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要做首辅-第2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今给了辛五郎征夷大将军,等于是承认他执掌倭国的地位。

    虽然只是个名分,但是要看是谁给的,大明封的征夷大将军啊,倭王也要大明朝廷册封承认,从这个角度上说,他这个大将军几乎和倭王平起平坐,辛五郎不过是一个阶下囚,一下子变成了人上人,他哪能不兴奋癫狂。

    唐毅笑道:“辛五郎,朝廷听说倭国内乱,诸侯纷争不断,黎民涂炭,且大批武士流落海上,祸及周边,十分忧心。为了解救倭国受困受难的苍生百姓,故此加封你征夷大将军一职,资助你招兵买马,收编流落海上的武士,重返倭国,建立新的幕府,统帅倭国上下,恢复天下太平。”

    唐毅的神情简直就像是告诉辛五郎,世界的和平都靠你了。胡宗宪看在眼里,差点笑出来。

    还征夷大将军呢,连影都没有,朝廷才不会帮着罪恶滔天的倭寇复国呢?唐毅根本就是胡说八道,可是偏偏就有傻子相信了。

    辛五郎还是搞不清楚大明朝是怎么回事,他下意识用倭国的情况类比明朝,倭国幕府将军说了算,胡宗宪这个东南总督就相当于幕府将军,他同意册封,朝廷肯定会同意。

    而且倭国人又天生崇拜强者,这一次被胡宗宪打败,就把他当成了天神。还不杀他,更是感激涕零,别说让他打回去,就算告诉他人应该用两只手走路,用脚吃饭,他多半都会相信。

    唐毅随便找人给辛五郎刻了一方金印,又给了一道总督府的公文,让他奉命统帅归降义士。

    大旗很快就打了出去,还真别说,辛五郎在倭寇之中,尤其是真倭,的确有些号召力,没有半个月的时间,就有二三百人投降,加上之前的俘虏,凑了一千五百人,分成三个营,每天训练。

    口号喊得震天响:先擒徐海,再捉王直!

    唐毅当然不会指望着辛五郎去平定倭寇,他需要的是制造以夷制夷的氛围,让徐海真正感到害怕。

    果不其然,当消息传到倭巢的时候,徐海正在和王翠翘吃饭,一听说辛五郎归顺,并且成为官府的急先锋,手里的饭碗落在了地上,摔得粉碎,饭粒落满了胡须和胸膛,他整个人都不好了。

    辛五郎和官军不同,他熟悉海上的情况,认识的人又多,如果真让他充当先锋,没准自己真的就完蛋了。

    徐海像是木雕泥塑一般,傻愣愣坐着,足足过了三分钟,却被抽泣声给惊到了。

    “翠翘!”徐海手足无措,想要哄哄妻子,却不知道说什么。

    王翠翘扬起了头,满脸泪痕,“将军,您还不醒悟吗?”

    一句话戳在了徐海的心头,他长叹了一声。

    “非是我不想投降,只是这些年我造孽太多,我怕啊!”

    王翠翘低头,看着隆起的小腹,同样叹道:“奴家也怕,我怕孩子一出世就成了贼,我怕孩子还没长大,就没了爹,我怕将军会撇下我们而去……”

    听着妻子的哭诉,徐海的心都碎了,百爪挠心一般,别提多难受了。沉默了半晌,他说道:“翠翘,我去和徐洪商量一下。”

    徐海也是倒霉催的,徐洪已经被唐毅吓得破了胆,哪里还有好主意,兄弟俩对面而坐,徐海先说道:“你说辛五郎投降是真的吗?”

    “真的,绝对是真的!”

    徐洪笃定说道:“大哥,唐大人和我说了,他要扶持倭国武士,重返倭国,挑起倭国内乱,好报复他们攻击大明的罪孽。”

    徐海沉默了许久,叹道:“真是好算计啊,辛五郎是一把锋利的刀,握在了官府的手里,我们又多了一个大敌啊!”

    “又?哥,你是担心王直?”

    “没错,我前些日子给老船主写了封信,问他为什么攻击咱们,他在回信里竟然大骂我们无能,让我们拿出十万两银子,补偿他劳师远征的损失。”徐海越想越气,王直根本就是趁火打劫,落井下石!

    官军、辛五郎、王直,三门摆在门前的大炮,哪一门都要命啊!

    怎么看,眼前都是死局,徐海越想越怕,最后竟然眼圈发红。

    “兄弟,是哥哥害了你啊!”

    “哥,别这么说,这些年咱们大碗酒大口肉,爽快够了,死了又能如何!”

