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要做首辅-第6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面;再有物理上,国家太庞大,缺少足够的货币供应,造成利息过高,使得放贷收租远比投资工商稳妥,获利也不差。
这两样加起来,就使得明朝无法进入工业时代,也就没法克服周期性的饥荒,在最衰弱的时候,被人摘了桃子,陷入三百年的黑暗……猪脚的改革,也多是针对这两个方面,当然了,只是小的一家之言,真正效果如何,怕是只有穿越一次才知道了。
好了,再说说新书,已经构想差不多了,开头也写了好几个,还剩下一点细节要处理推敲,毕竟万事开头难,仔细一点总没有错。理论上下周就能交给编辑,如果过了,就会立刻上传。
小的拼命了,鞠躬尽瘁,绝不休息。
新书写的是宋朝仁宗的故事,说实话,宋代的历史真的很麻烦,牛人也太多,写起来不容易,小的尽量努力。这一次不是文官,而是将门。
有国无防,恐怕是大宋朝最大的尴尬,新书会带领着将门崛起……至于基调,不会和首辅一样沉重,轻松,欢快……总而言之,很快就和大家见面。
对了,还有番外的事情,我琢磨一下,会写个两三篇,这几天陆续发。
就这样,新书见!(。)
番外——第二中华()
郁郁葱葱的唐家花园,在唐毅的悉心照料之下,葱茏繁盛。om不过今天唐毅却干了一件焚琴煮鹤的事情,名贵的花草被铲平,空出来的土地分成了三份,一份种上了土豆和红薯,一份种上了玉米,还有一份种上了茄子、萝卜、白菜。
忙活了二十几天,才把花园填满,扶着快折掉的老腰,唐毅感叹不已。
想当初海瑞在府衙种菜,还惹得他不停嘲笑,真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也要学学海刚峰。人老了,心也老了,就连王悦影也不怎么喜欢鲜艳的花草,反而更喜欢鼓捣庄稼。或许这是几千年来,种植在骨髓里面的东西,拔不掉了。
王悦影和琉莹一起动手,在墙角四周,种上了辣椒,黄花菜,还撒下了向日葵的种子。等到秋天,就有成熟的瓜子可以吃。
当到了收获的季节,王悦影亲自收割,把硕大的向日葵放在太阳下暴晒,然后取下饱满的种子,小心翼翼炒熟,用油纸包好,还加了小袋子石灰,吸收水分,免得变质。
又把买来的白砂糖炒成糖浆,裹上唐毅种植的落花生,变成地地道道的花生糖,也一起封好,交给了远洋邮船。
和王悦影一样,很多年老的父母都聚集在码头,将一针一针缝出来的衣服,写满了字迹的书信,塞到了水手的手里,反复叮咛,务必要把东西送到。
寒风凛冽,吹得人脸上通红,很快又飘落雪花。
入冬以来,这是苏州的第三场大雪,小冰河期的威力越来越强,哪怕身在江南,也能感受到强烈的威胁。
田地明显减产,粮价升高。
很多人家都学着唐毅那样,在房前屋后,尽量多种一些蔬菜粮食。
听说不久之前,帝国成立了科学院,着手研究化学肥料,计划在十年之内,弄出肥田粉。另外帝国的内阁也决定在北方大修道路,建轨道,使用火车,运输煤炭。
有了地下的燃料,就能抵御冬天的苦寒,至少北方不会因为寒冷,大面积冻死人至少唐毅离开了中枢十年,帝国还是平稳的,甚至可以说是高速发展。
阳明学会早就统一了认识,他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以汉唐之强,尚且不能打破治乱循环,他们必须全力以赴,才有可能战胜自然,让帝国永远兴旺下去。om
最新一届的内阁,首相落到了顾宪成手里,财相落到了负责漕运多年的李三才,至于负责军务的则是老臣萧大亨。
此老是嘉靖四十一年的进士,他的很多同科好友已经出将入相,致仕回乡,萧大亨依旧老当益壮,锐利进取。
他入阁之后,力主在辽阔的北方建立行省,从辽东,到草原,一直延伸到中亚,甚至是乌拉尔山,萧大亨建议成立十个军事行省,划分出三大战区。
一来加强对当地控制,二来要防止北虏蛮夷,南下作乱,三来,还要择机开疆拓土。
萧大亨又提议针对北方苦寒,缺少人口的问题,大力从倭国移民,利用相对吃苦耐劳的倭国百姓,开发广阔的西伯利亚。
大家都心知肚明,开发不过是好听的说法,其实就是逼着他们去送死,拿命开疆。顾宪成毫不犹豫支持萧大亨的主张。
数以百万计的倭人被迁移到了远东,大约在二十年后,倭国四岛,汉民的数量达到了四成之多,而虾夷人又占据了两成,至于倭人,连四成都不到。
随后将倭国分成三个行省,纳入了帝国的版图。
正式成为帝国的疆土之后,四岛的发展竟然迎来了一个春天,大量的汉民商人涌入倭国挖掘金银,每年都有整船整船的金银运回中华。
倭国的金银开发枯竭,更远的土地进入了大家的视线美洲!
