接任。虽然袁成策坐上了田裕隆的位置,但是无论权势还是影响力,都和当初的田裕隆相比差的太远。袁成策出身介于士族和寒门之间,是肖道成从下层官吏中一步步提拔起来的,和五大世家没有任何的关系。
肖道成现在同时提拔这两位太子太傅,还一个放在朝堂,另一个放在军队,这也算是对太子肖衍的一种支持。
“子玄,给凌老师写封信吧,田裕隆已经死了,田家也退出了大宋的政治舞台,他的大仇算是报了,只是可惜陛下最后还是给田裕隆留了一个好名声。”这两天,肖衍和邓元觉到了郁林城之后,石落升也趁机把城中的政务全都交了出去。这天闲着无事,石落升带着刘子玄和王伦去郁林寺拜访净空大师,在去路上三人又聊到了凌振。
王伦道:“田裕隆确实是玩政治的一把好手,如果不是最后他把自己卷进了他不擅长的军事领域,我们要扳倒他哪有这么容易。不过这次之后,田家的时代算是结束了,以后大宋也没有五大世家,只剩下四大世家了。”
刘子玄附和道:“是啊,人还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领域,不能去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比如陛下要是让我去治国理政那肯定是一团糟,陛下也会因此而怪罪我。但要是让我去上阵杀敌,那不管对面是项通还是白孟奇,我也不会惧怕他们。李沛孚不也是秦国军方第二号人物吗?我们还不是照样宰了他。”
石落升笑道:“项通和白孟奇都是当世名将,我们以后肯定会遇到他们的。这次田家的垮台,陛下接下来会更加坚定的加快对其他四大世家的打击。”
提到打压世家,王伦有些担忧道:“将军您和袁大人都是太子太傅,这次陛下同时提拔你们两个,看来接下来是会有大动作。大将军身为军方的头号人物,就算是陛下要插手军务也得先征求下大将军的意见,而卫将军的职位又和大将军一样同属于三公将军的级别,大将军当然不希望军队另外出现一个能和他抗衡的卫将军,但是将军你又是大将军的义子,陛下任命你为卫将军,既然大将军不乐意,也得顾虑你的感受。以后在军事上你和大将军也难免会有意见分歧的时候,到时陛下稍微一挑拨,就会让你们心生间隙,陛下这步棋下的真妙啊。”
刘子玄急道:“那先生你说落升现在应该怎么应对呢?难道放弃这已经到手的卫将军?”
王伦摇摇头道:“当然不能放弃了,将军虽然现在官居卫将军,但是在军方的资历还是浅了一点,这时要是还有战事就好了,将军可以借口去驻防,尽量不要留在建邺,一来在外面可以培植自己的势力,二来也可以避免田裕隆死后,接下来朝中的动荡。另外将军在朝堂上还没有任何同盟,这次袁太尉的上位正好也给将军提供了机会,袁太尉也是资历不够就身居高位,将军这时上门也正合袁太尉的心意,再说你二人又同是太子殿下的老师,陛下就是知道了也不会有什么意见。”
石落升默默的点了点头。三人说话之间也到了郁林寺,刘子玄这几日每天都会来缠着净空大师切磋武艺,净空大师虽然是出家人,但是在年轻的时候也和刘子玄一样,是同一类人,都追求武道上的更进一步。出家之后修身养性,才对武学看的没有以前那么重。这几天和刘子玄一接触,血液里的那股尘封已久的冲动又开始蠢蠢欲动了。石落升有空的时候也会来观战,净空大师对天罗教逐日宗的武功也很了解,加上自己这么多年的领悟,让二人也有不少受益。
一晃过去了大半个月,郁林城一切回到了正轨,城中的百姓也慢慢的接受了自己已经是大宋国的子民这一事实。至于秦国那边,本来有人提议让白孟奇领军来收复郁林为李沛孚报仇,但是秦帝冯伯谋经过慎重考虑,觉得现在镇守郁林的是宋国国柱邓元觉,白孟奇就算去了也讨不到好处,反而增加很多不可控的风险,最终还是决定放弃。
邓元觉在郁林镇守了一段时间,见秦国也没有动静,最后和肖衍商量把邓文英留在郁林驻守,其他人则返回建邺。
第一百章 水战()
宋帝肖道成亲自率领群臣在建邺城十里之外迎接大军的凯旋,邓元觉见到肖道成赶紧下马行礼,肖道成走上前一把扶起邓元觉,却首先开口对石落升道:“卫将军,这次你立下大功了,这还是我大宋自建国以来第一次开疆拓土,而替朕拿下这第一座城池的就是你。前不久,朕要封你为卫将军,有人还提出质疑,说石太傅资历太浅,这次也不过就拿下一座城池,这就封为卫将军是不是有些太过了。朕现在想说,这一点都不过,卫将军仅仅只用二千人就拿下了郁林城,还斩杀了敌方大将李沛孚和万海龙,这对我们大宋的来说意义重大,也标志着我们大宋被动挨打的时代已经结束,以后其他四国再也不敢轻视我们。”
肖道成故意当众说出这番话,一是为了堵住那些不服之人的嘴,第二也是知道石落升毕竟资历太浅,这么说也是为了拔高石落升的地位,第三是故意先和石落升讲话,把邓元觉晾在一边,里面也不无挑拨的意思。
