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要做首辅-第2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怎么样?”

    “挺好的,壮实,能吃,哭得可有劲儿了!”唐毅得意道。

    王忬气得一瞪眼睛,“我问你是东南的事!不是你儿子!”

    唐毅闹了一个大红脸,忙咳嗽了两声,说道:“东南的事情其实没有什么了不起的,看起来千头万绪,只要四个字,就能办妥。”

    “哪四个字?”

    “依法纳税。”

    “啊?”王忬露出了迟疑的神色,“就这么简单?”

    “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唐毅对老岳父,自然是和盘托出,“大明朝看似百病丛生,其实说穿了就是财政出了问题,土地兼并,官绅不纳粮,该收的收不上来,支出却越来越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出问题才怪呢!我在东南秉承的一个理念,就是打通市场,市舶司是对外的市场,航运公司是对内的市场,大举投资道路,兴办教育,是为了城乡市场。朝廷要想收的到工商税收,不是设个关要钱就行了,还要替商人办事,做他们不能做的事情,替他们开拓市场,寻找原料,总而言之,就是大家一起发财。只有如此,他们才会甘心情愿,把税交上来。而手上掌握了银子,就有了权力,自然政通人和……”

    唐毅离开之后,有两个职务不再设置了,一个是应天巡抚,一个是提督市舶司,也就是说东南再也没人能财权一把抓,显然这也是朝廷出于制衡的打算,不让南方再冒出一个户部来。

    官员的权力分散了,官银号,总商会。交通行,航运公司等等,力量就大了起来,而这些又都揣在唐毅的口袋里。说穿了,东南还是紧紧握在唐毅的手里。而且随着航运公司深入长江的支流,内陆的省份在可以预见的将来,都会落到唐毅的掌握之中。

    他虽然离开了,依旧有无数人。会坚定地沿着唐毅的道路推行下去,而不用担心人走茶凉的风险,唐毅已经扶持出了一个强悍的利益集团,这就是他和前辈改革家的不同。

    王忬所要做的就是替女婿呵护这个集团,用手上的权力,去掉重重地方保护,大兴基础建设,鼓励工商,打击水寇山贼,营造良好的经商环境……

    这些东西对于王忬来说。都是小菜一碟,听唐毅讲了一番,王忬露出了轻松的神色,靠在椅子上,笑道:“看来老夫能歇几年,享享福了。”

    他把腿伸了出来,用力敲了敲,而后叹道:“行之,九边苦寒,这几年下来。每到冬天,腿就肿胀麻木,钻心透骨,难熬啊!能回江南。含饴弄孙,就算是幸运了,要不然啊,再过几年,说不定就折在任所了。”

    唐毅仔细看去,果然王忬的一条腿已经有些变形了。看在眼里,真是有些心疼,“回头我给李时珍先生写封信,让他帮您老看看,李太医这几年的医术飞涨,手段十分高明。您老只管在东南养身体,盼着您老硬硬朗朗,活个一百岁,才是我们的福气。”

    王忬感动地拍了拍唐毅的肩头,都说女婿顶半个儿子,逢年过节,唐毅总是有礼物送到,嘘寒问暖,比起两个儿子还要贴心。

    “哎,行之啊,还有个事我要告诉你,这次南下也是恰逢其时,严党恐怕对我不利。”

    唐毅骤然瞪大了眼睛,“到底是怎么回事?”

    “半年多之前,我进京述职,严世藩就把我请了过来,在酒席宴上,他和我提到了《清明上河图》,让我把画送给他。”

    “是,是真的,吗?”

    唐毅吓了一跳,嘴都结巴了,上一辈子他为了瞻仰这幅国宝,从黄牛手里买了高价票,跟着长龙一般的人群,只看了几眼,就被推走了。等出来之后,才知道那玩意还不一定是真是假,那个郁闷劲儿啊!

    “当然是真的,这幅画在我们家也有十几年了,元美可花了不少心血。”王忬怒道:“也不知道严世藩的鼻子怎么那么灵,竟然闻到了味儿,真是晦气!”

    宝贝虽好,可是还要有命享用,唐毅很快冷静下来。

    “您老打算怎么处置?”

    “物是死的,人是活的。为了一幅画,得罪严党,有些不值得。”

    “您老高明!”

    王忬苦笑了一声,“我高明个屁!从宴会回来,就匆匆回了蓟镇,只是告诉了元美,让他把画给严家送去……哪知道……哎!”

