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要做首辅-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实诸如唐顺之,甚至王忬,或许也有张经,这个时代最优秀的官员,他们不是看不出东南的根子所在,而是不敢触及“祖制”二字。而选择了绕道而行,结果废了九牛二虎之力,越绕越远,问题越来越多……

    而胡宗宪,文采不及唐顺之,军务不及王忬,威望不及张经,其余私德更是天差地远,他就像是一柄钝刀,没有神剑的锋芒,却直指核心,一团乱麻,顷刻斩断。

    大勇气,大魄力!

    雄哉!胡梅林!

    事到如今,唐毅万分肯定,平定倭寇的重任必定要指望着胡宗宪,除此之外,再无第二人选。

    心态一变,唐毅越发同情起胡宗宪,这样一位注定标榜史册的人物,这样一位心怀天下苍生的大英雄,大豪杰,竟然要以勾结奸党,同奸党同流合污,开启他的伟大事业,真真是讽刺!

    胡宗宪不知道吗,他一清二楚,可他还是义无反顾。和那些把自己的名声放在第一位的所谓正人君子比起来,胡宗宪光芒万丈,强盛无数!

    唐毅眼圈泛红,他还能说什么,就算胡宗宪不去弹劾张经,以赵文华的作风,他也会上书,接下来张经的去留和生死,就看京城的博弈。简单说也就是严阁老和李太宰的较量,或许还有徐阁老。

    别的事情唐毅不敢说,论起权谋算计,论起对嘉靖的了解,十个李默加起来也不是严嵩的对手,真正的变数就落在陆炳身上。可是凭着他和陆炳的几次接触,此人貌似强大,但是却有些银样鑞枪头。

    不是唐毅编排陆炳,作为有史以来最强大的锦衣卫,陆炳的手段权力都毋庸置疑。可惜有一点,比起纪纲,钱宁,江彬这些凶名滔天的前辈,陆炳缺少了最宝贵的自我意识。

    说白了他就是嘉靖的提线木偶,嘉靖让他凶他才敢凶,嘉靖不让,他就是一条乖乖的哈巴狗,或许也正是如此,陆炳才能一直稳坐宝座。

    这样的人,别管拥有多大的权力,真正刺刀见红的时候,他就没了用处。

    去掉了陆炳,凭着刚愎自用的李默,去搬倒老谋深算的严嵩,简直是痴人说梦。

    “半洲公危矣!”

    唐毅颓然长叹一声,猛地望着胡宗宪,怒道:“姓胡的,如果张部堂真的惨死,你继而蹿起,有朝一日,你也不会有好下场。做事留一线,以后好见面。要怎么保住半洲公,你给我拿出一个主意。”

    “行之老弟,你智计无双,还用得着老哥吗?”

    “哼,我想出来是我的,你想出来是替你自己赎罪,明白吗?”

    胡宗宪乖乖低下头,思索了好一会儿。

    “行之,我以为张部堂首先要做的是上书陛下,把东南的情况说一遍,而后把他进军的方略也送上去,让陛下御览。在旨意下达之前,最好能够按兵不动,只有如此,才能保住他的性命,最多就是致仕回家,行之以为如何?”

    唐毅闷头想了想,胡宗宪说的不错,张经之所以被猜忌,就是因为和嘉靖沟通太少,一切都自作主张,没有顾忌嘉靖的面子,惹来了老板的不快,也给了严嵩见缝插针的机会。

    闷坐了一会儿,唐毅站起身,“成了,我这就去嘉兴,想办法劝说半洲公。梅林兄,我也奉劝你一句,别跟严党走的太近,赵文华不是能长久的人!”

    嚯,一个小小秀才,竟然不把二品大员放在眼里,是该说他狂妄,还是无知呢!都不是,唐毅就有这个本钱,不说别的,他现在顶着钦差的名头,虽然满世界拉仇恨,可是他有上奏的机会,而且他又和赵文华经历过绑架,如果唐毅跟嘉靖说点什么,赵文华还真够危险的。

    一想到这里,胡宗宪的汗珠也流了下来,心说幸亏和唐毅沟通了,要不然这小子发起疯来,那可真就玉石俱焚了。

    唐毅出了红梅阁,骑上毛驴,一路疾驰,回到了馆驿。

    正好徐渭和戚继光凑在一起下象棋,只听棋子噼里啪啦作响,车冲马踩,炮声隆隆,小小的棋盘愣是让这二位弄出了千军万马的气势。

    唐毅冲进来二话不说,拉起徐渭就到了里间,徐渭还不情愿,“呀呀呀,再大战三百回合!”

