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红楼种种田-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厮们都道是送人出去的车子,王仁点了点头不再多问,忙进门去了。这里巧姐儿一上车,便叫人快快的出城去,后头的小红与平儿也坐了一车跟上来,赶车的不敢细问,听见出城去,忙忙的打马就走。
      王仁进了门里,贾蔷已是等候他多时了,一见他便笑迎上前说道:“舅老爷大喜,可算是盼到你来了,快些罢,太太们等你多时了。”
      王仁见说,只道上回托付贾芹的事稳妥了,也不由得满面春风似的笑言:“哥儿说的是什么喜呢,可是我们姑娘的大喜事?”
      贾蔷道:“怎么不是,快走吧,到了夫人那里再细说。”说罢,一径拉了他过去,进到二门又遇着贾芹与贾芸一处过来,贾蔷便偷偷给贾芸使了个眼色,两个人说笑着送了王仁与贾芹进去。里头又不知拉了谁来扯谎,说是太太们刚才还在,后面奶奶们找,便过后面去了,让贾蔷他们也去。
      贾蔷抿嘴笑的和贾芸去了,留下贾芹和王仁在屋子里摸不着头脑,直直坐了片刻的功夫,蓦地听到外头一阵乱窜的脚步声,有人火急火燎的过来道:“听说了没,姐儿不见了,大太太和太太正差人四处找呢,就怕是和妙师父一样,别的被人劫去了吧?”
      又有一人附和道:“嗳哟,这要是真的可不急死了么?二爷还没家来呢,万一姐儿真不见了,还不闹翻天哪。”
      几个人都道正是。贾芹和王仁在门里听了,皆是面色惨白起来,你望我我望着你,半晌贾芹才道:“是你做的么?”
      王仁唬了一跳,忙捂住他的口小声道:“是我做的,我难道不知道么?我倒要问问你,是不是你背着我捣鬼呢。”
      贾芹呜呜着摇头,王仁一颗心浮浮沉沉,漂泊许久也不敢安定,坐在椅子上左右不得闲,急的抓耳挠腮道:“这可怎么得了,好好地人怎么不见了?我可是连聘礼都收下了的,过了三日抬不出去人,可要我怎么还给人家。”
      贾芹闻言登时瞪圆眼,挣脱开指着王仁半晌才狠狠道:“好你个忘仁的舅老爷,前回我问你那边给银子了没有,你哄我说一个子儿都没见到,这会子你倒是说出真话了。你打量我小芹大爷是没能耐的人么?今儿你不说清楚,咱们太太面前回话。”说着踢开椅子就要拉住王仁。
      王仁退了半步,躲开他的拉扯,忙道:“这都什么时候了,四爷还只管问我?这银子也不过才到手,我今儿来不单为了巧姐,也为了找你,你怎么乱冤枉人。”
      贾芹冷笑一声,攥住王仁的胳膊正要再生是非,冷不丁房门洞开,雪亮似的屋子里刹那多出几道人影来,都一齐道:“好啊,我们正拿不到人呢,原是舅老爷和芹哥儿出的鬼。现在人证俱在,姐儿也没了踪影,舅老爷还是跟我们见一见太太吧。”说罢,也不管王仁贾芹怎样辩驳,齐齐上前捆绑去了。欲知后面详情端的如何,怕也只能俟等贾琏回来,暂且不提。但有一言,善恶到头终有报,巧姐前生误在他二人手中,此生回魂他二人落此境地,到底是还了旧日仇怨了。
      且说那边车子已经驶到城门外,眼看就要进到通往村子的小径去,因着车马行走不宜,赶车的车夫不敢做主,遂问平儿巧姐的意思,是要继续往前走,还是要下了车过去。
      巧姐原就不愿平儿等人过来,一则来人太多,于刘姥姥也不方便。二则,她正忧心自她走后府中该当如何,宝钗是否周转过来,太太们又是否知晓真相,故而寻思倒不如差遣平儿回去,有个什么动静好歹头里有人照应。此刻听着车夫问,便在车里对平儿道:“平姐姐还是带小红姐姐她们回去吧,你们都是咱们家的老人,我们院里也多亏你们里外打点,要是都走了太太那里定然不依的。何况青儿家里比不得我们家院子多房子也多的,都去了可怎么住呢,不是让姥姥他们难堪么。只我一人去就好了,过些日子等我父亲回来,你再细细跟他言明,接我家去吧。”