    徐海摇摇头,“我死是小事,关键是咱们徐家不能绝后,倘若真的有那么一天,你保护着你嫂子跑了吧!”

    这是托孤啊!

    徐洪吓得不轻,忙说道:“哥,或许不至于,唐大人说了,在王直和咱们之间,他想招降咱们,要不咱们就投降吧?”徐洪说完之后,忙把脑袋埋在了两腿之间,做好了挨揍的准备。

    哪知道徐海没有动手,反倒长叹一声:“我怕投降不成,反倒做了宋公明啊!”。请访问

第471章 赢了一半() 
秋风阵阵,送来了难得的清凉。

    摆脱了酷热的夏天,唐毅也精神许多,早晚有空的时候,打打拳,跑跑步,或者坐在葡萄架下面,装一肚子葡萄,总而言之,无比的轻松自在。

    他过的潇洒,可是胡宗宪不行啊,总督大人升官好几个月了,憋着一股劲大干一场,结果迟迟没有动静,一个月光是花费的军饷就是天文数字,要是拿不下徐海,他都没法和嘉靖交代了。

    这一天,胡宗宪实在是受不了了,他气冲冲跑到了唐毅的住处,见面就铁青着脸说道:“行之,我答应你的三百万两银子都花了下去,道路港口都在修,可是你呢,徐海怎么还不拿下?”

    唐毅没搭理他,而是低着头,用木杵捣碎大颗大颗的葡萄,果肉和果皮混合在一起。葡萄的果皮上面有一层白霜,那是天然的酵母。

    只要加入一些蜂蜜和白糖,然后放在橡木桶发酵,要不了多久,美味的葡萄酒就横空出世了。

    唐毅手脚不停,把捣好的葡萄拌匀,放入木桶,密封起来,又叫着胡宗宪一起,把酒桶搬到了墙角,堆了起来。

    “默林兄,今年雨水少,葡萄积累的糖分多,做出了的葡萄酒保证好喝,你信不信,过了十年八年的,这一桶酒就能换二十两银子,顶得上一匹上好的丝绸。”

    胡宗宪黑着脸,面对着面,给唐毅来了一个口水风暴,“行之,我没空听你的生意经,我就想知道,徐海什么时候会投降?”

    “默林兄,你这是关心则乱啊!”

    唐毅擦擦脸,一屁股坐在椅子上,不慌不忙抓起个大号的金梨,吃得汁水横流。

    “哼你就不关心吗?”胡宗宪怒道:“陛下可是催着你开宁波的市舶司呢。不把倭寇摆平,我看你怎么和陛下交代。”

    “呵呵,解决了一个徐海,也不能消灭倭寇。我着急有什么用。就像酿酒,总要等发酵好,年份够了,拿出来喝才有味,我可不想做一锅夹生饭出来。”

    胡宗宪倒吸了一口气。他当然知道真正难缠的对手是王直。

    可是任凭他想破脑壳,也找不到对付王直的办法。

    用武力,王直手下几万精兵,又和倭国的大名是盟友,随时能叫来几万帮手,加上雄踞海上,凭着俞大猷的水师,还没有和人家对拼的实力。

    用文的,王直老奸巨猾,十足的狐狸一条。这些年胡宗宪没少说好话,送礼物,甚至胡宗宪把王直的家人都从监狱里捞出来,给他送了过去,以示诚意。

    王直对待官府的糖衣炮弹,从来都是把糖衣吃了,炮弹扔回来,无论如何,就是不上当。

    弄得胡宗宪都大呼没辙儿,难道唐毅能有办法?

    “行之。你是不是找到了王直的弱点?”

    唐毅没有说话,抬手指了指院墙里面的一棵梧桐树,胡宗宪仔细看过去,秋风吹来。梧桐的叶子发黄,随着风飘落,一片,两片……都落在了树下。

    “行之,你是说叶落归根?”

    “没错,王直年纪不下了。他在海上漂泊这么多年,虽然威风八面,可是思乡之情肯定是少不了的。只是他不相信朝廷,其实……我也不信!”唐毅呵呵一笑,“那些清流肯定不会放过王直的,事情就卡死在这里。不过徐海要是能投降,朝廷再对他好一些,千金买马骨吗!至少能让王直安心一些,他有了一丝幻想,事情就不会做绝,以后东南就能太平不少。”

    胡宗宪对唐毅的判断深以为然,如果能一起解决徐海和王直,那固然是好事情,只是现在八字没一撇,连徐海都没投降,还能奢望降服王直?

