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要做首辅-第1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让他进来吧。”唐毅淡淡说道。

    没一会儿,一个顶着瓜皮小帽的中年人跑了进来,一见唐毅,激动的眼圈通红,连忙拜倒在地,“师父,您可把弟子想坏了!“

    来的不是别人,正是吴天成。

    要说起来,当年收他做弟子,多一半是玩笑,就连吴天成都不愿意多和人家说。可是随着唐毅一飞冲天,水涨船高,唐毅的徒弟,那可就是金字招牌,到了东南,哪个大家族敢不给他面子。

    吴天成也越发以老师为荣,做起事情格外卖力气,交通行一大半的事情都是他在搭理,唐慎练乡勇,也要靠着吴天成帮着协调粮饷物资。

    年初的时候,开海的调查报告还是吴天成出的,唐毅深知要想把开海弄好了,就必须摆平地方豪商士绅,光靠着官场上的人脉是不够的,他早早去信,把吴天成调了上来。身为交通行的大帐房,吴天成一举一动都能吸引不少人的联想,他半个多月之前就赶到了天津。

    唐毅虽说把天津交给了陆炳,但是他又岂能当撒手掌柜的。

    “天成,我听陆炳说,天津的乱局是闻香教在闹腾,是不是如此?”

    吴天成呵呵一笑,“师父,要光是一个闻香教,至于那么麻烦吗?闻香教不过是跳上台面的小丑而已,背后是运河帮的人在作怪,这里面水深着呢!”(。)

第371章 骄兵之计() 
两千里的大运河,流的不只是碧绿的河水,更是帝国的血脉,南粮北运,每年几百万石的漕粮,无数绫罗绸缎,维持着京师达官显贵的优沃生活,也维系着天子守国门的豪言壮语。

    围绕着运河,形成了强大的利益集团,从沿岸的百姓,到形形色色的漕口帮会,再到运河衙门,士绅豪商,编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大网。

    就像是月有阴晴圆缺,什么都不可能长盛不衰。随着运河维护成本越来越高,运力提升不上去,加上南北货物运输的需求成倍增加,不只是唐毅,还有很多人都看到了改变漕运的必要。

    唐毅和这些人不同的地方,是他提出了解决的办法,那就是维持现有运量不变,多出来的部分转移到海运。

    这个方案一下子就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拥护,随着整个开海的计划推行,天津就成了门户和试验田。

    就像任何改革都会触动既得利益集团者,哪怕唐毅再小心,影响也是有的,而且还不小。

    吴天成就给唐毅说道:“虽然运量规定不变,可这也只是漕粮的运量,至于南北往来的商船,朝廷可管不到。走运河虽然安全,可是速度奇慢,关卡林立,运费又高,大家早就苦不堪言。据我在江南的调查,有五成以上的商人希望走海运,直接从天津向京城发货。官府的漕粮船只不过是维持运河工人的生活而已,真正有油水的是商船,您说他们能不着急吗”

    “还不止如此,眼下的天津三卫是邻着运河建造的,如果开海之后,城区要扩建,码头那边肯定繁荣起来,陆太保直接把码头的土地都给圈了起来,还大肆招募工人,征用账房书吏。原本指着运河吃饭的人都跑到港口去了。要我说陆太保就是在京城待久了,以为凡事只要有权力,一级压着一级,就能把事情办成了。可地方和京师不一样,地方有豪强,有士绅,有帮会,有宗族。不把这些都弄明白了,贸然出手,肯定会遭到反噬的。”

    唐毅呵呵一笑,“听这话,你是很清楚了,给我说说,究竟有哪些势力搀和进来,他们是不是铁板一块?”

    吴天成连忙举起了大拇指,赞叹道:“师父就是一阵见血,实不相瞒。在四五年前,卖酒卖家具,咱们和沿线的商人就有往来,交通行建立之后,七爷和我们都下了一番苦功夫。按照您的吩咐,主要经营三条线,沿江,沿河,沿海。这运河上下,不敢说门清。也弄得七七八八。眼下在天津冲在前面的是闻香教,而闻香教还有三大助力。”

    吴天成抓起水杯,润润喉咙说道:“这第一股就是漕帮,他们以运河为生。担心日后海运越来越发达,会把他们的饭碗子砸了,有闻香教挑唆,就跟着跳了起来。第二股就是天津当地的士绅,他们多数也都在运河周围有产业,比如钱庄。客栈,货仓一类的,海运兴起,他们既担心利益受损,又想吃海运的利益,跟着起哄,也是待价而沽。”