    等唐毅一开口,他就老实,仔细听完之后,浑身被汗水湿透,半晌才颓然长叹,“行之,胡宗宪真是个人物啊!”

    “嗯,此人光明磊落,心怀大局,的确是英豪。”

    “哈哈哈,我说的不是这个。”徐渭冷笑道:“我是说天底下能耍唐行之,还把他当成枪用的,除了我徐文长之外,又多了一位啊!人生不寂寞啊!”

    “你别胡说八道,梅林兄不是那样的人。”

    徐渭晃着胖大的身躯,扶着唐毅肩头,感慨地叹道:“行之,胡宗宪为何和你说这些事,是为了保护张部堂吗?”

    唐毅下意识点点头,徐渭放肆地大笑:“傻兄弟,人家是为了利用你啊!”。请访问

第301章 箭在弦上() 
“摆平我,我有什么值得下功夫的。”唐毅茫然说道。

    徐渭夸张地说道:“行之,你不会被灌了迷汤,脑子坏掉了吧?连这点算计都没有看得出来?”

    “别关子了,说说吧。”

    “说就说!”徐渭轻笑道:“据我看胡宗宪根本没有那么高尚,他早就不甘人下,他知道赵文华是个饭桶,名声又臭,有本事的人都不愿意给赵文华办事。只要把张经扳倒,赵文华却而代之,他的地位必定扶摇直上,成为东南大局的事实决策者。掌握着大明半壁江山,几十万大军,无数钱粮,如果还觉得委屈,心不甘情不愿,这个人是不是有病?”

    唐毅眨眨眼睛,貌似也有道理,胡宗宪的确不像他自己说的那么委屈,那么伟大,可是和严党合作,毕竟不是什么好事。假设位置,唐毅是觉得不会答应的……

    徐渭不以为然,“行之,不是每个人都像你看得那么长远。当然,你不看得远点也不行,谁让你这么年轻呢!”徐渭嬉笑道:“胡宗宪眼看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他要是再不奋起,这辈子就完了。就算跟着严党又如何,他只要在三五年之内,做出政绩,把倭寇之乱压下去,就算严嵩倒了,他凭着功劳威望,还有陛下的圣眷,也能安然脱身。”

    听着徐渭的分析,唐毅下意识摇摇头,想和严党撇清关系,可没有那么容易。

    再说了,徐阶那家伙外宽内深,兜里装着小黑本,谁和严党过从甚密,他能不记下一笔?

    只要严嵩倒台,徐阶肯定不会放过胡宗宪,唐毅对此深信不疑,可为什么胡宗宪和徐渭都看不到这一点呢?

    唐毅猛然惊醒,他是占了穿越者的便宜。从结果倒原因,就想到于知道了答案,找解题方法,难度直接下降了无数倍。

    可是别人不行。他们再聪明厉害,也会没有****眼,凡事都会往好处想。最起码最为心学弟子,徐渭做梦也不会相信温良恭俭让的徐阁老报复起来,会那么狰狞可怖。鸡犬不留!

    “这么说胡宗宪并不担心倒向严党,会身败名裂?”唐毅跳出了思维误区,脑袋重新灵活起来,敲着桌子问道。

    徐渭嘿嘿一笑,“至少不像表现出来的那么担心。”

    “那他担心的是什么?”

    “担心你,也担心你背后的人!”徐渭抱着膀,神气活现地说道:“唐毅可不是区区秀才而已,首先你的老爹和老师都是东南的大员,隐隐是独立于张赵之外的第三支力量,正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扳倒张经就要让他们费尽吃奶的力气,如果你要是倒向张经,疯狂反击,他们未必吃得消。”

    唐毅微蹙眉头,搓了搓手。

    “似乎也有道理!”

    “是一定好不!你可别忘了,张部堂是心学中人,你也是心学的弟子,江南又是心学的大本营,无论朝野都有强悍的力量,只是这股力量缺少领头人而已。如果由你指挥调度。胜算绝对不小。”

    吸!

    唐毅的脸色变了变,徐渭的说法打动了他。

    “这么说胡宗宪把事情告诉我,就是取得谅解,也是安抚心学门人。降低张经倒下去的影响,避免双方立刻撕破脸皮,拼个你死我活。”

    “聪明,你的智商终于正常了。”徐渭笑道:“只要给胡宗宪一点时间,让他站稳了脚跟。他就不需要你的帮助,甚至会把你视作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信不信哥哥的判断?”