    这不是原地转圈吗!

    看出了胡宗宪的怀疑,唐毅笑道:“默林兄,你不要急,我算了一下时间,最多半个月,就能见分晓,重阳节之前,徐海必定投降。”

    胡宗宪把脸色一沉,问道:“行之,军中无戏言啊!”

    唐毅可不吃这一套,拍了拍屁股,直奔饭堂而去,“默林兄,不投降又能如何,你还敢砍我的脑袋?”

    ……

    时光飞逝,离着重阳节只有三天,总督府收到了一封密信,徐海派遣兄弟徐洪作为使者,带着投降书信,正式赶到了杭州,向大明请降!

    “行之真料事如神啊!”胡宗宪惊叹之余,只剩下满肚子的疑问,唐毅到底是怎么猜到的呢?

    这些日子以来,徐海一直在多重煎熬之中,是投降,还是死磕,是继续过痛痛快快的日子,还是老老实实做个顺民,无数双大手不断撕扯着徐海,把他抓向了四面八方,扯得七零八落。

    相比种种烦心事,最让徐海牵肠挂肚的还是王翠翘的安全,分娩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妻子身体又不好,究竟能不能顺利生产,大人孩子能不能平安,徐海一点底儿也没有。这位杀人如麻的巨匪变得诚惶诚恐起来。

    每天拿着香烛,跟在虚辰的身后,不停磕头拜佛祖,恍惚间,竟然回到了当年在虎跑寺的光景。

    他就像是一个虔诚的小和尚,稍微有点空闲,就围着李时珍,不停问这问那,等到李时珍实在受不了,把他赶出了药房。他一转头,就去找何心隐聊天,毕竟倭寇都是一群文盲,只有这位才能帮着他解答一些疑惑。

    “何兄,你说我投降了朝廷,朝廷会真心对待我吗?”

    “不会!”何心隐回答的十分干脆,“将军,说句不客气的,朝廷对谁有过真心啊?这些年,被冤屈的忠良义士还少了?”

    “那,那我投降,岂不是死路一条?”

    何心隐微微一笑,“将军,要是把你的性命寄托在朝廷的仁慈上,你只怕就要失望了!……不过,要是朝廷觉得将军有用,那么将军倒是能高枕无忧。”

    徐海陷入了沉思,如何才能让朝廷觉得我有用呢!他的脑袋一团乱麻,实在是想不出来,只见何心隐沾着茶水,在桌子上写下了一个王字,徐海骤然一惊。

    正在这时候,突然有人急匆匆跑来。

    “夫人要生产了!”

    徐海一跃而起,什么都不顾,直接跑到了产房,就要往里面闯,两个婆子死命拉住了他。

    “将军,里面血气冲,您可不能进去啊!”

    好说歹说,把徐海拉住了,足足等了一个时辰,徐海就感觉落到了油锅里,一颗心都炸得外焦里嫩了。

    终于一声嘹亮的啼哭,徐海再也忍不住了,冲开房门,满屋子的血腥气。

    “孩子,孩子呢!”

    徐海茫然问着,只见产婆脸上变颜变色,嘴唇哆嗦,徐海大声一叫,吓得她几乎瘫倒。

    “孩子,快说啊!”

    产婆用手指了指地上,徐海闪目看去,脑袋嗡的一声,直接倒了。

    那是什么啊,一个圆滚滚,肉呼呼,血淋淋的东西,四肢又短又小,根本看出了手脚,没有脖子,脑袋尖尖的,倒是两只大眼睛,十分不协调地嵌在姑且称为脸的地方,至于腮边,甚至有几根长长的胡须!

    徐海仗着胆子,凑到了近前,用手一摸,还有些温热,肌肉还弹了弹,可把徐海吓坏了,这是个怪物啊!

    “老天,你要惩罚就惩罚我一个人好了!为什么要降罪给什么都不懂的孩子啊,老天爷我恨你!”

    徐海从来不相信世上有因果报应,他只坚信一句话,神鬼怕恶人!

    他就是世上最凶恶的人,没有什么事情能击倒他。

    可是当看到孩子变成了怪物之后,徐海彻底崩溃了,他嚎啕大哭,指天骂地,好像一个委屈的孩子。

    徐海用力捶打地面,把手指都打出了血。

    “为什么,为什么啊?”

    “是你作恶太多了!”李时珍从屏风后面转出来,无情地说道:“徐海,这些年你杀了多少人,害得多少家庭妻离子散,又有多少女人被掠到海岛上,被你还有你的手下蹂躏摧残,事到如今,报应落在了你的身上,你还不醒悟吗?”