      平儿听了未免有些不放心,只说使不得。但巧姐是打定主意不松口的,几人在车上争执好些时候,一贯不说话的青儿却插嘴道:“姐姐就依了姑娘吧,我们家虽然吃的是粗茶淡饭,但姐儿若是去了,必然没有让她受委屈的道理。我在你们那里住了好些日子,也知伺候人是怎么一回事,好歹有我在呢。”
      说的小红平儿都笑了,连说伺候人哪里是那么容易的。只不过拗不过巧姐的脾气,再者平儿亦是有心要回去看一看府上怎么样了,瞧着青儿是个忠心耿耿的,巧姐又不是一般含羞带怯的女孩子,便叹了口气,解下随身的绣囊塞给青儿道:“这里大抵还有二十两银子,烦姑娘回去带给姥姥,就说我们姑娘要去叨扰你们一阵,劳她老人家多费费心,替我们好好照管姑娘罢。等到二爷家来,再登门道谢去。”
      青儿忙说不用,巧姐反而大大方方的接过去,直塞进她手里道:“她们给你的,你就拿着,横竖我要去你们家吃住呢。”青儿这才笑着接了。平儿等又命车马在原地等了,下车往前送了一程,直到青儿说过了那座桥便入村了,几个人才站住,遥望巧姐儿和青儿往村子走,才回首坐车返城去。

      第十三章感旧恩刘氏道中济(1)

      巧姐因是第一次出远门,兼之服侍的人都不在左右,又是新鲜又是好奇,举目一望,但见野花盈径,杂树遮扉。远岸山光映水,平畦种麦栽葵。又道:数层茅屋尽掩翠,一带疏篱俱饰粉。桃李成群,棵棵枝头春意闹;鸦柳垂青,丝丝碧绦弯绿腰。树底炊烟犹湿,田间平路皆漫。狺狺小犬吠柴门,阵阵栖鸟啼古树。端的是一派田园好风光。
      一时又看着河里游过去羽毛艳丽的鸭子,巧姐越发喜不自禁,忙扯住青儿的袖子直言道:“快看快看,这是谁家里养的,倒是好俊的模样。”
      青儿笑的捂住嘴,指着鸭子道:“那不是养的,那是野地里的鸭子。春水乍暖,他们才出来的,平常都宿在芦苇荡里呢。”
      巧姐闻言长哦一声,顿觉有如出了牢笼,天地豁然宽敞起来,一时开窍对青儿说道:“可知春江水暖鸭先知果真是有他的出处的。”
      青儿不大识字,故而不晓得她念的是什么,然而听着明白,便笑道:“你说的话可真是好听极了。姥姥要是知道我把你带家里来,指不定欢喜成什么样呢,便是我阿爹和阿娘见了你也定然会吃惊的。哦,还有我那个泼天猴头一般的哥哥,姥姥说你们小时原是见过的,只是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他,他现在也在家呢。”
      巧姐细想了一回,印象里倒是有个模糊的影子,只看不大真切,便敷衍青儿几句道:“大概是记得的,你的家在哪里呢,我怎么瞧不见?”
      青儿扬起手,指着前方道:“喏,那边的第二家就是。”巧姐不觉顺着她的指尖看了,见那一簇人家里头正有一家大门上钉了两个鎏金兽头门环的,门前一块地上稀稀朗朗不知种的是些什么,便是青儿所说之处了。
      她两个尚还说着话,恰有道路旁的一庄户人家打开了门扉,里头婆子出来唤鸡,瞧见青儿巧姐,不觉把手在衣前擦了一把,笑道:“青丫头你这是带着谁回来了?我听说你们家姥姥病了,在床上歇了好些日子,如今好了么?”
      青儿乍然吃惊,忙问着那婆子道:“李婆婆,我姥姥得了什么病?”
      那婆子哎哟一声道:“敢情你还不知道么?快家去瞧一瞧罢,听说都卧床好些天了。”
      青儿心内不由生乱,扭头看了巧姐一眼方回过神,忙拉住巧姐儿的手道:“咱们快走,回家见姥姥去。”巧姐被她拉的一个趄趔,未曾如此着忙过,慌慌张张的直觉一路坎坷不平的随着青儿奔跑过去。那婆子追在后头赶了一阵,才摆着手劝道:“我的小祖宗,慢些吧,当心跌破了皮。”
      青儿清脆的哎了一声,却不敢停下,直奔了三五射地,才跑到方才指着的兽首门前,拍着那门环叫道:“娘,娘,姥姥,姥姥,是我回来了,给我开开门罢。”
      一时左右寂静无声,过了片刻,才听得门里有人叫唤道:“青儿,是你么?你不是在城里住下了,谁送你家来的?”