    “信,怎么不信!我知道的事情太多了,不论赵文华还是胡宗宪,都有把柄捏在我的手里。”

    徐渭摇头晃脑,在地上来回走动,笑着说道:“行之,现在情况明朗,你还不想办法帮着张部堂干掉赵文华,顺带着拉下胡宗宪?要知道张部堂是个君子,他不会把你怎么样,赵文华可是十足的小人,加上胡宗宪,这个,这个枭雄,没错,他就是枭雄,这俩人的威胁太大了。”

    说完徐渭满怀信心看着唐毅,两只小眼睛都舍不得眨,似乎下一秒唐毅就会暴起,铲奸除恶,匡扶正义。

    可是谁知唐毅竟然像老僧入定,坐在那里一动不动,也没有什么悲喜。

    “乖乖,你不是最讨厌被人利用吗?怎么舍不得对胡宗宪下手?”徐渭怪叫着问道。

    “的确有那么一点!”唐毅苦笑,他一想到“宝剑埋冤狱,忠魂绕白云”两句,心里头就无比酸楚。

    胡宗宪以他无与伦比的牺牲,换来东南的安宁,而又在身陷冤狱,死在宵小之手,祸及妻儿,冤屈不下于狄青岳飞,一想到这里,哪怕是铁石心肠,也下不去手。

    “文长兄,为了东南百姓计,为了天下苍生计,胡宗宪都比张经更适合那个位置。“

    “怎么会,张部堂清正廉洁,文武才略……”

    “不要说,办事不是选道德模范!”唐毅断然道:“东南之复杂我和文长兄说过,作为东南的掌舵人,最重要的本事就是调和鼎鼐,在各种势力中间找寻平衡。严党是朝廷最大的势力,东南倭乱又是大明最迫切的危机,如果严嵩放手,他还怎么当首辅?如今东南错综复杂,就在于上下没法一心,反复折腾,虚耗精力,坐视倭寇壮大。所以这一次,我们必须接受一个严党的总督!文长兄,你说天底下还有比胡宗宪更合适的严党吗?”

    此话一出,饶是徐渭才智过人,也傻了眼。

    严党也不是没有人才,可要么贪得无厌,要么不懂东南的情况,胡宗宪虽然不完美,可是他的方向正确,有做事的魄力、能力、毅力,除此之外,还有谁……

    挖空了心思,徐渭突然眼前一亮。

    “行之,要说真有一个人,比胡宗宪还合适?”

    “谁?”

    “就是你呗!”徐渭嘿嘿说道:“怎么样,有兴趣吗?”

    “当然有。不过很可惜等我有资格迈入部堂一级,少说要十年之功,东南等得起吗?”唐毅苦笑道:“不是渊明偏爱此,此花开后少花开。就算被利用了也好。我都要助胡宗宪一臂之力,让他能掌握东南。”

    “那张部堂呢?就看着他送死吗?”

    “不,张部堂我们也要保!至少要让他安然致仕,否则我们会一辈子良心不安的!”

    “不要总扯上我好不好,是你的事。”徐渭虽然嘴上说着。可动作却一点不慢,和唐毅一起出去,带着护卫,一溜烟儿,赶到了嘉兴。

    两个人连口水都没喝,直扑钦差行辕,到了行辕,却被告知张经正在召开军事会议,唐毅也没法打扰,只能和徐渭在班房里休息。

    唐毅闭着眼睛。不断思索如何说服张经,许是太疲惫了,靠在椅子上,没一会儿就打盹了,至于徐渭,更是鼾声如雷,口水都流了出来。

    卢镗正好从会议室出来,路过班房正好看到了这两位。

    “哎呦,行之,可把我想死了!”

    如同钢构一般的大手抓住唐毅的肩头。疼得他龇牙咧嘴。

    “我说卢将军,你轻点成不,想谋杀啊!”唐毅怪叫道。

    卢镗连忙松手,憨笑道:“行之。我听说你当了钦差,巡查东南,怎么来的这么晚?”

    “你还盼着我早点来啊!陛下让我问你们东南的文武呢,都怎么当得官,畏敌如虎,贪生怕死。对得起陛下的信任吗?”

    卢镗被说得老脸通红,不由的攥紧了拳头,唐毅可知道他的武功,连忙赔上了笑脸,“卢将军,小侄可不想伤大家的面子,这不我绕了好大一圈,能拖就拖吧!”