    唐毅点了点头,他其实也有推测,只是没有吴天成亲身经历,说的这么明白。

    “至于第三股,这个就麻烦点,主要是天津三卫的军户和世袭的将门。”吴天成说道:“本来开海对他们没什么坏处,可坏就坏在一些朝廷的大官身上。”

    “怎么回事?”唐毅好奇问道。

    “是这样的。天津开海的消息传出来,有人就料定天津的地价会上涨,就有朝廷的达官贵人逼迫天津三卫的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还有千户百户等人,把卫所的田产都转给他们,甚至把军户变成佃农,替他们耕种。”吴天成讥诮地说道:“这帮大人也是当大爷当惯了,他们以为这些军头都是芝麻绿豆大的官,不值一提。可是别忘了,军头们都在天津生活了一两百年,根基深厚,到处都是三亲六故。而且这些年来,军头们已经把能吞的田都吞了,谁愿意从自己身上割肉啊,这不,闻香教一煽动,他们也跟着闹了起来。”

    唐毅总算心中有数了,笑道:“天成,你说的头头是道,要是你又该如何处置?”

    “我啊,当然……”吴天成把话吞了回去,憨笑道:“我哪懂啊,还是师父您运筹帷幄,弟子干点跑腿的活儿就成了!”

    “哼,就会耍滑头!”

    唐毅捅了吴天成一拳,没好气说道:“去看看饭菜送来没,吃点东西,又要忙活了。”

    “哎!”

    吴天成屁颠屁颠跑了出去,这时候,素衣的侍女已经准备好了酒菜,特别的,她又准备了特大的一盆鸡汤鸭舌羹。

    等到菜上齐了,她没急着退下,而是躲在门外,偷偷张望。她很像再欣赏一下唐毅狂放而滑稽的吃法,她做菜的时候,耳边不断响起吸溜吸溜的声音,越想越觉得可笑。

    只是这一次她注定失望了,人家唐毅正襟危坐,慢条斯理地吃着,每一筷子夹的不多不少,餐具绝对不发出一丝的声响,从头到尾,一副受过严格家教的模样。看得素衣侍女紧着鼻子,暗中鄙夷:“虚伪,装蒜,你就算装得再像,也骗不了姑娘!”小姑娘仿佛知道了什么了不得的秘密,生怕让唐毅看到,悄悄溜了。

    唐毅和吴天成还没吃完东西,陆俊就风风火火赶了过来。

    “唐大人,闻香教的人来了。”

    “嗯!”唐毅笑道:“你先去吧,我随后就到。”

    陆俊一走,唐毅对吴天成说道:“按照咱们商量的办法,你马上去找那些人,和他们聊,无论他们要什么,都先答应下来。”

    “遵命,对了师父,闻香教本身实力也不弱,而且我还听到一个秘密。”吴天成压低了声音,“师父,千万别死人,据我所知,有些地方士绅在串联,貌似朝中有人鼓动,如果死的人多了,他们先上万言血书,然后弹劾的奏疏跟着就上去。”

    “知道了,摆明了就是个套,偏偏我还钻了进来,命苦啊!”

    唐毅带着哀叹,离开了馆驿,在一队骑兵护卫之下,来到了原本天津锦衣卫千户的衙门。霍建功正等在这里,小心翼翼把唐毅请了进去。

    一路来到了大厅之上,只见陆炳阴沉着脸,坐在中间,在他的右手边,坐着三个人,为首的是个小老头,留着稀稀落落的胡子,一双眼睛透着精明,另外两个,一个是穿着劲装的大汉,浑身耗子肉,孔武有力,再有一位是个年轻人,不到三十的样子,斯斯文文的。

    唐毅走了进来,就见那个小老头站起身,连忙陪笑着说道:

    “想来您就是我大明有史以来第一位六首魁元,新任顺天巡按,翰林侍读学士唐毅唐大人了?小老儿有礼了!”

    唐毅轻蔑一笑,“不错啊,还知道先弄清本官的身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可本官却对你们一点兴趣没有,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你们不配!别以为什么阿猫阿狗的,都敢跳到台面上充大个儿的,你们要是有脑子,就该知道自己的分量,趁早罢手,还能保住一条狗命,不然,哼哼,只怕连埋的地方都找不到!”