    徐海挣扎着站起来,眼睛充血,抓住李时珍的衣服,破口大骂:“狗屁神医,我妻子生下了怪物,都是你的错,我要杀了你!”

    说着,徐海抽出了佩刀,就要砍李时珍,突然一声低低的呼唤,“住手!”

    徐海忙回头看去,只见王翠翘勉强撑着疲惫的身躯,半坐起来。

    “你身子弱,别动啊!”徐海跑到了妻子身边,用力扶着她,疼惜道:“翠翘,都是我不好,不过你放心,把身体养好了,以后咱们再生孩子,多多得生,只要你没事就好!”

    王翠翘脸上带着笑,用力擦了擦徐海额头的冷汗。

    “将军,你对我总是那么好,不怪奴家给你生一个妖孽吗?”

    “不怪,绝对不怪!”徐海惶恐道:“都是我的错,都是我有罪啊!”

    王翠翘堵住了他的嘴巴,用手指了指屏风后面,徐海急忙看过去,只见另一个产婆正在里面,怀里抱着一个皱巴巴的孩子……瞬间,徐海只觉得花都开了,咧着大嘴就笑了起来。

    一出狸猫换太子,彻底击垮了徐海所有的心里防线,当他抱着儿子的时候,只觉得一切都不重要了,作为一个父亲,他必须给娇妻爱子一个安全的生存环境。

    在儿子洗三的时候,徐海经过慎重考虑,正式下令,全军投降,一代巨寇,正式拜倒在朝廷的面前,抗倭大业,赢了一半。东南的形势,为之骤然一变。。请访问

第472章 杭州知府() 
一场秋雨一场寒,唐毅收到了一件川绸的棉袍,打开一看,差点笑喷了。领边袖口上的干枝梅和柳条似的,齐刷刷,耷拉着脑袋,一点精气神也没有,前后还绣着比翼双飞的鸳鸯,可是怎么看怎么像大肥鸭子。

    这还都能忍受,往身上一穿,才注意到,竟然一只袖子长,一只袖子短。

    唐毅都哭了,“媳妇,这是给我得了脑血栓准备的啊!”

    这袍子唯一值得称道的就是足够厚,足够暖和,披在身上,仿佛能看到王悦影在灯下蹙着眉,瞪着眼,费尽心思的娇模样。

     ``; 真有点想念小妮子了,想想到杭州也有好几个月了,人都说小别胜新婚,也该把媳妇接来,再体验一把新婚的感觉了。

    以往是办差,唐毅不方便带家眷,就在昨天,朝廷终于下了旨意,因为招降徐海有功,唐毅被加封为杭州知府。

    注意啊!

    杭州作为上等符,知府是高配,也就是说唐毅也进入了红袍官员的行列。

    不过这一件大红袍得来的并不容易,嘉靖给唐毅送来圣旨的时候,也定下了一份军令状。

    嘉靖要求嘉靖三十六年,市舶司的税银要增加到二百万两,明年更是要增加到四百万两,完成任务,没说的,红袍加身,如果完不成任务,滚回家里头哄孩子。

    嘉靖语气之坚决,简直不给唐毅回旋的余地,还想保住前程,就唯有接受不平等条约。

    唐毅也搞不明白,嘉靖怎么突然抽风了,要银子不要命了?

    一打听,总算是弄明白了情况。原来刚刚盖好的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又着火了,给烧成了废墟。

    浙江,山东今年遭了灾,朝廷不得不免除两省的赋税,山东还好说,浙江不但负担着天下税负的十分之一。还有两百万石漕粮,以及十几万军队的开销。浙江遭灾,不但税赋没了,还要倒贴,从各省调运粮食军需,填补亏空,里里外外,朝廷岁入少了一百多万两。

    再有前些日子唐毅看到邸报,上面写着嘉靖下旨。要求沿海各省,进献珍珠。

    不用问,准是那帮道士出的点子,修炼可是烧银子的大事情。

    花费多了,岁入少了,嘉靖缺钱缺的厉害。

    想来想去,田赋没法增加,商税也收不上来。嘉靖曾经向河南派遣矿监,想要多开点矿。弥补亏空,结果可好,矿监下去之后,当地百姓奋起反击,弄得灰溜溜逃回了京城。

    嘉靖几乎被气个半死,可饶是他强悍无比。面对着地方的士绅集团,也是徒呼奈何。想来想去,唯有一个地方,那就是市舶司能捞钱。

    一想到市舶司,嘉靖就越发念着唐毅的好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