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要做首辅-第1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渭的胖脸一下子垮了,摸了摸鼻子,只能认倒霉,背起了王绍周。

    多了一个病号,半天的路,走了一整天,到苏州的时候,已经是黄昏时分,差点关城门。要是被关在外面,他们只能找个地方哭了。

    进城之后,同样让他们大惊失色,道路上满是摩肩接踵的赶考学子,不少人扛着行李,在大街上走来走去,磨破了嘴皮子,愣是找不到一间客房。急得蹲在街边直哭,唐毅更是瞠目结舌。

    “这就是府试啊,也太凄惨了吧!”(。)

    。。。

第230章 好人有好报(春节大吉)() 
其实往年的府试没有这么多人,苏州虽然是人才汇聚,几乎家家读书,但是毕竟县试录取有限,一州七县,加起来应考的学子三四千之间。?一看书???·1?k?an?sh?u?·cc

    可是今年情况不同,由于去年好些地方闹倭寇,致使县考无法进行,两年的并到了一年,使得考生将近六千。前一段时间,倭寇又攻击松江和泰州等地,弄得不少人逃到了苏州避难,又占了不少客房。

    这么一来,苏州的客栈人满为患,就连马棚柴房都倒了出来,可还是很多学子没法安置,眼看着露宿街头。虽然到了三四月份,晚上还是有些小冷,要再赶上一阵春雨,还没等考试,就要倒下去一半。

    要真是都病倒了,自己录取的几率会不会增大一些?唐毅不无恶趣味地想到。

    当然也只是想想而已,唐毅把王守义叫了过来。

    “王百户,考试在即,我不方便去找府尊大人,你去告诉王知府一声,就说唐毅愿意鼎力相助。”

    王守义答应着,急匆匆到了知府衙门报道,听说是杨博派来的人,王崇古不敢怠慢,把王守义请进来。询问了路上的经过,又问了一些军事上的事情,还真别说,王守义虽然野路子,可是有想法有本事,说得头头是道,王崇古极为满意。

    “好,本官立刻提拔你为把总,帮着训练夜不收精兵。”

    “遵命!”来到就升官,王守义欣喜异常,给大人磕头谢恩,突然想起唐毅的嘱咐,忙说道:“启禀大人,小的是陪着唐毅唐公子来的,他让小的给您带话,愿意帮助安置考生。”

    王崇古正为了这事愁,顿时喜上眉梢,一拍大腿。笑道:“有行之贤侄,我就不用愁了!”

    ……

    事实证明,王崇古是很有眼光的,唐毅先找来了周沁筠。?壹?看书·1?k?a?n?s?hu·cc让她把全城所有绸缎庄都暂时关闭,清理出来,改成干净的客房。又调集了一批家具被褥,以及锅碗瓢盆,笔墨纸砚。供应学子们使用。

    随后唐毅以昌文纸店的名义,邀请应考学子前来居住。

    几年下来,昌文纸店早已不是寻常的文具商店,而是一种身份的象征。能够拥有昌文纸店的高级会员,那就代表你才华出众,家世显贵,是值得投入的潜力股。

    有纸店号召,学子们欣然同意,到了这些临时改装的客栈一打听,三人间半个月只要一百文钱。还提供免费伙食。

    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价格啊,要知道苏州城最便宜的客栈也要三百文,还不管伙食。走进屋子一看,崭新的家具,床铺被褥又松又软,干净整洁。除了临时隔出的房间,隔音效果差一些之外,别的简直无可挑剔。

    人都说昌文纸店的老板厚道,今日一见,果然不凡。

    别的店铺都指着学子考试一笔横财。人家不但不赚钱,看样子还要搭钱,真是了不起,够意思!

    周沁筠一共拿出了一百二十多家铺面。平均一个店面前后院加起来,安置差不多二十人。一下子两千学子就有住的地方,街上哭鼻子的消失的干干净净。

    “我有点不明白了。”徐渭挠着头,疑问道:“你可是无利不起早,这么帮他们,有什么好处吗?”

    唐毅不屑说道:“文长兄。你没听说过帮助别人是最大的快乐吗?”

    徐渭把嘴都撇到天上去了,信你才怪!