    “唉,我卢镗岂能不知,谁有愿意当缩头乌龟,陛下骂人也是应该。不过……行之放心吧,马上就有……”

    卢镗正要说话,突然外面脚步声响起,汤克宽,俞大猷等人鱼贯而入,卢镗立刻闭上了嘴巴。

    唐毅拉着徐渭和大家伙打了声招呼,其他人都知道唐毅来意,一个个闷头不说话,唯有俞大猷厚道,陪笑道:“行之,先去见见大帅吧,回过头我们洗干净脖子,一边瞻仰御笔,一边等着挨骂!”

    他这一句话,算是给了唐毅台阶,他连忙抱拳,落荒而逃。

    在士兵的带领下,唐毅和徐渭来到了书房门口,唐毅掸了掸身上的灰尘,努力平静心绪,口响了房门。

    “进来吧!”苍老的声音透着疲惫,推开门,两个人走了进来。张经正在看书,头也不抬,随手一指,“坐下吧。”

    “是!”

    唐毅乖乖坐在了椅子上,两手放在了大腿上,显得有些拘谨。他真不知道该说什么,难不成对老头子说你要完蛋,我是来救你的?

    好在张经先说话了,“行之,自从你进入浙江,一直都是慢吞吞的,唯独从省城到嘉兴,是马上加鞭,怕不光是为了陛下的差事,说吧,你有什么事情?”

    “这个……老大人,晚生斗胆直言,您被弹劾了。”

    张经听到这话,只是错愕一下,随即哈哈大笑。

    “坐在老夫的位置上,上上下下,无数双眼睛盯着,被弹劾家常便饭,不被弹劾才奇怪呢!你说是不是?”

    见张经满不在乎,唐毅着急道:“老大人,这次不同一般,您不能掉以轻心啊!”

    张经把书放在了桌子上,呵呵笑道:“行之,你能来告诉老夫,老夫十分欣慰,不过你放心,区区宵小奈何不了老夫。”

    见唐毅和徐渭都不停摇头,张经哈哈大笑:“既然不信,老夫就让你们见识一下,随我来!”

    老头迈步就走,唐毅不明所以,只能紧紧跟随,到底要给自己看什么呢?。请访问

第302章 朝廷疯了() 
有人要问当官最重要的是什么,唐毅多半会回答两个字:关系。

    政通人和,有了人和才能政令通达,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好汉三个帮,在风云莫测的大明朝,想要稳坐钓鱼台,就离不开绵密的关系网,就需要广结善缘,到了关键时候,才能一呼百诺,应者如云。

    历来能坐稳高位的,几乎无一不是有求必应的万应公。

    就比如晋党领袖杨博,此老在高拱清算徐阶的时候,出面回护徐阶,而等到张居正要对付高拱的时候,又出面保下了高拱。至于徐阁老,更是甘冒奇险,救下弹劾嘉靖的海瑞。

    难道这两位政坛大佬都圣母病犯了,要做烂好人吗?

    显然不是,就好像去葬礼哭灵,不是给死人看的,而是做给活人的。

    就比如张经来说,此老几十年宦海沉浮,他的门生故吏,至交好友,数量多如牛毛。而且他常年在西南领兵,狼士兵对他敬畏无比。而且此老刚直不阿,为官清廉,无论朝野,都有很多佩服他的。

    如果能在张经落难的时候,拉他一把,帮着老头子躲过杀身之祸,哪怕张经从此致仕,也会留下急公好义的名声。文官之间最讲究知恩图报,帮了张经,就等于帮了无数人,这笔买非常划算。

    这也是唐毅积极筹谋,不辞劳苦的原因。只是他低估了严党的丧心病狂,也低估了张经的决心,唐毅清楚地记得,昨天张经带着他们到了一座宽敞的房间……

    桌案上面摆着硕大的军用地图,江南浙江一目了然,张经兴冲冲给他们讲解情况,

    “行之,文长,倭寇盘踞海上倭巢,易守难攻。大明水师守御有余。而进取不足。不能指望他们跨海远征,消灭倭寇,故此老夫采用示敌以弱的计策,诓骗倭寇上岸。然后才能一举歼灭。你们看,我们防备倭寇的主要有四地,其一是金山卫,其二是吴淞口,其三是刘河堡。其四是白茆港。”

    张经一边说着一边画出了一个巨大的弧形防线,而后说道:“在金山卫东北是拓林堡,再往北是川沙堡,此两处的倭寇多达两万多人,倭酋名叫徐海,此人早年出家当和尚,还有个法号就明山,为人狡诈凶残,打仗很有一套。为了能拿下拓林堡,全歼徐海。老夫已经任命俞大猷为总兵,招募水师一万人,增加三百艘福仓沙船,联合江北水师,封锁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