      青儿听得是王刘氏的声音,忙在外道:“娘快别多问,开门再说吧。”
      王刘氏急走了两步打开门来,巧姐儿留神看了,见是一个瘦高的****,穿一件八成新的白线挑衫儿,底下露一截桃红裙子,外罩着蓝缎棉比甲,甚是和气蔼然。那****自开门时便见到了青儿旁边站着的巧姐儿,穿的皆是青儿家常穿戴的衣物,内里雪白中衣,外套着青绸褙子,梳一头双环髻,看年纪与青儿不相上下,瞧模样却有的一说。道是:芙蓉玉面,冰雪作肌,生来娉婷年及笄,袅袅倚门人独立。
      王刘氏心里只疑道是好面生的样貌,便不等青儿开口就问道:“你和谁一起家来的?怎的不在那边府上住着了?”
      青儿不及答言,拉着巧姐进门里去,才转身掩了门对王刘氏道:“我说出来娘可别唬着了,这位小姐就是姥姥常说的那个她给起了名字的巧姑娘,因着她家里事多,思量着出来静养些日子,我便带姑娘来我们家住了。”说着,一径把巧姐往前轻轻一扯,直送到王刘氏面前。
      王刘氏听闻家里来了个侯门小姐,当真惊得半晌不敢动作,眼珠子呆呆的瞪着巧姐儿好一会儿工夫,见她不好意思的低下头去,才慌手慌脚的就要磕头下去,嘴里一面道:“姑娘好,原是我没见识,竟有眼不识泰山了。”
      吓得巧姐儿忙蹲下一把扶住她,急言道:“婶婶使不得,我正自为来你们家叨扰好生过意不去,你再这样,不是折杀我了么。”
      说的王刘氏讪讪笑起来,站直身子再三品度了巧姐一番,才携住她的手不住摩挲着,对着青儿道:“你瞧瞧人家巧姑娘,真是个高门大户里头出来的,说出来的话就是和别人不一样,怨不得人喜欢她。只是怎么就只你们过来了,谁送你们来的?”
      巧姐笑道:“是我家里人送来的,我嫌她们啰嗦,没让过来叨扰婶婶,在村头就让她们回去了,如今只怕是进城了呢。”
      王刘氏听见不觉哎呦一声惋惜道:“怎地不叫回家里坐一坐?咱们这里虽是蓬门荜户,但也知道来了人要敬茶敬水的道理,敢是姑娘们怕我们招待不周走的么?我们成日里窝在家里没见到她们也就罢了,青儿你怎么也不留一留姑娘们?”
      青儿瞧着像是怪罪自己,不免开脱道:“是姑娘说不用姐姐们伺候的,又因我在那里看了几日,也琢磨出好些照管的道理,姐姐们才放下心走的。再说,姑娘现如今还在咱们家呢,娘要是真想款待她们,等她们来接姑娘家去也不晚的。”
      王刘氏一面听一面点着头道:“说的也是个理儿,既是静养,姑娘就快屋里歇着吧。只因不知道姑娘要来,好歹还要容我们收拾一下才是呢,只怕进屋乱的很,不入姑娘的眼。好不容易来一趟,咱们不能亏待了姑娘。”
      巧姐听到,不等她说完忙摆了手说:“婶婶多虑了,哪里就那么娇贵了。你们怎么住的就让我也怎么住吧,就当我和青儿一样就得了。还有,我们来时听到人说姥姥病了,如今可好些了?”
      青儿也道:“正是呢,前头李婆婆说姥姥都病了好些天了,我还正自疑心怎的过那么久也不见去接我家来,原来有这么一层缘故。”
      王刘氏道:“瞧我都糊涂了,姥姥前些日子不知起了什么心思,要去庙里还愿的,来时下了场雨,不提防路滑跌了一跤,把腰给拧着了,还亏得你柱子哥给背回来。这不才刚歇息下,姑娘来了,就跟我去见一见姥姥吧,她心里头没少惦念你和你母亲呢。”
      巧姐点头不语,想着刘姥姥必是听了母亲的话去还愿,才惹下这病来的。想不到贫寒之家竟有如此赤胆忠心,竟比荣国府的人还要有情有义,不免暗自慨叹几分。又想着刘姥姥和王刘氏未必知道凤姐已去的消息,恐在人前失了仪态,面上便不做声,与青儿手挽手跟着王刘氏往姥姥屋里去。
      却说巧姐儿一面走一面观量,见的又是另一种样貌。大抵是因为日子好过了些,王家的院子倒比来时路上见的人家都要长一些,进门的右侧搭了一个小小的灰棚,问过青儿方知是做饭顿茶的地方。离灰棚不远,又有一株桃树,枝梢间露着几点嫩绿,树下则是一口黑漆涂的似的大缸,缸上未防落叶另加盖了一层案板,缸的一侧便是四四方方的一个井口,亦是用案板盖住了。
      院子东西是不大不小的三间偏房,一间用作膳房,另外两间则是青儿和板儿住的地方。又有一间柴房,房门半掩,露出里头的堆得整齐的柴禾垛来。正对大门的便是面阔三间的正室,中间的一个用作了厅堂,左右延伸出的连房一间是狗儿夫妇所居,另一间便是刘姥姥的住处了。
      大概是开春,厅堂上并没有悬挂连帐,只虚虚的半掩了门,王刘氏殷勤开门引领巧姐进去,这才打起里间的青布帘子,不等进门就叫唤道:“姥姥你快起来看看罢,看是谁来了。”
      刘姥姥正觉腰疼,刚躺下合眼不久,这会子听见嚷嚷,也不曾抬头,便在床上怨道:“常日里还说板儿不老成,我看你也和他一样了。叽叽喳喳的,像什么样子,这功夫还能有谁来呢?只说我不好,一早歇下了吧。”话毕,头脑昏昏沉沉的,就要睡过去。
      王刘氏见她不起来,尴尬的笑看了巧姐儿一回,青儿在旁瞧着不由笑道:“姥姥,好些日子不见,你老人家就不想我了?”