    “唉,文长兄,不管你信不信,这就是身为士林中人的自觉,我和他们都是一个阶级。”唐毅说完,将半个包子塞进了嘴里,起身抄起灯笼就往外面走去,此时天色还有些暗淡,路上点点灯笼,宛如萤火虫,汇聚成一条条长龙,向着考场涌去。?要看?书1ka?nshu·cc

    跟着唐毅一起去参加府试的只剩下王世懋和沈林,至于王绍周小盆友,此时还在床上哼哼着。

    他由于暴饮暴食,又大补太过,无法消受,直接倒了。

    大夫诊治之后,开了三服催吐的药,喝下去半个时辰,王绍周就哇哇大吐,把胆汁都吐了出来。这还不够,又开了下泄的药,蹲了三天厕所,孩子小脸都垮了,身体软的和面条一样。他都怀疑大夫和他有仇了,不带这么整人的。

    接下来的日子王绍周只能躺在床上,每天喝稀粥调理脾胃肠道,让积攒在身体里的药力散干净,大夫说得好,要是不妥善调理,都有肠穿肚烂的危险。

    没了半条命的王绍周哪里还能参加府试,只好流着眼泪,叨叨念念:“都别中啊,下一次再陪着我一起考!”

    要是让唐毅知道这小子诅咒他们,非扒了他的皮不可!

    ……

    随着漫长的人群,到了考场的外面,两旁都是戒备森严的士兵,一手持火把,一手拿着兵器,杀气腾腾,一副战时的景象,丝毫不敢怠慢。

    事实也的确如此,倭寇前不久袭击松江,苏州境内还有小股倭寇流窜。如果稍微不甚,抡才大典被倭寇搅合了,考试的学子受到了伤害。王崇古就等着被士林的吐沫星子淹死吧!

    为了保住老命,王崇古格外小心认真。

    考场前面,每县的教谕提着大灯笼,带着二十名士兵严阵以待。见到本县的学子就招呼过来,好像是老母鸡召唤小鸡一般。

    由于人员太多,不时听到有人喊帽子丢了,鞋子掉了之类的。乱哄哄的,好像菜市场。唐毅好歹练过武术,和寻常的文弱书生不同。

    他好像快转动的陀螺,从人缝之中轻松插入,三转两转,就到了教谕的前面,有了他带路,王世懋和沈林也都赶了过来。

    教谕拿着名册,挨个对照,太仓的考生动作都不慢,在所有州县里面,第二个集结完毕,也就是第二个入场。

    同县考一样,唐毅领了卷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正襟危坐。

    等到所有考生都入场之后,高大威严的王崇古走了出来,先是带着大家伙拜了至圣先师孔老夫子,接着说了一大堆没营养的话。而后就开始放考题。

    府试只有两场,而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头一场,每一个考生都卯足了劲头,暗暗祈祷诸天神佛能够保佑自己。

    唐毅相对淡定,他身为县试案,道理来讲是必中的。

    只是名次前后有些差别,唐毅当然希望名次越靠前越好,只是凭着一篇文章定高下,比起“一卷定终身”更加具有主观性,也更加不

    公平,只能尽人事听天命。

    正在胡思乱想之时,考题到了唐毅手中。

    展开一看,第一道出自论语,是:“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吾与尔有是夫!”

    这是一道大题,孔子告诉颜渊,用我就去做事,舍弃就归隐,只有我和你能做到。

    没有丝毫的争议,这种题目满大街都是,唐毅在几天之前,还做过一遍,看起来王崇古比张守直厚道多了。

    第一道题唐毅迅能想出十几种破题的方式,他面带轻松,去看第二道题,唐毅几乎惊得叫出来。

    只见六个字赫然在列:“止于仁为人臣。”

    一看这么别扭,就是个截搭题,前面说过截搭题千变万化,种类繁多,根本不可能押中。不过这六个字却让唐毅倍感情切,原来年初的时候,他和徐渭探讨截搭题的时候,徐渭就出过这个题目。

    这句话出自《大学》,全文是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句话意思很简单,做君王的要仁德,做臣子要恭敬,做人子要孝顺,父亲要慈祥,与人交往要诚信。

    本来顺理成章的东西,无端把仁和人臣扯在一起,难度就直线上升。唐毅苦思了许久,终于弄清了关键,此“仁”不是臣子的仁,而是臣子的君王的仁,弄清了这一点,再去做文章,一点难度都没有。

    徐渭还不无得意地说道:“写上句时通身力气都在下局,写下句之时通身力气都在上句!”显然有了以往的经验,唐毅应付起来,从容了许多。

    连续两个题目,大题做过不算什么,就连截搭题都做过,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这就是好人有好报,自己帮了应考童生一把,老天爷帮了自己一把!