大明的商人早就知道西夷的金银来自于美洲,他们也曾组织人力,漂洋过海,可是奈何太平洋太大了,而且西夷已经抢占了先机,他们想要夺取土地,实在是太困难了。
不过大明的商人是很有韧性的,南北洋公司一起努力,他们循着太平洋上,宛如珍珠链一般的小岛,建立起一条完整的补给线,而且在经营的过程中,竟然发现了广阔的澳洲。
这一块硕大的土地点燃了所有人的热情,五年之内,就陆续有三十万人赶到了澳洲,沿着海岸,建立起一连串的村镇。
他们并不满足于这些,占据澳洲之后,进入美洲的路彻底被打通,德川家康和野猪皮,两支雇佣军被派了出去,他们充当开路先锋,分别抢占了落脚之地。
平安率领着船队,横穿太平洋,他们先是拿下了夏威夷,在檀香山修整了半年之后,正式进入旧金山港湾。
风光秀丽的海滨城市,气候宜人,居然还有金矿!
国内刚刚被点燃的淘金热,更加猛烈的燃烧,无数追逐黄金梦想的年轻人,踏上了征途,他们前赴后继,涌到了旧金山。
这里最初是西班牙占据的,已经被赶走了。只留下了一座略显丑陋的军事堡垒,上面有斑斑弹孔,显示着曾经的激战。
平安亲手在这里钉了一块界碑――征服远方!
辽阔富饶的美洲大陆,让他垂涎三尺,成群的野牛,丰富的木材,无尽的矿产资源。地质学家甚至在海岸方向发现了巨大的油田,浓稠的黑色液体,能够充当燃料,帮助他们抵御寒冷。
肥沃的土地能种植出足够的粮食。
很多淘金不成的年轻人都选择在这里安居,耕耘,一个个村镇冒出来。
可是这样还不够,平安觉得可以做的更快。
他花了很多的功夫,弄清楚了,在这片大陆上,并非没有人类居住,原始的印第安人,过着渔猎生活,已经数千年。
知道一百年前,西夷涌入,才打破了他们的宁静生活。
西夷杀戮印第安人,抢夺土地,并且许诺,一张头盖皮,能够换一个金币。可恶的西夷就像是一群食人的怪兽,贪婪地吞噬着生命。
他们不光带来了杀戮,还有可怕的天花,与世隔绝的印第安人快速中招,死亡蔓延开,无数人在痛苦中大声哀嚎。
终于有一天,他们遇到了救世主。
一群黑头发黑眼睛的人,他们带来了防止天花的办法,只要在他们那里接种了疫苗,在身种上牛痘,就可以躲过可怕的天花。
感激涕零的印第安人跪拜在地上,用最虔诚的姿态,表示着谢意。
这些值得尊重的人们谦恭和蔼,他们把印第安头人请到了自己的家中,拿出了古老的书简,上面有着和印第安壁画类似的符号,却复杂了无数倍,头人们不解其意。
那些救了他们性命的人用着感叹的语气告诉他们,在数千年前,中原大地发生过一场规模宏大的战役。
雄才伟略的君主,商朝的最后皇帝,他派出了大军,征服了两淮的夷人,开疆拓土,功勋彪炳。
在这时候,位于西部的诸侯周武王突然发兵,夺下了商朝的天下,忠于帝辛将士们不甘心臣服周武王,他们选择杨帆出海,在牺牲了无数人之后,他们赶到了遥远的美洲大陆,并且在这里安家,繁衍生息。
这就是印第安人的由来,我们拥有者同样的肤色,黑头发,黑眼睛,和那些红毛蓝眼睛的蛮夷鬼子根本不一样。
他们拿出了锈迹斑斑的青铜器,还有满是划痕的龟甲兽骨,上面的符号和印第安人使用的一般不二。
历尽劫波兄弟在,几千年的分离,终于有了团聚之时!