    老岳父唉声叹气,唐毅也吓了一跳,“大哥不会没给吧?”

    “给了,不过是个假的!”王忬气呼呼说道。

    原来王世贞喜欢《清明上河图》成痴,哪里愿意轻易让给别人,尤其还是严家,那不是焚琴煮鹤,糟蹋东西吗!

    他想来想去,花了十天的功夫,临摹了一副假画,给严世藩送去了。

    凭着王世贞的功力,严世藩自然看不出来真假,欣然收下,还说什么要多亲多近。王世贞也十分得意,可是过了没多久之后,就传出来消息,说是严世藩知道了那副画是假的,痛骂王忬和王世贞,扬言让他们父子好看!

    严世藩那家伙多狂妄阴险,得罪了他,还有好果子吃吗!尤其是俺答年年入寇,随便找个借口,就够你喝一壶的。王忬心力交瘁,恰巧接到女婿的书信,接任南兵部也没有什么不好,休息几年,和妻子团圆,过点舒心日子。有机会呢,就东山再起,没有机会,就在东南养老,也是挺不错的。

    听完了讲述,唐毅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王世贞啊,真是个糊涂蛋!

    自己这个大舅哥,论起文才没得说,可是大事情上太意气用事,太平庸了!

    所谓宝物有灵,似《清明上河图》一般的重宝,不是什么人都能拥有的。哪怕不想给严世藩。也不能用假的骗他,这不等于打脸两次吗!凭着严世藩睚眦必报的性格,哪里会善罢甘休。

    唐毅倒是不怎么怕严党,可也不代表他能保护着所有人。毕竟连徐阶都做不到这一点。

    “元美和敬美两个,以后就要托付你了!”王忬无奈说道,知子莫若父,他也不好怪王世贞什么。

    “您老放心,咱们是一家人。”

    “那就好!”王忬又问道:“对了。你此番进京,会接什么职位?”

    唐毅挠挠头,“旨意上只是说我裁军差事办得好,回京另有任用。”圣旨惜墨如金,如果是“重用”,恭喜你,就要高升了,“任用”却非常微妙,可能往上走,也可能原地踏步。甚至搞不好明升暗降,坐冷板凳,这都有可能。

    王忬反倒不那么关心,笑道:“你还不到二十五,别人在这个年纪,连进士都没考上,你却南北的官都做了一遍,不知道多少人羡慕你呢!沉淀些日子,把根基扎牢了,等你的那些同窗好友都起来了。大家扶持着,抱成一个团,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孩儿明白!”

    翁婿谈了一夜的话,王忬才动身前往南京。临别的时候,抱着外孙,拉着女儿的手,王忬感慨万千。

    “爹,孩子还没乳名呢!您老赏一个吧!”

    王忬思量一下,“平安是福。就叫平安吧。”

    “借您的吉言。”唐毅两口子拜别了王忬,船只顺流而下,出了长江口,一路北上,花了半个多月的时间,赶到了天津港口。

    上了岸之后,唐毅就是一愣,这还是当初的天津卫吗?

    码头上船只成片,一眼望不到头,虽然天寒地冻,可是南北商人云集,熙熙攘攘,什么好东西都有。

    江南的丝绸,辽东的貂皮,高丽人参,蒙古的骡马,陕西的池盐……凡是能想到的东西,全都应有尽有,繁华程度,比起苏杭也不遑多让。

    王悦影兴趣盎然,撩开车帘,向外面看去。

    “真热闹啊!”王悦影突然发现一处庙宇,红墙绿瓦,光彩夺目,不算大,可是往来的百姓络绎不绝,香火缭绕。

    “哥,去看看!”

    两个人下了马车,兴冲冲赶了过来。站在密匝匝的人群外面,举目一看,唐毅的脸上就露出了一丝疑惑。

    王悦影抢先念了出来,“唐公祠,哥,这个唐公是哪位神仙啊?”唐毅挠了挠头,“我也没听说过,进去看看。”朝廷对银祀一贯不手软的,更何况放在闹市区呢。

    两个人随着人群,进入了庙宇,往正堂上看去,只见一座高大的铜像,刷着一层厚厚的金粉,身上披着大红的官服,往脸上看去,五官清秀,眉目舒朗,没有胡须,年纪不大的样子。

    供桌上摆着铜香炉,插满了香,要不了半个时辰,就要倒一遍香灰。

    好一座兴旺的唐公祠。

    王悦影看着神像,半晌呆呆道:“怎么看着有点眼熟啊?”回过头,却发现唐毅的脸已经黑了,看看神像,看看唐毅,王悦影惊得捂住了嘴巴。

    “哥!”