      刘姥姥身子一怔,这才忙从炕上爬坐起来,仰头看向帘子开合处,眨了几次眼,尤为难以置信道:“敢是我这在梦里头么?青儿怎么回来了,还有我的巧姑娘,你怎地也跟着来了?”

      第十四章感旧恩刘氏道中济(2)

      巧姐儿青儿相视一笑,王刘氏便上前坐在炕沿上,笑指她二人道:“姥姥不是在梦里,巧姑娘当真来咱们家了。常日里你怎么说巧姑娘好,我原都没见识过,今儿一瞧才知真像个天上送下来画里走出来的一般。咱们青儿往那儿一站,没的打嘴现世呢。”
      说的巧姐青儿俱都羞红脸,一个连说谬赞,一个直言不依,刘姥姥直呆了半晌方信,忙招手道:“当真是巧姑娘来的?我的小姑奶奶,谁送了你来的,怎的穿的这么样单薄,你快坐我这里,炕上暖和着呢。”
      巧姐儿忙走过去了,王刘氏赶紧起身让位给她,青儿便一把拉住巧姐儿坐在刘姥姥身侧,看姥姥不住端详着巧姐,又摸摸她的手背,道:“都冻得这么凉了,我就说这荒郊野地的,不适合你们这些娇小姐来罢,平日里跟着你的那几个姑娘呢,我怎么一个都没见到。”
      巧姐笑道:“平儿姐姐她们原是要来的,我担心人多嘴杂,就都让她们回去了。姥姥说是荒郊野地,我瞧着就很好,我只怕姥姥嫌我,不让我住呢。”
      刘姥姥忙道:“阿弥陀佛,你来我谢天谢地都来不及,如何不让你住呢。只是咱们这小门小户的,比不得你们那里,想必你也是住不惯的。你母亲眼下好么?我那日想着还了愿就看她去的,谁知得了这样一场横祸,竟没能去成。”
      巧姐见她果真问起母亲,勉强笑一回,别开脸却是红了眼眶道:“我母亲……已经去了。”
      刘姥姥大惊失色,攥紧她的手道:“你说什么?姑奶奶,姑奶奶竟没等到我再去看她一眼么?那日明明是好些了,我去求菩萨的时候,师傅们也跟我说不妨事的,都说她命里有大造化,怎么就去了呢。小姑奶奶,你别是哄我的罢?”
      巧姐儿越发哽咽道:“这事如何哄得了姥姥呢。自姥姥走后不过几日,母亲就因急火攻心,一夕转不过神来,撒手去了。在家里停了七日的灵,父亲便扶柩送丧远行去了。下剩下我一个孤苦伶仃的,左右没个拿主意的人,又有狠舅奸兄算计着,倒不如出来的好。只是眼下家道艰难,素日的亲戚朋友多不大往来,唯有姥姥一向待我和母亲甚好,我便想着同青儿到你这里来,好歹图个安生之所,等我父亲家来再回去做个打算。只不知,姥姥和婶婶容不容得?”
      刘姥姥不意她竟有这段遭遇,也陪着擦了一把老泪,不由赶着说道:“容得,容得,便是住上十年八年也容得。巧姑娘,你来了这里便只当是你自个儿的家就罢了,想吃什么想要什么,只管和姥姥说,姥姥虽然给你穿金戴银的本事没有,但街面上能见到的精细玩意还是能得一些的,万不能让姑娘在我这里委屈了。”说罢,又扭身对她闺女王刘氏道,“你快去叫了女婿来,让他今日别去周老爷家帮忙了,拿了钱去买些酒菜来,家里来了个贵客,这些礼数都怠慢不得。还有板儿,成天蝎蝎螫螫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