    这番话觉得够劲,够嚣张,听得陆炳都大呼过瘾,把肚子里的闷气跑了不少。

    对面的大汉牙齿咬得咯咯作响,就要发作,那个年轻人把他给按住了。

    小老头陪笑道:“唐大人,和您比起来,我们当然不值一提,说我们是阿猫阿狗,也不算错。可是您别忘了,这世上活得最好的就是野草,不管旱涝,不管晴雨,都能活着。不像牡丹菊花,要悉心照料,还不一定什么时候就养死了,您说是不?”

    唐毅脸色一变,怒道:“别跟本官斗嘴斗牙的,说,你们想要什么?”

    “够干脆,很好!”老头得意地说道:“唐大人,陆太保,小老儿听说朝廷要设立钱庄,负责开海的交易,可有此事?”

    “没错。”唐毅答道。

    “那好,我们就要钱庄的七成干股,只要把干股给了,我们鼎力相助开海,要人有人,要钱有钱,绝不含糊。大人只管收银子就是,天底下就没有这么容易的事情,小老儿就是不明白,你们还犹豫什么!”

    “呸!”

    唐毅一拍桌子,豁然站起,“癞蛤蟆打哈欠,你们好大的口气。津门开海,每年物资千万,往来金银几百万,你们占了钱庄七成股份,光是放贷就能捞到几十万了,你觉得本官能答应吗?”

    小老头毫不示弱,“唐大人,您不能光看贼吃肉不看贼挨打。开海要船工,要力巴,要账房先生,要大海船,这些小的们都能办了。再有,征税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你们只要把钱庄给我们,税银一分钱不差,全都上缴朝廷。你们立了功,升官发财,封妻荫子,小的们一点不羡慕,您总要留点汤汤水水给小的们吧!”

    陆炳气得直翻白眼,“你们要的是汤汤水水?你们是吃肉啃骨头,让本座喝汤好不好!”

    “就是,三成两成还有商量,七成没得商量!”唐毅随口说道。

    “那好,就要三成!”那个斯文的年轻人突然站起来,笑道:“唐大人,你说话可要算数,唐六首可不能出尔反尔啊?”

    唐毅一时瞠目结舌,不知道如何回答。(。)

第372章 翻脸() 
唐毅不屑地笑道:“你们天上一脚,地上一脚,有一丝一毫值得本官相信的吗?”

    陆炳也说道:“就是,刚刚还要七成,现在就要三成,是不是一会儿就抱着脑袋滚蛋了?”

    那个年轻人嘿嘿一笑,“唐大人,陆太保,您听小的把话说完了啊,钱庄的股份我们只要三成,但是小的琢磨着有些脏活累活就交给我们算了。●⌒,”

    “什么脏活?”陆炳追问道。

    “就是车船店脚衙呗,诸位大人总不能到港口抗包伺候人吧,这些都交给我们。再有挨骂的活儿我们也接了,保证让大人们舒舒服服数银子。”

    唐毅不解道:“什么是挨骂的活儿,你说明白了。”

    “就是收税。”年轻人笑道:“这也不是我们的新发明,漕口上下,几百万石的漕粮,哪是官府老爷都能办下来的,自然分给各地的士绅商户,让他们征集漕粮,准许他们设卡收税。”

    唐毅怒火中烧,拍着桌案道:“你们也想学漕帮吗?”

    “不敢,小的们自问不敢比漕帮,我们想出一个新办法,就是包税制,打个比方,您一年想收一百万两税银,小的们先行垫付,让诸位大人好交差,然后由小的们去征收税银,哪怕征收不上来,损失也由我们割肉填补,您二位以为如何?”

    那个小老头也说道:“唐大人,陆太保,开海风险多大不言而喻,你们能担保一开始就成功吗?要是小的们先出税银,让你们交差,陛下自然龙心大悦,开海的事情就来了一个开门红,正好能显示二位的大人的本事。”

    陆炳皱着眉头,说实话这种包税制他不是没干过,就拿京城来说,各种店铺林立。想要安稳的经营下去,就要拜山头,就要给锦衣卫上供,每个街区。有多少店铺,一年要收多少银子上去,都交给专人办理,说白了也就是一群青皮无赖,流氓打手。他们锦衣卫只管收银子。

    如果诚如他们所说,把征收税银的事情交给他们,倒也乐得清闲,陆炳偷眼看了看唐毅,询问他的意思。

    唐毅把脑袋摇晃的如同拨浪鼓:“不行,绝对不行,开海之后,港口物资只会越来越多,把税额定下来,多出来的钱岂不是都落到了他们的口袋!再有让你们征税。谁知道会不会上下其手,中饱私囊!”