印第安的头人们不给带到了刚刚落成的神殿之中,那里供奉着中华的先祖,黄帝神像,还要从遥远的中原带来的黄土。
“我的兄弟们,团圆了,我们团圆了!”
来自中原的官吏热情拥抱每一个头人,盛情款待。
来自中原的商品,琳琅满目,来自中原的亲人,雍容华贵,辉煌灿烂的文明,让印第安人找到了真正的归属,他们哭得像是孩子,撕心裂肺。
只用了几天的功夫,就深信不疑,他们是来自遥远中原的后代。
供奉炎黄二帝,学习汉文,读汉史,恢复汉家衣冠。
一股飓风,席卷整个美洲大陆。
越来越多的印第安人聚集在龙旗之下,向着西夷发动了猛烈的攻势,有了中华帝国提供的武器,还有大量帝国军人参与,西夷的势力快速土崩瓦解,只能龟缩到东海岸,苟延残喘,等待着覆亡的命运。
平安不无得意,愚蠢的西夷永远理解不了同化的力量,也不懂什么叫做统一战线。
嚼着母亲做的花生糖,平安眼圈发红,他深信不疑,再过几十年的时间,广袤的美洲,就会成为第二个中华!(。)
番外——遍地为王,中东记事()
如果说上天偏爱哪一块土地,上海至少能排进前三,这里是南北海运的中心,又是太平洋航线的终点,长江航线的起点——从建城以来,不过三十年间,就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年轻,又最庞大,最富庶的城市。
每天都有天南海北,各种肤色的人来到这里淘金,寻觅宝贵的发财机会。
尽管实现一夜暴富的人少之又少,大多数人则是卑微委屈地生存着,但是他们不愿意放弃,这里或许意味着机会渺茫,其他地方根本就是毫无机会可言。
半个月之前,有人传来了消息,说是在孤悬海上的澳洲发现了金银矿,顿时一窝蜂的人们,乘坐着船只,奔向了海外,去追寻财富。
“这一万人里面,有一百人能赚到钱,又有十个人能享用到财富,就很了不起了,大多数人不是死于疾病,就是死于械斗,甚至一起出发的同伴都会成为可怕的杀手。唉,我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走这一趟!”
“因为你老了!”
小小的茶馆之中,一位看起来只有四十出头,教书先生模样的中年人微笑着道,在他的对面,是个满头花白头发,邋遢的大胖子,毫无形象地坐在那里,大啃狗腿。
“文长兄,你知道这些年我最讨厌的事情是什么?”
“说,只要不是我就好。”
“你还挺有自知之明。”教书先生笑道:“和你徐文长一起吃饭,好有一比。”
“比什么?”徐渭好奇道。
“花下晒裤子!”
“哇呀呀,气死我也!”
徐渭气得把狗腿摔在桌上,溅起油星无数,赌气道:“吃个东西都不顺心,你这个人越发无趣。对了,平安那小子什么时候回来,我们爷俩对脾气。”
“唉,牛嚼牡丹,平安当初是多软萌的小娃娃,这些年都成了流氓土匪,老夫交友不慎,你,就是最大的损友!”
唐毅哀叹道:“别磨蹭了,快点走吧!”
“去哪?”
“去看好玩的!”