石落升何等聪明,哪里不明白肖道成此举的用意,只能暗自叫苦。肖道成这才转身对邓元觉道:“大将军此番也是辛苦了,大破楚军高克恭,又收复了苍梧城。如果不是苍梧城因为田太尉的病逝而意外失守,需要大将军及时救援,不然朕相信为我大宋拿下开疆拓土第一城的就是大将军你了。”
邓元觉道:“都是为国效力,谁拿下第一城并不重要,只要我大宋能一天比一天强盛,百姓的日子能一天比一天过的更好,其它的虚名对于臣并不重要。”
肖道成赞道:“说的太好了,如果大宋所有的官员都能像大将军这样少一点私心,多为国家和百姓考虑,我大宋又怎能不强盛。好了,我们回宫再聊,朕已经在宫中摆下酒宴,为各位庆功。”
接下来的大半年,大宋进入真正的和平期,楚、秦两国经过上次的惨败之后再也不敢轻易对宋国用兵。大宋各地的经济民生也有了进一步好转,和燕国之间开设的两个互市点也带动了周边城市的经济。燕国在大宋的帮助下,也暂时解决了粮食短缺的问题。
石落升和刘子玄这半年除了自己的本质工作之外,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修炼上面了,另外这半年石落升也听从王伦的建议和袁成策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二皇子肖宇自从田裕隆去世之后,就彻底退出了储位之争,回建邺不久就向肖道成申请去了一个落后的龙川郡做太守。
“陛下请卫将军和领军将军现在进宫,说有重要的事情和二位商量。”石落升、刘子玄和王伦三人正在府中喝酒,肖道成突然派人把二人请进了宫中。
二人赶到时发现肖衍、邓元觉、袁成策三人也在。肖道成看到石落升道:“你们二人来的正好,袁太尉,你把燕国使者的来意和卫将军他们说说。”
袁成策道:“事情是这样的,在两个月前,齐国又一次向燕国发起了进攻,燕国大将军宁则平常年驻守在汉中,齐军倒也讨不到便宜。但是这一次在双方对峙阶段,齐国三皇子姜桓燕突然率领了一支水军绕道海上向安阳城附近的港口城市蓬莱发起了攻击。”
“燕国水军半年前才成立,这刚刚成立的水军哪是齐国老牌水军的对手。三战三败,燕国水军伤亡大半,现在也躲在港口不敢出战。蓬莱城眼看就要守不住了,一旦蓬莱失守,那么齐军就可以长驱直入,半日功夫抵达燕都安阳城下。现在燕国的军队大部分都调到了汉中防守齐国陆军,国内能调来勤王的部队最快也要在二十天之后。”
“燕国水军统领宁不屈知道我们大宋也有一支水军,所以直接派人来向我们求援,从象湖水军大营到蓬莱港只需要五天的时间,如果我们能在海上阻击齐军,那么安阳之危也就解了。”
袁成策说完经过,肖道成继续道:“朕见过燕国使者之后,就把你们和大将军一起找来了,现在说说你们的意见。卫将军,当初我们大宋组建水军这事也是你提议的,现在想想你又立了一功,如果没有水军,以后齐国也从海上来攻击我们,倒是防不胜防。”
肖衍首先道:“父皇,儿臣不同意去救燕国,那可是和齐国作战,比的还是水军,我们的水军也不过才刚成立一年多,战斗力不会比燕国水军强多少,现在派出去同样也不是齐国水军的对手。再说这次来求援的只是燕国水军统领,又不是燕帝,我们就是拒绝,燕国那边也没什么好指责的。”
肖道成皱了皱眉头又问邓元觉道:“大将军你怎么看呢?”
邓元觉想了想道:“我们虽然可以不去救燕国,但是蓬莱真失守了,以至于威胁到安阳的话,对我们也没什么好处。如果燕国被齐国灭了,我们大宋就会成为齐国的下一个目标。秦国和齐国是姻亲,楚国和我们又是世仇,到时我们的处境会更加凶险,臣觉得我们还是应该出兵。”
肖道成又问石落升道:“卫将军,我们的水军是你提议组建的,现在的统领董梁也是你推荐的,你觉得我们出兵的话能打赢齐国水军吗?”
石落升对于这个问题早就有过考虑:“禀陛下,我们水军自组建以来就一直没有进行过实战,齐国水军有多少实力我们也没有见过,所以能不能打赢臣不知道,但是臣知道大将军说的对,燕国必须要救,唇亡则齿寒。燕国当初为什么要在我们和楚国之间选择还处于弱势的我们结盟,不就是因为燕帝眼光看的长远,他知道我们被楚国灭了,下一个也会轮到燕国。如今我们面临同样的选择,难道我们还不如燕国看的长远吗?”
肖道成点了点头道:“朕明白你们的意思了,朕也同意出兵救燕,你们看是大将军领军去还是卫将军领军去?”
邓元觉大步向前就要请命出战,石落升赶紧抢先一步道:“陛下,我们大宋目前还没人打过海战,也不知道齐国水军的实力,所以臣想这次就由臣领军先去打探一下齐国水军的虚实。如果臣落败了,大将军也知道敌我双方的优劣,那时大将军再出战也多了几分把握。”
肖道成想想也是,邓元觉是宋国的国柱,打陆战是一点问题没有,但是打海战就难说了。万一贸贸然上战场打输了,那传出来就是宋国的国柱打了败仗,这对整个宋军的士气打击太大了,相反让石落升先去,赢了当然最好,输了影响也不大,毕竟还有邓元觉在,可以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