    “出去再说!”

    唐毅拉着王悦影,从人群挤出来,二话没说,直接让人拿着他的名帖,去把知府唐汝楫给找了过来。

    “小渔兄,以往未见。”

    “是啊是啊,我也甚是想念行之兄。”富态了许多的唐汝楫大笑道。

    “呸,你是想我不死!”唐毅怒气冲冲,“我问你,那个唐公祠是怎么回事?”

    唐汝楫的脸色也变了,“行之,百姓们感念你开海之恩,建生祠祭奠,我也不好拦着。这也说明你政绩卓著,深得民心啊!”

    “你就害我吧!在京城的门口建生祠,你怎么不建到午朝门外?”唐毅怒吼道:“拆了,马上给我拆了!不然我和你没完!”

    【马上就要515了,希望继续能冲击515红包榜,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宣传作品。一块也是爱,肯定好好更!】。

第502章 长命锁() 
ps。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天津开海已经到了第四个年头,去年的时候,城墙修筑完毕,通向京城的直道也修通了,天津的户口一下子超过了三十万,商贾云集,遍地黄金,北方第一大港,当之无愧。唐汝楫这个知府当得舒舒服服,前些年虽然被唐毅给坑得挺惨,这几年全都补回来了,还有赚头。

    光是客厅的摆设,就让人眼前一亮。

    小叶紫檀的家具,茶壶茶碗都是前朝官窑的,墙上挂着名人字画,随便一幅都价值连城。

    ``

    唐毅背着手,不停点头,发出啧啧称赞之声,唐汝楫在后面跟着,脸跟吃了苦瓜似的,他绷不住了,近乎哀求道:“行之兄,真不是我干的,大家伙念着你的好处,随便出了点银子,建个庙,纪念一下,也不算什么出格的事情,又不是没有先例,我看没什么大不了的。”

    唐毅摇摇头,意味深长道:“小渔兄,要是咱们兑换一下身份,你该作何感想?”

    一句话,唐汝楫陷入了沉默当中。

    说实话,唐毅太年轻,又太锋芒毕露,支持他的,和痛恨他的,同样多如牛毛。一举一动,都有人拿着放大镜盯着,稍有不慎,就会招来铺天盖地的非议。

    想到这里,唐汝楫额头也冒汗了。

    “行之兄,都怪我一时糊涂,你放心,生祠已经安排人去拆了,明天保证什么都没有了。”

    唐毅坐了下来。唐汝楫还站在那里,不停擦汗,唐毅摆手让他坐下,两个人需要好好谈谈了,离京这么久,唐毅虽然一直盯着京城的动静。可毕竟是隔靴搔痒,所知有限。唐汝楫这家伙是出了名的万事通,和各方都不错,没什么不知道的,

    见唐毅有兴趣,唐汝楫仿佛讨好一般,滔滔不绝,什么都说了出来。

    首先是嘉靖皇帝,和几年前一样。还是修道,喜怒无常,以玩弄大臣为乐。尤其是这几年天津和东南开海,大把的银子运到了京城,其中多一半儿都被宫里头挥霍了。修筑宫观,每年花费数百万两,玉熙宫、万寿宫、圣寿宫,弄得金碧辉煌。整个是金子堆起来的。

    还派出不少太监,到处采购稀奇古怪的东西。什么灵芝、东珠、人参、羊脂玉……每一样都价值不菲。

    除此之外,嘉靖还征召各地的道士,遍求道书秘笈,西苑整日香烟缭绕,不曾稍有停歇。

    唐汝楫一边说着,一边察言观色。见唐毅略带怒色,他低声道:“行之兄,你是不是很生气?”