    想到这里,唐毅屏气凝神,提起毛笔,略微沉吟一会儿,顿时文思如泉涌。一个个华丽的句子从笔尖流出。

    “圣人之行藏,俟能者而始微示之也。盖圣人之行藏,正不易规,自颜子几之,而始可与之言也。顾特谓之曰:毕生阅历……”

    不到一个时辰,一篇八股写完。

    唐毅反复检查,务求消灭每一个瑕疵,让文章朗朗上口。足足检查了三遍,他才用规规矩矩的馆阁体抄录在试卷上,每一个字大小一致,位置好像印刷出来的一般,整整齐齐。

    考场上的学子都在埋头奋笔疾书,王崇古不断走过每一个考生的身后,看着他们的文章,遇到了好的,就会多看几眼,记在心中,当然更多的是被钉上了“神马玩意”的标签。

    当漫不经心,走到唐毅身后的时候,王崇古立时傻眼了,脸上闪过精彩之极的神色,要是唐毅后脑勺长了眼睛,保证能惊得掉下来。

    王崇古心里头叫苦:“唐毅啊唐毅,你把我骗的好苦啊!”(。)

    。。。

第231章 往下看的学问(初一快乐)() 
一夜春雨过,空气格外鲜,推开了窗户,满眼都是鲜嫩的绿色,柳枝抽条,枝叶随风起舞,好似妖娆的舞女。要看书1·cc枝头喜鹊名叫,声音如歌。

    “哈哈哈,一早上就听到喜鹊报喜,本大仙掐指一算,准有喜事临门!行之,我要是算对了,请我吃全羊宴如何?”

    唐毅闷着头吃包子,连头都不抬。弄得徐渭仰天哀叹,世道不公,人心不古,连个请活神仙吃饭的都没有。

    王世懋狠狠白了他一眼,“文长兄,你都说了八遍了,不就是今天府试放榜吗?笨蛋都知道的事情,算什么好事?”

    徐渭摸了摸头,憨笑道:“放榜谁都知道,那排多少名也能知道?不还是要靠我呢!”

    王世懋不以为然,“要说别人我不知道,行之的文章老道,宛如山西陈醋,历久弥香,要是不给他案,谁能服气?再说了,王崇古还欠着行之的人情,十拿九稳的事情,文长兄,你就别枉费心机了。”

    “怎么叫枉费心机?”徐渭单脚踩着椅子,大声问道:“行之,你敢说有十足的把握吗?我可是听说了,今科参加考试的可有王崇古的外甥,能不帮着自己人吗!”

    这回轮到王世懋着急了,忙问道:“文长兄,你说的可是真的?”

    “那还有假!长洲县的案曹子朝虽然名声不显,但是学问扎实,他的母亲是王崇古的姐姐。无论如何,行之也没法和人家亲戚相提并论吧!”徐渭笑嘻嘻说道:“敬美,假如你爹是主考,会把案给行之,还是给别人?”

    王世懋唬得张大了嘴巴,半晌小声说道:“反正给谁也不会给我。”王忬为人正直,最怕的就是嚼舌根子,说闲话,对待亲近人只会更严厉。

    可是商人出身的王崇古就不一样,没准真的为了提携亲人。就打压唐毅的名次。

    “行之,你到底有没有把握啊?”王世懋关切地问道。

    唐毅喝干了碗里的稀粥,舒舒服服打了个饱嗝,突然拖着长声说道:“有——还是没有。?壹?看??书看·1?k?a?n?s?h?u?·cc?去看过不就知道了!”

    “去就去,要是录取不公,非要让王崇古好看!”

    王世懋跟着唐毅,几个人直奔学宫。

    一路上走来,道上都是赶着去看榜的学子。大家交头接耳,窃窃私议。也不怪大家激动,苏州府是南直隶科举最强的府,只要苏州中了,基本上秀才功名就到手了。

    从此之后,不但免除杂役,见官不拜,朝廷还会派两个人伺候你。走到哪里都有羡慕的眼光,从此进入士人集团,衣食无忧。前途光明……

    日上三竿,学宫院墙外面站满了焦急等待的学子,翘以盼。砰砰砰,一阵云板响起,几个差役捧着一大张红纸到了墙边,贴了上去。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上面,迅寻找自己的名字,从人群中突然出一声惊呼。

    “中了,中了,我是第一名案!”