    年轻人呵呵一笑:“唐大人果然敏捷,人都说无利不起早,小的也不是傻瓜愿意白干活,不过中饱私囊可就过了,那些商人哪个不是狡猾过人,没有知根知底的人盯着,他们会老实纳税吗?至于税额吗,一切好商量,咱们可以每年调整一次。保证芝麻开花节节高,让您二位在朝堂上既有里又有面。”

    话说到了这个份上,别说陆炳,就连唐毅都动了心。

    “你们先等着。本官要和陆太保好好商量一下。”

    唐毅起身,陆炳紧紧跟随,两个人急匆匆往后面走。

    客厅上的三个人互相看了一眼,那个年轻人一脸的不屑,什么狗屁六首,也就是比糊涂蛋强不了多少。看到了不费力气就能拿银子的好事,还能不动心!

    小老头同样得意洋洋,“大少爷,我看他们是动心了,不成咱们再给加点价码。当官的,还有不贪的!”

    两个人相视一笑,别提多得意了……

    陆炳紧随着唐毅到了后面,一脸的苦思冥想,五官紧蹙,忍不住说道:“行之,我怎么觉得他们说的挺有道理的,征税历来都是难事,地方上征收田赋也都用种田大户充当粮长,负责征收,不也没事吗?”

    唐毅坐在宽大的圈椅上,没急着说话,而是喝了两口茶,责备道:“陆太保,怎么不是大红袍啊?难道舍不得?”

    陆炳气得好笑,“我说你小子还有心思摆谱儿啊,赶快把眼前的事情解决了,这两天我的后脖子都冒凉气哩!”

    “哈哈哈,陆太保,你别急。”唐毅翘着二郎腿,随手拿起蜜饯,吃了两口,笑道:“您以为开海就是为了那点税银吗?”

    “难道不是?”陆炳惊问道。

    “是。”陆炳差点喷血,却听唐毅继续道:“只是比例很小而已,开海之后,东南的大批物资北运,同时北方的物产,比如牛羊,马匹,木材,药材,也会南运,往来之间,就会形成庞大的市场。真正关键的是定价权,是对市场的掌控!”唐毅低声说道:“陆太保,试问,如果你能决定京城的粮价,布价,想让上涨就上涨,想让下跌就下跌,你还在乎那点税银吗?”

    吸!

    陆炳的嘴巴张的老大,能并排塞进去两个大鸭蛋!

    疯狂,太疯狂!

    陆炳第一反应就是这小子太大逆不道,有不臣之心,赶快离他远一点,省得被株连九族。可是他的两条腿却像是钉子一般,死死钉在地上。

    对于男人来说,权力就像是带刺的玫瑰,充满致命的吸引力!

    陆炳已经坐到了人臣的,可是他还是怕,还是担心,为什么,不就是他还不够强大,手上的权力不够大吗?

    唐毅不过是新科进士,小小的翰林,可是他凭什么和朝廷大佬平起平坐,甚至掰手腕子,靠的不就是手上深不可测的背后势力吗!

    陆炳被严世藩称为天下三杰之一,他当然不笨,听完唐毅的话,他也知道了自己最欠缺的是什么!

    唐毅十分欣赏陆炳的神态,当初他和朱希忠透露打算的时候,那位成国公也比陆炳好不了多少。

    唐毅继续加码,笑道:“陆太保,如果把天津的市场掌控在手里,让谁的商品进来,不让谁进来,这里面的学问可就大了,商场如战场,哪怕晚了一天半天,就可能损失一大笔钱。守着天津,就能暗中操纵东南的士绅大户商贾豪强,让他们争相巴结,这又是一笔何等的人脉!”

    连环暴击,陆炳的心理防线彻底被摧毁了,李默之死给陆炳造成的打击远比想象的严重得多。

    他第一次开始怀疑嘉靖的圣眷,面对一个不可捉摸的皇帝,他爬得太高了,知道的秘密也太多了,很有可能不用新君出手,嘉靖就把他给废了。

    那该如何自保呢?

    唐毅给他开出了最好的一条路,权力,不止在朝堂,还要在江湖,不只是官场,还要把握金脉!

    只有做到无懈可击,才能稳坐钓鱼台!

    奶兄弟并不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