唐毅拉着徐渭,从茶铺出来,七拐八拐,到了一片巨大的场地,树木掩映之中,红房绿瓦,草木成荫。一个个错落有致的房舍建在树丛当中,很有趣味。
“真没想到,上海还有这么好的地方,给我准备一间屋子。”
唐毅强忍着笑意,“文长兄,过来挑一挑吧。”
徐渭兴匆匆到了第一件外面,往里一探头,顿时就知道自己被戏弄了。只见里面住着几头硕大的黑牛,弯弯的牛角,尖锐如匕首,烦躁地走来走去。
原来是一座万牲园!
老子要是住在里面,岂不是成了畜生!
徐渭越发气恼,只是极目远眺,一眼都望不到边。
“还真够大的,难不成真有上万种动物?”
“那倒不至于,几百种总是有的。”
为了筹建万牲园,前后花了七八年的时间,从各个大洲收集动物,再漂洋过海,运到中华,展现在所有人的面前。
很多人都是从这里第一次认识了海外的神奇,萌生出去闯荡的念头,几年,或者十几年之后,种子长成了大树,他们踏上了远航的船只。
当初的梦想,早已经变成了对金银财富的追逐,可是谁也不能否认,种子的重要。
“文长兄,你刚刚说不明白他们为什么不避生死,执意要到海外?就是因为希望!”唐毅笑着走到了一片圈舍外面,里面住着十几匹毛色发亮,神骏无比的马匹。
“这是天马?”
“准确说是阿拉伯马,而且还是被阉割的。”
“是从中东送来的?”徐渭惊问道,他真是想不到,中华的触角已经伸到了沙漠之中,可是够长的!
早年就听唐毅提到过,中东几千年来,可从来没有平静过,无数的帝国崛起又土崩瓦解,神灵和杀戮,似乎成为了永远的主题。踏进那么一块烂泥塘,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你觉得以眼下的国力,能吞得下中东”
“不能!”
唐毅笑呵呵摇头,“所以听说改变了方法,不准备直接掌控中东,而是鼓励将军,自行解决。”
“自行解决?”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吗!”唐毅微微一笑。
徐渭思索一下,沉吟道:“我可以理解为让他们各凭本事,谁吃到肉算谁的?”
“当然,要是吃了亏,甚至丢了命,也是他们自己的事情。”
“这么危险,谁还愿意去?”
“巴不得要去呢!”唐毅笑道:“那里将成为一片奇迹诞生的地方,只要圈占一块土地,就可以划地为王。”
“疯了!简直是疯了!”
徐渭是个诗人,以他的脑洞,或许绝对黄河之水天上来,就是最雄奇的想象,谁能想到,竟然有人会拿王位当成贩售的商品?
那可是中东啊,不是遥远的美洲和澳洲,中东世界有霸主存在,奥斯曼帝国的阴影,遍及三大洲,是仅次于中华的庞然大物。
打奥斯曼的主意,需要的可不只是勇气。
“或许没那么可怕。”唐毅淡淡笑道:“寒冷驱使着越来越多的蛮族南下,中华的北疆还算安宁,可是奥斯曼帝国已经烽烟四起,他的的精锐被拖在了北方,至于南方,那里有数不清的部落,他们只是暂时臣服在奥斯曼帝国的脚下。我们的将军到了那里,他们掀起本就存在的复杂矛盾,点燃战火,然后火中取栗。”
唐毅指了指面前的几匹马,“这就是戚继美送来的,听说他已经打赢了一场仗,并且得到了一块比太仓面积还大的土地,戚家在海外也算是开枝散叶了。”
“疯子,都是疯子!”
徐渭不停念叨这一句话,“他们出去了,会有几个人成功?只怕和那些淘金的人一样,大半都要饮恨沙场!”
“那又有什么关系,就好像春天放出几十万尾鱼苗,到了秋天,只有一少部分才会长成口中的美食,更多的都早早死去了。可有收获,也就足够了。”
“你就不怕会养出一头巨大的鲨鱼,他们吃肥了自己,就不听朝廷的话了!”
“哈哈哈,文长兄,你还是太小气了,为什么要让他们一定听话,只要遍地都是中华儿女,也就足够了,你说是吧?”(。)
新书《大宋将门》已发,求支持()
66441 。
6644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