    这一嗓子可了不得。目光都落在了他的身上,只不过不是羡慕,而是浓浓的嘲笑,有人干脆笑出声了。

    “新科案”被气得跳了起来。

    “不当人子。不当人子,我就不能中案吗?”

    他越喊得大声,大家的笑声越大,有人更是爆笑道:“案,好好看看,自己是第几名?”

    揉了揉眼睛。再仔细看去,原来榜单是从后往前排的,这一张写的是最后五十名,也就是说,“案”实际上是第二百五十一名,只比二百五强了一点。

    可怜的娃弄清楚之后,直接羞愧败走,实在是太丢人了,连事先准备的鞭炮都没心思放了。

    出了这么个活宝儿,紧张的气氛为之一松。?壹?看书·1?k?a?n?s?hu·cc

    转眼之间,又贴出了几张红纸,考上的欢喜,考不上的愁……人生百态,在这一刻都写在了每个人的脸上。就连唐毅都没法淡定,手心冒出了冷汗。

    “真没出息,千军万马都见过了,区区府试能如何?”

    唐毅不断给自己鼓劲大气,最重要的一张名单也送了出来。

    在万众瞩目中,挂上了墙皮。

    唐毅抬头看去,一见第一个名字,嘴角露出了淡淡的笑容,心一下子放下了。

    ……

    “以立,非是舅舅不给你案,实在是你遇上了劲敌啊!”王崇古对着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叹道。

    此人正是他的外甥,长洲案曹子朝,字以立。他长相平平,但是仔细观察,就会现眉眼之间,充满了傲气。曹子朝出身仕宦之家,幼年早慧,他没有如同寻常才子一般,早早参加科举,而是苦心读书十五年,遍览经史子集,肚子里装了几千篇八股时文。他自负无论才华,还是技法都是天下最顶尖儿的。

    踌躇满志,第一次出战,小试牛刀,就拿下了长洲的案,本想一路冲上去,过关斩将,如同所有读书人的偶像商辂一般,三元及第,入阁拜相,冲到人生顶点。

    只是想法很不错,刚到府试,还是舅舅担任主考,就折戟沉沙,实在是有些伤人。

    王崇古叹道:“以立,平心而论,你的文章并不比唐毅差,只能说在伯仲之间,你知道舅舅为何把案给了唐毅吗?”

    曹子朝低着头,默默不语。

    “你不会以为舅舅惧怕唐家的势力吧?”

    “外甥不敢!”曹子朝慌忙说道。

    王崇古意味深长一笑,“唐家固然是新贵,可是舅舅岂会为了讨好他们,就压抑自己的外甥。我观唐毅的文章,就好像一块温润的白玉,一字一句斟酌损益,全都是替圣人宣化,没有自己的东西。反观你呢,加入了太多主观的见解,一旦遇到古板的考官,直接将你黜落,说理的地方都没有。而唐毅的文章中正平和,谁也挑不出毛病,光是那一手馆阁体就足够独步天下。”

    说完王崇古也仰天长叹,“唐毅那家伙真是个妖孽,小小年纪,狡诈多端,智计百出,每每出人意料,做的都是别人不敢想,不曾想的事情。按理说这家伙离经叛道,写出来的文章该锋芒毕露,霸气十足才对,怎么就全无一点年轻人的气息啊!”

    这几天王崇古都百思不得其解,他本想给唐毅第二名,然后再找来谈谈心,说你的文章虽好,但太过出挑,难免惹来不喜,所以老夫压了下你的名次,让你沉心静气,好好准备一鸣惊人

    ……

    王崇古相信就算是唐慎知道了,不但不能找自己的麻烦,还要感谢自己敲打教育后辈。

    当看到唐毅文章的时候,王崇古所有幻想都碎了,好似一盆冷水浇头,和外甥比起来,唐毅就好比三好学生,外甥成了社会青年。原本准备的一肚子理由,一点没糟蹋,全都留给了外伤,王崇古是哭笑不得。

    曹子朝当然不甘心案旁落,他咬了咬牙,傲然挺起胸膛。

    “舅舅,童子试多考小题,考的是急智。可是到了乡试会试则不同,堂堂正正的大题,比的就是真功夫,外甥十几年苦读,读书的时间比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