    “我生气什么?”唐毅突然笑道:“当差办事,只管完成上头的命令,至于银子怎么花。那是陛下的事情。”

    “没错!”唐汝楫一拍大腿,“行之兄这么想,我就放心了,咱们可不能干糊涂事。”

    “是啊,多谢小渔兄提醒。”

    嘴上说着,可是拳头却攥了起来,辛辛苦苦,不是为了你嘉靖的享受,而是想让天下百姓能少受点盘剥,让财政能宽裕一些,多一点银子用到正地方。眼下看起来,是有些奢望了。

    说不愤怒那是扯淡,谁看到自己的心血被糟蹋,都不会好受。

    可是又不能和嘉靖翻脸,唐毅只能把怒火深深藏在心里。

    说完了宫里,又提到了严徐两党,这回轮到唐汝楫为难了。

    “往常多年不变的六部九卿,自从去年开始,变动频频,先是户部尚书方钝年纪大了,致仕回家,他退了倒是寻常,只是围绕着户部尚书又是一阵好杀。”

    户部管着钱粮,一来油水丰厚,二来严党历年大肆侵吞户部府库,如果能掌控户部,就能找出严党的把柄。

    为此徐阶推出了南户部尚书马坤,严党毫不示弱,针锋相对推出刑部尚书贾应春。双方争夺之际,恰巧爆发振武营兵变,马坤失分严重,败下阵来,严党如愿以偿,贾应春拿下了户部,可是他一走,刑部又空了出来。

    徐阶推举郑晓出马,严党又派出了闵煦,一番明争暗斗,严党成功保住了刑部。

    虽然看起来严党依旧占据优势,可是徐阶经过多年的准备,也足以和严党大战三百合,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别看没有正式死磕,山雨欲来风满楼,敏感如唐汝楫,已经感到了一丝寒意。

    “行之兄,外人都说严阁老依旧宝刀不老,实力强悍,这话不假。可是徐阁老是光脚的不怕穿鞋,抢到了就算便宜,抢不到也没什么吃亏的,反倒是严阁老,一个不留神,就会着了道,吃大亏啊。”

    唐毅很是钦佩,唐汝楫的眼光不错,在这场严徐大战之中,徐阁老属于攻击的一方,他的党羽普遍年轻,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新陈代谢,乃是顺天而为。反观严党,全都老迈不堪,哪怕经验再丰富,本事再高强,也斗不过老天爷。

    只是任何胜利都是残酷的,尤其是抢班夺权,想不付出代价,是绝对不成的。

    “行之兄,我也不瞒你,人都说我是严党,是靠着走后门才当上了状元,我是掉到了黄河里,洗也洗不清。我经常是一宿一宿的睡不着觉,生怕有人突然过来,把我给抓走了。”

    唐毅摆摆手,“小渔兄言重了,严阁老把持内阁二十年,党羽众多,爪牙锐利,徐阁老想要赢,没有那么容易。再说了,我不是让你好好走动裕王的门路吗?溜须好了未来的储君,你还有什么好怕的。”

    “哎呦!我的行之兄啊!”

    不提还好,一提起来唐汝楫差点都哭了,这些年身为裕王的讲官之一,唐汝楫没少给裕王送好处,包括高拱、陈以勤在内。都卖力讨好。人心都是软乎的,更何况是一个战壕的兄弟,渐渐的大家伙对唐汝楫的印象都好了不少。

    唐汝楫也暗自欢呼雀跃,可是谁知道,这两年裕王的声势不但没起来,反而越发危险。嘉靖信奉二龙不相见的谶语。不见两个儿子,也不册封太子。裕王和景王两个人没有表现的机会,就剩下一个办法,那就是生儿子。

    如果观察各个朝代的历史,就会发现个有趣的想象,开头的几位君主都是能生养的,动不动就是十几个,几十个孩子,不但人多。还相斗相杀,上演一出出的夺嫡大戏。

    而到了后期,国势衰落,连带着生育的皇子也少了,甚至后继无人。因此能生儿子,就成了继承皇位的最有利武器。

    裕王鞠躬尽瘁,前后生养了两个儿子,却都夭折了。另一边呢,景王的妃子却怀上了。听说临盆在即,如果生出了儿子,强弱逆转,搞不好景王就要成为太子。

    跟着裕王的这帮人,就有可能抱错大腿。

    唐汝楫这家伙有近乎野兽的敏锐,感到了前途暗淡。迫切想要抱一条新的大腿。

    “小渔兄,照我看,太子乃是国本,陛下不会轻易决定的,你也别着急。就算有那么一天,有我在,你只管放心!”

    “行之兄,我就等你这句话呢!”

    唐汝楫激动地要跪在地上,唐毅连忙搀扶。

    “小渔兄,你我之间,用不着这么客气。”

    “那是那是!”唐汝楫突然咬咬牙,把拳头举了起来,“我唐汝楫对天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